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名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7:33:52


摘自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牛汝辰)

 

 

山西省(Shanxi Sheng)

 

简称晋。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唐为河东道,元属中书省,明置山西布政使司,清置山西省。以在太行山西得名。因省境春秋时为晋国地,故简称晋。

 

1太原市(Taiyuan Shi)

 

位于东经1125°,北纬378°,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同蒲和石太铁路交汇线上。据《广稚》:“大卤,太原也。”据《谷梁传》:“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太卤.”据《尚书》:“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秦置太原郡。隋置太原县。元置太原路。明、清置太原府。1912年废府,存曲阳县。1927年设太原市。

 

 

古交市(Gujiao Shi)

 

在太原市西部山区。隋开皇二年置交城县,唐移治今交城县城,历代为交城、阳曲二县地。1958年设太原市古交工矿区。1988年设立古交市。因原为隋代交城县故治,因名故交,后讹为古交。

 

 

阳曲县(Yangqu Xian)

 

位于东经1126°,北纬380°,在山西省中部,同蒲铁路线上。汉置阳曲县。据《汉书·地理志》载:“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此城在牧马河北边,故名。此说有误。清道光《阳曲县志》曰:“阳曲乃汾曲之阳。”

 

 

清徐县(Qingxu Xian)

 

位于东经1123°,北纬376°,在山西省中部。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清源县,以县有清源水故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并入徐沟县。1952年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称清徐县,取二县首字命名。

 

 

娄烦县(Loafan Xian)

 

位于东经1118°,北纬380°,在山西省中部,太原市西北。娄烦古称楼烦,本部族名。据《项羽本记》:“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汉始置楼烦县,故治在今山西宁武县境,与今娄烦无关。今娄烦县本唐楼烦监地,龙纪元年(889)置楼烦县。后废为镇。1971年复设娄烦县。据《元和郡县志》,娄烦县,取义古为北狄娄烦王所居。

 

2大同市、县(Datong ShiXian)

 

位于东经1136°,北纬400°,在山西省北部,京包铁路线上。辽置大同县,据《寰宇通志》:大同府“以在大同川,故名”。据《大同县志》,因五大唐大同军,军取义大同川。大同川当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之名遂侨徙今治。1949年设市。

 

 

天镇县(Tianzhen Xian)

 

位于东经1140°,北纬404°,在山西省东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与河北省为邻。秦置延陵县,西汉置阳原县,隋置玉泉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天成卫兼镇虏卫,取二卫首字,因名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改为天镇县,因卫得名。

 

 

灵丘县(Llngqin Xian)

 

位于东经1142°,北纬394°,在山西省雁北地区东南端,京原铁路线上,与河北省相邻。西汉置灵邱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解放后,邱简写为丘。

 

 

阳高县(Yanggao Xian)

 

位于东经1137°,北纬403°,在山西省东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古称白登县,清雍正三年改称阳高县。清初并阳和,高山二卫置阳高卫,后改县。各取首字命名。

 

 

左云县(Zuoyun Xian)

 

位于东经1127°,北纬400°,在山西省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明并大同左卫,云川右卫,置左云川卫。清置左云县。县因卫得名。“左云”为左云川卫的省称,由大同左卫与云川卫合并取名。

 

 

广灵县(Guangling Xian)

 

位于东经1142°,北纬397°,在山西省东北边缘,与河北省接壤。汉置平舒县,五代后唐设广陵县,金代易广陵为广灵。

 

 

浑源县(Huntyuan Xian)

 

位于东经1137°,北纬396°,在山西省东北部。唐代设浑源县。据《浑源州志》载,以当地浑源川之源得名。

 

3阳泉市(Yangquan Shi)

 

位于东经1135°,北纬378°,在山西省中部东侧,石太铁路中枢站。清末这里煤、铁、硫磺等工业逐渐兴起。相传古时人民在此凿石取煤,挖出了五个水势旺盛的泉眼,称为“漾泉”,后讹为阳泉。阳泉因此得名。石太铁路通车后,发展为一城镇。1949年设阳泉市。

 

 

平定县(Pingding Xian)

 

位于东经1136°,北纬378°,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石太铁路线上。西汉置上艾县,北魏置石艾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名广阳县。宋太子兴国四年(979)以太祖征河东时首克此县,遂改名平定县,兼为平定军治。

 

 

盂县(Yu Xian)

 

位于东经1134°,北纬381°,在山西省东部,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毗邻。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原仇县,因有原仇山故名。大业二年(606)改名盂县,因县城附近四周高,中间低,其状如盂,故名。又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盂丙为盂大夫。”“盂丙”,《汉书·地理志》作“盂丙”。汉盂县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大孟镇。以春秋时为晋大夫盂丙之邑,故以为名。

 

4长治市、县(Changzhi ShiXian)

 

位于东经1131°,北纬362°,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与太岳两山之间,有上党之称。嘉庆七年(1528)设长治县,1945年设长治市。长治县取义长治久安。

 

 

长子县(Zhangzi Xian)

 

位于东经1128°,北纬361°,在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西侧。尧封长子丹朱于此,故名“长子”。西汉置长子县。

 

 

平顺县(Pingshun Xian)

 

位于东经1134°,北纬362°,在山西省东南部。明置平顺县。据嘉庆《一统志》,明镇压潞城、壶关间青羊山农民暴动后就地置县,取太平顺化。

 

 

襄垣县(Xiangyuan Xian)

 

位于东经1130°,北纬365°,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侧。古代属赵国,赵襄子筑城于此,故名襄垣。西汉置襄垣县。

 

 

沁源县(Qinyyuan Xian)

 

位于东经1123°,北纬365°,在山西省东南部,汉置古远县,后魏改称沁源县,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 

 

 

屯留县(Tunliu Xian)   

 

位于东经1128°,北纬363°,在山西省东南部,长治盆地西侧。春秋时赤狄邑,谓之留吁。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为晋所灭,称为纯留。战国时称屯留。屯或为纯之讹。西汉置屯留县。

 

 

黎城县(Licheng Xian)

 

位于东经1133°,北纬365°,在山西省东南部,晋东南地区东北部。商时为黎国,隋开皇十八年(698)置黎城县。故治在今县治北十里古县村。因古黎国故城,故名黎城县。

 

 

潞城市(Luchen Shi)

 

位于东经1132°,北纬363°,在山西省东南部,长治盆地东北部。汉置潞县,因古潞(一作潞子)国为名。据《水经注》:“()县故赤翟潞子国也。”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潞城县,因故治在今潞城东北四十里古城村,故名。1994年设市。

 

 

沁县(Qin Xian)

 

位于东经1127°,北纬367°,在山西省中部偏南,太行山西、太岳山东侧。西汉置铜鞮县,属上党郡,隋代改属沁州,后改,五代又属沁州。金、元为沁州治。明洪武初铜鞮县废入沁州。清称沁州。1911年改为沁县。县因州名。

 

 

壶关县(Huguan Xian)

 

位于东经1132°,北纬361°,在山西省东南部,东以太行山与河南省为邻。汉置壶关县。晋末废县。北魏太和十三年(489)于羊肠坂羊头山之扼置壶关县。因地形而得名。据《水经注》:“漳水又东北迳壶关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故黎国也,有黎亭。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矣。”

 

 

武乡县(Wuxiang Xian)

 

位于东经1128°,北纬368°,在山西省中部偏南,太行、太岳两山脉之间。据《水经注》,武乡县,以城濒武乡水得名。晋置武乡县。

 

5晋城市(Jinchen Shi)

 

位于东经1128°,北纬355°,在山西省东南部。汉置高都县。隋称丹川,唐武德三年(621)改置晋城县。因赵韩魏三家分晋地,封晋郡于此,故名。贞观元年(627)徙治于今县城。取晋城为名。1983年改县为市。

 

 

高平市(Gaoping Shi)

 

位于东经1129°,北纬358°,在山西省东南部,太焦铁路线上。古称长平,泫氏县。北魏改称高平县。因四面皆山,中有平地,故名。1993年设市。

 

 

陵川县(Lingchuan Xian)

 

位于东经1132°,北纬35.7°,在山西省东南部,与河南省为邻。汉代为泫氏县地,北魏为高平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置陵川县,以县有陵阳水故名陵川。又据《读史方舆纪要》:陵川县“以县多陵阜而名”。

 

 

阳城县(Yangcheng Xian)

 

位于东经1124°,北纬35.5°,在山西省南部。汉置濩泽县,因濩泽得名。唐置阳城县。县治原为濩泽县阳陵驿,因以名县。

 

 

沁水县(Qinshui Xian)

 

位于东经1121°,北纬35.6°,在山西省南部,中条山与太行山之间。西汉置端氏县,北魏置东永安县,隋改为沁水县,因境内沁水得名。

 

6朔州市(Shuozhou Shi)

 

位于东经1184°,北纬393°,在山西省雁北地区西南部,同蒲铁中线上。秦置马邑县,北齐改朔州。据《元和郡县志》,朔州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侨徙今治。1988年设朔州市。

 

 

山阴县(Shanyin Xian)

 

位于东经1128°,北纬395°,在山西省北部,同蒲铁路线上。辽置河阴县,以在桑干河之阴,水南曰阴,故名。金大定七年(1167)因与郑州属县同名,改为山阴县。以县在复宿山之北故名。

 

 

应县(Ying Xian)

 

位于东经1131°,北纬395°,在山西省北部。古称应州,据《应州续志》载:以境内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城当其间故名。1912年建县。

 

 

右玉县(Youyu Xian)

 

位于东经1124°,北纬404°,在山西省西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唐天宝年间置静边军于右玉城。辽、金皆为云中县地,元为大同县地。明永乐七年(1409)治大同右卫,正统十四年(1449)治玉林卫,称右玉林卫。清初称右玉卫,雍正三年置右玉县。县名为右玉林卫的省称,由大同右卫和玉林卫而得名。

 

 

怀仁县(Huairen Xian)   

 

位于东经1131°,北纬398°,在山西省北部,同蒲铁路线上。辽置怀仁县。据《怀仁县志》载,辽时“因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面会东城,取怀想仁人之义,故名”。

 

7忻州市(Xinzhou Shi)

 

位于东经1127°,北纬384°,在山西省中部偏北,同蒲铁路线上。隋置忻州。《清一统志》引《魏土地记》称:“汉高祖出于城之围,还军至此,六军忻然(按,忻、欣同义),故名。”又据《元和郡县志》,忻县,以要塞忻口为名。境内有忻口山。1912年置忻县。1983年改县为忻州市。

 

 

代县(Dai Xian)

 

位于东经1129°,北纬390°,在山西省北部,京原铁路线上。西汉置广武县。隋开皇十八年(598)避太子讳改广武县为雁门县。唐置代州。代,本古国名。明洪武三年(1373)改代州为代县。县因州名。

 

 

神池县(Shenchi Xian)

 

位于东经1121°,北纬390°,在山西省西北部。汉为楼烦县,北周置神武县,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为名。清雍正三年(1725)设神池县。据明《文昌祠记》:“宁武北距黄花岭,皆祟岭叠嶂,乌道虬盘。踰岭而下,自巅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浤,生于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鱼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实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

 

 

五寨县(Wuzhai Xian)

 

位于东经1118°,北纬389°,在山西省西部。嘉靖十六年(1537)建五寨堡,以堡辖东、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于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置五寨县。

 

 

五台县(Wutai Xian)

 

位于东经1132°,北纬387°,在山西省东北部,东与河南省相邻。汉设虑□县,北魏改驴夷县,隋改五台县。据《元和郡县志》,五台县,以境东北五台山得名。

 

 

原平市(Yuanping Shi)

 

位于东经1127°,北纬387°,在山西省中部,京原、同蒲铁路线上。西汉置原平县,北魏置石城县,隋称平寇县,又改名崞县。1960年县治迁于原平镇,改为原平县。县因地形为原得名。1993年设市。

 

 

偏关县(Pianguan Xian)

 

位于东经1115°,北纬394°,在山西省西北端,北依长城,西临黄河。古称林湖,五代置偏头砦,元改偏头关,清改称偏关县。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据《偏关县志》,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

 

 

静乐县(Jingle Xian)

 

位于东经1119°,北纬38.3°,在山西省中部偏北,汾河上游。隋开皇三年(583)置岢岚县,后改汾源县。隋大业四年(608)改为静乐县。以边境静乐为名。

 

 

繁峙县(Fanshi Xian)

 

位于东经1132°,北纬392°,在山西省东部偏北,京原铁路线上。北魏侨置繁峙县于石城县境,繁峙县故治在原平县南板寺村。据《崞县志》称,故治在县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讹。据《迁城记》:“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

 

 

宁武县(Ningwu Xian)

 

位于东经1122°,北纬390°,在山西省北部,同蒲铁路线上。唐末置宁武军,取北魏广宁、神武二郡尾字为名。清置宁武府,后改宁武县。

 

 

保德县(Baode Xian)

 

位于东经1110°,北纬390°,在山西省西部偏北,西与陕西省相邻。唐为岚州地,金置保德州。据《保德州志》,保德,城濒黄河,扼山陕往还要冲,取义“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定襄县(Dingxiang Xian)

 

位于东经1129°,北纬384°,在山西省中部偏北,忻县地区东南部。西汉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县,在今呼和浩特东南。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辟地为襄”,“辟地有德,襄”。把和林格尔一带名为定襄,表示这个新建制的地区安定了。据嘉庆《一统志》,后汉末由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凉城间侨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于今治置定襄县。

 

 

河曲县(Hequ Xian)

 

位于东经1111°,北纬393°,在山西省西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与陕西毗连。金置河曲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县城西濒黄河,恰当河之弯曲处,因名河曲。

 

 

岢岚县(Kelan Xian)

 

位于东经1115°,北纬387°,在山西省西北部。宁岢铁路终点。隋大业年间置岢岚镇。据《太平寰宇记》,岢岚县,因境东北岢岚山得名。

 

8榆次市(Yaci Shi)

 

位于东经1127°,北纬376°,在山西省中部。榆次之名始于战国。据《汉书·地理志》吴卓信补注说,榆次因与榆社“地次相接”,故名。汉置榆次县。1954年改为榆次市。

 

 

昔阳县(Xiyang Xian)

 

位于东经1137°,北纬376°,在山西省东部,东与河北省为邻。据《元和郡县志》载,昔阳城一名“夕阳城”。按《尔雅》:“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这样看来,昔阳原是因为它在太行山之西,所以叫做“夕阳”。东汉置乐平县,清嘉庆元年(1796)并入平定州。1912年复置乐平县。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平县重名,改名昔阳县。以昔阳故城为名。

 

 

灵石县(Lingshi Xian)

 

位于东经1118°,北纬368°,在山西省中部。隋开皇十年(590)置灵石县,因文帝巡幸,挖河开道获一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并有“大道永吉”四字,故名灵石县。

 

 

祁县(Qi Xian)

 

位于东经1123°,北纬373°,在山西省中部,同蒲铁路线上。春秋时为晋大夫祁奚邑,因而以祁为名,后贾辛为祁大夫。又因附近有古代著名的泽薮昭余祁,故祁县别名昭余。西汉置祁县。县以邑名。

 

 

左权县(Zuoquan Xian)

 

位于东经1133°,北纬371°,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主峰西侧。古称辽州,辛亥革命后改称辽县。1942年日寇“五月扫荡”时,我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62日在掩护辽县人民转移时。不幸牺牲。为了纪念左权将军,将辽县正式改名为左权县。

 

 

寿阳县(Shouyang Xian)

 

位于东经1131°,北纬379°,在山西省中部,太行山西麓,据《寿阳县志·序》,寿阳县,以城南临寿水得名。因水北曰阳、晋置寿阳县。

 

 

介休市(Jiexiu Shi)

 

位于东经1119°,北纬370°,在山西省中部,同蒲铁路线上。介休因介山而得名。介山即绵山。春秋时,介子推隐居此山,后人嘉美他的行谊,称绵山为介山。秦因置介休县。休是美的意思,表示对介子推的景仰。1992年设市。

 

 

太谷县(Taigu Xian)

 

位于东经1125°,北纬374°,在山西省中部,同蒲铁路线上。建县于商。秦汉称阳邑,隋朝改太谷县,以县西南有太谷,故名(太谷即今之团柏谷,现属祁县)

 

 

和顺县(Heshun Xian)

 

位于东经1135°,北纬37.3°,在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西侧。北齐置粱榆县。隋改和顺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和顺县,因县东北有石勒所筑和顺城为名。

 

 

平遥县(Pingyao Xian)

 

位于东经1121°,北纬372°,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端。古称“平陶”。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焘(焘与陶同音)名讳改平陶为平遥县。

 

 

榆社县(Yushe Xian)

 

位于东经1129°,北纬370°,在山西省中部。汉为涅氏县地,晋置武乡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榆社县。据《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榆次县吴卓信补注说:“《汲冢周书》:昔烈山氏,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杜。”因县北榆社故城为名。

 

9离石市(Lishi Shi)

 

位于东经1111°,北纬375°,在山西省中部偏西。战国为赵离石邑,秦始置离石县。据《山西通志》:“离石山,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即赤坚岭也。山前有离石水。古设离石郡、离石县,胥以山名。”1996年设市。

 

 

文水县(Wenshui xian)

 

位于东经1120°,北纬374°,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部。西汉为大陵县,王莽改名大宁县。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文水县,因县境有文谷水故名。

 

 

中阳县(Zhongyang Xian)

 

位于东经1111°,北纬373°,在山西省中部偏西。战国时为赵国中阳邑,汉置中阳县。金改为宁乡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宁乡县重名,复改中阳县。据《孝义县志》,中阳县,以“汾水之阳,是邑中处”得名。

 

 

兴县(Xing Xian)

 

位于东经1111°,北纬384°,在山西省西部,吕粱地区西北部,黄河东岸。唐称合河县,金置兴县,似取兴金朝所置之义。又据《名胜志》:“兴县以近新兴郡而名也。”

 

 

汾阳市(Fenyang Shi)

 

位于东经1118°,北纬372°,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部。西汉置兹氏县,王莽改名兹同。晋置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置汾阳县。据《明史·地理志》,汾阳县,奉宋金元汾阳军,汾阳军取义则因地当汾河之阳。1996年设市。

 

 

临县(Lin Xian)

 

位于东经1109°,北纬379°,在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北周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981)改为太和县。唐武德三年(620)改太和县为临泉县,以县北之临泉水故名。又据光绪《山西通志》,临县,以县城东临湫水(又名临川河)为名。

 

 

方山县(Fangshan Xian)

 

位于东经1112°,北纬378°,在山西省中部偏西。汉为离石县地,北齐文宣帝时置良泉县,故治在今峪口公社南村。隋大业三年(607)移治方山镇,遂改名方山县。据《元和郡县志》方山县。以城在方山之下,故名。

 

 

孝义市(Xiaoyi Shi)

 

位于东经1118°,北纬371°,在山西省中部,吕粱地区东南部。三国魏置中阳县。北魏置永安县。唐改孝义县,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县名以县境有孝水和义水得名。一说以邑人郑兴孝行闻名,敕赐县名曰孝义。1992年设市。

 

 

柳林县(Liulin Xian)

 

位于东经1108°,北纬374°,在山西省西部,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1971年以离石和中阳二县西部地区设柳林县,县治驻柳林镇,因名。

 

 

岚县(Lan Xian)

 

位于东经1116°,北纬382°,在山西省西北部,吕粱地区东北部。北魏置岢岚县,兼置岚州。隋开皇中年并入静乐县,大业八年(612)置岚城县。明洪武初年改为岚县。据《元和郡县志》,岚城县,因岢岚山得名。

 

 

交口县(Jiakou Xian)

 

位于东经1111°,北纬369°,在山西省中部西侧。1971年由中阳、灵石两县析置交口县。县以原交口公社为县治得名。

 

 

交城县(Jiaocheng Xian)

 

位于东经1121°,北纬375°,在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侧。汉代为晋阳县西境,北魏属受阳县,北齐置牧官于此,隋开皇十六年(596)置交城县,以县城位于汾、孔二水相交处,故名。

 

 

石楼县(Shilou Xian)

 

位于东经1108°,北纬370°,在山西省西部,西邻黄河与陕西相邻。汉置土军县。北魏改名吐京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石楼县。据《元和郡县志》,县因县东南有石楼山得名。

 

10临汾市、县(Linfen ShiXian)

 

位于东经1115°,北纬361°,在山西省南部,汾河两岸。隋开皇元年(581)改平阳县为平河县,开皇三年改名临汾县。1971年设市。1983年临汾县并入。因原为临汾县城,因名临汾市,因濒临汾河为名。

 

 

侯马市(Houma Shi)

 

位于东经1113°,北纬356°,在山西省临汾盆地南部,同蒲铁路线上。西汉置绛县,东汉为绛邑县。清设巡司。1958年设侯马市,以原侯马镇为名。

 

 

汾西县(Fenxi Xian)

 

位于东经1115°,北纬366°,在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地区北部。西汉置彘县,东汉为永安县。北齐置临汾县,兼置汾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为汾西县。据《元和郡县志》,汾西县,取义城当汾水西岸。

 

 

吉县(Ji Xian)

 

位于东经1106°,北纬361·,在山西省西南部,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隋开皇十八年(598)置吉昌县,五代唐避李国昌讳,改名吉乡县。明为吉州。宋置吉乡军,元称吉州。据嘉庆《一统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1912年改为吉县。

 

 

霍州市(Huozhou Shi)

 

位于东经1117°,北纬365°,在山西省中南部,同蒲铁路线上。周初为霍国,据嘉庚《一统志》,以县东霍山为名。金称霍州。1912年改为霍县。1989年设市。

 

 

安泽县(Anze Xian)

 

位于东经1122°,北纬361°,在山西省南部,临汾地区东北部,太岳山东南麓。1914年定名安泽县。据民国《重修岳阳县志》。初治当今古县治,以地当安吉岭和泽泉间得名。

 

 

大宁县(Darning Xian)

 

位于东经1107°,北纬364°,在山西省西南,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置大宁县,取义大吉大宁。

 

 

浮山县(Fushan Xian)

 

位于东经111. 8°,北纬359°,在山西省南部。汉为襄陵县地,北魏置葛城县,北齐并入禽昌县。唐武德二年(619)于今古县村置浮山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浮山为名。

 

 

古县(gu Xian)

 

位于东经1119°,北纬363°,在山西省西南部。1971年由安泽、浮山两县析置古县。古县,因原古县镇为县治故名。

 

 

隰县(Xi Xian)

 

位于东经1109°,北纬366°,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汉置蒲子县。隋改隰川县。唐称隰州。据《太平寰宇记》载:以县南有龙泉,地湿,因名隰。1912年改为隰县。

 

 

襄汾县(Xiangfen Xian)

 

位于东经1114°,北纬358°,在山西省汾河中下游。1954年由襄陵、汾城合并置县。襄陵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晋国都,因汾河流经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县首字为名。

 

 

翼城县(Yicheng Xian)

 

位于东经1117°,北纬357°,在山西省西南部,中条山与太岳山之间。东汉为绛邑县之翼城。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翼城县。据《翼城县志》,城当翔翱山下,山形如鸟舒翼,以山形为名。

 

 

永和县(Yonghe Xian)

 

位于东经1106°,北纬367°,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邻接陕西省。隋置永和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北永和关为名。

 

 

乡宁县(Xiangning Xian)

 

位于东经1108°,北纬359°,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侧,西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北魏延兴四年(474)置昌宁县,唐改乡宁县。据嘉庆《一统志》,后唐避李国昌讳改昌宁为乡宁。又据《郡县释名》:“乡宁县,盖合吕乡、昌宁之名为名也。”

 

 

曲沃县(Quwo Xian)

 

位于东经1114°,北纬356°,在山西省南部,西与侯马市相邻。汉为绛县地,后魏始置曲沃县。据《读修曲沃县志》,因古曲沃城为名,古曲沃得名于境有沃水并萦回盘旋,是为曲沃命名之由。

 

 

洪洞县(Hondong Xian)

 

位于东经1116°,北纬362°,在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北部,汉置扬县,东魏初置洪洞镇。隋置洪洞县。一说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又据《旧唐书·地理志》,取义县北之洪洞岭。又据《山西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蒲县(Pu Xian)

 

位于东经1111°,北纬364°,在山西省西南部。古称蒲子国,因唐武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名。隋代称蒲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

 

11运城市(Yuncheng Shi)

 

位于东经1110°,北纬350°,在山西省西南部。元顺帝时称运城,当地自古盛产池盐,元代盐运大兴,设运司衙门,运司驻地路村遂称运城,1958年置运城县。1983年设市。

 

 

闻喜县(Wenxi Xian)

 

位于东经1112°,北纬353°,在山西省南部,同蒲铁路线上。据《汉书·地理志》,汉武帝行至此闻南粤大捷喜,因置闻喜县。

 

 

新绛县(Xinjiang Xian)

 

位于东经1112°,北纬356°,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汉置临汾县。明为绛州。1912年改称新绛县,以绛县相对命名。

 

 

垣曲县(Yuanqu Xian)

 

位于东经1117°,北纬353°,在山西省南端。战国时为魏国王垣邑,汉置垣县。宋改为垣曲县。据《垣曲县志》,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按,垣指黄土高原地形,意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县当黄河九曲之一,因称垣曲。

 

 

河津市(Hejin Shi)

 

位于东经1107°,北纬356°,在山西省西南部,西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秦置皮氏县。北魏为龙门县。宋置河津县。据《读史方舆纪要》,河津县,地当黄河、汾水汇流处,城当滨河要口,因名河津。1994年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