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少女漫画姐弟动态:毛泽民的红色理财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27:38
         毛泽民生于1896年4月,比兄长毛泽东小3岁。走出韶山冲,见过大世面的毛泽东,一直想把两个弟弟都带出家乡,干一番大事业。但父母尚在,需要有人养老送终,他只能先将小弟毛泽覃带到长沙读书。1919年和1920年,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毛泽东遂于1921年初回到韶山,把已经结婚、在家务农的毛泽民也带出了韶山。

  毛泽民先在湖南省立一师附小任校务,同时在该校工人补习学校学习。1922年,毛泽民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搞庶务工作,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国家银行成立时,毛泽民难为无米之炊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民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

  处在残酷战争环境下的临时中央政府,经济补给极为困难,财政金融秩序混乱。临时中央政府还仅仅是个框架,任命的10名部长有几位没有到任。财政部长邓子恢因忙于发动闽东农民运动,还不能到职。既要发展苏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更要保证军需,支撑前方战事,毛泽民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1932年3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成立。当时,算上毛泽民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仅100万元。

  毛泽民把统一财政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国家金库。国家银行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战争中的缴获物资。统一财政首先是把战利品由银行统管起来。因此,每逢红军有重大作战行动,国家银行都会组织没收征集委员会,随部队到前方筹粮筹款。

  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打下漳州城。这次出征,红军不仅得到大批军用物资、许多金银珠宝及苏区奇缺的布匹、医药、汽油和食盐,还筹得100多万元大洋的军费。毛泽民请了挑夫,把这些物资挑回瑞金,初步缓解了苏区资金匮乏和供给紧张的困难。

  不久,福建、江西分行陆续成立。1933年4月,国家银行随中央机关迁到沙洲坝后,工作人员增加到50多人。

  统一财政和货币,毛泽民立了一大功

  国家银行成立之前,江西工农银行和闽西工农银行均发行过纸币。当时,国民政府的法币、白区的杂币也在中央苏区流通,无疑给国民党方面破坏苏区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发行苏区统一的货币已成当务之急。

  发行货币要解决纸张和油墨的问题,要有人设计票面图案。经过了解,毛泽民找到汀州城里一位叫黄亚光的人,此人能写会画。

  当时,根据地连最起码的绘图工具都买不到。后来,还是毛泽民托人从上海买来两脚规、鸭舌笔以及刻制石印模的工具。

  1932年7月7日,国家银行正式发行统一的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币券,又称“苏维埃国币”,有1元、5角、2角、1角、5分5种票面。1元票正面为紫红色,横楣书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字样,票面中央有列宁的头像,票面下方的两边,分别是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和国家财政部部长邓子恢的签字。

  在发行纸币的同时,国家银行也开始酝酿制造银币。当时的中国,币制尚未完全统一,金银本身都是硬通货。中央苏区银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苏区与白区之间的贸易往来。

  邓子恢曾回忆说:“货币金融统一了,财政也就随之统一。这是泽民同志的一大功劳。”

  创建中华钨矿公司

  一个两三百万人口的根据地,光靠打土豪过日子,怎么行?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生产。为了充实国家银行的家底,当创建国家银行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毛泽民便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之中。

  赣南素有“钨都”之称,在会昌、安远、于都三县交界的仁凤山一带,钨矿资源非常丰富。红军到来之前,外国资本家曾扶植矿商开矿。可当毛泽民来到仁凤山时,眼前却是一片破败景象。原来,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反动民团放火烧山,这里的矿工大都被迫离矿避难了。

  毛泽民及时向当地苏维埃特支委员会和工会作出指示:立即组织矿工恢复钨砂生产,钨砂由苏维埃政府统一收购。

  随后,毛泽民给中央政府写报告,建议成立中华钨矿公司。他的报告引起中央政府的特别关注。两天后,报告就批复下来:“着毛泽民筹办。”1932年3月,中华钨矿公司正式成立。先任命胡克功担任中华钨矿公司总经理。然而,8个月过去了,公司的生产却没有多大起色。这可急坏了财政部长邓子恢。他决定撤掉胡克功,由毛泽民亲自兼任总经理。

  毛泽民“新官”上任,大刀阔斧地做了三件事:撤销了挪用公款的工会委员长,调整干部,充实班子;改善矿工待遇;扩大规模,奖励生产。从1932年钨矿开工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中华钨矿公司发展到最大规模,仅盘古山、铁山垄、小垄三个公营矿场就有工人近5000人。中央苏区共生产钨砂4193吨,销售总值达400多万元,增加了苏维埃共和国的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援了革命。

  在赤白区间建立贸易“特区”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因在短期内难以发动新的进攻,便越发加紧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几乎断绝了赤白区之间的贸易,根据地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以及原先紧俏的钨砂,都卖不出去,价格一跌再跌;苏区急需的物资也运不进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通过开展对外贸易,繁荣苏区经济,对于取得战争胜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毛泽民密切关注着苏区的外贸工作,国家银行曾从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中,拨出100万元做外贸资金。钨砂出口是对外贸易的重头戏,毛泽民亲自出马。

  当时,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有自己的买卖。广东军阀陈济棠,既炒黄金又收钨砂。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第一师师长李振球也曾经营过钨砂出口,还成立了双田公司,后来被蒋介石发现,才被迫停止。

  毛泽民通过地下党员与陈济棠、李振球秘密谈判,成功地卖出钨砂,换回根据地急需的食盐、布匹及银元。

  然而,随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失利,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国家银行被编为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毛泽民任政治委员。尽管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毛泽民已经把金库中的大部分“家当”分给各军团保管使用,但仍剩下几十担光洋、部分纸币,还有一些金子和珠宝首饰。这些都是毛泽民担任国家银行行长以来辛苦积攒下的最后“家底”,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后备资金。第十五大队被视为中央红军的命根子。        摘自《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