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4:04:20

袁隆平

“小袁隆平”正在听袁爷爷讲述童年故事。

    据长沙晚报11月18日报道    昨日,大型系列电视教育片《名人的童年故事》剧组到袁隆平家采访,听他讲小时候的故事,袁隆平说——

“我小时候也够调皮的”

    由长沙牵手一生公司和省电化教育馆联手打造的大型系列电视教育片《名人的童年故事》正在积极筹备。昨日上午,记者随该片剧组采访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听他讲小时候的故事,与剧组一同前往的“小袁隆平”的扮演者姜维羽听得入了迷。

郊游让我迷上农业

    袁隆平院士1930年出生在北京,后来家庭几经迁居辗转于武汉、南京等大城市。他一直生活在大城市,对农业毫不了解,但小时候的偶然一次郊游却让他走上了学农之路。他说:“大概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到武汉市的一个园艺场郊游。漂亮硕大的桃子、串串欲滴的葡萄深深地迷住了我,我想,原来学农也有这么好啊。”袁老在描绘那个园艺场时,当年的美景似乎历历在目。正是这挥之不去的美景让他选择就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最终走上了学农之路。

游泳成就健康体魄

    袁老已到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走路步伐矫健,说话声音清晰有力。他说:“健康体魄归根于从童年时代就喜欢体育锻炼,尤其是热爱游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还是战争时期,我却多次跑出防空洞,偷着去游泳。”说到这里,袁老笑着说:“自己当年也够调皮的啊。”袁老自豪地说,他还曾在“武汉市游泳比赛”中勇夺第一。多年来,袁老都没有放弃过游泳爱好,这几年在农科院举行的职工游泳比赛中,袁老每次都参与,并且次次打败年轻人夺得冠军。

青少年要培养兴趣爱好

    此次去采访袁老,该剧导演宋红华特意带上了将在剧中扮演童年袁隆平的小演员姜维羽。姜维羽今年刚满9岁,长得机灵可爱,学过表演艺术。袁老连连笑说自己小时候没小维羽长得帅,袁老仔细询问了小维羽的学习生活情况,他强调说:“青少年读书要注意方法,不要变成书呆子,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他鼓励姜维羽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打球、画画都好”。当小维羽告诉袁老自己喜欢电脑时,袁老慈祥地说:“喜欢电脑是好事,但千万不能太过迷恋,它只是一种学习工具。”(编辑 李玉梅)

引子

  当公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

  这一革命的发动者满怀信心的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可以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他,从古老中国农村的田间小路走来,从偏僻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校园里走来。40年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中等农业学校的教师。

  今天,他却实实在在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名人。

理所当然的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他和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殿堂中,光耀千秋。

  走近袁隆平,感受他那超乎寻常的智慧,坚韧不拔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理念。

  感受他那无穷的人格魅力。

  个人档案: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现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获得荣誉:迄今唯一的国家特等技术发明奖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科学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

  美国Feinstein基金会“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

  英国Rank基金会“农学与营养奖”

  、、、、、、

  袁隆平的故事

  少年袁隆平

  袁隆平的童年,处在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磨难伴随着他的成长.

  袁隆平足迹江西德安。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曾做过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文昌县县长等职。父亲袁兴列做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南京政府侨务科长。

  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在兄弟五个中排行老二,故取名二毛。因其属马,大家又称它为小马驹。

  童年的小马驹有着很多的调皮故事。在家人眼里,这匹小马驹长的不太顺眼,有时还显得笨手笨脚。要他拿碗,碗被摔坏;要他取杯子,杯子掉地上;穿的长袍不是被扯破就是烧一个窟窿。可是他爱动脑筋,对新奇事物总想体验一下,结果闯了不少的祸。

  袁隆平的童年所处的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铁蹄正践踏中国。他随着父母四处迁徙,先后辗转于北京、重庆、南京、武汉.逃难中饱尝艰辛,看到携家带口的人群,目睹横尸遍地的街巷,无数悲惨的景象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磨难和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使他或多或少懂得了旧中国苦难的原因。激发了他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少年的袁隆平一直学业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喜欢提问。在数学课上,老师讲到:正数相乘得正数,负数相乘也得正数。袁隆平觉得蹊跷。于是他老师发问:老师,为什么负数乘负数还得正数?在50年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和另一为获奖者数学家吴文俊交谈时,袁隆平说:数学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向老师提问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清楚。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在那里学习,生活了四年.期间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能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紧张而有规律的,早上6点钟起床,10分钟后就得洗漱完毕在操场集合做操,这无疑养成了他干事利索,遵守时间的作风。

  博学中学一直强调的是英语的教育,幸好袁隆平童年时受到了好的家庭教育。 父亲教他国文,母亲启蒙了他英文。使他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如袁隆平自己说的:“我现在之所以能在各种国际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是母校给我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书本中少年的袁隆平读到了爱因斯坦的故事,接触了他的理论。“当我从只当我知道爱因斯坦这个名字之日时,就非常崇拜他,我崇拜他那超乎寻常的思想方法和大胆创新的胆略”爱因斯坦的创新精神对袁隆平后来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袁隆平在学习上成绩优异,在同学中间更是一个活跃分子。他喜欢各种体育活动,学会了跳踢踏舞,这种爱好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他最喜爱的还是游泳。袁隆平的游泳技术还是在童年时练就的。

  那是1937年,他随父母从汉口逃难到湖南省桃源县。在乘船过沅江时,不慎落入滔滔河水幸亏一位船工及时相救,才捡回性命。7岁的他决心向船工那样学会“划水”,也能在水里救人。从那时起就苦练游泳,还不到十岁就斗胆去横渡长江,令同学老师瞠目结舌。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由于个头小,没有被选中。不服气的他,在参赛那天,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后面进入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他热情很高,才勉强答应让他去试一试。结果,他出人意料的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而其他同学无一入选。不久在湖北省利的比赛中又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的两块银牌。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袁隆平很喜欢毛主席的这句诗。无论是在湘辉农校,还是在海南的试验田,还是在研究所里。他都会泅渡沅水、搏击海浪、或者在泳池里一展身手。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塑就了他百折不挠,勇于搏击的个性。

  1948年,袁隆平随全家迁往南京,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学习。高中毕业,他面临着升大学的选择。父亲劝他报考南京的名牌大学,将来出人头地。袁隆平却另有打算。动荡流离的童年,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爱民之情。天性热爱自然的他立志学农报国。倔强的袁隆平最终说服了家人,1949年他顺利考入重庆湘辉农学院(西南农学院的前身)。

  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这一选择决定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这一选择使他的人生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中国也因而出现了一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

  艰难的抉择

  袁隆平的选择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意味着离经叛道,但这位勇敢的年轻人义无反顾 ,闯进了杂交水稻这片禁区,试图开辟一个新天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被分别配到到偏远的湘西雪峰山麓德安江农校教书。他马不停蹄的,由重庆顺长江而下,过三峡到武汉,转火车到长沙,再乘汽车翻越雪峰山,历时半个多月行程两千多公里,风尘仆仆的赶到唐朝诗人王昌龄诗赞的”醉别江楼桔柚香”的黔阳县,走进了安江农校的校园。开始了他长达十九年的教学生涯。

  第一个学期,袁隆平被安排教俄语.“自己学的是农学,怎么教俄语?”好在他对俄语略知一二,边学边教,竟也博得了学生的喜爱。第二年学校安排他到遗传育种教研组,这他才干起了自己的本行。

  袁隆平最早的研究对象是红薯。在当时的南方农村,水稻产量很低,素有“红薯半年粮”的说法。他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希望上面结籽,下面接薯,来提高红薯常量。果然,1958年,他嫁接的“月光红薯”获得了大丰收,其中最大的一篼“红薯王”达到了13.5公斤。在那个浮夸的年代,袁隆平着实放了“一颗卫星”。

  可第二年,他将那些种子种下去,地下根本就长不出红薯。他还做了其它的一些实验,都没有获得成功。

  袁隆平开始感到迷茫,开始怀疑“无性杂交”的一贯正确性。

  在不断的学习中他接触到了西方的遗传学理论,意识到了传统遗传学的局限。袁隆平还经常带领学生到农村去支援春耕和双抢.。在当时水稻产量很低,农民一年到头总吃不饱肚子,农民主要依靠红薯充饥,但红薯不经饿,吃多了还反胃。袁隆平自己对此也深有感受,“经常饭碗一丢,肚子就饿了,我现在脚是扭肿了,那时没有扭也肿”

  袁隆平亲眼目睹了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因吃了观音土,不能大便,结果活活憋死了。“死时,她的眼睛竟因痛苦的挣扎像金鱼般鼓了出来。回顾那三年自然灾害,是自己经过挨饿,特别是看到广大农民都在挨饿,亲眼看到饿死人,还了解到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在带头节食,我才深切的感受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说的是多么实在,可是,哪朝哪代解决了这个问题”。

  粮食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一直困扰这人类。袁隆平作为一个农学系毕业的学生,感到有责任用自己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

  袁隆平决定,改变研究方向,搞水稻杂交。

  当西方国家的专家都在按传统的经典理论进行水稻研究的时候,一个偏远山区农业学校的教师却要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么长稻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和朋友们走路累了就到水稻底下乘凉”

  万事开头难,没有知音,没有拥挤,没有喧嚣.摆在袁隆平面前的是一片空白,他孤军一人前行了。

  校外有一块试验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袁隆平从这里起步,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每天课余时间,他都来到这里,一转就是几个小时,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小屋。

  1960年,盛夏的一天。像往常一样袁隆平下课后,挽起裤腿,来到稻田仔细察看起来。突然,他发现了“新大陆”:一株植株高大,颗粒饱满的水稻。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的做好标记。第二年他把收获的种子种下去,结果长出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 。袁隆平大失所望。

  “失望之余,突然来了灵感:如果它是纯种的话,它不会分离,我推测它是一个天然杂交稻”这就坚定了袁隆平搞杂交水稻的信心。

  禁区拓荒者

  这是普普通通的稻田:

  画家从这里走过,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诗人从这里走过,吟出一首赞美的田园诗;

  农民从这里走过,期待大自然秋后的丰收;

  袁隆平从这里走过,启迪他发明了“点金术”

  在风雨中等待,在烈日中查看。从1963年开始,在农民的稻田里时常能看见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株的身影。

  第一天过去了,两手空空。

  第二天过去了,两手空空。

  第三天过去了两手空空。

  第四天,第五天…..

  依然是两手空空。

  一年之后的一个夏天旱稻正在扬花吐穗,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泥水, 手持放大镜,在“万绿丛中,寻它(水稻雄性不育株)千百度”终于发现了三株水稻雄性不育株。请记住这个时间“1964年,6月20日”

  1965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这是他关于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论文,他出手不凡,直击禁区,一石击起千重浪。当然,更多的是嘲笑之声。

  在一片鼓噪声中,袁隆平的事业开始起步。这时暴风雨来了。

  1966年五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在这场“深刻的革命”中袁隆平自然不能幸免于难.罪证有二,一是“出身问题”,二是“现行问题”。

  文攻开始了。校园里攻击袁隆平的大字报不下一百张。“宣扬资产阶级学说”“自由散漫,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武斗又来了.“革命小将横刀立马”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瓶瓶罐罐彻底砸烂.多亏学生帮忙藏了几盆。

  作为首当其冲的“牛鬼蛇神”,造反派早已在“牛棚”中腾出地方为袁隆平搭铺。

  对此袁隆平早已做好心理准备。

  工作组长来了,结果出人意料。

  “‘牛棚’你就不要去了继续搞你的杂交水稻试验,争取在实验中改造好自己,为人民立功”

  袁隆平受宠若惊又百思不得其解。

  “树欲静而风不止”。1968年5月18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整个试验田被人彻底毁灭。四天后,悲痛欲绝的袁隆平在一口井中发现了培育了4年的苗子,沉下去的都已淹死。幸好飘在上面的几根又活了过来。

  “这个实验是三岁小孩搞的玩意儿,根本搞不出什么名堂”

  “这是袁隆平为达到陷害他人的目的自己干的,既可向上面交差,又可金蝉脱壳”

  那是一个人性扭曲的年代。1969年,校“革委会”下令调袁隆平到湖南溆浦煤矿当工人。

  两个月后袁隆平又奇迹般的出山了。

  他被调往湖南省农科院,担任杂交水稻研究的业务主持。

  不育稻种几经洗劫,但又绝处逢生,袁隆平屡遭冲击却又转危为安,才有杂交水稻的问世的鸿运。 冥冥之中似有神佑。

  多年后才真相大白。

  袁隆平的论文发表后,原国家科委九局的赵石英局长,立即发现了其中蕴藏的价值。立即上报科委党组,党组书记聂荣臻立即表示全力支持。

  就是赵石英的慧眼和那特殊时期的支持。消除了袁隆平心壁的寒冰,使他在政治漩涡中得以保全。

  从1968年起,当寒风逐渐南下,席卷洞庭湖的时候袁隆平就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像候鸟一样到南国去了。

  到海南三亚,不是去避寒,而是去开展艰难的工作。

  天涯海角如画的风光,湛蓝的大海,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四季常绿的热带作物.是水稻育种的理想环境。

  春长沙,秋南宁,冬海南,南北辗转,一年三地.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

  袁隆平的身体也从130多斤跌到100来斤。

  10个春节是在海南度过的。孩子出生时,他不在身边,父亲病故时,也不在身边。

  从1964年开始到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了整整6年,2190个日日夜夜,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艰苦的试验伴随着质疑和嘲讽,这时的袁隆平已经步入不惑之年。

  疲惫的心沮丧极了,热情被压抑到了冰点,研究跌入了低谷。

  这是黎明前的黑夜。

  在海南三亚,袁隆平给助手们讲了一个“鹿回头”石刻的美丽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位勤劳勇敢的彝族青年。手拿弓箭追一只梅花鹿,追了七天七夜,一直追到这里。梅花鹿被迫跳上这块石头。可眼前茫茫大海,已无路可走。男青年正要张弓射去,梅花鹿突然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姑娘。后来他们相亲相爱,结成一对美满的夫妻.。

  袁隆平和助手们苦苦寻觅的美丽姑娘,终于来了。那是1971年11月23日一个晴朗的日子。

  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

  袁隆平,李必湖,冯克珊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袁隆平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铺平了道路

  喜中有忧,当年最后一场台风带来的大雨把海南大地变成了一片汪洋。试验田的秧苗岌岌可危。病中的袁隆平在和大家一起把秧苗抢救出来的时候,几乎晕了过去。

  1971年,袁隆平把“野败”材料无私的贡献出来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攻关,奏响了南繁凯歌。

  让我们记住这一年:1973年。苍天有眼,天道酬勤。43岁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

  十年磨一剑。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整整十年。

  十年的光阴,圆了袁隆平的水稻高产梦。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下世纪可能出现的世界性饥饿问题提供了法宝。国际上甚至称杂交水稻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十一届六中全会的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籼型杂交水稻与氢弹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在湖南郴州有一个名叫曹宏球的普通农民,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使他和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于是,他拿出自己多年辛勤劳动所得的近5万元钱,请人雕刻了一尊和真人一样大小的袁隆平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在乡亲们眼中,老师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

  在东南亚,杂交稻使那些种植鸦片的山民们看到了希望,很多人改邪归正,改种杂交水稻。

  在袁隆平的书房有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竿头.

  科学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在三系法研究成功以后。袁隆平又取得了两系法的成功,目前正向超级稻的研究进攻,一期目标已基本实现,平均亩产超过了800公斤。

  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2、3亿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同时,杂交水稻已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得到推广。

  “我这一辈子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全人类;第二个愿望是把“超级杂交稻”搞成功”

  袁隆平的罗曼史

  袁隆平在安江农校教书期间,论讲课水平没人能超过他。在课下,与同学们混在一起,打球、游泳、拉小提琴、开无拘无束的玩笑。学生们极尊敬他,又不害怕他,视他为良师益友。

  可是,在生活上他却非常随便。和学生时代一样不注意穿着。讲台上找不到黑板擦就用衣袖;不满周岁的棉衣往往袖口上开了花,别人形容为“油榨”。

  生活极其简朴,一间单人房、一张单人床、一张三屉桌、一把椅子和一大摞书就是全部家当。

  大家说他住单人房,吃大食堂,是一个清贫而又快乐的单身汉。其实他也有自己的寂寞和苦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他,大学毕业多年仍没找到女友。和他同龄的教师连孩子都会叫爸爸了。

  一次,一位男教师约她去看“女朋友”,打算介绍给袁隆平。可是一见面,女方相中的是衣着整洁的介绍人,不久他们就结为伉俪。

  此后,好心的同事一连串给他介绍了好几位姑娘,可人家都看不上他,嫌他太不注重打扮了。

  袁隆平自有自己的想法:专门琢磨衣着的人,不值得自己去追求。话虽这么说,可心里也着急:自己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个家了。

  苦涩的初恋

  1956年,袁隆平到邻近的一所中学代课,认识了一位女教师。女方认为袁隆平有抱负、重事业、有男子汉的气概。情人眼里出西施:连他那“油榨”的棉衣也成为可爱之处。袁隆平为她的才貌所吸引,更钦佩她那识大体和不拘小节的眼力。

  从此,实验室里,他们一起做实验;花前月下,印着他们的倩影;香樟树下,有他俩的欢笑;沅水河畔,有他们的足迹、、、恩恩爱爱谈了三年多,同事们都催袁隆平趁热打铁,快吃喜糖。

  “反右”开始了。袁隆平出身不好。那位女教师不仅出身不好,还有海外关系。学校领导找女教师谈话了:像你这样的人再和袁隆平结婚,要当心成为“双料货”,要爱情还是要进步?

  要爱情,还是要进步?女教师面临着痛苦的选择.最后她作出了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最正常的决定:要求进步.但她的心一直还在袁隆平那里放着。

  痴情的袁隆平,思想更为痛苦:怎么这么长时间见不到心上的人了?难道这仅仅是一个好梦?他总是怀有希望,总认为她会回来的。

  痴情的梦做了一年又一年.1960年春节,女教师和另一位教师结婚了。不久女教师突然通知他,到车站送行,她已经调离了这所学校,到另一座城市教书去了。善良,纯洁的他,将痛苦埋在底.祝她一路走好,全家幸福。

  袁隆平的梦彻底破灭了。送走女教师,袁隆平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教书和水稻研究上了。这时袁隆平已大学毕业10年了。

  巧配婚姻

  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起步不久,孤立无援的时候,爱情的花朵再一次在袁隆平的心里绽放。

  袁隆平的事业感动了一位叫邓哲的贤惠姑娘,她是袁隆平的学生。也曾因出身不好在爱情问题上一度陷入了苦恼。

  1963年冬天,邓哲到地区农业局学习。遇到了同学王业甫,王业甫读书时最崇拜袁隆平老师。连穿着,发型都要模仿。看到老师还光棍一条,就暗中着急。见到邓哲,听说她也单身,就灵机一动,主动撮合他俩。

  老同学的撮合在邓哲心中起了波澜。他俩见面了。

  再见邓哲,袁隆平发现当年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已经出落成一个淑贤的大姑娘了,心中颇有好感。而邓哲呢,看到自己的老师还是那么风趣,和蔼可亲,心中升腾起一种特殊的情感。一下子拉近了它们之间的距离。

  没有太多的花前月下,也没有什么结婚用品。两个相见恨晚的大龄青年,仅用几斤喜糖就举行了一个革命化的婚礼。这时袁隆平33岁,邓哲25岁。

  携手前行

  “男子三十三日头刚出山”爱情之花虽然开得迟,但芳香持久;爱情之酒虽然缓慢酿就,但纯正浓烈。

  邓哲是袁隆平事业的理解者和支持者。使他逆境中的宽慰者和知己。多年来感人肺腑的事情证实了这一切。

  在探索杂交水稻的最初岁月,面对人们的质疑和嘲讽,邓哲始终相信和崇拜自己的丈夫。

  在袁隆平面临着被送进“牛棚”的时候,袁隆平为了不连累妻子,郑重的告诉妻子做好分手的准备.邓哲坚决的说:大不了和你一起下田作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妻子的话是逆境中的袁隆平最大的安慰。

  为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四海为家,在三系法研究的前十年他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度过的。孩子出生时也没能在身边陪伴。即使现在,袁隆平在家的时间一年中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家中的一切重担全落在了邓哲一个人身上。在父亲病危,自己生病住院的时候都没有告诉丈夫。

  袁隆平也深爱着患难与共的妻子,在安江农校时妻子的衣服都是袁隆平买的,而且都很合适。每次到外地也总忘不了给家里写信打电话。每次回到家总少不了下到厨房去露一手....

  袁隆平退居二线后,他夫人都喜欢出去旅游。但没有袁隆平陪着,邓哲哪里也不去。“所以说我一个人去开会就不带她,因为我是去开会的,她一个人呆在旅馆里难受。如果人多,我就她带去.有一次我带她到英国伦敦去,我怕他走丢了,就写了个牌子,上面写了旅馆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又教她两句英文,一句是Excuse me sir,一句是Can you help me?如果走丢了,马上那牌子给人家看。后来他又学会了遇到年轻的女子叫Excuse me miss ,见到年岁大的女的叫Excusse me madam,结果Madame她就不会说了”

  、、、、

  这对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夫妻,在几十年来一直默默的互相搀扶着,走过风,走过雨。

  财教授

  “袁隆平”这三个字的品牌价值,据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评估,达1008.6亿元!以“袁隆平”来为公司命名,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2000年12月11日,我国第一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一上市,就募集了7亿元。这被业界看成是中国证券市场向新十年迈步的起点,中国向知识经济的里程碑。袁隆平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袁隆平是公司的第四大股东,占有250万股的股份。按“隆平高科”上市首日的收市价40.37元计算,按此计算,他拥有的股票价值1亿元。也就是说,一个埋头搞科研开发的科学家,一下子成为了亿万富翁。

  隆平高科的上市使人们看到了知识经济的魅力。袁隆平并不急切的渴望财富,但他们拥有财富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拥有了商业竞争和资本游戏的核心部分:知识和技术。

  “说老实话,用我的名字搞隆平高科是做了我不少工作的,袁隆平今天涨了三分,明天跌了三分,多难听呀”为什么后来又同意了,肖东坡问道。

  “抓鸡要投米,钓鱼要鱼食。我举个例子,我在缅甸我们做了实验,增产幅度很大,我们就去了4个人,搞了一个地方,用了50万。但是一个点不行的,它第二年做要十个点,要做两年。没有钱哪,外国人呢,他说好,我就来投资,但是他要赚大头,我说品种是我们的,人也是我们的,技术是我们的,就是没有钱。他要来投资,我一算那划不来,何必呢,结果呢就出于这个目的,我有了隆平高科以后,我自己就有了资金了,现在可以开发了,在几个国家,有我们隆平的公司,在越南哪,在菲律宾,都搞了,在印度尼西亚,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目的。第二个,当时呢,成立隆平高科的时候,我已经69岁了。还能不能主持课题了,责任专家当不了,什么首席专家,当不了就没有科研经费了,有个隆平高科,每年承诺我200万科研经费,哎,要得。这样子的,出于这两个目的。”

  虽然袁隆平和他的科研成果在商业经济运作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他的心全系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搞产业化的目的不是只把眼睛盯在钱上,目的是壮大事业,推动杂交水稻研究上新的层次”

  袁隆平在一向淡泊名利,1981年的时候袁隆平获得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得了10万元奖金,回来后,跟同事大伙都分了。自己只留了5000元。当时的袁隆平生活还是并不富裕的。按当时的生活水平,10万元也是一个不小得数目。后来袁隆平获得里很多的奖励和奖金,他又拿出一部分设立了一个袁隆平奖励基金,来鼓励下属人员。

  在生活上,袁隆平也十分简朴,粗茶淡饭,衣着从不讲究,“我怎么打扮也像个农民”

  但是他在投资上却有两大爱好:一是买车,二是买皮鞋。

  下面是袁隆平的投资一览表:已经购买各型号摩托车10多辆(买一辆送一辆,大部分已送给了别人),皮鞋不计其数(都没有超过300元钱,大部分已送人),平面直角大彩电三部,羚羊轿车一部7万至8万元(此前湖南省已为他配备了一部奥迪A6专车,对购买羚羊的解释——“拉动国内需求”)

  当问到股票上市的看法时,袁隆平显得很激动。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文革’中,知识分子叫“臭老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78年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后,知识分子由‘臭老九’变成了‘老大哥’。这是对知识分子的大解放,也是给知识分子精神上最大的鼓舞。财富是由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但随着人类的发展,脑力劳动者在这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智力、脑力劳动在创造财富中作用越来越大。从‘隆平高科’股票上市后,股票一天涨了20多元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分子的价值越来越高。我们科技工作者一定不要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要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

  畅谈未来

  100年前,人类刚刚迎来20世纪曙光的时候,对科学技术的前途表现得是那么茫然。许多科学家惊呼,科学已走到终点,牛顿力学是科学的顶峰。甚至有科学家深有感触的说:人类再过一万年才能登上月球。但人类创新能力是无可限量的,但也是难以预料的。原子能、因特网、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新技术正在使我们的地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也消除了国外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忧,打碎了“中国人口威胁论”。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被人们称为“东方神稻”

  今天袁隆平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新的奇妙世界。

  美梦终会成真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么长稻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和朋友们走路累了就到水稻底下乘凉”

  这是袁隆平年轻时的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科学。袁隆平对此充满信心。

  “我想呢通过科技进步和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这梦会圆的,会成为现实的。我把它叫做禾下乘凉梦。”

  “我们国家的多数学者根据他们的估算:水稻的光能利用率有百分之五。把这个数字打成对折,就是按百分之二点五的光能利用率计算,就能达到一千六百公斤。我算啊,中稻是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公斤一亩,早稻一千到一千一百公斤。晚稻是一千一百到一千二百公斤。就是这么个数字。我们现在的水稻是碳三植物如果我们通过分子育种把水稻搞为碳四植物 它的光能利用率又可以进一步提高 就不是百分之五了 它还可以提高到百分之六 百分之七 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不得了了 那产量就很高很高了。所以说我们还大有潜力可挖。所以说中国人呢通过我们不懈得努力。通过科技进步,能够养活自己 而且还可以为其它国家解决饥饿问题做贡献 。”

  人造食物

  这是袁隆平等科学家最近提出的一个新的战略构想:直接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来生产食品。如果这一想法的实现了。会不亚于相对论的提出、原子能的应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肖东坡问: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就是说呢,我有这么一台机器,想吃什么,想吃多少,一按电钮就出来?

  我们现在尚不能评价人造食物的前景,但我们看到了袁隆平这位伟大科学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那种关注之情和永不停息的伟大抱负。

袁隆平院士故事集之

——情感志趣篇

忠孝难两全

1974年底,袁隆平在海南进行制种研究,妻子邓哲收到了重庆来的关于袁父病危的电报,便匆匆赶往重庆。通情达理的袁父在生命弥留之际对邓哲说,其他人都可以通知,惟独不要通知隆平,因为他的工作太重要也太紧张了。邓哲遵照老人的意愿,铁着心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不久,老人去世了,邓哲含悲独自料理完后事,硬是没有影响仍在外地搞研究的丈夫。

1982年8月,袁隆平的岳母患癌症住院。当时,回黔阳探亲的袁隆平马上要去国外访问,岳母的病情让他去留两难。邓哲看穿了丈夫的心思,安慰他:“你放心去吧,母亲有我照顾,不要紧的。”

可是,等袁隆平从国外回来,岳母已经安息九泉。他难过地对妻子说:“真是忠孝难两全啊!两位老人去世,我都未能送终,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啊!”邓哲流泪劝慰丈夫:“你把杂交水稻试验搞成功,就是对老人尽了最大的孝。”

关上通向仕途之门

1986年,组织上准备考虑让他担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行政级别属正厅级。

但袁隆平认为,他毕生最大的兴趣在于杂交水稻研究。他担心过多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会影响他的科研。他思量了一番,婉言谢绝了,同时表达了将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作为政治上最后归宿的意愿。最后,他只挂了个没有实权的湖南省农科院名誉院长的头衔,悄然关上了通向征途之门。

重情重义的人

熟悉袁隆平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

20世纪60年代在他研究杂交水稻身处困境的时候,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读到了袁隆平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赵石英对此文拍案叫好,认为袁隆平是位科学奇才,并给予了他强有力的支持。几十年后,袁隆平功成名就,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但他始终不曾忘记这位伯乐。20世纪90年代,袁隆平得知赵石英患重病住院时,便派专人赴北京看望、问候。赵石英病逝,袁隆平十分难过。为表达对赵石英的思念之情,在隆平农业科研基金会首届颁奖时,袁隆平特意给已故的赵石英颁了伯乐奖。

湖南省农业厅原厅长陈洪新是一位早年投身革命的职业革命家,“文革”中遭到迫害,被贬到湖南省农科院担任副院长,后任湖南省农业厅厅长兼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组长,与袁隆平及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后,陈洪新积极宣传,上下呼吁,组织推广,可谓呕心沥血,为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陈洪新离休后,举家迁居海南省海口市,可袁隆平仍念念不忘这位老厅长的知遇之恩,他动情地说,“如果没有陈洪新的积极组织推广,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可能是摆设在阳台上的一瓶美丽的鲜花。”其感念之情,溢于言表。其间,袁隆平每年赴三亚基地育种时,差不多都要去探望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且好几年为其祝寿。2006年3月24日,袁隆平又专程从长沙赶往海口,为陈洪新祝88岁大寿。此外,袁隆平还出资,嘱咐他的学生谢长江为陈洪新撰写了题为《老骥之志,帷幄之才》(书名为袁隆平亲题)的专著一部,并为该书写序。

真爱感动上苍

在袁隆平的记忆里,曾经有一段几乎令他心碎的“黑色”日子。1982年除夕,袁隆平10多年在南方育种第一次回家过春节。正月初二那天,妻子邓哲因突然患急性病毒性脑炎,被送进了怀化地区医院抢救。祸不单行,紧接着,他80岁高龄的母亲也患了重感冒,在家卧床不起,岳母又患脑血栓住进了黔阳县医院。这突如其来的病魔的袭击,给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以沉重打击,忙坏了本来就不善于操持家务的袁隆平。

他除了紧急动员3个儿子分头服侍病人外,自己则忙不迭地跑三个地方轮流照料病人,从挂号、缴费、拿药,到买营养品、端屎端尿、端茶喂饭,忙得焦头烂额。好在安江农校的老同事曹胖公夫妇及李代举他们热心帮忙扫地抹灰,洗干净几大盆脏衣服,否则袁隆平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堆家务活。

那时,邓哲躺在病床上深度昏迷不醒,将近半个月没有睁开眼睛,靠输液维持生命。袁隆平白天照料病中的两位老人,晚上几乎夜夜陪伴在妻子身边。他深情地看着妻子孱弱苍白的脸,柔肠寸断,半是内疚,半是心酸。他喃喃地说,都是我不好,我不是好丈夫,你是累病的呀,可我没办法呀,我离不开杂交水稻,禾苗也离不开我呀,老天不公啊,熊掌和鱼不可兼得……邓哲,我在你身边,守着你,护着你,你就醒醒吧……说着说着,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眶。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更加精心照料妻子,回报妻子这么多年对他对家庭的付出。他为她抹身子、换衣服,一勺一勺地喂鸡汤;为她背唐诗,讲故事,轻轻地用英语唱《老黑奴》。他知道妻子心里明白他在为她祝福、祈祷,为她做丈夫该做的一切……也许是苍天有眼,好人有好报,他的真爱和一片痴情感动了上苍,连死神也悄悄抽身而退,不久,邓哲终于睁开了眼睛,神情恍惚地看着丈夫,深情地吐出几个字:先生。

“谢天谢地,你总算醒了!”袁隆平高兴得孩童般地笑了,笑得格外开心。接下来,他按照医生的嘱咐,每隔一小时帮妻子翻身,为她按摩。一个月后,邓哲出了院,并且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袁隆平曾经说过,爱,是一份长久的承诺;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那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擦一擦汗,洗一次碗,陪爱人逛一次街,都是幸福的值得回味的。后来,当袁隆平事业有成,应邀出访,或到国外去领奖,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带妻子一道去散散心。在他们银婚纪念的那天,他还特意让妻子换上了婚纱,拍了一张婚纱照,并花3000元钱给妻子买了一条项链,给妻子佩上。

袁隆平的办公室

袁隆平的办公室是一间普通办公楼里面的普通办公室。

他的办公室是由一间大房间隔出来的,前面那间是秘书办公室,中间隔着一间六七个平方米的会客室。他的办公室不到20平方米,只简单地装修了一下。整个办公室几乎被书柜、沙发和办公桌等陈设占据,少有活动空间,显得有些局促。好在办公室还算敞亮,窗外不远处那一片树林里的不知什么花,在风中摩挲着飘来淡淡的清香。

袁隆平的办公室里有几样最显眼的陈设,一件是一排书柜,摆满了书的书柜散发出学者的书卷气息;第二样东西是装裱在墙上的几幅彩照,是他在国外讲学或国家领导人接见他或视察工作时,那一瞬间的历史定格;另外一样就是静静竖立在墙角的衣帽架,上面挂着草帽、毛巾、T恤衫、衬衣和西装,甚至领带,衣帽架旁边还放着一双长统雨鞋。

很显然,草帽和毛巾等什物,是他下田时必用的,而当中央、省市领导人来院里视察工作时,或者外宾来访时,他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迅捷地穿上西装来接待。在他的生活中,一天变换几种服饰、几种角色,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回德安祭祖

2004年9月25日,袁隆平回到德安。他刚到下榻的宾馆,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便率家人驱车前往离德安县城10多公里的宝塔乡万家村祭祖。

徒步半个多小时到了山上,袁隆平和家人找到了6座他家亲属的坟墓。

袁隆平在祖父等先人的墓碑前,分别放了3个花圈和4个盛满鲜花的花篮。接着,他虔诚地朝祖父的墓茔行了3个大礼,“扑”地一声跪在碑前默哀。随行的家人也都一起跪下,燃香叩拜。

家人陆续下山时,袁隆平仍独自伫立在先人墓碑前沉思良久。薄暮渐渐降临,袁隆平这才下了山。

之后,钟希逵老人为袁隆平祭祖填词《唐多令》一首:“回里悼先亲,隆平尽孝心。献花圈,祭奠公坟。率领全家三叩首,铺钱纸,吊宗魂。”

古人主张“贤士举百善,百善孝为先”。从袁隆平积几十年夙愿、率全家千里迢迢回故里祭祖,可见他孝心之一斑,他是一个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发扬光大的人。

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

日常生活中,袁隆平喜欢和年轻人交往。他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每天打气排球,球场上他是矫健的“主攻手”。每到周末休息,一些年轻人陪他下棋打麻将,他总是不服输。他约法三章,不准赌钱,不准耍赖(输了就要钻桌子),不讲客气(彼此之间凭实力,不让牌)。他是玩家高手,钻桌子的时候少。看到年轻人钻桌子,他常常乐得哈哈大笑,开心得很。

他还忙里偷闲,携老伴去游泳池舒展身子。游泳时,少不了有几个小伙子一同前往。年轻人在袁隆平面前特别随便,要与他比游泳速度。袁隆平总是兴致勃勃地接受挑战,比赛结果,无论蛙泳还是自由泳,小伙子们全都认输。

袁隆平说:“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打敢拼,是我们事业的希望。和年轻人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酷爱音乐的科学家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春节联欢会上,袁隆平的节目是保留节目。他把一家人都带去,与职工家属同乐。他有时拉一首小提琴曲子,有时跳起大学时代从电影上学来的踢踏舞,博得同事和家属们的阵阵欢声笑语。

袁隆平的音乐情结缘自他的青少年时代。还是在大学期间,班上有几个业余小提琴爱好者,他也喜欢上了拉小提琴。他最喜爱的曲子是《梦幻曲》、《蓝色的多瑙河》和舒伯特的《小夜曲》。

谈起音乐来,袁隆平像谈他的杂交水稻一样如数家珍。他不排斥现代流行音乐,但更喜欢传统的民族音乐。他对贺绿汀特别推崇,认为贺绿汀先生是了不起的音乐家,创作的不同风格的歌曲都很优秀。《游击队之歌》旋律明快,把抗日战士的机警、灵活、乐观、无畏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还很喜欢贺绿汀先生的抒情歌曲代表作《秋水伊人》。

听袁隆平谈音乐,能感受到他年轻的心态和良好的艺术感觉。

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科学在中国”文艺晚会上,袁隆平演奏了小提琴曲《行路难》。这首曲子是我国著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先生在1921年创作的。袁隆平在演奏时说:这首曲子告诉人们,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研工作者也要走下去……

小朋友的故事爷爷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院里的孩子们,很喜欢袁隆平爷爷。在路上遇到时,袁爷爷有时会逗一逗他们。孩子们喜欢到袁爷爷家里,去看袁爷爷和邓奶奶养的猫。

袁隆平喜欢猫。他说:“猫爱干净,通人性。”

他们家里养了三只猫。白天,母猫把两只小猫带出去玩,到吃饭时才回来。它们喜欢吃鱼、吃牛肉。袁隆平总是把好东西留给它们吃。两只小猫毛色不一样,却是一个母亲生的。

袁隆平说:“这是分离现象嘛,体现了遗传学上的分离律。”

讲到猫,袁隆平说起他读中学时听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他说:“牛顿也喜欢猫。他在实验室里,猫在隔壁的办公室里叫。有时候他在办公室,猫又在实验室叫。他就叫来一个木匠,要他在墙壁上打一大一小两个洞,大洞让大猫钻,小洞让小猫钻。老师讲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我不知道笑什么。我说这很对呀,大猫钻大洞,小猫钻小洞,大家又笑。我也没想,小猫也可以钻大洞,居然认为牛顿是对的。你看,我和牛顿一样,笨得要死。”

袁爷爷很会讲故事。他一讲故事,就会逗得孩子们发笑。他还会讲许多地方的方言,如重庆话、南京话、武汉话、长沙话、新化话、溆浦话、湘乡话,还会讲英语和俄语。他青少年时代在好几个地方生活过,培养了语言天赋,又做过近20年教学工作,讲故事的本领当然很高。

袁爷爷喜欢小朋友,尽管工作很忙,有关单位邀请他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他尽可能地参加。2001年,长沙市一些小学开展了“三湘院士知多少”的活动,组织小学生走访了一些生活在长沙的院士。孩子们回到学校写访问记时,很多孩子写的都是袁爷爷。袁爷爷亲切乐观,富有童心,和他们一起开展活动,还给他们讲故事,他们的印象太深了。2002年2月26日,袁隆平应邀到武汉市矫口区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一个中学生说,他看到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不要受到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在农田里累倒过……”

美国专家的误会

为了祖国,为了他心中永远的杂交水稻,从实验室到田头,从田头到实验室,他在杂交水稻绿色的丛林里穿行了半个多世纪。几十年的风里雨里,几十年的阳光暴晒,他的皮肤变成了“刚果布”式的古铜色,加上他的打扮和性格中有几分酷似农民,以至他作为中国的和平使者出访美国传授技术时,被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误认为是随行人员。

那是1980年5月9日,以袁隆平为首席专家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抵达美国洛杉机。专家组成员还有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等2人。当他们步出机场,威尔其等美国专家热情地迎了上来。之前,因为袁隆平与威尔其未曾谋面,还不认识,威尔其只与走在前面的袁隆平礼节性地握了握手,而与陈一吾热情握手、拥抱:“欢迎,欢迎,尊敬的先生,能得到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指导,是敝公司的荣幸。”

原来,威尔其先生将长着一副农民相的袁隆平当成了随员,而将有着大专家外表的陈一吾当成了袁隆平。当陈一吾向威尔其介绍袁隆平的身份后,威尔其连忙深表歉意。

辞去行政职务潜心科研

2002年10月28日,袁隆平最后一次主持召开了湖南省农学会代表大会,会议以后,他将不再担任省农学会会长一职。此前,袁隆平还辞去了“隆平高科”董事一职。这样,已经辞去两个行政职务的袁隆平可以一身轻松专职从事科研工作,实践他科技造福农民的理想。据袁院士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袁隆平目前担任的社会职务已有20余个,他每周用于从事各类社会事务的时间平均超过两天。为了更好地作好科研,目前,袁院士正有计划减少他的社会任职。

这些年来,对于众多的兼职,他能够辞去的坚决辞去。实在不能辞的,也事先“约法三章”,尽量排除一些不必参加的会议和宴请。就拿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这个职务来说吧,为了保证他的科研时间和精力,征得组织同意,除了换届选举和特别重要的会议请他出席外,其他一般性例会,一般不通知他;通知了的,也可以不参加。

“我还有两个愿望”

75岁的袁隆平告诉《文汇报》记者,自己还有两个愿望没实现。一是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的目标要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达到900公斤。当然,提高100公斤,难度是相当大的。这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一样,你让朱建华的世界纪录提高1厘米,难呐。但这是温总理对我提出的要求。到那时,我正好80岁,腿脚还能动,我想,我能够完成;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借助中国的力量,在几个主要水稻生产国优先发展杂交水稻。目前,全世界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和引种了中国的杂交水稻。前年,越南的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达到了900万亩,平均单产420公斤,比当地水稻增产30%;印度是1125万亩,平均亩产360公斤;菲律宾是545万亩,平均亩产390公斤。他说,现在,全世界的水稻种植面积22亿亩,即1.5亿公顷,但是,平均单产每亩只有250公斤。目前,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占1%,如果推广到1500万公顷,年每公顷增产2吨,总共可增产3000万吨,则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袁隆平的书房

袁隆平担任主任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坐落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内。这一天上午,记者来到袁隆平的办公室时,这位院士正在撰写讲话稿。

院士每天都来办公室。外间是秘书室,中间是会客室,里间是书房。除了向秘书布置工作,开会商讨工作外,读书看报阅文件写文章都是在这里了。北墙上挂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东墙的书柜里装满《中国科学技术回顾展望》、《中外著名专家论农业》等关于农业方面和粮食方面的专业书籍,还有平时院士喜爱的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

写字桌上堆满各种文件、材料,常用的《汉英词典》边上,放着下午将要举行全农科院的气排球比赛计划书。担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的袁隆平喜爱体育,还推动了适合各种年龄段人参与的气排球运动。

“我的生活内容很丰富,因为生活本身就丰富。工作也很愉快,能为国家、为世界做出贡献是最愉快的。我还喜爱骑摩托车,因为下田最方便的是骑摩托车,当然这是工作上的爱好。我还喜欢拉小提琴,这是业余的。我更喜欢读书,其实,我们不管喜欢什么,都能从书中得到答案。”院士要说的很多,就像他要做的很多一样。

学外语是长寿秘方

“人的脑细胞是用不尽的,人到老年,更应用脑,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尤其是学外语,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

袁隆平有个座右铭:“学到老”。他的外语功底相当厚实,除了儿时深受通晓英文的母亲的熏陶外,自己对外语的痴迷、勤奋及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驾驭的天赋,更是他成功的秘诀。

现在,他依然挤出时间看外文书、查词典、听收音机、背英语单词进行强化训练。他说,他曾强迫自己每天背单词100个,这样,即使丢掉了一半,也还记下了四五十个。年深日久,他掌握的词汇量已相当大,涉及面又广,无论专业语汇,还是生僻词语,都反应敏锐、发音标准而地道,完全能作为一种熟练的语言与外国朋友交往。他遍访数十个国家,无论是讲学、学术交流,还是参观访问,从来不依靠翻译。

为孙女取名

袁隆平院士给孩子取名也是有意思的,他有三个男孩儿,分别取小名为五一、五二、五三。他说:“我家孩子是单一品种,都是雄性,要有个女孩多好!”到了下一代,他的愿望得以实现,有了大孙女又有了二孙女,两个孙女的名字都是他取的,有意义又富有幽默感:大孙女叫袁有晴,因为出生前一直不停地下雨,生下当天,雨过天晴。第二个孙女是2005年2月18日生的,这天正好逢农历的“雨水节”,便取名“袁有清”。他说:“这两个名字不但叫起来顺口,而且合起来有晴有清,晴就是太阳,清就是雨水,有太阳有雨水,万物自然就会茁壮成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

来源:人民网2007年05月21日

袁隆平院士故事集之——创业创新篇

 饥饿的启迪
  进入1960年,天灾人祸带来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一天中午,走出校门,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默默无声,脸上堆满了忧伤。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为这沉痛的现实而感到深深的不安!
  有一次,他带着40多名农校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一天,房东老向冒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他告诉袁隆平,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
  “为什么要换稻种呢?”袁隆平问。
  “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施肥不如勤换种啊。”老向说,“去年我们用了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的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
  面对饥荒,老乡们不是坐等国家救济,而是主动想办法提高产量,袁隆平很受感动。
  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很大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三保“命根子”
  为实现禾下乘凉梦,他把实验种苗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付出了三次艰辛的努力。
  第一次是1968年的“5?18事件”。1968年5月18日,袁隆平视为自己生命的试验田里的秧苗,竟然全部被人连根拔起,整个试验田被彻底破坏。后来痛不欲生的袁隆平在田埂边污泥里找到五根一息尚存的秧苗后,把这五根秧苗视为掌上明珠,加倍呵护。
  还有一年春天,由于袁隆平的实验场地没有升温、保温设备,为了保证珍贵的不育种子免受春寒的冻害,袁隆平对他的学生兼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说:“这些种子凝聚着我们多年的心血,保住了它,就是保住了我们的命根子。”为了保住这些“命根子”,袁隆平带头把种子包起来,再蒙上塑料薄膜,缠在自己的腰上保温。
  找到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后,袁隆平将这种秧苗命名为“野败”。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台风,把试验田里的秧苗淹得只剩下了叶尖。正值感冒发烧的袁隆平亲自参与秧苗的抢救,把抢救出的秧苗按照实验田的原样放到师生三人的床板上,抢救完毕,袁隆平差一点晕了过去。
  禾下乘凉梦
  一位熟知袁隆平的作家,为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禾下乘凉梦》。这个书名来源于袁隆平的一个梦想。袁隆平回忆当时研究时,满脑子只有高产水稻,一天晚上,他想着高产水稻进入梦乡,结果在梦中他惊喜地发现种的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从1964年6月20日开始,袁隆平挤出教学后的业余时间,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弯腰驼背地寻觅那神奇的“不育”稻株。整整花了15天时间,什么也没有找到。7月5日,是他寻找“不育”稻株的第16天。他来到一丘“洞庭早籼”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开花和刚开过花的稻穗花药上,突然,他的目光在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停住了。“啊,这不是退化了的雄蕊吗?”10多天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雄蕊植株。他马上将这“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加以标记,两三天内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药进行镜检,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后来,袁隆平和妻子又花了两年时间,前后共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分别在洞庭早籼、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4个水稻品种中,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
  发现“野败”
  1970年11月,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李必湖和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发现的。
  11月23日上午,他们一起在离农场不远的一片沼泽地里,找到了一片面积约0.3亩的野生稻。当时正值野生稻开花,生殖性状极易识别。李必湖像袁隆平当年寻找雄性不育株一样,在野生稻丛中一株一株地观察。
  奇迹终于出现了!他们发现了三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它们的花药细瘦,呈火箭形,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个禾蔸,是从一粒种子成长起来的不同分蘖。他们惊喜不已,把这蔸不育型的野生稻连泥挖起,搬到实验田里栽好,等待老师回来做最后的鉴定。袁隆平仔细观察后,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后来,在谈到发现“野败”的功绩时,袁隆平指出“有人讲李必湖等发现‘野败’只是靠运气,这里有一定偶然性,但必然性往往寓于偶然性之中。一是李必湖是有心人,是专门来找野生稻的;二是他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当时全国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时间比较长的,只有李必湖、尹华奇和我,所以宝贵的材料只要触到我们手里,就能一眼识破。别人即使身在宝山,也不见得识宝。这就是李必湖发现‘野败’的必然性。”
  南国育种
  袁隆平回顾自己育种走过的路程,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觉得要加快育种步伐,不能只局限于安江与长沙,而要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岛去。
  1969年冬,他们来到云南省元江县,租居在农技站的一座无人居住的平房里,还租了农技站的水田作为实验田,把不育材料的珍贵种子浸下了水。
  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又降临了。
  元月2日凌晨,袁隆平在睡梦中被猛然惊醒。他发现身子下的床在晃动,天花板上噼里啪啦掉下石灰块。
  “快起来,地震了!”袁隆平大声地将两个年轻学生喊醒,把浸在铁桶内的谷种抢了出来。才过了一会儿,那座平房“轰隆”一声倒塌了。
  天亮了,余震不断,大地仍在摇晃……
  农技站老支书来看望他们了:“这里是危险区,你们应赶快离开!”
  袁隆平指着浸在铁桶里的稻种说:“种子都要下田了,我们怎么能离开?”他们在水泥球场里用塑料布搭起了一个窝棚。水泥地上垫了几把稻草,再铺上一张草席,就成了床铺。
  发了芽的稻种在摇晃的土地上播下了,秧苗在南国的暖风里茁壮成长。
  粮食供应发生了困难,他们就吃当地的甘蔗。甘蔗虽然好吃,当饭吃可不好受。三个人吃得口腔里一齐磨出了泡。
  经过5个月的辛勤劳动,又繁育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种子。
  “超级稻计划”
  “超级稻计划”又称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是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实施的。日本计划用15年的时间,育成单产达到12吨/公顷的超高产水稻品种。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水稻”,后定名为“新株型育种计划”,计划于2000年育成产量12吨/公顷的超级稻。此后,世界各水稻生产国竞相追随,提出并实施自己的“超级稻计划”。由于技术路线选择失当,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不得不把实现计划的时间推迟。
  1996年,中国农业部制定了“中国超级稻计划”。当时袁隆平院士也提议,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系,高产指标为每公顷日产稻谷100公斤,作为“超级杂交稻选育”立项,进入了国家“863”计划。
  超级杂交稻已于2000、2004年先后达到“中国超级稻计划”的第一、第二期产量指标。目前,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已立项并启动,计划于2010年达标。袁隆平算了一笔账:全国4.5亿亩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每年推广种超级稻1亿亩,每亩就算增产150公斤的话,一年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呐。这相当中国一个中等省的全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养4000万人口哩!
  搞科研如同跳高
  三系杂交水稻取得的成就举世赞叹,袁隆平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没有骄傲,又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
  有好心人说,你已成了著名科学家,万一搞砸了,岂不坏了名声?袁隆平回答:“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袁隆平院士故事集之——育人协作篇

带了两个徒弟
  安江农校特招了一批两年制的“社来社去”的学员,毕业后不参加正式分配,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尹华奇是其中的一个。尹华奇这年23岁,湖南洞口县人,比同届的中专生年龄稍大。他学习特别勤奋,除课堂认真听讲,努力学好课本知识外,还喜欢参加课外的各种实验。对老师搞的杂交水稻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给老师当助手。他手脚勤快,学习劲头足,深得老师的喜爱。
  他跟老师作盆栽水稻实验,引起了一个叫李必湖的学生的注意。
  李必湖也是“社来社去”学员,他是湖南沅陵人,比尹华奇小两岁。他好奇地跑来打听,问老师这些实验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尹华奇告诉他,这个实验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奇特,不过,老师写的论文刊登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上。李必湖听后,心里佩服极了。他也想参加这个实验。但他是农作物24班的,担心老师不肯收他。他大着胆子跟老师讲了自己的想法。袁隆平说,作这个实验很辛苦,也不能多拿工资,吃苦又吃亏,你怕不怕?
  李必湖偏偏不怕吃苦,也不怕吃亏,老师高兴地收下他当助手。从这以后,袁隆平不再是单枪匹马地研究杂交水稻了。无论是盆盆钵钵之间,还是田间地头,都成了袁隆平带着两个助手探索杂交水稻奥秘的大课堂。
  育种又育人
  袁隆平坚持在育种的实践中选拔和培养人才。早在60年代初期,当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研究还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就从安江农校毕业学生中,挑选了李必湖与尹华奇两名学生当助手。当时,正处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把有文化、学知识视为“走资产阶级白专道路”,可袁隆平顶住了滚滚逆流,不仅自己带头顽强学习,刻苦钻研,还鼓励助手李必湖、尹华奇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他对助手们说:“红,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专,就是要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为了帮助助手学好英语,他挤出晚上时间给他们上辅导课,持之以恒,从不间断。有一次,袁隆平的爱人邓哲患急病,他与尹华奇送她去怀化住进了医院,当晚赶回安江农校后,小尹考虑到老师旅途辛苦,劝老师早点休息。可老师仍然坚持给他补了一个小时的英语课才去休息。袁隆平对小尹说:“制度是自己订的,贵在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外语是无法学好的!”
  20世纪70年代初期,杂交水稻三系刚刚配套,他就将身边最早的两名得力助手李必湖、尹华奇分批送进农业大学深造。他们毕业后,重返育种和教学岗位。后来他们又多次被派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现在,他们都已提升为研究员,成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技术中坚。
  袁隆平重视在实践中言传身教。南国育种过程中,袁隆平在驻地开辟了教室,架起了黑板,办起了杂交水稻研究速成班,他亲自讲课,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他那时的助手罗孝和、周坤炉等人,迅速成长为杂交水稻专家。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后,袁隆平亲自指导了好几个硕士博士生。他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名望,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中国争取到了生物学奖学金资助名额,于1988年首次派出自己的硕士毕业生谢放鸣赴美,在康乃尔大学坦科斯里实验室主任苏珊博士门下,一边读博士学位,一边合作研究。1990年以后,又相继派出肖金华、李继明、李新奇、符习勤等多名硕士生利用洛克菲勒基金资助赴美国或澳大利亚,一面继续学习一面利用国外设备进行研究。
  袁隆平培养的几名学生毕业后都被他推荐到国外留学,后来留在美国工作。有人说:“你培养的人才都飞了,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不这么看,他说:“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都窝到我的手下,受着我的思想束缚,怎么能超过我呢?”
  设奖励基金
  为培养人才,为中国杂交水稻研发这艘航母不拘一格降人才,袁隆平深谋远虑,设计了一个以资金作支撑,培养人才鼓舞创新的长远方案。1987年,他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时,便决定把获得的1.5万美元奖金悉数捐出来,建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后来,又陆续将各种奖金捐出来,累计达100万元。此举反响强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更名为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到2006年,该基金会的资金已突破千万元大关。基金会采取存本用息的办法,每两年评选、奖励一次。目前已评选5次。
  该基金会一不划地为界,二没有门户之分,而是搞五湖四海,全国一盘棋,大凡全国各地为杂交水稻的研发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奖励之列,由此,形成了极大的感召力。1999年9月,罗孝和等6名有重要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获首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每人奖金5万元人民币。2002年元月,对2000-2001年在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示范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并经国家级或省级验收达到国家农业部规定的第一期目标(一季中稻亩产700公斤)的13个单位,颁发了第二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袁隆平还将自己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获的顾问费捐出来,设立“所长基金”,专门用以资助年轻科研人员以及科研项目,每年都有几个课题获得2-5万元的资助。湖南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有一位青年科技人员,连续3年获得3万元资助,其成果颇丰。福建农业大学的一位博士后,因多倍体水稻育种研究经费不足,举步维艰,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袁隆平求助,袁隆平得知后极力支持,拨出专款资助,并热情鼓励。
  甘为人梯
  从一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袁隆平就努力培养年轻人。湖南省溆浦县有位高考落榜的女青年,摸索种桃树的新技术。她在研究中遇到了难题,就给袁隆平写信求教。袁隆平看了她寄来的资料,认为她的研究有前途,就热情写信予以指导。女青年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培育成被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桃”的新品种。袁隆平先后推荐300多名国内杂交水稻科技人员到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深造。现在研究中心的5名留学博士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95年他们首次在野生稻中发现了两个重要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每一个基因位点具有比现有高产杂交稻威优64增产18%的效应,采用分子技术加以利用,将有望带来育种上的新突破。

  寄情莘莘学子
  2004年9月26日,袁隆平来到德安一中,向学校捐赠了10万元奖学金,并为当年高考文、理科前二名的4名同学颁发了首届奖学金和证书。他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学生们透露了自己事业成功的八字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风趣地补充了一句:“这就是本人的学习秘诀,可以外传。”讲得师生们都笑了起来。

袁隆平院士故事集之——品德修养篇

“对钱不能看得太重”
  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袁隆平很有钱,但他是一位拿国家俸禄的科学家,每个月的全部收入连工资和补贴加起来,总共4000多元钱的样子。他乐呵呵地说,这些收入不低了,够我花的了,所以,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此外,他还出资捐助过教育事业。
  他对于金钱的观点,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他说:“钱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没有钱,饭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但钱够一般日常生活开销,再小有积蓄就行了,对钱不能看得太重。”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
  对人生,对金钱,对地位,乃至对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彻明了,他向来对自己很“小气”,对别人却有一份古道热肠,侠义肝胆,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会尽全力帮助他人。他是博士生导师,带过许多博士生,其中有一个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生活较困难,有一次,这位学生打电话给他,说是父亲病重住院,急需用钱,他十分同情,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给那个学生寄去了两千块钱。
  给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回信
  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题写道: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而且会越来越美好。你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围的爷爷、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帮助你。你是一个有志气有理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了,一定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听过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没有,这位大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却从小发奋图强,在钢琴的键盘里创作了美妙的乐章,让音乐伴随着人类走向史诗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虽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来,袁隆平回这封信是充满着真切的情感的,对于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并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从中,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会责任感是何等的强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丽。
  担任小报的顾问
  2001年8月21日下午,《致富快报》的记者走进了袁隆平的办公室。袁隆平热情地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请秘书给来访者泡茶,又递上香烟。他知道来访者是江西老乡,又是为“三农”服务的一份实用性很强的报纸的新闻工作者,向农民传播党的各种惠农政策,提供信息和可操作的技术,方向很对头,农民朋友喜欢,长期坚持下去,报纸就有生命力。
  他说:眼下农民朋友的生活不是很富裕,相当一部分农民朋友渴望着脱贫致富而又一时找不到门路,你们这些高参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听说《致富快报》全年定价不到50元钱,一天不到一包“梅雀”牌香烟钱。我看农民朋友是订得起的。你们的报纸是办给“穷人”看的,是办给弱势群体看的,所以注定你们也是“穷人”。也是媒体中的弱势群体,现阶段,这是正常的,又不很正常。依我看,不能小瞧“穷人”,毛主席有一句至理名言:“卑贱者最聪明”,因为“富人”、城里人是靠数亿“穷人”养活的……
  当他明白记者代表报社大热天远道而来恳请他担任报纸的顾问,以及请他题词时,他爽快答应了:“好。我反正有60多个头衔了,多一个无妨。不过头衔太多了,好累,反而成了包袱。但你们的报纸是办给农民朋友看的,我愿意当这个没有级别的顾问。”
  然后,他伏在办公桌上,颇认真地在白纸上写下“祝农民朋友早日致富”和“祝《致富快报》越办越好”两幅题词。
  尔后,经记者请求,袁隆平和来访者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一位享誉中外的大科学家,多次请辞和推掉了许多声名显赫的头衔,偏偏欣然担任一张不起眼的小报的顾问,这段佳话很快被传为美谈。
  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
  跟袁隆平很亲近的人说,袁隆平穿着很随便,一点也不讲究。
  有一段时间,他的购物欲非常强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场去购物。可他有一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价钱高的东西他不感兴趣。有一天,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售货员笑着说,你这位同志真怪,人家买东西讨价还价,你却往上加,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他对夫人笑笑说。深知他生活习性的邓哲不多说什么,只报以莞尔一笑。
  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他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块钱,什么意大利的“老人头”、“鳄鱼”牌等大牌服饰,他觉得这些昂贵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但是,中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称,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多亿。如此看来,就个人的物质财富而言,除了他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了。

  然而这位最富有的“赤贫者”对自己清心寡欲,却对社会极慷慨、极具忧患意识,至今,他将所获的12.5万美元世界粮食奖的奖金,捐赠给了由他发起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会,以扶掖新人……
  “装修要花钱,何必浪费呢”
  由于工作需要,院里几次决定给老师换大一点的办公室,再装修一下,但老师不同意,说:“这间办公室蛮好嘛,我都习惯了,有感情了,再说,装修要花钱,何必浪费呢。”大家拗不过他,只好算啦。袁隆平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手里每年掌握着几千万元的经费。按理说,像他这样的身份,弄一间大一点装修得像样一点的办公室于公于私都在情理之中,但他就是不同意,让人在当初的不理解之后,幡然顿悟,这就是袁隆平的本色,“梅花本高洁,香自苦寒来”。
  骑摩托车去实验田
  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来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八九辆不同品牌的摩托车。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花钱“抠门”
  2001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刚结束对委内瑞拉的应邀考察,就乘飞机直抵香港,出席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的仪式。平时穿着极随便的他根本没带领带,为了出席正规场合穿西装配领带,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买领带,同伴都劝他买条金利来领带,他嫌贵,不肯买,拉着同伴到地摊上去,买了一条花100元港币能买到6条的领带。他拿过领带,在胸口上比试着,笑笑说:
  “蛮漂亮嘛,怎么样,精神吧,这叫价廉物美,比名牌差不到哪里去,来来,你们都来买……”
  “不买,不买,老师,你当然啰,身份不一样,再差的东西穿到你身上,都成了名牌,我们不行啦,要靠名牌撑门面。”
  见同伴都不愿买,他只好自己买了几条,调侃道:“哦,我晓得了,你们不买是舍不得掏钱,我老袁大方得很,见人白送一条,怎样?”
  当时,袁隆平的三儿子和三媳妇正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听说此事后特意上街买了条金利来领带,晚上到老爸下榻的宾馆给他系上,嘱咐老爸明天出席仪式时,系他们买的这条,但第二天,他还是系上了自己在地摊上买的那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了。事后,他将儿媳买的那条领带留给了儿子。
  或许有人会说,花自己的钱,当然心痛啦,花公家的钱,就不一样。此言差矣!应该说,他花公家的钱,比花自己的钱更“抠门”。他是全国政协常委,2006年2月25日,他乘飞机到北京去开3月3日召开的每年一度的“两会”,出发前,他就“沉下”脸交代买机票的人:
  “别买头等舱,就买经济舱,就是买了头等舱,你也得去退掉。”
  原来,有一次买机票的同志考虑他工作连轴转了几天,为了让他在飞机上休息得舒适一点,就买了头等舱。登机前,他才发现是头等舱,硬逼着送行的秘书退掉头等舱,换了经济舱。上机后,头等舱里空着位置,加上空姐熟悉他,尊敬他,请了他几次去头等舱,既然不花钱,他就去了头等舱。事后,身边的同事笑他专坐不花钱的头等舱,他说,空着也是空着,浪费资源可惜。
  袁隆平这位“中心”主任坐飞机花钱“抠门”,审批费用更“抠门”。当初,“中心”建好分子实验楼装修铺地砖时,经办人递交给他一份购物清单,他一看,一块600 x 600的地砖单价50元,嫌太贵,便仔细询问怎么回事,经办人回答说,分子实验楼搞实验时经常用化学溶液,而这种地砖防酸、碱,防腐蚀,防滑,材料不一样,所以价钱就贵。袁隆平这才同意购买。
  农民的“米菩萨”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因为出生在粮食大饥荒的年代,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暖大地,脑子活络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种起了杂交水稻,他家责任田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好收成。此外,他种的蔬菜瓜果也比别人好,还培育出无籽苦瓜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将田里的活交给妻子打理,他则改行专门养蜂,口袋渐渐鼓了起来,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为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对袁隆平心怀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费为袁隆平雕塑一尊汉白玉塑像的念头。为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后,袁隆平请同事回了封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说,“你和广大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还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我就领了,但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应该的……因此,请你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受不起你的这种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后来,曹宏球为了表示对这位“米菩萨”的崇敬之情,他自己拿出五万元的积蓄,请人为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在乡亲们眼中,袁隆平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袁隆平听闻之后很不高兴。但后来听说曹宏球家因为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时,袁隆平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了两万元钱。而因为日晒雨淋,曹宏球无力维护雕像,这位老实的农民只好又跑来长沙,希望袁隆平能资助一下,但这回他却碰壁了,袁隆平听说是要钱维护雕像,他坚决不同意给一分钱。
  “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己作何评价?”
  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我讲一个故事: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那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老师你终于来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一位坦诚和直率的科学家
  2004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大学校长请学生们提问。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问道:“我们虽然身在国外,但经常关心国内的新闻,早就欣闻您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知道您的一些背景材料。我们想知道,您从小就喜欢农业吗?”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慢。自由散慢,我就这么一个人。至于学农,起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那时,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窗子外边就是葡萄什么的,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确实是田园美,就想长大后学农了。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低调处世
  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名人后,袁隆平诙谐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成名后,弄得我好多地方不敢去,好多想做的事不敢做。比如,湖南郴州有位农民为了感谢他的杂交水稻能给农民多产粮食,就自费请厂家用汉白玉雕了个他的雕像,供人膜拜。他单位里的很多同事去看过,他一次都没去过。他说:“哎呀,自己啊,不要跑去,那个场面会弄得我不好意思的。”从这件小事不难看出,在农业科学界具有泰斗地位的袁隆平,不想也不愿意抛头露面,为人处世非常低调。
  他偶而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因为我蔑视权威,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也成为权威”,“……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人而受到尊敬,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所以,袁隆平从来不把自己当作权威,从来就把自己看成是“懂科学的农民”,当成13亿老百姓当中的一个,保持着一颗难能可贵的平常心,为人随和,关心同事和弟子,甚至素不相识的人。
  他经常和同事、弟子探讨杂交水稻研究上的学术问题,每次都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甚至不同的意见,不摆君临天下的权威架势。他说,集体是一个团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是巨大的,在团队的智慧面前,任何天才都显得微不足道。
  一件感人的小事
  袁隆平的助手至今仍记得一件感人的小事。有一次,他的助手动了个小手术,因为手上的活儿多,只休息几天就上班了,袁隆平也不多说什么,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隔了一天,写了张条子,压在出去办事的助手桌上,他在纸条上写道:“你刚动完手术,应该在家里好好休息,送上500元,聊表一点心意,买些营养品,补补身子。”助手回办公室看到这张纸条和钱,感动得眼眶里噙满了泪花。这就是生活中的袁隆平:真诚、善良、可亲。
  冷静地看待荣与辱
  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效益,且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承认和各种荣誉,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5月郑重地推荐他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
  但是,这年新增了34位生物学部委员,袁隆平却榜上无名。
  199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再次申报推荐,袁隆平仍然没有评上院士。
  这个结果让人弄不明白其中因由。新闻界有记者评述:袁隆平评不上院士比评上引起的震动更大。
  袁隆平对此抱一贯的超脱态度,他平静地回答记者:“我没当选为院士,说明我的水平低,但是我搞杂交水稻研究,不是为了评院士”。
  不久后,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一篇座谈纪要,一些有身份的人发表看法,大肆贬斥杂交水稻,说杂交稻是“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对这些贬斥杂交稻的论调,袁隆平以读者的身份写了一封信,《人民日报》以《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为题于1992年6月18日刊发出来。袁隆平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里,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了杂交水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具有诱人的前景,绝不是什么“三不稻”。
  这封信发表后,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种植杂交稻的信心。同时,袁隆平在改良米质方面下了更大的工夫,他后来指导尹华奇培育的“香两优68”,迈出了早稻米质更新换代的新步伐。
  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在两次推荐袁隆平参评院士都落选的情况下,于1992年9月15日郑重作出决定,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并在长沙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直到1995年,经湖南省第四次推荐,袁隆平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对这个看得非常淡薄”
  1998年6月24日,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在长沙举行资产评估结果发布会。他们宣布:通过210天的工作,对11万组数据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论证,评定“袁隆平”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这个消息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1998年12月,著名电视人杨澜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人工气候室里采访了袁隆平。杨澜问:“报纸上说您这个品牌值一千亿元,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袁隆平答道:“从来没有谈,我对这个看得非常淡薄。我现在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我的研究上面,对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考虑。”
  对“隆平高科”的看法
  2001年2月23日北京晨报记者采访袁隆平,请他谈谈对“隆平高科”的看法。
  袁隆平告诉记者说:这可能也是老调重弹,用我的名字成立一个上市公司,说老实话我是勉强的。经过多方面的说服,包括我们的省领导,我们的老领导,我们的老书记,有一次是登门来说服我,最后我还是想通了。我是基于两点,同意用我的名字搞个股份公司,一点就是说有利于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第二点,我们的科研经费怕断炊。因为我已经70岁了,我是1930年出生的,我现在是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责任专家,所以科研经费还是比较多的,假如说不要我负责了,就麻烦了,无米之炊呀,我非常担忧。哎,我成立股份公司就有一条,保证我的科研经费哟,得到一个许诺,我就不怕,还有一个股份公司给我做后盾。
  他们讲“先生啊,那天上市十几元变成五十元,你一下子变成亿万富翁”了?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得一分钱,但是我愿意。到底是个好事坏事,现在我还很难断定,要靠实践来检验。我的老伴贤内助反对,她说今天袁隆平涨三分,明天袁隆平跌两分,这多难听啊!

  想成才就要身体棒
  2006年9月的一天,当代商报记者梁波采访袁隆平时,袁隆平告诉记者,他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在两三亩的实验田中已达到900公斤。当有人问他是否还会搞超级稻第四期时,袁隆平表示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水稻亩产的最高极限是1500公斤左右,前途非常强大。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到2010年将超级稻推广到1亿亩,按亩增150公斤计算,每年可为国家增产粮食150亿公斤,能多养活4000万人口。然后,还要向亩产1000公斤发起冲锋!”
  谈到对于下一代如何成才时,袁隆平深深地感叹: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身体要好,身体棒棒的,才能谈理想、谈奉献。但是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不注意锻炼身体,容易把身体搞垮,一些小学生都戴上近视镜了,让他很痛心。
  袁隆平的“田间科学道德观”
  2006年9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科学家的视角,阐述了他的科学道德观,尤其是他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话,更是朴实地表达出了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田间科学道德观”。
  袁隆平的“田间科学道德观”难能可贵,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广大公众来说,颇有启示意义。

  其一,热爱和执著。热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热爱。袁隆平说过,科学家应该首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并非空话、套话。袁隆平曾经谢绝了世界不少著名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坚持留在自己的祖国做研究,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热爱;二是热爱科学,这种热爱更多地表现在对科学探讨的执著和兴趣上。袁隆平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无论烈日炎炎,还是暴风骤雨,袁隆平都坚持每天到试验田进行科学试验,所以才有“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话。这种对科学的热爱和执著,曾经是我国不少科学大师的共同品质。其二,自信和苦干。袁隆平说:“杂交优势现象的发现,是从不盲从权威开始的。”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畏艰辛,埋头苦干,这是科学家所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其三,谦逊和无私。作为一名世界级科学家,袁隆平给人一种朴实老农的印象。“不翘尾巴”是袁隆平时刻奉守的律己格言。他有钱,但却从不乱花钱,而是设立了科技基金,用来促进农业科研。

  “我的根在中国”
  2006年9月20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到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与大家交谈。“忙呀!前天在沈阳,昨天在怀化,今天就来这了。其实,讲道德我是外行,但可以将我这几十年来搞杂交水稻科研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说起公民道德,袁隆平有点“担心”,担心自己是个外行。
  作为科学家,袁隆平认为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没感情,不行。“我为什么一辈子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年轻时候,我曾亲眼看到5个人饿死,倒在路边上、田坎上,那个场景真叫惨啊,他们都是我们的同类啊,就是因为没有饭吃就这样活活饿死了。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谈不上。”
  “于是我横下心来,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人吃饱饭。我出了点名后,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都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在中国。”

  袁隆平的“平常心”
  科学家袁隆平拥有一颗纯洁的“三不”平常心。
  首先是不服老。2006年,已经实现第二期亩产八百公斤的袁隆平,对记者说:“我虽然已经七十六岁,仍有老骥伏枥的精神,希望到2010年能实现亩产九百公斤的目标并在全世界推广到一千五百万公顷。”将要进入耄耋之年的袁隆平,想的不是见好就收,激流勇退,考虑的不是安度晚年,享享清福,而是他所钟情的科学事业,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
  其次是不自傲。从国家发明特等奖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到美国世界粮食奖,闻名海内外的袁隆平所得的荣誉已数不胜数。“这么多荣誉,您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在哪呢?”美国之音记者张洸华问道。袁隆平谦和地说:“荣誉是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的,并不是给我个人的。”在他看来,杂交稻并非自己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科研团体的成就。
  第三是不浮躁。袁隆平认为,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要继承和创新,现在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科研梯队。他说,目前三十到四十岁这一层次的科研力量较强。一方面采取的是直接培养,自己带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送科研人员出国深造,再就是与其他机构合作研究,多渠道慢慢培养出自己的学术带头人。搞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在培养人才上也是如此。“多渠道慢慢培养”,反映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靠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是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的。

袁隆平的故事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D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水稻。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贡献。

为此,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袁隆平 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然而,回眸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江西德安。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在武汉和重庆度过。对于这样一个生长在大城市,并自小就上教会学校的人来说,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违背母亲的意愿选择学农,实在是出人意料。

 “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当年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永远,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并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6亿中国人的命运。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安江农校,他一呆就是19年。回顾在安江农校的教学生涯,袁隆平感触良深:“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在以后的作物育种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将来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同时,一场梦魇般的饥荒最终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编织杂交水稻梦。安江农校成为袁隆平腾飞的起点。

一生的付出,为的是战胜记忆中那梦魇般的饥荒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场罕见的饥荒席卷神州大地。安江农校宁静的校园也无法幸免。袁隆平为这沉痛的现实深深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青年袁隆平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们一起来到黔阳县的硖州公社秀建大队支农。生产队长老向企盼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如果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稻种,那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不怕饥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结束了。”老队长的话又一次唤醒袁隆平蕴藏在心底的童年之梦,从那一刻开始,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三年困难时期,我亲眼见过有人饿死倒在路边、田坎上,很多人因饥饿得了浮肿病。当时我们农校的老师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在集体食堂里,我们吃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来煮,跟猪食差不多。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了两次,饭粒儿看起来大,吃下去一会儿就饿,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饱饭就好了。

“人类能否战胜饥饿?我认为主要靠科技进步,再有一个和平环境,通过不断研究,取得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就能解决饥饿问题。我是学农的,每年做点优产育种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经做过一个好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几个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梦当然只是梦。为了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杂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

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荣耀、名利,却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发生任何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斤左右,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19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其价格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

 “农平高科”上市后,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亿万富翁”,他却很平静,对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让杂交稻进一步由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虽已届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牵梦萦着杂交水稻;虽已没有了园艺场的美丽与缤纷,但那种淳美与质朴,却更能透出一种科学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质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