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雷国际研究院语种:透过党史看学习型政党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7:17:39
透过党史看学习型政党建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求是理论网 点击数: 420 更新时间:2010-5-19 16:11:33 在线嘉宾: 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 祝彦

  主 持 人: 《理论网》编辑 曹楠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命题,综观世界各政党,如此系统地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全党的一个重大目标提出来,还是第一次。请问祝教授,中国共产党是基于怎样的背景提出这样的命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命题要完成怎样的使命达到怎样的目标呢?
  祝彦:关于提出这一命题的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概括:
  首先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即我们所说的世情,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就提出了有关学习型这一概念。最早是提出“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成人教育局负责人蓝格朗的“终身教育”提案。提案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是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此案很快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对“终身教育”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学习化社会作了阐述:“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就是说,在未来社会里,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受以上思想影响,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快作出反应,先后提出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战略,并予以立法。例如,1972年,法国通过了《终身教育法》;1976年,美国通过了《终身学习法》等。
  这一理论最早于1990年9月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被翻译到国内,而受到推介。复旦大学、中美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和宝钢起步较早,比较深入地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开展讲授、试点活动。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介绍了如何创造“学习型组织”所需要的五项新技术:第一项是自我超越,第二项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是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是团队学习,第五项是系统思考。
  该书一出版即在西方产生极大的反响,彼得•圣吉也被誉为90年代新一代管理大师。20世纪90年代初,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联邦快递、加拿大皇家石油、汉诺威保险公司等著名企业主动要求并赞助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中心。在企业界,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8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40%的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
  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和组织方面的风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自然不能落后于这种世界潮流。
  其次,从党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以学习立党,这是中共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每当面临重要的历史关头或者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党都是通过学习来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继续前进。在这一方面,党的领袖们不仅有精辟的论述,还以模范行动做出了表率。1939年1月28日他在八路军延安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总结时的讲话中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毛泽东曾说:“我因此,到延安就发愤读书。”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读了大量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主要有:《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马恩论艺术》、《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当时延安的学习风气是非常浓厚的。以中央组织部为例,陈云在中组部组织了一个6人学习小组。从1938年到1942年坚持了5年,“影响较大”。陈云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李富春担任副组长,成员有王鹤寿、王德、陶鋳、陈正人。该学习小组一方面自学原著,另一方面请当时延安的学者进行辅导。1940年五一前夕,陈云领导的中组部学习小组被中央评为模范学习小组,陈云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挤”的经验,受到毛泽东的表扬。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提出: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正式确定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
  再次,从中共党的现实来看,即通常说的党情,一是党员数量的壮大,和队伍的年轻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地实现自我学习型建设,加强理论修养,提高知识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二是解决当前党内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现实需要。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信仰不坚定等问题,而热衷于事务和应酬,存在一种“主观上缺乏学习动力”,“观念上缺乏求知欲望”等不健康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
  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情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当前领导干部的不良学习现状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课题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命题要完成怎样的使命,达到怎样的目标呢?精辟地讲,就是要完成全会所说的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四项要求。


  主持人:针对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有些网友认为学习不就是读书看报嘛,这不过是新一轮的文山会海罢了,是一场形式主义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请问祝教授,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呢?如何才能避免形式主义?
  祝彦:十七届四中全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如何避免现实中可能造成的形式主义,这确实是一很重要的问题,必须防微杜渐。我个人认为,必须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到制度上,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端正态度,对学习有一种自觉性。
  1、要使大家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起码的修养要求,学习问题,不仅关系党员、干部自身的发展进步,而且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是否重视学习、认真学习,是否注意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是有没有党性和党性强不强的重要表现。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我超越,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
  2、改革干部考核机制,读书是一种修养,但是如果把读书和学习当成了功利追求,无疑就会使学习变味。因此干部考核机制必须改革,不能以“文凭”高低和考卷卷面分数的多少来评判一个官员水平的好坏,如果这样做,就会像前些年以GDP的增长速度来决定官员的升迁一样,不符合科学发展理念。如果这样做,也就很容易误导学习,影响真正的学习。即对我有利益的就学,否则就厌倦甚至抵触。
  3、更新传统的学习模式,照搬过去的学习,很容易陷于文山会海式的模式,或者是读报纸,念文件,听报告等的方式。显然,在信息化时代,在党员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今天,领导干部如果还习惯于念念秘书写的稿子,以应付学习,这是没有什么感召力的;一些地方出现的会场上打磕睡的现象,就说明了这点。其实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以及地方干部,基本都是自己写讲话稿,或者就是在没有稿件的情况下口头讲,甚至即兴演讲,这种作风很值得今天的干部学习。另外,不要一谈学习就开会,就一个一个地发言表态。“学习型组织”倡导的学习是多种模式的,可以是午餐会,可以是双向交流,可以是主题发言,个人点评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淡化或者不存在领导与下级的角色,大家是平等的交流,是进行思想的火花碰撞,这些做法在长春市纪委、莱芜钢铁公司等地方就做得很好,很受欢迎。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还融洽了干群关系和机关气氛。尤其是中共长春市纪委倡导的“项目组”、“午间漫谈室”、“角色讲学与点评”等学习方式,很有创意,值得借鉴学习。

  主持人:您是研究党史的专家,那么我想请祝教授为我们广大网友进行一下知识的梳理好么,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怎样抓学习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祝彦:1942—1944年:延安整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运动以延安时期为风气最盛。其中以延安整风运动为标志。
  背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使党的路线转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党对“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还来不及进行彻底的清算。那种曾经在党内盛行过的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仍然在束缚着党内许多人的思想。
  这次整风运动的根本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而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的中心内容,目的是进一步肃清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同时我们党从抗战初期的4万党员发展到1942年的80万党员,如何使这些出身于农民及小资产阶级家庭、有可贵革命热情和积极性的新党员克服自身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也是党在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过程: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共分发动、学风学习、党风学习、文风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五个阶段。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整风运动,阅读指定文件,检查对照思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历史经验。
  意义:这次整风运动,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确立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为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党的建设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1947—1948年:“三查”、“三整”
  1947年至1948年,针对部分党的地方组织特别是农村组织中存在的成分不纯等问题,党中央在解放区开展了对党的队伍全面整顿的活动。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空前壮大。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但同时也有些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和流氓分子乘机混入党内,以致在一些党组织中出现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的问题。1947年,根据全国土地会议的决定,从同年冬开始,各解放区党组织密切结合土地改革开展了整党运动。
  整党的内容:“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党方针仍然是延安整风开创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具体方法是: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彻底揭发存在于各地党组织内离开党的路线的错误思想和不良现象。同时邀请党外群众参加党的会议,帮助党组织进行整顿。
  意义:经过“三查三整”,纯洁了党的组织,改进了党的作风,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有了更大进步,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这次整党开辟了“开门整党”的新途径。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期间我党有没有进行自身建设方面的学习?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祝彦:1950年:整风运动
  背景: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同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不断增长领导经济建设和执掌政权的本领。但由于胜利,一些老党员、老干部滋长了骄傲情绪和严重的命令主义作风,甚至出现蜕化变质等严重现象。同时,约有200万新党员还没有来得及给予必要的党的知识教育。为了面对执政带来的考验,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1950年上半年党中央要求在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的主要任务是: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以及少数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等问题。重点是各级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干部。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整风的基本方法:自上而下地、有领导地逐级召开整风会议或成立整风训练班,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和指定的文件、检查、工作总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风时邀请党外干部和人民群众参加党员干部的检讨会,听取他们对党员干部的批评意见。
  意义:1950年整风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展的第一次整风运动。经过半年的整风,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了很大改变,从而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1951—1954年:整党运动
  背景:在1950年整风运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全党的政治素质,纯洁党的队伍,我们党于1951年下半年至1954年春,又进行了一次全党范围的整党运动。
  主要任务:对全党进行依次党员标准的教育,对党的基层组织普遍进行一次整顿。这次整党分学习、登记、审查和组织处理四个阶段,着重进行思想整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整顿。重点整顿基层组织,对党员进行一次认真的审查。随着“三反”运动的开展,1952年,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将整党工作与“三反”运动结合起来,按照党员标准,对党员进行登记、审查和处理,查处了一批有贪污浪费行为和官僚主义现象的党员干部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
  意义:经过这次整党,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全党更加纯洁和统一,增强了党的战斗力。
  1957年:整风运动
  背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共中央于1957年4月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方针和方法: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做到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开展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征求对党的工作的意见。
  经验教训: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本意是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但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出现了“反右”扩大化的错误。此后,党的“左”倾错误日益发展。
  

  主持人: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党在加强自身学习和建设方面又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祝彦:改革开放后不久的党内整顿
  背景: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员队伍的状况,按照党的十二大要求,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从1983年冬季开始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整党的任务: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整党的步骤是:从中央到基层,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地整顿。基本方法是:在认真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清是非,纠正错误,纯洁组织。这次整党分三期进行,到1987年5月基本结束,历时三年半。后期进行了党员登记和组织处理,开除党籍3.3万人,不予登记9万多人,缓期登记14.5万人,受党内留党察看、撤销党内职务和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党内严重警告、警告等党纪处分的共有18.4万人。
  意义:这次整党自始至终都着眼于加强思想教育,着眼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全党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都有了进步,为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积累了经验。
  “三讲”教育
  背景: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后,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干部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密切联系群众,从1998年底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方法步骤:至2000年,全党共有70多万领导干部参加了“三讲”教育。其他党员也以不同方式受到了教育。随后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三讲”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分级、分批全面展开,中央为此先后召开三次“三讲”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分赴全国七个县(市)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具体指导。
  意义:这次为期3年的教育活动,发扬了延安整风运动的精神,采取自上而下,分期分批进行,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全党同志,尤其使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全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和实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背景:为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中央决定从2000年12月开始,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按照中央部署,农村各级干部深入学习、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党风建设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要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达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进展;减轻农民负担要切实见到成效;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要有明显改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的基本要求。
  方法步骤: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是乡镇和县(市)部门。首先在这一级开展,逐步扩大到村一级班子和部门驻乡镇单位。2000年12月开始的乡镇和县(市)部门学习教育活动,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整改提高。
  意义:在农村1500多万基层党员和干部中,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收到了“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效果,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背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也是全党全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继续和深化。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全党全国以极大的热情开展学习研究,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认识不断深化。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学习贯彻的根本要求和工作部署。
  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要按照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中,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在思想上有所提高,使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切实得到改进。
  突出重点区分层次:兴起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新高潮,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关键。要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贯彻。要通过基层党校、农民夜校、市民学校等多种途径,组织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群众。要找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群众生产生活的结合点,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到群众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之中,融入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之中,融入到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奋斗之中。要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教材编写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意义: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也是全党全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继续和深化。通过深入学习,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背景: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党的十六大以后,先在全国党政机关、农村、城市基层等五种类型的19个单位进行了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期一年半左右,分三批,对全国6800多万名党员进行一次集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分三批进行,每批半年左右时间。第一批: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第二批: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第三批: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集中学习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动员。第二阶段:分析评议。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集中学习教育基本结束后,还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