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油茶的做法视频: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8:25:24
五十余里,即谓“自此以北,多沙石少土,性地遂寒薄,惟见毡毳,无复村舍篱落矣”。再往北“其山草木多颇茂盛,多野兽,便于色目人打生放牧而已,余无足取”[73]。这里的农牧分界也正好在围场以南,与上述记载完全吻合。据乾隆《热河志》附图,这条界线正是木兰围场的南界,向东北与西拉木伦河西北侧的农牧过渡带北界大兴安岭相接。

上面介绍了清代北部农牧过渡带推移的情况。

这里有一系列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清初顺治年间边外禁令得以实施,而康熙以后禁令就难以贯撤呢?如果当时塞外的自然条件与明代记载一样,怎么会有大批汉人外出耕作呢?在明时有政府支持的卫所军士尚且不能维持生计,他们是靠什么得以生存的呢?因此我们认为17世纪下半叶开始我国曾经出一个短时期的温暖气候。据文献记载,康熙、乾隆年间木兰围场秋季曾多次出现高温天气,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玄烨曾说:“塞外多寒,今年炎热不异六月,向来所未见也”。他十八岁即参加围猎,此说当有所据(《随銮纪恩》)。乾隆在《热河志》所作的诗篇中,以《暖》、《秋热》、《热》、《雨》、《秋雨》为题的占了很大比例,反映了当时秋季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实况。同时他在许多诗句中也多处提到秋暖的情况。如《秋熟》(卷三):“关外逢秋热,忽如夏杪时,葛收箱欲换,扇衍箧重持”;《热》:“今秋已过闰,情知凉应速。此热实利稼,秀实催嘉谷”;《暖》(卷七):“今年秋候长,入冬气尚暖”;《雨》:“木兰九月雨,秋暖实异常”。乾隆二十八年作《入古北口即事》注:“往岁塞外叶落,入关犹见绿树,今岁秋暧,塞外树亦未凋”(卷十八巡典六)。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十九日《入古北口作》:“秋暖今岁实异哉”,注:“每岁关外树叶黄落,入关始见绿树,今秋关外树色尚绿,故云”(卷十九巡典七)。乾隆三十三年《出古北口》注:“关外山田秋稼多稔,今年倍胜于常,而科尔沁、敖汉诸扎萨克王公等至此迎銮,佥云迤北迤东各部田禾景象较尤丰蔚”(同上)。乾隆三十七年《入古北口》又云:“秋暖竟殊常”,注:“今岁闰月后节气率早,而秋暖较往岁尤长”(卷二十一巡典九)。

此类诗句颇多,不能备录。其中乾隆有一首以《气候》为题的诗很有意思,其云:“气候自南北,其言将无然。予年十二三,仲秋必木兰。其时鹿已呦,皮衣冒雪寒。及卅一二际,依例往塞山。鹿期已觉早,高峰雪偶观。今五十三四,山庄驻跸便。哨鹿待季秋,否则弗鸣焉,大都廿年中,暖必以渐迁”。又在《霜》(八月廿日)诗注云:“鹿必待霜降天寒凉后而答鸣”(卷七天章七)。另在《哨鹿》(作于丁亥,乾隆二十二年)诗注云:“二三十年前,鹿鸣以白露前后为候,今率以秋分前后为候,盖天道自南而北,气渐暄暖云”(卷四十六围场二)。这些资料充分说明了在十八世纪初至中后期,我国北部地区气候有一个由寒转暖的过程,温度大约延迟一个节气。当时北部农牧过渡带的北界应该是自然条件允许的最北界。这种温暖气候大概延续到十八世纪末,嘉庆、道光年间河北地区曾出现多次寒冬[74]。康、雍、乾时期农业很兴旺的归化城一带,到了咸丰年间仍成“苦寒之地,春末开冻,秋初陨霜,统年燠少寒多,禾稼难以长发,稻当梁菽麦本非貊地所生,蒿子油莜变皆视为嘉谷,劳于耕作,而薄于收成[75]。大约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出现短暂的温暖气候,这就是清末光绪年间大规模开垦蒙地的地理背景。

清朝在蒙古高原除了开发农田以外,还设置了若干牧厂。高士奇《塞外观牧并序》:“张家口外皆国家育牧之场,马牛羊不下数千百万,望若云锦”[76]。

牧厂有二种,一种属太仆寺,一种属内务府。太仆寺牧厂分左右两翼,左翼牧厂在张家口东北140里,东西150里,南北150里;右翼牧厂在张家口西310里,东西150里,南北60里。内务府所辖各牧厂分布在今内蒙古商都至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地域广大,如其中察哈尔八旗牧厂东至克什克腾旗界,西至归化城土默特旗,南至太仆寺各牧厂及山西大同府、朔平府边,北至苏尼特及四王子部界,绵延千余里[77]。由此可见,清代长城以北至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一带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农牧过渡地带。农业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减。



三、小 结



(1)明清时期我国北部农牧过渡带地处长城和阴山、大青山、大兴安岭山脉之间,从气候而言,属温带、暖温带。由于热量水分条件的不同,湿润程度自东向西由温润、半湿润、半干旱至干旱过渡。气候特征是冬季严寒且长,夏季短促而温热,春秋温度骤变,无霜期很短。降水大多集中在6-8月的夏季,春寒严重,给农牧业带来一定影响。历史时期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了农耕区、牧业区及两者之间的半农半牧区。从历史资料来看,在14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明清时期,在农耕区和牧业区之间的农牧过渡带有过一定的变化。

(2)15世纪初明朝卫所的内迁,其中固然有政治原因,但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气候转寒的关系。据今人研究,14世纪开始全球进入小冰期,在我国也有所反映,譬如与我国北部农牧过渡带最近的黄淮海平原从14世纪开始至18世纪就有一个寒冷期[78]。我们再结合上文所述的史实,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的结论。

(3)大约康熙末期至乾隆中叶的18世纪,我国北方气候有一段转暖时期,因此农牧过渡带的北界有可能到达了无灌溉旱作的最西界。雍正、乾隆年间在长城以北设置了一系列与内地体制相同的厅、州、县制,也是农耕区北展的反映。20世纪开始又有一个转暖期,其程度较康、乾为弱。这就是光绪末年大力开垦蒙地,将农田推至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气候背景。

(4)明代初年的农牧过渡带的北界大致为阴山、大青山斜向东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南侧一线。

15世纪以后因气候转寒有所内缩。18世纪清康熙开始逐渐北移,西段稍北移至阴山、大青山北麓的海流图、百灵庙一线;中段大致以大马群山、小滦河上游一线;东段与大兴安岭南端相接,沿岭东斜向东北。至清末基本未变。

(5)据今人研究,今内蒙地区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稍好的地区,即大兴安岭东侧、阴山山前的丘陵和平原以及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地区,半农半牧区位于农业区与牧业之间的交错狭长过渡地区也可以说是农牧业的分界线,此界线大致是从呼盟的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经札兰屯、索伦、乌兰哈达、扎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白旗、化德县、察右中旗、四王子旗、武川县、固阳县至伊盟金霍洛旗(指旗、县所在地一带)一带为界。半农半牧区以北及以西为牧区,其以南以东为农区[79]。这是一条呈宽带状的过渡带。明清时期这条过渡带基本上与今天相同,随着湿润状况的变化,有偏东偏西的变化。





注释:

-------------------------------

[1]满志敏等《中国东部十三世纪温暖期自然带的推移》,刊《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研究进展》(一)海洋出版社1990。

[2]《元史·世祖纪九、十》。

[3]《元史·世祖纪十二》。

[4]《元史·拜住传》。

[5]《元史·泰定纪一、二》。

[6]《元史·宁宗纪》。

[7][8][14]《明史·地理志》。

[9]《明洪武实录》洪武八年正月丁丑。

[10]均见《明史·成祖纪》。

[11]《卢龙塞略》卷八《洪宣正景经略》。

[12]和田清《兀良哈三卫的根据地》,译文见《明代蒙古史论集》汉译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

[13]达力扎布《有关明代兀良哈三卫的几个问题》,刊《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15]《明宣宗实录》宣德四年九月辛亥。

[16]《嘉靖宣府镇志》卷二诏命考、卷十九法命考。

[17]《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二年九月癸未。

[18]《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年六月戊寅。

[19]《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八年春闰正月庚辰。

[20]《明宣宗实录》宣德九年二月丙寅。

[21]《明宣宗实录》洪熙元年秋七月庚寅。

[22]《明宣宗实录》宣德元年五月丙午。

[23]《明宣宗实录》宣德五年四月丁酉。

[24]《明宪宗实录》成化二十二年八月戊子。

[25]《明世宗实录》嘉靖三十八年五月甲午。

[26]《嘉靖宣府镇志》卷二十二兵政考。

[27]《明洪武实录》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已亥。

[28][38]《明史·鞑靼传》。

[29]《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列传上下》、《扯国克列传》。

[30]许论《论边镇》,《明经世文编》卷232。

[31][32]曾铣《议收复河套议》,《明经世文编》卷237。

[33]《明宪宗实录》成化二年三月已末。

[34]余子俊《地方事》,《明经世文编》卷61。

[35]涂宗浚《议筑紧要台城疏》,同上书卷447。

[36]涂宗浚《修复边垣扒除积沙疏》,同上书卷448。

[37]《卢象升疏牍》卷9《经理崇祯十一年屯政疏》。

[39][40]《大清会典事例》卷166户部十五田赋,卷976理藩院。

[41]《清圣祖实录》卷224,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已末。

[42]王先谦《东华录》康熙四十六年七月戊寅、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庚寅。

[43]《清圣祖实录》卷250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壬寅。

[44]姚学镜《五原厅志略》,清光绪三十四年刊。

[45]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第219页。

[46]汪炳明《清末新政与北部边疆开发》,《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6—67页。

[47]民国二十九年《武川县志略》五《社会概况》。

[48]民国《归绥县志·经略志》附录光绪十二年同知方龙光上归绥道禀。

[49]清宣统二年《西北垦务调查汇册》《总论西垦》。

[50]《调查河套报告书》第46—47页。

[51]谭惕吾《内蒙之今昔》第98—100页,商务印书馆1934年。

[52]《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17册,第837页,1979年台湾出版。

[53][55][76]乾隆《口北三厅志》卷1舆地,卷3舆地,卷14艺文。

[54]贻谷《土默特旗志》卷5,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56]夏之璜《塞外橐中集》,《入塞橐中集》卷三。

[57]《清高宗实录》卷198。

[58]《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山西省》。

[59]光绪《清水河厅志》卷14户口。

[60]《内蒙之今昔》第100—101页。

[61]《清太宗实录》卷11,天聪六年五月戊申。

[62][77]成崇德《清代前期蒙古地区的农牧业发展及清朝的政策》,刊《清代边疆开发研究》。

[63]日本天海谦三郎《旧热河蒙地开垦资料二则》第87页,伪满铁调查局昭和十八年(1943)版,转引自王玉海《清代喀喇沁的农业发展和土地关系》,刊《清代边疆开发研究》。

[64]《大清会典事例》卷158。

[65]中国第一档案馆所藏档案:《阿勒清阿奏喀喇沁王控商民不给抽分地铺银两》,转引自王玉海文。

[66]《蒙古喀喇沁农业调查报告》第一编第一章《喀喇沁农业之现况》,转引自王玉海文。

[67]据王玉海文。

[68]《清圣祖实录》卷191,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丁巳。

[69][70]《巴林左旗志》第五编第一章农业,1985版。

[71]孙嘉淦《清于开平兴和凑驻满兵奏折》,《口北三厅志》卷12艺文。

[72][73]《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一帙、第二帙。

[74][78]《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第62页,44—4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5]清咸丰《归绥识略》卷24人部。

[79]《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毗邻地区气候与农牧业的关系》第52页,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





(资料来源:《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又见

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sd/wen/qhb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