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9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25:52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3 08:56  
  
  作者:楚王风流骄万代 回复日期:2009-06-02 22:19:08 
    再来顶下君山兄。
    赫日中天何时出?
    看虽远必诛时有个问题:汉代边郡民众战力如何?边郡老被骚扰,单靠驻军可能不能抵挡敌人。不知边郡民众是否被政府编制为类似”府兵“的组织,战时参战,边郡民众是否民皆习武?
  --------------------
  又见楚王兄.<赫日中天>被拖拖拉拉瞎折腾,也不晓得何时才出来.
  汉代边防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汉武帝时,边防军兵力达五十万人,东汉虽然军事略逊西汉,但仍维持一支庞大的边防军,在兵力紧张时,也以招募方式扩充军队,但战斗力难以得到保证.
  

-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3 09:03  
  (铁血时代-58)
  
  齐桓公惮忌楚军的战斗力,同样,楚成王对来势汹汹的八国联军也心存余悸,如果楚军在战斗中不能取胜,那么楚国周围的这些小国,随时会背楚降齐。小心谨慎的楚成王决定再次派遣一名特使出使联军司令部。
  出使陉地联军总部的楚国特使是大将屈完,屈完见了齐桓公后,责备联军深入楚国境内,对于管仲提出的两点理由,楚使已经做出答复,如果联军拒绝撤兵,那么楚国将视其为入侵者,不惜在战场上决一死战。
  楚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前线,在奇袭的机会丧失后,齐桓公无意与楚国开战,他便下令全国后撤到召陵。
  虽然战没有开打,齐桓公仍然想向楚国人显示一下联军的强大军威,他在召陵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阅兵大典,并邀请屈完一同观看。屈完应邀参加,并与齐桓公一同登上一辆战车,检阅了八国联军的雄壮的阵容。
  
  齐桓公在检阅完部队后,对屈完说:“列国兴兵,并非为我一人,而是因为这些诸侯国与齐国有着传统友谊,寡人也希望与贵国建立友好关系,你看怎么样呢?“
  屈完回答说:“与贵国友好共处,这也是我国之所愿。”
  齐桓公不无得意地指着阵容齐整的八国联军,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支伟大的军队一旦投入战斗,谁人可以敌挡?用来攻城,哪个城池不被攻破啊。”
  屈完听后面无表情,只是冷冷地答道:“您若是以道义为上,哪个诸侯国敢不听从呢?如若仅凭武力,楚国以方城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您兵力虽多,在我们这样的坚固的防御工事面前,恐怕也没能有太大作为吧。”
  两方各自吹嘘一通之后,便言归正题,进行和平谈判。
  齐桓公花费了数年精心准备的讨伐楚国的战争,就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就结束了。其中的原因,是齐桓公对战胜强楚实在缺乏信心,齐国之所以称霸,主要是政治意义上的霸权,而非军事意义上的霸权,齐桓公甚至在对鲁国的战争中都吃过败仗(长勺之战),这次虽然调集了八国联军,可是这用来装点门面、摆摆花架子是可以的,倘若真的仗打起来,这八个国家的部队能不能团结起来,这可真是个问题,譬如齐国当年救燕伐戎之役,曾要求鲁国出兵,鲁国便拒绝,而象卫国是亡国后重建,国民尚不足万人,派出来的军队很明显只是象征性的,哪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同样,楚国也没有决心与八国联军开战。
  虽然楚国自楚武王以来,辟地千里,俨然成为超级大国,与周王室分庭抗礼,但是楚国在扩张过程中,所吞并的诸侯国,没有一个属于强国,楚国实际上并没有与强国有过遭遇战。几年前的楚国首相子元率兵攻打郑国时,郑国都城的城门洞开,子元不敢进城,这就是对郑国的战斗力有戒备心。这种情况使得八国联兵与楚军对峙之后,在召陵订立盟约而去,战争阴云散去。
  
  这次虎头蛇尾的伐楚之战,最终在平静之中结束。
  对于齐、楚两国来说,谁也没有损失。
  齐桓公以中原盟主身份主持这场战争,作了一回八国联军的总司令,好不威风。击破蔡国,也算是给楚国一个教训,继而深入楚境,楚军不敢出战,这也给齐桓公赢得了国际声誉,捍卫其霸主地位。
  对楚国来说,其军事力量毫发未损,而且也察觉到齐桓公外厉内茬,召陵盟约并不能阻止楚国的北进战略,楚国这只南方巨鳄,还虎视眈眈地盯着北方,耐心地等待着新的机会,随时准备游向淮河北岸,张开血盆大口,把中原诸侯国撕咬得粉碎。
  
  (下一节《南北对峙》)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4 11:49  
  (铁血时代-59)
  
  五、南北对峙
  
  公元前656年的伐楚之战,草草而终,但却令齐桓公的中原霸主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齐桓公自己也有些飘飘然了。
  齐桓公做了一件很令郑文公窝火的事情,这件事是这样的:
  八国联军准备从楚国撤军,如果顺着原路返回的话,势必要经过郑国与陈国,那么这两个国家就要为联军准备吃的住的,所以陈国大夫辕涛涂就跟郑国大夫申侯商量说,不如劝齐桓公向东撤军,既可以向东夷蛮族显示军威,又可以减轻郑国与陈国的经济负担。申侯听了辕涛涂的话后,翘起大拇指说“好主意”。
  辕涛涂就跑去向齐桓公提出向东撤军的建议,齐桓公一听,好象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这时申侯突然跑来告密,对齐桓公说,辕涛涂这个人,只是怕陈国要提供给联军粮食、住所,所以假称向东撤军可以向东夷示威,其实是自己打小算盘。
  齐桓公一听,一拍脑袋,哎,原来是这么回事,差点上了辕涛涂的当了。他以“不忠”为罪名,将辕涛涂逮捕,同时重赏申侯,赏他什么呢?郑国的虎牢关。
  这事情郑文公能不生气吗?
  齐桓公居然把郑国的土地拿来封赏给郑国的大夫,郑文公作为一国之君,岂不是觉得很没面子?在他看来,齐桓公是故意给他颜色看的。这也难怪,在齐桓公称霸以来,在中原诸国之中,惟一敢挑战他的霸权的,就是郑国的郑厉公,现在郑厉公死了,齐桓公就不把郑国放在眼中了。
  
  齐桓公不仅干涉郑国的内政,连周王室的内政也要干涉。
  此时的周惠王已经年老了,他的长子叫姬郑,按理说长子应当继承王位的,但是王后却宠爱小儿子姬带(王子带),周惠王经不起女人的枕边风,心生更换太子的念头。但是周惠王要更换太子一事并非容易,以“尊王”为口号的齐桓公迅速召集各诸侯国,以商讨解决周王室内部问题。齐、鲁、宋、卫、陈、郑、许、曹八国君主在首止碰头,并会见太子姬郑,初步达成拥护姬郑为王太子的决定。
  公元前655年秋季,八个诸侯国君主再次会晤,准备订立盟约,共同支持现任太子姬郑,干涉周王室的内政。
  齐桓公并没有将周天子的权威放在眼里,这使周惠王气急败坏,在这种情况下,周惠王也耍阴谋手段,积极拉拢郑文公。在中原诸侯中,郑国与齐国的关系比较微妙,郑文公的父亲郑厉公雄心勃勃想挑战齐桓公的霸主之位,只是由于突然病逝,没来得及一展拳脚,郑文公在才华、魄力均远不及其父,特别是楚国的几次进攻,令郑国陷于非常被动的局面,不得不屈服于齐国之下。
  周惠王当年是在郑厉公的支持下才成功复辟,他对郑国的信任程度要远远超过齐国,所以派宰孔秘密会晤郑文公,并转告说:“我支持你联合楚国,并让晋国支持你,这样郑国就可以安定了。”楚、晋两国并不受到齐国的制约,周惠王情知中原诸侯多听命于齐桓公,所以扛出楚、晋两国来给郑文公打气。
  郑文公在得到周王室的支持后,他决定要退出中原联盟。在八国会议即将签订支持太子姬郑的盟约之前,郑文公中途退出会议,此举宣布郑国拒绝承认齐国的盟主地位,意味郑国与齐国的决裂。
  郑国转而与南方的楚国联合。
  
  郑文公立场的改变,令楚成王喜出望外。
  前一年八国联军发动的伐楚之役颗料无收,楚成王敏锐地发现齐国无意与楚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而且中原联盟并非铁板一块,郑文公背齐联楚,暴露出中原诸侯联合抗楚防御战线已经出现了破绽。
  楚成王决定再度实施北进计划。
  郑国投向以楚国为首的南方阵营后,楚国令尹斗谷於菟率军队北上,进攻淮河流域的弦国。弦国与黄国、江国、柏国、道国等国相邻,在此之前,江国与黄国曾经成为楚国的喽啰,但是被齐国成功策反,这些小诸侯国构成楚国北进中原的第一道屏障,楚成王先拿弦国开刀。
  弦国与黄、江、柏、道四国组成军事攻守同盟,这个同盟的背后还有强大的齐国的支持,所以弦国拒绝归附楚国,从这点看,弦国颇有骨气,可惜的是弦国国君也是个庸才,既不投降,也不修武备,只是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同盟国身上。斗谷於菟的楚军对弦国发起突袭,弦国守军溃不成军,弦国的国君落荒而逃,投奔黄国去了,这个淮河南岸的小诸侯被楚国所吞并。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5 11:14  
  (铁血时代-60)
  
  对于郑文公的背信弃义,齐桓公十分恼怒,他召集齐、宋、陈、卫、曹共计五国的军队,进攻郑国,并且包围了新密城。
  楚成王一直视郑国为称霸中原的一块跳板,郑国主动投怀入抱,他岂可视郑国之生死于不顾呢?可是齐桓公也不是省油的灯,楚成王并不想与齐国发生正面冲突,没有必胜的把握,既要解救郑国,又不避免与齐军交锋,怎么办呢?
  “攻敌所必救”,楚成王想来想去,既然齐桓公自命为中原盟主,那么就中原诸侯的防务就负有责任,只要楚国进攻其中一个中原诸侯国,齐国必然要从郑国回师以救援。楚成王拿定主意,他挥师北上,进攻许国。
  许国只是一个小国,哪里是楚国的对手,许僖公十万火急,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正在郑国前线围攻新密城,见到许国的告急文书后,不得不放弃对郑国的进攻,下令联军向东进发,以解许国之围。
  联军抵达许国后,楚成王见调动齐桓公军队的目的已经达到,郑国的军事险情已经排除,无意与中原联军纠缠,便引军撤去。
  
  看来齐桓公虽然称霸中原,但仍然无法阻止倔强的楚国人继续向中原的渗透。
  齐桓公虽然解了许国之围,但许僖公并没有感恩戴德,相反,在蔡穆侯的怂恿下,他反而投奔楚国阵营去了。蔡穆侯在两年前八国联军南征时,被齐桓公所俘虏,后来在列国的劝说之下,齐桓公释放了他。
  蔡穆侯看来是死心踏地要追随楚国,在他看来,楚国比齐国要更加强大。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诸侯国,其实蛮可怜的,不投靠齐国,就得投靠楚国,要是两边都不投靠,那很快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许僖公思前想后,觉得楚国人的威胁更大,他听从蔡穆侯的话,决定要投靠楚国。
  为了争取楚成王的同情,许僖公自己反绑双手,嘴里衔着玉璧,官员们穿着孝服,扛着一口棺材,跑去见楚成王。
  楚成王没见过这种架式,这个“南蛮之王”显然对复杂的中原礼节缺乏了解,他找来了学识渊博的逢伯,询问此事该怎么办。逢伯说:“这是有一个典故的,当年周武王灭商后,纣王的哥哥微子就是这样做。周武王亲自为他松绑,接受他的玉璧,烧掉他的棺材,恢复他原来的地位。”
  楚成王一听,心里佩服了,这中原不愧是文明高的地方,道道这么多,于是他效法周武王的模样,给许僖公松绑了,烧了棺材,接受他的归顺。
  
  郑国与许国先后投靠南方的楚国,此时齐、楚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两大强国争霸的方式是通过争夺诸侯国的控制权来赢得,齐桓公与楚成王就好象是棋盘里的将帅一样,并不面对面决一高低,而小诸侯国则是两大霸主手上的棋子。
  楚成王占有先手,但齐桓公很快反击了。
  公元前653年(齐桓公33年,楚成王19年),齐国军队兵临郑国的都城之下。郑文公实在够倒霉的,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国家命运波澜起伏,楚国人视其为北进中原之跳板,而齐国人则当它为阻挡楚国人的缓冲区。
  郑国大夫孔叔对郑文公说:“俗话说:心志不坚强,何必怕屈辱呢?现在齐国人来进攻,如果既不能坚强,又不能软弱,那么国家就会灭亡了。所以老臣恳请您向齐国屈服,以拯救国家。”
  郑文公没有更好的选择,他惦量了一下,毕竟齐国在地缘上更接近郑国,况且周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中原诸侯,这些国家都惟齐国马首是瞻,好汉不吃眼前亏,他心一横,厚着脸皮向又投奔齐国阵营了。
  齐桓公在与楚成王的较量中,又扳回一分。
  
  (下节《九合诸侯》)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6-06 10:36  
  (铁血时代-61)
  
  六、九合诸侯
  
  齐桓公的霸业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更多表现在政治上,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关系,史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九合诸侯意指九次召集诸侯国会议,而根据钱穆的《国史大纲》统计,齐桓公主持召开诸侯国会议多达十五次,这十五次国际会议中,参与最积极的是宋国,每次都参加了(怪不得齐桓公之后,宋襄公也想过过霸主的瘾);鲁国、郑国、陈国三国各参与十次会议;卫国参加九次会议;曹国和许国各参加七次会议。当时齐国主持的国际大会,会盟各国主要是黄流下游东部及黄河中游南岸的中原各国。
  在齐桓霸业之前,周王国陷入一种极端的混乱之中,这种无序状态的第一个表徵是以周王为天下共主的中央政府暗弱无力,旧的国家、诸侯国的等级秩序被打破,或者用传统的话说就是“礼乐崩坏”。第二个特点是诸侯国的内乱不断,弑君政变有越演越烈的倾向,祸变迭起,此起彼伏。第三个特点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大国吃小国,强国并弱国。第四个特点是戎人、狄人频频向华夏诸族发动大规模的侵犯,当时中原诸夏最感威胁的,莫过于南方崛起的楚国,楚的不断扩张与北进,地盘已经延伸到中原地界,成为中原诸夏最可怕的对手。
  管仲认为目前这种国际的混沌状态必需要重建,要解决以上问题,得要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华夏诸国必须要联合起来,组建政治同盟,使国际秩序正常化。这是管仲非常伟大的思想,在管仲的主持下,齐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做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创举。
  齐国第一次召集诸侯国会议是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五年)的北杏会议,这次会议参加的国家有齐国、宋国、陈国、蔡国、邾国五个国家,这也是春秋时代首次的由诸侯国召集的会议。当时遂国也接到齐国发出的邀请书,但遂国拒绝到会,结果遭到齐国毁灭性的报复。所以北杏会议是齐国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开始。
  不过史书一般都把齐国称霸的时间定在公元前679年(齐桓公七年),这年齐桓公主持了鄄城会议,参加的国家还有宋国、陈国、卫国、郑国。之所以把这次的鄄城会议作为齐桓公霸业的开始,很可能是因为这次国际会议得到周王室的认可,因为在上一年(公元前680年),齐、宋、卫、郑四国已经召开过第一次鄄城会议,当时与会的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周王室的代表单伯,这意味着齐桓公召集诸侯国会议得到周王室的认同。
  
  齐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尊王并非是无条件地遵从周王室的政令,这从齐桓公干涉周王室的太子问题可见一斑。
  由于齐国等诸侯国的联合干涉,使周惠王企图改立太子的计划破产。公元前653年的年底,周惠王在当了二十四年的天子之后,终于一命呜呼。
  王权更替时期,一直是个多事之秋。太子姬郑一直担心自己的天子宝座被弟弟姬带所取代,所以他秘不发丧,封锁周惠王的死讯,然后急急忙忙地派人前往齐国,向齐桓公求援。对齐桓公来说,这正是他大出风头的时候,他当即声明,坚决拥护姬郑继随王位,并且马上召集宋、鲁、卫、许、曹等国的君主,在洮地开会,共同支持姬郑就任周天子。
  顺利登上王位的姬郑对齐桓公心怀感激,他后来被称为周襄王。
  公元前651年的夏季,齐国与各诸侯国在葵丘召集第一次葵丘会议,周襄王派宰孔前来参加,并送来了天子祭祀周文王、周武王时所用的祭肉,作为对齐桓公的赏赐。
  赐祭肉这是一个王恩浩荡的体现,不过现在周王当然只是象征性的国家领袖。齐桓公还要按照规矩来,他准备下阶跪拜,接受祭肉。宰孔赶紧说道:“天子有令:伯舅的年龄大了,且功勋卓著,爵加一等,不必下阶跪拜。”
  为什么周襄王管齐桓公叫“伯舅”呢?原来周礼中,周天子对于异姓诸侯的年长者,叫伯舅,如果是同姓诸侯,则叫伯父或叔父。
  颇能作秀的齐桓公正色说道:“天威近在咫尺,小白我岂敢贪天子之命而不下拜呢?”说罢他走下台阶下拜,登堂接受祭肉。
  齐桓公“尊王”的表态有仅令周襄王心里的石头落地,也为他本人捞了不少政治上的声誉。现在他雄心勃勃,打算制订一个协调诸侯国之间矛盾、解决国际纠纷的一揽子方案,这个方案最终在秋季的第二次葵丘诸侯会议上亮相了。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1363/19.html
【附图】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9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2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3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4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5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6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7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8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9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0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1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2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3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4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5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6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7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8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20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1页 从太平天国看人性的扭曲与苏醒(长篇连载) / 月映长河 / 第1页 《春秋战国时代》(连载未完不续) 长篇连载《门外岐黄—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2(转载) 长篇连载《门外岐黄—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3(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