龙山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平复帖》感怀 A1叠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29:21

宇宙流

《平复帖》感怀

2011年10月15日   A1叠10:A1叠10-副刊·专栏/连载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王勉

  王勉

    说起中国的历史,许多人便会想起中原。仿佛文人墨客多出于北国,而悠久的华夏文明也是从北方日渐南下的。实际上,在江南,文化便仿佛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一般深深扎进每个人的心中,从此便血脉相连了。

    上海成陆未久,松江便是上海文化的源头。早在东汉建安年间,东吴名将陆逊以功封华亭侯,从此以后“华亭”一名便开始在史籍之上频频出现。松江之所以为松江,是在元朝时期。那时候,元朝政府升华亭为府,“松江府”便成了偌大的上海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人们常道是“江南人杰地灵”,而江南的一个小小的松江府也曾经涌现过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名士大家。著名的云间“二陆”便诞生于这片土地。西晋,既有王凯与石崇斗富的故事,也有文人雅士的传说;既有泰康盛世的繁荣局面,也有八王之乱的腥风血雨。而陆机与陆云这对兄弟便出生于这样一个时代。

    我是因《平复帖》而知晓陆机的。这幅被称为“中国草书第一帖”的书法作品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国之瑰宝。世人皆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草书的巅峰”,其实,《平复帖》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人都说宝剑出鞘,有雷霆万钧、直指苍穹的气势,优秀的草书作品在那横竖撇捺之间也有着比拟宝剑的锋利与气势。张丑点评陆机的字“翩翩自恣”,就是这份自信、飘逸的名士风度才让他的字无法叫人模仿。

    被称为“皇帖”的《平复帖》之所以吸引人还因为它与众不同的神秘感。正如徐邦达所说的,《平复帖》草法、文句,都很古奥,难以辨识。陆机的这笔草书,写得既是龙飞凤舞,更有许多是当时才有的习惯写法。后世的书家既无法辨认其中的难字,也无法读通帖中的文法,也为《平复帖》附上了一层伤感的面纱。

    我并不是专业的书者,《平复帖》的艺术价值所知不过是十之一二。但是当我在博物馆中初次见到它的时候,便惊觉那酣畅淋漓的情感,那笔走游龙的气势,那行云流水的线条以及毫无疏漏的结构力度透纸而出,仿佛生生地活在了我的心底眼底。我看《平复帖》,并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真正的被其中的艺术魅力所打动。所谓“音乐无国界”,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有着跨越时空的魅力。 《平复帖》在无形中也成了我评判书法水准高低的一个依据。打量书法作品的时候,总不忘暗暗与《平复帖》比较一番,同时在我心中也有了高下立见的判断。

    陆机之所以成为书法名家绝不仅仅因为一幅《平复帖》,而他能够得以名垂青史也不仅仅因为书法大家的身份。翻看陆机的生平,他不仅工诗善文,更是统领二十万大军的后将军,所谓 “太康之英”,可以说是名不虚传。

    信手翻开陆机的传世文集 《昭明文选》,那篇著名的《文赋》令人不由得掩卷沉思。明明是数千字的长篇,在陆机的笔下却是行云流水,毫不凝滞。对于为文之道,如何为文,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明确定义的。而陆机却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把为文之道写得深入浅出、曲尽其妙,字里行间都是充溢的才华。人们常常把“赋“比作是诗意的文章,在陆机的文字里,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大气开阖、气势磅礴,也最能够感受到“赋”这一文学体裁之美。

    而在《叹逝赋》里,情绪的表达方式却是委屈婉转的,我们只能在字里行间发觉作者微妙的心绪。陆机叹道:“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或所曾共游一途,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整篇赋作,陆机看似叹的是岁月流逝、人生无常,实际却是对现实命运深切的无奈。作者看似是把一切都看透了,其实却无法排遣自己的感伤与落寞。在那个政治高压的年代,许多话是无法说也不能说的,所以只好借着象征与比拟去隐晦地表达情感。若干年后,陆机最终兵败,被夷三族,这一对旷世奇才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隐藏在《叹逝赋》里的真实情感也就因为作者最终的结局而愈发令人唏嘘。

    “云间二陆”当年刻苦勤读的故居如今修葺一新。在这里寻访二陆的生平,感怀与凭吊,再合适不过了。而为了纪念陆机之死而建的鹤鸣亭,如今也得以重修。当年华亭的风声鹤唳早已不见,可是却仍旧能感受到松江人爱才、惜才的心情。

    因为陆机,松江有了文名。可松江的俊才并不止于陆机,董其昌、程十发、黄道婆、陆龟蒙,每一个够彪炳青史的,可谓星光璀璨,光溢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