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解放军536医院:颜杲卿:一个“不识时务”的忠义之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6:41:10
 2011-03-22 09:12:12





万物皆流,无物常在,常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是她的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说什么“恒山郡”啊、“常山国”啊,都曾经是她的名字;其次是她的范围,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总的说来,常山古地就在今天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东古城与西古城交界的地方,也就是正定区。
大家找来一副地图看一看,就会明白常山与多么重要了。这常山古地位于今天河北省的西南部,刚好在太行山的东侧、华北平原的中部。今天看来,她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塞。在唐朝,这个地方更加重要。因为,常山郡正好处在洛阳和范阳之间的交通要道上。
颜杲卿在常山这么一举兵,就相当于把安禄山和他老巢的联系给切断了。叛军就面临着被唐军分割消灭的危险。这种局面当然是安禄山所无法容忍的。所以,颜杲卿就成了叛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史思明率军从范阳南下,蔡希德挥师从怀州北上,两路夹击河北。
史思明第一个就拿常山开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把颜杲卿这块淤血给清除掉,那叛军非得脑梗塞不可。史思明亲率三万范阳铁骑,气势汹汹直扑常山。叛军一路上,烧杀抢掠,淫人妻女,无恶不作,以至于他们所过之处,“千里平原,十室九空”。
史思明大军到达常山,把个城池围得是水泄不通。这史思明可是出了名的会打仗,他亲自督战,叛军日夜不停,轮番攻打。
颜杲卿和袁履谦的忠诚是无需怀疑的,但是忠诚不一定能确保他们打胜仗。他们倒是有心坚守,只可惜城中兵丁稀少,粮草匮乏,眼见得就坚持不住了。
颜杲卿就纳了闷了,早就听说郭子仪兵出单于府,掐指一算,早就应该到了,怎么迟迟不见踪影呢?
他并不知道,郭子仪的朔方军来不了了,暂时。
没错,郭子仪早在去年十一月中旬便亲率本部人马出单于府了。应该说,他的进展是相当不错的。朔方军与叛军首战于振武军(地名,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破敌军,又乘胜收复了静边军(地名,在今山西右玉),阵斩叛军大将周万顷。叛军大同守将高秀岩见朔方军如此厉害,便亲率本部人马进寇河曲。应该说,河曲战役是范阳起兵以来,三镇铁骑与朔方军团的第一次正面对决。对决的结果是,高秀岩大败而归,郭子仪收复河曲,顺手还拿下了东陉。
这个时候,颜氏兄弟刚刚在河北举起了义旗。郭子仪审时度势,上了一道书给玄宗,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作战计划——炸TND安禄山老窝计划。这个计划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郭子仪率朔方军东出井陉关,会和河北二颜,攻破安禄山老巢范阳。
大胆,大胆,真得好大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就是郭子仪的风格。虽然大胆,但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如果真得能够实行,说不定安史之乱就不用延续八年之久了。因为在此时,叛军的主力都集中在河南地区,范阳兵力空虚。如果唐军能够出其不意,猛捣河北,直接把安禄山的老窝给端了,那安禄山可就要腹背受敌了。
玄宗本来是打算批准这个计划的。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生的两件事情,改变了他的初衷。一是宰相杨国忠极力反对郭子仪的计划,主张先行收复东京洛阳,而后再攻打范阳;二是安禄山于正月初一在洛阳悍然称帝,另起炉灶,要与他李三郎分庭抗礼、争夺天下。玄宗那个气啊,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气令智昏的他断然否决了郭子仪的方案,决心集结重兵,一举收复洛阳。为此,玄宗下诏给郭子仪,让他推举一位将领替他东征,本人则返回朔方招兵买马,为朝廷即将要实施的大反攻打好人力基础和马力基础。这才有了前文郭子仪走马荐光弼的故事。玄宗倒也慷慨,当即就认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兼云中太守,统兵一万,继续东征。
这么一来二去,倒腾来,倒腾去,其实在无形之中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我们不妨算一算,郭子仪上书之后要等待朝廷的批复,这怎么的也得个三五日吧;朝廷批复之后,让郭子仪举贤,老郭还得上书保荐李光弼,然后再等朝廷的批复,这又得花个三五天的时间;李光弼获得任命之后,也不可能马上就出发啊,他肯定得和郭子仪交接啊,之后还得整顿人马、收拢人员啊,这又得耗上个三五天。好嘛,到最后,终于可以出征了,半个多月过去了。
玄宗错失的良机反倒被安禄山给抓了个正着。李光弼还在路上走着呢,史思明的大军已经在奋力攻打常山了。
可怜巴巴的颜杲卿哪里是史思明的对手,眼见得情形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颜杲卿只好向坐镇河东的太原尹王承业求援。我们知道,王承业这个龟儿子早先就冒领了颜杲卿擒贼杀敌的功劳,他巴不得颜杲卿被史思明干掉。这样,他的卑鄙行径就不会被朝廷知道了。
其实,有的时候,灭口无需自己动手。王承业就是这么想的,他怎么可能会发兵救援常山呢?

天宝十五载正月初八,常山理所当然地陷落了。叛军“杀民吏万余,城中流血”。史思明将包括颜杲卿、袁履谦在内的一干常山官员解送洛阳,向安禄山请功。
洛阳,安禄山看到了他曾经的下属,颜杲卿也看到了他曾经的上司。两人进行了一场极短的会话,一人一句。
安禄山大骂颜杲卿:“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想当初,你只不过是范阳一个小小的户曹而已。因为有了我的保荐,你才从判官干到了光禄丞和太常丞,紧接着又当上了常山太守。你为什么要背叛我呢?”(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
颜杲卿嗤之以鼻,回敬道:“忠君爱国是我们老颜家的光荣传统。没错,确实是你提拔了我,但我是绝对不会跟着你造反的。你本来也不过是营州城一个牧羊的胡儿而已,是当今圣上给了今天所有的一切。你不思报恩,却举兵造反,你才是忘恩负义呢?”(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
这话说得,当真是义正词严、淋漓尽致。安禄山最恨别人揭他的老底儿,当时便勃然大怒。他命人把颜杲卿绑到了天津桥南从西数第二根石柱之上,处决的手法相当之残忍,三个字儿,“节解之”。“节解”还有一个代名词叫“寸磔”。如果说大家对“节解”和“寸磔”都很陌生的话,小玉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更加通俗的名称——凌迟处死。六十五岁的颜杲卿“比至气绝”,仍然“大骂不息”。
与颜杲卿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小儿子颜季明(又名诞)、侄子颜诩以及常山长史袁履谦。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三人都被刽子手活生生地剁去了手足。当时,何千年的弟弟何百年也在一旁。他对着三人指手画脚,肆意辱骂嘲笑,活脱脱一副奴才嘴脸。三人咬断舌头,“含血喷其面”。何百年大怒,亲自动手,割三人的肉。颜季明、颜诩、袁履谦先后毙命,其象之惨,不仅“路人见之流涕”,即便是叛军将领也目不忍睹。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样的问题在平时就是求证上一百遍,都得不到一个真实的答案。然而,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孰真孰假,孰优孰劣,便一目了然了。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是,小玉要说,这句话未必正确。因为,有的时候,那些不识时务的人才是真正的俊杰,比如说颜杲卿。如果他选择投降,不仅生命无忧,还会加官进爵,享尽荣华。可是,他没有。当各郡官员面对安禄山的淫威望风而降的时候,颜杲卿在奋笔疾书,联络各郡义士,密谋举义;当叛军攻下洛阳,各地官员都在观望摇摆的时候,是他登高一呼,竖起了拥护政府的大旗;当史思明兵围常山,是他带领着全城军民拼死抵抗,坚决不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
什么叫忠诚?这就是忠诚!
什么叫伟岸?这就是伟岸!
什么叫气节?这就是气节!
颜杲卿用他的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悲歌。伟哉,颜公,与天地不老;壮哉,颜公,共日月齐辉。
中华文明乃是人类四大文明之一。经过数千年的扰攘,其他文明都已经断绝了,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依旧生机勃勃、绵延远长。小玉想,或许正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里面有许许多多像颜杲卿这样“不识时务”的人吧。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不识时务”的人“不识时务”地站了出来,“不识时务”地抗争着,“不识时务”地奋斗着,“不识时务”地抛洒着热血。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可爱而可敬的“不识时务者”的存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危难关头一次次地起死回生,并最终走向胜利。
但愿苍天能够赐予我们更多这样的“不识时务者”!
颜杲卿死了,为国家而死,死得何等惨烈,何等凄美,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可是,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只因张通幽与王承业狼狈为奸,忽悠杨国忠说,颜杲卿投降叛军之后,与史思明争权,才被史思明给干掉了,并非是为国尽忠。二杆子宰相杨国忠不察,转而又告诉了三杆子皇帝唐玄宗。三杆子唐玄宗居然深信不疑,致使忠良含冤,小人得志。
至德二年冬,唐军收复两京,史思明投降。当时,颜真卿正在蒲州刺史任上,他让颜泉明(颜杲卿的儿子)四处寻找颜杲卿的尸骨。颜泉明多方查找,最后才在洛阳找到了当时负责行刑的刽子手。刽子手告诉颜泉明,颜杲卿被害的时候,先被砍断了一只脚,与袁履谦同埋在土坟之中。这样,颜泉明才找到了父亲的尸骨。
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和颜泉明叔侄俩儿多次上书为颜杲卿伸冤。当时,玄宗已经退位为太上皇了,派人详加查探,最终才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悔恨交加的玄宗将王承业和张通幽当即杖杀。
五月,唐肃宗下诏追表颜杲卿的功绩。诏书的内容是这样的:“故卫尉卿、兼御史中丞、恆州刺史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未备饰终之礼,可赠太子太保。”
区区一个太子太保,必定不是颜杲卿这样义士的人生理想。但那句“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已足以让他含笑九泉了。


2.《天宝裂变——详解“安史之乱”》系北溟玉原创首发,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冒用发表更是绝对禁止,否则将诉诸法律手段。
  3.欢迎各位热心博友批评指正,小到文字句逗,大到风格史料,皆可开门见山地指出,小玉在此先行谢过。
  4.借网络宝地一席,草鄙薄文字若干,无非是为了以文会友、借史论道,特将个人联系方式公布如下:
  QQ:723678473(非诚勿扰)
  主页: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yongqingbeimingyu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