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正说三国人物》(结束) - 回顾历史 - 龙之声论坛 - Powered by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0:37:14
周思源,1938年4月生,浙江杭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小说创作、《红楼梦》及古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艺批评、中国文化研究。著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论文主要有:《质疑康雍乾“盛世”》、《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论鲁迅对<孩儿塔>的评价》。


  内容简介:

  一、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生。”意思是说,刘备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生活贫穷,只得与母亲一同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此可见,当时的刘备已经非常穷困潦倒。那么,刘备是怎么起来的?谁先赏识他呢?

  二、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曹操清楚地认识到,刘备有一定的潜力,对他很不放心。好在刘备将自己的远大志向掩饰得非常好,使得曹操放松了戒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刘备确实具有不同于常人的智慧!由此看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突出刘备明君的特点,削弱他勇猛的一面,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削弱刘备勇猛的做法是很高明的。这样,不仅不影响刘备的形象,同时还可以使刘备的忠厚明君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那么,为了叙述故事等方面的需要,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刘备的形象还有着其他什么样的改变呢?

  四、实际上,“桃园三结义”效果也确实很好,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有一件事情,就显得有点离谱!不过,它却是史书上记载的史实,就是有人要把自己的地盘让给刘备,但刘备却不肯接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说明刘备真的仁义厚道,还是另有原因呢?

  五、根据史料记载,刘备之所以不敢贸然担任当时徐州的最高领导,一方面,固然有收买人心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刘备心有顾虑,他担心,一旦他担任徐州的最高领导,就等于为别人攻打自己提供了借口。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刘备所预想的那样,附近的军阀袁术还未等他位子坐稳,便大举进攻。

  这说明,刘备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那么,这样的情况在其他方面是否也会有所体现呢?
     

 

(一)刘备


(用当代视角审视三国纷争,用史家眼光论说是非成败。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正说三国人物.《三国志》是西晋初年陈寿著的一部史学著作,它记载了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60年历史。由于、陈寿见到的史料有限,《三国志》的内容还不够充实,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裴松之便给《三国志》增加了很多注释。裴松之作注所引用的前代人的著作多达二百余种,有着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后来,到了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为该书的注释为基础,同时借鉴,改编,吸收大量说书戏曲中的流传的三国故事,最终写成了不朽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从而使得刘,关,张等三国故事深入人心。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走进百家讲坛为我们正说刘备)

  一说起刘备,大家印象当中,他是一个仁义明君,忠厚长者,但是鲁迅曾经批评说:“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欲显”想要显示,“长厚”就是忠厚,忠厚长者。这个“似”就是似乎,有点象虚伪,有点接近虚伪。那么鲁迅这个批评到底对还是不对,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为什么呢?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他根据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作的注,主要是在这个基础上来写的。而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刘备的形象发生了三大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了他到底是忠厚还是虚伪的问题。因为我们只有全面地来了解刘备的为人,全面地看待由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判断刘备到底是忠厚还是虚伪的问题。刘备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他勇猛的一面被削弱了。在咱们的印象里边,看小说《三国演义》也好,看戏曲特别是京剧也好,刘备这个人是一个仁义明君,忠厚长者,性情温顺,善待下人,脾气非常好,有时候还显得有一点软弱。

  可是刘备在《三国志》里面可不完全是这样。在《三国演义》里头,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它说了这个话,但是因为在具体描写当中,这方面削弱了,读者也不太注意,在影视里头,在戏曲里头,这种勇猛的一面,就进一步被削弱,抹掉了,所以大家没印象。《三国志》里头,周瑜讲到。周瑜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雄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刘备以枭”象枭雄那样,他本人是枭雄,手下还有关张两位熊虎大将,刘备这个人,必定不是一个能够长久地屈居于人下的。那么一个人,他一定要独立地干一番大事业,要跟咱们东吴争天下。鲁肃也讲道,刘备是枭雄。我们看一下词典,解释“枭雄”,是“智勇,杰出的人物”,有个“勇”在里面,我们也可以这么想一想,刘备如果光有仁义,忠厚,他缺乏智勇,特别是勇猛,神武的那一面,那么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那么一个乱世,他怎么可能在群雄之中立足,更不要说冒尖哪,是不是?所以武勇是刘备的一个基本特点。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先生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生。”意思是说,刘备小时侯父亲去世了,生活贫穷,只能与母亲一起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此可见,当时的刘备已经非常穷困潦倒,那么刘备是怎样起来的呢?谁先赏识他呢?)

  刘备出道

  最早的时候,有个人叫刘子平,《三国志》里面就记载,刘子平知刘备有武勇,“武装”的“武”,这个“武”就是武艺高强,这个“勇”就是“勇敢”,敢打敢拼,所以推荐他出来的,提拔他,当然我们在《三国演义》里头,现在我们如果仔细看,也能发现一些,就是刘备在武勇方面的特点,因为《三国志》里头,它有这方面的记载。你看《三国志》里头记载的一件事很有意思,就是刘子平把他推荐出来以后,带兵打仗,当然一开始人很少。有一次刘备打仗受伤了,受重伤,他就装死,结果敌人没有发现他。因为如果他还在那儿动的话,别人再给他一刀,不就杀了吗?他装死,结果就活下来了。后来他的友军来了,就把他装到车上,因为他走不了道了,这样他才活了命。《三国演义》里边还写到,大家都很熟悉了,“三英战吕布”。

  吕布一开始和张飞打,大战五十余回合,五十余个来回,不分胜负,然后关羽上去了,关羽上去以后,两个打一个,又打了三十余回合,三十个回合,还是没有战胜吕布,这时候刘备出场了,刘备的兵器是双股剑,两把剑。刘备上去以后,吕布不支,败退回城。你不管怎么说的话,主力可能是张飞和关羽,那说明刘备还是有两下子,是不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三国演义》它还是基本按照《三国志》,刘备有武勇这一面,但是总体上来说,刘备武勇的方面是被削弱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在《三国演义》里面它要写到很多很多人物。它必须突出这个人物最基本的最鲜明的特点。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曹操手下,孙权手下都有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将领。

  所以作者没有过多地写刘备的武勇,他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们知道,我刚才就讲了刘备的武勇,还可以从哪儿看得出来,还有,就是“三英战吕布”。在那个前后,曹操手下有六员大将,围攻吕布,这才把吕布打败,那是六比一,这是三比一。所以从这个地方也看得出来刘备在武艺上确实有两下子。那么你看我们很熟悉的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不是讲了八大诸侯吗?当时刘备提出来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曹操把八大诸侯都贬得一钱不值。最后说,天下英雄就是你跟我。曹操那么看得起刘备,对刘备评价如此之高,就是因为看重刘备是一个文武双全的领袖型人物,只有这个人将来有可能会对他构成威胁。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曹操清楚地认识到,刘备有一定的潜力,对他很不放心,好在刘备将自己的远大志向掩饰的非常好,使得曹操放松了戒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刘备确实具有不同于常人的智慧。由此看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突出刘备明君的特点,削弱他勇猛的一面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弱化勇猛的原因

  《三国演义》之所以要突出突出刘备明君的特点,削弱他勇猛的一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我刚才讲的,因为三国人物很多,而且同一类型的人物也很多,比如“领袖型”,就有好几个,除了曹操,孙权以外,董卓,袁绍等等都是属于“领袖型”人物。武将那就更多了,好几十了。所以《三国演义》它的作者他注意就是在同一类型的人物当中要写出同中有异,不同人物当中要写出异中有同。比如,刘,关,张这三个人不一样,但是他们有共同的一面。要不然,他们不可能“桃园三结义”,是不是?诸葛亮跟刘备很明显不一样,但是它异中有同,所以他们才能走到一起,才能合作那么长时间哪。因此作者他要突出人物的基本个性,有时候就不得不把他的一些次要的方面要加以淡化。第二个原因呢,是为了让有的人物形象丰满,所以就采取了一些移花接木的手法。我们印象当中刘备是一个脾气非常好的人。他大概除了发动彝陵之战,知道关羽被杀,当时他情绪控制不住了发动彝陵之战。除这件事情以外,几乎想不起刘备有大怒。大发脾气的时候,实际上历史上的刘备他有性格刚烈甚至暴烈的一面。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张飞怒打督邮”那个故事,是不是?那个督邮是个什么官呢?他是州或者郡,相当于特派员,相当于咱们省或者专区的特派员。

  当时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说,战争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混乱了,不需要那么多官了,所以要淘汰掉一批官员,这个特派员他就有这个权,他瞧你不顺眼,你不给我贿赂,行了,你这个官甭当了,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那么在《三国演义》里头,是因为这个督邮索取贿赂不成,张飞大怒,打他,是不是,柳条打断好几根哪。而督邮当时训斥刘备的时候,刘备喏喏而退。张飞打督邮的时候,小说里面写刘备先进去,督邮训斥他,喏喏而退,显得很胆小,懦弱,然后张飞急了,进去以后就把他绑在树上就打。当时张飞这样做的时候,刘备是怒呵,制止他。可是实际上这个故事确是实有其事。《三国志》上有记载,不过,打督邮的不是张飞,是刘备,刘备当时要求见督邮,门口不让通报,不通报,不见。另外,还有一个记载,是说,这个督邮“称疾”,就假装生病,说,有病,不见,刘备当时就大怒,冲进屋里,把督邮从床上提了起来,打二百杖。这个督邮真经得起打啊。二百杖就是两百棍啊,是不是?

  我想《三国志》上这个记载恐怕有点传说了,两百棍还不打扁了!像我这样有两棍子就变成五段了。一个记载是两百杖,一个记载是一百多杖,而且这督邮打了那么多杖,他还挺清醒,哀求饶命。本来刘备准备要杀了他,他哀求饶命,还没打晕,你看,所以这是刘备干的。所以刘备性格当中有非常刚烈,甚至暴烈的一面。那么为什么把这个细节挪到张飞身上呢?它是这样,就是在《三国志》里头,我们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三国志》上张飞的故事比较少。现在张飞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从《三国演义》里头来的。当然《三国演义》里面张飞的主要故事,比如说,长坂坡等等。这个确有其事。但是总的讲,张飞的事迹比较少,因此把刘备的这个细节挪到张飞身上能够使张飞的性格更加丰满,因为他就是暴烈的那么一个形象,而刘备的故事很多,把这个细节挪走,不影响刘备。

  (罗贯中这样来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是很高明的做法,这样不仅不影响刘备的形象,同时,还可以使刘备的忠厚明君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那么为了叙述故事等方面的需要,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刘备的形象还有哪些改变呢?)

  桃园三结义

  刘备形象改变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正式成为关羽,张飞的兄长。我们知道,小说一开始,就是“桃园三结义”,那么结义以后,刘备就成了正式的兄长。但是在《三国志》里面,没有明确的记载说,他们三个人是正式结拜的,没有。《三国志》里头,像关于刘备的《先主传》,根本就没有写到这个事。在关,张,黄,马,赵这五个人的合传里面,那是一篇。那么在写关羽的地方,写到了他们的关系。它是怎么说的呢?它说:“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就是刘备,“与二人”就是关张二人,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寝则同床”睡的时候,三个人睡在一个床上,“恩若兄弟”关键是这四个字,感情,恩情“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字,好象亲兄弟。可是他不是亲兄弟,“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就是在很多人的场合下,很多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关,张这两个人“侍立终日”,总是站在刘备身旁,整天站着,一刻都不离开他,保护他,忠心耿耿,感情确实非常好。

  “随先主周旋”不管刘备到什么地方,打仗也好,议事也好,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关羽和张飞,总是紧紧地跟随着他。“不避艰险”,刘,关,张三人的关系,简单地说,在《三国演义》里面,是“恩若兄弟”好象兄弟一样,并没有说,正式结拜为结义兄弟,那么为什么要出来个“桃园三结义”呢?第一,是因为他们三个人感情确实非常好,“恩若兄弟”,“不避艰险”,“侍立终日”,跟随左右,所以它有这个基础。那么现在把它写成“桃园三结义”以后,他这个关系就更加密切了,故事就更好看。第二,就是在《三国演义》,从史书《三国志》经过评话,戏曲到小说,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当中,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影响了后来的小说作者,把他写成正式结拜。就是我刚才讲了,正式结拜这种形式主要盛行在元代以后,元代尤其是因为它实行非常残酷的严厉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所以整个元朝这几十年当中,民间的反抗始终不断。

  这样的话呢,它这个民间结社,秘密结社,结成秘密团体,老百姓之间结义这种情况就迅速地发展起来了。我们知道,当时推翻元朝统治那些红巾军什么其他的等等,它都跟这种帮派结社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民间结社,成为老百姓之间一种互相帮助的重要形式。那么写这个“桃园三结义”的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三国演义》它是尊刘贬曹,它要让刘备这方面的主要人物尽快出场亮相,这样的话,就会给读者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桃园三结义”就可以使刘关张三人的关系更加紧密化,世俗化,平民化,非常符合广大老百姓的这种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实际上,“桃园三结义”效果也确实很好,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有一件事情,就显得有点离谱。不过,它却是史书上记载的史实,就是有人要把自己的地盘让给刘备,但刘备却不肯接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说明刘备真的仁义厚道,还是另有原因呢?)

  三让徐州

  那么第三个,我就是要来讲这个问题了,就是大大加强了刘备忠厚方面的故事,加强了刘备忠厚,仁义的形象。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刘备“三让徐州”,就是刘备在徐州投靠陶谦,当时刘备力量很弱,他只有一千多人,还有几千饥民,饥饿的老百姓。那么当时陶谦已经63岁了,他身体非常不好,他很看重刘备,所以他就跟刘备讲,他说,我身体不行了,我那两儿子能力也不成,我死了以后,徐州牧,徐州牧那个地位很高了,它要管好几个(郡),附近好几个郡,就相当于一个省的样子。陶谦曾经两次跟他说,而且临终的时候,临死了,陶谦还指指自己的心说我这个是真心话,刘备始终就不答应,推托说:我能力不行,给你儿子,我们看《三国演义》就行了。

  那么这个事情在《三国志》上是有记载的。《三国志》上写的,确实陶谦让位于刘备,让他来继任,我死了以后你继任,刘备一开始确实推托,但是刘备在受到别人劝说,一个陈登,一个孔融,就是“孔融让梨”那个孔融。因为刘备说袁绍势力那么大,“四世三公”,他势力那么大,让他来接管徐州,不就行了吗?结果陈登和孔融,特别是孔融,把袁绍说得一钱不植,袁绍确实不成器,这个人确实不行,结果就把刘备说服了,所以陶谦一死,刘备就接管了徐州。可是在《三国演义》里头,陶谦三次跟刘备说,刘备不答应,临死之前指着自己的心,我这是真心话,我们知道,中国有句俗语,古语:“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快要死了,它的叫声是听起来很哀伤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陶谦临终的时候,托付他,刘备都不接受,《三国演义》接着写到,陶谦死了,全军举哀,然后陶谦的几个主要助手把代表权力的印信绶带等等交给刘备,刘备还是不受。

  第二天全城军民到衙门的大门口路上跪下痛哭,求刘备继任徐州牧,而且关于,张飞又来动员刘备,刘备这才怎么着。我们看《三国演义》写得非常有意思。“关,张二公,亦再三相劝,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权”就是“权且”,就是暂时我来担当这个职务,如果以后有更合适的人选,你们让别人干。

  (根据史料记载,刘备之所不敢贸然担任当时徐州的最高领导,一方面固然有收买人心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刘备心有顾虑。他担心,一旦担任徐州的最高领导,就等于为别人攻打自己提供了借口。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刘备所料想的那样,附近的军阀袁术还未等他的位子坐稳,便大举进攻。这说明,刘备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那么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否也会有所体现呢?)

  刘备托孤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刘备白帝城托孤。刘备白帝城托孤所说的那句话,《三国志》上有明确的记载,他就是那么说的。“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果我的孩子,就是阿斗,能够辅佐,当好这个皇帝的话,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你就自己可以在成都称王,你就当皇帝。也就是说,如果阿斗不成器,必要的时候,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当时毛宗岗就在回前总批里边对刘备这个忠厚感到可疑。“或问,先生令孔明自续,为真话乎?为假话乎?”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说,你以为真就是真,你认为假就是假。实际上毛宗岗的意思就是说,刘备这话不是真心话,为什么呢?因为他了解诸葛亮这个人,所以这件事情确实表现出刘备有虚伪的一面。明末有一位大思想家,学问家李哲,李卓吾。因为他有评点《三国演义》,他在这个地方就写了一句话。

  他说:“玄德真奸雄也”。“奸雄”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了,《三国演义》里头“奸雄”可不止曹操一个,刘备也不止一次。我这儿只举一个例子,被称为“奸雄”。不过,话又要说回来了,刘备确实是一个仁义明君,忠厚长者。他在历史上,有很多《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就不要说了,《三国志》里面就记载他很忠厚的事情,有的《三国演义》就写进去了。比如,有一条,他当时在新野失败以后,十几万老百姓跟着他走啊,有几千辆车,那个车都是手拉的,人推的。十几万老百姓跟着他走,这意味着什么?在三国最后被统一的时候,全国人口不足1300万,那么,也就是说,当时大概全国有1%的人都在跟着刘备走,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因此刘备的行军速度非常慢,一天只能走十几里,后面追兵很急,所以手下的谋士和将领都劝刘备,一定要把这些老百姓甩掉,咱们赶紧走,刘备不同意,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夫”这是发语词,“济”就是“成”,就是成大事,我要成大事。

  成大事怎么样?“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人就是老百姓,“归吾”归顺我,跟着我。“吾何忍弃去”我怎么忍心把这些老百姓扔掉,我自己走啊?刘备1800年前就提出了“以人为本”哪!当然啦,我们现在的以人为本有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的层次,但是1800年前的刘备,能够如此不顾危险,处处想着百姓,了不起啊。古往今来,有多少君主能够做到刘备这一点。所以像这样的细节,还是有不少,因此刘备确实非常忠厚,这是他的事业成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了,有的地方无中生有,有的是被夸大了,因此有的地方就显的刘备不够实在,但这样也有好处,这个人物他色调就比较多了,多侧面,多层次,多色调。这个人物就经得起琢磨了。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讲,这样是很成功的。因此鲁迅说,为了显示刘备的忠厚,而“似伪”,对不对呢?很对,相当准确。鲁迅说的是“似伪”,“似”就是好象,接近。鲁迅没有说刘备很虚伪,对不对?所以说鲁迅的这个评价是非常准确的。鲁迅毕竟是鲁迅啊!我的报告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闷时溪边观虎斗,闲来林间听鹿鸣。    

  (二)曹操



一提起“三国”故事里的曹操,人们大都会想到戏曲舞台上那个一脸奸相的白脸。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有些戏剧或影视剧当中,曹操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究竟奸不奸?为什么有人说他是“奸雄”呢?

  观众对曹操的认知和印象很多来自于文学作品,如果将曹操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又该如何对他进行评价呢?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政治家和文学家,安徽亳州人。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后裔。曹操文武双全,史书《魏略》中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曹操官至丞相,封魏王,谥武王,享年65岁。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中国的史书如何评论曹操呢?《三国志》里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刻画是偏重于反面的奸诈?还是倾向于正面的英雄呢?

  全文:

  (用当代视角,审视三国纷争;用史家眼光,论说是非成败。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正说三国人物。

  一提起“三国”故事里的曹操,人们大都会想到戏曲舞台上那个一脸奸相的白脸。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有些戏剧或影视剧当中曹操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究竟奸不奸,为什么有人说他是“奸雄”呢?观众对曹操的认知和印象很多来自于文学作品,如果将曹操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又该如何对他进行评价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走进“百家讲坛”,和我们一起客观解读三国人物——曹操。)

  三国时期,像曹操这样的人物不少。也就是说,有不少英雄,或者简单地说,有许多“雄”。可是,曹操这个“雄”和别的英雄,别的雄,他的区别就在于:曹操奸。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我们在第一讲里面讲了刘备。刘备不也有人称他为奸雄吗?但是刘备这个奸雄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有人认为他是奸雄,甚至认为他是大奸雄,但是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第二点更重要,就是认为刘备是奸雄,刘备的奸其中一点就表现在他的虚伪。我们上次讲过,他到底虚伪还是忠厚。也就是说,有些“雄”,雄杰,豪杰,他的奸是出于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需要。他和曹操的奸雄有一个什么区别在什么地方?曹操的奸雄带有一点品质性问题,有品质性因素,而且这个品质性的因素,他小时候就这样,这小子小时侯就比较坏。《三国志》里面有记载:曹操少年的时候,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务正业。

  裴松之的注也引用了一些材料,说他怎么任侠放荡,也不好好学习,也不好好干活,干嘛呢?“好飞鹰走狗”打猎,玩鸟,玩狗;“游荡无度”爱玩到了没有节制的地步。曹操的叔叔对这个侄子很不满意,所以他几次跟他的哥哥曹操的爸爸说你的儿子怎么怎么着,说他儿子不好,他爸爸当然就得呲这个儿子了。所以曹操对他叔叔很不满意。有一次在路上他见他叔叔,突然他就摔倒了,摔倒以后嘴就歪了,嘴吐白沫。叔叔赶紧把他扶起来,就问他:“你怎么回事”?(曹操)说:“我刚才吹了恶风,让风一吹我犯病了。”后来他叔回去以后就跟他哥说起这事。说刚才这个孩子中风了,嘴也歪了。他哥哥叫曹嵩,曹嵩后来把儿子找来了,找来一看,挺正常,没事,“说你你刚才怎么中风了?说中了恶风了,说嘴也歪了。”“没有啊,你听谁说的?”“我听你叔叔说的。”“哎!我叔叔对我一直不满意,所以他故意在您面前说我坏话。”这样一来,他爸爸就再也不听他弟弟的话了,不信了。

  所以曹操从小就有点坏,不过也反映出来他脑子快。曹操从小有点坏还出了名了。有一次他问起他的一个朋友,当然那时侯他已经成年了。他说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他那个朋友笑着不说。说说说,他非要他说。子将(许邵)曰“子治世之能臣”如果赶上好的时代,你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成就的大臣;“乱世之奸雄”要是赶上乱世,你就是大奸贼。曹操听了以后哈哈大笑,特别高兴。他并没有觉得这是骂他。为什么?你肯定我的才干,你看在治世我是能臣,在乱世我成为奸雄 ,奸雄再奸也是雄啊,也是英雄!再说所谓奸,曹操理解为,在他心目中的奸就是机智,聪明,充满智慧。在乱世,太老实了那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曹操并不认为奸雄是一个贬义词,他反而感到高兴。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曹操文武双全,史书《魏略》中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曹操官至臣相,封魏王,享年65岁。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从古至今,人们对曹操的评价纷纭错杂,毁誉不一。那么,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刻画,是偏重于“奸”还是偏重于“雄”呢?)

  罗贯中笔下的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固然有奸的一面。但是,主要是,突出了他雄的一面。就是说罗贯中他很好地解决了奸和雄的关系,这样就把曹操这个英雄和刘备,孙权其他等等那些英雄们,那些诸侯们区别开来了。就是说,曹操在《三国演义》里面尽管他有奸诈,甚至有些地方有残忍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他胸怀宽广,目光远大,胆识非凡,善于用人。罗贯中并没有把曹操写得很坏或者无能,虽然在许多地方也写到曹操的奸,但是他有的地方着重写他奸,有些地方着重写他雄。那么,这二者的关系,总的说来就是写其奸目的还是为了突出其雄。小说一开头,罗贯中就很注意这个问题,就是说从曹操这个形象一出现开始,罗贯中就写出曹操具有的那种过人的机智和远见卓识。比如说在小说第二回到第三回之间,当时,汗末已经大乱,太监专权,大将军何进,就是外戚和宦官的矛盾很尖锐的情况下。你看曹操说的话,皇帝死了以后, 他认为最重要首先是要立帝,而不是先除十常侍。

  为什么?你先把皇帝立了以后你就名正言顺了。另外他说,宫中十常侍他们势力很大,你很难保守机密。你如果现在马上派人把他们抓了,杀了,根本办不到。第一最重要的,先得把新皇帝立起来,结果何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十常侍权越来越大,控制不了了,京师军队已经不可靠了,就准备要召外军入京。曹操提出根本用不着,这个事情关键要做得机密,把那些宦官杀了就行了,抓了就行了,不要召外军,一召外军非大乱不可。结果呢?何进,袁绍,都没有听他的劝,后来召外军进京。董卓进京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董卓进京以后整个就大乱了。所以罗贯中在把握曹操的形象上,他始终是在突出他的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胆识过人。

  之所以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会显得越来越奸,这和《三国演义》是小说(有关系),而小说需要大量的生动细节,大量的生动细节出现的结果,就使得曹操在奸的方面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了!我们再来剖析一个案例,就是袁绍的主要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的那个过程。我们看《三国志》怎么写的:《三国志》非常简单,因为袁绍不重视许攸的意见,许攸看出来了,袁绍这个人是刚愎自用,早晚必败,干脆他就跑了,投奔曹操了。他原来跟曹操就是朋友,他投奔曹操的时候,《三国志》的正文,陈寿的正文是这么写的:(许攸)来奔,(投奔曹操),因说公(游说劝说,劝说曹操),击琼等(打击偷袭)。击谁呢?就是淳于琼,淳于琼是带了几千人马,押送军粮(袁绍)的押粮官。就那么十几个字,很简单。那么《三国志》里头许攸到底是怎么说的?怎么劝说曹操的没写,这个过程没写。裴松之的注就把这个说字,说就是劝说,把这个说具体化了。我们看它有哪些发展。

  他(裴松之)的注这么写:公闻攸来(曹操听说许攸来了),跌足迎之(就是光着脚,他都来不及穿鞋),抚掌笑曰(高兴地说):“予卿远来(予卿就是许攸的字,许攸那么老远跑来找我),吾事济矣(我的事就成了,好办了)。”为什么他这么说呢?因为曹操那时侯军粮已经用尽了,所以他知道许攸这一次来,不管他是真投奔还是假投奔,他肯定会带来很多对我有用的信息,哪怕他是假投奔,我可以让他带点假情报回去,所以我的事情就要好办了。然后呢?许攸就问他,说(许攸)谓公曰:袁氏军盛(袁绍的军队很强大,人数比你多多了),何以待之(你怎么对待),今有几粮乎(你现在还有多少粮食)?因为我们知道,有多少粮食才能打多大的仗。公曰:尚可之一岁(还可以支持一年)。攸曰:无是,更言之(不对,你再说说)。(曹操)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你不想打败袁绍,你为什么不跟我说实话?我是来帮你的,你怎么不跟我说实话)?公曰:向言戏之耳(我刚才和你开玩笑),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怎么办,你看怎么办,我就只能支持一个月,怎么办)?然后许攸就说,你现在孤军笃守,外面没有援助,粮食已经用完了,这是很危险的。

  然后就建议他乌巢劫粮,官渡大战之间乌巢劫粮。这是非常精彩的一个章节。我们从这儿已经看得出来,裴松之注已经大大丰富了许攸的说的过程。这个地方已经可以看出,曹操老奸巨滑了。到小说《三国演义》把这个细节丰富了,它的丰富很重要一个就是加上了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反映出两个人的心理活动。我们看它这么写的:第三十回——操曰:有半年耳(也就是半年而已,比“可支半年”就要正生动一点了)。攸拂袖而起(生气了),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我是诚心诚意投奔你的),而公见欺如是(而您如此地欺骗我),岂吾所望哉(哪里是我所希望的呢)。操挽留曰(曹操就挽留他说):子远勿嗔(子远,你别生气),尚容实诉(姑且让我跟你说实话),军中粮食实可支三月耳(加了一个“实”字)。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当今的人啊,都说你曹孟德是个奸雄,现在一看,果然如此吧!你对我这个老朋友,你都这么不信任,你还蒙我)!这个细节写得非常地生动。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小说和史书的一大区别:是史书它提供了一个故事的核甚至是核里面的肉,小说通过这个核,把它变成一个血肉丰满的故事。

  (曹操从黄巾大乱,初露锋芒开始。讨董卓,诛吕布,伐袁绍,杀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纵横乱世,威震四海。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史书《三国志》还是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着实记录了曹操的诡异多变。那么,对于曹操的“奸”,周思源先生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曹操秉承豪杰之奸
曹操奸不奸?那绝对奸,但是奸得可爱,奸得合理。为什么?因为曹操和许攸尽管是多年的朋友,可许攸是袁绍的主要谋士,而袁绍是现在是曹操的主要对手,他来投奔我是真是假这个还不得而知。因此虚虚实实,互相刺探这是出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需要。曹操这个奸是有道理的,有水平的。如果说曹操派出的那个信使,没有被袁绍抓住的话,许攸如果不知底细,可就被曹操出色的表演给蒙了。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罗贯中在把握写曹操的奸的时候,他是虽奸尤雄,以奸现雄,奸而不丑,奸得可爱。让人感到在这个乱世当中,你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你不能太老实。曹操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让读者感到不讨厌。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一个立体的,血肉丰满的,是极具个性的,是他不会和别的那种奸诈的人混淆的。因为奸有豪杰之奸,有小人之奸,而曹操就属于豪杰之奸。

  (曹操好兵法,自注兵书十万余言。他所著的《孙子略解》开创了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曹操用兵灵活,赏罚分明,长于选将用将。作为一位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在用人方面又有哪些值得玩味的故事呢?)

  唯才是举的曹操
曹操爱惜人才,这是出了名的。咱们读书过《三国演义》的人,印象都很深。你看徐庶,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但是徐庶找个借口,离开他身边了。《三国演义》十四回:曹操带了汉献帝,从洛阳迁都到许昌去的路上,结果呢,当时徐晃奉命劫杀曹操,要把汉献帝夺回去。这时候,曹操派大将许褚迎战徐晃。许褚也是勇烈过人,跟徐晃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曹操下令鸣金收兵,别人就不明白了,说,“咱们如果再打一会儿,再派人上去,就可以把徐晃杀了。”曹操说徐晃是个人才,我不忍心杀他。结果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满宠。满宠就说,我跟徐晃有一面之交。他说,我想办法劝说他投降。结果,满宠就扮成一个小兵,小卒,连夜赶到徐晃那儿。徐晃就归降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在曹操决定不杀徐晃要收服他这个地方,点评家毛宗岗批了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曹操见才便爱(这个“见”就是发现,只要发现是人才他就爱),哪得不成大业!你看看,正是说到点子上。所以曹操最后能够统一北方,奠定了最后三国归晋,统一天下这样一个基础。关键之点就在于他善于发现人才,他爱惜人才,善于用人。

  (曹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曾在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他希望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有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既然曹操唯才是举,宽以待人,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背负着“奸雄”的评价呢?)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
说到曹操带着汉献帝迁都许昌,那么自然就令人想起另外一句名言,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历来被认为是曹操奸雄的一个重要表现,这是他称霸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我们把它夸大一点,曹操如果想当皇帝又该怎么看?过去,人们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来批评曹操的奸。奸贼,所谓汉贼不两立。实际上,我们评价一个政治人物,更多的,要从他的社会效果着眼,也就是对国家,民族,人民是否有利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当时东汉末年,皇帝无能,皇室软弱,根本无力支撑这座庞大帝国的大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野,人口大大减少。因此,当时的社会需要有一个强势人物和以他为核心的强势集团出来收拾这个局面,统一中国。

  因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这是曹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曹操,刘备,孙权他们都属于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强势人物,在他们身边聚集了一批有才学的文臣武将。所以,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和清代一对比就比出来了。清代是不是也需要人才,历朝历代都需要人才。但是清代它所需要的人才,你首先要甘心当奴才,你在当奴才的情况下我就用你,你只要有一点不听话我就杀你。所以,三国时期,真是群星灿烂,民间过去就有这个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凭什么皇帝只能让姓刘的做?所以曹操如果他当时想当皇帝都是好事。但是曹操很聪明,他不当皇帝。当了皇帝以后,他就成了众矢之的了,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不当。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有利于他来统一天下。我们这样想一想,董卓岂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袁绍不也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吗?他没有成功啊!所以,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这个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后世学者认为:贬低曹操是有意地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与史实不相符的。曹操唯才是举,军事上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生产的恢复有着重大贡献。那么,之所以从《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曹操会越来越奸诈,除了文学创作的原因以外,是否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呢?)

  依史实论曹操
那么为什么从《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曹操会越来越奸?除了上面我们讲到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就是时代因素。在三国以后,尊刘还是尊曹有好多变化,变了好多次,这种情况在二十四史里面也是绝无仅有的。《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人陈寿,那你想西晋司马氏的政权,他是禅位,是从曹魏自动禅位,但是是被迫禅位得来的。那你想作为西晋人陈寿,他怎么能不把曹魏作为正统呢?如果曹魏不是正统,那么司马氏政权就不合法,对不对?可是到东晋就变了,东晋按说还是司马氏。东晋有一部书叫《汉晋春秋》,他的作者习凿齿是一个很有才学的大学者。他就尊刘了,他为什么尊刘呢?因为那时侯五胡十六国,北方最强大的,当时是拓跋氏少数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所以他不能以魏为正统,他就以刘为正统。

  紧接着后来就是南朝,东晋灭亡就是南朝,宋齐梁陈。这个宋,宋的第一个皇帝刘裕,他也姓刘。那个时候裴松之他就是南北朝时南朝的宋人。一方面皇帝本身姓刘,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北方当时大乱。按说刘裕他也是从司马氏那里得来的皇位,也是让他给禅位的,可是就是因为考虑北方当时在胡人手里。所以裴松之的注尽管没有改变整个《三国志》,不是重新编一本书,但在那里他已经加了一些对曹操不利的材料。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加了不少对刘备阵营有利的材料。到了北宋司马光,司马光又是尊曹,为什么呢?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也是让后周的皇帝禅位,迫使他禅位,所以他就尊曹。可是到了南宋,朱熹的时候,他的一本关于三国的书他就尊刘,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侯北方已经在辽,金的统治之下。那么,罗贯中,因为他是元末明初的汉人,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汉人,不承认元的正统地位。所以在尊刘贬曹的情况下,那么当然曹操奸的内容就比过去要更加丰富一些,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作者观念的变化实际上也反映了不同时代老百姓的心理价值取向。所以,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过程。正因为民间的认知和历史原型反差较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文豪郭沫若提出应该给曹操翻案。那么,这个案翻得到底对不对呢?)

  如何客观评价曹操
郭老(郭沫若)给曹操翻案翻得还是对的。他从历史评价上肯定了曹操对于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天下统一的历史贡献。另外,他的话剧《蔡文姬》,他突出曹操的仁义,爱惜人才。这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符合历史真实的。因此,我认为,对那些有名有姓的重要历史人物,一定要本着基本忠于史实的态度来处理,来创作,不能戏说,更不能胡说。因为你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人物的形象,你改变的实际上是历史。《三国演义》成书至今六百余年,之所以一直被大家认为是经典之作,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它就是把握好了这个度,也就是说解决了奸和雄的关系,解决了把曹操是写成豪杰之奸还是小人之奸的这个问题。

  因此,尽管原来《三国志》是尊曹抑刘变成尊刘贬曹,曹操虽然被写成一个奸雄。但是,罗贯中首先把他写成的是雄,是作为一代豪杰来表现的,充分展示出曹操那种过人的胆识,魄力,谋略,才学。他是在这个前提下,揭示曹操还有奸的一面,这种奸和那种蝇营狗苟的卑鄙小人之奸决然不同。所以正确地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历史上确有其事真名实姓的重要人物的度是历史小说,历史题材,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关键。好了,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闷时溪边观虎斗,闲来林间听鹿鸣。    

  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赵云被罗贯中写成了一个近于完美的人物,自古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奇怪的是,历代读者不但接纳了赵云,而且深深地喜爱着这样一个人物。罗贯中老先生在作品中为什么偏爱赵云?史书中赵云的原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重读“三国”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感悟?

  赵云,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堪称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赵云是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至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结义的兄弟之中,在有的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从古至今,不少评论家对赵云忠义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关羽和张飞。那么,在《三国演义》中,是如何描写赵云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罗贯中演绎的故事跟史实会不会有很大的出入?赵云有勇有谋,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见识过人之处。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群雄,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赵云的宽厚仁德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全文:

  (用当代视角,审视三国纷争;用史家眼光,论说是非成败。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正说三国人物。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赵云被罗贯中写成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自古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奇怪的是,历代读者不但接纳了赵云,而且深深地喜爱着这样一个人物。罗贯中先生在作品中为什么偏爱赵云,史书中赵云的原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重读“三国”,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感悟?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走进《百家讲坛》,和我们一起客观解读三国人物——赵云。)

  《三国演义》当中,有两个人物是按照完人来塑造的,文的就是诸葛亮,武的就是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三国演义》数以百计的人物中最得人心者之一,有许多人都说,我最喜欢的人就是赵云。确实,赵云武艺超群,品德高尚,稳重多谋,他是作为一个儒将的艺术典型和完人来塑造的。也许有人会说,赵云不是有一次打了败仗还受了降级处分吗?怎么能算是完人呢?任何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所谓完人,并不是永远不犯错误,要看两条:一、 性质,二、 态度。赵云确实打过败仗,而且受了降级处分。那是哪年的事情呢?是蜀汉建兴6年,就是公元228年。那时候已经是后主阿斗了——刘禅。也就是失街亭的那次战役。这次战役,诸葛亮事先放风,他说我要由斜谷道,这个斜谷道在现在陕西西南部的箕谷一直到现在陕西的眉县,长470里 。

  诸葛亮就故意放风,我的主力要出斜谷道。他派了两员大将,就是赵云为首,邓芝作为他的副将,实际上是带领了少数的兵力,假装这是主力,以此来吸引曹魏的主力迎战。而诸葛亮自己带了蜀汉的主力,他准备绕道迂回到背后包抄曹魏的主力,他是这样一个战术。结果呢,由于赵云和邓芝的部队人数太少,而曹魏的兵力太强大,因此寡不敌众,赵云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这470里,要打通这条道很不容易,结果他没有能够出斜谷。他的部队被打散了。打散了以后,他很快就把部队集中起来,固守箕谷,把它固守住了。结果整个战役失败是由于街亭失守,导致了这个战役失败。赵云之所以受处分,是情有可原。因为兵力悬殊,他没有完成出斜谷的任务。所以他受处分令人同情,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诸葛亮军纪严明,令人敬佩。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这件事情,赵云有记载的败绩,就是这么一件。并不影响对赵云这个人的整体评价。从各方面讲,赵云依然不失为一个完人形象。

  (赵云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堪称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赵云是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至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结义的兄弟之中。在有的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从古至今,不少评论家对赵云忠义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关羽和张飞。那么,在《三国演义》中,是如何描写赵云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罗贯中演绎的故事跟史实会不会有很大的出入呢?)

  史料与演绎中的赵云

  赵云在当阳救阿斗,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当时,刘备由于带着十几万百姓,他行动缓慢,后来队伍整个被打散了。三千多军马只剩下一百余骑,一人一马为一骑,剩一百多个骑兵了。当时《三国志》上是这么写的,它说:有人言云已北去者。但是到底谁说没写。有人对刘备说,我看见赵云往北去了。往北去就是投奔曹操了,投降了。刘备一听生气了,就拿起手里的戟打那个人。它说,子龙不弃我走也。赵子龙绝对不会背弃我。过了一会儿果然赵云就来了。从这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出两条:第一,刘备非常信任赵云,赵云值得信任;另外还有一条,历史上的刘备性子也是比较急的,我们以前不是说过,鞭打督邮实际上是刘备不是张飞。这个地方也是,一听说赵云的坏话,他拿起戟就打他。这个细节挪到《三国演义》来以后,做了些改动。

  刘备不打人了,那么当时是谁说这个话呢?是糜芳。糜芳身受重伤,踉踉跄跄而来,报告刘备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也。他已经投奔曹操了,跑到曹操那儿去了。刘备说,子龙跟我是故交,我们是老朋友,他怎么肯背叛我呢?结果张飞头脑简单,张飞说,他现在看见咱们势单力薄,也许就投降曹操去了,为了图富贵,他投降曹操肯定能够得富贵,升官发财。刘备说,子龙从我于患难,他是在我患难时候投奔我的,不是我发达的时候,我地位很高的时候投奔我的。所以他说子龙是心如铁石,他对我是非常坚定的,忠心耿耿,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结果糜芳不是受伤了吗?他说,我亲眼看见他投西北去,西北都是曹操大军,我亲眼看见他去了。张飞说,等我亲自去寻他。我见了他,一枪把他刺死。刘备说,你错怪赵云了。这个地方能看得出来,刘备确实是知人善任。可张飞不听啊,张飞就带了二十余骑找赵云去了。见了赵云要杀他,到哪去了呢?到了长坂桥。

  实际上赵云当时军队被打散以后,他找不到甘夫人和阿斗。他就说,我好歹,我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主母和小主人找回来。哪怕我死在疆场上,我也要把他找到。所以赵云这个忠心耿耿,正是广大读者最敬重他的地方。《三国演义》写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细致,这个地方就显出这个作家的水平来了。就是他的情节安排非常合理。我们想赵云当时是单人独骑,胸前还揣着一个阿斗,你本事再大,在这数以万计的曹兵当中,你怎么可能连杀曹军名将五十余员。罗贯中在这个地方,有一笔交代写得非常细致。赵云到处冲杀的时候,有人告诉曹操,说这就是常山赵子龙。因为曹操问:这是谁?那么厉害。常山赵子龙!曹操马上下令:传令!不许杀死赵云,一定要活捉!行了,这下你就不能放箭了。你一个对一个,几个对一个打,谁也打不过赵云,所以都被赵云刺死了。

  要不是曹操下令不许放箭,必须活捉,甭说一个赵云,十个一百个早就被乱箭射穿了。所以这些地方就显出《三国演义》为什么是四大名著之一。这些细节都安排得非常地合理,具有情节的合理性。所以赵云才能够活着出来。在这个地方,毛宗岗有一个点评非常有意思,他说,以一个英雄的赵云,救一个无用的刘禅,还真不如不救呢。但是从来豪杰不遇时,英雄豪杰往往赶不上好时候,赶不上好的社会环境。而庸人到是多厚福。“以一英雄之赵云,救一无用之刘禅,诚不如不救矣。然从来豪杰不遇时”英雄豪杰往往赶不上好时候,赶不上好的社会环境。“庸人多厚福”这个阿斗早年是平庸,晚年是昏庸,他有福气。毛宗岗说的,你看他爸爸刘备,刘备是能力、智力都比阿斗强多了,可是刚当皇上没多久死了。而阿斗当了四十二年皇帝,享尽了福。所以毛宗岗说,还真不如当年赵云不救他。

  (《三国演义》中,赵云从来不像关羽那样傲慢自负,也不像张飞那样鲁莽粗心,他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三国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人物。罗贯中是如何让赵云这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能够立得起来又稳得住的呢?)

  罗贯中妙笔生花树赵云

  《三国演义》写赵云,如果我们注意一下,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只要是赵云跟别人在一块儿打仗,如果是敌方的将领,必定死于赵云枪下,或者是落荒而逃。如果是自己这一方的,那么,甭管他多大本事,他总有那么一点不如赵云。比如说,关羽。关羽没有和赵云在一起有重大的场面。关羽犯的错误不小,他丢失荆州。因为他骄傲自满又不能团结部下。比如黄忠,黄忠这个老将确实很不简单,但是黄忠在连胜了几次以后,在《三国演义》七十一回,他就有一点骄傲自满,丧失警惕了。结果呢,陷入困境。是赵云带着极少数的兵马,把已经陷入绝境的黄忠救了回来。至于袁术、袁绍、曹操、孙权手下那些大将,只要跟赵云交手,那都不是对手。而且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凡是有最重要的任务都交给赵云。

  比如刘备甘露寺招亲,这是一招险棋,你不去不行,不招不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弄好了孙刘两家就成亲戚了,共同抗曹。但是一旦被杀,或者被扣为人质,这个风险可了不得。因此诸葛亮他说,此事非子龙不可。就派赵云护驾,给他三条锦囊妙计。最后,果然赵云不辱使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是看得出来,诸葛亮对赵云是极度信任。关键时刻启用赵云。刘备对赵云也非常信任。夺取荆州以后,关羽是镇守荆州,在北边要防止曹操,张飞有时候带兵出征,刘备就让赵云当流营马司。这个留营司马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长。咱大本营可不能乱了,当时有一个情况,就是刘备招亲以后,孙夫人从东吴带了一些官吏和士兵过来,就是她的亲兵,她的警卫,肯定是从东吴带来的她熟悉的。

  这个孙夫人根据《三国志》上的记载,孙夫人在兄弟姐妹里比较小,她是孙权的妹妹,可能从小比较娇惯,又是老夫少妻,看来刘备有点怕老婆。孙夫人手下的官兵在荆州仗着是孙夫人的亲信横行不法。刘备又惹不起夫人,何况这个夫人她哥哥,(刘备)这个大舅子又是东吴的君主,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影响外交关系。但是不处理又不成,怎么办呢?刘备就把这个进退两难的活交给赵云,不仅让他管理这个城市,而且宫中的事情也让他管。因为他知道赵云治军严格。在这个当中,孙权趁刘备西征,去打益州的时候,他就派人写信,让他妹妹回去,说是母亲病了。当时《三国志》里面记载了这个事情。孙夫人就私自把阿斗带走了,结果呢,赵云和张飞就用小船追赶上去以后,把她截住了,(阿斗)夺回来了。《三国志》上面这个记载到《三国演义》里面做了一个重要的改动,就是把孙夫人的形象改好了。就是〈三国志〉里面孙夫人有点骄横,而且她私自带走阿斗是她自己的主意。

  在〈三国演义〉里面淡化了她的这些毛病和她私自带走(阿斗)的这种私心。是孙权说国太病危,因此孙夫人是做一个孝顺女儿的形象出面的。当然了,当时赵云要把阿斗夺回来,孙夫人也是坚决不干,那段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写赵云怎么追赶,先是在岸上追赶,然后发现一条渔船,跳上渔船,请艄公马上用小船追赶。到了大船旁边,赵云把长枪撂在船上,就带了一把青缸剑,啪一下,纵身一跳,跳上那个船。当时,孙尚香是让她手下的婢女,那些婢女都是有武功的,来夺阿斗,来推他。赵云的政策掌握得非常好,他又不能杀,他只能推等等那些细节都很经得起琢磨,写出赵云这个人是非常地有头脑。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考虑到政策,考虑到不要伤害孙刘两家的关系,而且他头脑里面很清楚,这是主母,这是刘备的夫人,我们不能随便地冒犯她,但是阿斗绝不能让她带走,写得非常细致。

  (赵云有勇有谋,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纵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像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见识过人之处。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群雄,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赵云的宽厚仁德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

  品格高洁的——赵云

  赵云这个人还有一条非常好,这和三国很多其他名将相比简直是独一无二,就是他心中装着老百姓,决不与民争利。刘备夺取荆州以后,占领了成都,当时(刘备)就讨论,准备把成都的许多土地和房子分赐诸将。你想,赵云这么高的地位,他肯定能分到非常大的宅院,肯定能分到很多最好的土地。但是赵云提出反对,他说这样对百姓不利,而且他举汉武帝的时候大将霍去病的一句名言,他说:匈奴未灭,无用家为。有的本子上是何以家为。就是匈奴还没有消灭,我们怎么可能回家呢?我们要安一个家,有很漂亮很大的房子有什么用呢?他说,现在的国贼不是匈奴,是曹贼。等天下太平了,我们都解甲归田,“各返桑梓”每个人都回老家不用打仗了,“归耕本土”回到我们老家的土地上,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去,这样才合适。

  然后他底下还说,“益州人民”,因为我们不是刚夺取益州还在打仗了吗,“处罹兵革”刚刚遭受战乱,田宅都应该归还,让他们能够安居复业,恢复他们原来的职业,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做买卖。他说然后才可以征兵、抽税,然后才可以做。他底下讲了一句非常好,他说,“得其欢心”,这样才能得到益州老百姓的拥戴。赵云不与民争利,他提这个意见可是得罪人的。多少大臣、武将,谁不想分个大宅子,多分几百顷土地。赵云力排众议,得民心最重要,不能与民争利。

  结果刘备就采纳了赵云这个建议。赵云治军严格,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而且处处为国家、军队、百姓着想,不徇私利。前面我们不是讲到赵云打了败仗吗?没有出斜谷,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当时不是街亭也失守了吗?整个战役失败以后,总结,回到成都以后,诸葛亮发现一个现象。他就问,他说街亭失守,军队是乱得一塌糊涂,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军用物资也损失了无数。他说为什么箕谷这一仗虽然没有出斜谷,但是守住了箕谷。这一仗军队和物资基本上没有损失,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果副将邓芝说,他说,那一仗失败的时候,赵云是亲自断后,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赵云身为大将何其可敬。就是因为赵云亲自断后,所以被打散的军队很快重新集结起来。军队基本上没有受损失,军用物资基本上也没有受损失。诸葛亮一听,非常感动,就下令要奖励赵云。当然降职这个处分是有了,但是军用物资不是没有损失吗?好,论功行赏!分一些给大家,结果赵云又提出反对。按说这个时候赏赐军用物资无非就是衣服食品这些东西。赵云讲,仗没打好失利了,不应该奖赏。何况国家现在还很艰难。因此,这些军用物资应该统统上缴国库。等到十月,就是冬天,因为每年冬天政府都要赏赐。因为冬天衣服、粮食这些留到十月的时候再赏。所以这些地方都看得出来,赵云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所以赵云的这种做法受到很多人的赞扬。《三国演义》里面把这个细节放大了,它加了诸葛亮的一句话,诸葛亮说,“先帝在日”,因为那个时候,刘备已经死了五年了。“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现在一看果然如此。确实,赵云身上最可贵的,还不是他的武艺超群,而是他的高尚品德。

  (赵云谦虚谨慎,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够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愎自用的关羽,自视清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而赵云和那些猛将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远见卓识的赵云

  如何将人物身份相近相同的这种人物能够写成不同的鲜活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长篇小说家遇到的难题。罗贯中也同样如此,可是我们能够区别出来。《三国演义》里名将如星,有许多武艺超群的大将。最有名的比如吕布、关羽、张飞等等好多人,但是他们都有不如赵云的地方。吕布反复无常,见利忘义,那完全是一个小人。所以,如果论武艺的话,三国的几十位名将当中,也许还有那么三五个、五七个人能够和赵云一拼高下,但是论德,没有一个人比他强。赵云最可贵就是胸怀坦荡、高瞻远瞩、是非分明,具有战略眼光。这是他和关羽、张飞等的最大区别。

  由于关羽的错误,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刘备意气用事,不顾一切准备发动全国之兵伐吴。《三国志》写劝谏刘备不伐吴的最坚决、最明确的人是谁呢?赵云!而且他讲得非常地有水平。他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你得分清谁是主要的敌人,谁是次要敌人。他说,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你把魏灭了,这个吴自动就归顺了。他底下还有一句话,讲得就更好了。他说,“当因众心”,就是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应当顺应民心。“早图关中”因为现在全国的老百姓都希望能够打败曹操。打败曹操第一步就要占领关中,然后出潼关,把中原河南那一带(占领),那是曹操的老巢,这样就统一天下了。因此要顺民心。他说,“不应置魏”,不应该先把魏放在一边,先与吴战。也就是说,你要分清主次矛盾,先解决哪个,哪个最危险,打哪一仗是最符合民心。

  结果呢,赵云这个话一开始打动了刘备。刘备犹豫了,有点想要重新考虑。他觉得有道理。这时候,张飞这个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头脑简单。张飞就说了,他就责备刘备,你忘了桃园三结义,你忘了当时我们的盟约。若陛下不去,如果你不去,我就带着兵自己打孙权去了。这样一来,就进一步煽动了刘备要为关羽报仇的心理。当时还有一些大臣,像秦宓,另外就是诸葛亮等等,他们都劝谏刘备,刘备听不进去,而且刘备差点把秦宓杀了。那么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把赵云的那段话进一步挑明,赵云就劝谏刘备说,要分清公仇和私仇,就是咱们和曹魏之间的仇是公仇,您和孙权之间的仇是私仇。你是为了给兄弟报仇,那个秦宓接着赵云讲的话也是讲,您不能徇小义,就是兄弟之间这种义气是小义,国家的利益是大义。结果刘备不听。

  所以刘备他是以小义害大义。蜀汉后来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彝陵之战的失败是一个最大的转折点。蜀汉的事业败就败在这个小义上,而赵云公私分明,小义大义看得很清,道理讲的非常透彻,而且提出警告,所有这些都证明赵云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将,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智慧、眼光远大的战略家。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对于倾注了作者满腔激情的完美人物,罗贯中又是怎样在小说中结构赵云辉煌一生的呢?)

  光彩一生的赵云

  说到赵云还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就是赵云从出场到结局一生辉煌。你看刘备出场的时候,他已经沦落到卖草鞋、编席子了。用咱们现在话来说,是小手工业者劳动人民。张飞是小业主,有点土地,开一个小酒馆,杀猪的。赵云没有过多交代他别的,但是他出场时亮相,救公孙瓒跟文丑大战,这是多么漂亮的一个上场。另外你从结局(来看),关羽被杀,身首异处,死了以后都不能埋在一起.。张飞被部下所害,刘备大战失败饮恨而亡,马超倒是病故了,而黄忠的死跟他中箭受伤有关系,只有赵云的结局是最好的。他临死前一两年还连斩五将,赫赫战功。这些地方都看得出来,作者是精心安排了赵云这个人物的一生。所以《三国演义》这样表现赵云反映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罗贯中对他的特别喜爱。赵云的人品和武艺在整个三国时期堪称天下无双!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闷时溪边观虎斗,闲来林间听鹿鸣。    

  (四)周瑜


周瑜,是《三国演义》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他从第十五回出场亮相,到第五十七回病亡,留下了许多让读者如数家珍、脍炙人口的情节,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又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跃然纸上。当然,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周瑜和诸葛亮两个人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斗智斗勇。而作者罗贯中似乎成心与周瑜过不去,让他在诸葛亮面前栽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

  从草船借箭、借东风到甘露寺招亲、讨还荆州,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诸葛亮面前总是技不如人,处处碰壁。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当然是十分生动的艺术处理。但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周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统帅东吴大军的大都督,周瑜难道真的就那么才短智拙吗?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讨伐东吴。为对抗曹操,孙权与刘备采取建立联盟、联合抗曹的战略,并采用离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等计策,最终使得曹军火烧连营,大败而退,这就是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赤壁之战。《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可谓是浓墨重彩,而这场大战的首功也自然落在了诸葛亮的头上,周瑜作为东吴军队的实际指挥者,似乎只是顺水推舟式地坐享其成罢了。从艺术角度看,这样的处理确实让故事更加精彩,也为后面周瑜与诸葛亮两人的斗法埋下了伏笔。那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统帅东吴大军的大都督周瑜,难道真的只能笼罩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吗?

  清代学者章学诚曾经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这当然是就小说的整体而言,具体到周瑜身上,这个比例可就严重失调了。罗贯中不只将周瑜变得才短智拙,并且剥夺了他赤壁之战的首功,还将周瑜描写成了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小人形象,以至于还让周瑜在临死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怆感叹。罗贯中为什么要将周瑜的不白之冤进行到底?而历史上的周瑜真的会是这样吗?这一切的一切是真有其事还是历史的误会?


  全文:

  (用当代视角,审视三国分争。用史家眼光,论说是非成败。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正说三国人物。周瑜是《三国演义》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他从第十五回出场亮相到第五十七回病亡,留下了许多让读者如数家珍、脍炙人口的情节。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用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跃然纸上。历史上的周瑜真的会是这样吗?为什么周瑜会在诸葛亮面前栽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为您正说周瑜,还周瑜一个真实面目。)

  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出现了好几个冤案,其中最大的冤案是周瑜。在《三国演义》当中周瑜有三大冤屈:

  周瑜的第一冤才智之冤

  第一,周瑜被描写为智知才拙,处处不如诸葛亮。诸葛亮当然是一个伟大的智者,但是周瑜也聪明过人。他跟诸葛亮比可以说略差那么一丁点儿。可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周瑜显得处处不如诸葛亮,那就不是差一点儿,是差得远了。他的计谋不是被诸葛亮识破,就是慢半拍,甚至是差一拍。周瑜和诸葛亮曾经多次较量,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我们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过好多次,唯一的打成平手只有一次,就是什么呢?就是怎么破曹操,说,得,咱们俩各人写一字。一个写一字,最后一看两人手上都是一个“火”字,打成一平手。除了这一次以外,周瑜是屡战屡败,没有一次胜诸葛亮的。

  比如说在曹操大军压境,占领荆州,要迫使东吴投降的时候,当时张昭为首的文臣基本上都主降,武将大部分主战,孙权那时候拿不定主意,他就派人紧急召回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周瑜当时因为面对诸葛亮,诸葛亮那时候已经被刘备派到东吴来说服孙权,周瑜他想试探一下,刘备到底有多大决心?诸葛亮到底有多大决心?他当时就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大军猛,威不可挡,战则必败,降则易安。我,我意已决。他说我已经决定了,来是见主公,见孙权的话,我就要建议他,派遣一特使请降。事先鲁肃已经知道,刘备和诸葛亮是主战的,而且鲁肃一直是主战的,鲁肃也知道周瑜是主战的,突然怎么就一下变了?

  鲁肃都非常吃惊。鲁肃说你这是懦夫之意,他批评周瑜是懦夫之意。结果俩人就争辩起来了,争辩起来,诸葛亮在旁边不说话,只冷笑,鲁肃就问他,说你笑什么?诸葛亮说,我笑子敬不识时务耳。(鲁肃说)先生何故反笑于我?(诸葛亮说)公瑾降曹的主意,甚为合理。(鲁肃说)哦?(诸葛亮说)将军决计降曹,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贵,我主系于天命,何足惜哉?然后诸葛亮就说其实没什么大问题,他说只要派个使者,驾一只小船,送上两名美女给曹操,这个仗就打不起来了。根本就用不着献上江东六郡的印信给曹操。他说曹操他百万大军南下,目的就是为了要这两个美女,因此他修了个铜雀台,让他小儿子曹植写了一篇《铜雀台赋》。这个赋里面写的,透露的意思就是说,他曹操命中注定能当天子,一定要得到二乔,姓乔的两个美女。

  周瑜说,这赋,你记得吗?怎么写的?诸葛亮说,因为这个《铜雀台赋》文辞华美,所以我就悄悄记下了,我背下来了。周瑜说,你给我念念,你给我念念。诸葛亮就念了,他就把整个《铜雀台赋》念了一遍: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休矣!美矣!。里面有关键性的这么几句,他说,立双台于左右兮,立两个高台在左右。

  有玉龙与金凤,这两个台叫什么呢?一个叫玉龙台,一个是金凤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我朝朝夕夕、日日夜夜都和这二乔在一起欢乐,寻欢作乐。毛宗岗在《三国演义》当中,他评点,讲得非常有意思,他在四十四回总批里边说,他说铜雀台的这个赋,原来《铜雀台赋》那个赋,它不是这么写,让诸葛亮悄悄地改了几个关键的字,它原来怎么样呢?“连二桥于东西兮”,注意,现在“东西”变成“东南”了,东吴不是在曹操占领的北方的东南部吗?它本来是“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这个“蝃蝀”就是指的彩虹,这两座桥就好像彩虹一样,把这两个台连起来了。

  它的意思就是说,东西有玉龙、金凤两个高台,而用桥把它连接起来。它下面那一句呀,诸葛亮就把它全改了,若长空之蝃蝀,就好像长空的彩虹,他现在是改成了,“乐朝夕与之共”,还改了一个字,它本来是“连二桥于东西兮”,现在是“揽二乔于东南”,把那个连字改成揽了,揽不就是搂抱吗?左手搂一大乔,右手搂一小乔,搂着俩乔,“朝夕与之共”,觉得乐,周瑜听了是勃然大怒,他当时就从座位上起来,面向北方指着,“老贼欺吾太甚”,欺人太甚了,诸葛亮说,大将军,你何必生那么大气呢?他说当年匈奴单于带领数十万骑兵进攻大汉,逼近长安,汉家天子以公主和亲,求得太平,现在不过是献上两个民女罢了。周瑜说,孔明,你有所不知啊,大乔是已故孙策孙将军的夫人,小乔是我的夫人啊!老贼欺人太甚!我誓与老贼,势不两立。

  诸葛亮假装不知道,哎哟,我实在是不知道,我是死罪死罪,死罪死罪。周瑜说,我,其实我早就决定了,我早就决定要跟曹操打一仗,现在这样,这仗是非打不可了,他说我求孔明,助我一臂之力,我们知道孔明到东吴去之前,他跟刘备说“事急矣”,这个事情急得不得了了,“请求救于东吴”,正好鲁肃来吊丧,有这个机会,然后去,所以诸葛亮他本来到东吴去求救的,现在反过来了,现在成了东吴,成了东吴主战派的第一号人物大将军,大都督周瑜向孔明求救,整个形势逆转了,周瑜整个被诸葛亮给蒙了。当然了,这个故事很生动,两个人物形象也很生动,可是周瑜这个智力差了点儿,而且那么容易就被诸葛亮的激将法一激就激起来了,诸葛亮的形象老成持重、足智多谋,周瑜呢?意气用事、头脑简单。这实际上是个冤案。这是他的第一冤。

  (从草船借箭,借东风,到甘露寺招亲,讨还荆州,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诸葛亮面前,总是技不如人,处处碰壁。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当然是十分生动的艺术处理。但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周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统帅东吴大军的大都督,周瑜难道真的就是那么才短智拙吗?)

  历史上的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他非常聪明,从小就有大志,有远见。十四岁的时候,他碰到一个朋友,这人是谁呢?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怎么会跑到北边去?他会跟周瑜碰到呢?当时十四岁的孙策跟着他的爸爸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当时孙坚的部队就驻扎在周瑜住的那个地方,俩人就成了好朋友了。周瑜当时就自作主张把家里边的一所大宅子借给孙坚使用,而且他家里面比较有钱,在钱财上给予大力支持,孙策呢?因为他从小也非常聪明,有才干,在讨伐董卓的过程当中,袁术发现了这个小伙子很了不起,他非常喜欢他。所以孙坚死了以后,孙策就接替了他爸爸领那支就是后来成为东吴主力的那支军队。袁术当时想重用孙策,孙策看出袁术这个人,成不了大事,他就跑了,他就到江东去发展。那时候他很年轻只有二十岁左右。我就要讲周瑜,因为周瑜的后来的发展跟他十四岁认识孙策成为好朋友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袁术也看出周瑜是个人才,这个人能文能武,很有才干,想要重用他,周瑜也看出袁术这个人成不了气候,所以他想另谋出路,这个时候二十一岁的周瑜收到了孙策捎来的一封信,因为孙策那个时候,已经在江南立住了脚跟,所以他希望周瑜来帮助他成就霸业。这样一来,周瑜就找到了机会,过江投奔孙策,那个时候他二十四岁。周瑜投奔孙策以后,孙策马上任命他为中郎将。周瑜到了江东以后,先在孙策手下,后来在孙权手下,一直很到重用。他帮助孙策打了许多大仗,成为东吴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东吴许多重大问题,关键时刻,周瑜都起了重要作用,在有的事情上,他简直就是一锤定音。比如当时曹操派人给孙策送信,就是说你如果是效忠汉室,因为那时候是皇帝控制他手里,那你就派一个质子,就是你的儿子或者是你的兄弟到京师来作为人质。当时以张昭为首的文臣都诚惶诚恐,因为曹操势力太大了,如果不答应他,曹操就要带兵来消灭东吴,所以呢,他们主张俯首称臣,送一个弟弟或者是他儿子,送到那儿去当人质。周瑜就坚决反对周瑜就说了,他还举了楚国当年的例子,就是你不能把人质送到强敌那儿去。

  你如果送去以后,你就处处受制于人。到时候曹操就要你到京师去,你敢不去吗?你儿子在那儿压着呢?他说咱们如果投降了曹操,最多不过封一个侯,封一个侯爵,你有十几个仆从,哪像现在“南面称孤”啊!现在是等于是南面为王,江东这带是咱们说了算,是您孙将军说了算哪,所以孙策的母亲是深明大义,她非常同意周瑜的见解,也就坚定了孙策的决心。我跟你曹操也不彻底闹僵,但是我不送人质。我在江东发展,所以孙策后来临死的时候,他跟孙权交代,一定要重用周瑜,要听他的话。孙策的母亲也跟孙权说,你要“以兄事之”,你要把周瑜当做自己的亲哥哥,所以就不送人质了。那时候周瑜是二十八岁。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讨伐东吴。为对抗曹操,孙权和刘备采取建立联盟,联合抗曹的战略,并采用离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等计策,最终使得曹军火烧连营大败而归。这就是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赤壁之战。《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可谓是浓墨重彩,而这场大战的首功也自然落在了诸葛亮的头上,周瑜作为东吴军队的实际指挥者似乎只是顺水推舟式地坐享其成罢了。从艺术角度看,这样的处理,确实让故事更加精彩,也为后面周瑜与诸葛亮两个人的斗法埋下了伏笔。那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统帅东吴大军的大都督周瑜,难道真的只能笼罩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吗?)

  周瑜的第二冤功劳之冤

  周瑜的第二冤是他在赤壁之战,当中的头功被剥夺了,我们现在看这个《三国演义》从这场大战的策划,战略的制定以及关键的一招借东风处处都是诸葛亮的功劳。那论功行赏,首功肯定是诸葛亮,实际上赤壁大战的首功应该是周瑜:第一,他是东吴主战派第一人,在说服孙权下决心打这一场大战当中,鲁肃固然起了作用。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周瑜。第二,他是东吴军队的实际指挥者,赤壁大战的孙刘联盟这一方的军队,主要是东吴的军队,尤其是周瑜常年训练的水军,起了决定性作用。另外,火攻这一招,这不是周瑜和诸葛亮俩人都写一个“火”字吗!实际上这“火”跟诸葛亮没关系,火攻之术由周瑜部将黄盖首先提出,现在这功劳,全都记在诸葛亮身上了。那么,这个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比较晚,唐代诗人杜牧的两句诗,杜牧《赤壁怀古》里头,说得很清楚《赤壁诗》“东风不予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人家说得清清楚楚,这是东风帮了周郎的忙,不是诸葛帮了周朗的忙。

  如果诸葛亮是头功的话,那应该“诸葛不予周朗便”可想而之,在唐代的时候,大家还认为赤壁大战之胜,周朗应立首功。不仅如此,到宋代,著名诗人大文豪苏轼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里面不是说了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赤壁”呀,不是“诸葛赤壁”。这就说明到北宋末年的时候,人们还普遍认为赤壁之战周郎第一功。(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在整个策划赤壁大战,包括火攻,包括水军、陆军,以及双方兵力如何配合的问题上周瑜都是起了主要作用。你比如说,对于曹军,我们知道知己知彼,你才能百战不殆,是不是?诸葛亮出于建立孙刘联盟的需要,他要虚张声势,要夸大曹军的实力,这样才能够迫使孙权最后下决心跟刘备联合,共同抗曹,所以他就夸大。

   说曹军百万之众,孙权有点不信,有那么多吗?诸葛亮故意说,我都不敢多说,实际上一百五十万呢,我怕把你们吓着了,实际上没那么多,周瑜就很实事求是,他非常清楚,而且他这个判断,证明是正确的,他说曹军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他也就十五六万,另外还有几万刚刚新投降的,刘表的军队,他们很多人心里都还不服,是不可靠的(周瑜见曰,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所以周瑜讲,他说主公您给我五万精兵,我足以挡之。我五万精兵我就可以把他那十五六万,再加上刘表的加起来总共二十多万,打得溃不成军。

  我保证打胜。他这个判断非常实事求是,孙权很高兴,就摸着他的后背,就跟咱们现在拍着后背一样,说你是跟我想的一样,不过他说,一下子就调集五万,我现在有困难,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三万,你放心去打,赢了你回来,败了你也回来,意思就是我不怪你,你们如果失败的话,我亲自和曹操决一死战。所以周瑜实事求是的分析,和他的决心,和他正确的这种策略,大大坚定了孙权的决心和信心。所以周瑜死了以后,多年了,好几年以后,孙权当皇帝的时候,他讲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没有周瑜,我是当不上皇帝的,讲得很实事求是。实际上周瑜最大的功劳就是赤壁一战,为东吴后来的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清代学者章学诚曾经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这当然是就小说的整体而言,具体到周瑜身上,这个比例可就严重失调了,罗贯中不只将周瑜变得才短智拙,并且剥夺了他赤壁之战的首功,还将周瑜描写成了妒贤嫉能、心胸狭隘的小人形象,以至于还让周瑜在临死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怆感叹!罗贯中为什么要将周瑜的不白之冤进行到底?而历史上的周瑜,真的会是这样吗?这一切的一切是真有其事?还是历史的误会呢?)

  周瑜的第三冤品质之冤

  周瑜的第三个冤屈那就更冤了,因为第一冤无非是智慧高下;第二冤无非是功劳大小;第三冤就是把周瑜写成是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多次想杀害诸葛亮而未遂的小人。你看诸葛亮到东吴,周瑜借口说弓箭不够,让他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用不了十天,三天就够了,周瑜心里就更高兴了,这个不赖我了。(子敬,此汝亲眼所见,他(诸葛亮)自送死,非我逼他,有此物(军令状)在,三日后,定叫他伏箭而亡。军需司,在十万支狼牙箭,清点亦需半日,我命尔等务必小心侍候,孔明所要造箭之物,均予他备齐,三日之后,定叫他无话可说。是。)

  另外关键的这一招,借东风,东风起来了,火攻成功。东风一刮起来,周瑜马上派人,要杀掉诸葛亮。(诸葛亮有夺天地造化之法,神鬼难测之术,若留此人,日后必为东吴祸根哪。丁奉、徐盛。在。各带一百军兵,分水旱两路,直奔南屏山七星坛,见诸葛亮,休问长短,立即斩首,将首级拿来请功。是)那借东风诸葛亮是头功,你现在这样做是恩将仇报。这是品质恶劣。所以周瑜第三个冤屈,就是他这种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多次设计谋害诸葛亮,把他写成一个严重的品质恶劣的小人、阴谋家。实际上历史上的周瑜他根本就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周瑜虚怀若谷、胸怀博大,是一个谦谦君子。他接掌东吴兵权以后,善待同僚和部下,威信很高,只和一个人关系没搞好,这个人就是老将程普。程普有点摆老资格,心里可能也有点不平衡,凭什么你那么年轻你就当总参谋长,就相当于咱们现在说的总参谋长,国防部长,你就当大将军?而且程普多次当众顶撞,不尊重,甚至凌辱周瑜,让他下不了台,但是周瑜从来不跟他计较,非常地宽容。

  结果程普彻底被感动了,程普后来跟别人说(普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他说跟周公瑾,跟公瑾交往,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喝美酒,最好的美酒,醇醪,就是在地窑里面搁了好多年的美酒,因为好喝,好喝就多喝,不知不觉地就醉了。就是你跟周公瑾交往,你不知不觉就被他感染了,被他感动了,你不服也服了,你想连程普都服了,所以大伙儿都对周瑜非常地尊敬,《三国志》是史书,在这个基础上长期流传,出现了许多评话,就是说书的,稿本和戏曲,最后由罗贯中重新创作,成为小说《三国演义》。

它虽然基本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主要人物形象都是历史上的真人,而且基本上也符合历史上的评价,但是有时候为了艺术需要,就难免要发生一些变化,你完全按照历史写,那小说那就没法写了,他这个虚构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些次要人物,有时候某些重要人物的某些个性也不得不加以改变,周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知道长篇小说,小说必须有矛盾,矛盾有冲突,这样故事才好看。诸葛亮他的对手戏,主要矛盾方面都得有代表人物,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手就是周瑜,这样一来,注意,周瑜可就吃亏了,你为了突出诸葛亮只能贬低周瑜。

  但是《三国演义》成书,至今已经六百年,周瑜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已经深深地广泛地活在了人们的心中,所以还没法平反昭雪,因为他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多才多艺,美男子,各方面都非常杰出,但是就有这毛病,所以他不能平反昭雪,也没有必要平反昭雪。因为他是个艺术形象,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历史上的周瑜不一样就行了。何况我们通过比较《三国志》历史上的周瑜跟小说中的周瑜它的区别还能得到更多审美享受,这岂非一大快事乎?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闷时溪边观虎斗,闲来林间听鹿鸣。    

  所谓“时势造英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在三国众多的明星人物中,鲁肃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虽然忠厚可嘉,善解人意,却又显得才智不足,胆小怕事,既没有诸葛亮的天才智慧,也没有周瑜的胆识魄力。在他身上,很少有可圈可点的大作为。那么,一个最终接替周瑜,出任东吴大都督的响当当的人物,为什么会是这种表现呢?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一个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的形象。这样的刻画,对于烘托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历史上的鲁肃真的是这样吗?鲁肃又是如何出道的呢?

  公元198年,二十六岁的鲁肃来到东吴,投奔孙策,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孙策的重用。本想大展宏图的鲁肃,此时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心灰意冷的鲁肃准备离开东吴这个伤心之地。正在这个时候,公元200年,也就是鲁肃二十八岁的时候,孙策病故,孙策的弟弟孙权继位。此时的鲁肃到底是去是留?孙权会慧眼识英才吗?鲁肃的命运会就此改变吗?

  三国时代,占据北方的曹操实力雄厚,而占据巴蜀的刘备与占据东吴的孙权实力较弱。为制衡曹操,刘备与孙权两家不得不选择联合抗曹的道路,并由此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孙刘联盟这个重要的战略构想最早究竟是由谁提出来的?鲁肃在这一构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单刀会是《三国演义》里面一个很著名的情节。驻守长江的鲁肃为了想要回荆州,邀请关羽赴宴,并设计埋伏想加害关羽,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将计就计的关羽震慑住,最后,故事以关羽的潇洒离去而草草收场。单刀会这个情节与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一样,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威猛神勇与胆识气魄。可是,作为对手戏的鲁肃,被刻画成了瞻前顾后、胆小怕事的不堪形象,这到底是真是假?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单刀会呢?而鲁肃在单刀会上真的像小说中描写得那样窝囊吗?

  全文:


  (所谓时世造英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在三国众多的明星人物中,鲁肃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在《三国演义》中,他虽然忠厚可嘉,善解人意,却又显得才智不足,胆小怕事。既没有诸葛亮的天才智慧,也没有周瑜的胆识魄力。在他身上,很少有可圈可点的大作为。那么一个最终接替周瑜出任东吴大都督的响当当的人物,为什么会是这种表现呢。)

  鲁肃

  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出现了好几个冤案,其中最大的冤案是周瑜,跟周瑜的情况差不多,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这鲁肃倒霉透了,他吃亏可吃大了。如果说周瑜是《三国演义》最大的冤案,那么鲁肃是第二大冤案,大概是不会错的。咱们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往往会纳闷儿读完以后,你说这周瑜那么聪明,那么有能耐,有远见。他临终的时候,怎么会推荐鲁肃怎么个人来接替他呢,因为鲁肃在咱们印象当中,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情商有余、智商不足,为人忠厚可嘉,魄力、胆略这些简直无足道者。有时候都显得有点窝囊。周瑜怎么会推荐怎么一个人来接掌东吴的兵权呢,再说了,孙权也是一代英主,孙权很年轻的时候,曹操就非常赏识他。曹操有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要有儿子就要像孙权那样,曹操的几个儿子都不错啊,曹丕,曹植他都觉得不如孙权。

  后来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就把这句话放到它那个词里边原封不动搬过来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照理讲孙权很英明,他怎么就接受了周瑜的建议,用了这么一个“平庸之才”来当东吴军队的统帅呢。这本身就很值得我们思考。在《三国演义》里边周瑜如果说比诸葛亮差一点,或者慢半拍,那鲁肃就不是慢半拍了。甚至不是一拍,得好几拍。他老不明白,非得让诸葛亮给他点破了他才能明白。你像当时曹操派蔡中、蔡和来诈降,就是赤壁大战前夕,周瑜一眼就看穿了,他假装中计,鲁肃也看出来了,他当时就提出来了,就是说跟周瑜讲,这两个人是来诈降的,不能用,周瑜就批评他说你这样多疑,你怎么能容天下之人呢。

  鲁肃就不愿意顶撞他,就默默走了。然后他就把这事告诉诸葛亮,诸葛亮就说,他就笑,鲁肃问他你为什么笑,诸葛亮说:“我笑子敬不识公谨用意,两军交战,大江阻隔,信息不通,细作极难往来,曹操派蔡中、蔡和前来诈降,实为刺探军机,公谨将计就计,正要他们通风报信,此乃兵不厌诈也”。这一来,鲁肃才恍然大悟。你看这三个人,智力水平是一个比一个差,诸葛亮第一,周瑜第二。周瑜的那个(计策)诸葛亮马上就看破了,所以鲁肃不行。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一个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的形象。这样的刻画对于烘托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历史上的鲁肃,真的是这样吗,鲁肃又是如何出道的呢)

  鲁肃出道

  历史上的鲁肃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性情豪爽、处事果断,和《三国演义》里边写的根本不一样,甚至同一件事情历史上和《三国演义》写得他的表现完全不一样。我们讲历史上的鲁肃,他打年轻的时候就显出来此人是一个帅才。鲁肃比周瑜还要大一两岁,比诸葛亮要大七八岁。当时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鲁肃一看这个形势,他就自己学习武艺、兵法,广散家才,招募贤士,然后他带了一帮年轻人,那个时候他很年轻,不到二十岁。带了一帮年轻人以打猎为名到他那个家乡的南山讲武习兵。那你想谁讲武啊,当然是他讲啦,他给他手下那帮人讲如何作战,然后训练,进行训练。这样的话,他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武装,那个时候,北方势力最大的是袁术,后来是袁绍。袁术知道鲁肃这个人,听说很有才干,当然比较年轻了,就任命他当一个地方官。大体上相当于县令。前面我们不是讲到周瑜为了摆脱袁术的控制要到南边去发展吗。当周瑜带领他手下的人往南走的时候路过了鲁肃的家乡。周瑜就向鲁肃提出来你能不能资助我一点军粮。当时鲁肃就指着他那个大院里面有两个大囤子,都是米。每一囤都有两三万斤。鲁肃说这两囤里边你挑一囤,一半就给他了,就那么豪爽。当然两人就成了很好的朋友。鲁肃当时也在观察,他发现在北方难以发展,而江东是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就是可以躲开北方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灾难,以观时变。那个时候他心里面就已经有一个长远打算了。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已经看出来,袁术这个人确实成不了气候,在他手下在这个地区不会有多少前途。周瑜不是去投奔孙策了嘛,所以鲁肃也决定追随周瑜到江东去投奔孙策去。当时他带领了三百多人,一路往南走。这三百多人,除了一部分,他训练的士兵还有很多家属,男女老幼都有。鲁肃就让这些年幼体弱的还有妇女走在前头,他带领那帮青壮年走在后头。他本人走在最后,总共只有三百多人。鲁肃跑了以后这个消息当然很快就被袁术手下的个比较高级的官员和将领知道了,就派兵追赶。追不回来的话就要杀掉。因为鲁肃带的是一支有很多家属的这么一支队伍,走得非常慢,所以很快就被追上了。当被追上的时候,鲁肃马上下令手下的人准备迎战。当时追兵一看鲁肃已经准备迎战了,就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了。然后鲁肃就发表了一通义正词严的话,讲我为什么要走,你们追我是没有道理的。讲完以后,他就拿了一个盾牌到远远的一个地方挂在那个树上,然后就搭箭,张弓,连射几箭,每一箭都把那个盾牌刺穿了,你就可想而知鲁肃的箭法是又准而且他的弓力量非常大,都把那个盾牌穿透了,那个追兵的将领一看,本来听鲁肃一番话一讲,人家占理,有道理。再一看这架势,鲁肃手下的人个个都是刀箭出鞘,弓箭上弦。鲁肃刚才已经表演了一下了,箭箭穿透,要打的话也打不过呢,退兵了。你看看鲁肃,这么年轻,那时候鲁肃二十六岁,已经显示了这种大智大勇的这种能力,不凡能力。

  (公元198年,二十六岁的鲁肃来到东吴,投奔孙策。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孙策的重用。本想大展宏图的鲁肃,此时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心灰意冷的鲁肃准备离开东吴这个伤心之地。正在这个时候,公元200年,也就是鲁肃二十八岁的时候,孙策病故。孙策的弟弟孙权继位。此时的鲁肃到底是去是留,孙权会慧眼识英才吗,鲁肃的命运会就此改变吗。)

  鲁肃与孙权

  孙策死了以后,周瑜极力地保荐鲁肃。本来鲁肃准备要离开南边到北方去发展了,把鲁肃留下。孙权就单独跟鲁肃谈。两个人“合榻对饮”就坐得很近了,就好象咱们在炕上,一个炕桌,两人对饮,就向他问计。就是你看天下形势,我应该怎么办。孙权当时提出来,我想学春秋的时候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成就一番霸业,我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鲁肃非常真率,鲁肃说现在东吴太弱,还没有能力,还谈不上成就霸业的问题,他说现在在北方,曹操已经控制了皇帝,因此汉室不可复兴,就是你现在说我们要恢复汉室,还是刘家。刘家的人当皇帝,这不可能了。因为曹操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

  曹操,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是国贼、汉贼等第。从正统观念来讲就是这样,他又势力很强大,你又不可能很快地把他除掉。那怎么办呢。他说关键是我们要在江东发展。江东首先要打败刘表手下有一个大将,叫黄祖。然后进一步打败刘表。这样整个江南就在您的统治之下了。那个时候根据天下的形势就可以建立国号称帝了。他当时提出了一个概念:“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挑衅的“衅”,就是机会。鼎足,鼎有三条腿。曹操不是一条腿嘛,您将军不是一条腿嘛。他说的鼎足江东那个第三条腿指的是谁啊不是刘备,那时候刘备还不成气候。他指的是刘表,因为刘表的军队很多,占的地方很大,而且很富庶。所以他说你先要鼎足,你在江东先站住,然后把那第二条腿,把刘表打败了,把荆洲占了,你不就和曹操可以抗衡了吗,到那个时候,建立国号称帝就合适了。

  他这个思想,跟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孙权就非常器重他。赤璧大战之后,鲁肃先回到京师,先回到孙权的大营,来向他报告,孙权就派所有的文臣武将都出去迎接他,而且自己也出去,扶着马鞍子迎接鲁肃下来。鲁肃当然是骑着马回来的,赶回来报告。当然了得进院子,上殿,然后正式坐下,大厅里边,鲁肃又要正式行大礼,要跪下行大礼,尽管还不是皇帝,那时候还不是皇帝。行大礼。鲁肃行大礼的时候,孙权起立还礼。你看孙权对鲁肃多敬重。完了呢,孙权就对鲁肃说,他说:“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来”。能不能足以显你的威风啊,显赫,你看我亲自来欢迎,而且我扶着马鞍让你下来,能不能显出你的威风啊。这时候已经坐下来了,坐下了。鲁肃说:“未也”,当时在座的所有文武大臣都非常吃惊。

  这是主公啊,亲自欢迎你,还不显得显赫,你还不赶紧谢恩,你得客气点,你还说不够,哪有这么说话的。这时候鲁肃他慢慢地举起了手里的马鞭,马鞭还在他手里头。他慢慢地举起了手没里的马鞭。他说等到有朝一日,您平定四海,统一九州当了皇上,您派一辆高级的马车来叫我,把我接来,那个时候才显得饿我威风哪。孙权听了以后非常高兴,是抚掌欢笑。抚掌就是这么搓着手,他满意地,高兴,笑。为什么,因为鲁肃这么雄才大略的人认为我将来肯定能当上皇上,他怎么不高兴啊,我们看看鲁肃这个人,性情非常豪爽。当着主公的面,众位大臣的面,他居然都敢开这个玩笑。而且是开了不止一个玩笑,还举着马鞭子。从这儿咱们也可以看出来三国时期为什么人才辈出,他政治环境比较宽松,跟清代不一样,清代的皇帝也需要人才。但是清代所需要的人才,你首先要当奴才,你要唯命是从,唯唯诺诺。你当好了奴才,你才有可能发挥你某些人才的作用,这就是三国和清代的不同。所以三国为什么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周瑜临终,极力保举鲁肃接替他,接掌东吴兵权,而且立刻得到孙权的批准,是完全正确的。鲁肃好几年成为周瑜的主要助手,不是偶然的。

  (三国时代,占据北方的曹操实力雄厚,而占据巴蜀的刘备与占据东吴的孙权实力较弱。为制衡曹操,刘备与孙权两家不得不选择联合抗曹的道路,并由此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孙刘联盟这个重要的战略构想最早究竟是由谁提出来的呢,鲁肃在这一构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鲁肃与孙权联盟

  建立孙刘联盟,后来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战略构想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究竟是鲁肃先提出来的,还是诸葛亮先提出来的。我们要回顾一下形势,就是当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夺取荆州,当时刘备岌岌可危。东吴受到了强大的压力的时候。在刘、孙两家都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投降,俯首称臣。要么两家联合,共同抗曹。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两家联合共同抗曹,有点脑子的人都容易想到。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英雄所见略同”。实际上有些事情不是英雄所见也略同。一般人也能想到,不过话又要说回来,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实很了不起,因为什么呢,他不是一般的提出。建立孙刘联盟,他提出来的时候,诸葛亮自己的身份,他还是隐居隆中的一个山野草民,而且刘备当时是势孤力单,岌岌可危。

  他对天下形势做了很详尽的分析,语言极其精彩,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所以从整个分析的水平上来说,《隆中对》要比鲁肃当时那段谈话的水平要高。也就是说诸葛亮他看得很远,他是胸怀天下,眼观全局。这是他远远高于其他智者的地方。诸葛亮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鲁肃是哪一年提出他的主张来的呢。鲁肃对那些形势的分析他的基本思路跟诸葛亮是一样的。我刚才已经讲了,他比诸葛亮早六年,所以鲁肃确实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那个时候刘备因为还没成气候,刘表比较强大,但是鲁肃已经提出了这个战略构想,因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就是说在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把他的《隆中对》具体化,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后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应该说孙权他原来就已经受到了鲁肃的思想影响。因此,现在让诸葛亮一说,孙权就下定决心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鲁肃确实也表现出一种高度的智慧和远见。

  (单刀会,是《三国演义》里面一个很著名的情节。驻守长江的鲁肃,为了想要回荆州,邀请关羽赴宴。并设计埋伏,想加害关羽。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将计就计的关羽震慑住。最后故事以关羽的潇洒离去而草草收场。单刀会这个情节与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一样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威猛神勇与胆识气魄。可是作为对手戏的鲁肃被刻画成了瞻前顾后、胆小怕事的不堪形象。这到底是真是假。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单刀会呢,而鲁肃在单刀会上,真的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窝囊吗。)

  鲁肃与单刀会

  大家喜欢看戏的可能都知道有一个折子戏叫《单刀会》。《单刀会》是根据《三国演义》里边的一回,就是“关云长单刀赴会”来改编的。这是个很有名的折子戏,这个戏很多朋友可能都会有印象,当时东吴讨荆州讨不回来,要三郡刘备也不给。后来东吴就派兵,吕蒙、甘宁等等。眼看一场大战在即,因为那时候刘备是派关羽镇守荆州。鲁肃去了以后,就设计。《三国演义》里边这么写。《单刀会》这个戏也是这样,就是鲁肃设计请关羽赴宴。当时关平等人都劝关羽不要去说太危险,关羽说不怕,没关系。他就带了十几个人。当然了他后来布置了关平等五百人架了小船要准备接应,。但是自己就带了十几个人去。他说他不怕鲁肃,我看鲁肃敢把我怎么样。我们要注意,这是鲁肃设计请关羽,关羽单刀赴会,就带了十几个人去了。这个风险它是不对等的,关羽冒了极大的风险,最后是把鲁肃震住了。鲁肃吓得是魂不附体,如痴如呆。

  你看看鲁肃就那么窝囊,那么废物,这是《三国演义》。单刀会是表现关羽神勇的一个很有名的段子。这个段子历史上有没有根据呢。历史上确实有过单刀会。《三国演义》的单刀会就是根据这个来改写的。历史上有两条记载,这两条记载略有不同。一条记载就是鲁肃请关羽相见,请关羽相见,当时双方都带了不少官兵。然后找了一个地方见面,在座的双方都有一些将领,其他的士兵都留在百步之外。

  注意,双方的风险就是对等的。鲁肃就在会见的时候就义正词严地谴责刘备言而无信。你们本来说没有地盘,借荆州。现在你们已经得了益州了,荆州不还。不仅荆州不还,你连江南三郡你都不还,结果呢当时有一个人。这个人显然就是刘备阵营的。为什么,他就讲,他说土地归谁,哪儿有谁规定的“惟德所有”,谁有德谁就能得到,那意思就是,我们主公刘备是皇叔,这本来就是刘家的天下,刘家的土地,什么还不还。当时鲁肃听了那个人的话非常生气,是“肃厉声呵斥,辞色甚切”,就是说鲁肃当时说的话是非常的重,而且脸色很难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就很生气地扶着刀站起来,他说这个人,他说我们现在说的是国家的事,这个人不能代表我们,因为这个人说话很不礼貌。结果关羽就目视他退出,就是给他使个眼色,你走开,别在这儿掺和。这个人很显然是关羽带来的一个将领,让他走了。

  结果这次见面的结果。这次见面就是刘备,关羽那是权全代表了,就决定以湘江为界,湘江以西还是归刘备,湘江以东的土地全归东吴。所以这一次单刀会实际上不是单刀了是多刀了。每个人身边艘带了不少将领,没打一仗,没交一个回合,鲁肃拿回了三郡,三郡的土地。这是一条记载,这条记载是鲁肃邀请关羽,双方风险相等。还有一条记载就更有意思了,是关羽请鲁肃赴会,鲁肃手下有些将领就讲了,不能去,太危险了。鲁肃力排众议,坚决赴会,结果在会上又是一通义正词严的批评,批评刘备,你们这方面不守信用。结果《三国志上》记载,“羽”无以对,关羽听了哑口无言,没辙,乖乖地交出三郡。所以这一次鲁肃是比上一回更光荣,所以历史上的单刀会是这样的。

  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如何把地位、身份相近、相当的人物塑造成不同的艺术典型,这是小说家感到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如果解决得好,这部小说就会很成功,就会有许多人身份相同、相近比如都是大将,但这个跟那个不一样,都是相当于宰相、大臣这一级的这个形象和那个形象不一样。《三国演义》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当然了为了陪衬诸葛亮有时候就不得不牺牲一些其他人物。为了陪衬周瑜的魄力与心机,鲁肃只能做个老好人。为了陪衬关羽的神勇,鲁肃只能当个胆小鬼。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超人智慧,鲁肃就只好平庸无能。总之,《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倒霉透了。其实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肃大智大勇、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堪称一代豪杰。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闷时溪边观虎斗,闲来林间听鹿鸣。    

  在三国人物中,盛传最久的当属关羽,唐代已将关庙称作“武庙”,与孔子“文庙”相提并论。关羽身后的荣耀,不仅为列代帝王将相所望尘莫及,就是“文圣”孔子也自叹不如。史书《三国志》在肯定其功绩的同时,也批评他“刚而自矜”、“骄于士大夫”。他的骄傲性格在他的事业高峰之际达到了顶点,导致了他的兵败麦城,被敌人活捉并杀害的悲惨下场。不管史书还是演绎怎么写,时至今日,人们仍对关老爷顶礼膜拜十分虔诚?那么,关羽文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关羽的性格弱点是他“失荆州、走麦城”的根源吗?关羽出生于东汉河东郡解县,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当地一个豪强仗势欺人、民愤极大,关羽将那个恶霸除掉后逃难江湖,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遇到刘备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关羽作为被推崇至今的武圣人,他的名望到底是怎么树立起来的呢?

  关羽和其他三国英雄在个人品格上有着鲜明的不同,他不仅武艺高强,并且忠义凛然,立身行事光明磊落。关羽的这些性格特点,正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称道的。然而,在关羽身后被推崇、美化、神化的过程中,史学界和评论界对关羽也颇有微词,《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关羽的过错是怎么记载的呢?


  全文:

  (在三国人物中,盛传最久的当属关羽,唐代已将关羽的庙,称做“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提并论。关羽身后的荣耀,不仅为列代帝王将相所望尘莫及,就是“文圣”孔子也自叹不如,史书《三国志》在肯定关羽功绩的同时也批评他“刚而自矜骄子士大夫”,他的骄傲性格在他事业繁荣高峰之际达到了顶点,导致了他的兵败麦城,被敌人活捉并杀害的悲惨下场。不管史书还是演义怎么写,时至今日,民间仍对关老爷顶礼膜拜,十分虔诚,那么,关羽文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关羽的性格弱点是他“失荆州 走麦城”的根源吗?)

  中国长期以来,主要是在明清以后,特别是在清代,几百年来盛行关公崇拜,关帝庙遍于全国,大家一说关老爷都知道是关公,没有叫刘备“刘老爷”的,你叫刘老爷,还以为是传达室的刘老头呢。但是一叫“关老爷”都知道,而且还有这个话你这不是在关老爷门前耍大刀吗?叫关羽“关老爷”,这种关羽崇拜跟关羽自身的素质是有关系的,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的关羽怎么样,关羽之所以受到人民的广泛尊敬和崇拜和他有许多过人之处是分不开的,《三国演义》里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什么斩颜良、 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等等都是大家很耳熟能详的段子,不用说了,就说刮骨疗毒写得多生动啊,这是真事。当时华佗怕他疼说先钉一个柱子,柱子上再钉个铁环,你把胳膊伸进去给你绑住,省得你疼的时候挣扎,他说,别费这事了,没事,结果呢,刮毒的时候流下来的脓血盘都满了,有意思是在什么地方呢?但是在刮骨疗毒的时候,关公跟别人是一边割肉吃喝酒,一边谈笑自若,意志如此坚强堪称千古第一人《三国志.方技传》里面写到了华佗给人治病,它举了很多案例,说某地某人得了什么病,华佗怎么给他治,治好了。

  某地某人得了什么病,华佗给他开刀,治好了。某地某人什么病,四方求医,花了不知多少钱眼看快死了,华佗把他救过来了,怪了,没写到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里面当时写华佗给人开刀的事写到不只一处,华佗给人开刀都是让他吃一种叫“麻沸散”的麻药而且麻了以后呢,这个人啊就醉死无所知,就和喝醉酒死过去一样,一点都不知道,当然也就不疼了,所以呢,我就怀疑是不是给关羽刮骨毒,因为给关羽刮骨疗毒〈三国志.关羽传〉上有记载,可能不是华佗,是另外一位外科专家,当然啦,也有可能就是华佗,没有写明,不过话又讲回来了,关羽如果真是吃了麻沸散,醉得跟死人似的,那就不好看了,而实际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他还就是没有吃麻沸散,没有麻醉过去,就是这么刮骨,流了满盆的血,跟别人喝酒吃肉,谈笑风声,所以这个〈三国演义〉关羽形象是建立在关羽的人格、无武艺、个性事实的基础上的,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看起来是很严格的现实主义的,实际上很多地方也很夸张,带有很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有些东西夸张得更多一点。比如说,关羽的胡子很有名,美髯公,是真的,历史上有记载,所以,诸葛亮给他回信的时候,就用一个“髯”字来提,我从这个地方推测关羽可能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他可能祖先是白种人,因为中国人一般来讲没有连鬓胡子这个“髯”就是指两腮的胡子都很长,须是指下巴底下的胡子,像他的刀,青龙偃月刀当然就是那个时候的长度比现在要短,重量要比现在轻,八十二斤,按现在的重量来算也有五六十斤呢。甭说斩颜良、 诛文丑咱们能把它扛起来就算不错,是不是,有很多浪漫主义的写法给大家留下更深的印象。

  (关羽出生于东汉河东解县,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当地一个豪强仗势欺人,民愤极大,关羽将那个恶霸除掉后逃难江湖。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关羽遇到刘备召集人马,便个别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关羽被作为被推崇至今的武圣人,他的名望到底是怎么树立起来的呢?)

  我们应当说无论是〈三国演义〉也好,〈三国志〉也好,确实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关羽的高贵品质。最重要的一条关羽这个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可贵的品质,就是重然诺、轻生死,重义轻利,十分看中人和人之间的情义。我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做到,就是诚信,人和人之间交朋友要真诚,所以大家都感到像关羽对刘备对张飞这种感情非常可靠,我们就需要跟这样

  的人交朋友。你看关羽对刘备那真是忠心耿耿,对张飞这些人多好,曹操对他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金挂银,美女锦袍,他就留下一匹赤兔马,为什么,有了这马我就可以千里寻兄,很快就可以找到我的兄长,所以跟朋友之间这种重情义,给大家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因为每一个人,不管多么强大,他总是一个个体,他都需要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好汉还需要

  三个帮呢,何况我等凡夫俗子,谁都需要朋友,谁都需要靠得住的朋友。所以关羽后来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重用、信任,跟他这种品质是分不开的。刘备得了荆州以后,后来又得了益州,得了益州以后,他就把根据地设在益州了,派关羽董(督),就是董事长的“董”,督就是总督的“督”,荆州事,就是把荆州的军事、民政、财政,所有大权交给关羽,你想对他是多么信任,也可想

  而知关羽能力之强。因为荆州北拒曹操,东防孙吴,这是战略要地。实际上,确实在《三国志》中记载了他很多武艺高强、所向无敌的事迹。现在我们回到仕号上来,我们知道古人比较有名的人死了以后,皇帝都会给他们一个谥号。我们从这个谥号的变化当中就可以看出关公崇拜的发展。我们看以下所以这些谥号,特别是到后来,包括雍正皇帝给他长达24个字的谥号,这里头最重要的用咱们现代术语来说,你写文章不是要有关键词吗?你打电脑查什么文章把关键词输入,这24个字的关键词是什么,就是忠义神武,或者说忠、武,这个武,武艺高强到什么程度,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一般人做不到的,也就是说忠、义和武,这三个字就代表了关羽的个性和他的能力。这三个字是什么关系呢?哪个字是基础啊,是武,是他的神武,我们知道历史上忠义之士历代都有,就

  光是三国期间就有很多,徐庶、孙权、鲁肃,举出一大帮都是忠义之士。为什么他们没有形成崇拜,关键就是,关羽除了忠义以外,他的神武,就是他那种超凡的神武的能力,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安全感,再加上他的忠义,这个神武就能够保护众人,保护江山社稷,如果没有忠义,光有神武那是绝对不行的,一般的人都有一个印象,三国武艺第一人是谁啊?吕布,肯定是吕布,是不是?

  你想三英战吕布,张飞按照关羽的说法,关羽曾经跟曹操说因为他斩颜良。曹操欣赏得不得了,马上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说,我不足道。吾弟,我弟弟翼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口袋里掏一个小钥匙出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所以曹操一听,马上跟手下的诸将说,以后见到张翼德要格外小心,不能轻敌,所以为什么张飞在长坂桥上一站,曹操底下的军队就大乱了,就

  是这样,张飞跟吕布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加进去又打了三十回合还不行,最后刘备出马,而在那之前,曹操六员大将都是许褚、李典、于禁,那都是名将,六个人才把吕布打败,但是吕布这个人呢?生为大将实乃小人,此人是不讲信义,反复无常,所以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他始终不能得到中国人的尊敬就在于此。因此,神武是基础,但神武她不能离开忠义,只有既忠义又

  神武者,如关羽,才能得到广大中国人上至皇帝下自平头百姓的普遍崇拜。所以,忠、义、武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融为一体的。无论是统治者利用他也罢,老百姓尊敬他也罢,都看中的他这三条。

  (关羽和其他三国英雄在个人品格上有着鲜明的不同,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忠义凛然,立身行事光明磊落。关羽的这些性格特点正是中国传统理论道德所称道的,然而在关羽身后被推崇、美化、神化的过程当中,史学界和评论界对关羽也颇有微词。《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关羽的过错是怎么记载的呢?)

  关羽当然也有缺点,在《三国演义》里也写了,他对士卒,对他手下的士兵不错,而骄于士大夫,这对地位高的士大夫包括那些大将他就瞧不上,比如当时黄忠投降以后,刘备封了他关羽就不太满意,马超归顺了刘备以后,刘备马上给他封得地位很高,关羽也不太高兴,怎么刚刚归顺我们就封地位那么高,跟我几乎平起平坐,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说怎么样,诸葛亮这信写得有水平,把张飞、马超都夸了一番,但是说跟你您比还是差了点儿,关羽看了很高兴,就把这信给别人看,你看看诸葛亮对我的评价,丞相对我的评价,关羽比较骄傲。这个骄傲本来是一种个人修养,但是个人修养对于官员来说,特别是对于手握大权的官员来说,个人修养的高下往往会影响自己手中权力的使用,关羽怎么会失掉荆州啊?他是一错、再错、三错,第一错孙权派使者为他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希望两家联姻,关羽不仅不答应而且还辱骂使者,孙权大怒,因为使者就代表孙权,你辱骂使者实际上就等于骂了孙权。

  我讲的都是《三国志》的记载,《三国演义》当然更进一步渲染。第二错,由于关羽平时骄傲,看不起同僚,特别是有一些地位比较高的大将,因此跟他一同防御荆州的糜(芳),糜(芳)是南郡太守,地位很高了,还有一个大将傅士仁,他们呢,平时不显,到关键时刻这个问题就显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关羽得罪了孙权以后,孙权就写密信给曹操,因为当时曹操正受到关羽大军的压力,他都准备迁都了,孙权就建议干脆我跟你两面夹击从背后夹击关羽,结果呢,在关羽受到背后攻击的情况下,糜(芳)和傅士仁按兵不动,不予支援。这就是关羽平时由于个人修养的欠缺造成的后果现在显露出来了,但是他紧接着犯了第三个错误,关羽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大怒说还当治之,我回去以后,等我把孙权、曹操都打败以后,回去我好好收拾他们,还当治之。其实关羽当时应当采取措施缓解糜(芳)和傅士仁的矛盾,现在大敌当前一致对外,这是最重要的。结果他扬言要回去我好好收拾他们,那你想想看,这还得了,那就不是杀头的问题是灭族了。这两个人干脆就投降了,投降孙权了。所以,关羽由于他的这个重大错误使蜀汉元气大伤,失去了荆州。

  (关羽最终没能把荆州守住,并由此遭受杀身之祸,一世英雄却落了个十分悲惨的结局,这个是令人深为叹息的,失荆州对蜀汉来说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只能勉强支撑自己的势力。诸葛亮实践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最终只能化为五丈原的秋风悲鸣,对关羽来说,失荆州使他一生的事业划上了句号)

  《三国演义》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对关羽的形象做了几个重大的改动,这几个重大的改动直接影响到后世对关羽的崇拜,一个就是桃源三结义,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就是历史上他们虽然恩若兄弟,但是并没有正式结拜,而《三国演义》里面进行了正式结拜。当时张飞提议,然后第二天他们在桃源里面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有祭礼这是正式盟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有祭礼,然后三人焚香再拜,完了以后再说誓言,他们的誓言是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是黎民,老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黄天后土,实鉴此心,就是你们见证和检验我们的这个决心,好,这以来就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关羽被曹操抓住,曹操让张辽去动员关羽留下的时候,关羽曾经有这么一句话。

  他说吾受将军厚恩,他当时用的誓以共死,宣誓的“誓”,但这个“誓”,还不是正式结拜的那个誓言,这个“誓”就是说,我决心跟他同生死共患难,我不能背叛他,而《三国演义》用了桃园三结义这个情节以后,这个“誓”就变了,这个结义就具备了从形式到内容具有约束力的作用,形式焚香再拜誓言,三大要素都齐备,而且这个誓言呢具有神明,老天爷和道德双重约束力,所以在关羽身上忠和义,已经融为一体了,忠于刘备这个兄长,就是忠于君主就是君父,义本来是人际关系,义是横向的,忠是上下的,纵向的关系,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忠于政府,这是个上下关系,义是一个横向关系,平行的,人际关系要讲义,要讲信义。因此,经过桃园三结义这么一改,忠和义就融为一体了。

  (《三国演义》对关羽形象的塑造增加了不少艺术虚构的内容,就是一些有史实根据的故事,也做了十分生动的艺术渲染,使关羽成了“忠可贯日月,义能薄云天”的忠义精神的化身,成了体现中国传统到底观念与人格力量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忠孝很难两全”的道理,那么,万一忠和义发生矛盾,谁该服从谁呢?)

  我想我们大部分人,甚至可能绝大部分人多会说,那当然是义服从忠啊,忠于国家、忠于朝廷这更重要,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和后来的关羽崇拜当中,恰恰相反是忠服从义在《三国演义》里面写得很清楚,我就是讲《三国演义》对《三国志》做了一些改动,跟关羽形象有密切关系的除了桃园三结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动就是华容道释放曹操,曹军在华容道大败以后,确实走了华容

  道,但是(《三国志》)并没有写跟关羽交战,关羽把他放走了,没有这个内容,当时在《三国演义》里头曹操本来决定要决一死战,一定要冲出华容道才能活命,程昱就建议说,丞相啊,你过去有恩与关羽,而他这个人是很重情义的,您亲自跟他说说没准有希望,曹操就上去说了,曹操一说,关羽就讲,他说过去您对我的恩德我已经报了,斩颜良、解白马之危等等,然后关羽讲了一句很重要

  的话,他说,我岂敢以私废公,我跟您是私人的交情,你对我不错我已经报答了,我怎么能以私废公。这时候关羽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义还是要服从忠,结果曹操又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然后小说写关羽是个义重如山之人,你看,把忠就丢了,所以呢,他就象棋曹操对他的很多好处,许多恩义,忠就没有了,然后,关公先把曹操放走了以后,本来准备带,或者说,是以小义害了大义,害了国、

  家大义、民族大义,这是它的局限性。

  后世评论认为诸葛亮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阵营里的关羽。这种说法实在耐人寻味,诸葛亮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空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问题的严重性在什么地方呢?我不是刚才讲了吗?《三国演义》我们看到的最重要的最流行的本子是经过清代康熙年间毛宗

  岗在文字上润饰过的,他有很多评点,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全评本,毛宗岗这里面有一段话很错误,他就讲到,他说。真真报德的人,真正那些大人物,像关羽那样的人,他在华容道事件哪个地方有段批语:虽其人之大奸大恶,得罪朝廷得罪天下,而彼能不害我,而以国士待我,是即我之知己也我杀我之知己,骑血性男子所肯为乎。就是对我像国宾那样非常尊敬,对我非常地好,这个人哪怕是大奸

  大恶,但他对我特别好,我就不能杀他,我怎么能杀我的知己啊,我要杀了我的知己,我还算个男子汉吗?所以在毛宗岗看来,关键不在于这个人好坏,而在于他对我怎么样,所以这是混淆是非。

  (关羽作为三国时代的一员名将,在他身后,从受到人民的广泛推崇与景仰演变为用中国传统文化包装的伦理型道德型的特殊人物,被炎黄子孙视为忠义的化身,乃至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武圣”,形成博大精深影响久远的关羽文化,而把关老爷奉为神灵的现象,又该如何看待呢?)

  正是因为关羽的神物、忠义这三个特点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给大家带来一种安全感和使关系紧密起来的这样一种需要使关羽由武圣人变成了财神,实际上关羽这个财神是兼职,他根本的职务是保护神我们想一下祭拜关羽最热烈的是什么地方,商人,因为商人在旧社会他地位是很低的,中国商人历来是没有地位的,相对官府而言,商人是弱势群体,所以商人他就要祭拜关羽,只要有关羽的保护,何愁

  财源不来呀,还有什么呢?海外华人在那个地方属于少数民族,少数群体,弱势群体,而且中国人历来有互相帮助的传统,关羽于的这种忠义,特别是讲义气,有助于凝聚力的形成,而这个关公崇拜,它跟《三国演义》有很大的关系,《三国志》成书,从诗书经过评话戏曲等等,一直到《三国演义》它有一个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统治集团朝廷它要利用这个关公崇拜,另一方面呢,统治集团对关公他这个封号

  越封越高,也推动了民间的关公崇拜的发展,他之所以能利用,就是因为民间流行关公崇拜,反过来呢,统治集团的措施又促使了关公崇拜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过去,每一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有孔庙除了西北有些很穷很小的县没有孔庙以外,一般的都有空庙,但是空庙一个城市只有一座,而关帝庙一个城市往往有好多座,据说到清代鼎盛时期,就是关公崇拜的鼎盛时期,全国有机万座关帝庙,因为

  很多穷乡僻壤它也修关帝庙。新中国成立以后,关帝庙几乎已经没有了,全国剩下的关帝庙已经极为罕见了,关羽崇拜基本上也很难看到了。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恢复,其中很重要的是受海外的影响,因为很多海外华人回来投资啊。凡是那种合资企业很多进门以后都是关公像,点个香,真香或者假香,小电灯泡的。所以这个影响在继续扩大,而且,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要意思的是,在东南亚不仅是东南亚,日本、韩国都有关帝庙,东南亚人很多的地方就更多了。你到华人区的商店去看,经常可以看到关羽的像。所以,关羽崇拜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他是一位伟大的保护神。最后我们要强调的就是关羽身上确实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他的忠、义和神武,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中许多有益的积极的成分,但是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来看待这个忠和义,一定要做具体分析,在这儿关键就在于要是非分命,绝不能以小义害大义。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闷时溪边观虎斗,闲来林间听鹿鸣。    

  (七)司马懿



历史上的司马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像小说《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样窝囊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曹魏集团人才济济,为什么会任用他来做大将军呢?

  一、司马懿的出道。占据大将军的高位,司马懿是受祖上的恩泽,还是因为他确实有非凡的才干呢?而令人感到纳闷的是,司马懿为什么出道比较晚呢?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很早就出场了,而司马懿比诸葛亮还要大两岁,却到了八十多回才出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因为司马懿老谋深算,韬光养晦,也就是说,司马懿故意隐藏自己的才智,不使外露,从而保全自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呢?

  二、司马懿的才干。历史上,曹操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能得到曹操的赏识,足以说明司马懿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司马懿究竟提出了哪些建议,从而使得曹操另眼相看?而这些建议对巩固曹魏政权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司马懿的智慧。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清楚,司马懿再怎么富有才干,富有谋略,也不是神机妙算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即便死后,也照样能够以木雕像的方式来嘲弄司马懿一番。那么,历史上的司马懿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诸葛亮匡复汉室的壮志至死都不能实现,固然有其他原因,诸如:蜀国与魏国实力差距太大,蜀汉与东吴联盟关系的破裂,除这些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什么原因?而这些原因与司马懿之间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呢?

  四、司马懿——最后的堡垒。人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经常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每次打仗都因为军粮短缺而功亏一篑?况且,四川自古就是“天府之国”,也就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缺少粮食呢?而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都不能取胜,难道仅仅就是军粮短缺造成的吗?

  五、司马懿——最后的赢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辛毗这个形象被《三国演义》的作者给改丢了。大概作者就是不想让司马懿身上有过多的顶天立地大丈夫的血性,而多一些冷静和小心。也许,这更符合司马懿本来的性格,因为,正是他小心谨慎,他才笑到了最后。

  全文: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手是东吴的周瑜,后期的主要对手是曹魏的司马懿。小说描写到诸葛亮曾三气周瑜,就使得周瑜气绝身亡,同样,司马懿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玩了一次空城计就能吓退司马懿的十五万雄兵。而更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以木雕像来退兵,使得司马懿吓得胆战心惊。总之,在与诸葛亮的对阵时,司马懿就不曾赢过。那么历史上的司马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真的像小说所写的这样窝囊?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曹魏集团人才济济,为什么会任用这样一个人来做大将军呢?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走进《百家讲坛》,为我们正说司马懿。)

  人们对司马懿的印象都来自于《三国演义》,有些是来自于戏曲舞台。一般地说对司马懿的印象都不怎么好。尤其是“空城计”,红遍全国,唱遍全国,是不是?所以大家印象当中的司马懿胆小如鼠,诸葛亮的一座空城居然也能把他吓跑了。诸葛亮死了以后,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就是司马懿的字。《三国演义》写得就更神了,当司马义以为诸葛亮死了,就领兵追杀蜀军的时候,哪知道蜀军前军变后军,一下子诸葛亮坐在车上又出来了,其实是个木雕像。结果呢,吓得司马懿下令退军,他是跑得最快,跑了50多里才停下来。摸摸脑袋,问别人,吾头在否?他都摸到脑袋了还问别人说我的脑袋还在不在。司马懿就窝囊废到这个程度。那么到底司马懿哪个是真的,历史上的司马懿究竟如何?很值得我们探讨一下。这当中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史书和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区别和规律。当然了,大家有时候也有这个疑问。这个曹魏,无论曹丕也好,曹睿也好,手下人才济济,怎么会启用一个如此无能之辈来担任大将军?大将军就是总司令,大将军、总都督呢?

  (占据如此高位,司马懿是受祖上的恩泽还是因为他确实有非凡的才干呢?而令人感到纳闷的是司马懿为什么出道比较晚呢?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很早就出场了,而司马懿比诸葛亮还要大两岁,却到了六十多回才正式出场。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司马懿老谋深算、韬光养晦?也就是司马懿故意隐藏自己的才智,不使外漏从而保全自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呢?)

  司马懿是《三国演义》里头罕见的长寿者,他活了73岁。至于他的韬光养晦有没有道理呢,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他既是,又不是。我们来看一下司马懿这个人,为什么后来变得那么突出而前头你见不着他?前头你没法见着他,为什么?他没出来。他到40岁的时候,才当上曹操的主簿,那个时候已经是曹操的晚年了,曹操的后期了。其实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才学,很有才干,远近闻名。曹操那个时候早就听说这个人很有才干,就派人去找他,要他出来做官。司马懿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呢?司马懿看不起曹操的出身,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的父亲是曹腾,曹腾是太监。太监怎么会有儿子,不是亲生的,是养子。所以曹操的祖父是太监曹腾。

  而这个汉末太监作乱,祸国殃民,名声极坏。司马懿不愿意同流合污,而且他也受当时社会上的人对曹操的看法影响。所以他不愿意出来,后来又过了好些年以后,曹操派人说把司马懿找来,手下人说如果他要再不来怎么办呢?因为下令征召他出来做官不是一回了,司马懿总是找借口不出来。曹操说,他要是再推托,就把他抓起来。就把他抓来。司马懿就想只能出来了。出来以后就在曹操手下,他小心谨慎,他知道他得罪曹操了,他不敢再硬了。因此到四十岁的时候,他才做到曹操的主簿。主簿就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虽然也在曹操身边,但是没有进入核心圈子。而当时他到曹操手下的时候。曹操手下是猛将如云,谋士如林。还轮不上他。那么这个时候,到了曹操后期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对司马懿非常有利。司马懿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建议,得到了曹操的赏识。

  (历史上,曹操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能得到曹操的赏识足以说明司马懿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司马懿究竟提出了哪些建议从而使得曹操另眼相看?而这些建议对巩固曹魏政权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司马懿提出一些重要的建议,得到了曹操的赏识。一条就是在和东吴和蜀汉打仗的过程中,曹操深感军粮有时候供应不足,有时候不能及时供应。结果司马懿就提出了一条屯田的政策。历史上曹操屯田那是非常有名的,对发展经济,统一北方,奠定统一中国的基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个屯田政策是司马懿提出来的。而且司马懿提出屯田这个地方都选得非常好,都在魏、吴边界不远的地方,魏、蜀边界不远的地方。只要一打仗,军粮就在附近,而且他还建议从冀州,就是河北调了五千农民都是青壮年,又有技术又有力气的五千农民到甘肃体天水那儿屯田。那就是平时种地,战时打仗。战时就是五千精兵。

  后来事实证明司马懿这个屯田政策对魏军的强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一条,当时孙权不是上表吗?建议曹操当皇帝嘛,曹操说这小子想把我搁在火炉上烤,是不是啊。他不当。但是司马懿建议曹操当皇帝。他说这是天命是天意。曹操尽管不当,别人,他手下也有别的大臣劝他当,但是司马懿这么讲,(曹操)心里还是舒服的。所以曹操后来对司马懿的印象就越来越好,完了,就让(司马懿)给他的儿子曹丕当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相当于太子府的秘书长,大体上这么说,让他辅佐太子,所以紧接着曹操死了以后,关羽一死,曹操第二年就死了,曹操死了以后,曹丕当皇帝,曹丕是220年到226年当的皇帝,那曹丕一当皇帝,他当然重用太子府的人了,所以司马懿立刻得到重用,曹丕几次领兵出征,让司马懿留守许都,你局可想而知对他是多么信任,临终的时候,曹丕当皇帝就当了六年,临终的时候,让(司马懿)和曹真、曹休,这两个人都是曹氏家族了,还有陈群四个人,辅佐年幼的皇帝就是魏明帝曹睿。当然曹真、曹休、陈群这三个人地位在司马懿之上。但是(司马懿)成了顾命大臣,地位就进一步升高了,230年司马懿升任了大将军、大都督。那个时候曹真、曹休、陈群这几个人先后死去以后,司马懿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我们有这么一个印象好像司马懿不进空城,他不是说嘛吗,

  好像现在曹家对我们怀疑,我如果权力太大的话,反而会遭受祸害。其实这是借口,就是说司马懿确实有韬光养晦的一面,但是还没有到这个时候,司马懿真正感到受到皇室的忌妒有可能他们会想办法把自己除掉,要韬光养晦呢,是在诸葛亮死了以后。诸葛亮是234年死的,诸葛亮死了以后,蜀汉的力量就大大削弱,已经不能构成对曹魏的巨大威胁。而这时候曹真、曹休、陈群他们都已经先后死去。司马氏家族的权力不断地膨胀。因此曹氏皇室对司马懿的戒心就越来越重了,司马懿这时候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控制住权力,所以他就变得小心谨慎起来了。因为在那之前,皇帝让他担任什么呢,让他担任太傅。太傅是地位很高了,皇帝的老师了,那是最高的荣誉头衔,但是这是个闲职,把他的实权给免了,免了以后,这是什么时候呢?这是239年开始,就是韬光养晦,司马懿他就在家里面装病。这一装病就装了八年。当然,这八年他也没闲着,他儿子在那儿呢。他还是悄悄地在扩张自己的势力。

  但是他自己装病,八年不出,等239年已经是诸葛亮死后八年了,就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司马懿病并没有或者说,他出场少主要不是因为韬光养晦,因为那个时候他地位不高,只是到最后几年,他成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创作上的原因,我刚才讲的是历史上的原因,实际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创作上的原因。我们知道小说它必须得有对手戏,得有矛盾,你不管事打仗也好,谈情说爱也好,是宫廷斗争也好,感情戏也好,你得有矛盾,这个矛盾双方它要有代表人物,如果双方人很多,那么每一方,它都要有主要代表人物,你这个主角他要有一个主要对手,那么在《三国演义》里头,我们讲了,诸葛亮是第一主角,那么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手是谁呢?是周瑜。诸葛亮后期的主要对手是谁呢?是司马懿。所以后来司马懿的戏比较多,跟这个也有很重要的关系。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清楚,司马懿再怎么富有才干,富有谋略,也不是神机妙算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即便死后也照样能够以木雕像的方式,来嘲弄司马懿一番。那么历史上的司马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诸葛亮匡复汉室的壮志至死都不能实现,固然有其他原因,诸如蜀国与魏国势力差距太大,蜀汉与东吴联盟关系的破裂,除这些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呢?而这些原因与司马懿之间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呢?)

  那么现在我们来讲司马懿如何识破诸葛亮的战略,他坚持适合自己的战略,从而促使蜀汉失败,诸葛亮壮志未酬有第三个原因。古代打仗它有一句名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古代战争当中,冷兵器战争,劫粮、烧粮。往往是战争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三国演义》里头,“乌巢劫粮”就非常精彩嘛,蜀汉它当时主要的产粮区,一个是成都平原,那个地方虽然大一些,但是路途遥远,运粮非常困难,要进攻关中很费劲,还有一个地方,山西的汉中盆地,汉中也属于益州,那么汉中蜀汉得到比较晚,汉中本来是在张鲁手里。是曹操先打败了张鲁,占了汉中,然后在219年,刘备亲自带兵从曹操手中占领了汉中,陕西南部,汉中。汉中盆地地方不是很大,所以每次诸葛亮他打仗,他总是以汉中为前进基地,有时候从北边经过现在的甘肃包抄,那个距离就更远了,运粮非常困难。因为从汉中他要进入就是关中平原,他要翻越秦岭,这个道路也非常地艰险。相对比较好走的只有一条道,就是陈仓小道。

  从汉中到关中平原主要的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叫斜谷道,这个斜谷道有470里。因此伪军跟蜀军每次都在争夺这些小道,陈仓小道和斜谷道这个当中打仗。司马懿说,他说,除了陈仓小道以外其余小道搬运困难,“臣算蜀兵行粮,只有一月,利在急战”速战速决,对他们有利,就是速战速决。“我军只宜久守”。这个“宜”在古代就是“应当”,“应当”的意思。“坚守诸路关隘,不要出战,不出一月,蜀汉兵自走。”不要一个月不打败,他自己也走了,没粮食了,再不走他连回去的粮食都没有。所以司马懿对这点看得非常地清楚。司马懿不仅理解这些地理的形势,了解蜀汉的兵力,而且他非常了解诸葛亮的为人和个性。我们知道作战也罢,政治斗争也罢,了解对方领袖、统帅的个性,是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司马懿就很了解。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就是失街亭那一次,结果街亭失守,蜀军失利,魏军有两位高级官员就对司马懿说,他说,诸葛亮这回失败,他明年他准来,明年准来。而蜀军它进攻,它基本上两条路线,一条从汉中出发走斜谷,还有一条从四川的北部,路是很艰险的。然后经过甘肃南部包抄,它基本上是这样。

  “陇西无谷”它指的就是现在的甘肃东部那一带粮食缺乏,因此我们要早一点准备军粮,准备明年跟诸葛亮来入侵的时候作战。司马懿就说了,诸葛亮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这一回失败,他明年不会来了,他一定会充分准备,而且他不会采取攻城的办法,他会想办法跟我们野战,因为诸葛亮治军严格是出名的,失街亭以后,你看他自己上表自贬三等,赵云是没有完成任务,而且赵云没有完成任务是有道理的,结果赵云被降职。诸葛亮治军非常严格,所以蜀军有很强的战斗力,所以蜀军如果跟魏军野战,魏军干不过它。可是攻城,我不出来,老虎不出洞,跟咱们踢足球似的,人家密集防守,咱就没辙,中国队一点辙没有,是不是啊?

  司马懿说,(诸葛亮)下一次,他会改变战略,不再攻城,寻求野战。而且他一定要准备三年,才有充足的粮食跟咱们打仗,所以放心好了,明年、后年他不会打。果然如此,果然被司马懿说中了,第二年、第三年,诸葛亮都没有再北伐。234年也确实如司马懿所说的,准备了三年以后,诸葛亮自己也知道年事已高,来日无多。这次出动的军队最多,十几万,准备得最充分。带的粮食也比过去任何一次都多,而且一直打到渭水南岸。这是历次北伐打得最远的一次,而且坚持的时间也最长。一共一百多天,以前不是一个月吗。连司马懿都知道了,又规律了,你只能打一个月。所以司马懿他说,诸葛亮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他说“亮每以粮少为恨”,诸葛亮每次都因为军粮不足感到非常地遗憾。

  (人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经常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每次打仗都因为军粮短缺而功亏一篑?况且,四川自古就是“天府之国”,也就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缺少粮食呢?而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都不能取胜,难道仅仅就是军粮短缺而造成的吗?)

  四川虽然天府之国,但是实际上那时候真正开发的只有成都平原那一部份,它光一年军粮不够的。非到等三年丰收,他才会来进攻。后来果然如此,迫使蜀军粮尽退兵,魏军采取坚守不出的战略。不仅是司马懿个人的意见,而且也成了曹魏统治集团的共识。魏明帝也是这个意见。魏明帝的圣旨里头也强调了这一点。234年诸葛亮北伐了,要按过去来说,曹魏朝廷听说诸葛亮这次带兵那么多,准备了三年来北伐,那肯定是朝野震动,这次他们不害怕了,为什么呢?有经验了。摸着诸葛亮打仗的规律了,也知道他的弱点了。所以魏明帝曹睿的圣旨当中,他就说,“蜀军远来利在急战”,所以他让司马懿怎么着?持重。你一定要冷静,要稳重。他还怕司马懿改变战略,他说“只要坚壁拒守”,就是你坚守在城里面,“以挫其锋”,因为他刚来的时候,士气很高涨,求战心切,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他进,进不来。退无与战,他退,你也别出去。他退,咱不出去,不跟他打。他一退,咱出去了,上当了,野战了。退,咱也不出去。“久停则粮尽,”他老停在那个地方,他天天得吃,他粮就尽了。“掳掠无所获”,“掳掠”就是他想抢夺咱们的粮食,他抢不着。咱们坚壁清野,他没有什么收获。“则必走矣”。到时候他就必定要退走,到时候退走,等他退走的时候,咱们再追,那就肯定能够得胜。作为圣旨进一步强调这个战略。但是由于这回,诸葛亮准备得特别充分,而且他岁数大了,五十多岁了,他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因此这一次他是志在必得,想尽各种办法挑战,要逼迫司马懿出来跟他决战。只要你出来,我就能胜你。

  因为蜀军训练有素,战斗力比他强。那么这个时候,小说里面我们看怎么写的,是不是。诸葛亮不是派人送了女人的衣服、装饰品这些东西给司马懿。意思就是说:你看,你哪是男子汉,你简直像女人一样,你都不敢出来跟我打仗。那么诸葛亮老是派人挑战,司马懿确实有点沉不住气了,朝廷它怕司马懿沉不住气,因为这回诸葛亮是步步紧逼,他过去有时候打仗,470里的斜谷他都进去没多久,这次把470里斜谷都打通了。一直打到渭水南岸了。曹魏朝廷,它怕司马懿沉不住气,特意派了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地位很高,叫辛毗。作为监军,而且拿着皇上赐给他的节杖,这个节杖代表皇帝,就相当于国外的权杖来监军。辛毗本身地位就很高,他是卫尉。他就是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公安部长这个角色,首都卫戍区司令这个角色。而且辛毗这个人是什么,以耿直、坚定、敢于坚持原则闻名的。这皇帝也怕派一个软弱的人镇不住司马懿,派一个厉害的当监军。

  结果呢,在诸葛亮的一再挑战下特别是送女人衣服、头巾等等这些东西侮辱下,司马懿沉不住气了,决定出战。我说的都是《三国志》,还没说到小说。这个《三国志》里面记载,辛毗拿着皇上给的节杖,站在那个军营大门口挡着,多么精彩啊。你就可想而知,在决定是否出战的时候,辛毗作为监军。监军是什么?监军就是政委。辛毗肯定是坚决反对司马懿出战。但是没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不是,司马懿不听。下令出兵,结果辛毗,我跟你在军营里边,大帐里头当着众将我这么说你,你不听,干脆拿着节杖站在大门口,你敢出去吗?你除非把我杀了。这可代表皇权啊,司马懿给镇住了。没敢出去。所以从辛毗站在军营门口,拿着节杖,我们就可以推想出来,当时的争论是多么激烈,司马懿是多么愤怒,最后被制止住了。这个细节,在《三国演义》里面,咱们都很熟悉,给改了。改成什么呢?司马懿看见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服,他不着急、不生气。他问使者,诸葛亮每天饭量如何啊?忙不忙?根据使者讲的情况他就推断出来诸葛亮身体不行了。吃那么少,大小事情都他亲自决断,顶不住了。再说时间摆在这儿,他粮食再多,他坚持不了多久了,结果他客客气气把使者送走。其实如果用《三国志》里头辛毗持节杖站在大门口那个细节,你看看,那多精彩。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确实会很有味道,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辛毗这个形象被《三国演义》的作者给改丢了。大概作者就是不想让司马懿身上有过多的顶天立地大丈夫的血性,而多一些冷静和小心。也许,这更符合司马懿本来的性格。因为正是他小心谨慎,他才笑到了最后。)

  后来诸葛亮去世以后,马上不是退兵吗?《三国演义》里面不是写道“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吗?有没有这话呢?还真是有这事。不过,这个事它有一点改动,就是司马懿发现蜀军突然退兵,他就猜到可能是诸葛亮死了,因此马上下令追击。下令追击啊,那么诸葛亮临终之前他又嘱咐,就是他的长史,就是秘书长,总司令的秘书长杨仪下令调转军队,迎击魏军。这下司马懿害怕了,司马懿以为是诸葛亮还活着,他是故意退兵,来诱使我出战,所以赶紧退兵。因此民间流传“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是根据这个事,并没有雕一个木头人,那个像之类。那个是小说家言。当然写得更生动了。而在这一次当中,就是蜀军退兵,司马懿下令追击,辛毗倒是显得小心谨慎了,他不放心,他说,别追了,别上当,咱别上当。司马懿从蜀军剩下来的营地里面所缴获的东西,他做了一个分析。分析得很好。为什么?他发现蜀军丢下了很多粮食,另外,作战计划,来往书信,就是那些军事秘密的文件都没来得及带走。因此现在追,没问题。司马懿确实了不起,他可以说是一位一流的伟大战略家,而诸葛亮是一位超一流的战略家。他比司马懿聪明,他的失败,不是因为他缺少智慧,而是因为它综合国力不如曹魏,而且差距太大。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存亡、发展,光靠某一个、两个人的聪明智慧是不够的。它需要全民族的努力,需要大家共同来提高综合国力!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闷时溪边观虎斗,闲来林间听鹿鸣。    

  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而诸葛亮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誉,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有直接的关系。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撰写的。那么《三国志》是尊曹抑刘,刘备的地位要比曹操低,可是《三国演义》反过来,《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那么既然《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以蜀汉为正统,那么刘备应当是第一主角啊,为什么刘备不是第一主角,诸葛亮倒成了第一主角呢?这个问题反映了小说跟史书的一个重要区别。作为《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主角,诸葛亮可谓出尽了风头,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借东风、空城计等等近乎传奇的故事,使得诸葛亮尤如众星捧月一般光彩照人。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这些传奇,却在所有的史书中都找不到相关的记载。

  那么,对于以历史为蓝本的《三国演义》来说,在三国时期众多的帝王将相中,为什么单单选择诸葛亮作为宣扬的对象?在那个尚武的年代,这个小山村的读书人到底凭着什么当上了《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尽管小说与历史大相径庭,又究竟是什么,使得中国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呢?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将引领我们一起走近这一神秘的一号人物,诸葛亮。


  全文:

  (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而诸葛亮之所以与如此高的声誉与小说《三国演义》广泛流传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主角,诸葛亮可是出尽了风头,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借东风、空城计等等,近乎传奇的故事,使得诸葛亮尤如众星捧月一般光彩照人。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这些传奇却在所有的史书中都找不到相关的记载。那么,对于以历史为蓝本的《三国演义》来说,在三国时期,众多的帝王将相中,为什么单单选择诸葛亮作为宣扬的对象?在那个尚武的年代,这个小山村的读书人,到底凭着什么当上了《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尽管小说与历史大相径庭,又究竟是什么使得中国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呢?)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撰写的,那么《三国志》是尊曹抑刘,刘备的地位要比曹操低,可是《三国演义》反过来,《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那么既然《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以蜀汉为正统,那么刘备应当是第一主角啊,为什么刘备不是第一主角,诸葛亮倒成了第一主角呢?这个问题反映了小说跟史书的一个重要区别。
  (《三国志》是晋朝人陈寿根据魏蜀吴三国的基本史料而撰写的,到南朝宋文帝时期,裴松之又引用了二百多种史书为《三国志》进行了注解。《三国志》较全面的记载了,记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是属于纪传体的史书,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放在最前面,称曹操、曹丕为帝;其后是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

  你看尽管是《三国志》尊曹,《武帝纪》放在魏书也就是整个《三国志》的最前面。可是它就那么些内容,然后下面就是别的,他的儿子曹丕、孙子曹睿等等。帝王完了以后就是后妃,然后就是将相,它是按这么一个顺序,所以也就是说,史书这个排列的顺序是体现了一个什么规律呢?它的排列顺序是前后顺序,体现了地位高低尊卑。地位最高的:皇上。第一个皇上搁在第一篇,而小说不一样,历史题材的小说跟历史跟史书不一样,为什么呢?小说它写到很多人物,它必须有主要人物,有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当中它必须有第一主角或者说并列第一主角,而这个第一主角他不一定就是地位最高的人,他可以是地位最高的人,也可以不是地位最高的人。那么也就是说,历史题材的小说,它和史书的不同,它不仅在于它要表现历史,它还要有利与阐述、叙述这个故事。

  (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吸取了从西晋到元朝一千多年来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历时数年创作了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叙了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80年西晋武帝统一中国的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尽管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但是学术界对于《三国演义》的争论也有很多。不少学者认为,《三国演义》故事真正的开始,是公元188年的桃园三结义。由此算来,《三国演义》共穿越了92年的历史长河。)

  《三国演义》正式的名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咱们平常说《三国演义》这是简称,也就是说这部小说它有两个基本点。第一,它要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它具有历史真实性;第二,它是演义,是小说,它要把历史通俗化,这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基本内涵。那么从这儿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部小说它必须要达到两个要求。因此,必须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他才能充当《三国演义》这部历史题材小说的第一主人公。这样就很明显了,这个第一主角他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地位特别重要,他应当是皇帝、军师、丞相、主将,这样级别的人物。因为只有地位特别重要,他才能参与重大决策,指挥重大政治军事行动,从而通过他的活动,表现出这个历史面貌当中的那些主要斗争、主要事件,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具有贯穿性作用,就是说他要经历三国时期的主要斗争,说得再白点,就是他得活得比较长,他活得时间要大体上跟三国时期的主要活动的时间相重合。那么要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在蜀汉里头就很有限。

  (《三国演义》尊刘贬操的基调使得小说的第一主角,只能在蜀汉中来选择。按照常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蜀汉的创立者刘备,有着皇室血统的刘备从小说一开始就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然而这也未能博得作者的青睐。在拥刘的旗帜下,刘备却奇怪地被排除在第一主角之外,这是怕树大招风,还是有别的隐情,即便是排除了刘备,在当时的蜀汉,依旧人才济济。关羽、张飞、赵云等,各个都名声远扬。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也与第一主角失之交臂。)

  按理说,刘备最有条件成为第一主角,你看他地位最重要,先主,他后来称帝了,而且他从188年桃园三结义开始就出场了。但是刘备有一个很大的弱点使他不能成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第一主角,为什么呢?他死得太早,他公元223年就死了,死的时候63岁。那么他223年去世,离开蜀汉灭亡差40年,所以如果以刘备为第一主人公,虽然有利于表现三国的前期,但是不利于表现蜀汉后期的大量非常激烈精彩的斗争。那么别人怎么样呢?比如说关羽,作为蜀汉方面的主将,他桃园三结义开始就出场了,而且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是关羽死得比刘备还早,关羽是公元219年被杀的,正是因为他被杀,所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刘备之死和关羽之死有很大的关系。连气带累带伤心就死了。那么其他人物呢,关羽219年去世以后,220,221,222一直到223这个当中黄忠、张飞、马超,最后223年刘备相继去世。蜀汉的主要人物当中只剩下了两个人,一个赵云是229年去世的,一个是诸葛亮234年去世。那么赵云的地位比关羽要低一些,为什么?因为赵云参加刘备阵营比较晚,所以赵云不合适,而且他的时间也比较早,公元229年。所以这样就只剩下了诸葛亮是唯一合适的人选,他公元234年才去世,而且他的地位在蜀汉阵营当中位居军师,后来是丞相,地位仅次于刘备,而且在刘备阵营当中,前期的重要活动,比如建立孙刘联盟、借荆州、取西川,后来平定南蛮,修复孙刘联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等所有的重大事件,他都是主要策划者或者是主要指挥者,因此诸葛亮就成了,《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

  (诸葛亮成为《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当打开《三国演义》时,我们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从小说开始,一直到第三十四回,在占整部小说四分之一篇幅当中,却找不到诸葛亮的一丝痕迹。作为第一主角的诸葛亮迟迟不能上场,这究竟是作者的一大疏忽,还是隐藏着有别的玄机呢。)

  诸葛亮有一个先天不足,这是什么呢?就是他太年轻了。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刘备是28岁,关羽比他小一点,没说小多少,只说关羽比张飞大几岁。那么我们注意,小说开始的时候,写到关羽和张飞都是大汉。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弱冠成年。那么诸葛亮在188年的时候,他多大呢?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所以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时候,诸葛亮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虚岁八岁。这就是诸葛亮为什么出场特别晚的原因。但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处理得非常高明。他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做了大量的铺垫,这个铺垫表面上看起来是从三十五回开始的。所以他就开始寻访诸葛亮,总共写了四回,实际上在三十五回之前,我们回过头来看,罗贯中是在为诸葛亮的出场做铺垫。为什么呢?因为从桃园三结义开始一直到三十四回,都是写什么呢?刘备在这个东汉末期群雄纷争的这个局面下,他势单力薄,虽然他的势力有所发展,但是他不仅远远赶不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远远不如割据江东六郡已历三世的孙权,他甚至还不如荆州的刘表,也不如益州的刘璋。

  刘备最大的问题还不仅仅是他力量特别弱,更重要的问题是刘备不知道自己的战略方向是什么?他不明确,在当今这个乱世,他要夺取天下,成就王业,应当采取什么战略。我们如果明确了这一点,我们要把《三国演义》的一百二十回和划分结构就看清楚了。诸葛亮就成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人物上的结构重心。也就是说,在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时候,刘备简直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从第一回到第三十四回,这是《三国演义》的第一部分,从三十五回听说得伏龙凤雏一人就可以安天下,寻访诸葛亮开始一直到一百零四回,这个当中整整七十回,那么他得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讲了《隆中对》,指明了战略方向,刘备就由弱变强,势力不断壮大,终于可以和曹操、孙权鼎足三分,确实成就了一番伟业。而一百零四回,诸葛亮去世以后,从一百零五回到最后,这个十六回,就是《三国演义》的第三部分。那就是失去了诸葛亮之后的蜀汉不断地被削弱直到灭亡,这样我们就看出了诸葛亮的重要性,所以这个罗贯中他安排得非常巧妙,突出了诸葛亮地位和才智的不凡。在这七十回当中,诸葛亮始终是直接、间接地处于整个舞台的中心。

  (在《三国演义》中,尽管作者为第一主角诸葛亮的横空出世费尽心机,但是在豪杰并起的三国时代,一介手拿鹅毛扇的文弱书生却成为千军万马的中心,这多少有点匪夷所思,那么《三国演义》是如何打造自己的第一主角的?在硝烟弥漫中,诸葛亮到底凭借着什么赢得了后人对他的尊敬。)

  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从两个方面,大大强化了史书《三国志》当中关于诸葛亮的突出优点。第一,超凡智慧,第二,伟大人格。诸葛亮的智慧,他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某某人特别聪明,某某人简直就是一个智者,不是如此。因为生活当中并不缺乏特别聪明的人,我们在每个领域、在每个周围都能发现有一些人特别聪明、特别富有智慧。诸葛亮为什么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这样的尊敬。在智慧上来讲,他和别的智者的不同是由于诸葛亮具有一种大智慧,远远超出其他智者的那种大智慧,这种大智慧是着眼于国家大局、民族大义、百姓大利。

  就首先这种大智慧来自于他的高尚人品和远大的眼光。比如《水浒》里面的智多星吴用也是军师,智多星,但是吴用智取生辰纲这种,他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哥们几个快活一生,是不是,取了生辰纲以后,瓜分了。诸葛亮的大智慧跟吴用这种小计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不是一个层次。另外呢,第二点就是这种大智慧,它表现为高瞻远瞩、着眼全局,从整体战略出发,富有预见性,思维整密,分析透辟。他跟智取生辰纲这种想个什么法子、想个什么招不一样,那种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这种大智慧,只有伟大的战略家才具备,一个时代,只有很少几个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准。

  (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智慧才使得诸葛亮傲视群雄,同时也使得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借东风、空城计等等这些子虚乌有的故事安置到他的身上,显得格外自然。那么对于一个出山时只有27岁的书生来说,究竟是什么使得他具备了如此大的能量。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诸葛亮的大智慧呢?)

  诸葛亮这种大智慧,首先来自于他广博的知识储备,诸葛亮熟读诗书、精通典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其次善于融会贯通,完全变成一个东西,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它的精髓融为一体,变成自己的东西,用它来指点江山、分析现实社会当中的问题,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那么当然了,最经典的就是 《隆中对》。你看前面讲到两个不可,曹操有两大绝对优势,你现在不能单独跟他干。孙权有两大优势,你不能吞并他,这是两个不可。然后他讲下面有两个可,那么诸葛亮讲这个话的共同点,他就是什么呢?就是巩固内部,壮大自己,等待时机,主要目标,就是你的主要打击目标是曹操。

  只要把曹操打倒了,那么孙权的东吴就很容易收拾,但是目前不行,目前你必须跟他联合。所以这个诸葛亮他这个隆中对里头,他的分析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他不是简单地那么提出来的,他是从天下形势着眼从各大主要势力做具体分析,分析它有哪些优势,你自己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然后制定出哪些不可行,哪些可行。而且诸葛亮说话非常有技巧,他没说刘备你哪些不行,他曹操的例子来启发刘备,曹操过去没什么名声,也没什么人马,你看他现在成多大气候。您还有优势,你的老祖宗是皇上,皇上弟弟,是不是,所以启发他就是说,您现在虽然很弱,但是由弱可以变强,变强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在于你要运用真确的战略战术。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特别要重视整体的作用和制定,这就是诸葛亮比其他谋士高出一大截的所在。

  诸葛亮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和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精华,诸葛亮把这些东西都融会贯通了,你看诸葛亮特别强调仁义,你只有讲仁义才能得民心,是不是,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而我们看他的 《隆中对》里面充满了道家的辩正法和相对主义。他对老子的辩正法跟庄子的相对主义,我觉得诸葛亮真是琢磨透了。《隆中对》很明显,我们提高到哲学上来讲就是这样,弱和强是相对的,是不是?曹操原来多弱啊,现在不强了吗?袁绍原来多强啊,现在不是完了吗?您现在弱也可以变强。那么由弱变强,它需要条件,你要创造条件,要利用条件,要知彼、要知己。条件是什么?拿下荆州、拿下益州、建立孙刘联盟。所以强弱是相对的。而且呢,这个老子的思想,在 《隆中对》里面体现得很明显,一个是辩正法,另外一个,老子思想里面是强调“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无为而无不为。《隆中对》不是提出两不可,这不可,那不可,但是还有可,是不是?不为是为了有为,不为是因为现在条件不具备、不成熟,因此要创造条件,变不为而有为,目的最后还是有为。所以我们从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见出诸葛亮的这种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是一种站在时代高峰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伟大思想的精华。这些东西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新文化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这是一场关于谋杀的指控,尽管事件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鼎立时期,但是由于涉案双方名声显赫,而使这一指控尤为引人关注。被告方,诸葛亮,被指控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

  无论是诸葛亮或是别人,是直接杀人也罢,借刀杀人也罢,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讲,都必须要研究他有没有作案动机,有没有作案条件。

  一直以来,关羽兵败被擒,为孙权所杀,似乎在历史上已经无可争议,但是近来一篇学术文章却认为,孙权不过是诸葛亮手中的一粒棋子,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这一指控的提出,不仅使原本悲壮的关羽之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美德,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胸怀天下的这种优秀知识分子相当多,因此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远大抱负,就是要立志为国为民做一些好事,不等于要做皇帝,也不等于一定要做宰相。那么,诸葛亮呢?他曾经自比于管仲乐毅。

  那么,诸葛亮真的是借孙权之手杀掉关羽的吗?这一指控的提出到底有什么根据?诸葛亮与关羽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将拨开三国纷争的硝烟,与我们一起庭审诸葛亮。


  全文:

  (这是一场关于谋杀的指控,尽管事件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鼎立时期,但是由于涉案双方名声显赫,而使这一指控尤为引人关注,被告方诸葛亮被指控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关羽兵败被擒,为孙权所杀,似乎在历史上已经无可争议,但是近来一篇学术文章却认为孙权不过是诸葛亮手中的一粒棋子,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这一指控的提出不仅使原本悲壮的关羽之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极大的冲击了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那么,诸葛亮真的是借孙权之手杀掉关羽的吗?这一指控的提出,到底有什么根据?诸葛亮与关羽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无论是诸葛亮或是别人,是直接杀人也罢,借刀杀人也罢,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讲,都必须要研究他有没有作案动机,有没有作案条件,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学者他的意见是什么。他说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关羽呢?对他有什么好处呢?据说是这样,他说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利的最大障碍,这个“无疑”我觉得很值得怀疑,不是无疑,而是有疑。太值得怀疑了。文章说诸葛亮胸怀大志,他曾经对徐庶等三个好朋友说,(大家在一起聊的时候,谈理想,谈抱负),他说卿等三人(你们三位),仕进可至,(仕就是作官,可至是可以到)刺史,郡守也。(刺史就是州的主官,相当于省长。大的州就相当于现在一个省。就是你们三位作官,将来可以做到省级或者司局级地区专员,地级市市长。)

  别人说,那你,你呢?诸葛亮笑而不言,没说,那么这位学者就说:诸葛亮为什么笑而不言呢?因为他难以启齿,他不好说,难以张嘴。另外他说,在刘备称帝前后,关、张的地位高于诸葛亮,其他比如赵云、庞统、法正、黄忠、马超等人的地位也不下于诸葛亮,因此一心想要谋取一人之下,就是刘备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他认为在刘备身边有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是诸葛亮仕途的严重障碍。也就是说,他认为诸葛亮没有进入这个小圈子,而这个小圈子是具有极强的排他性的。我认为这是缺乏根据的。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美德。

  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胸怀天下的这种优秀知识分子相当多。因此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远大抱负,就是要立志,为国为民不等于要做皇帝,也不等于一定要做宰相,那么诸葛亮呢?他曾经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被齐桓公拜为齐国的丞相,在任期间,管仲大力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国军队,征讨当时的强国齐国。在半年内,乐毅率领燕军,连下齐国70多座城池,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这两人都是良相主帅,是国君的主要辅丞,也就是说他主要是辅佐国君,并不是要当皇帝,因此诸葛亮他自比管仲,乐毅,就是说他自己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遇到一个有道明君,然后他可以辅佐他,夺取天下,成就王业啊。而且诸葛亮的这个抱负是人所皆知,大家都知道,不光知道,有些人还不相信他。<<三国志>>有记载:时人,莫之许也。当时许多人都觉得,这个人有点说大话,做梦,你哪能跟管仲,乐毅比啊,你到不了这个,不认为他能达到这个水平,你也没这个能力,所以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所以诸葛亮没有什么可隐瞒的。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当时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笑而不言呢?关键就在于"仕进可至"。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荆州是理想,并不是已经做到了,那么他在和徐庶等三人谈到的时候,他说你们三位,将来做官可以做到,可以作到也不一定作到,就是说你们最多只能作到州和郡。

  这一级的主官。也就是省部级和司局级,地区级这一级的主夹。别人问他,你能作到什么,他笑而不言,是他不便说。他其实想说的是我可以作到什么,我可以作到总理,总参谋长这一级,但是这话如果说出来,就有点贬低朋友了。所以他不说,另外还有一点,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已经非常明确的指出了荆州这个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胜,此乃上天赐予将军之地。难道将军无意于此吗?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所以说荆州这个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诸葛亮如果真的有野心,他想当皇帝,他不满足于在刘备手下当军师,当丞相。那么他也要等到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帮他消灭了曹操。帮他打败了东吴,他再收拾关羽,就象朱元璋,历史上这样的皇帝很多。当了皇帝以后,就把当年帮他打天下的那些文丞武奖一个一个都收拾了,省得你威胁我的皇位,你想刘备当时还没成很大的气候呢,还不过是割据一方的时候。他总共只有荆州,益州两个地方,而且荆州的富饶不下于益州,他的战略地位超过益州,诸葛亮当时怎么会除掉关羽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何况他没有这样的作案动机,他不是想当皇帝。还有,诸葛亮真是要当皇帝,太容易了。

  尤其是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他说了,他当着诸葛亮的面,当着别的大臣的面说了:卿之才十倍于曹丕,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若太子刘禅可以辅佐,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这是临终遗诏啊,口谕啊,那诸葛亮找个借口,这个阿斗本来确实很无能,诸葛亮随意可以把他搞掉,名正言顺的,这你爸爸原来有话,是不是?你不能守住帝业,你无能,你这个处理不好,那个处理不好,是不是?那我当皇帝。没有,诸葛亮没有这样做,诸葛亮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你看,他多次率军南征北战。我们知道,一个有巨大政治野心的人,他最怕的是什么,他最怕的是离开他的老窝,他最怕别人也有野心,趁你不在京师的时候把你搞掉。古金中外这样的例子多的是,而诸葛亮多次带兵出征。这些都能证明,他确实没有野心。我们再从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讨论天下形势。诸葛亮谈了<<隆中对>>以后,刘备和他的关系,刘备和诸葛亮情好日密。感情好的一天比一天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关,张都不高兴了。

  他刚参加革命,咱可老朋友了,老干部。你怎么和他那么好呢?刘备说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只止"于是他们才不再说那些泄气的话,嫉妒的话,不满的话了。所以刘备和诸葛亮一开始感情就非常好,而且好的非常快,我们以前讲过刘备跟关张他们感情确实很深,但是并没有桃园三结义这个事情,因为当时还不兴这个。那么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以后,他地位一下就变得非常重要,从地位上来说,他地位没有超过关羽和张飞,但是他的作用和他的实际影响力,他的时间机权力比关羽和张飞要强,而且和刘备关系越来越密切。因为关张有时候要出去作战,而诸葛亮是一直在刘备身边,所以他们的感情,诸葛亮和刘备的感情不下于刘关张之间的感情,也就是说如果刘备身边有一个小圈子的话,那么这个小圈子的主要成员之一就是诸葛亮。

  而这个小圈子并不具有排他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呢?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不仅立即任命他为军师中郎将,得了荆州以后收复了长沙、贵阳、零岭等三郡之后就让诸葛亮去管理。后来得到了荆州,整个荆州得到了,就让诸葛亮和关羽两个人来守备荆州。荆州多重要啊,荆州是将来向北发展,夺取天下的前进基地,东连吴会,这是孙权结盟,或者防止孙权袭击的屏障,后来得到益州了,诸葛亮随刘备到成都,那么荆州。整个荆州就交给关羽了,刘备到荆州以后,任命诸葛亮当什么呢?当军师将军,而且是代理左将军师,而且更重要的是《三国志》记载得很明确:刘备到外地去也就是说他的兵源非常充足,粮草非常丰富,足够。就可想而知,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信任,诸葛亮是多么忠诚,所以让诸葛亮留守成都。反映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极度信任,也证明了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排斥诸葛亮的所谓小圈子。

  (虽然不见得诸葛亮在刘备身边受到排挤,但是诸葛亮出山时,年仅27岁,对于已经成名远扬的关羽来说,听凭这样一个无名小辈的调遣,心中多少有些怠慢,这是否是他种下的祸根呢?纵使诸葛亮宽宏大量,但是同朝为丞,难免会有政见不统一的时候。历史上,相互拆台,乃至于排除异己的事例,屡见不鲜。诸葛亮与关羽,到底有没有发生过矛盾,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

  我们从《三国志》里面看得出来,诸葛亮跟关羽,不仅没有发生过这个那个的冲突,而且看得出来,两人关系还不错的。关羽对诸葛亮是相当地崇敬,诸葛亮对关羽也非常欣赏。最典型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就是马超归降之后,刘备马上给他这个头衔,那个职务,那就跟关羽差不多了,关羽就很不高兴了。那位学者在文章里面提到,说关羽骄傲跋扈是出了名的,这话说的不大对。关羽确实比较骄傲,你说跋扈就有点过分了。跋扈是指专横、暴力、欺上、压下,关羽没到这个程度,没有到专横暴力的程度,他骄傲确实有,而且他骄傲是看不起跟他这个水平差不多的,就是说我比你强,结果呢?由于马超归顺刘备之后,马上得到了很高的地位,跟关羽地位差不了多少,关羽就有点不大高兴。

  他就写信问诸葛亮,说我和马超比怎么样?诸葛亮这封信,写得非常有意思,他说“孟起兼资文武,熊烈过人,一世之杰。”我们看诸葛亮讲得很有分寸,他不是说,为了做关羽的思想工作,就贬低马超,不,他坚持原则,他对马超给了一个非常公平的评价。关羽问他,我跟马超比怎么样,说你得回答这个问题,诸葛亮不回避矛盾,诸葛亮说,“马超他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马超啊,不如您关羽,您关羽是绝伦,绝伦就是那种没人可比的。诸葛亮这信写得非常有分寸,关羽拿了这封信以后啊心舒,读了这封信大悦,非常高兴。所以诸葛亮在关羽心目中有很崇高的威望,他们没有仇,没有矛盾。诸葛亮的作案动机排除了。

  (尽管诸葛亮的作案动机排除了,但是困绕在人们心中的疑团,依旧没能解开。对于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来说,为什么却单单没有算到关羽的失败呢?从关羽兵败到被杀,兵多将广的蜀汉,却没有发援兵相救,这难道是诸葛亮见死不救吗?关羽之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那么这位学者提出来,就是说襄樊之战,从七月一直到关羽被害十二月,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他蜀汉没有发一兵一卒来救关羽,支援关羽,这就是因为诸葛亮想借孙权之刀杀人。诸葛亮如果要借刀杀关羽,他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有独揽大权,不发兵支援关羽的条件。如果说关羽需要支援的话,实际上我们要注意,当时刘备活着呢,诸葛亮尽管是军师,是丞相,但是如果说刘备得知,关羽前线军情紧急,需要调兵支援的话,诸葛亮即使再阻拦,那刘备是不是,你不要说出于情谊,出于蜀汉的政治军事需要,他也必定会发兵。因此这个条件不存在。第二个条件,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为什么?因为关羽从失败到被杀,时间很短,当刘备,诸葛亮得知,蜀军在荆州大败的时候,已经根本来不及了,为什么呢?这场战争是七月开始的。(公元219年,关羽率大军从荆州出发,围攻曹魏重镇樊城,在关羽的猛攻之下,樊城告急,曹操派大将于禁率援军,前往樊城解围,但是在路上天降大雨,汉水泛滥,于禁大军全被大水淹没。勇士关羽依靠水军优势,率军乘机进攻,于禁被迫投降,曹军三万人被俘,由此关羽威名远扬。)所以七月、八月的时候,这个关羽是大胜。当时根本就不存在援兵的问题,是不是?那么这种就是说,在军事上有利于蜀军的形势,保持了好几个月。当时关羽大胜,“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悦。”华夏就是指的中原,曹操紧张地跟大丞们商量迁都。因为首都在许昌,许昌离开那个(襄樊)不远,几百里地了,眼看要打到许都的时候,说赶紧迁都吧,结果有主张迁都的,也有反对的。司马懿当时提了个建议,司马懿说可以利用孙权来打关羽,因为孙权派特使向关羽求亲,说让关羽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关羽拒绝了,而且辱骂了使者。所以孙权心里很不高兴,而且蜀军的势力太大,东吴也会感到不安。那么这个秘使往来,到了十月,孙权上表,向曹操称丞,孙权又表示,我可以跟您配合起来,我从背后袭击他。那么不管是司马懿提出这个建议,曹操派人去跟孙权说,孙权接受以后上表,这个过程都是很长的。我们知道交通最便利的水路,是控制在关羽手里。也就是说到十月的时候,孙权还没有发动背后的偷袭,是不是?那么当时蜀军在荆州的兵力,够不够呢?是很充足的。

  除了关羽直接统辖的几万人以外呢,当时还有南郡太守糜芳,和一个大将叫傅士仁,他们手下还有许多军队。但是呢,这两人,关羽就是比较骄傲,平常就是瞧不上他们,所以这两个人积极性不高。他们没有尽力支援关羽,就是在孙权发动袭击的时候,如果从兵力上来讲,是足够应付的。因为曹军已经打得被俘了好几万人,襄阳被围,华夏震动。所以从兵力上来讲,他要对付孙权的袭击是够的,但是呢,这个糜芳和傅士仁,由于平常关羽看不起他们,所以他们在支援兵力和粮草方面表现得不积极。这时候关羽就犯了第二个错误,就是什么呢?他当时就火了,他说还当治之。我回去以后,要好好收拾他们两人,这下糜芳和傅士仁就害怕了。

  (乘关羽进攻樊城,荆州守备空虚的时机。十月,东吴孙权传书给曹操,表示愿意出兵攻打关羽。随后孙权派大将吕蒙设计轻取南郡。这时候,糜芳和傅士仁,分守江陵和公安,这两处都是襄阳重地,是扼守关羽进攻樊城的后路。同时糜芳和傅士仁又掌管着关羽军用物资的供给。因此,孙权在攻占荆州之后,派谋事虞翻前往两地进行劝降,在东吴的威逼利诱和对关羽的惧怕下,糜芳和傅士仁率军归降了东吴,关羽的后路完全被切断。同时,曹操又派出大将徐晃率军进攻关羽,在曹操和孙权两军的夹击下,关羽大败。公元220年的1月,关羽在撤退途中,被东吴俘获。随后被孙权下令处死。)

  因此关羽的失败非常快,所以在成都方面,刘备和诸葛亮,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好消息,而坏消息传来的时候,关羽已经彻底失败了,被俘了,后来被杀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从关羽的驻地,要把信息送到刘备、诸葛亮所在的成都,交通极其不便。当然那位学者也谈到了,交通再怎么不便,也不至于那么地慢啊。实际上我们只要注意读一下《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就知道了,这个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比诸葛亮晚多了,晚500年呢。甭说李白的时候,四川当时交通闭塞的程度,那种严重情况,一直到20世纪初才略有改变。因为从陆路,从关羽那边,从陆路要翻过秦岭,大巴山,都是非常险峻的小道。到成都去非常非常困难。所以当远在成都的刘备、诸葛亮得知关羽大败,被杀的消息的时候,根本就已经谈不上派援兵了。因此诸葛亮没有作案条件。

  那么,这样我们就从作案动机和作案条件两个方面,排除了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的可能性。

  (时光的流逝,可以冲刷掉掩盖真相的迷雾。穿过历史的长河,人们对于诸葛亮借刀杀关羽这一指控的探究,不单纯是对于真相的执着,更不是名人效应的附和,而是如何去看待,人们心目中那个原有的形象。当时诸葛亮走下神坛,在历史的显微镜下,他是否依旧是那个千百年来,为中国历朝历代的人们所景仰的蜀国丞相。)

  下面我要讲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一个人,如果有重大的品质性错误,或者是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的犯罪行为。在发生这个事件之前,一定有蛛丝马迹可寻。那么我们看得出来,诸葛亮不存在任何这方面的缺点。我们不要看别的,刘备托孤,必要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当皇帝,他完全可以当,他不当。还有他临终之前,他有嘱咐,“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椁,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些地方都看的出来,这个诸葛亮是一人之下,百万人之上啊。身为丞相,如此廉洁,真实不得不佩服他的高风亮节,伟大的人格。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蜀相》,他里面提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个英雄是谁啊,这个英雄不是诸葛亮,是诸葛亮死了以后,到杜甫的时候,500多年间,历朝历代年间,只要想起诸葛亮,如此伟大的人格,如此伟大的抱负,具有超凡的智慧,但是天不假年,壮志未酬身先死,都非常感动,感动得热泪横流。可想而知,世世代代的人,都非常崇敬诸葛亮。

百家讲坛《正说三国人物》(结束) - 回顾历史 - 龙之声论坛 - Powered by ... (人物)一鸣惊人——楚庄王|【先秦历史】-历史帝国 - Powered by phpwin... 为你的悔改归正感谢神(巴刻) 求知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net 宋朝历史分析: - 历史茶坊 - 环球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正说历史】(系列丛书) 说领导干部的“德”(转) - 组工人事 - 红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cu... 感受大悲寺(全文完) - 解脱之路论坛 ASP.net|论坛 - Powered by D... 【历史】希特勒的演讲艺术 - 【历史论坛】 - K12教育论坛 - Powered by ... 饿治百病(转贴) - 健康之路 - 准提共修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几个模型(ZT) - 开发与设计&学习交流 - 学生之家论坛 - Powered by D... 白银|生命之歌-龙虎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理想之歌 - 谝闲传 - 边家村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正说历史】 正说历史系列 《正说历史系列》 正说历史系列 正说历史系列丛书 正说历史系列丛书 宋朝历史分析:中古时代中国的顶峰y - 历史茶坊 - 环球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6.2明光路跨线桥混凝土横梁跨越津浦路--我们见证历史! - 摄友之家 - E滁州社区 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国防科技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富阳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人物志 - 魏晋南北朝哲学 - 中国思想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毛泽东眼 中的三国人物 - 三国历史杂谈 - 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