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最新导购招聘信息:西方心灵品味之苏格拉底·人格典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02:52
西方心灵品味之苏格拉底·人格典型(2007-06-22 09:06:45)  

理性与自由

第一就是“理性与自由”。如果你从理性出发,就会了解它的本质就是思考、探讨以及发问。你只要一使用“理性”,必然对许多事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譬如:“怎么一回事?”“真的这样吗?”“为什么这样子?”

哲学家一向是善于使用理性的。苏格拉底正是如此,并有各种事实来证明。然而,用理性来讨论的目的何在?绝不是说:“我就是喜欢讨论。”在发问之后,就不管了,而是借由它可以慢慢地使思想深度增加,当你再面对许多事情时,不但可以从表面来看,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那么,哲学家当然是希望从整体来看,也唯有如此,从理性的观点去探讨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什么叫做自由?人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假如未经过反省,直接就接受一个规范,你就被这个规范所限。第二种情况,经过了反省,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个规范之后,仍然去接受它。这时候,由于是你愿意去接受的,这就是你“自由的表现”。另外,有两种人:第一种,被动地接受规范,没有经过反省及思考的话,他永远都会觉得那是一种压力。第二种,在经过思考与了解之后,他接受了规范。他不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很乐意去做。如此一来,规范不但不是压力,反而成为他自由的表现之一。

由此看来,苏格拉底显然是启发我们走第二条路,就是设法通过理性的反省,了解一切规范的原因及其理由,然后让自己知道,这就是我们要遵守的规范。当我们循着这规范的指示而进行时,我们不再觉得它是一个束缚,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快乐。

假设人生是一列火车,它将开往何处呢?纵然有铁轨,但是,光看眼前的这一段,实在看不出它要去哪里?当你从空中鸟瞰,对铁轨的分布情况,做一个全盘的了解之后,得知最后通到高雄。火车行驶在固定的轨道上时,可能你会觉得真想“出轨”一下,那样比较自由。可是你知道“往高雄”是你应该去的地方,而铁轨正指引着火车往目的地行进;这时你再也不会感觉铁轨是个束缚,你非常清楚:顺着这条路前进,是要抵达一个自己所能接受的目标。

苏格拉底在这一方面,表现了明确的立场,是个典型的哲学家。

信念与尊严

第二方面就是“信念与尊严”。他的信念是既成的法律与既定的宗教信仰;更重要的是内心里面对真理的向往,也就是所谓的“精灵之声”。那么,这两个信念配合起来的话,就是这一生都不愿意“妥协”。别人对他说:“你这样做会得到好处。”对他而言,这个好处不是他所认定的好处;他认为只有一种好处,就是遵照内心的声音去生活。为什么这是好处呢?这使得他经常一个人发呆,好像神魂超脱一样。事实上是什么情况却很难解释。

有一次,他同一些弟子去吃饭喝酒,喝到最后,已经是早晨的四五点,只有他的体力最好,没有醉,别人都烂醉如泥;所以,他先走路回家,走到一半,看到太阳出来了,就面对着太阳,开始沉思。到底是在祈祷呢?还是在思考呢?没有人知道。结果站到天亮七八点,一个人仍在那里发呆。别人经过的时候,说:“你看,老毛病又来了!”他忽然停下来,望着天空,然后就不讲话了,大家莫不习以为常。甚至他的弟子在周围一看,就说:“算了!算了!我们尚且不知道他是什么境界?说不定境界很高呢?”

他之不同于人的地方就在:他能够毫不隐瞒地表达出个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信念,不在乎世俗的判断;然而,他又十分尊重每一个人个别的差异。这样的人性格温和,跟他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压力;只不过,当你要同他讨论的时候,最好要知道他的风格是什么。

那么,如果你是以生命作为代价,显然是把生命当作具有尊严的东西。这尊严是怎么得来的呢?它是来自“我可以替自己决定,而不是被决定”。倘若我是被决定的,恐怕我就是一个被动的产品或者是机械,也许是一个完全被控制的东西。若是我自己决定,我的尊严就可以从我的抉择中显现出来。但是,我的抉择与别人的要求冲突时,怎么办呢?而假使我坚持我的决定,可能因此丧失生命,这时该怎么办呢?这就要看你的尊严是否能够让自己得到肯定。也就是我认为这样是对的,即使你们反对我,我宁可牺牲生命,还是会去做的。这就凸显一个人的尊严超越了各种势力在量或质上所构成的压力。

死亡与超越

第三方面是“死亡与超越”。一般而言,一个人如果那么不在乎死亡,他一定有某种特别的把握。譬如,他知道灵魂不死。倘若我没有把握灵魂不死,叫我死亡不是很危险吗?死亡之后,一片漆黑,说不定觉得好可惜,早知道就多活一点,俗语说:“好死不如赖活。”

像苏格拉底这种人,你劝他越狱,他不从;你告诉他:“时间到了,你应该喝毒药了。”他却欣然同意,说:“我能不能倒一点酒来祭神呢?”狱卒说:“不行,这个酒的量刚刚好,你喝下去,恰好可以让你毙命。”苏格拉底又说:“好吧!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倒了。”接着,他就把酒喝光光了,一滴都不剩,他怕毒性不够,那真是……弟子们看到这个情景,实在忍不住,有几个人就掉转头去,开始哭起来。其中,有一个最年轻的,当场痛哭失声。苏格拉底说:“这是什么怪声音”?他临死之前,叫他的太太、小孩都不准来,“我不让我的太太、小孩来,就是不喜欢听这种声音。你们为什么要发出这种声音呢?”别人已经痛苦得不得了,他还要去安慰别人,“你们不要哭,不要伤心。”

像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信念,怎么可能有这种表现呢?演电影倒是可以,反正只是拍戏嘛!但是他真正的生命就这样过去了呀!别人问他:“是不是觉得麻痹?”他回答:“对!”然后,开始慢慢地走,走到已经走不动了,从脚部一直往上麻,直到心脏,最后气绝而亡了。

他过去之后,弟子怎么说?柏拉图说:“他是这个时代最正直、最善良、最有品德的人,他死了,我们都变成无父的孤儿。”希腊人也有这种师生观念。我们常以为只有中国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其实中国人不见得去遵守这些格言,柏拉图反而记载得很清楚,认为老师是他们心灵上的父亲。因此,苏格拉底的逝世造成学生心灵很大的震撼。

接着,我们要问:“难道他不怕死吗?”弟子也如此问他,他回答:“我们来讨论一下,死亡有几个可能性呢?”

第一,死亡之后,完全是“无”,没有任何感觉,从此以后,就像睡眠一样,但是,不再有梦来骚扰你。请问:“你平常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希望不要做梦呢?”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样,因为做梦起来之后,都觉得很累,没有真的休息。相反,如果昨晚完全没有作梦,一觉醒来,会觉得好舒服。所以,若是死亡等于“无梦的安眠”,那不是太好了吗?真是求之不得。反正迟早大家都要进入这种境界,我早点去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

第二,如果死亡之后,还有灵魂的存在,就有两个可能:首先,灵魂按照各人的程度,即在生前的表现,到不一样的境界。其次,灵魂统统到一样的地方。若是按照各人的表现,我这一生没做什么坏事,对国家也有贡献,打仗又以“勇敢”知名,不过,若是统统到一样的地方,那真是太棒了!我终于可以见到希望见到的“七贤”(所谓“七贤”是指在苏格拉底出生之前,包括梭伦在内,古希腊雅典最有名的七位贤哲之士)。苏格拉底说:“我早就向往雅典七贤。我死了以后,立刻可以跟他们在一起,那恐怕胜过和你们在一起的快乐。”

经过他如此分析之后,死亡好像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情。对于这种人,你有什么办法呢?弟子中没有人反驳他,即使想要这么做,也很难成功。因为这一类事情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或反对的。总之,现在苏格拉底碰上了死亡的威胁,他是什么都可以去做,就是不伤心。只因为通过理解,知道没有必要。所以,这代表了西方思想重要的性格之一。

于是,就为了他相信灵魂在人死了之后,说不定另外还有一种境界的存在,使得他这一生怀抱着希望而死亡。然而,他的希望,对他本人的影响如何呢?我们不得而知。倒是带给后代许许多多喜欢哲学,喜欢探讨生命意义,或者了解苏格拉底的人,都对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或环境里面,因为明白了苏格拉底所立下的典范,有时候,会坚持不向现实环境做任何让步。

苏格拉底不是神,也不是超人,他原本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由于他充分发挥了理性的潜能,去探讨真理,列举出一些方法,要求自己找到德行的“普遍概念”,然后一步一步开展上去,将他生平所碰到的具体事实,表现在对生命的信念上,得到印证的机会。凡此种种特色加起来,使我们发现这样的一个人,的确为很多人带来重要的希望。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生缺乏像苏格拉底这样的朋友,或者像他这样的先贤,让我们去参考取法,恐怕会丧失很多乐趣的。

 

注:本文选自拙著《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