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香脆杂粮煎饼加盟:语文老师开设免费私塾十多年 为学生建立精神家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28:49

 

在上海市区一个老旧的六层民居里,这个中学语文老师的免费私塾已经开设了十多年。在许多同行忙于补课赚钱的时候,他引导着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人性的美,并鼓励他们学会“独立地思考与真诚地表达 

晚上6点刚过,学生们开始陆陆续续到达樊阳家。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局促地挤着一张大圆桌和十几把式样各异的椅子。书柜和写字台上摞着厚厚的书本,旁边却靠墙立着一把红蓝相间的儿童玩具车。

这个房间,是中学教师樊阳儿子的卧室,但每周末,这里都被这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语文老师改造成了一个“私塾”。学生们早已习惯这个简陋的教室:为了不给家里的女主人增加打扫的负担,他们自觉穿上了蓝色的一次性鞋套;而且,因为曾经被邻居投诉“扰民”,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上下楼梯,都变得有些蹑手蹑脚。

“大家文章读完了吗?说说自己的感想。”樊阳说。这些围坐在他面前的学生,刚刚结束自己的期末考试,却大多依然按照阅读班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读完了一本超过30万字的小说——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因为椅子不够,几名学生抱着膝盖,坐在了地上。

类似这样的场景,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在这里,他领着学生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读过拜伦和雪莱的诗句;读过《诗经》;也讨论过作为时事热点的“杭州飙车案”……他希望通过这些名著和时评,让学生们在对分数和现实的追求之外,也能“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人性的美”。

在这里,学生们的发言常常吐露出超乎年龄的成熟认知,比如此刻。

“《上尉的女儿》里面,起义军首领对彼得表现得很宽容。” 一名高二的男生一本正经地说,“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更加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而和他挤在一张沙发上的另一名男生却不以为然:“我觉得这部小说没有什么特别有新意的地方。”

“很好,你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樊阳向他们点了点头。

这位有着2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一直要求自己的学生能“独立地思考、真诚地表达”。他还记得,自己在中学时代总是有“两种话语体系”:明明有真实的想法,可在考试时,却会写下一些自己并不相信的内容。

“我希望学生们说真心话,而不是成为一个个木偶。”他认真地说。

今年42岁的樊阳,个头不高,身材瘦弱,也许是因为常与年轻的学生们交流,他讲话总是眉飞色舞,并且搭配着丰富的手势,看起来更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他回到老家陕西咸阳,成了厂矿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那里,因为有感于教材的局限,他开始在课外开设“私塾”,讲授大家感兴趣的“杂学”,包括历史、地理和文学,让学生们接受的教育,更加符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预期”。

此后,他工作调动来到上海。因为没有住房,他在复旦大学的一个花园里恢复了自己的“人文讲堂”。每个周末,他都会在这个花园中的凉亭里和十几个学生一起朗诵诗歌,但结束后,却只能回到自己与十几个老师合住的大宿舍里。

十几年后的今天,樊阳已经买了房,有了自己的家庭,私塾的地址,被移到了如今这座位于上海市区老旧的六层民居里,而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阅读、讨论,他还曾经领着学生游览苏州河、外滩,甚至集体去了200多公里外的绍兴。在这些行走的过程里,樊阳总是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解说,“就像一个最专业的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