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西施杨七巧全集:韩村殡丧礼仪:沧桑岁月积淀下的传代习俗 ;琅琊网|临沂门户|临沂新闻|传播新闻 网络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20:26:58
韩村殡丧礼仪:沧桑岁月积淀下的传代习俗
www.langya.cn  琅琊网        发布时间:2011-02-25 14:34:00

二胡、唢呐等印证了韩村旧式殡礼。
明朝初年,韩、贾、孙三姓合居在一起,以三个姓氏定名村庄,称“韩贾孙”,此后演变成韩家村,简称韩村。韩村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殡礼习俗:停灵、入殓、送灵、填库、送盘缠、拉棺等,以此举行殡礼,祈愿逝者一路走好,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对生者的宽慰。
13日,雪花飘落,记者来到临沭县青云镇韩村。年逾七旬的李封臣、杨玉臣,40多岁的王元银、王学胜、杨化朋,5位村民曾接掌着一个村庄的殡礼。口述中,对于殡礼的由来及其中讲究,大伙定义为:祖传的,照办!
雪中,瞭过5张翘动的嘴角,阅读一个村庄记忆中的殡礼习俗。地道!
第一天:悲情,儿女忙碌着筹备殡礼
村里,谁家有人快到病危时,儿女不会让其在光线昏暗的内屋躺着。儿女们会在明亮的堂屋放一张床,南北摆放,奄奄一息的长辈躺在床上,头朝南,脚朝北,等待断下最后这口气。去世时间以凌晨零时为界,零时前去世算前一天,零时后去世算后一天。如果是男性去世,儿子给洗脸、穿衣服,女儿给洗脚。如果是女性去世,女儿给梳头穿衣服,儿媳妇给洗脚。
老人去世后,儿女要给逝者脸上蒙上一张蒙脸纸,打上绊脚丝,写好逝者牌位。此时,儿子要剃光头、赤脚,女儿也要赤脚,儿媳妇赤脚也行,穿袜子穿鞋子也可以,没有硬性要求。
村里没有土地庙,于是,丧主就会用一张席子和一把椅子搭建临时土地庙,写上:“土地神之位”的牌位放在椅子上,以此替代土地庙。这些工作准备完后,丧主便会在村里找一位总管,总管会根据丧主操办殡礼的预算,核算要不要请“鼓手”,请几个,送哪几门亲戚的信。同时,总管还会找一个管账的人,负责管理殡礼各种开支。登吊薄的一人,负责收礼金、写幛子,幛子角贴上白胶布,写明是谁送的幛子。同时,登吊薄的人还要写明来客是哪里人、几位,以此安排孝房根据亲戚的远近好破孝。
厨师要雇三四个人,支锅、烧茶、刷碗、提菜等都要固定到人。破孝,挂幛子、搭棚、接纸、喊礼等也要安排到具体的负责人,以免殡礼时忙事的人手忙脚乱,乱了方寸。此外,逝者儿女还要购买白杭连纸,一张裁八开,一岁一开,每开裁五档,以此制作指棍纸。以前,韩村用的哭丧杖,男性用竹竿表示节在外,女性用梧桐表示节在内,此后,因为竹子、梧桐不好找,后来村里就改用柳树棍。哭丧杖随棺下地,逝者为男性要放在棺材右边,女性则放在左边。
一直以来,韩村殡礼,供桌上的供菜为整鸡、整鱼、片肉或方肉、豆腐、粉皮和青菜,共五碗菜肴。三箩馒头,每箩五个。家境富裕的农户再额外设五个糕点碟,如:栗酥、桃酥、荷包酥、到口酥等。家境如再富裕,还要设上五个果碟,如:荔枝、香圆、香蕉、桔子等。除此以外,还有:吃桌、看桌、茶桌等。
逝者去世这天,儿女、家属都要搭好灵棚、挂上帘子,准备殡礼所需物品。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