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2完整版下载:中国磁州窑之乡的黑白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6:43:02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中国磁州窑之乡的黑白神话[冀之南品读磁州窑之一]

中国磁州窑之乡的黑白神话
[冀之南品读磁州窑之一]
***河北磁县建成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近日,全国最大的专题博物馆之一——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博物馆运用大量出 土文物、模型、背景画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磁州窑这一“千年文化瑰宝”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魅力。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中心窑场位于古磁州(今邯郸磁县、峰峰矿区境内)而得名。据考证,磁州窑烧造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北朝,于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经明清至今千年不衰。此外,磁州窑装饰品种的数量,在中国六大陶瓷系列中名列前茅。而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独特的装饰艺术。
为更好地向世人展示磁州窑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开发与保护,磁县文化部门投资5000余万元在县城中心开工兴建了“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并于日前正式开馆。据介绍,该博物馆占地108亩,展区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共设有4个展区。馆内陈列布展以《黑白艺术》为主题,分设“窑火初燃”、“化境黑白”、“余韵悠长”和“美器由来”4个部分,共展出陶瓷艺术精品500多件。其中,比较吸引人眼球的是“烧造工艺”展厅。该展厅充分运用各类实物、雕塑、模型、背景画,并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将当年制瓷的整个工艺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
据了解,邯郸市磁县作为磁州窑文化发祥地及我省文物大县,磁县的14000件库藏文物中,磁州窑藏品有近1万件。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内外景观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位于河北省磁县县城北部.座落于107国道东侧.京广线乘车磁县二环路口下车,东行2公里左右即到.








****磁州窑瓷器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风格独特的磁州窑瓷器,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融入本地特色,精细粗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与同时期的五大名窑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浓厚的民间情趣,装饰形神兼备,别开生面,颇具北方特色。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结构较疏松,淘炼不细,颗粒粗,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含铝量较高,另外原料中含量铁、钛等着色杂质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胎质有两种,一种是坚硬,另一种是粗松。器物拿在手里感觉不是很重,而民国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坚硬偏厚重。为适应粗瓷细作的需要,磁州窑往往使用化妆土施加在胎的表面,以遮盖其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从而提高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烧制方法,多采用匣钵装烧,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釉面白色多是白中泛黄的暖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质感,釉层也不是很厚,没有肥润感及垂釉现象,不太透明匀净,釉面光泽感不是很强,常见有细碎开片。瓶、罐的圈足及枕的底部往往露胎无釉。这时期还烧造黑釉、绿釉、黄釉、酱釉及孔雀蓝釉、红釉。另外还有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白釉釉下划花填绿彩、白釉釉下酱彩、白釉釉下酱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红绿黄黑彩等。










宋代磁州窑瓷器的产量很大,造型也十分丰富,主要生产民间日常用瓷,还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娱乐用品及各种瓷塑等。常见的器型有:各式的盘、碗、碟、盏、盏托、渣斗、瓶(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壶、罐、钵、洗、盆、缸、水盂、笔洗、砚滴、镇纸、炉、香薰、唾盂、灯、盖盒,仿古铜器式样的樽、奁等,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瓷枕始见于隋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式样上体轻形小,入宋以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从而开始把它做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种繁多,形式新颖别致,侧重实用性。磁州窑最突出特点是淳朴、粗犷,大件器皿豪放雄伟,神态端庄古朴,有气魄。小件器皿制作精美,盘、碗、碟类注重灵巧实用,形体比例,轻重适度,线条干净利落,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即用毛笔醮釉料在胎体上绘制花纹。这时期的纹饰题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大部分是来源于民间生活,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故事,生动亲切,情趣浓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观念。布局上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画面既简洁又生动。同时还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金银器、漆器和织绣工艺对磁州窑的彩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花卉纹行笔舒畅流利,花形描绘普遍肥大饱满,活泼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动物纹、人物纹及常见的婴戏图纹画意格调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绘,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另外,磁州窑还大量题写诗文做器物的装饰,这种装饰风格最初始于唐代长沙窑,而磁州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诗词多出自当时文人之笔,常见有“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阮郎归”等,同时还有民谚俚曲,规劝箴言,处世哲学等。如:“天下太平”,“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等。诗文脍炙人口,雅俗共赏。
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彭城和磁县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
这些地区宋代属河南漳德府磁州,故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磁州窑是宋代成就突出,富有民间特色的瓷窑。
磁州窑的釉色较为丰富,有白釉,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尤以白釉最为出名.在装饰上主要采用黑白对比的方法,其中以画花,剔花及珍珠地最为盛行.画花系以当地所产的花斑石为绘料,在白色的釉地上画出黑色的花纹,其纹饰多以枝叶并茂的折枝花和生动多姿的鱼间窑以独特的创造性,一改宋代以前我国南青北白的单色装饰方式,开创白地黑花釉下彩绘陶瓷制品的装饰先河。并创造一系列的装饰纹式的格律。在色釉基础上,又创造了在已烧制的白瓷表面加彩,二次烧烤成色的世界上最早的釉上彩绘宋"红绿彩"。单以上两项技术成果与艺术成就,已确立了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磁州窑瓷器题写年款的不多,目前仅见到两件,一件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长方虎纹枕,枕面一侧题“明道元年(1023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另一件在英国,枕面刻“家国永安”四字,左书“熙宁四年”(1071年)。大多数是在枕的底部刻制瓷作坊的标记,如“张家造”、“赵家造”、“王家造”、“刘家造”、“申家造”、“张大家枕”、“李家枕”、“滏阳陈家造”等。
总之,磁州窑代表了北方艺术的特色,豪放雄伟,书写了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极为辉煌的一页。

****磁州窑文化交流



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学者研究磁州窑。韩国文化研究所的5名陶瓷专家从网上得知磁州窑博物馆建成后,专程从韩国赶来考察。北京、上海的学者,内蒙古文物局及包头市博物馆的专家近日也来到磁州窑博物馆参观考察。
磁州窑是一个中国北方民窑体系,自北朝创始,经明清至今。磁州窑工匠将传统中国绘画技法直接用于瓷画,创造了磁州窑的装饰精品——白地黑花,呈现出黑白对比、强烈反差的艺术效果,标志着中国瓷器由胎装饰向彩装饰过渡的逐步完成,开创了明清青花、五彩瓷发展的新纪元。

****磁州窑论文
[正在撰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