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世纪3法拉玛刷图纸:玻姆的隐卷序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2:44:30
 玻姆的隐卷序理论
作者:张桂权 摘要:玻姆提出的隐卷序理论以“整体”或“整体性”、“隐卷序”与“显展序”、“卷入”与“展出”、“全运动”、“能”或“能量海”等为基本概念,对宇宙、时空、运动、意识等重大哲学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探讨。本文对玻姆的隐卷序理论给予了较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玻姆哲学思想 隐卷序理论 整体性
戴维·玻姆(David Joseph Bohm , 1917~1992)是饮誉当代的量子物理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他以反潮流的大无畏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玻尔创立的量子力学正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同时致力于量子理论的新解释,提出试图超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又把二者包括在内的隐卷序理论。作为关心实在本性的物理学家,玻姆在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中和隐卷序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始终贯彻了哲学的探索和追求。他坚持实在的整体性、过程性和联系性,反对其片断性、机械性和孤立性。可以说,玻姆创立了一种整体—隐卷序的自然观或实在观,他用这种实在观解释物质与精神、时空、运动等基本哲学问题,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下面我们来介绍和简评玻姆的隐卷序理论*。玻姆在为自己的主要著作之一《整体性与隐卷序》写的“前言”中说,“在我的科学和哲学著作中,我主要关心的是把一般实在的性质和特殊意识的性质作为一个结合的整体来理解,这个整体决不是静止的或完结了的,而是一个运动的和展开的、无终结的过程。”[1] 整体的实在观可以说是玻姆的哲学基础,而玻姆的“整体”或“整体性”从哲学上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有机体”、怀特海的“过程”、玻姆 的主要 对话伙伴之一 印度哲学家克里什纳默蒂(J.Krishnamurti)的精神整体;从科学上来说,来自相对论的“场论”和量子理论的“量子势及量子整体 * 玻姆的隐卷序理论是他的序、度、结构观点的深化,鉴于我在《玻姆的序— 度—结构的观点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5期 )中已讨论了他的序、度、结构观点,本文只讨论他的隐卷序理论。过去译为“隐序”,现在改译为“隐卷序”。“implicate” 的基本含义是①折迭或使缠绕,②包含、卷入、牵连,③暗示的东西。玻姆是在前两种含义上使用“implicate”一词的,故将“implicate ordre”译为“隐卷序”。玻姆用的另一个代用词是“enfolded order”折迭序、卷入序。“explicate order”过去译为“显序”,现在改译为“显展序”。“explicate”的意思是①详细说明,②揭开、切开,③解开,④剖析。“explicate order”的意思是“解开的序”、“说明的序”,故译为“显展序”。玻姆用的另一个替代词是“unfolded order”打开序、展出序性”。可见,玻姆的“整体”及“整体性”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基础。“整体”或“整体性”观念是隐卷序理论的基础观念之一。“隐卷序”(the implicate order )是和“显展序”(the explicate order )相对的术语。玻姆认为,序处于不断地“卷入”与“展出”之中,所以他又把“隐卷序”与“显展序”称之为“卷入序”(the enfolded order )和“展出序”(the unfolded order)。那么,什么是隐卷序和显展序呢?我们先从透镜和全息图(全息照相)来说明。透镜表明,映象里的点与对象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透镜的使用强化了人们关于对象的各部分的意识和各部分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但是,在全息照相中,任何一个小区都包含了原来的整个结构,这表明了结构的未分割的整体性。玻姆认为,物理学定律主要应该涉及全息图表明的序:即描述内容的未分割的整体性这种序。在全息图的每一空间区域中,光的运动都隐含了巨大范围的、与整个被照亮的结构对应的序和度的种种差别。实际上,这种被照亮的结构大体上扩展到整个宇宙、全部过去以及对全部将来而言还隐藏着的东西之中。总序在某种隐含的意义上包含在空间和时间的每一区域中;或者反过来说,“每个空间和时间结构的区域都包含了被‘卷入在’它自身里面的总结构。”([1],p.149)在这里,玻姆通过全息图的例子说明,每一时空区域都隐含了总序(未分割整体的总序)和总结构。玻姆用来说明隐卷序与显展序的典型例子是油墨滴—甘油的实验。这种实验装置由两个同轴的玻璃筒组成,在两个玻璃筒的空隙之间加上很稠的流体如甘油,然后很缓慢地转动外面的玻璃筒,使粘稠的流体轻微地扩散开来。这时将一滴不易溶解的油墨加入粘稠的流体,再转动外面的玻璃筒,油墨滴就被托成一条线,“随机地”扩展到整个流体中。但是,如果反向转动外面的玻璃筒,这根线一样的东西又向后缩,突然变成了看得见的与原来基本一样的一滴油墨。这个实验说明,油墨滴(染色滴)在似乎是随机分布的时候仍然具有某种序,这种序被“卷入”或“隐含”在可看见的“灰色片”的流体中,这就是隐卷序;而当外面的玻璃筒反转时,隐卷序会逐渐变成显展序:即可看到的油墨滴复现。如果在上述实验中,先加入一滴油墨 A,并把外面的玻璃筒转动 n次,然后在同一位置加入第二滴油墨B,再把外面的玻璃筒转动n 次。如法炮制,继续加入油墨滴C,D,E……。结果,油墨微粒的系综 a,b,c,d,e…将以新的方式而彼此相异。在卷入了大量的油墨滴之后,快速反向转动外玻璃筒,我们将看到:这些系综将连续地聚集起来、有序地形成各个油墨滴这种序与油墨滴被放进去时的序刚好相反。这些系综形成的连续序决不是空间的线性序的变换,因为这些系综里只有一种会一次展出,而其它的系综仍然是被卷入的。总之,我们在这里得到的是一种不可能同时完全展现出来的序,但这种序仍然是实在的。在说明油墨滴的隐卷序与显展序的运动时,玻姆引入了一种新的度即 “隐参量”(the implication parameter),用T 来表示。在上例中,隐参量是指把一特定的染色油滴变成显形式所需的转动次数。在每一时刻出现的染色油滴的全部结构都可看作是一系列有序的次级结构,每一次级结构由于其隐参量TN 都与单个的油滴N对应。这样就获得了一种新的结构概念:在其中包卷事物(implication)的不同程度的各个方面(用T 来计量)能够根据某种序来整理。象在同一时刻发生的事件能被说成是“同步”的一样,能同时展现出来的方面也能够叫做“同步坐标的”( synordinate ),而那些不能同时展现出来的方面可以叫做“不同步坐标的”( asynordinate)。“显而易见,这里论述的新结构观点包含了不同步坐标的方面,而以前的结构观点包含的只是同步坐标的方面。”玻姆强调指出,包卷事物的序作为由隐参量T 来计量的东西与时间序(由另一种参量t 来计量)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一种结构是不同步坐标的,即由包卷事物的不同度的方面组成的,那么时间序在一般情况下显然不是基本的、适宜表述规律的。相反,“整个隐卷序在任何时刻都是现存的,这样无需赋予时间以根本作用就可以描述从隐卷序中产生出来的整个结构。”([1],p.154)玻姆在这里提出了隐卷序的超时间性和前时空性问题。仅仅区分隐卷序与显展序还无法真正把握它们,它们是和“全运动”密不可分的。“全运动”(holomovement)是“传播”隐卷序的东西,是隐卷序的存在之所,它是“未中断和未分割的总体(totality)。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抽象出全运动的特殊方面(如光、电子、声音等),但是一般地说,全运动的所有形式都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开。……全运动是无法规定的、无法测度的。”([1],p.151)“在‘量子’领域中,可直接感觉到每一方面中的序都应被看作是从更丰富的隐卷序中产生出来的;在隐卷序中所有的方面最终都消失在无法规定、无法测度的的全运动中。”([1],p.156)可见,隐卷序存在于全运动中。隐卷序在全运动中有其基础;全运动是无处不在的,丰富的,处于卷入与展出的无终止的流动状态中,“整个隐卷序里面存在近似于重复、稳定和分离的全部形式。显然,这些形式能够表现为相对坚固、有形和稳定的要素,这些要素组成了我们的‘现象世界’。这种特别突出的次级序是这个现象世界所以可能的基础。事实上,这种次级序就是显展序所指的东西。”([1],p.186)在另一处他说,辨别显展序的标志是,从隐卷序中产生的这种东西是一组重复出现的、相对稳定的和相互外在的要素。这组要素(如场和粒子)能对经验领域作出解释,机械序在这种解释中是恰当的。([1],p.178)在玻姆看来,隐卷序本身是自主、能动的,而显展序来自隐卷序,因此显展序是第二位的、派生的,只是在某种有限的领域中是恰当的。在全运动中存在“总法则”(holonomy)或“整体的规律”。总法则是隐含的,它必须通过所有的序来表现。在总法则中,一切物体和一切时间都是完全包卷着的。玻姆有时也把“总法则”称为“必然性的力量”,它决定全运动的过程,引起隐卷序和显展序的相互转化,把隐卷序的一组要素结合起来使其贡献于共同的显现的目的。玻姆后来在一次谈话中坦率地承认“必然性的力量”在他心中还是一个较模糊的观念。他这样解释道:如果我看到一个隐含的东西变成了显现的东西,我就想还存在一种更深的隐含的东西,从中产生的力量使其从隐到显[2] 。玻姆还把相对性原理扩展到隐卷序理论。他指出,按照扩展了的相对性原理,在量子领域中人们同样可以把“电子”的序(即隐卷序)看作是显展序,而把我们感知到的序(即显展序)看作是隐卷序:这就是把我们自己隐喻地置于“电子”的境地,然后使我们与电子同一来理解电子。这样我们的思维就获得了彻底的整体性,“一切事物都相互隐含”,以至到了这种程度:“‘我们自己’完全隐含在我们所看到的和思考的一切事物中。玻姆后来(1980年)更进一步提出了“多维隐卷序”(a multidimensional implicate order)的概念。他设置了一个实验:在一个长方形的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摄像机被摆成互成直角在鱼缸的两个面监视鱼的活动,图象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这时我们看到在两个电视机屏幕上出现的映象存在某种联系,但并不是同一映象。这个实验说明,“这两种映象并不涉及独立存在而实际上又相互作用的东西。相反,这两种映象只涉及单一的现实,它是这两种映象的共同基础(这可解释两种映象的关联,而无需假定两种映象是有因果性的、相互影响的)。”([1],p.187)这种现实比屏幕上的独立映象具有更高的维数,即前者是三维的,而后者(映象)是二维的,这说明这种三维的实在把二维的投射图(projections)包容在自身中。同样,通过扩展上述概念可以理解相互隔开的要素的非位置、非因果关联所具有的量子性质。换言之,我们可以把组成一个系统的每一个“粒子”看作是“更高维数”实在的投射物,而不把它看作是在共同的三维空间中与所有其它粒子共存的一个独立的粒子。用这一观点,玻姆对著名的 EPR佯谬即非因果关联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在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的“思维实验”中,任何最初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分子的两个原子都应被看成是六维实在的三维投射物。这可以在实验中得到证实:使分子分解,然后观察两个原子分离和彼此完全隔开后发生的情形,结果会发现两个原子不相互作用,从而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实际上,这两个原子的行为发生联系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述的鱼的两种电视图象联系的方式。玻姆指出,从根本上来说,隐卷序必须被看作是在更高维数的空间中进行的卷入与展出过程,只有在某种条件下,这个过程可以被简化为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卷入与展出过程。作为全息图的基础的电磁场也是一种多维的实在。“一般地说,隐卷序必须被扩展成多维的实在。原则上讲,这种实在是一完整的整体,它包括整个宇宙及其所有的‘场’和‘粒子’。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全运动在多维隐卷序中卷入与展出,全运动的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我们来看看玻姆是怎样运用他的隐卷序理论来解释宇宙、时空等基本哲学问题的。(一) 关于宇宙的解释如果把量子理论运用于场,就会发现场的“潜在能量态”是分立的(或量子化的),同时又象波状的激发,扩展到广阔的空间区域。在电磁场中,每一种“波—粒”激发模式都具有 “零点” 能,决不可能到达“零点”能以下。如果把量子理论运用到广义相对论就会发现,引力场也是由这种“波—粒”激发模式组成的,它也有最小的“零点”能。当我们不断地给引力场增加与越来越短的波长相一致的激发时,就会达到某一波长:在此长度中空间和时间的大小统统变得无法规定。这种最短的波长大约是10-33 厘米,即普朗克长度,这比迄今的物理实验(已探测到10-17 厘米左右)探测到的任何东西都短得多。如果根据这种极短的波长来计算空间中1 立方厘米的能量,其结果将大大超出已知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总能量。这说明,我们叫做“虚空”的东西包含着巨大的能量背景,我们所知道的物质只是这种背景上面的一种小小的、“量子化的”波状的激发,它就象汪洋大海上面的一道小波纹。因此,可以说,拥有如此多能量的空间是“充实的”而不是“虚空的”。然而,不能用单纯的物质媒介(如以太)的观念来想象这种实空,因为这种物质媒介被看成是只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和运动的东西。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全运动,在全运动中存在巨大的能量“海”(the ‘sea’ of energy ),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物质宇宙应被看成是一个被激发出来的较小的式样:它是相对自主的、近似地周期发生、相对稳定的投射物,即一种表现出来的三维显展序它多少相当于我们共同经验到的空间序。玻姆在另一处对能量与物质形式这样解释道:“能量海洋……处于隐卷序中。它不是定域化的。当你在虚空的能量上面(这种能量是巨大的)激发出一点点能量,在顶部形成细浪,那么你就得到了物质。”([2],p.124)这里的物质是指“基本粒子”等物质形态。由此,玻姆对众所周知的宇宙“大爆炸”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在地面的海洋中,无数的小波浪偶然地聚集起来,并且由于偶然地存在相位关系,这些小波浪就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区域内竖立起来,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波浪:它就象是直接从波浪不存在的地方和虚无中冒出来的。“这样的事情也许能够发生在巨大的宇宙能量海中:它突然产生一次波脉冲,我们的‘宇宙’就从这次波脉冲中诞生了。这次波脉冲向外爆发,分散成为较小的细浪,这些细浪进一步向外传播,组成了我们的‘膨胀宇宙’。‘膨胀宇宙’必定会把它的‘空间’包容在自身里面,这种‘空间’就是特别突出的、展开和显现出来的序。”([1],p.192)玻姆强调指出,不只是存在我们的“膨胀宇宙”,还可能存在其它的“膨胀宇宙”。而且,甚至这种巨大的宇宙能量海也只涉及到在大于临界长度10-33 厘米的范围内所发生的事情,而临界长度只是对日常的空间和时间观念的可运用性的限制,假定在此限制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东西是很武断的。相反,在此限制之外很可能存在一个更深层的领域或领域群,对它们的性质我们至今几乎不知或全然不知。我们来对玻姆的观点作一点评论。首先,玻姆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似乎具有明显的“唯能论”色彩。我们知道,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Ostwald 1853~1932)最早提出唯能论观点。他把物质与运动分割开来,断言没有物质,能也可以存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切现象均可归结为能,并把能归结为主观意识。后来著名的物理学家海森伯(W.Heisenberg)也主张“唯能论”。他说,E=MC2 , 可见质量转化为能量,所以物质转化为能了。“在能量足够大时,所有的基本粒子都能嬗变为其它粒子,它们能够仅仅从动能中产生,并能湮灭而转化为能量譬如说转化为辐射。因此,这里实际上有了对物质统一性的最终证明,所有的基本粒子都由同一种实体制成,我们可以称这种实体为能量或普遍物质。”[3] 他还说,“能量不仅是使万物保持运动的力,而且像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火一样,是构成世界的基本材料。物质之所以存在,是由于能量采取了基本粒子的形式。”[4]玻姆的观点与奥斯特瓦尔德和海森伯的观点有惊人的相似。玻姆强调具有隐卷序的全运动、强调能量海,正是与奥斯特瓦尔德一样有把运动与物质分离、把能本体化的倾向。而海森伯的话简直就可以看成是玻姆说的!作为同时代的量子物理学家,海森伯是量子力学通常解释的代表人物之一,而玻姆是通常解释的主要反对者之一,但他们在世界的统一性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这里的问题是,我们能否简单地把这种观点斥之为唯心主义。当奥斯特瓦尔德把一切现象归结能、并把能归结为主观意识的时候,把他的“唯能论”叫做唯心主义无疑是理由充足的。但是,在海森伯那里情况有所不同。海森伯说得非常清楚:能量是实体或普遍物质,是对物质统一性的最终证明,而基本粒子作为物质采取的形式可生可灭。在这里,能量是物质实体而不仅仅是一种属性,基本粒子只是具体的物质形式而不是物质实体本身。如果这样来认识,海森伯的“唯能论”就是唯物主义的。玻姆的“能统一说”也是唯物主义的。因为在玻姆看来,能量海是全运动的、具有隐卷序的,它是完全客观的、不依赖于任何精神的物质实体,“基本粒子”、场都是由能量的波—粒激发模式组成的,是隐卷序的投射物、显展序,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所观测到的物质宇宙是从能量海中激发出来的较小的式样,它能周期性地发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如果我们从物质的统一性来看,这里的物质基础是能,而“基本粒子”、场都是物质能的投射形式或显展序。只要我们不坚持认为物质与“基本粒子”、场不可分,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主张以能来统一世界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而坚持物质与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场等不可分的观点恰恰是经典力学的、机械的物质概念(刚体或准刚体或理想化的无广延的点)在微观物质领域和物质统一性问题上的表现。其次,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以后,世界有限、时空有限、神创世界的观点似乎又找到了“根据”,唯物主义主张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无限性观点在一些人看来似乎被“驳倒”了。但是,玻姆的观点再一次为唯物主义作了证明。其一,世界统一于物质实体能,没有神存在的位置。其二,我们所在、所观测到的“膨胀宇宙”只是“能量海”激发出来的一种式样,它产生于若干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个宇宙是有限的,时间上有起点,空间上有界限,但是还可能存在其它的“膨胀宇宙”。“膨胀宇宙”作为能量海的投射物、显展序有其相对的自主性、稳定性、重复性,是有限的,但“能量海”本身具有全运动、隐卷序、绝对自主性,是无条件的、无限的。我们所观测到“膨胀宇宙”的有限性与“能量海”的物质世界的无限性是一致的,不矛盾的。而唯物主义哲学讲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无限性恰恰不是就某一具体宇宙讲的,而是就整个世界、全部宇宙而言的。(二) 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解释先说时间。`
玻姆批评了时间的线性观点即日常经验的看法。按照日常经验来理解时间,我们就有现在、过去和将来。过去已消逝,将来只是预期的东西。“如果你在过去和将来之间划一条线,把现在作为区分点,那就是把不存在的东西与不存在的东西区别开来。所以,现在也不存在。……这种时间线性观点是一种抽象。它象一张地图,你可以用它来引导你,但是地图与版图不是同一个东西。”([2],p.36)在物理学中人们也把时间看成是第一性的、独立的和可普遍运用的序,它或许是我们知道的最根本的序。但是,按照隐卷序的观点,“时间序是第二性的;而且象空间一样时间也可能是从高维度基础中派生出来的特殊序。事实上,人们可以进一步说,与以不同速度行进的物质系统相一致,许多特殊的相关时间序能够从不同组的时刻连续中派生出来。而且,这些时间序全都依赖于多维的实在,多维的实在是不可能用任何时间序或时间序的集合来充分理解的。玻姆指出,时间序不适宜表达隐卷序,隐卷序是更根本的东西。他说,“如果一种结构是不同步坐标的(即由包卷事物的不同度的方面组成的),那么时间序在一般情况下显然不是适宜表达规律的根本序。……人们可以看到,整个隐卷序在任何时刻都是现存的。”([1],p.154)“根本规律就是广大的多维基础的规律,从多维基础中产生的投射物决定可能存在的时间序。”([1],p.211)当然在某些有限的事例中,时刻的序近似地与简单因果律决定的东西一致,或者在其它不同事例中,时刻的序类似于通常叫做“随机序”的东西,这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因果决定律和统计律起作用的领域。关于玻姆的“时间观”,我们有两点看法。第一,我们很难把玻姆的“时间观”判定为“循环模式”还是“线性模式”。亚里士多德、斯多葛派以及庞加莱都是时间循环模式的著名代表,而基督教传统则把“线性”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无论是“进化”(进步)的观念还是“退化”(退步)的观念都是以时间的不可逆性为前提的。玻姆主张的时间是多维实在即多维隐卷序的投射物,是第二性的,显然玻姆的时间观念不具有循环特征。至于投射出来的时间作为显展序是否是一维的即线性的问题,玻姆明确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时间序是从不同的时刻连续中派生出来的,而不是时间本身在同一个层次上不停地向前流逝。第二,我们知道物理学中的“科学时间”是由牛顿提出的,他认为时间是按其自身本性均匀流逝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爱因斯坦提出了时间的相对性、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性,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引起了物理学的巨大革命。但是,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坚信“物理定律没有时间性”,时间没有方向性。量子理论很成功地描述了分子、原子的各种径迹,但量子理论也是不分时间的两个方向的。然而热力学的出现,使得时间的方向性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克劳修斯的熵概念和普里戈金的远离平衡态理论为演化(退化和进化)提供了清楚的说明,而这种说明都是以时间的方向性即不可逆性为前提的。有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演化才是真正的演化,才是创造,而不仅仅是循环和重复。如果把玻姆的隐卷序理论看成是量子理论的,那么他的“时间”似乎也是不分方向的。但是,玻姆的隐卷序理论与以玻尔、海森伯为代表的量子力学的通常解释有很大区别。笔者认为,玻姆虽然否定了时间的线性观点,却似乎肯定了时间的方向性。其理由是,玻姆认为,时间“是多维实在投射成为的时刻连续。这种投射与其被看成是机械的,倒不如看作是创造性的。因为人们用创造性所指的正是一种新内容的开始,这种新内容展现成为时刻的连续,它不是完全能够从早期时刻的连续或连续集中出现的东西里面派生出来的。”([1],p.212)这段话说明,其一,时间不是线性的,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独立地向前流逝,而是多维实在的投射物,它和“新内容”、事件、空间是不可分割的;其二,时间的“投射”是创造性的,不是完全由以前的事件决定的,也就是不可逆的,因为创造性的过程既是不可重复的又是不可逆的。关于空间的解释。十九世纪以前的哲学与科学在空间问题上理解尽管有差别,但有几点是共同的。第一,把空间理解为一种广延性或位置关系,用三维来度量;第二,空间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第三,空间是与物质相脱离的独立实体或独立形式。爱因斯坦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理论,认为独立的空间概念(有别于空间内容)成为多余的,空间因而仅仅是场的四维性,而不再是某种孤立的东西。因此,空间与时间、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在微观物理学即量子理论中,世界的时空描述的普适性受到了怀疑。从海森伯的测不准关系可以看出,量子粒子没有三维欧氏空间中的那种通常的轨道运动,它以复杂得多的形式运动着。而非因果关联则告诉我们,宏观的空间概念似乎不再适用于微观领域,微观粒子本身不一定局限在宏观的时空中,它们可能具有独特度规和拓朴的微观“空间”,因而微观“空间”中的“近”也许与宏观空间中的“远”相一致,而这种“近”是通过超光速的物理作用来体现的。玻姆的“空间”观念也否认了宏观的空间概念在量子领域的普适性。他承认非因果关联,假设超光速的物理作用的存在。但是,他还提出了隐卷序理论的空间概念。“在卷入序中,空间和时间不再是决定不同成分相互依赖或相互独立的主要因素。相反,各种成分之间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基本联系,从这种基本联系中我们抽象出了普通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以及独立存在的物质粒子的概念,这些概念作为抽象的形式是来自更深层的卷入序。”([1],p.XV)如果把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以前的时空观念叫做“连续时空”话,玻姆的这种时空观念可以叫做“离散时空”。在宏观层次上,这种“离散时空”可以近似地简化为连续时空即显展序,但在更基础的层次上“离散时空”是量子等不连续的粒子的存在形式,这些隔得很“远”的粒子彼此关联、相互隐含形成隐卷序。我们的宇宙是从作为隐卷序的能量海中激发出来的小式样,它是相对独立的投射物,即具有三维显展序的东西,这种三维显展序大约相当于我们共同经验到的空间序。玻姆的时空观丰富了科学和哲学的时空学说。从隐卷序来理解时空,这是玻姆的独到之处。我们在上面评介了玻姆的隐卷序理论及他用隐卷序理论对宇宙、时空等基本哲学问题的解释。不管我们对玻姆的理论赞成与否,我们必须承认玻姆的探索对当代物理学和哲学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最后,我想引用物理学家 D.法克托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玻姆教授关于宇宙整体性的著作和他关于隐卷序的建议已经开始对不同的学科产生影响。”([2],p.XI)这“不同的学科”当然包括哲学,我想。
《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
作者:[美]玻姆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01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 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卓越的量子物理学家与最为活跃的科学思想家,玻姆教授在本书中发展了一种量子理论,这理论把存在作为一个未破缺的整体(包括物质与精神)来处理。作者从理论的科学背景出发,进而质疑语言在破碎性的哲学思维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我们关于宇宙与实在的观念本身是这个未破缺整体中的一个发展着的部分。他引入了隐缠序的观念,即,任何相对独立要素的内部,都包含着一切要素(即存在总体)的总和,犹如一张折叠纸的接触点可以包含着纸展开时所展示的总图像的实质关系一样。隐缠序不仅可以对量子理论所隐含的物质新属性,而且对意识的能动性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给出了一致性的说明。 玻姆教授提出了一种合理而科学的理论来说明宇宙论和实在的本性,如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其说明方式并不把被说明的对象跟(我们所经验的)意识割裂开来。本书文字清晰,无晦涩的专业术语。特别适合于对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有兴趣以及从事意识与物质关系研究的读者们。!科林·威尔逊评价说:“玻姆是一位极度激励人心的思想家,无疑,这是一部具有头等意义的著作。当我发现一位具玻姆地位的物理学家来试图填补科学与意义哲学之间的鸿沟时,我特别感到兴奋。” 译者序
谢辞
导言
第一章破碎性与整体性
附录:东西方洞察整体性的概述
第二章流模式——关于语言与思想的实验
2.1引言
2.2对我们语言的探究
2.3语言流模式的形式
2.4流模式的真理与事实
2.5流模式及其对于我们总世纪观的蕴涵
第三章视为过程的实在与知识
3.1引言
3.2思想与智力
3.3事物与思想
3.4思想与非思想
2.5视为过程的知识域
第四章量子理论中的隐变量
4.1量子理论的主要特征
4.2量子理论对决定论的限制
4.3论量子理论的非决定论解释
4.4把量子理论的非决定论解释作为不可约无规律性的有利论据
4.5玻尔对爱因斯坦-罗森-波多尔斯基佯谬的解决——一切物质过程的不可分性
4.6量子理论的隐变量初步解释
4.7对我们的量子理论的隐变量初步解释的批评
4.8建立更详细的隐变量理论的步骤
4.9量子涨落的处理
4.10海森伯不确定性原理
4.11量子过程的不可分性
4.12作用量子化的说明
4.13探索亚量子层次的实验的讨论
4.14结论
第五章量子理论是物理学中新序的一种征兆——从物理学史看新序发展
第六章量子理论是物理学中新序的一种征兆——物理学定律中的隐缠序和显析序
第七章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
注释
 
 戴维·玻姆生平及主要贡献简介 戴维•约瑟夫•玻姆教授(David Joseph Bohm, 1917年12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尓小镇;1992年10月12日卒于伦敦一家医院,享年74岁),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人类探索实在本性的科学事业。作为一位卓越的量子物理学家,他不仅在主流研究(诸如等离子体物理学理论、金属理论、高能粒子理论以及AB效应等等)中做出其独特的贡献,而且更重要得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中,他以反潮流的大无畏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于玻尓创立的量子力学正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四十多年来,他于1952年发表的关于量子因果解释的两篇著名论文,一直是实在论物理学家从事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鼓舞力量和思想源泉 。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思想家,他和爱因斯坦一样,坚持科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描述自然,而且在于理解自然。他强调科学观念中概念的明晰性,高度重视第一原理的基础研究。他的自然哲学思想是反还原论的与开放的。他寓西方科学精神与东方哲学于一体,坚持受到现代科学支持的整体性实在观。他关于物质与精神本性的隐缠序观念,超越了传统科学与传统哲学的疆域,对于科学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具有潜在的深远影响力。
                            一
         戴维•玻姆并未出生于科学世家,他的父亲原籍奥匈帝国,犹太血统,是一位成功的家具企业家。后迁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北部的一个矿山小城卫尓斯•巴尓镇。戴维就出生在那个小镇。少年时代戴维就对科学感兴趣,八岁时就开始阅读科学小说。一本天文学的书对其智力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事隔数十年,玻姆教授仍清楚记得他当时被浩瀚秩而序井然的宇宙深深迷住的情景。自那以后,戴维便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量时光都花费在阅读与思考上面。他常常迷恋于探询事务的活动机理,有时甚至设计出一些机械装置。例如,一只“不滴水的壶”就是他的得意之作。戴维的父亲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如此的迷恋科学而担忧,总觉得一个人怎能以“科学”谋生。戴维却不愿秉承父旨,操持家业。为了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他设想以发明为生,为把“不滴水的壶”推向市场而奔走调查过。
         在接受物理学启蒙教育的高中阶段,他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物理学理论是怎样使人们构造起对实在的一种理解的?他在故乡的宾州大学第一次有一定深度地系统学习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时,立即就着了迷。对于戴维来说,走科学的道路已经成为了他不可逆转的选择,他决心把自己塑造成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以物理学的认识形式去探索实在的奥秘。
1939年,玻姆在宾州大学获得科学学士学位,随即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成了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博士生。当时,奥本海默领导着美国研制原子弹曼哈顿工程。玻姆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辐射实验室有关曼哈顿工程的研究工作。他最早从事的课题是弗化钠在电弧中的电离化研究,这是曼哈顿工程中分离U238课题的子课题。
1943年玻姆完成了关于中子-原子散射的理论研究,获得博士学位。这之后,他继续留在辐射实验室从事等离子体、回旋加速器与同步回旋加速器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在该实验室的大量日常工作是解决各种技术性问题。但他特别注重分析等离子体现象的物理机制。他发现,等离子体单个粒子是高度相关的。他率先认识到,等离子体理论为改进对金属电子理论的理解提供了许多实际可能性。因为他深信,用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取代正离子就可以把金属描绘成一个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玻姆认为:在等离子体中库伦相互作用极大程度地组织化了(表现为电屏蔽效应与电磁振荡效应),因此,努力设计一种金属的等离子体理论,作为对于单电子金属理论的重大补充,是有价值的。
         1947年,奥本海默举荐玻姆到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担任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同时还给研究生开设等离子体物理学与高等量子力学讲座,并指导他们撰写学位论文。他与研究生潘尼斯合作,对于电子相互作用的等离子体描述所做的系统研究 ,就是在玻姆前期研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他们首次用集体坐标描述电子相互作用的长程行为,用粒子坐标描述电子短程行为。在无规相位近似中,集体模式完全消除了对于个别电子的耦合,剩下短程相互作用的电子系统,则可以用微绕理论处理。他们引入的无规相位近似可视为一种时间相关的平均场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从原子的壳层电子到夸克物质的各种多体问题之中。
         在普林斯顿大学,玻姆还指导了格罗斯、外斯坦和福德等其他学生在量子等离子体物理领域作其他开拓性研究 。格罗斯写道:“……戴维其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全神贯注于对于事物本性的平静和深情地探索之中。他与世无争,毫无狡诈。玻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来普林斯顿不久所做的一次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学术报告。当时我正在寻找论文导师。戴维?玻姆以其独特的气派为学生选题提供了广袤的范围。显然,必须探索的问题域是巨大的。概念问题与实际问题的交织非常诱人和令人兴奋。一般的论文是按进行中的纲要作简单的下一步。有机会做一篇内容比这多得多的论文是多么幸运啊!我努力作笔记,非常细心的写成讲稿。我把它交给了戴维。于是,他选定了我作为他的学生。我们在一起度过大量的时光。我们有时在黑板上演算,但主要是交谈,戴维无需纸笔也可以探讨理论物理。数学得心应手,有意义的结果水到渠成。”
         玻姆早期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受到玻尔互补思想的深刻影响。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就经常跟另一位悉心研究量子力学的博士生约瑟夫?温伯格讨论量子理论的哲学蕴涵。当时,玻姆自信是玻尔观点的支持者。他听从一位朋友的劝告,尚未去普林斯顿大学就着手撰写他的《量子理论》一书,试图从玻尔的观点来阐明量子力学抽象数学的内在物理意义,以达到通晓量子力学的目的。这著作于1950年完成。次年由纽约Prentice-Hall公司第一次出版,至今仍在继续重印发行。一般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量子力学教程之一。它的主要优点是:对于量子力学数学程式背后的主要物理思想给出了清晰的阐述,并且相当详细地讨论了通常被别的教程所忽视的困难问题(例如量子理论的经典极限问题、测量问题以及EPR悖论等等)。这些问题至今仍是许多基础性研究论文的主题。特别是,玻姆当时就看到了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他用自旋系统重新表述的EPR实验,不仅有利于澄清EPR悖论的实质性争端,而且启示人们用电子偶素衰变或光子联级辐射来设计实际实验。这些现已实施的实验,使这场物理的形上学辩论转化为技术性很强的硬物理学。
         正值玻姆撰写《量子理论》期间,发生了玻姆生平中最不愉快的一系列事件。众所周知,战后冷战初期,美国有一段麦卡锡主义时期。这就是,美国国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领导的非美活动委员会跟美联邦调查局于40年代末与50年代初开展了一场清洗运动。这运动危及到了玻姆。1949年5月25日,玻姆被召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听证室,要他就二战期间与他一道在伯克利辐射实验室从事曼哈顿工程研究的部分朋友和同事对于美国的忠诚问题做出证明,因为他们被无端地指控为共产党间谍或其同情者。玻姆出于对自由的热情信奉,他拒绝作证。经过法律咨询,他决定乞求于美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第五修正案,该修正案(1791年批准生效)明确规定:“不能要求案情人物对自己的犯罪作证”。一年以后,他的申辩被驳回,美国联邦调查局以蔑视国会罪对玻姆提出公诉。庆幸的是,在等待法院判决期间,最高法院规定“如果本人没有犯罪,且证词是自陷法网,则不应强迫其作证”。据此撤消了对玻姆的起诉。此间,普林斯顿大学劝玻姆不要在校园内露面,这促使他以比预料早得多地完成了《量子理论》的撰写。
         可是,玻姆刚完成此书,便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量子力学。他尤其不满意的是,书中并没有为独立的实在(例如,原子跃迁的实际过程)这样一个合适的观念留下地盘。于是他着手考察量子现象的另一种观点,那就是:如果一个波从某个源扩展开来,那么,另一个波必定汇聚于它被观察到的那个地方;这样,一个波以某种方式产生着另一个波…,新的波会扩展到电子将被观察到的那个地方。
当时,玻姆将他的书分寄给了爱因斯坦、玻尔和泡利。玻尔没有答复。泡利热情地称他写得好。爱因斯坦邀请玻姆到他寓所作深入的讨论。他们的讨论集中于批评量子力学不允许对于世界结构作任何理解。通过多次深入讨论,极大地强化玻姆这样一种信念:就物理学应该对实在做出客观而完备的描述而言,在量子理论中缺少了某种基本的东西。在爱因斯坦的直接激励下,玻姆对于是否可以找到量子理论的决定论扩展,变得极感兴趣了。这时,玻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合同期满,奥本海默劝他不要在美国找工作,以免麦卡锡主义充分得势后再遇不测。
                            二
         1951年秋,经巴西朋友介绍,玻姆在巴西的圣•保罗大学获得教授席位。在那里从事量子理论基础与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果然不出奥本海默所料,玻姆在巴西期间,美国官方取消了他的护照,致使玻姆开始了流亡国外的学术生涯。
         玻姆对于现行量力理论的反思,使他确信:我们实际上还没有达到量子理论的底层。他一方面接受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不完备的观点,把探索对物理实在更精细的描述定为研究目标;另一方面采取了玻尔关于量子现象的整体性观点,强调微观粒子对于宏观环境的全域相关性,以协调量子力学正统理论的矛盾。这种兼收并蓄的作法使他得以避开冯•诺依曼关于隐变量不可能性的论证的制约,只按哈密顿—雅可比理论的要求,将薛定谔方程变形并赋以新义,便顺利发现了他关于量子力学的本体论因果解释。值得提及的是,这一发现是玻姆利用前往圣保罗大学任教前的一段间歇时间进行他所谓的“物理概念实验”的产物。
         玻姆关于量子力学隐变量因果解释倡议的两篇论文发表在1952年《物理评论》上1。第一篇是针对单粒子系统的;第二篇则把因果解释推广到多粒子系统以及电磁场系统中。后者是为了回答泡利等人的非议而写的。当玻姆将他的第一篇论文预印稿向德•布罗意通告时才得知:他的倡议实质上是1927年索尔维物理学研讨会上德•布罗意曾提出过的导波理论。由于未能答复泡利的非议,又得不到对量子理论持反主流观点的爱因斯坦的支持,德•布罗意当时不得不放弃了它。现在玻姆受到了泡利的指责,说是“新瓶装老酒”,是早已被驳倒了的饿东西。玻姆的第二篇论文不仅正面抵挡住了正统观点的种种非难,而且,还把德•布罗意带回到了他原来的立场上。
         1953年至1956年,玻姆发表了一系列论文2,使得他的因果解释变的技术细节上无懈可击了。它不仅能导出正统观点所能说明的一切统计实验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免除了正统解释中跟量子力学迭加原理以及测量问题相关联的一切概念困扰。玻姆的量子力学因果解释的核心思想涉及两类变量:一类是粒子变量,它是有连续径迹的;二是波函数,它遵从决定论的演化方程(即薛定谔方程),不仅具有常规的几率幅含义而且决定着作用于粒子上的量子势。量子势是一切量子效应的唯一源由。当量子势远小于经典势时,量子粒子便退化为经典粒子。这样,玻姆首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治的跟经典本体论相连贯的量子力学本体论思想。当时玻姆把量子力学描述完备的粒子变量视为量子力学的隐变量,而波函数视为量子力学的显参量。其实,粒子变量是直接显示于测量之中的,而波函数则隐含于量子测量之中。所以,这种因历史原因的用词不当被贝尔指出后,玻姆便放弃了“隐变量”一词,而把他的解释称为本体论解释或量子势因果解释。
         在他发表量子力学隐变量因果解释论文前后,玻姆一直力图说服爱因斯坦相信他的解释。1953年2月4日玻姆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写道:“感谢您给我寄来将在玻恩纪念文集中发表的论文(这就是著名论文<上帝是不掷子的>”,文中提到玻姆更加机智地发展了德•布罗意的原始思想;然而,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廉价的’)。您也许猜到了,我并不完全同意您关于德•布罗意和我所倡议的因果解释以及关于玻恩的通常解释所说的话。因为,如我在信中将要说明的,我并不认为玻恩理论实现了这样的条件,即作为一种极限情形,它包含了宏观系统的行为。”1953年2月17日爱因斯坦致玻姆复信写道:“十分感谢您对我的小文章的迅速反应。当然,我本不期望您同意我的观点,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愿意放弃一项他已经付诸巨大劳动的事业” 。对此,玻姆于1953年2月复信写道:“无须说,我仍然不同意您的意见,我认为这并非出于不愿意放弃一项投入巨大劳动的事业。事实上,您也许记得,在写完一本论量子理论的寻常解释的书之后,当提供了使我信服的论据之时,我就放弃了这种解释。可是,我现在认为,您的这些论点并不像以前的、有助于我考察量子理论因果解释可能性的那些论据令人信服。”经过一番辩论,爱因斯坦与玻姆的交锋大为缓和。1954年10月28日爱因斯坦答复同月18日玻姆的另一封信中写道:“……从来信中得知您身体很好,并且得知我们的努力(指让玻姆的评论文章与爱因斯坦的前述论文在玻恩纪念文集一道发表)似乎是成功的,感到非常高兴。跟您一样,最近几年我的大部分努力花在完备的量子理论上。但是,在我看来,我们离问题的完满解决还相当遥远。”
         1955年秋,玻姆离开巴西,前往以色列任哈法大学技术学院教授。这是玻姆生涯中最艰难的岁月,虽然,在他流亡期间,能得到挚友与学生们给予的精神支持与安慰。但是在量子理论领域中,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潮已经先入为主地占据了统治地位,一般物理学家已经对于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研究不再感兴趣了。因此,他的关于量子理论的新见解受到大多数理论物理学家的冷遇。当时他深感缺乏与同行们磋商的机会。就在玻姆处于最艰辛的时刻,幸运地遇到了莎娜•沃尔夫逊小姐,她写道:“我第一次遇见戴维时,他义无反顾地去真诚地看待每一件事情的巨大勇气,深深打动了我。他随时准备正视现实,不论结局如何”。玻姆与莎娜与1957年在以色列结婚。
         在其学术研究处于近乎孤立的境况中,玻姆从未停止他对于科学真理的追求。他的著作《现代物理学中因果性与机遇》1,就是他在巴西与以色列期间撰写的。这本书已有法、俄、德、日、中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其原版在继续印刷了25年之后,1984年又以新版发行。玻姆在这本书中倡导并雄辩地阐述了一条崭新的自然哲学观点,即决定论与统计的机遇律是自然定律的单一结构的两个侧面,这个定律结构要比这两者更深入,更具综合性。为了支持这一观点,他建议把量子因果解释中得到的径迹视为亚量子力学层级上一种更深过程的某种平均效果。在这亚量子力学层级上存在一种遵从新型因果律和新型统计涨落的结构实体。玻姆反对一切形式的机械论,提出了自然的无穷性观念。他在强调宇宙中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和无限多质性的同时,又强调宇宙事物的整体性。他认为:“基本实在就是存在于变化过程中的事物的总体。……这个总体是囊括一切的。因此,它的存在、它的意义以及它的任何特征都不依赖于它自身之外的任何别的东西。就这种意义而言,变化过程中的事物的无穷整体是绝对的。……变化过程中事物的总体只能借助于抽象序列来表征,而每一个抽象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有限条件下及适当的时间间隔内才可能近似有效。这些抽象之间有着许多可以合理地被理解的关系。因此,它们代表着处于相互倒易关系之中的种种事物;每一个用某一具体抽象所表述的理论,有助于界定用别的抽象表述的不同理论的有效域。”
         1957年,玻姆离开以色列来到英国,从1957年到1961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威尔逊物理实验室的研究员。在那里,他接纳了一位有才华的研究生阿哈罗诺夫,他们卓有成效地工作,研究过许多重要问题。其中对物理学主流研究影响最深远的是关于对电磁势在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地位的系统研究2,他们首次证明了即使在没有电场与磁场的区域内,电磁势对于电荷仍有效应。物理学共同体称之为AB效应。                             三          1961年秋,玻姆获得了跟他的声望相称的学术职位,成了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理论物理教授。虽然,在这之前,美国政府已经撤消了对他的一切指控,并最终允许他返回美国本土。但是玻姆教授选择了伯克贝克学院作为他继续从事量子理论、相对论与当代哲学问题研究的归宿地。
         60年代初,杰克逊和潘尼斯组织编辑了一套《物理教学笔记与增补丛书》。这套丛书具有处理问题清晰、坚实、新颖等特点,是大学物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喜爱的读物。玻姆为这套丛书撰写的《狭义相对论》于1965年出版1。跟他的《量子理论》一样,玻姆的著作以注重物理概念的清晰和强调物理观念和物理理论的整体性,而有别于同类主题的许多其他专著。
         从60年代后期开始,玻姆从量子势及量子整体性的本性出发,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重建我们的实在观。他领悟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于物理学惯用的、以事物可分性假设为基础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给予根本的改造。他想要抛弃传统的连续时空中的粒子与场的观念,而以结构过程观念取代之。他称基础层次上的结构过程为完整运动(holomovement),而物理学所讨论的东西(包括时间、空间、粒子与场等等)则是这种完整运动的亚稳与半自洽的种种表现。
         从完整运动概念到玻姆的隐缠序观念,只需跨越很小的一步。这里值得提到三个动因。首先,追溯到玻姆与印度哲学家克里什纳默蒂在60年代的交往。这位东方哲学家的著作《第一与最后的自由》提到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不可分的观点,正好是量子理论的论题,引起玻姆的强烈共鸣。不过,克里什纳默蒂指的是精神的整体。玻姆由此领悟到量子理论中的情况与精神中的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他从东方哲学家那里获得了逾越物理学去探索人类意识的真谛的巨大力量。于是,一位西方物理学家和一位东方哲学家很快成为了探索实在(包括物质与精神)的整体序的学术挚友。
         其次,要提到的是唤起玻姆灵感的一个实验。这是BBC电视台播放的由英国皇家研究所安排的墨水—甘油实验:在一个特制的广口瓶内装有一个由其顶部的手柄操纵的可旋转的圆柱体。在玻璃瓶与圆柱体之间的狭窄空间内盛满甘油,再从瓶的上方滴入一滴墨水。当玻姆注视着手柄旋转操作时,他猛然发现黑色墨水已“卷入”到浅色的粘滞甘油之中,散开得几乎化为乌有了。接着手柄反转,好像变戏法一样,原先的墨水滴又重新出现了,它是从甘油中“拓展”出来的。玻姆看到时,竟惊呼起来“好啦,这就是我所需要的!”此后,墨水滴—甘油实验就成了他解释他的隐缠(卷入)与显析(拓展)序理论的一种形象化比喻。
         再次,对于卷入—拓展观念最有意义的促进因素,也许来自量子力学的格林函数方法。因为这方法以准确的数学形式表达了前后时刻的波函数信息的卷入—拓展关系。由于格林函数方法可以代数化,所以,玻姆认为,描述隐缠序所需要的基本数学将涉及矩阵代数。
         玻姆的上述思想先以两篇论文形式发表,后收集在玻姆的第4部著作《整体性与隐缠序》之中2。这部力作是他在60年代和70年代里,探索整体的(普遍)实在与特殊的意识的本性的产物,代表他的自然哲学思想的新发展。玻姆雄辩的证明:科学本身要求一种新的、不分割的世界观。因为,“把世界分割为独立存在着的部分的现行研究方法在现代物理学中是很不奏效的。……业已证明: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中隐含的宇宙整体性观念,对于理解实在的普遍本性会提供一种序化程度极高的思维方法。
         在伯克贝克学院物理系,玻姆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他的同事海利博士的充分理解与支持。自70年代开始,海利成了玻姆的亲密朋友与合作伙伴。他们在量子理论与相对论基础研究中有效地合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3。此间,玻姆在海利的协助下,指导他们的研究生作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将早期的量子势模型应用与双高斯缝、一维势垒(势井)散射以及自旋测量等具体情形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数值计算,给出了这些情形中量子势与粒子径迹的空间分布。这工作是由皮里普的斯与丢德倪具体实现的1。他们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拨开笼罩物理学大半个世纪的“波粒二象性”迷雾,使人们能直观地把握量子实在的本质特征。第二个方面的重要工作是他们对于量子力学本体解释的重新表述。在新的表述中,量子势的形式特征得到了强调,致使量子势因果解释能较好地推广到相对论领域和量子场论的情形之中2。后一工作是卡罗叶若的博士论文主题。
         玻姆—海利关于量子力学的本体解释,是跟玻姆的隐缠序观念相适应的。在他们看来,在非相对论量子力学因果解释中,作为显析序的粒子变量受到作为一级隐缠序的信息场(即量子势)的调控;而在相对论量子场论的因果解释中作为一级隐缠序的场变量则受到作为二级隐缠序的泛涵信息场(即超量子势)的调控。在玻姆看来,隐缠序是不可穷尽的。
         这里,我谈谈玻姆教授对我的影响与教诲。我在青年时代就酷爱理论物理学,对于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颇感兴趣。玻姆的The Causality and Chance in Modern Physics一书深深地迷住了我。我很快把它译成中文,译文经秦克诚修改后,于196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有幸于1980年初到伦敦大学从师玻姆教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谦和慈祥、思维敏捷。我在自我介绍中,对未事先得到同意就翻译他的著作一事深表歉意。他宽宏大度,而且,高兴地告诉我,他的书已有德、俄、法、日四种译本。我当即把中译本赠给他。他非常高兴,随手就从书架上取出Wholeness and the Implicate Order题名赠我。根据我的情况,他建议我去帝国学院物理所听Isham的《代数拓扑》,去国王学院听Taylor的《量子引力》,这使我能更深入地理解玻姆的物理学思想。我发现:玻姆教授重视学术对话与交流,但不求闻达于社会;他作风严谨,生活简朴,爱好古典音乐。几片面包和一杯牛奶就是他的工作午餐。他基本上是步行上、下班,夫人在离校几里以外的停车场接送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我在图书馆偶然读到A. Hooker的一篇论文《形上学与现代物理学》,很受鼓舞,于是产生了就物理学与物理实在的主题写一本书的念头。回到系里,顿时察觉到,一个完全的物理学理论应是一个四维体系,即理论基本概念的操作定义、理论的数学结构、理论的本体解释和理论的历史延拓。当时我很兴奋。未经预约就跑到隔壁玻姆教授的办公室同他谈了自己的打算。他对于我关于物理学作形上学的探究很感兴趣并表示支持,转身在黑板上写上metaphysics一个大字。他说:“形上学是处理事物第一原理的哲学分支。人们并不知道实在的终极本性,所以许多现代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反对搞形上学。殊不知,形上学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是对形上学应采取一种正确的、开放的态度,应该不时地对旧有的形上学观念进行反思与修正,让更好的形上学观念取而代之”。他又在黑板上并排写上ontology, epistemology和 methodology三个大字,分别用线跟metaphysics相连,向我详细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玻姆的这番教诲对我尔后的工作有着潜在的影响。四个月后,我的手稿The Structure of Physical theories and their Unfoldment写成了。玻姆逐章逐节审阅,连文稿中丢掉的冠词他都一一填上了。我为他的这种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深受感动。就是在审稿期间,他的心脏病发作了。7月间就住院作了心脏血管搭桥手术。术后一周,我前往医院探望他时,玻姆夫人告诉我,玻姆教授已坚持自理与独立行走了。当他得知我要在12月份回国时,出院后立即继续审阅我的手稿。最后,在11月底,玻姆与海利一起,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为我的书写前言。回国后,玻姆和海利一直跟我保持联系,不时地寄来他们的新作以及重要论文的预印稿。恩师对我的教诲我永不忘怀。
         1983年秋,玻姆教授从伯克贝克学院物理系退休,成为伦敦大学退休名誉教授。退休后,他仍然关心并指导伯克贝克学院物理系由他开创的关于量子理论与相对论的基础研究。此间,玻姆的学术观点和科学思想在各学术界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可、理解与支持。在玻姆70岁寿辰时,由海利与皮特主编的纪念文集《量子蕴涵》1问世。撰稿人跨越物理学、哲学、生物学、艺术、心理学等众多领域,包括一些当代最卓越的科学家。它是一部研究玻姆思想及其影响的重要文集。
普里高津(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写道:“……无需枚举他对于现代理论物理的基本贡献;这些是科学共同体所熟知的。然而,戴维•玻姆独到之处在于他深深地卷入到认识论问题之中”。德•斯派格纳(法国理论物理和物理哲学家)写道:“爱因斯坦断言: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东西不是数学,而是基础概念集。……在我们这一代物理学家中,戴维•玻姆显然是第一个用自己的例子来阐明爱因斯坦这一格言的深刻真理的人。许多人(包括我本人)是通过阅读他的1952年论文从一种‘教条的昏迷*康德语)’中觉醒过来的。但玻姆比任何人都更强烈地告诫我们:不要从一种教条跳进另一教条”。贝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写道:“对于我来说,玻姆1952年论量子力学的论文是一部启示录。他消除了非决定论。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但是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消除了对于世界暧昧地分成了一方为‘系统’与另一方为‘仪器’或‘观察者’的任何需求。从那时起,我总觉得在对于量子力学意义的任何讨论中,那些没有掌握这些论文思想的人(遗憾的是,至今他们仍为多数)是智力不足的。……我认为,量子理论(具体地量子场论)的常规解释是非职业地含糊与暧昧。职业理论物理学家 应当能够做得更好;玻姆已为我做出了示范。”
         1984年5月11日国际特别使命基金会邀集了44位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者,在英格兰洛色斯特郡密克顿兹沃德山庄举行一次周末座谈会,集体访问玻姆教授。请他谈谈关于精神、物质、意义、隐缠序以及从人类自我到上帝本性等一些重大问题的最新近思想。玻姆认为:“对话不仅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现存分裂关系,增加人际间和谐与协调,而且,甚至会改变产生出这些分裂关系的意识本性,更大规模地释放出意识的创造力来。”他说:“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改变这个世界,意义变化是必需的,但变化必须始于个人。……对旧思维方式的挑战是化解,而不是以意志或武力对抗、征服、控制、或推毁之。”
         1987年《科学、序与创造力》2问世。这是玻姆与皮特的合著,是他俩十五年间一系列对话演化的产物,正如该书导言中所表明的,他们对于科学和艺术具有共同的本质持相同的见解。在这部激发思想的著作中,他们追溯了科学的历史,从亚里斯多德到爱因斯坦,从毕达哥拉斯定理到量子力学,关于科学理论怎样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关于怎样消除束缚创造力障碍以及关于科学怎样才能导致对于社会、人类生存和人类精神本身的更深理解,提出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洞见。
         1989年出版的《探寻意义──科学与哲学的新精神》3是由皮尔凯伦编辑的文集,它以玻姆的工作为基础,讨论了这样的思想,意义不是一种被动、飘渺的东西,而是主动地确定着精神与自然中所发生的一切的东西。撰稿人坚持这样的观点:为了人类的生存,根本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世界对于我们意义的改变,才构成世界的真实变化。我们必须重新构建我们对于实在的感知,从而,重新构建生活的意义。一旦我们的恐惧、贪婪与仇恨心理背后的非理性得到了理解,它们就开始化解,从而让位于理智、友谊与同情,只有这时人类才开始治愈自身和这个行星。
         玻姆的遗作《不可分割的宇宙──量子理论的一种本体解释》1是与海利合作的产物。书的内容是他俩二十多年来讨论的主题,即是否有可能为量子力学提出一种本体解释。他们发现整体性观念是这种解释的核心。一个系统构成一个整体,其整体行为要比其部分行为之和要丰富的多。在玻姆-海利的本体理论中,这种整体性是通过非局域性观念表现出来的;后者似乎为相对论所否认,却并不为实验观察所拒斥。尽管如此,非局域性并不太适宜于由微分流形先验地给定与描述的时空结构。因此,他们在该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些他们迫切想要进一步发展的超越现行范式的崭新概念。遗憾的是,这部他临终前才完成的著作,在他去世后才问世。
         玻姆逝世后,他的许多讲演、文章和文字被陆续整理出来,由英国著名的Routledge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这些著作是:《Thought as a System》(1992)、《ON Dialogue》(1996)、《On Creativity》 (1998) (edited by Lee Nichol)、《The Limits of Thought》(1999)(by J.Krishnamurti and David Bohm)、《Bohm-Biedrman Correspondence Ⅰ?Creativity and Science》(1999)(edited by Paavo Pylkkanen)。这些千古之作,涉及人类思想的本质、人类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根源、真理与实在、科学与艺术,以及心灵创造力等一系列重大主题。玻姆也因其贡献而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前沿的思想家之一。
         玻姆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会赋予人们生活以高尚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
         玻姆的隐缠序观念是我最先于1984年引入国内的(洪定国:“玻姆隐序观念简介”,《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4期 )。当即引起了国内科哲学界的关注。
         后不久,我参与了《自然辩证法名词》有关条目的编写。按我的意见“implicate order”与“explicate order”分别译为“隐序”与“显序”。 可是,后来随着我对玻姆哲学思想的加深理解,我觉得原先的译法没有全面把握玻姆的本意。其实,“explicate”意指“在显层面上事物是可分析的”;而“implicate”则意指“在隐层面上事物是相互纠缠、相互参与的”。自从我获得这一顿悟之后,在我的论著中一律把“implicate order”与“explicate order”分别译为“隐缠序”与“显析序”:洪定国:《物理实在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洪定国译戴维•玻姆:《论创造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洪定国译戴维•玻姆:《科学、序与创造力》(待出版):洪定国:“论心灵的创造力──四探意识本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5期;洪定国:“戴维•玻姆的对话观是对于人类传统思想文化的超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2期;洪定国:“复探意识本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洪定国:“再探意识本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7期;洪定国:“量子力学的本体论解释──戴维•玻姆观点简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洪定国:“廿世纪人类意识的进化与隐缠序实在观的崛起”,《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6期。
         本著作的核心思想是:在宇宙与意识的各个显层面上,依据“差异的相似-相似的差异”法则形成种种显析序,进而呈现出各种相对稳定的显结构,但它们只在各个有限的经验域内才是真实的;在更深更广的各个隐层面上,显析序将消解于隐背景的隐缠序之中,呈现出万事万物之整体性;然而,内涵更深的显析序将在隐背景中浮现出来,从而形成崭新的、概括力更强的显结构;然而,新的显析序必将消解于更深层的隐缠序之中。宇宙、意识以及它们的整体,就是在这种卷入-展出的完整运动中演化着的,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本书的翻译程序是张桂权初译,查有梁初校,洪定国校订定稿并撰写译者序。
                             洪 定 国                            2000年12月4日  

玻姆的隐含序与全息宇宙

 

微观量子世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观量子,如果他们进入一种“纠缠”的状态,就能产生一种心灵感应般的信息沟通能力。无论他们之间的间隔有多远,哪怕远至宇宙两端,只要我们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使其弥散的波函数发生坍缩,另一个远在天边的纠缠粒子也立即瞬间发生同样的变化。好像两个粒子具有某种“智能”和“默契”,能够进行瞬间的信息交换,其交换速度远大于光速,这就违反了狭义相对论的准则。所以,爱因斯坦在跟波尔的交锋中拿它说事儿,称之为“幽灵般的相互作用(spooky action-at-a-distance)”,认为这是一个量子力学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

 

哥本哈根学派对于这种超光速的信息传递现象也比较挠头,他们的传统解释出发点是量子假设,强调微观领域内每个原子过程或基元中存在着本质的不连续,其核心思想是玻尔的互补原理,还接受了玻恩对态函数的概率解释,并把这种概率理解为是同一个粒子在给定时刻出现在某处的概率密度。说起来挺复杂,直白点就是量子不是真的出现在检测的地点,而仅仅只是一种出现在那儿的概率,波尔还提出很多哲学上的解释来配合自己的观点,杂糅到一起来解释,最后大家还是一头雾水,普遍认为没有解释清楚现象的本质。

 


反主流新星的诞生

 

在爱因斯坦和波尔早期交锋的时候,一个天才青年拜入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门下,进入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部分研究课题,他的名字叫戴维?约瑟夫?玻姆(David Joseph Bohm)。玻姆从小就对宇宙、科学非常着迷,还发明过一些小玩意儿,长大后更是常常思索宇宙、精神和物质这些深奥的问题。他在课题期间完成博士论文之余,也悉心研究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毫无悬念的成了波尔的粉丝。充满了对偶像的敬意,玻姆下定决心要写一本关于量子物理的书,试图从玻尔的观点来阐明量子力学抽象数学的内在物理意义,以达到通晓量子力学的目的。正赶上美国在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盛行麦肯锡主意,一帮神经质的政客在社会各界到处找茬清洗赤色分子,巧不巧的他们就怀疑到了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玻姆,认为他是苏联间谍。玻姆的申辩被驳回,于是他无端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强烈鄙视,以至于长期没有勇气在校园里露面。在这段艰难时间里,他的书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就是后来十分著名的《量子理论》。

 

于是,满怀期待的玻姆将他的书分寄给了几位自己最尊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玻尔和泡利。泡利热情地称他写得好;爱因斯坦则邀请玻姆到他寓所作深入的讨论;而他的偶像波尔,不知道处于何种原因,压根儿就没理他这茬儿,一个字母也没给回。

 

很明显,玻姆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再加上爱因斯坦雪中送炭的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逐渐投向了爱因斯坦这边儿。他们在一起通过多次深入热烈的讨论,极大地强化玻姆这样一种信念:就物理学应该对实在做出客观而完备的描述而言,在量子理论中缺少了某种基本的东西。在爱因斯坦的直接激励下,玻姆相信量子理论是不完备的,需要找到量子理论的决定论扩展。他认为,量子的运动就是有其精确的轨道的,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概率,只能在数学方程上被大致描述。一定有其它隐含的因素导致了量子波函数坍缩的关联性,微观世界的运动其实还是简单的、经典的。

 

而这时,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政治更加严重,玻姆虽然辞职跑到巴西去工作,但还是被美国政府吊销了护照。于是他过上了一边儿在国外四处流亡,一边儿给量子力学找茬、苦苦思索宇宙本质的新生活。

 

当时波尔的理论很主流,玻姆接连提出的隐变量和因果机制等理论在学界不是饱受攻击就是无人问津,使他跟爱因斯坦一样在学术上被孤立了,更惨的是政治上他还得不停流亡。1955年秋,玻姆离开巴西,跑到色列哈法大学技术学院当教授,两年后他又来到英国,最终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站稳了脚跟。

 

东西理念合璧

 

从60年代后,玻姆的理论体系圆融渐入佳境。他一方面接受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不完备的观点,把探索对物理实在更精细的描述定为研究目标;另一方面采取了玻尔关于量子现象的整体性观点,强调微观粒子对于宏观环境的全域相关性,以协调量子力学正统理论的矛盾。而且他结交了一位朋友加伙伴,印度哲学家、宗教教育家克里什纳默蒂(J.Krishnamurti)。从这位东方哲学家的著作《第一与最后的自由》提到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不可分的观点,正好是量子理论的论题,引起玻姆的强烈共鸣。不过,印度人克里什纳默蒂的理念是唯心的,指的是精神的整体。玻姆由此领悟到量子理论中的情况与精神中的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他从东方哲学家那里获得了逾越物理学去探索人类意识的真谛的巨大力量。于是,一位西方物理学家和一位东方哲学家很快成为了探索实在(包括物质与精神)的整体序的学术挚友。

 

结合东方整体的、联系的哲学思想,玻姆将宇宙中全部物体及其运动与相互作用表达成“全运动”(holomovement)。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抽象出全运动的特殊方面(如光、电子、声音等),但是一般地说,全运动的所有形式都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开所以,全运动是无法规定的、无法测度的。

 

这样,玻姆提出了显展序和隐卷序(implicate order)的概念来解释量子态和这个宇宙的基本结构,在本文中为了不拗口,图省事儿我姑且暂时称之为显序和隐序。

 

理论大致可以描述为:客观世界存在两个层次或两个维,一个维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层面上显示自己,而另一个则在比较深的层次,我们无法直接认识,只能间接地了解它。对宇宙的正确描述必须包括后者这个根本的层次,玻姆称之为隐序。隐序的基本特征是,在时间和空间(显序)中所发生的一切事都被折迭在内。基本粒子看上去是实体,实际上它们来自基本的“折迭”隐序。

 

前面提出的全运动是无处不在的,丰富的,处于卷入与展出的无终止的动态状态中,在全运动中存在“总法则”(holonomy)或“整体的规律”。总法则是隐含的,不可测的,它必须通过万物所有的序来表现,玻姆也称之为“必然性的力量”,它决定全运动的过程,引起隐卷序和显展序的相互转化。

 

油桶中的显、隐序

 

玻姆用来说明隐序与显序的典型例子是油墨滴—甘油的实验,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个例子是他从偶然电视上抄的。这种实验装置由两个同轴的玻璃筒组成,在两个玻璃筒的空隙之间加上很稠的流体如甘油,然后很缓慢地转动外面的玻璃筒,使粘稠的流体轻微地扩散开来。这时将一滴不易溶解的油墨加入粘稠的流体,再转动外面的玻璃筒,油墨滴就被托成一条线,“随机地”扩展到整个流体中。但是,如果反向转动外面的玻璃筒,这根线一样的东西又向后缩,突然变成了看得见的与原来基本一样的一滴油墨。这个实验说明,油墨滴(染色滴)在似乎是随机分布的时候仍然具有某种序,这种序被“卷入”或“隐含”在可看见的“灰色片”的流体中,这就是隐卷序;而当外面的玻璃筒反转时,隐序会逐渐变成显序:即可看到的油墨滴复现。

 

同样,在量子态的粒子问题上,粒子的波函数使之以一种虚无的概率形式弥散于整个空间中,我们的测量活动又使其坍缩回到一个实体的粒子状态,正如反转甘油桶一样,油墨由薄雾般的弥散状态又回到了实在的一滴墨水的状态。而这种随机性以及粒子位置的无数可能性其实并不杂乱无章也绝没有偶然性,他们其实受到了甘油桶旋转规律的引导,在未来的固定时间内存在固定的显示位置和状态。

 

当我们先后把无数滴油墨滴入甘油桶中再加以旋转,就犹如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无数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状态,每一个物体都有化为波函数无限弥散出去的可能性,但由于隐序在背后引导其运转,物体在空间上导致由波函数坍缩成唯一的稳定存在,在时间上同样也受其引导而产生万事万物都是注定的结果。

 

鱼缸中的全息现象

 

玻姆认为,宇宙中的物体运动无不涉及显序和隐序的相互作用。在可以观察到的显序世界中,物质粒子的运动不断地受到隐序的引导。这种引导通过一种叫做量子潜能的“引导波”(pilot wave)发生,这种量子潜能就像引力常数一样充满整个时空,甚至超越了时空,能够同时作用于过去和未来。因为时间作为一个维,它的序同样也来自于隐序,也是被注定了的。由此玻姆提出了全息宇宙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

 

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原理。为了便于理解,玻姆用“鱼缸里的鱼”来做比喻(个人认为这个例子比油桶的好的多):在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像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在电视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鱼分别作着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动。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两个纠缠粒子应当被视为同一高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低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 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说,隐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

 

 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我们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

 

通过量子潜能的作用,现实世界的整体成了隐序产生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说,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隐序中产生,所以在自然界中就不存在偶然事件;显序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隐序王国中序的表现。银河系、有机体、原子和夸克永远都是包含于观察和经验世界中序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被隐序所指引,而隐序背后还有隐序,无法穷尽。

 

玻姆的理论给量子纠缠提供了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使人们能更为直观地把握量子实在的本质特征。对于量子力学本体解释的重新表述使量子势的形式特征得到了强调,致使量子势因果解释能较好地推广到相对论领域和量子场论的情形之中。他寓西方科学精神与东方哲学于一体,坚持受到现代科学支持的整体性实在观,超越了传统科学与传统哲学的疆域,对于科学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具有潜在的深远影响力。为此后来美国政府特地恢复了他的护照,但玻姆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种见风使舵的马后炮行为,在英国大学继续耕耘直到1992年去世。

 

量子纠缠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5年薛定谔关于“猫态”的论文中,到现在已经70多年了近年来已在量子远程通信、量子信息等一些前沿领域中得到应用。目前,我国科学家潘建伟已经成功的制备了5粒子最大纠缠,在态量子通讯领域方面已经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科学前沿牢牢地占据一个立足点乃至制高点。我们就用潘教授的一段原话作为结尾:“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5个人懂,而量子力学没有一个人懂,因为现在这些研究量子的科学家们也只知道量子是什么样子,但是并不知道量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量子力学与深层本体论:简论大卫·玻姆隐秩序哲学
 刚刚逝去的20世纪是量子力学的世纪,而20世纪的量子力学则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世纪。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的科学思想,不仅在量子力学解释中,而且在整个物理学领域占主导地位。这一解释的基本立足点,是把量子力学所带来的种种困难,统统归结为认识论问题,回避本体论问题,认为物理学理论本质上是对各种实验结果的逻辑归纳,而不是探索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实在。量子力学的本质,是在测量仪器与被测量微观客体进行不可区分的相互作用条件下,把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测量数据统一起来的数学方案,至于微观客体本身的客观实在如何,不是量子力学的研究目的。把哥本哈根解释简单地归结为主观唯心论,也许失之武断,但必须承认,至少在最后的结论上,这一学派的带有逻辑实证主义的烙印。如玻姆最重要的合作者B. J. Hiley 教授所说,哥本哈根解释中“不存在本体论,只有认识论”。 爱因斯坦则直接批评玻尔等人的“基本的实证主义态度”,认为“它会变成同贝克莱的原理‘存在就是被知觉’一样的东西”。
  哥本哈根解释的实证主义倾向,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坚持物理实在论的物理学家们的反对。在这些反对派中,如果说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主要是从“破”的角度揭示对方理论漏洞,那么,三位名字以B开头的物理学家(合称“3B”)则是从“立”的角度,尝试建立替代哥本哈根解释的新理论,他们是:德·布罗意(L.de Broglie,1892-1987)、大卫·玻姆(David Bohm 1917-1992)和约翰·贝尔(John Bell)。其中伦敦柏克贝克学院理论物理教授大卫·玻姆,则是“3B”中的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他不顾重重理论困难与反对者的压力,终生献身于量子力学的实在论解释,成为现代物理学中这一思潮的代表。分析他的思想成果及其得失,继承其理论遗产,是我们在解开量子力学之谜,分析21世纪科学走向的必经之途。  一、经典实在论的本质与量子力学的挑战    在哥本哈根学派看来,量子力学困难归根到底来源于被测量仪器与被测量客体之间的不可区分性。正是这种不可区分性造成了客体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量子力学的统计性质。而描述客体不同方面的一对基本力学量--如动量与空间坐标、能量与时间、相互垂直的自旋分量等等--的测量过程又是不相容的,因而同一客体在不同测量过程中会得到不同的本体论绘景。量子力学理论正是把这些不同绘景统一起来的数学模型。玻尔曾经十分具体地论证这一思想:“利用一种光学仪器,就可以测量一个粒子的坐标并达到任意所需的精确度,如果用波长够短的辐射来照明的活。然而,按照量子理论,辐射在客体上的散射永远是和一个有限的动量改变联系着的;所用辐射的波长越短,动量的改变就越大。另一方面,例如通过测量散射辐射的多普勒效应,就可以测定一个粒子的动量并达到任意所需的精确度,如果辐射的波长如此之长以致反冲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的话;但是,这时测定粒子空间坐标的精确度就会相应地减小”。 因此动量与坐标的测量过程是不相容的。与此同理,能量与时间坐标、粒子自旋的各个三维分量等等的测量也是不相容的。这一对对力学量的测量精确度呈反比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海森伯“不确定原理”。由此导致各个不同情境下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不相容性:“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证据,并不能在单独一个绘景中加以概括,而必须被认为是互补的;所谓互补,就表示只有这些现象的总体才能将关于客体的可能知识包罗罄尽” 。这就是著名的“互补原理”。量子力学的本质正在于提出把这些不相容的、“互补的”的绘景统一在同一逻辑体系(表现为数学模型)下的方案--这正是希尔伯特空间,它将各个不同绘景,也即粒子的各个不同状态,理解为该空间中的一个向量。
  由此可见,哥本哈根学派是通过认识论途径来回答量子力学困难的,它回避关于微观本体的讨论。与此相反,玻姆认为量子力学的困难,并非来自于测量过程,而是来源于经典本体论(或曰经典实在论)的理论预设,这些预设的不合理性导致其无法容纳量子力学现象。他认为经典实在论实质上是机械论--把宇宙秩序理解为机械秩序,其主要特征是把“世界被看成相互外在的连续性事物,‘外在性’的意思是指它们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区域内独立存在,并通过那种不能导致其内在本性的任何变化的外力而相互作用。机器是这个秩序系统的典型图解。事物的各个部分独立于其他部分而形成(例如,通过压印与铸造形成),并且只有通过与其他部分的某种外部接触才能相互作用”。 这种可分解的宇宙秩序被玻姆称为“显秩序”(explicate order),它是可分离事物或事件的集合体。经典实在论只承认世界的显秩序。
  显秩序的天然数学表达是笛卡尔坐标系(包括它的种种变形--如极坐标、曲线坐标等等),它的“主要功能正在于能够清晰而明确地描述显秩序”, 由此而成为人们构想客观世界图景的基本框架: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各个点与客观事物一一对应,而事物的运动轨道与坐标系中的曲线一一对应,而坐标的无限可分性成为世界无限可分性的概念基础。
  玻姆认为,显秩序的实验基础是在近代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透镜。“透镜可以作为说明仪器与理论之间非常密切的关系的范例,它确实是近代科学思想背后的一个关键性事物。透镜的本质特性是能形成客体的影像,其中的每一点与客体上各点相对应。它使影像与客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如此鲜明的形式凸现出来,大大强化了人们关于客体各个分离的部分的意识,以及关于各部分之间相互对应关系的意识。此外,透镜还使人们有可能依靠肉眼,将分析与综合的经典秩序无限扩张到极大的、极小的、极快的客体”。 由此可以说,经典世界是透镜形成的一一对应的“质点世界”。
  经典实在论的机械秩序的最通常形式是原子论模式,它将“一组分立的客观事物--不可见的不变的‘基本粒子’,作为整个宇宙的基本的‘建筑砖块’”。最初这些“砖块”被理解为原子,后来则是形形色色的基本粒子,新近被理解为夸克和轻子等等。经典实在论认为这些最终的基本粒子将能完全解释一切事物。
  玻姆认为,最早向这种经典观点发出疑问的物理理论是相对论。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最基本构成物不再是粒子,而是服从相对论定律要求的“场”。爱因斯坦在其努力建立的“统一场论”中,提出了一种由场生成粒子的模型:场论的非线性方程的解是“定域化的脉冲,它构成能够作为整体稳定地在空间中运动的区域张量场”,这就是粒子。 但是,爱因斯坦的努力并没有成功。爱因斯坦的理论“仍然保留着机械论秩序的实质特征,因为其基本事物--场,仍然被构想为在彼此外在的各个分离的时空点上存在着,并且假设它们只通过外在关系而相互联系,这种外在关系确实被视为定域关系--因为只有当这些场的元素只有当其间距离‘无限小’时才能相互影响。”
  人们早已习惯于这种定域实在论观念,把宇宙秩序理解为这种由粒子或场构成的机械的显秩序。而当量子现象发现之后,这种实在论观念的合理性才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和冲击。玻姆把这种冲击归结为以下三点:
  1. 运动从总体上说是不连续的,因为粒子行为由不可分的量子构成(这意味着电子等粒子能够从一个状态跃迁到另一状态,而不经过其间的任何状态)。
  2. 电子等事物能够依其生存与被观察的环境而显示出不同的性质(如粒子性、波动性或二者之间的某种性质)。
  3. 两个最初构成一个分子、然后相互分离的事物(如电子)显示出牺牲特殊的非定域性关联,它能被描述为相互远离的事物之间的非因果关联(如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实验所显示的那样)。
  量子力学的这三大特征使它与经典实在论不能相容。第一条特征--事物运动没有连续性轨道,说明空间与时间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事物也不是在时空中移动的固定的存在物。第二条特征--事物的表现依赖于其生存环境,表明事物不是外在于他物的独立存在(在机械论图景中,像基本粒子等基本性事物是完全独立于他物而存在的,即使全世界他物都消灭了,某事物仍然如此存在着),而是依赖于他物而存在的。而第三条特征则以令人惊异的形式表明:事物之间天然地内在联系,不可分离,以至任何事物的某种状态都自动地通过不相互接触的方式,影响着其它事物--这就是著名的“EPR关联”。它从最深层次上揭示了量子力学的本质特征。
  爱因斯坦和他的学生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合称EPR)在1935年5月的《物理评论》上发表了《量子力学对物理世界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一文,其中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一个总动量为零的粒子体系分裂为两个粒子,此后便彼此分开,相隔遥远距离。这两个粒子的动量和算符(p2 + p1)及位置差算符 (x1 - x2)是可对易的(因为p2= - p1),因此可以同时具有确定的值,即有共同的本征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薛定谔方程算出分离后任何时刻两个粒子的状态。如果测得粒子1的动量为p1,此测量对粒子动量的干扰小,粒子系仍服从动量守恒定律,因此可以确定粒子2的动量p2= - p1。这就是说,在不扰动粒子2的情形之下我们便可确定粒子2的动量;换言之,当粒子1因测量而发生波包扁缩时,粒子2随之自动发生波包扁缩!然后,我们再测量粒子 1的坐标,得到的坐标值为x1。在动量和算符与位置差算符的共同的本征态中,动量和与坐标差同时取确定值,因此在此本征态中此时粒子2有坐标为x2 =(a - x1)(a 为二者坐标差)。此测量过程只扰动粒子1,并没有扰动粒子2。于是我们便面临对下面结论二者择一:
  如果这两个粒子在测量过程中无关联(即爱因斯坦定域性原理成立),于是可以在无测量干扰下确定粒子2的动量和坐标,于是量子力学便是不完备的;
  第二,如果量子力学是完备的,粒子2服从不确定原理,那么它的坐标与动量的值就会取决于我们对粒子1的测量结果,这意味着违背爱因斯坦的定域性原理。
  爱因斯坦提出的“EPR悖论”将量子力学的本质确定为承认客体间的非定域性关联。这在物理学领域与哲学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思想波澜。玻姆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将EPR对两粒子坐标与动量的测量,改为对粒子自旋的不同分量的测量:在两粒子自旋总和为零的情况下,如果在它们分离之后,测得粒子1在X轴上的自旋分量为1 ,那么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粒子2在X轴上的自旋分量将为 - 1 ;如果改测粒子1在轴上的分量,那么按照量子力学,粒子2在X轴上的自旋分量将自动变为不确定的,有时为1,有时为- 1。即粒子2 的自旋分量依赖于对粒子1的测量过程。那么,粒子2如何得知对粒子1的测量的呢?其间必定存在着爱因斯坦所说的“鬼魂似的超距作用”。
  以上EPR关联存在于两个电子之间。最令人惊异的是这种关联也可以发生在两个光子之间,因而不可能是任何因果关联。考虑双光子系统,它来自动量为零的正负电子对的衰变。如果我们测得其中光子1的偏振为X方向,那么,根据宇称守恒定律,光子2的偏振方向必定是Y方向,而在对光子1测量之前,光子2是非偏振的。这是量子力学的预言并被实验所证实。那么,光子2如何知道对光子1的测量而改变自己的偏振的呢?这意味着存在某种神秘的非因果关联。
  上述“实验”只是理想实验,实质上是一种理论论证方式,而不是真正的实验检验。1964年,爱尔兰物理学家贝尔(J. S. Bell ) 在玻姆设计的模型基础上,用两个仪器分别测量两个电子的动量。然后根据量子力学的“自旋关联”和爱因斯坦定域假设,分别计算这两个仪器的测量结果的概率分布,由此提出了“贝尔不等式”。于是关于是否存在“EPR关联”的哲学论争,成为可以用实验检验的实证问题。从70年代初开始的10多个实验大多支持量子力学,意味着有可能存在某种神秘的“EPR关联”。  二、玻姆的“全运动”模型及其对量子力学的解释    在玻姆看来,上述量子力学的奇异性,不是来自测量干扰,而是来自在上述机械性的显秩序(explicate order)背后,存在着某种隐秩序(implicate order)。玻姆在这方面的工作,早年集中于在物理学领域中,沿着德布罗意的“引导波”思路,用隐变量(hidden variables)来解释量子力学中粒子的运动。玻姆发现,当我们对薛定谔方程取近似值时,此方程就等于经典的哈密顿-雅可比方程。他于是想到,“如果我们不取这种近似值的话,在这一等式的论证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我马上就看出,存在另一种表示新的力的势,它对粒子产生作用。我把这种势叫做量子势(the quantum potential),用Q来表示。这直接产生了我称之为量子理论因果解释的东西。” 玻姆沿此思路,把薛定谔方程分成两部分,建立了“双波理论”,其第一部分描述经典电子,第二部分描述那种造成各种奇异量子现象的“量子势”。这是一种与距离无关的非线性的势场,在其中运动的粒子对其整体环境有无限敏感性,是整体环境在量子力学中的表达,它产生了迭加在经典运动之上的量子效应。粒子之间联系的首先取决于反映整体状态的。玻姆指出,“在经典理论看来,整体仅仅是部分及预先安排的各部分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对于量子势来说,整体有独立的和优先的重要性,以致可以说整体组织部分的活动。……这种量子整体性更接近生物的部分的功能的有机统一性,而不是接近通过组装机器的部分所得到的那种统一性。” 量子势的整体性特性是玻姆思想的灵魂,由此可以使一系列奇怪的量子效应得到解释。例如,“EPR关联”就是两个粒子对其整体环境的敏感性产生的效应,而不是这两个粒子之间的通讯。沿此思路,玻姆相当成功地解释了上述一系列量子效应。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广泛承认。这是因为它只是给出量子力学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与新的解释,并没有给出任何新的结果,只是增加了数学上的复杂性。至于这稀奇古怪的量子势是怎样产生的?玻姆也未能给出任何解释。量子势所产生的作用违背了爱因斯坦的定域性原理,实际上承认了神秘的RPR关联的存在,受到了爱因斯坦的冷淡对待,这对玻姆理论无疑是重大打击--因为爱因斯坦是反对哥本哈根解释的科学阵营中,是公认的精神领袖。
  从1960年代起,他逐步转向哲学性理论--关于不断“卷入-展开”的“全运动”(holomovement)理论的探索,把全运动中的隐秩序作为包括量子现象在内的一切自然现象的发生源,这一概念成为玻姆一生达到的最高的哲学概念。当然,这两种理论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普遍化与升华。
  玻姆批判了西方对事物进行分割的传统,指出它对科学、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对人本身的分割是现代西方危机的根源,特别批判了机械原子论观念,批判了经典实在论关于事物的“点”以及“点”之间一一对应的概念。他认为,东方思想传统与现代量子力学都支持世界作为不可分的整体的观念。 玻姆指出:“在现行的物理相对论中将整个现实描写为以点事件为终极元素的过程,这种‘点事件’是某种发生在无限小时空区域的事情。我们认为这种基本元素应当用moment(时空瞬间)取而代之,这种瞬时不能用明晰的时空尺度来确定,而是模糊地覆盖某一时空展开区域。‘瞬间’所展开的时空区域依赖于所讨论的语境从很小到很大(在人类历史中甚至某一特殊的世纪也只是一‘时空瞬间’)”。 他用“旋涡”(vertex)来描述这种界限模糊的“时空瞬间”:“事物的生动景象是像溪流中的旋涡结构那样的波动形式”,各个旋涡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作为不可分的世界整体的组成元素,彼此之间又是相互包含的:一方面,它们作为世界的显秩序的现实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整体的元素,另一方面,在它们各自的内部又包含着其它各个“时空瞬间”,进而包含整体世界,它们构成该事物内部含有的隐秩序。
  为了说明上述观念,玻姆采用了很多隐喻。首先是“全息像片”隐喻:在透镜像片中,物像之间是一一对应的,而在全息像片中,任何一个小区域都是由整个被摄影结构中各个部分发出的光线相互干涉而形成的波,因而都包含整个被摄影的结构,它们构成事物内部的隐秩序。玻姆认为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正像全息像片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每一部分包含着其它部分乃至事物整体,因而各个事物都具有不可分的整体性。 由于整个宇宙的各个天体都发出光线,在我们的眼底产生干涉图像,因此我们的眼睛里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整个宇宙,包括时间上已经过去的宇宙。
  玻姆还用“油墨滴-甘油实验”作为隐喻,形象地说明显秩序与隐秩序之间的关系。两个同轴的玻璃简的空隙之间加上很稠的液体(如甘油),向液体中滴入不溶解的油墨,然后很缓慢地转动外面的玻璃筒,于是油墨逐渐被拖成一条线,逐步变成隐约的灰色条纹。玻姆认为这时墨滴的“序”被“卷入”(enfolding)甘油中,而成为隐秩序。这时如果反向转动外面的玻璃简,这根线一样的东西又向后浓缩,逐渐变成了原来的墨滴。玻姆认为这时墨滴的隐序会逐渐“展开”(unfolding)为显秩序。
  如果在上述实验中,先加入一涌油墨A,把外面的玻璃简转动n次,然后在相邻位置加入第二滴油墨B,再把外面的玻璃筒转动几次。如此相继加入油墨淌C,D,E……。在这一系列油墨滴“卷入”而成隐秩序之后,快速反向转动外玻璃简,我们将看到这些油墨将按照与油墨滴被放进去时的序相反的序列依次出现,构成了墨滴的运动,它看起来如同粒子的运动。玻姆用这一“卷入-展开”运动来解释量子力学中粒子的运动为何不是轨道性运动,而是量子跃迁:微观粒子的运动正是在这种“卷入- 展开”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粒子从某点可以跳跃式地达到另一点,而不必经过二者之间的连线上的各个点。玻姆引入了“隐参量”[the hidden parameter],来刻画这种隐秩序与显秩序之间的“卷入- 展开”过程。在上例中,隐参量是指的是各个墨滴变成显形式所需的转动次数。
  玻姆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不断“卷入- 展开”的宏大过程,他称其为“全运动”(holomovement)。“每个时空结构区域都包含了被卷入在它自身里面的宇宙总结构。” 为了解释“波包偏缩”和EPR关联,玻姆后来(1980年)更进一步将“全运动”解释为“多维隐秩序”。他用“鱼缸”隐喻来说明多维隐秩序的意义:在一个长方形的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免,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象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报放出来。这时两台电视机屏幕上出现的“两种映象只涉及单一的现实,它是这两种映象的共同基础(这可解释两种映象的关联,而无而假定两种映象是有因果性的、相互影响的)。”玻姆据此来解释EPR关联:在EPR实验中,“最初组成一个分子的两个原子,应当被视为同一六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三维投影”,二者因为没有相互接触而无因果关联,“实际发生的事情是:两个原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因此,普遍地说,隐秩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 应当指出,“高维隐秩序”概念,是玻姆哲学思想中的一个败笔,它实际上是玻尔的“互补原理”的一个抽象化变形。因为高维空间只是数学工具,并非物理现实。把EPR关联说成是三维事物之间在“高维现实”中的关联,并且不能给出这种关联的具体的发生机制与运行规律,只是一种数学表述而已,并非对物理现实的新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补原理”反而更朴素,更富有物理内容。
  那么,这种隐秩序的实际的物理现实到底是什么?玻姆聚焦于现实的物理真空。玻姆根据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也是量子化的,其最短长度大约是10-33厘米。根据量子力学中不确定原理,“以此这最短的波长来计算,空间中1立方厘米的能量将大大超出已知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总能量”。这说明被我们称为‘虚空的空间’包含着巨大的能量背景,而我们所称的物质只是这背景顶部的一种微小的、“量子化的’波状激发,就象汪洋大海上的一道涟漪。现代流行的物理学只是计算真空能量与包含物质的空间之差,而避开了这种真空背景能量。”然而,即使对于现代流行物理学来说,这种巨大的能量海在对于作为整体的宇宙的理解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玻姆把他的“高维全运动”概念施加到真空上,认为“这种能量海应当理解为高维隐秩序,而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宇宙应当被视为相对小的的激发态图式。这一激发态图式是相对自主的,并且向三维空间的表现出来的显秩序产生了一个近似地周期循环的、稳定的和可分离的投影,它与我们通常经验中的空间图式基本相当”。
  这就是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绘景: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玻姆不仅用这个本体论绘景来解释量子跃迁与EPR关联等量子力学现象,而且用它来解释宇宙的演化和人类意识等一系列科学与哲学难题。  三、对物质、宇宙与意识的解释    根据上述本体论绘景,玻姆得到了对物质、意识和宇宙的新的理解方式。
  玻姆提出了与流行物理学完全不同的电子模型。在流行物理学中,粒子是在各时刻只存在于某一微小空间区域,并且其位置随着时间而连续变化。“这个新模型与的实质在于:电子被理解为一个并非空间局域化的系列卷入物(enfolded ensembles)的总体集合。在任何给定的瞬间,这些卷入物可的某一个可以展开而实现局域化,然而在下一时刻,它又被卷入,而被其后继的展开者所代替。持续性存在的观念于是被作为下述情况的一种近似:类似物以简单而规则的方式非常迅速地重现(相当于迅速旋转的自行车轮给人们的印象是固体的盘子,而不是一系列的轮辐。)当然,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粒子只是显现在我们意识中的抽象,客观事实是共同存在的类似物的总体,以卷入和展开的各阶段的序列方式运动着”。 简而言之,在玻姆的构想中,一切粒子不过是处于“卷入”与“展开”过程中轮番显现的某种隐秩序的序列。
  玻姆用“卷入-展开”的全运动模型来理解宇宙“大爆炸”。现在流行的观点,把宇宙作为一种独立于宇宙能量海之外的自在的东西,这是有局限性的。在他看来,众所周知的宇宙大爆炸实际上只是巨大的真空能量海中的小涟漪。“我们可以设想下面的有趣的图景:成千上万股偶然地具有某种相位关系的小波浪,在地球表面的海洋上偶然地聚集起来,并且集中到一个小区域中,突然产生了一股宛如从虚无中诞生的、不知从何而来的巨浪。或许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巨大的宇宙能量诲中,骤然创造出一个巨大的脉冲,我们的‘宇宙’在此脉冲中诞生。这一脉冲向外爆发,分成较小的细浪,并继续向外扩展,形成了我们的‘膨胀的宇宙’。这个‘膨胀的宇宙’将把它的‘空间’作为特别鲜明的表现出来的显秩序,而卷入到自身里面。”总而言之,我们生存的宇宙被理解为处于不断“卷入-展开”过程中的“全运动”的能量海中的一个不断扩张的波浪。玻姆认为,黑洞会将我们带入到宇宙的能量海背景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他指出,许多其他的不断扩张的宇宙,也理所当然地可能存在。
  玻姆指出,他的“卷入-展开”的全运动模型,实际上是一种有机论模型,是用有机生命现象来解释整个宇宙,从而消除了经典理论中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之间的鸿沟。上面所述的那种更替式粒子模型,实质上与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模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这个粒子模型与森林相比较:森林是由老树不断死亡,由新树所代替的过程构成的。在长期来看,森林可视为持续存在但缓慢变化的实体。” 由于生命与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那么,生命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就没有截然的界限:“我们不能说二氧化碳分子一旦进入叶子的细胞边界后便立刻获得生命,而氧分子一旦被释放到大气中便立刻“死亡”,“相反,植物的生命自身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被视为属于包括植物与环境在内的整体”。生命在这个整体中不断展开与卷入,当它不再显示时便是“隐性”的生命,存在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生命状态。玻姆说道:“全运动从总体上说包括生命的原则,非生命物质于是被视为相对自主的、其中生命没有表现出来的子总体。这就是说,非生命物质是从全运动中得出的派生的特殊抽象。全运动作为‘隐性生命’(life implicit)确实是‘显性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共同基础,而这种基础是第一性的、自在的和普遍的。于是我们不再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分割开来,也不再试图将生命还原为仅仅是非生命的产物而已”。
  玻姆进而用他的全运动来解释意识。他指出,笛卡尔将物质与意识截然分开,前者是“广袤[实体”,后者是“思维实体”,这意味着“意识以完全不同于空间的形式存在,其中广袤性与可分离性不再具有基本的意义。而隐秩序正具有如此品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笛卡尔或许已经预见到意识应当用某种类似于隐秩序的东西来理解。” 然而,在笛卡尔那里,物质与意识是完全分离的,最后他只能通过上帝来建立二者间的关系,而隐秩序概念则能够成为二者的共同基础。“像光、声等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持续不断地将关于整个宇宙的主要信息卷入到各个空间区域。通过这一过程,这样的信息进入到我们的感官,通过神经系统进入大脑中。更深地说,我们身体的所有物质从最初开始,就以某种方式卷入了整个宇宙”。玻姆指出:神经生理学家Pribram 的研究结果支持下述见解:“记忆一般是以下述方式记录在整个大脑上的:关于某一给定客体或性质的信息,不是存储在大脑的某一特殊细胞或确定区域,而是整个信息都卷入而覆盖在大脑整体上”。这很像全息照片,但与全息照片又有根本的不同:因为从各个不同时间得到的记忆会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逻辑思维而相互联系,将更进一层的秩序赋予这些整体图式。 玻姆认为,这些仅仅是显意识,在它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基础--无意识:“虽然这种基础并不呈现在普通的意识中,但它无论如何总以某种方式存在。正如空间中巨大的能量之海在我们的感觉中表现为‘虚空’与‘无’一样,人类显意识的巨大的‘无意识’背景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它可以被感知为空虚和无,而淹没在它之中的通常的意识内容仅仅是其微不足道的一些侧面”。 玻姆进而把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一样,都归结为高维全运动的不同投影,而“高维全运动”及其隐秩序,以及“真空能量之海”在玻姆那里是同层次的深层概念。于是,作为“显意识”背后的深奥莫名的“无意识”,也就与“能量之海”实质上融为一体了。  四、本体论发展的新方向    玻姆的思想虽然始终坚持一条基本主线,然而也不断地变化。晚年由于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怀特海有机论世界观的影响,其哲学思想越来越复杂。在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既包含着昭示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又包含着种种并无价值的臆说。
  玻姆科学思想中最富有原创性的要素,是对掩藏在客观现象世界背后的深层秩序的揭示,也即他的深层本体论思想。他把量子力学现象所呈现的不可理解性,不是归结为人类的认识过程对微观客体的干扰,而是归结为量子力学现象本身的不完全性:它们仅仅是客观世界显示出来的部分,也即客观显秩序,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全部整体。在这种情况下,量子力学的不可理解性于是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当我们把视野扩张到掩藏在这个显秩序背后的隐秩序,从包括隐秩序与显秩序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来审视量子力学现象,把它们理解为不断从更深层次的隐秩序中诞生和展现出来,而且也不断“卷入”到隐秩序之中的现实,才有可能使其逐步得到理解。这一思想开辟了自然科学本体论思想的新的发展方向。
  玻姆不但把人们的视野引向掩藏在显秩序背后的波澜壮阔的隐秩序,而且从哲学上初步地探索了这种包含隐秩序的世界结构基本特征,指出它与经典显秩序的根本区别。首先,他敏锐地抓住了经典理论的最重要的哲学缺陷:建立在对事物的无机分割基础上的定域性假设,从而把事物之间相互接触的外在关联作为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唯一形态。在批评经典科学这一基本的理论预设的基础上,玻姆把包含隐秩序与显秩序的整体客观世界(全运动)理解为不可无机分割的有机整体,由此得到事物之间、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像全息照片那样的内在关联。这种世界图景不仅给量子力学的本体论解释,而且也给当代各门学科的科学思想的变革,提供了有深远发展前景的思路。
  然而玻姆的深层本体论思想也有致命的缺陷。他虽然注意到把隐秩序与作为物理真空的“能量海”相联系,但是并没有利用现代量子场量与基本粒子物理的成就,具体地阐发这一思想的物理现实,而是简单地把这种隐秩序数学化为神秘的高维时空。实际上,这种高维时空仅仅是一种数学的描述方式或表达方式而已,并没有实在的物理意义,它没有使人们对“能量海”的实在结构的理解获得一丝一毫的进步。玻姆用高维时空中客体的不同三维投影来解释EPR关联,也是一种数学上的敷衍,而没有实在论意义--没有使人们对EPR关联的现实机制的理解获得一丝一毫的进步。这些思想应当被视为玻姆科学思想中的糟粕。实际上,如果把数学上的高维空间作为量子力学背后的深层本体,不如直截了当地把波函数的希尔伯特空间当作“物理实在”来理解,不必走玻姆的弯路,因为它是与玻姆的高维时空性质一样的数学抽象。尤其是当人们把数学上的处理方式直接当作神秘的实在之时,就会滑到伪科学的边缘。对此,我们务必保持高度的警惕。
  R. G. 牛顿指出,“在亚微观尺度上描述实在的最适合的工具是量子场,它被看作一种‘物理空间条件’。与波函数不同,量子场不是‘生活’在如你所知的维数依赖于粒子数的位形空间内,而是在三维空间中的。” 实际上,量子力学背后的深层本体并非玻姆设想的抽象的数学高维空间,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充满着不断产生与消灭的虚粒子的物理真空,以及建立在真空基础上的粒子世界。现代量子场论与真空理论的发展,将会逐步揭开量子力学背后的深层本体的神秘面纱,哲学本体论也将随之发生真正划时代的变革。玻姆的“全运动”隐秩序理论,只是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迟早将被取代的一个过渡性理论。     
整体性和决定论:体会玻姆向经典的回归钮卫星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要评一本书,一般情况下我都要从头到尾读过一遍,才能动笔。然而手头这一册《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David Bohm著,洪定国等译,上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我读过了一遍又回读了部分章节,却仍然感到无从下笔。我相信再读二到三遍,情况也不会有所改善,然而编辑却不能迁就我这般迟钝的领悟能力,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写点什么。
  由于需要利用各种“破碎的”的时间看书,方便作笔记,所以我往往随身带一支红色水笔,把读到的自以为是章节中的要点和警句划出来。然而对玻姆这本书,如果我坚持这么做的话,几乎要把大半本书都涂红。玻姆的思想非常深邃,几每句话都值得深深回味,以致很难让我在这里对这本书作出一个简要概述。不过好在书中有12页左右的“导言”是玻姆自己对这本书的概括,从中以了解全书的概貌。在这里,我作为一名外行读者,就片麟半爪地谈谈读后的感想。
  本书是由玻姆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表的几篇论文集合而成,这种貌似“破碎”的结构并不妨碍玻姆对全书的主题之一——整体性——的贯彻。面对现代的物理学、哲学以及日常语言中表现出来的越来越重的破碎性,玻姆毅然提出整体性的思想。我认为这是玻姆的思想向经典回归的第一个方面。
  玻在第一章末尾一篇叫做《东西方洞察整体性的概述》的附录中一开始就写道:“在文明发展的早期,人们的观念实上是整体性而不是破碎性的。”我理解玻姆不只是在追溯整体性思维的源头,而是确确实实想回归到早期的这样一种实质上的整体性思维。从该书的的译者之一、曾经师从玻姆的洪定国教授所撰写的“译者序”中,可以了解到玻姆的这种整体性思维来自他跟印度教哲学家克里希纳穆尔蒂(J. Krishnamurti)的智力交往。
  玻姆对语言在导致思想的破碎化时所起作用的探究是很有启发性的,他甚至对一些单词做起了一种语言的“思想实”,发展了一种语言的新模式——流模式——来让读者透彻了解语言所起的破碎化作用。玻姆认为现代语言普遍存在的主-谓-宾结构在整个生活中的作用是把存在的总体分割成独立的实体,把描述者和被描述的对象分割成独立存在的两部分。在玻姆主张意识也应该被当做实在的一部分的时候,这种现存的语言模式就无法让我们把握整个实在
  读到这样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让我联想到玻姆可能并不了解的另一个古老东方文明的经典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够说出来的道理就不会是永恒的道理,这个道理古代东方先贤早就认识到了,玻姆却是在考察了现代物理学和语言学之后也提出了类似的主张。而这个“道”似乎也先后引起不少物理学家的兴趣,如卡普拉(Fritjof Capra)《物理学之道》(Tao of Physics)一书就直接从中国的古老智慧中汲取营养;贝尔(John S. Bell)的“量子物理哲学论文选集”的书名则可以恰当地翻译成《量子力学中的可道与不可道》(Speakable and Unspeakable in Quantum Mechanics)。
  套用米兰·昆德拉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用语言表达思想时,我们似乎处在这样一个窘境:“人类一说话,思想就破碎。”同时,量子力对测量行为的正统解释不得不表述为:人们一用仪器测量,波函数就坍缩成粒子。在这里语言表达和仪器测量的行为显示出一种有趣的同构性,并都不可避免地导致破碎化的结果。那么如何在这两种情况下消除破碎性来贯彻整体性的思维呢?玻姆指出的解决之道,一方面是把语言“代数数学化”,另一方面则导致了他向经典回归的第二个方面,即向决定论的回归。
  量子力学表明了一种对整体性的要求:“人们不能再持划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一个整体实在的、结合在一起并互相渗透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不可分割也不能分解的。”但是正统的量子力学学派和若干其他学派对此给出的阐释导致非决定论。在深受爱因斯坦思想影响的玻姆看来,非决定论是不可取的,所以他提出了隐变量理论来实现向经典决定论的回归。
    玻姆用高超的数学技巧(在本书中尽量避免了数学公式)使他的隐变量理论或者后来改叫做的量子势理论包容了现存的量子力学理论,也就是前者能对物理现象给出与后者同样的描述和预言,同时又保留了一种描述新颖事实的可能性。在隐变量理论的描述中,电子或者光子始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粒子,都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不像正统解释中那样不被观察时它们是波,一观察就坍缩成粒子。但是,一个电子除了具有通常的一些性质,比如电磁势之外,还具有所谓的“量子势”。“量子势”服从薛定谔方程,在电子的周围扩散开去,一直延伸到宇宙的尽头,而不发生衰减,从而它每时每刻都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譬如在双缝实验中,当一个电子向一个双缝进发时,它的量子势会在它到达之前便感应到双缝的存在,从而指导它按照标准的干涉模式行动。如果观察者试图关闭一条狭缝,无处不在的量子势便会感应到这一变化,从而引导电子改变它的行为模式。这样就巧妙地以决定论的方式解释了双缝实验的结果。
  玻姆的隐变量理论固然避免了非决定论,但是他付出的更大代价是放弃了“定域性”,也就是违背了相对论所要求的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必须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不能超越时空来瞬间地作用和传播。同时“量子势”也让人看到了“以太”的影子。由于这些原因,隐变量理论就一直没有获得爱因斯坦的青睐。
  也有人从“奥卡姆剃刀”原则出发指出玻姆的隐变量是不必要的。但是,无论如何,玻姆通过努力,推翻了冯·诺伊曼的隐变量理论不存在的证明,从而保留了一线希望。也许有朝一日人们能够发展出一套完善的隐变量理论,它不仅能描述物理世界的“显析序”,也能让人们把握“隐缠序”,并最终获得一个玻姆称作为“总世界观”的对待宇宙和意识的整体性思想方法。在这样的“总世界观”中,宇宙中的一切——星系、恒星、生命、意识——包括宇宙本身只是一片浩瀚的“能量海”之上的小涟漪在某些小空间区域内的聚集。这确实是一幅如幻如真的壮美图像。
David (2008-5-04 22:37:45)
事情要从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代说起。话说那天荆轲领了燕太子丹一番信任与期望之后带着樊于期的脑袋和燕督亢地图就来到了秦国。政一看就乐了,却没成想荆轲把这画卷慢慢展开却露出了藏在里面的匕首。原来这荆轲是个刺客。当然后这件事没能成功,也就给后人留下了“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慨然。
  美国人戴维·玻姆也有这么一轴画儿,不过,打开时那里面倒没展开匕首来,因为在他的这幅画轴中,卷着的是整个世间万物。我说的是《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这本书,读着的时候我就联想到了一幅长长的画卷,它将我们活的破碎的世界重新整合为一体。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片中。在这个破碎的世界中,艺术、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般成果都被分割成了专业性的东西,而每一种都被认为在实质上是独立于他物的。而旨在弥合分裂而建立起来的交叉学科最终却增加了一些更加分离碎片。与此相类似,我们生活的社会、我们悠然于其中的自然,也都以这种碎片的方式而存在。在玻姆看来,这种碎片式的生活恰恰是今天诸多危机原因。不过,尽管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这种生活在碎片中困境,但这一意识显然并不彻底。而玻姆将要在这本书中完成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厘清碎片与危机的关系,事实上,作者将在厘清概念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洞悉外部世界的眼,或曰观察方式。
  通常看来,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大概起源于机械论哲学,但在玻姆看来,如果真要溯源而上,它的起源还要早得多。当人类首次认识到人与自然不是同一的之时,这种破碎化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苗头。由此开始,人们“逐渐把这种分割过程扩展到了它正当地发挥作用的限度之外。本质上说,分割的过程是一种对事进行思维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在实际的、技术的和功用的活动中是方便的和有用的。然而,当这种思维模式更广泛地应用到人关于自身和他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的观念时,人就不再把分割结果看成是纯粹有的或方便,而开始把他自己和他的世界看作并经验为实际上是由独立存在的碎片构成的。当以这种破碎的自世界观作指导时,人就要以某种方式将自我与世打碎,致使一切似乎是符合他的思维方式的”。打个比方来说:你有一块地,而且正好弄来了不少各种植物的种子,那么在把这些种子种下之前,你多半会先把这块地按照你希望的方式分割一下,比如划个井字或者田字什么的,当然,这是为了种起来方便,长出来自己看着也高兴。但是,假如你真以为划分成不同小块的地真的就是破碎的,那你就错了。因为事实上这些划分出来的小块土地正是划分土地的人所造就出来的。
  分地问题或许太过简单,会出错的人不会太多,毕竟自己划分的田地自己应该最清楚,但在其他一些境况下,人未必就能这么清醒了。比如说,看待科学的眼光以及于理论的理解。而此书首先所考察的也正是科学发展历史。以原子论为例,它来自两千多年前德谟克利特的智慧的大脑。它的意义在于“使人们用一组单一的基本成分穿过遍及整个存在的单一虚空的运动来理解整个世界的大量变化”,也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它赋予人类的是一种观察世界的眼光。但是后来伴随着原子论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将它看作是一种绝对的真理,而真的认为整个实在实际上只是由或多或少机械地共同作用的“原子建筑块”构成的。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当然,闯祸并不是原子论本身,而是将原子论视为一种绝对真理的观念。事实上,无论把何种物理学理论作为绝对真理都必然导致物理学中一般思想形式的僵化,而这种僵化最终将促成一个破碎的世界。
  从托勒密的宇宙到哥白尼的星空,从牛顿的刚性铁板到爱因斯坦的弹性垫子,每一种理论之间都会有所差异和区别,如果认为这些理论是对应于“实在自身”的真知识,那么就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约1900年之前牛顿的理论是真实的,而后当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然变成真理时,牛顿的理论就突然变成虚假的了。这当然与实际的境况并不相符。但是,当我们将一切理论都看作是洞察世界的形式的时候,这种境况就会得以避免:这些洞察形式既不真也不假,它们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清晰,而超出这些范围就不清晰。
  科学的历史为此书的哲学讨论铺展了一片深厚的背景,在追溯历史的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从语言上对这种破碎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主谓宾结构的现代语言助了这种破碎化的进程。如我们所看到的,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结构,而“它在整个生活中导致的功能是使思想倾向于把事物分割成独立的实体,这些实体被认为是本性上固定不变的。当这种观念被贯到底时,人们就会获得这样一种流行的科学世界观:认为任何事物最终都是由一组有固定本性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语言的无处不在似乎注定了我们要将破碎进行到底,但玻姆在此书中想做的并不仅仅是将世界撕得粉碎给我们看,他所做的似乎更像是将世界打碎再重建,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一种追问终极问题的乐趣。
作为一位量子物理学家,玻姆以大量的篇幅从量子理论的角度考察对上述问题加以考察,从而揭示了人类宇宙观从整体到破碎再到重新整合的过程,这种变化的过程显然是令人满意的。正如玻姆在此书中所言,“量子理论中所需要的描述序的一个核心变革,是抛弃把世界分析成分离存在但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的相对自主的部分的观点。相反,现在乎先需要强调的是未分割的整体性,在此整体中观测仪器与被观测物是不可分离的”。由此,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不再是相互对立的,而成为一个整体实在的、结合在一起并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也不可分解。
  在对整体性与破碎性进行了一番从历史到语言再到科学的考察之后,作者在此书中提出了一个隐缠序的概念。以隐缠序来考察运动,我们将看到,运动不再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是现在的东西与现在不存在的东西之间的一种主动关系,而是“现在的东西的某些状态与现在的东西的其他状态之间的关系,这些不同状态是处于不同的卷入阶段中的”。相应地,我们关于实在的看法也经历了这样一种变迁:以往的理解认为,现在的东西是现在的东西对于现在不存在的东西的一种主动关系,而以隐缠序的观念重新加以审视就会发现,作为一个整体,实在的实质是处于不同卷入阶段的不同状态之间的关系。此时,空间和时间不再是确定不同成分相互依赖或相互独立关系的主导因素。一种关于实在本性的新的观念也呼之欲出。
  整本书读下来就可以发现,作者在此书中所呈现的线索是丰富的,观点也颇具启发性,而他以量子物理学的研究进路而建立起其隐缠序概念的工作也揭示了,科学的发展无疑开阔了人类打量世界的视野,但更重要的是,它同时拓展的还包括人类看待科学本身的眼光。以作者在此书中所反复强调的立场来看,此书所提出的种种理论所带给我们的当然也并不是一种描述实在本性的真知识,与所有的理论一样,它也只是一种洞察世界的方式。
  

最偶然的事件都隐藏着因果的必然
作者: 布莱恩.尼格雷

 

  科学研究发现:宇宙只是一个幻象,物质世界不过是个全息照片——意识的投影。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佛教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缘起性空,万法唯识等理论的真实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最终将证明佛教是真正的科学,从而引领人类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编者

  摘要:

  1.物理实验表明: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

  2. 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人类意识的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

  3.一个事物都沟通贯穿着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于一个事物(佛教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4.现实的一切都可视为一种隐喻,因为连最偶然的事件都隐藏着因果的平衡和必然。

 

    一、惊人的发现

  一九八二年,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个研究组织,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有些人相信,他们的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的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万里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是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这个骇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式解释Aspect的发现。但是它也激发了一些更有革命性的解释。例如,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发现是意味着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

    二、全息摄影

  要了解为什么Bohm会做出如此大胆的结论,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像(全息)摄影相片。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激光(雷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激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激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但是当底片被另一道激光束照射时,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就会出现在底片中(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影相片没有角度限制,而且必须用雷射才可见影像)。

  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雷射照射,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着一个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普通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着整体的资料。

  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局部」的性质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组织与秩序。西方科学的历史多半是基于一种偏见,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现象,不管是一只青蛙或一阵风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事物,来研究事物的部份。但全像摄影告诉我们,宇宙中可能有事物不会配合这项假设。如果我们试着把某种全像摄影式结构组成的事物分解开来,我们不会得到部份,反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这项理论使Bohm建立了另一种用来了解Aspect发现的立场和解释。Bohm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着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他说在现实的某种较深的层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

  为了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假设,Bohm提供了以下的描述:想象一个水箱,里面有一条鱼。也想象你无法直接看到这个水箱,你对它的了解是来自于两台电视摄影机,一台位于水箱的正前方,另一台位于侧面。当你看着两台电视监视器时,你可能会认为在两个萤光幕上的鱼是分离的个体。毕竟,由于摄影机是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像也会稍有不同。但是当你继续注视这两条鱼时,你会觉察到两者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当一条鱼转身时,另一条也会做出方向不同,但动作一致的转身;当一条面对前方时,另一条会总是面对侧方。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整个情况,你可能会做出结论,认为这两条鱼一定是在互相心电感应。但这并非事实。Bohm说,这正是在Aspect实验中的次原子粒子的实际情况。

  Bohm认为,次原子粒子之间的超光速连接现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现实有更多更深的层次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一种超过我们空间的更复杂空间,就像那水族箱。而且,我们会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离的个体,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它们部份的现实。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部份”,而是一种更深沉与更基本整体的片面,这种整体具有全像摄影的结构,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样无法分割。而且由于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所组成,于是整个宇宙实际上是一个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即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一多相即。)

    三、超级全像式的宇宙

  除了这种幻象性之外,宇宙也包含着其它更为惊人的特性。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离是一种幻象,这表示在现实的更深层次,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包含、密切关连的。比如说,在人脑中的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所有跳动的心脏,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每个事物都沟通贯穿着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于一个事物(佛教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而虽然人类的本性是去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一切的分类都是必要的假像,而一切的终极本质是一个无破绽的巨网。

  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因为在一个没有分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间与三度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全像式幻象,过去、现在、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当下一念。这意味着,只要有适当的工具,就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现实层次中(时光旅行),取出遥远过去和未来的影像(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回溯过去和预测未来的功能)。

  这种超级全像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永远是一个开放而无解答的问题。为了方便讨论,假设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根源,至少它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组合——从雪花到夸粒子,从蓝鲸到伽玛射线。它可被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储藏库,包括了所有存在过的一切。虽然Bohm承认我们不可能知道在这超级的全像结构中还隐藏了什么,但肯定包括着更多。如他所言,也许这种超级全像式结构的现实层次只是一道阶梯,在它之上还有“无限多的发展”。

    四、头脑是全像摄影机

  Bohm不是唯一发现宇宙是一个全像摄影式幻象的研究者。在脑部研究的领域中,史坦福大学的脑神经学家Karl Pribram也完全相信现实的全像式本质。

  Pribram研究脑部是如何储存记忆,因而被全像式结构模型所吸引。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记忆的储存不是单独地限于特定的区域,而是分散于整个脑部。在一九二零年代的一连串历史性的实验中,脑部科学家Karl Lashley发现,不管老鼠脑部的什么部位被割除,都不会影响它的记忆,仍旧能表现手术前所学到的复杂技能。唯一的问题是当时没有人能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这种奇怪的“整体存在于每一部份”的记忆储存本质。

  到了一九六零年代,Pribram接触到全像摄影的观念,才发现了脑神经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的解释。Pribram相信记忆不是记录在脑神经细胞中,或一群细胞中,而是以神经脉冲的图案横跨整个脑部,就像雷射绕射的图案遍布整个全像摄影的底片上。换句话说,Pribram相信头脑本身就是一个全像摄影机。

  Pribram的理论也解释了人类头脑如何能在那么小的空间中储藏那么多的记忆。曾经有人估计人类头脑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记忆约一百亿位的资料(大约是五套大英百科全书)。相似的,除了其它功能之外,全像摄影也具有惊人的资料储存容量─只要改变两道雷射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许多不同的影像。有人示范过,在一公分立方的方块底片上可以储存一百亿位的资料。

  如果脑部是根据全像摄影的原理来操作,我们就比较容易了解我们那特殊的能力,能迅速从我们那庞大的记忆仓库中取出所需的任何资料。如果一个朋友要你告诉他,当他说「斑马」这个字时,你会想到什么。你不需要笨拙地搜寻某种巨大的脑部字母档案才能得到一个答案。相反地,一些联想,“条纹”,“马”,和“非洲野生动物”等会立刻跳入你的脑中。的确,人类思考过程的一项最惊人的特征是,每一件数据都似乎与其它所有资料相互连接。—─这也是全像摄影幻象的另一项基本特性。因为全像摄影幻象的每一部份都与其它部份交互关连着,这也许是大自然交互关连系统的最终极例子。

    五、世界不过是全息相片

  在Pribram的全像式脑部模型的启发下,记忆的储存不只是脑部科学唯一稍获解答的谜。另一项谜题是脑部如何翻译它从感官所得到的大量波动(光波,声波,等等),使之成为我们知觉的具体世界。记录与解读波动正是全像摄影最擅长的。正如全像摄影像是某种镜头,某种传译的工具,能把显然无意义的波动图案转变为连贯的影像,Pribram相信脑部也有一个镜头,使用全像式原理来数据式地把经由感官收到的波动转变为我们内在知觉的世界。

 

  有大量的证据显示,脑部是使用全像式原理来进行操作。事实上,Pribram的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脑神经学家的支持。阿根廷籍的意大利脑神经研究者Hugo Zucarelli最近把全像式模型应用到听觉的世界中。他迷惑于人脑在即使只有一只耳朵有听觉的情况下,也能够不用转头就侦测出声音的来源方向。Zucarelli发现全像式原理可以解释这种能力。Zucarelli也发展出全像式音响的科技,一种录音的技术,能够几乎真实无误地重新复制出声音现象。

  Pribram相信我们的脑部根据外在波动的输入,以数学方式建立出「坚硬」的现实。这种想法也得到许多实验上的支持。实验发现,我们感官对于波动的敏感度要比我们先前所认为的远为强烈。例如,研究者发现我们的视觉对声波也很敏感,我们的嗅觉是与我们现在称为oamic的波动有关,而甚至我们体内的细胞也对很广大范围的波动敏感。如此的发现使我们推论,只有在全像式的知觉领域中,这种波动才能被整理归类为正常的知觉。

六、物质世界是大幻象

  但是当Pribram的全像式脑部模型与Bohm的理论放在一起时,才显现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因为如果这个世界的坚固只是一种次要的现实,而真正「存在」的是一团全像摄影式的波动,而如果头脑也具有全像式结构,只从这团波动中取出部份的波动,数学式地转换成感官知觉,那么客观现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客观现实就停止了存在。正如东方宗教的教义,物质世界是一种maya,一种幻象。虽然我们也许以为我们是实质的生物,活在一个实质的世界中,这也是一个幻象。我们其实是漂浮在一个充满波动的大海中的“接收者”,我们从这个大海中抽取出来,并转变成实质世界的波动,只是这个超级全像式幻象的许多波动之一。

  这种对于现实的惊人新观点,Bohm与Pribram的合成理论,被称为全像式模型理论。虽然一些科学家持怀疑态度,但这个理论风靡了世界。一群人数逐渐增加的研究者相信,这也许是科学到目前为止,关于现实最准确的模型。更有甚者,有些人相信它可以解释许多科学以前未能解释的神秘现象,甚至使超自然也成为自然的一部份。

  许多研究者,包括Bohm与Pribram,注意到许多超心理学的现象在全像式模型理论下变得较为容易了解。在这个宇宙中,个别的头脑实际上是一个大全像结构的个别部份,而一切都是相互连结的,心电感应其实就是进入了全像式的层次。如果一个分别的个体A的意念能够传送到个体B的脑中,如果这两个分离的个体原来已经是连接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了解。同样的,以精神力量来移动远处事物的能力也变得比较不神秘,因为在一个具有无限连接的宇宙中,个体与被移动的物体已经是一体的。

  Bohm与Prigram也指出,许多宗教或神秘经验,如与宇宙合一的超越体验,或许也是因为进入了全像式领域之中。如他们所言,也许过去许多伟大的神秘体验者所谈论的一种“宇宙一体”的感觉,只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进入他们心灵中一切真正与宇宙合一的那部份。

七、回溯前世的记忆

  全像式模型理论也受到其它科学领域的慎重注意。Stanialav Grof,马里兰心理研究中心的主任及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相信全像式模型理论可以解释心理学上许多的不解之谜。Grof特别感觉到,全像式模型理论提供了一套模型来了解许多人在知觉转换状态中会经验到的怪异现象。

  在一九六零年代,Grof研究使用LSD(一种迷幻药)做为心理治疗工具的利弊。他有一名女性病人,回溯她曾经是一条史前时代的雌性爬虫。在她的迷幻状态中,她不仅提供了极丰富的详细描述,说明了她被困在这种爬虫身体中的感觉,同时描述了在雄性爬虫身上最具有吸引力的部位是头两侧的一块彩色鳞片区域。使Grof惊讶的是虽然那名女人事前没有对这种爬虫的知识,之后他从一位动物学家处得到证实,爬虫头部的彩色部位在性的挑逗上扮演重要角色。

  那位女人的经验并不独特。在他的研究过程中,Grof遇到的病人们回溯并代表了几乎在进化史上的所有生物(这个研究发现影响了电影《替换状态》中的人退化为猿猴的情节)。还有,他发现如此的经验时常包含了隐晦的动物学细节,而后来证实是正确的。

  退化回动物(回溯前世的记忆)并不是Grof研究中唯一令人迷惑的心理现象。他也有病人回溯进入了某种集体的或族群的潜意识中。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人突然能详细地描述波斯祅教和印度教的仪式。在其它的经验中,有人能给予令人信服的灵魂出体报告,或预见未来,或倒退回前世的回忆。

  在后来的研究中,Grof发现,即使在没有使用迷幻药物的治疗会谈中,相同的现象也会发生。因为在如此经验中的相同要素是,个体的意识升华超越了平常自我的界限,或时空的限制,Grof称此现象为“超个人经验”。在六十年代晚期,他创立了心理学的一支,称为“超个人心理学”,专注于此类的研究。

 

八、全像式模型理论的应用

  虽然Grof新创立的超个人心理学得到了专业学者的支持,成为受人尊敬的心理学流派,但是这几十年来Grof和他的同僚都无法提供一个理论体系来解释他们所看到的奇异心理现象。但是全像式模型理论的出现改变了情况。如Grof最近所言,如果心灵的确是一个整体的一部份,这个整体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不仅连接一切心灵,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同时也连接一切原子,一切生物,及时间与空间本身的无限,那么心灵偶尔会涉足于这个迷宫中,产生超个人的经验,就似乎不足为奇了。

  全像式模型理论也可以应用到所谓的基础科学,如生物学。维琴尼亚州Intermont大学的心理学家Keith Floyd指出,如果现实世界只是一个全像式的幻象,那就不能再说脑部产生意识,而是意识创造了脑部和身体,以及环绕着我们四周的一切,被我们当成实有的世界,都是意识所创造的。(科学早已证实佛教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都是自心所造。)

  如此对世界和生物结构的观点逆转,使研究者发现医学及我们对于医疗程序的了解也可被全像式模型理论所改变。如果身体的实质结构只不过是意识的全像式投射,那么,我们每个人对于自身健康的责任就要大大超过目前医学知识所容许的。现在我们视之为奇迹般的疾病康复,就可以得到解释:由于意识的改变,而影响了全像式身体的改变(境由心造,相随心转)。同样的,一些令人争议的新医疗技术,如意念的想象,之所以会如此有效,是因为在全像式的领域中,意念的影像是与“现实”一样的真实而有效。

  甚至在“非寻常现实”中的异象与经验,也可以在全像式模型理论之下得到解释。生物学家Lyall Watson在他的《未知事物的礼物》一书中描述了他与一位印度尼西亚女巫士的接触,她借着表演一种仪式舞蹈,能够使一整排树瞬间消失在空气中。Watson说他和惊讶的旁观者继续观看女巫士,她使树群重新出现,然后又消失,又出现了好几次。虽然目前的科学无法解释此类事件,但是如果“坚硬”的现实只是全像式的投影,那么这种神通经验就有理可循。也许我们公认什么是“存在”或“不存在”的,只是因为我们所谓共识下的现实,是架构于人类的潜意识中一切心灵都相互连接的领域(佛教所谓共业共受、一时顿现)。

  如果这是真实的,这将是全像式模型理论中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因为这表示如Watson的经验之所以是不寻常的,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促使我们的心灵来相信如此经验是真实的。在全像式的宇宙中,我们改变现实结构的可能性(潜能和神通)是无止境的。目前我们所觉知的“现实”只是一幅画布,等待我们着手画任何我们想要的图画(恰好证实《华严经》所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任何事都有可能,从用意念的力量来弯曲汤匙,到人类学家Castaneda与亚基印地安巫士Don Juan的奇幻经验。因为神通是一切生命的本能,魔术是我们的天生权利,这并不比我们在梦中创造现实的作法更为神奇(白天所感知的世界未必不是一场梦,大梦谁先觉,唯有觉者知)!

  的确,甚至连我们对现实最基本的看法都成为可疑的,因为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如Pribram指出,甚至连随机偶发的事件都可视为是根据全像式原理,预先经过安排的(冥冥之中皆有定数,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世界上没有偶然和巧合,同步的或有意义的巧合都不是意外,而现实的一切都可视为一种隐喻,因为连最偶然的事件都隐藏着因果的平衡和必然。

  不管Bohm和Pribram的全像式模型理论会不会被科学界接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已经对许多科学家的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就算将来可能发现全像式模型理论并不足以解释次原子粒子之间的瞬间通讯现象,至少,如伦敦Birbeck大学的物理学家Basil Hiley所言,Aspect的发现启示我们“必须准备对现实采取革命性的新观点”。

  爱因斯坦早就断言:“所谓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人类的幻觉。”凡眼目所见都是幻相,意识所想都是幻想。(完)

  推荐:《优雅的宇宙》视频://v.youku.com/v_playlist/f2203977o1p0.html

 

超距作用、全息理论和东方宗教
作者 alphone

 

  超距作用是指在两个"同谋"粒子间,无论互相距离多远,只要改变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立即改变。这种现象早先在ERP佯谬( EPR paradox )思想实现中被提出,于1982年由法国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 Alain Aspect )的实验首次证实。对此结果人们首先想到的解释是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定律被打破了,超光速是存在的。但同谋粒子间互动的即时性和距离无关性仍使人们深深困惑: 难道两个粒子还能知道彼此的距离并随时调整信息的传播速度? 这时,物理学家大卫.玻姆( David Bohm 1917-1992 )给出了独到的解释。
  David Bohm 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什么叫全息呢? 比如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人像; 如果我们把这照片切成两半,从任何一半中我们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 如果我们再把它撕成许多许多的碎片,我们仍能从每块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这样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为了便于理解,玻姆用“鱼缸里的鱼”来做比喻: 在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象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在电视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鱼分别作着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动。如果其中一条鱼的状态改变了,另一条鱼的状态也立即随之改变。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 "两个同谋粒子应当被视为同一六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三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 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说,隐秩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 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我们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不妨设想一种二维世界的生物,他们所能感知和理解的都仅限于二维世界。同样是上文的那个鱼缸,假设有六个二维生物分别处于鱼缸的六个面观察描述鱼的运动。当然,他们不能像三维生物那样,从鱼缸的一个面直接[穿行]到另一个面,他们只能沿着鱼缸的表面,从一个面[绕行]到另一个面。而且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绕了圈子,在他们看来从鱼缸任一面到其它面的空间是平坦的,他们所选择的是最短距离路线。而他们在相距那么远的六个地方所分别看到的鱼,理所当然的,是六条不同的鱼。然后他们发现,在某两个位置观察到的两条鱼之间存在着超距作用: 其中一条鱼向某个方向游时,另一条鱼就向反方向游; 当他们对鱼施加影响,使其中一条鱼突然改变运动状态时,另一条鱼也立即改变运动状态。它们之间似乎有某种看不见的联系。二维生物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正在困惑之时,一位能直接看到三维事物的智者( 二维生物可能把他称作: "佛" ),出现了。智者决定告诉他们真相,但苦于二维生物无法理解三维事物,所以只能把真相转换成二维世界的语言来表达。智者甚至不能使用"正面"、"背面"、"上面"、"下面"这样的词,因为这实际上已经引入了第三维。对于二维生物来说,虽然"上"、"下"、"左"、"右"这样的概念是可理解的,但这些仅限于二维的"面"中。"面"就是他们所能感知的全部空间,在他们看来,所有空间都是平坦的,诸如"正空间"、"反空间"、"上空间"、"下空间"、"转折的空间"等概念是无法理解的。于是智者只好说: "你们虽然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条鱼,但其实那些都是假象,真实的情况(实相)是,鱼只有一条。" 在描述鱼的运动时,由于智者不能直接使用三维的语言,为了不以偏盖全,又必须兼顾六个面的观测结果。于是智者说道: "鱼既是向左游的,又是向右游的; 既不是向左游的,又不是向右游的; 既是向上游的,又是向下游的; 既不是向上游的,又不是向下游的."这样的表述让二维生物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智者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有较聪明的二维生物追问: "你说的这些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都只是假像吧?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智者只好回答: "不可说,不可说"。意思是三维的事物是无法用二维的语言准确表达的。
  把上面的论述推广应用于三维世界生物,不难发现人类理解和表达更高维度事物存在着同样的困难。准确地说,人类所处的世界并不是三维的,只是人类所能直接感知的领域被局限于三维而已。比如人类对于想象一个六维的物体( 注意: 不是六面体 )是无能为力的( 科学家说如果能想象出来的,肯定不是地球人 :) )。
  David Bohm 不仅用他的理论来解释量子跃迁与EPR关联等量子力学现象,而且用它来解释宇宙的演化和人类意识等一系列科学与哲学难题。事实上,玻姆本人在发明全息技术前已对佛教华严宗理论有着非常深的造诣,其全息理论正是《华严经》"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一句的极好印证。下面笔者就试运用这种理论来揭开东方宗教神秘面纱的一角:

一、得道高人们的"不可说"境界

   所谓"不可说",实非没有东西可说,而是高维度的现象无法用低维度的语言文字表达。但如果认为高维度的现象绝对无法表达则是错误的。如同二维生物的语言无法描述三维,但三维生物自己的语言则能准确描述三维世界一样,更高维度的生命绝对可能拥有描述高维度现象的语言。这种语言,准确地说应叫做信息载体,是三维生物难以想象的。比如拈花微笑的典故中,佛祖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佛祖就将衣钵传给了迦叶。有人会想,佛祖怎么知道迦叶确实理解了他的意思? 也许是瞎猫撞到死老鼠也说不定呢? 禅宗这种择徒传法的方式也太不严谨了吧? 实际上,佛祖并非只是做了一个拈花的动作而已,他同时还向在场众人发出了一条信息,而只有迦叶能接收并解码这条信息,所以迦叶破颜微笑了。佛祖说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注意一个[传]字,这表明有三种可能: 1)心与心之间传递信息需要一种载体。这种载体是什么呢? 就是高维度的语言。禅悟被称为顿法,就是因为它抛弃了低维度的语言文字,直接以高维度的语言作为教学工具,所以它能直契本源、速超胜地就不足为奇了。2)禅不需通过媒体,而直接利用超距作用传授。3)以上两种方法并用。

二、神

  为方便起见,以下把神、仙、佛等都统称为神。神实际上是一种高维度的生命体,一[个]神和一[个]人在数量级上有着极大的差距。某科幻小说对此有段精彩的比喻: 一个人死后见到了神,他问神: "你是一个吗?",神说,我难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就如一个单细胞的绿藻问一头有上亿细胞的大鲸: "你是一个吗?",大鲸该怎么回答它呢? 神的分身和化身能力亦可由此得到解释: 把神想象成一个超高维度的生命体,则其千千万万的分身和化身就是其本体在不同的三维空间上的投影; 三维空间对于三维生命体来说就是全部,但对于更高维度的生命体来说只是高维度空间的一个"面",就如同三维立方体的一个二维平面一样。在高维度的层次上看,神的分身只是一个投影,是虚幻不实的; 但对三维生命体来说,每个分身都是绝对真实的。
  神也有高下之分,不同层次的神处于不同的维度,他们的神通能力和分身化身的个数与其所处维度数成正比。低维度的神也很难理解高维度的神,就象二维生物难以理解三维世界一样。《法华经》云: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即此义也。

三、满天神佛的大宇宙图景

   神并不是大宇宙的最高存在,在他们之上还有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源]( 中国称之为"道",印度称之为"梵" ),一切众生都是从[源]化生的。据此我们可构想出一个[ 人 -- 神 -- 源 ]的大宇宙图景。从究极意义上说,只有居于最高维度的[源]是唯一真实的本体( 实相 ),所有神、魔、人、鬼等都是[源]在较低的不同维度上的投影。所以东方宗教说"假、空",说一切都是假幻,是不存在的; 但又说"真空不空",即宇宙并非什么也没有,一切假幻都来自一个相同的、最高的本体。东方宗教还说"无我"、"无生"、"无死", 意即"我"只是[源]的一个投影、一个假象,无论"我"如何改变、如何生生灭灭,本体的[源]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归一论和一神论的依据。有关于此的比喻很多,如宇宙是大海,众生是海面的波浪; 宇宙是个大生命,众生是其肢体等等。
  由于[源]与众生之间相距的维度数接近无穷大,三维世界众生的行为看起来是完全独立、毫无关联的,但事实上,无穷多个众生的各种运动是[源]的一个运动在三维世界的无穷多个投影,只因数量级过于巨大,众生无法理解其一致性。为便于说明,我们再回到鱼缸的例子: 当处于鱼缸顶的二维生命看到鱼向右游时,位于鱼缸右侧面的二维生命将看到鱼"变大了"。这两种观察结果并不具有明显的相反或相似性,因而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如果进一步,把六面体的鱼缸换成正二十面体的鱼缸,则"鱼"的数目和运动方式也随之增加到二十。一般来说,相邻的两个面观察结果相近; 相对的两个面观察结果相反; 既非相邻又非相对的两个面的观察结果则可能看起来是完全独立、毫无联系的。把正N面体的面不断增加,同时考虑鱼不是水平或垂直游动,而是以任意角度向任意方向游动的情况,则既不相邻又不相对的两个面的观察结果的差异将变得更大。最后当N达到无穷大时,正N面体变成了一个球体。这时二维世界的面都变成了球体表面上的无穷多个点,从无穷多个点观察到的鱼的运动有无穷多种,而要得知一切运动背后蕴藏的真相,必须把无穷多个观察结果汇总起来做统计分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处于高维度的智者基于对不同[点/面]的观察创立了多种学说、编写了不同的教材,于是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宗教门派和汗牛充栋的经书典籍。各教派的理论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点,甚至同一派系的经书也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二维生命们为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只有极少数勇于探求真理者仍不满足于浩如烟海的典籍,他们得到了智者的真传。智者对他们说: "来吧,跳出你们所处的世界,到更高层次的世界来,你们就能看到一切的真相。"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了,挣脱了二维世界的束缚,直接看到了三维世界的事物。这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球体鱼缸,而在鱼缸里游动的,只有一条鱼。

四、修行的目的

  对超距作用的深入了解,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东方宗教鼓励人们修行的真正目的。超距作用的一大奇妙特点是,对同谋粒子之一施加影响使之状态改变,另一粒子的状态也会立即改变。即改变高维度物体在低维空间的某个投影的状态,也会改变另一个投影的状态,并对高维度的本体产生微妙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维度的投影也有其真实性。因此佛教又说: "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众生都是[源]的投影,所以改变众生之一的状态,也会改变其它众生的状态,并对[源]的状态产生微妙的影响。古之所谓 "一念善,则天地间多一分祥和; 一念恶,则天地间添一分凶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成佛道,九祖得超生" 即超距作用之体现是也。如果绝大部分众生都趋向于同一种状态,那么毫无疑问地,[源]将受众生的影响而向某个确定的方向运动。这便是东方宗教鼓励修行的本质原因。 仙佛背负的使命,是通过教化众生,使众生一起向一个方向努力,从而最终把大宇宙的本体[源]调整到某种最佳状态。得道者越多,对[源]的影响力就越大,剩下的众生就越容易被"拉向"正确的方向, 甚至可以不经由自己的努力而回归到[源],最后达成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理想。由此可知,那些出家修行的人、闭门读经的人,他们绝非如凡夫所说的对社会毫无贡献的寄生虫,而是无私的先行者,他们改变自己身心状态的同时,也使其他众生的身心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越来越多迷途的人心灵中感受到[源]的召唤。他们是可敬的人。
 

全息理论与易经
郑焜今2009-10-10

 
  问:从近代科学的角度来了解易经,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如何透过全息理论来了解易经?

  答:全息理论之父是物理学家David Bohm,他认为宇宙在高维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三维空间变成了独立的个体。他在发明全息技术前已对佛教华严经有着非常深的造诣,他的全息理论只是印证了华严经所说的,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宇宙本身就是个不可分割的且圆融无碍的全息系统。

  说明:什么叫全息呢?比如一张照片有一张三维雷射照像的人像,如果把这张相片撕成两半,任何一半都可看出原先完整的人像,撕成碎片也是一样,就像镜子的碎片仍可照出完整的人像一样。在量子力学中,两粒发射方向相反的电子,其中一粒遇到障碍而跳动一下,另外一粒没有障碍也跟着跳动一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难道这两颗电子会互相感应?宇宙万事万物难道是互为一体的吗?佛经上所说的同体大悲在量子世界中照样存在?

  易经本身就是个全息系统,它把天地人当做互相依存变化的全息系统。仰观于天,俯观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加上河图的天文方位,洛书的空间平衡,构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图像,这个宇宙图像是透过多种变化来完成它。这个完整的宇宙图像就是一个全息系统,为了理解的方便,把它用二分法来理解时就是阴阳两仪,把它用三分法理解时就是天地人三才,把它用五分法理解时就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把它用八分法理解时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八卦,把它用九分法来理解时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九宫算术。阴阳是以气的升沉为主,三才是以材为主,五行是以气的生克制化为主,八卦是以体位主,九宫是以用为主,各有它们特殊的作用。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十一度空间,而人所能理解的只到三~四度空间,很难进入五度空间以上,易经到底是研究几度空间?

  易经的空间是第几度空间,目前尚无明确的答案,也很少人做深入的研究,但它所代表的全息系统却是目前地球上最完整的全息系统,它把理气数象当做一个整体来处理。因为气包含了多度空间,气在物理学上就是场,有磁场,力场等,如以六爻变动的情况来看,易经所讨论的空间应包含六度空间,所以它才能知来者逆。熟读历史的人,活在四度空间,昆虫活在二度空间,一般人活在3~4度空间,时空隧道是五度空间以上,易经牵涉到阴阳鬼神莫测之术,可以达到六度空间,这是人类的极限。七度以上空间已超越思考的范围,是人类很难进入的领域。佛菩萨是活在七度空间以上,所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世间法的上限是六度空间,出世间法才能进入七度空间以上,才能跳出轮回。最高级的十一度空间,整个宇宙是个一,是一个大和谐的状态,也是最高级的全息系统,牵一发可以动全身。

  全息理论要如何应用在金融市场这是问题的关键。分形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都属于全息理论的应用之一,但要把这些理论正确应用,会面临二大挑战,一是知识量,一是逻辑结构。如果知识量不够,无法推演其未来的变化,如果逻辑结构有问题,推演的结果可能误差太大。举个例子来说明全息系统的推演。

  宋朝邵康节住在洛阳,附近有座桥叫天津桥,有一天桥上飞来了杜鹃鸟,一般人看了杜鹃鸟只会当做一种自然现象,不会进一步据此预测未来,那是因为一般人的知识量不够,不晓得杜鹃鸟是南方的鸟,不应飞到北方来。邵康节看到了杜鹃鸟飞到洛阳,马上跟身边的朋友说,南方的人将出来主政,天下从此骚乱矣!后来第二年,王安石果真当宰相,进行激烈的变法,造成天下动荡不安。这位朋友听了邵康节的预测,就问他为什么?邵康节回答,南方的鸟北飞,是因为地气北移,地气北移之后南人北进,而南方人性急,主政之后为政会操之过急,天下难免动荡不安。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知识量不够的人无法从杜鹃鸟北飞推演出地气北移,也无法推演出地气北移会造成人才北移,而南性急也是知识量之一,不知南人性急,无法推演后来的变法会操之过急。因此要进入全息系统要有非常丰富的知识量。邵康节一生酷爱读书,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才有那么丰富的知识量来完成皇极经世这一历史巨着。当然在逻辑结构方面,邵康节因为得到易数精华,才有办法进行精密的历史大推演,如果邵康节对于易经数学未得真传,数理逻辑不严密,知识量再丰富,也无法精确地推演宇宙及历史的大变化。

  进入金融全息系统,就可以推演全球一盘棋,把股市,期市,金融衍生品一以贯之,但其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知识量及严谨的数理逻辑,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做到以上二点,那么你的思维已脱离三到四度空间,可能已进入五到六度空间,变成一位出类拔萃的大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