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武典下载:《指月真髓》(连载一)无行沙门?大虚敬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26:08
*开场序幕

    好,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感谢佛菩萨的加庇!也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法会,大冷天的,还要来忍受师父一个人的唠叨,如果不是对佛法有真正的兴趣,如果不是真正追寻解脱之道的人,相信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按照惯例,我似乎还应该感谢一下发起这次讲经法会的几位居士菩萨,以及感谢护法龙天之类的,但我认为,与其空洞无味地谢天谢地,到不如把佛法、把正法好好地演绎一番,给大家提供真正有益的、值得回味的精神食粮。说实话,能为大家的法身慧命提供滋养和服务,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幸!总不能白吃众生的饭啊,对吧?所以很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报恩和培福的机会!那么,下面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可怕的背景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维摩诘经》。这是我第一次公开讲解这么大的一部经典,你们新泰居士还是很有福报的,能听到这样的经典。在我记忆中,我以前和你们随机讲的东西多少有些浅,不成系统,属于普及性的内容比较多,但这次就不能那么讲了,我会涉及一些比较深密的东西,否则大伙听得没劲,以为《维摩诘经》不过如此,佛法不过如此,那师父罪过就大了。所以我这次将要给大家讲解的内容,可以说几乎是全新的,我在相关的基础知识上增加了许多心法心要的东西。我把这次讲经,当作了我多年修学求索的一个小结,一个汇报,当然,限于水平,其中粗鄙简陋之处,在所难免,这就要请诸位菩萨多多海涵,多多担待了。

    顺便说一句,听经闻法啊,实际上是一件很愉快、很有趣的事,所以请大家心里尽量放轻松些,有的菩萨,不要把自己搞得太严肃、太沉重了,否则我会觉察到来自于你们的压力,我会觉得很有障碍——用你们山东话讲叫“憋得慌”!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屋子里,我们的气息是互通的,我们会互相影响,互相感染,明白吗?我希望我们之间有种良性的、宽和的互动,这样来讲经听经,彼此才会有受益。

    现在回到正题,请大家翻开《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这部经典是我们大乘佛教究竟了义的无上法宝,在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里,《维摩诘经》应该算是一部最戏剧化、最小说化的佛教典籍了。这部经典长长短短,一共有十四品,几乎每一品里都有非常好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意味深长。细究起来,《维摩诘经》和整个佛教、和绵延至今的印藏密教传统关系甚深,这点以后会和大家慢慢谈到,这部经典和我们中国禅宗文化的关系尤其密切,算得上是影响最深远、历史最悠久的佛经之一。

    古时候,从《维摩诘经》翻译过来的那一天起,它璀璨的思想光芒,就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它字里行间指向的那个不可思议的实相境界,受到了历代无数高僧大德和帝王将相的顶礼尊崇。我记得鲁迅好像就这么说过,南北朝时期,那些有学问的人往往都有三种爱好:吃药、清谈、维摩诘经。什么意思?在南北朝时期,所谓的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阶层里一般流行有三件事,第一是吃药,就是炼丹服饵,那时比较崇尚丹道的修炼,提倡服食外丹,很多人不得其法,就这么白白吃死了;第二是清谈,就是谈玄说妙,空腹高心,坐而论道;第三就是对《维摩诘经》的研究和弘传。

    我个人观点,前两件事情,什么吃药、清谈,都有逃避时代苦难的意思,你们可能不知道,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多野蛮、多可怕,那年头真是人吃人的,特别是五胡乱华的时候,军队吃人是很平常的事,那时候人不叫人,叫菜人,或叫“两脚羊”,像慕容鲜卑的军队,他们在邺城仅妇女就吃掉了二十多万。二十多万啊,老老少少,全部都是女人,男人还没算哦,那个骨头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实在是丧尽天良、无法形容到了极点,真搞不懂那时的众生业力怎么会那么重!相比之下,德国法西斯和小日本虽然同样令人发指,但疯狂和愚昧的程度似乎还略有不如。

    这就是《维摩诘经》最初流传的时代背景,吃药、清谈、维摩诘经。许多人都希望能藉此超越个人和时代的痛苦,这无可厚非。但吃药、清谈多少就有点扯了,因为它们充其量只能带来一种表面的抚慰,功效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酒精毒品,它们能麻醉神志、暂时解决问题,但是后患无穷。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它们可以不断转移你的注意力,缓解痛苦,甚至让你忘记痛苦,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地让你离苦得乐。到头来,我们的迷惑和恐惧一点没减少不说,最后该怎么死还是得怎么死,而且怎么难看怎么死,也没见有什么超凡脱俗的地方。最最糟糕的是,这种稀里糊涂、毫无意义的生死,我们还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这就让人难以忍受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吃药、清谈、维摩诘经,这三者之中,只有《维摩诘经》地弘传算是干了一件正经事,只有《维摩诘经》积极救世的大乘思想,为那些正身处地狱、倍受煎熬的众生指出了一条究竟解脱之道。

    从南北朝到唐宋,乃至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千百年过去了,摆脱了苦难背景的《维摩诘经》在有学问的人中一直都非常流行,它可以说是我们佛门弟子最喜爱的必读经典之一。大家要晓得,《维摩诘经》,一部佛经,又不是什么时装香水歌曲之类的,居然能流行千百年而历久不衰,那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了,这部经典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这样一部经典,学佛的人实在不应该错过,这是一部能让我们开大智慧的经典,这也是师父选择这部经典给大家开讲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两个原因:一者,一般来讲,这部经典通常都被归类于般若系或禅宗一脉,它和《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六祖坛经》等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禅宗的根本经典。大概十来年前,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过一本《禅宗七经》,禅宗七大根本经典,《维摩诘经》就名列其中,所以它是我们学佛人不可回避的、必看的一部经典。

    而实际上,《维摩诘经》和我们净土宗、和净土法门的修持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净土三经里,佛陀没有详细阐释的有关净土修行的至高原理,尽在此经。所以修学净土的人要注意了,这部经典是可以和净土三经互相参考着看的,读诵受持这样的大乘经典,是净业三福之一,是正修行路,和专一念佛的行持没有任何矛盾。实际上,《维摩诘经》的内容涵盖了禅净律密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哪一宗的修行者,只要放下分别心,认真听讲,都能从中获益。

    再者,这部经典的主人公维摩诘大居士,这位老人家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所谓“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法”,他代表了在家人学佛修道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维摩诘这个人物,作为长者居士的典范,更是在佛教界和社会各阶层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力和无限的生命力,他是我们每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修行人的学习榜样和楷模,绝对有认真参学的必要。

小心我慢大原则

    这部经典的全名很长,叫做《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一般都简称为《维摩诘经》或《不可思议解脱经》。整部经典围绕维摩居士展开,中心佛法基本上都是由维摩居士说出来的,但如果我们认为这部经典是在家居士说的,从而心存轻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部经典通过维摩居士的口,所阐发宣扬的道理,正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了义真谛,和十方诸佛所说无二无别,这个要点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最好能牢牢记住喽。

    其实,伟大的佛法就在人世间的平凡生活中,解脱之道就在当下,就在我们自己的身心性命上,这就是整本《维摩诘经》里面反复开示的不二法门,是为重中之重。所以这次讲经的因缘,是想把真正当生解脱的佛法,把佛法的大秘密、大智慧汇报给大家,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的因缘,好好听经闻法、慎思明辨,进而实修实证。不要简单地以为放放生、吃吃素、念念咒,以为学会敲打唱念——叮叮当、叮叮当——以为学会早晚功课、把经忏佛事背得滚瓜烂熟就是佛法了,说实话那还差得远了。

    学习这部《维摩诘经》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这里事先提醒一下。什么问题?就是在学习这部经典的过程中,有的在家菩萨可能会起大我慢,为什么?因为在这部经典里有长长一品,从头到尾都是维摩居士在教训那些现出家相的小乘阿罗汉、出家比丘,还有一品,甚至连诸大菩萨也有不少挨训的。有的在家人读完之后,东施效颦,他也来胡乱训斥出家人,那就仆街了——这是我们两广的粤语白话——仆街,换句话讲你惨了!下地狱如箭射!大家要晓得,维摩居士是古佛再来,他是金粟如来的化身,他能做的事不代表我们也能做,“狮子能跳的地方,狮子狗千万不要跳!”我在南方有个居士朋友,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当着一桌人的面说了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在家人永远也没有资格评价出家人!”OK!这句话原则上是对的,但不容易做到。学佛做人,最怕的就是自高自大,自不量力,明白吗?

    那么,这部《维摩诘经》的中文译本,我们知道的,历史上不多不少,据记载有六种以上。不过有三种译本已经失传了,东晋严佛调、西晋竺法兰、竺法护的三种译本已经没有了,现在我们在大藏经中看到的,仅有吴支谦、后秦鸠摩罗什、唐朝玄奘法师的三种译本。这现存的三种译本中,流通最广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因为他的翻译言简义赅,词句优美,有着极高的文学境界和文学价值,深受广大佛教徒的喜爱,所以这个译本自古以来自然而然就是流通受持最广的。我们现在手里拿的就是这个译本,本次讲经将以此为主。

    这部《维摩诘经》的内容堪称是大家手笔,文字翻译得非常到位,这应该可以算是“文以载道”的一个最佳典范了。这部经典的文辞表达不但博大华美,字字珠矶,而且其中所蕴涵的义理之深邃,境界之无穷,如果不是出自于对佛法了义真谛的切身体会,那是绝对讲不出来的。所以古往今来,《维摩诘经》一直就是最受重视的经典之一,对本经地讲说、注释、还有弘扬也特别广泛,像古代的什么成实论师、地论师、禅宗、天台宗、三论宗等等,各家的注释就有几十种之多。不过到了现代,开讲这部经典的人好像就比较少了,但据我所知还是有的。

    这次讲经前,为了慎重起见,我特意查阅了很多资料,借鉴了很多菩萨在法上的研究成果——毕竟我们无才无德,和祖师大德的悟道境界不能相比,所以没有一点准备是绝不敢随意发挥的——这些菩萨,比如说佛使比丘、阿姜查尊者、妙华法师、慧律法师、大安法师、南公怀瑾先生、圣拉玛那.马哈希、肯恩.威尔伯等等,可能有些名字大家也都听说过,此外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化现不同身份的大德,这里实难一一列举了,他们的伟大教诲令我获益匪浅,在此一并表示顶礼感谢!

    所以我经常说,我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因为说实话我什么都不懂的,既没有修持,也没有任何道德学问可言——这是我的大实话,我不会跟大家玩“谦虚”这么无聊的把戏。“我”——请听清楚,“我”只是一个让信息流通的管道而已,不是传播真理,就是传播谬误!我的任务是尽量保证这个管道的健康通畅就OK了。所以希望大家了解,坐在这里的这个“我”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经由“我”传达给大家的“法”的内容,这才是需要你们用“心”去关注的。提醒一点,如果我所讲的法,和了义佛经有不同的、甚至相矛盾的地方,那么毫无疑问,是我错了,请你们以了义佛经为准绳,依法不依人——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不可更改的大原则!

    另外,有件事情要和大家说一下。所有宏宗演教、讲经说法的菩萨,或准菩萨,我相信他们的初发心一定都是好的,一定都是为了众生好!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点。但是,菩萨毕竟只是菩萨,还不是佛,所以他们说的东西,他们的某些观点,不见得就是百分之百完全正确的,一定会有需要推敲、甚至经不起推敲的地方。那么我们听经闻法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能求全责备,要懂得“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我们理解的东西就吸取,我们不理解的、或者我们认为有问题的就先放一边,“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但最好先别下结论,除非对方的邪知邪见很明显,那就必须要依法破斥了。所以我们在闻思修的时候,要有一个心态,那就是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不盲目迷信,不崇拜权威,只以实践结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有这样的学习心态,才能学到真正的好东西!这点希望大家了解。

三寸不烂之舌

  现在我们手里拿的这本《维摩诘经》,是由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此经翻译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战乱频仍、最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大师是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翻译这部佛经的,那时候,大师一边翻译一边讲解,参加译场翻译和听讲的人大概有一千二百多人。

    说到鸠摩罗什大师那就很厉害了,要竖两个大拇指,他是我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译经高僧,和真谛法师、玄奘法师并称为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他翻译的佛经雅达高妙,流布天下,千余年来,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这份影响潜移默化,直至如今。像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金刚经》、《法华经》,大名鼎鼎,那都是他老人家的杰作,一般人就算没看过,至少也都听说过。

    鸠摩罗什大师原籍应该算是天竺人,但他出生于西域的龟兹国,大概是在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他从小就记忆力过人,聪慧非常,年仅七岁就跟着母亲一块儿出家了,他母亲是当时龟兹国王的妹妹,自身条件好得很,所以他可不是什么悲观厌世、混不下去了才出家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修学的是小乘佛法,后来遍习大乘,尤其通达般若奥义,并且非常精通我们汉族的语言文字。这样一位高僧,名声当然很大了,连远在中国的皇帝都知道他。

    那时统治中国北方的皇帝是前秦的苻坚,他很仰慕鸠摩罗什大师,仰慕过头了,就派了数万大军到西域去迎请,其实是去抢啦,被西域诸国视为国宝的鸠摩罗什大师,人家怎么舍得放呢!但是在武力的胁迫下,最终还是请到了,这里面就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了。不过大师还没走到中原,苻坚的前秦王朝就烟消云散——亡国了、玩完了,世事的变化无常,莫过于此。后来是由姚兴建立的后秦国取代苻坚,出兵请到了鸠摩罗什大师。为了迎请来这样一位高僧、一位佛教学者,两代皇帝前后发兵过十万,灭了扣住鸠摩罗什的两个西域小国家,似乎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只有过这样一个例子。这么蛮不讲理、但是很有气派的事,再一次证明了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拳头大就是“真理”,这个真理当然是带双引号的。

    这位后秦的姚兴皇帝好不容易抢到了鸠摩罗什大师,当然是奉若珍宝啦,于是他特意礼请大师为国师,很是尊重。但这位姚兴皇帝常常杞人忧天、异想天开,姚兴在南北朝的十几个帝王中已经算是少有的仁德之君了,但他偶尔还是会犯毛病。有一天他突然莫名其妙,冒出了一种希特勒式的优生学想法,他对鸠摩罗什大师说:“大师啊!您智慧超群,悟性卓绝,是天下第一。可是您如果不幸去世了,那法种便会断绝,就没有人可以继承了。”所以他就强迫鸠摩罗什大师接受了十余名漂亮的宫女,非要大师留点DNA下来不可,典型的咸吃萝卜淡操心!换了普通人,那一定高兴坏了,但鸠摩罗什大师却是有苦说不出,因为他是对佛法有着深刻体悟的出家人啊,可为了译经大业,又不能得罪说一不二的皇帝,没办法,只能忍辱。

    从此以后,鸠摩罗什大师再也没有在寺庙里住过,他搬到了别的地方居住。以后只要每逢升座说法、开演经义,大师就会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譬如臭泥中生长的莲花,我们只要采撷莲花就好了,实在不必去沾取臭泥啊!”意思是大家听取正法就好了,我的行为你们就不要学啦。有人因此对鸠摩罗什起了轻慢之心,有的出家人甚至还想模仿他,也整几个女人试试。于是这一天鸠摩罗什大师召集大众,拿出了一个钵,出家人吃饭的钵,放了满满一钵铁针,很严肃地对大家说:“如果你们能像我一样,将这一钵铁针吞下,那就可以效法我的行为。否则啊,希望大家还是各自安心办道,谨守戒律,千万不要再滋生妄想了!”话音落地,大师立刻把那满满一钵的铁针吞了下去,就像吃饭一样轻松。这是修行者实证到空性见后,所具有的“心能转物”的妙用功夫,不是神话。在场大众亲眼看到这稀有的示现,个个目瞪口呆,许多人这才老实了。

    大师在长安圆寂前,曾向僧众告别说:“希望我翻译的所有经典,都能流传后世而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误,那么愿我的身体在火化之后,舌头不会被烧坏。”这话说完不久,大师就撒手西归了。按照佛门规矩,四众弟子们给大师举行了隆重的荼毗火化仪式,当灰飞烟灭之后,大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大师的遗体在高温里早已化为灰烬,但柔软的舌头却依然鲜红如生,一点没事儿。这就说不通了,按常理,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对不对?弟子们立刻就想起了大师之前的誓言,“若译经无误,则舌根不坏!”这才明白过来,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大师的誓言应验了!这真是太了不起了!鸠摩罗什大师用这样的方式,证明了他翻译的所有经典,包括这部《维摩诘经》,是完全符合佛意、没有错谬的!所以我们后人在研究学习、受持读诵的时候尽管放心,不必多虑。曾有熟悉大师的外国沙门说,鸠摩罗什翻译出的经典,其实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呢!可惜天不假年,斯人已矣,前辈风范早已不再,给我们留下的,只有无尽的追思和缅怀罢了。

  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这部《维摩诘经》,文字之佳妙,令人想不佩服都不行。因为有了这部《维摩诘经》,中国此后一千多年的文学、文化都为之丰富了许多。这部佛教的经典深入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之大,可以说是极其少有的。比如说唐代,代表文学顶峰的唐诗,比如王维,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些诗,字里行间禅意空灵的境界,几乎都是受到《维摩诘经》的影响,就连他的名字——王维字摩诘——那都是从本经来的。据记载,我国远自唐宋以来,就有人利用《维摩诘经》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作为绘画、雕塑和戏剧的题材,进行再创作的。像有一出叫做《天女散花》的戏,包括“天女散花”这个成语,那都是源自于本经。

古今风月从此出

    这里跟大家打个闲岔,江西有个云居山,云居山有个真如禅寺,应该都知道吧?那是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最后住锡的地方,那里的山门叫做赵州关,门两边有一幅非常好的对子,据说是老和尚写的:

    到这里不许你七颠八倒;
    入此门莫管他五眼六通。

    这是横扫一切的境界,禅宗祖师就有这样的气概,吞天吐地,“踏破毗卢顶上行”,非常厉害。大家到这里来听经也是一样的,尤其是《维摩诘经》,更是不许你七颠八倒,这点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在四川的内江有一个圣水寺,那也有一幅很棒的对子,是清朝一个叫做默野的出家人写的:

    不可说不必说默而识之真智慧;
    无幻相无呆相僧者净也极空明。

    这副对联里就包含了本经“维摩一默”的典故。默野和尚在往生前,曾以炭为笔,在地上写了四句诗:

    天地中空日月明,无人不向此间生;
    从今撒手西归去,免得拖泥带水行。

    写完后炭笔一抛,就端坐圆寂了。所谓“方寸之间无言教,古今风月从此出”,像这些诗词、这些对联,其中蕴含的禅的气息,般若的精髓,解脱的境界,在在处处,都和《维摩诘经》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维摩诘经》又叫做《不可思议解脱经》,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解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解脱身心的烦恼,找到自性清净无染的“那个”,这里面包含的妙理堪称不可思议!《维摩诘经》告诉我们,这个不可思议的解脱就在当下,就在当下的世间,就在世间的一切无常生灭里。这样不离世间而得解脱的道理,很难被一般人理解和接受,所以说是“不可思议解脱”,这个“不可思议的解脱”才是真正的解脱。打个比方,好比不会游泳的人,一进水会怎样?就沉下去了,对不对?他要爬到岸上才会觉得安全,而真正善于游泳的人,却能在水中自由自在,随便怎样扑腾都没有关系,他不会觉得有任何的障碍。

    大乘菩萨就是这种在水中得大自在的人,他们不离世间生死,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却能在一切世出世间法上都得到彻底的解脱,不被万事万物所累。这种菩萨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功德、神通妙用,事事无碍,不可思议。本经的长者居士维摩诘,就是这样的一位大菩萨。作为一个在家居士,不论客观环境有多么污浊,维摩居士都能纵横自在往来其间,不被任何尘垢所侵扰,所谓“居五欲而不染,处众秽而常净”,这句话形容的就是他,由于他有这样殊胜的清净德行,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净名。维摩诘翻译成中文就是净名的意思,没有污秽,没有办法描述的一种清净,非常清净的名字。有的经典又译做无垢称,没有任何垢染的名称。真谛大师翻译为无垢鸣,因为维摩居士名声在外,享誉天下,所以叫做“鸣”。像这些翻译都各有道理,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就好。

    这样一位清净无染的在家菩萨,又是出身于贵族家庭,所以在社会中他理所当然的具有很高的地位,在佛法中他也居于首位。本经中说他原来是东方妙喜世界的一生补处菩萨,现在来到释迦佛的娑婆世界,客居秽土,助佛扬化。另外,按照《思惟三昧经》的说法,维摩居士在久远劫前早就成佛了,名叫金栗如来。这样一位古佛化现的大菩萨,他的活动范围,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为了度化众生。他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和各行各业的众生进行接触,所到之处无不以利益众生为己任,所以维摩居士在社会各阶层中普遍享有很高的威望。从本经的内容上看,不但一般人被他教化,就连佛陀座下的五百阿罗汉,只要一碰到维摩诘,就只有恭聆教诲的份了,甚至连十地菩萨,包括弥勒菩萨都曾经被他教育过,都曾经是他的教育对象。

  这里面就有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了,很好玩,下面让我们一起正式走进经文,走进这些故事,去领略两千多年前那一场场智慧的交锋。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