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王的男人我是孔吉:部分小儿病中医辨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36:27
第二章 常见疾病(2)

第十四节   佝偻病

一、概述

1定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的一种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骨骼的异常,严重者可产生骨骼畸形。严重危害了小儿的健康,是当代小儿的四大要症之一(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2命名:对该病古代无专门命名,属祖国医学的“汗证”“五迟”“五软”“鸡胸”“龟背”范畴。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

3年龄:主要发生于3岁以内的小儿,以1岁内的婴儿发病率最高。

4发病地区:(1)北方地区多于南方,日光和紫外线的照射可使vitD在皮肤中合成,我国南方阳光充足,小儿照射机会多,发病率低。(2)城市多于农村,由于城市楼房多,户外活动少,另外城市的尘埃、煤烟、玻璃都阻挡了紫外线的照射,影响了vitD在皮肤中的合成,这些都是引起佝偻病的因素,所以发病率高。(3)季节:由于冬春季节户外活动少,日光不足,所以活动性病例在冬春季节较常见。低钙惊厥常发生在冬春季节。

5预后:(1)经过积极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2)失治失调可遗有永久性骨骼畸形:鸡胸、龟背,O型腿,X型腿,严重者发生惊厥。(3)由于该病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致,患该病患儿均表现形气不足,体质虚弱,易罹患感冒、咳嗽、肺炎、泄泻等疾病,严重者影响生长发育——要积极防治。

二祖国医学认识

祖国医学没有对该病的专门论述,但对该病证候的描述较多。

1《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齿不生,树岁不能行,头发不生”。对其预防提出了“敞见风日”的预防措施,同该病的症状和预防一致。

2《小儿药证直玦》“长大不行,行则脚软,尝久不坐,坐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并把胸骨、脊柱的畸形,称为“鸡胸”“龟背”(还有太平圣惠方中)

3对该病的病因《幼幼集成》“胎元怯弱,禀赋先天阳气不足”。

4《幼幼新书》引《圣惠方》云“肝肾气不足,致骨气虚弱,筋脉无力故行迟”。又引《张涣方》云“父母气血虚弱,胎气不强,骨气软→弱,筋脉无力,不能行”。说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是该病的主要原因。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先天胎元不足;孕母体虚多病或失于调摄致婴儿先天胎元不足、禀赋虚弱,生后先天肾气不足,形体怯弱,骨骼萎软。

2后天调护失宜:喂养不当,营养失调

体弱多病,失于调摄 → 脾肾不足,气血虚弱→脾肾亏虚,筋骨肌肉失养

少见风日,形体怯弱

(二)病机: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不足,气血虚弱。

临床经过分3个阶段,由肺脾心渐及肝肾。

初期:主要累及肺脾心  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肌松弛,形体虚胖,纳呆便溏

                      肺虚卫外不固:多汗易感冒。    二者皆有面白发稀。

                      心: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烦躁夜啼

中期:由心脾及肝肾:筋脉失养,筋骨软弱——坐立行走无力,齿囟迟(脾虚肝亢,阴血虚肝旺)

                                      ——易惊多惕,甚抽搐。

后期:发展脾肾亏损,肾虚髓亏,骨气不充——诸迟,骨骼畸形。

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易外感、咳喘、泄泻、疳证等病。临床上给covitD治疗好转。

〔西医认识〕第十四节  佝偻病

概述:一、定义: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以多汗、烦躁、枕秃、发稀、肌肉松弛、囟门迟闭、齿迟、甚则鸡胸肋翻下肢弯曲龟背等为特征。

二、特点:1、季节:四季皆可见,以冬末春初最多见。

          2、年龄:6月—3岁(6-18月)

          3、特点:城市多于农村,北方多于南方

          4、预后:一般,良好。

三、历史:隋唐《诸病源候论》见背倦、多汗、齿迟、发稀。

          唐千金方——数见风日血宁气刚

          直诀——骨疳龟背鸡胸

四、范畴:五迟、五软、龟背、龟胸

五、病因病机:

先天不足,后天喂养失宜,导致脾肾亏虚。脾主肉,肾主骨。

西医;钙的吸收受三种激素的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1.25—(OH)2D3;甲状旁腺素与之拮抗;降钙素。骨含钙99%,1%间质细胞内。必要调1%及骨表的钙。钙的作用是镇静神经、凝血、保持肌力心力。足月胎儿所需钙80%来源于胎最后三个月。新生儿储钙不足—佝偻病手足搐溺症。

维生素D的来源:内源性——日光照皮肤产生;外源性——摄入肝、牛奶、奶油、鱼子、蛋黄、鱼肝油等。蛋黄100克含250单位。

其他:生长过快;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人乳钙:磷接近2:1;过多的谷类含大量植酸,吸收不好;慢性感染胃肠疾病酸碱度影响吸收。

维生素D的作用: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对肾降钙促磷排泄。

五、诊断:1、年龄;

          2、症状

          3、活动期:骨骼改变

          4、实验室:钙正常或略低,磷早升晚低。碱性磷酸酶升高。

六、鉴别:1、呆小病,甲低;2、脑积水;3、肾性佝偻病维生素D治疗无效。

七、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  轻重:轻——汗多、枕秃、纳少、囟迟闭

         重——汗出如淋,肉松、腹膨、头颅软化、颅骨变薄,鸡胸龟背下肢畸形

2、  病位:脾——肉松;肾——骨变;心——烦躁,夜啼;肺——毛发稀,多汗易外感;肝——坐迟,立迟,行走无力,两目干涩,抽搐。

(二)   治则:健脾益气 补肾填精

(三)   1、脾肺气嘘:健脾补肾——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幼幼集成)

 盗汗+生龙牡,糯稻根;便软+山药、扁豆、苍术;夜啼+竹叶夜交藤蝉衣龙牡;外感+玉屏风。

2、脾虚肝旺:健脾平肝—益肝镇惊汤(金鉴)四君+钩藤灯芯草朱砂

汗多+五味子龙牡小大枣;易惊+蝉衣珍珠母龙牡;夜啼+莲子心竹叶;抽搐+僵蚕全蝎龙牡

3、脾肾亏虚:骨变极期——补肾填精——补天大造丸(医学心悟)四君归脾+紫河车龟板鹿角熟地。

纳呆+砂仁藿香苍术佩兰荷叶

西医:初——磷钙轻度下,碱性磷酸酶升高;

激——钙磷显著下,碱性磷酸酶显著升;

 恢复—钙磷回升

 


第十五节  解  颅

    t概述I

    一、定义  解颅是以小儿头颅增大,颅缝解开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本病常见于6个月到7岁的小儿。

    2.预后:本病的预后不良,前入早有论述。如曾世荣《活幼心书》云:“凡得此候。

不及千日之内,间有数岁者,偶有他疾攻激,遂成废人”。但有部分轻证患儿,如能及时

治疗,常可逐渐缓解。

    三、范围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积水”.

    [历史沿革]

    解颅一证,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解颅候》中指出:“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皮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由肾气不成故也,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

  气不成,则髓脑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也”。阐述了解颅的一般概念。嗣后,宋·

  《小儿药证直诀》亦云:“年大而囟不合,肾气不成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huang白

  色瘦者,多愁少喜也,余见皆肾虚”。以上二家皆认为解颅形成是由“肾气不成”“肾虚”

  所致。而钱乙对解颅一证,除指出“年大而囟不合”以外,还观察到解颅尚有“目白睛

  多”的临床表现。

    金元时代朱丹溪在《平治会萃》中则云:“解颅者,乃是母气虚与热多耳”,指出了解

颅一证,是“虚”和“热”有关,在认识上比前代医家又前进了一步。

    迨至明代,《婴童百问·第三十二问》中云:“小儿年大,头缝开解而不合者,……肾

气有亏,脑髓不足。……人乏脑髓,如木无根。凡得此者,不远千日。其间亦有数岁,

乃成废人”。指出解颅一症的严重性,患者大多不易养育,预后欠佳,有的则影响小儿智

力和生长发育,成为残废。万密斋著的《片玉心书》中并指出:“病久致阳虚阴盛,真阳

不足,不能化气生髓,塞水为积,潴留于脑”,已认识到是水液流通不畅,积聚于脑所

致。

    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杂病门·解颅》中,对解颅的治疗创立了外用封囟散

摊贴囟门,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其发生与肾虚有关,火热、水湿

等因素也不可忽略。这些理论至今仍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病因病理I    ’

    病因

    解颅的发病原因,大致有“肾虚”“髓热”和“水积”几个方面。归纳起来,不外为先

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因父母气血亏损,以致小儿先天肾气不充,脑髓不足。后

天因素;由于外感时邪热毒壅滞,上攻于脑而致。    ·

    病理

    1.肾气亏损:《保婴撮要》云:“小儿解颅……因肾气有亏,脑磕不足。”小儿先天胎

气怯弱,肾气亏损,则髓海不足,头颅失养,骨髓不能结成,故头颅解开。

    2。肾虚肝亢:肾为水脏,水火相济,则阴阳平衡。病后肾虚,则水不胜火,火性上

炎,故火气腾蒸,其髓则热,髓热则颅解而分开。或因肾虚水不涵木,木亢则风生,肾

虚则水泛,故头颅解开。

    3.脾虚水泛: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久积生痰,水湿痰浊乘虚上泛于脑,脑络

阻塞而成。

    4。热毒壅滞:外感时邪,热毒壅遏,炼液成痰,。上攻于脑,  以致脑络阻塞不通,气

血运行不利,故头颅扩大,开解而不合。

    解颅患儿在病变进展过程中,常有烦躁,嗜睡、纳呆、呕吐等症,甚至可以出现惊

厥。重者常致失明,以及出现智力发育营养障碍。

    [类证鉴别I    1    ’

    解颅的临床表现

    1.先天性:出生时即显头颅呈普遍均匀性的增大,前由明显扩大,颅缝分离,头皮青筋暴露,两眼下视,头颅叩诊有破壶音。

2.后天性:多见于较大的幼儿,大多有原发病史。病程进展较快,头颅迅速增大,

视力明显减退,可有烦躁或嗜睡,甚至惊厥。

    [辩证论治I

    一、辩证要点

    (一)风水和湿水  风水上泛:颅缝裂开,青筋暴露,白睛多,黑珠少,神情不安,

手足心热,筋惕肉瞤,两下肢呈痉挛性强直。由于肾虚肝亢所致。水湿上犯,头缝解开

不合,头皮光亮,肢体消瘦,食少便溏,神情呆滞,  由于脾虚不能制水所致。    ‘

    (二)痰浊和火毒  痰浊上蒙:头皮胀急,厌食呕吐,舌苔厚腻,头昏嗜睡。火毒攻

脑:颅缝闭而复开,紫筋暴露怒张,发热头痛,两目下垂,口干便秘,最易导致失明,

营养障碍,发育不良。

  二、治疗原则

  解颅主要责之于肾虚,应以益肾补虚为治疗原则。同时与风邪、水湿、痰浊、火毒

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既有虚证,也有实证和本虚标实证,不能一概责之于虚。因此

治疗时除给予补肾益虑以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投以利水化痰熄风,清热解毒、

活血等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证治分类

  (一)肾气亏损

  症状:小儿囟门逾期不合,反而逐渐加宽开解,头颅明显增大,头皮光亮,青筋暴

露,眼楞紧小,目珠下垂,白多黑少,头大颈细,头倾不立,身体瘦弱,发育落后,神

识呆钝,脉象细弱,指纹淡青。

    证候分析:

    颅囟不合,逐渐加宽,头颅明显增大,颈细不立——小儿先天不足,肾气亏损,髓

脑不能突敛。

    头皮光亮,青筋暴露怒张——头颅开解,血络受阻,气血循行不利。    ’

    目珠下垂,白多黑少——肾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

    身体瘦弱,发育落后——肾气不足,气血两虚。

    神识呆钝——髓脑不实,故神气不健。

脉象细弱、指纹淡青——亦为气血亏损之象。

    治法:补肾益髓。

    此证由于父精母血不足,属于先天性胎气怯弱,故治当补肾益髓为主。

    方药:补肾地黄丸。

    方解:六味地黄丸,补肾利水;人参、黄茂,大补元气;鹿茸,填精益髓,补肾阳,

强筋骨。    ’

    加减:腿转不能站立者加牛膝、杜仲、川断补肝肾,强筋骨,散瘀血;面色恍白肢

凉,肾阳虚者加肉桂、附子温壮肾阳以化气利水。

    (二)肾虚肝亢

    症状:颅缝裂开,前囟宽大,头额青筋暴露,眼珠下垂,白睛特别显露,目无神采,

神烦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瘛疭,口干舌红,脉沉细数。

    证候分析:

    前囟宽大,头骨裂开而不合——肾虚火腾则髓热,髓热则颅缝解开.

    眼珠下垂,白睛特别显露,而无神采——肾精不足则解颅,眼白多。

  。头颅明显增大,头皮光亮,筋惕肉瞤,青筋暴露怒张,甚则瘛疭——肾虚则肝亢,

肝亢则风生,风水上泛之象.

    烦躁不安、手足心热,口干舌红——阴虚火旺之象.

    脉沉细数——亦属肝亢阴虚之征。

    本证除表现肾气虚亏的证象以外,还表现了两个方面的证候:一是阴虚火盛的证候,

如神烦不安,口干舌红,手足心热等。二是肝风内动证候,如筋惕肉瞤,时或瘛疭,其

病理为肾虚肝亢,肝亢则风生,属虚风内动,与热盛风动有别.

    治法:滋肾益阴,平肝熄风。    ’

    此证由于肾水不足所致,治当益肾,肾足则水充,水充则火自降而归原,所谓“壮

水之主,以制阳光”。  ·

    方药:知柏地黄场合三甲复脉汤加减。

    方解: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滋肾益阴;黄柏,坚肾益阴:知母,滋肾泻火。

    三甲复脉汤:龟板、鳖甲、牡蛎,潜镇熄风;炙甘草,甘温益气;地黄、麦冬、白

芍、阿胶,滋肝肾之阴。

    知柏地黄丸主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三甲复脉汤主治虚风内动,对肾虚肝亢的解

颅,二方合用,既能滋阴降火,又能平肝熄风,使风平水降则解颅逐渐合闭。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麻仁、郁李仁润燥滋阴通便;阴虚发热者加玉竹、白薇滋阴迟

热:抽搐甚者加钩藤、全虫镇痉止抽。    —

    (三)脾虚水泛

    症状:多为面色 侊白,白睛多而目无神采,头缝裂开不合,头皮光亮,叩之呈破壶

音,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神情呆滞,大便不利,舌苔薄白或厚腻,脉象沉

细无力,指纹淡红.

    证候分析:

    头缝裂开,头皮光亮胀急,叩之音浊,犹如破壶——小儿真阳有亏,火不能生土,

则脾虚不能运湿,湿水停滞为痰,  上泛清空,。停聚脑络。

    面色恍白,眼无神采,白多黑少,神情呆滞——脾胃虚弱,精气不足。

    肢体消瘦——脾主肌肉,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不能营养四肢百

骸。

    食思不振,大便稀溏—脾虚健运功能失职。

    小便不利——水湿痰浊内停,上泛脑络,气化不利。

    苔白脉细——脾阳虚弱之象。

    治法:扶脾利水。

    此证因脾阳气虚,运化不健,水湿痰浊上泛脑络,出现一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证

象,故治当以扶脾利水为主,脾气健,则水湿痰浊消除。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方解:

    附子理中汤:人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理湿;干姜、附子,温胃回阳,散寒降

逆:炙草,和中。

    五苹散: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使水邪从小便而泄;桂枝,助膀胱气化,

通阳利水;炒白术,健脾燥湿。

    加减:气血两亏者,可加黄茂、当归,以益气和血;腹胀便溏者,可加木香、砂仁,

以宽中理气。    ’

    (四)热毒壅滞

    症状:颅缝合而复开,按之浮软,头皮光亮,紫筋暴露怒张,两目下垂,头痛口干,

发热气促,面赤唇红,小便短赤,大便干泌,’脉多弦数,指纹紫滞。

症候分析

颅缝合而复开,按之浮软——外感时邪,火热之气壅遏,上攻于脑。

头皮光亮,紫筋怒张——气血流通不杨,脑络阻塞不远。

两目下垂——精气不能上营。

身热、头痛、口干面赤,气粗唇红——里热炽盛。    ·

小便短赤——热移膀胱。

,    大便秘结——传导失司。    ‘

    脉象弦数,指纹紫滞——亦为火毒之候。

    治法:·清热通络;    “

    此证由于火热毒邪上攻于脑,故治当清热通络,热清则火熄,通络则瘀行,颅缝当

可逐渐闭合。    ’

    方药:犀地清络饮,兼服化毒丹。

    方解:犀角、生地‘凉血散血;连翘、灯芯,清心泄热;丹皮、赤芍、桃仁、白茅根,

活血凉营;姜汁、豁痰。

    化毒丹有清热解毒,清肝凉血作用。

    加减:躁动不安,神烦不寐者加羚羊角,钩藤以镇静熄风;神志昏乱者加菖蒲、竹

茹以豁痰开窍。

    四、其它治法

一)敷贴法    —  ;:,  /  —

    1.封囟散:以猪胆汁调匀,摊在绯绢帛上,或用凡士林调成软膏,涂于纱布垫上,

看囟大小剪贴,每日一换。

    2.加味封囟散(山东医药1975年12月):柏子仁120克,天南星、防风、白芷、

羌活各30克,共研细末,每用60克,以猪胆汁,调匀摊纱布上,按颅裂部位外敷,外

以纱布包扎,干则润以淡醋,三日一换。

    3.皂角膏(新医药杂志1976年3月):皂角l 500克,艾叶60克,藿香l~1.5克,

选择胖大无虫蛀的皂角去籽研细,和艾叶共放锅内,加水7500毫升,武火煎煮2小时,然

后用纱布过滤。再将滤液加热浓缩,不断搅拌,当药液表面起大花时,要不断用小铁铲

铲动药液,以免药液在铁锅上粘连过多,浓缩至用筷子蘸药液扯出3、5寸长的粘条时,

将锅离火,稍冷后,放入麝香搅拌均匀,装入瓷质容器内备用。    ’

    先将患儿的头发剃去洗净,将皂角膏均匀地涂敷于整个头部,颅缝和前囟涂药稍厚,

用白布将整个头部包扎严密,再用胶布固定,每二个月变换膏药一次,共计3~5次。

膏药涂后,患儿可有啼哭不安,但一般不需处理,一周后小便增多,三周后可见疗效。

    (二)针灸疗法.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从百会进针至皮下,向前、后、左、右透针约3寸;风府透

哑门,从风府进针有针感后,再将针尖提至肌层,透到哑门穴;风池透大杼,从风池进针

至皮下,有针感后再透到大杼;大椎直刺,让病人低头将针尖微向上刺1。5~2寸深。

    配穴:三焦俞透肾俞,从三焦俞进针有针感后再透到肾俞;水分透中极,用3~4

寸针,从水分进针经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透至中极穴;足三里透阴陵泉,从

足三里进针,有针感后再透至阴陵泉;阴陵泉透阳陵泉,从阴陵泉进针横透至阳陵泉穴;

阴陵泉透三阴交,从阴陵泉进针顺经络透至三阴交;三阴交透复溜,从三阴交进针直透

至复溜穴。

    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分组轮换。一般是主穴每日均取,配穴交替使用。开始每日两

次,强刺激,至尿量及尿次数增多后,改为中等刺激。头围见小,症状消失后,改为每

日或隔日一次,弱刺激连续一个月。持续治疗,不宜间断,应注意行针安全。

    (三)推拿疗法

    补肝胆l 0分钟,补三关5分钟,补脾胃10分钟,清六腑5分钟。下肢软弱无力者

加揉二人上马5分钟,摇头啼哭加揉小天心母5分钟,一窝蜂5分钟,掐四横纹各1分

钟。    、    ·

    [预防与护理I

    1.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倡优生优育。    ’

    2.营养不良和感染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病后加强营养,增进体质,避免着

凉,防止感邪。

    3.注意保护头部,抱起病儿时,必须托着头领部位,因头部很重,颈部不能支持,

防止倾斜和摔倒。

    [结语]    ’

    解颅的致病因素,有得之于先天,亦有患之于后天,本病为难治之证。预后很差,

严重影响小儿智力和生长发育,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优生优育。根据发病因素的不同,灵活运用补肾、利水、化痰、活瘀、清热、解毒、熄风等法,

配合外敷、针灸、推拿疗法等综合措施,以提高疗效。‘

    在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表现为虚证者,有表现为实证者,亦有表现为本虚标实

者,可不必拘泥于“虚者补之。一法。

    [文献选录I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初生,皆有囟门者,脏气未充,骨髓未完,滋养未备

故也。脏腑皆以脾胃为养,儿自生以后,得五谷所滋,则脏气充而骨髓完,所以儿至能

食,则囟门合也。囟门者系于脾胃”。

    《奇效良方》:“前囟又曰信门,道家为泥丸,后信名脑后顶门’头中心顶上,又名百

会穴。……囟与信同音,凡前后信及百会开而虚,名解颅”。

    《育婴家秘》:“解颅有二,初生后,头骨渐开,此胎气怯弱,肾气不足也。有合而复

开者,自颅至印堂,有破痕可开一分,又有头四破成缝者,以皆解颅。由病后肾虚,水

不胜火,火气上蒸,其髓则热,髓热则解,而头骨复分开矣”。

    《幼幼集成》:“解颅者,即头缝开解而不合也。是由血气不足,先天肾元大亏。肾主

脑髓,肾亏则脑髓不足,故由为之开解。然人无脑髓,犹树无根,不过于日,则成废人。

其候多愁少喜,目白睛多,面恍色白。若成于病后者尤凶”.

    [思考题]

    1.解颅致病因素是哪些?其病变化怎样?

    2.解颅在临床上有哪些特殊表现?

    3.解颅怎样辨证施治9常用的方药是什么?

 


第十六节  五迟、五软

    [概述I

    一、定义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退而言。五软,是指头项软、

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而言.    ·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五迟,一般说来,以3岁内是主要发病年龄。6个月至l岁的幼儿尤为

多见。特别是未成熟儿,多胎儿以及生长过速儿出生3、4月后即可发生。

    2.发病性质;:五迟、五软是小儿发育迟缓为特征的特殊疾患,故其性质属虚属寒者

多。

    3.预后:五迟、五软均属积弱之证,往往成为痼疾。故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幼

科》曾云:“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若投药不效,亦为废人”。

    三、命名  五迟、五软的命名,含有迟缓和痿软之义。关于五软的病名,在明·徐

春甫《古今医统》云:“五软证名曰胎怯,即由父精不足,母血气衰而得”。将五软又名

为“胎怯”。

    四、范围  本证包括现代医学的先天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

等。

    [历史沿革I

    五迟一证,隋·《诸病源候论》中,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

候”’“四五岁不能语侯”的记载。宋·《小儿药证直诀》中也有类似五迟的论述,如”长

大不行,行则脚软,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但未明确提出五迟的

病名,而《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提及“心气怯者,则性痴而语迟,发久不生则不黑。心

主血,发为血之余,怯则久不生也。心系舌之本,怯则语迟也”。指出了语迟、发迟与心

之气血怯弱有关。明,《保婴撮要》认为小儿语迟与妊母受惊有关,如云:“心之声为

言,小儿四、五岁不能言者,由妊母卒有惊动,邪乘于心,致心气不足,故不能言也”。

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将古代分述的各类迟证,归纳在一起,并冠以“五迟”

之称。并提出了苣胜丹和菖蒲丸分别适用于发迟和语迟,迄今对指导临床实践仍具有一

定意义。

    五软证,·宋代以前,多与迟证并论。迄至明·鲁伯嗣已将迟软分论,提出五软名称。

《婴童百问·二十六问》云:“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  《保

婴撮要》对五软提出了不同的内容和产生的机理。如云:“夫头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

阳之气不足也,项软者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

乃中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肉软者,乃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

为脾之窍,上下龈属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藏而常舒出也”。清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认为五软俗名“软瘫”,其中将头软、项软合称为头项软

并增加口软一项,仍为五软。

    五    迟

    [病因病理I

  .病因

    本病的病因,是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而致,且互为影响。

    病理

    1.肝肾不足:立迟、行迟、齿迟;均属肝肾不足。因肾者主骨、藏精,精生髓,故

为生长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肝藏血,手得血而

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由于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故见出牙不快,行立均迟。

    2.心血不足:发迟、语迟均属心气不足。因发为血之余,如气血两亏,血虚失养,

故见发迟。心主言,语言为智慧的一种表现,心气虚弱,脑髓不充,则智力不发·达。

    五迟病因病理示意图

 

 

[类证鉴别]

    五迟的临床表现:五迟是指小儿生理发育较一般正常为迟缓,如l、2岁还不能说话,

2、3岁还不能行走。筋骨较弱,站立不稳,牙齿迟迟不出,头发稀疏萎黄等。五迟不一

定五种并见,就是仅见到一二迟者,亦属病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轻重:行走不稳,囱门闭合软晚,出牙延迟,心烦睡眠不好,汗多,而无运动机

能障碍者为轻证。若筋骨瘦弱,不能站立,头发细黄稀少,不能言语,身体瘦弱,精神

萎靡不振,则为重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培补肝肾,或补心养血为主,此外,宜配合其它疗法,对病情

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三、证治分类

    (一)肝肾不足

    症状: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均明显迟于正常同期年龄小儿。甚至4—5岁

者,尚不能行走,亦有10岁左右行而不稳。平素活动甚少,容易疲倦,故喜多卧,面色

不华,神倦无力,舌苔薄白、舌质谈,指纹色淡。

    证候分析:

    立迟、行迟、齿迟——肝肾精血不足,不能营于筋骨。

神倦乏力,疲惫多卧——肾精不足。    ·

    面色不华——肝血虚衰,不能上。荣于面。

    舌苔白质淡,指纹色淡——为气血俱虚之象。    。

    治法:补肾养肝。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

    方解:熟地、山萸肉,滋肾养肝:山药、茯苓,益脾补肾;泽泻、五加皮,渗湿利

水;丹皮,清热凉血:鹿茸,补肾壮阳;’麝香,通窍利关节。  ·

    加减:气血不足者加黄茂、人参、当归、白芍补气养血:先天禀赋不足者加杞子、

紫河车补肾生精;阴虚精亏者加龟板、金樱子、女贞子滋肾填精,·神烦不安者加琥珀、

龙骨、牡牡镇静安神;多汗者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敛汗。

    ’(二)心血不足  .

    症状:智力不聪,神情呆滞,语迟发迟,肌肤苍白,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光无

苔,指纹色淡。

症候分析

智力不聪,神情呆钝——心主神明,心气虚弱,脑髓未充,则神气不足。

语迟——心之声为音,心气不足,神窍不利,故年龄而不能言语,或虽语言而不清

晰。

    肌肤苍白——心血不足,不能华色。

    发迟——发为血之余,血不足则不能充养,故发稀疏而萎黄.

    舌光纹淡——亦为心之血虚气弱,不能鼓动之象。

    治法:补心养血。    。

    方药:菖蒲丸。

    方解:人参、麦冬,补心气养心阴;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石菖蒲,宣气化痰,

补五脏,通九窍,安心神,远志,祛痰开窍,安神益志,乳香,入心安神:朱砂,清心

安神。    ·

    四、其他治法

    (一)单方验方  五加皮散:五加皮为末,粥引调下,.每次3克,  1日3次,用于腰

脊脚膝筋骨弱而行迟者。

    (二)针灸疗法

    1.艾灸足两踝,每次3壮,每天1次,用于行迟。

    2,艾灸心俞穴,每次3壮,每日1次,用于语迟。

    五    软

    [病因病理I    。

    一、病因  多由先天因素所致,故本病的病因,大多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也可因

生后调护失宜所致。

    二、病理

    1.脾肾两亏:肾藏精,主骨,生髓,为生长之本。肾亏则精乏,骨弱,髓不充:脾

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口唇。脾肾两亏放出现软弱无力。

2.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则血脉筋骨肌肉失养。甚者血不养神。可引起神情呆滞,反

应迟钝、一如白痴。

[类证鉴别l。

    五软的临床表现  五软主要根据小儿失却正常发育而呈现一系列的软弱痿废之症

状,如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  口软唇弛,咀嚼乏力而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举,

足软无力,不能站立,肌肉虚软,皮肤松弛,形体瘦削,智力迟钝等。

    [辨证论治I

    一、辨证要点

    (一)肾虚与脾虚  肾虚:表现为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抬举,东倒西歪,则属肝肾不

足。脾虚:表现为口齿俱柔,唇薄乏力,咬嚼困难,则为口软;手软无力下垂,而懒于

握举,则为手软;足软无力,而难于行步,则为脚软;皮宽肉弛,追体衰弱,则为肌肉

软,皆属脾乏不足。.

    (二)气虚与血虚  气虚:除五软症状外,伴有身体消瘦,面色萎白语言低微,四肢

无力,自汗便溏,饮食不思,舌苔谈白脉象虚弱无力。血虚:除五软症状外,伴有肌肤

燥热,面色萎黄,  口干烦渴,盗汗便秘,舌淡苔光,脉象纲数无力。

  二、治疗愿则

  五软的治疗法则,主要培补脾肾。  ’

  三、证治分类

  .(一)脾肾两亏

  症状: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  口软唇弛,咀嚼乏力,常有流涎,手软下垂,不

能握举,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无力,唇淡苔少,指纹色淡。

    证候分析:

    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头为诸阳之会,骨为肾所主,肾中元阳精‘气不能营注,

则天柱软弱。

    口软唇弛,咀嚼乏力——唇口属脾,脾开窍于口,脾虚则口唇软薄,而咀嚼无

力。

    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无力——脾主四肢、

肌肉,脾虚则四肢肌肉痞软,手不能举,足不能立。

    纹淡唇谈苔少——为脾肾两亏之象。

    治法:健脾补肾。    ,

    方药: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解:

补肾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补肾益精;牛族,补肝肾,强筋骨,散瘀血;鹿茸,填

精益髓,温肾壮阳,强筋坚骨。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补益中气;当归,补血和血;.柴胡、,升麻,升下

陷之气,脾以升为健  陈皮、甘草,理气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加减:手软甚而不能举者可加桂枝、姜黄使药力达其病所:脚软甚者加杜仲、川断

以强筋壮骨;汗多者加龙骨、牡蛎、五味子以敛汗潜阳;睡眠不安者加酸枣仁、钩藤以

镇静安神。    ,

    (二)气血虚弱

    症状:肢体软弱,四肢关节柔软,可任意攀翻,神情呆滞,智力迟钝,面色苍白,

胶末不温,口开不合,舌伸口外,食少不化,唇白苔光,指纹色谈。

    证候分析:

    肢体软弱——脾虚则气血不足。

    神情呆滞,智力迟钝——气血不足,则脑髓不充。

    面色苍白——血不止荣。

    肢末不温——阳气不运。

    口开不合,舌伸口外而流涎——脾气虚弱,不能收摄津液。

    食少不化——脾虚不能运化。    ‘

    唇白指纹谈——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

    方解: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四物汤补血养心。

    加减:胸闷纳呆者加枳壳、川郁金理气宽胸:汗出不已者加龙骨、牡蛎、麻黄根、

浮小麦止汗。

.  四、其他治法    .

    (一)单方验方

  、1.白僵蚕:研为细粉每次0.5克,一日2次。

    2.褚实:补肾健脾,壮筋骨,充肌肉。每次2、3克,一日三次,宜久服。

    (二)针灸疗法

    1.针灸:大椎、安眠、哑门、陶道、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每日1

次。

    2.耳针:心、肾、脾、脑干、皮质下,隔日1次。

    3.穴位注射:足三里穴注射5%当归液,每次0.3、0.5毫升,隔日一次,20日为一

疗程。

    [预防与护理I

    1.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普及妊娠期、哺乳期保健常识和育儿知识。

    2.为防止五迟五软的患儿胸廓畸形加重,可令婴儿每日空腹时伏卧2、3次,使其

头抬起,以开展胸廓。

    3.多晒太阳。

    t结语I五迟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为头项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口

软。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弱无力为特征,两者均为生长发育障碍所致的疾

病,故证候往往相互参见。·

    五迟五软的发病原因,有先天胎禀不足和后天脾胃失调两大致病因素。其病情表现

有的为肝肾虚损,有的是心血不足,有的则脾肾两亏,或气血虚弱。在治疗上则宗“虚

则补之”的原则,或滋肝补肾或补肾健脾或益气养血,及时治疗常可逐渐恢复,故本病

难求速效,严重者预后不佳。

    [文献选录]

    《保婴撮要·五软》:“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夫头项软者,脏腑骨脉皆

虚,诸阳之气不足也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

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  口为脾之窍,上

下龈属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长而常舒出也。夫心主血,.肝主筋,脾

主肉,肺主气,肾主骨,此五者因票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故骨脉不强,肢体

瘦弱,源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源也。治法必先以

脾胃为主,俱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头项手足三软,兼服地黄丸。凡此证必须多用

二药,仍令壮年乳母饮之,兼慎风寒,调饮食,多能全形”。

    《片玉心书·形声门》:“行迟者何也?盖骨乃髓之所养,血气不充,则髓不满骨,故弱

软不能行,此由肾与肝俱虚得之。盖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早行;肾主骨,骨弱而不坚,脚细者

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肌肉瘦薄,骨节惧露,如鹤之膝。此亦由肾虚,名鹤膝节,加

味地黄丸主之”。

    《证治准绳·幼科》:“齿者,骨之所终而髓之所养也。小儿票受肾气不足,不能上营

而髓虚不能充于骨,又安能及齿,故齿久不生也”。

    [思考题I

    1.什么叫五迟?其病因和病理变化怎样2

    2.什么叫五软?怎样辨证和治疗9

    3.五迟、五软应怎样预防护理


第十七节  水    肿    ;

    [概述

    一、定义  小儿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临床以肌肤浮肿,尿量减少,或尿色茶红为特征。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本病,但与脓疱疮有关的病例多发于夏秋季;与乳蛾、

丹痧、感冒等有关的病例,则以冬春季较为常见。

    2.发病年龄:本病为小儿时期的常见病证之一,多见于3、8岁。因学龄及学龄

前儿童活动增多,感受外邪机会亦多。又因小儿腠理不密,皮肤娇嫩,最易感染。

    3.预后:一般来说属于阳水者,病程短,预后较好,但少数病例出现变证时预

后差;属于阴水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预后较差。

    三、命名  水肿是以症状为病名,历代医籍对水肿进行了分类,早在《内经》、《金匮要略》中已有专篇论述,嗣后又有以五脏命名,但其分类繁杂。直至元代朱丹溪将水肿归纳为“阳水”、“阴水”两大类。《丹溪心法·水肿》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水肿分为阳水、阴水,执简驭繁,易于掌握,对后世医家治疗本病,确实具有指导意义。

    四、范围  本病讨论的范围,  中医范围较广,包括阳水和阴水;现代医学则包括肾炎和肾病。

    [历史沿革I

    历代对水肿的论述较详,最早提出风水的名称和证侯,如《灵枢。论疾诊尺篇》说: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凹而不起者,风水浮肿也。”由于风水所致的属于实证,后世称阳水。又如《金医要略·水气篇》说:“面目肿大,有热,名日风水”。水气病相当于水肿病,风水与肺的关系较密切,肺主皮毛,皮毛受邪,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故水湿潴留于肌表,故尚有面目浮肿兼发热等症。这些是后世“面肿曰风”的依据;

    病因病理:《诸病源侯论·诸肿侯》指出:“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皆成肿也。”该书又在《水通身肿候》说:“水病者,由脾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入皮肤,流溢四支,所以通身肿也。”上述指出了病因、病位和病理,是有发挥的.《小儿药证直诀·肿病》说“肾热传于膀胱,膀胱热盛,逆于脾胃,脾胃虚而不能制肾,水反克土,脾随水行,脾主四肢,故流走而身面皆肿也,若大喘者重也。”指出不仅脾肾俱虚的一面,而且有肾热的一面,这多见于阳水,并初步描述了水邪凌心犯肺的变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肿病论》说:“水肿之证,脾土受亏,不能制水,肾水泛滥,浸渍脾土,水渗皮肤,肌肉发肿,面肿曰风,脚肿曰水。”说明水肿悉由脾胃之虚,这对水肿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

    辨证治疗:《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肿病论》说:“水气身热在表,可汗;水气身凉在里可下。通利小便,顺气和脾,证虽可下,不·而不伐,又有利尿、温脾是治疗水肿的常法‘面肿曰风,足肿曰水。凡肿自上起者,皆因:肿自下起者,因于肾虚,宜渗利之i发汗、利尿的指征。在《幼科铁镜·肿胀》“实脾利水”。在《幼幼集成·肿满证治》中,对于水肿的治疗认为“治肿者,当以脾胃为本,而以浮肿为标”。所有这些,又强调了脾虚不能制水,水积妄行而为肿,治宜健运脾气,而水自行,肿自消。  ·

    饮食宜忌:《证治准绳·幼科》说:“初得病时,见眼脬早晨浮突,至午后稍减,饮食之忌,惟盐、酱、韭、排皆味咸,能溢水者,一概成食,重则半教,轻则三月,须脾肾平复,肿消气实,然后于饮食中施以烧盐稍投,则其疾自不再作。”《幼幼集成·肿满证治》亦说:“凡小儿患肿,切忌盐,盐助水邪,服之愈,甚。”这些记载,对小儿水肿的饮食调养,确是经验之谈,对今天治疗水肿,早期宜低盐或无盐饮食,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病因病理]

    病因

    本病的发病因素,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侵,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水液调节功能失常。I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各种病邪侵袭人体后,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迸发为水肿。因此,小儿水肿,不等于一般的外感,而是内外挟杂,互为因果。    。

    病理

    1.感受风邪:大多由于风寒外袭肌表或风热交结咽喉(感冒、乳蛾、丹毒等),侵犯于肺。因肺主一身之表,又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邪客于肺卫,肺失宣化,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遏水阻,风水相博,流溢肌肤,发为水肿,前人称之为“风水”。如《证治汇补·水肿·附肺胀身肿》说:“肺主皮毛,风邪入肺,不得宣通,肺胀叶举,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亦能作肿。”

    2.湿热内侵:。大多肌肤患有疮疹(指疮疱痒疹),疮毒内归所致。疮毒内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风毒由体表皮肤入于肺,一种是湿热从肌肤内及于脾。肺脾同病,通调运化失常,水湿泛滥,发为水肿。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肿》说:“有患生疮,用于疮药太早,致遍身肿。”这说明了疮毒可致水肿。若湿热流注下焦,肾热传于膀肮,内伤络脉,可见血尿。所谓“热在下焦者,则尿血”即是。再则居住湿地,水湿之气内侵,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水湿留滞中州,溢于肌肤,形成水肿。

    3.肺脾气虚:大多先由上述属于阳水而迁延日久,导致肺脾气虚,不易恢复。肺脾不足,亦为发生水肿的重要因素。差肺为水之上源,水由气化,气行则水行;脾主运化精微,主传化水气,为水之堤防,脾健土旺,而水湿自能运行。若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因此,水不归经而横溢皮肤,渗于脉络,从而产生周身浮肿。此类病证,不在邪多,而在正虚,其中以脾虚为主,脾虚则肺气弱,肾气亦虚。盖因中气素弱,脾土无火,故水湿得以乘之,而水肿迁延日久。

    4.脾肾阳虚:大多由水肿反复不愈,或票赋不足,后天失调,水湿内侵,导致脾肾功能失调,脾阳不振,宵阳虚弱,阳气不足则水气不得蒸化,所以浮肿为本病的主要突出症状。因脾阳有赖于肾阳的温养,肾阳充足,则脾阳亦健,若肾阳虚弱,则不能温养脾土;若脾阳不足进一步发展,亦可肾阳不足,均导致脾肾两虚,无以温化水湿从膀胱而去,所谓关门不利则聚水而肿,为阴水范畴。

    水肿有阳水、阴水的不同,阳水属实,多由外感所致,风胜者重在肺,湿胜者重在脾;阴水属虚,由内伤而起,病在脾肾。阳水日久或屡经反复,渐致正气虚弱,则转为阴水;阴水复感外邪可致水肿突然加剧,转为阳水标实或本虚标实证。阳水转阴水,阴水转阳水,  皆是证的转变。但不论阳水为阴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肾,而在发病机理上,肺、脾、肾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说“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因此,肺脾肾三脏之间的关系,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实为治疗水肿的关键所在,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阳水肿甚,水邪猖撅,上追心肺,或湿热郁肝,水毒内犯厥阴、少阴;阴水日久,正气虚弱,肾气衰竭,均可出现水邪凌心犯肺。病情均属危笃.

    [类证鉴别I

    一、水肿的临床表现

    阳水:发病前1、4周常有急性乳蛾、脓疱疮等病史。浮肿多由眼脸开始,  1、2日渐及全身,尿量明显减少,部分患儿出现血尿。严重病例可发生变证,出现头痛、呕吐、抽风,或面色青灰、烦躁、气急、脉速等症。

    阴水:多数患儿年龄在2--7岁之间。临床特征为全身明显浮肿,逐渐加重,且随体位而变化,浮肿最明显处为眼脸、下肢及阴囊,甚至伴有腹水、胸水。

  病证鉴别

    (一)疳肿胀  有疳证病史,是疳证至严重阶段,脾虚水湿不运,泛滥肌肤,称为

疳肿胀。证见形体瘦弱,出现下胶足踝浮肿,小便短少,重则浮肿延及面目及四肢,而以肢端更为明显。    ‘—

    (二)心脏病  有心脏病史,病重时可以自轻度之踝部浮肿至极严重的全身水肿。

水肿在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但是一般以下垂部位较为显著。因此,足、踝、小腿、阴囊等处水肿较甚。

    (三)肝脏病  有肝病史,水肿缓起,有时布及全身,但以腹水及下肢浮肿较为明

显。严重时面部黄瘦与腹部膨胀、下肢浮肿成为明显的对照。

    [辨证论治I

    一、辨证要点

(一)       阳水与阴水———

(二)浮肿部位  眼脸及额面浮肿较甚者,多属风,病在肺,兼有肺系症状。下肢浮肿较甚者,病在脾,兼有脾湿症状。腰腹以下肿剧,兼有怕冷,大便溏者,病在脾肾,阳虚水泛所致。

(三)小便多少  小儿水肿的尿量多少,是观察水肿进退指征之一。一般来说,尿

量愈少,浮肿愈甚,变证易出现;尿量增多,浮肿即逐渐消退,而病情开始缓解。

   治疗    ·

  风水相搏或湿热内侵,以邪实为主,宜发汗、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凡遇眼脸额面浮肿较甚者,邪在肌表,当根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理论。小便不利或量少较为明显者,则根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咽部红肿或皮肤疮疡,还应佐以清热解毒。病至恢复期,多表现为正虚邪恋,证见脾肺气虚或湿热余邪未清,治宜健脾益气,或佐以清热利湿。病久出现脾肾两虚,宗“虚者补之”。但脾肾阳虚者,在病程中可兼有外感风邪或内蕴湿热等证,则虚中挟实,宗“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或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

    根据临床经验,不论宜汗、·宜下、宜渗、宜清、宜补,总要照顾到脾胃。因脾虚不能制水而浮肿不愈,在小儿实为多见。  ·

  Z、证治分类

    (一)常证    ’

    1.风水相搏    ,

    症状:水肿大都先从眼睑开始,继而四肢,甚则全身浮肿,来势迅速,额面为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小便少,或有尿血,伴有发热、恶风、咳嗽、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伴咽痛、乳蛾红肿,苔薄黄,质偏红。

    证候分析:本证发病较急,由于风邪外袭,首先犯肺,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水津不能输布,下输膀胱,水湿潴留,泛滥肌肤所致。

    浮肿首见于头面,渐及周身,来势迅速,肌肤浮肿,压之即起——“面肿日风”,风性向上,善行而数变,风遏水阻,为风水之象。

    小便短少——水液泛滥肌肤,故尿少。

    尿血——湿热蕴于下焦膀肮,血络受损之象。

    发热、恶风、身病,或伴咳嗽—;为风邪袭表,卫气失和,肺失宣降.

    舌苔薄白,脉浮——为风邪之征。

    咽痛、乳蛾红肿,舌苔薄黄、质偏红——为风热之象。

    治法:疏风利水。

    此证因邪在表,风水为患,所以取其“开鬼门”、“洁净府”。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方解:麻黄发散风邪,宣肺利水;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水消肿,小便短少,宜重用:杏仁苦泄降气;生梓白皮(今用桑白皮),利水消肿。 诸药合用,有解表发汗,清热利湿之功。

    加减:风寒表证明显而发热恶寒者,去连翘,加羌活、紫苏、防风,以增强祛风解表作用;风热引起咽痛、乳蛾红肿者,加银花、山豆根、牛蒡等,以清热利咽;浮肿明显,或伴疮疹者,加浮萍。《本草求真》说:“古人谓其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一语括尽浮萍治功。”咳喘痰多者,加亭苈子、炙苏子、炒菜服子,以泻肺利水,降气化痰;血尿者,I加小蓟草、木通、茅根,以清热止血:腰以下肿明显,属湿胜于风者,加大腹皮.防己、猪获苍、泽泻、车前子,以利水渗湿。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风水挟热,

    其他选方:

    越婢加术汤:有宣肺泄热,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风水挟热,一身尽肿,发热而渴。本方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虽皆治风水证,但本方用于风水在表,水溢皮肤,久郁化热,故有发热,  口渴等症,’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风邪湿毒在表,肺失通调,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痒等症。

2.湿热内侵

    症状:稍有浮肿,或肿不明显,小便黄赤短少,甚至血尿,舌苔黄或黄腻、质红,

脉偏数。

    证候分析:本证往往伴有疮疖湿疹等皮肤疾患,有明显的湿热证候。

    稍有浮肿:或浮肿不明显——湿热下注,故浮肿不明显。这与外感风邪引起风水相搏,而一身尽肿有所不同。

    小便黄赤短少——湿热流注膀胱,气化失司。

    血尿——热伤血络。

    舌苔黄或黄腻、质红,脉偏数——湿热之象。    .

    治法:清热利湿。    ·

    此证因湿热下注,故宜清热燥湿,导热下行。

    方药:三妙丸合导赤散。

    方解:

    三妙丸为治疗湿热下注的常用方。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牛膝性善下行。诸药台用,使湿去热清,诸症自除。

    导赤散为清热利水方。方中生地、木通清热利水而不伤阴,竹叶、甘草清热利水。诸药合用,有清心养阴、利水导热之效。·

    三妙丸与导赤散合用,清热利湿,相得益彰。  ‘    ’

    加减:皮肤有疮毒,而热毒较甚者,去苍术,加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等,以清热解毒:风盛搔痒或有湿疹者,加浮萍、白鲜皮、地肤子、银花藤,以祛风止痒。

    肉眼见血尿似洗肉水者,加小蓟草、丹皮,以凉血止血,或参三七粉、琥珀粉,另调服,以止血行痰。    ‘

    其他选方:

    (1)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茅根、玉米须等: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疮毒痒疹红肿,热毒较甚的水肿。本方重在清热解毒,而三妙丸合导赤散用于湿

热并重。

    (2)五苓散合五皮饮:二方为古今治水肿的常用方,有渗湿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感受寒邪,水湿之气内侵,或饮食不节,湿蕴于中,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成水肿,证见面黄乏力,肢体浮肿,胃纳欠佳,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质偏谈,脉缓。属于寒湿证候,因未化热,与湿热内侵者迥然不同。

    3.肺脾气虚

    症状:本证常在恢复期或病程长者出现,浮肿不著,或无浮肿,面色少华或苍白,倦怠乏力,易出汗,易感冒,舌苔白,质淡红,脉缓弱。

证候分析:本证为正虚邪恋,而以脾虚为主,因此恢复较慢,迁延不愈。

面色少华而苍白,倦怠乏力——脾气虚,无以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

    易出汗,易感外邪——肺气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

    浮肿不著,或无浮肿——邪少正虚。

    舌苔白、质偏淡,脉缓弱——为脾肺气虚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

    此证因脾气虚宜健脾法,又因肺气虚宜益气法。前者既能健脾,又能益气,后者为

表虚而设,并补散兼施。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方解:

    参苓白术敬:以太子参、获苓、炒白术、山药、炒扁豆、炒米仁、砂仁等组成,适

用于本证脾胃气虚挟湿,使其脾胃健则水湿化,达到培土制水,培土生金。

    玉屏风散:以黄芪、白术、防风组成,适用于本证表虚卫阳不固,使其卫外因则邪

不留,达到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  参苓白术散与玉屏风合用,使其健脾益气作用更强,防止或减少病情反复,有助于

早日恢复健康。

    其他选方:

    (1)六味地黄丸合五子补肾丸:有补益肾阴之效,适用于肾阴不足者,证见舌质

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此类证候,也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者。必须指出:本方

与参苓白木散、玉屏风的共同点皆治虚证,其不同点是前者治肾阴虚,后者治脾肺气虚。

    (2)防已获苓汤:有健脾利水之效。适用于脾虚失运,水溢皮肤。病至恢复期或病

程较长者,水肿不消,可选用本方。

    4.脾肾两虚

    症状:面色朗白,浮肿明显,以腰腹下肢为甚,按之深陷难起,小便不利。偏于脾

阳虚者,大便多溏,皖闷腹胀,神倦肢冷;偏于肾阳虚者,多见腰酸怕冷,尿清而频、

夜间尤甚,舌胖质谈,苔白,脉来沉细。

    证候分析:本证多为水肿日久不愈,病情逐渐加剧,而致脾肾受损,转为阴水。

    面色苍白,浮肿明显,以腰腹下肢为甚——肾主水,主化气而利小便,肾阳不足,

则气不化水,小便不利,而致水肿明显;阳气不能温照于上,故见面色既白。

    浮肿以腰腹下肢为甚,按之深陷难起——水湿在下,同时脾阳虚,水气蓄于肌肤,

故浮肿按之凹陷难起。

    大便多演,皖闷腹胀——脾虚,运化失司。

    神倦胶冷——脾虚,中气不足。

    腰瘦伯冷,尿清而频、夜间尤甚——肾气不足,命门火衰。

    舌胖质淡、。苔白,脉来沉细——都是脾肾阳虑之共有证候。

    治法:温肾健脾。

    此证为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正虚为脾肾阳虚,邪实为水湿浴留。正虚为本,邪实

为标,治病必求其本,用温肾健脾,宗“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方药:真武汤。

方解:熟附子温壮肾阳,化气行水;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本草经》载有“止

痛、利小便”作用,且又能缓和附子之辛燥;生姜既可协助附子温阳化气,又能助苓术

温中健脾。诸药合用,为温阳化气利水的代表方剂,适用于阴水。肾寒不能化气行水,寒水而侮脾,导致脾肾阳虚,本方更为合拍。

    加减:浮肿明显者,宜配合五苓散、五皮饮复方图治,以增强利水的作用。根据[临

床经验:温肾与利水并用,相得益彰。气虚,伴有心慌、喘息、自汗、疲劳者,加党参、

黄芪等,以补中益气。阳损及阴,伴有咽干、舌红者,加熟地、山萸肉,以滋养肾阴。

尿多色清者,加菟丝子、补骨脂,以补肾固摄。复感外邪,伴有恶寒、头痛、鼻塞,舌

苔白,脉浮紧者,加麻黄、细辛、防风等,  以疏散风邪。若伴咳嗽气喘,再加葶苈子、

炙苏子,以泻肺定喘。属于治标之法。

  其他选方一

  (1)肾气丸:有温补肾阳之效,适用于肾阳虚弱,不能化气行水,证见水肿,面色

苍白或萎黄,小便不利或尿闭,舌苔白、质淡,脉沉无力。本方补阳药与补阴药并用,

这与真武汤温阳为主有所不同。

    (2)济生肾气丸:·有温阳补肾利水之效,适应证基本上与肾气丸相同,均有补益肾

气的作用,然肾气丸侧重温壮肾阳,  而本方则兼能利水消肿,此为不同点。

    (二)变证    ‘

    1.水气上逆心肺    ,

    症状:全身浮肿,尿量减少,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口唇青紫,指

甲发绀,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细数无力,或脉沉细。

’  证候分析:本证由于肾阳既衰于前,复挟邪于后,。心肺肾同病。水毒之气内盛,浊

阴不化,易于凌心犯肺的不良转归。

    全身浮肿,尿量减少——水湿溜留,故浮肿、尿少。

    咳嗽气急,胸闷心悸——水气上逆,射肺凌心,肺失肃降,心失所养。

    口唇青紫,指甲发钳——气为血帅,气滞则血滞。

    烦躁不能平卧,或悸动不安,脉细数无力或沉细——心阳虚衰,神不内守.

    舌苔白或白腻、质淡——肾阳不足,水湿不化。·

    治法: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此证水毒之气内密属实,‘肾阳衰竭属虚,治宜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方药:己椒厉黄丸合参附汤。

    方解:葶苈子泻肺逐水;大黄通腑泄浊;川椒、防己利水;人参大补元气:附于温

壮元阳。诸药合用,使攻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但中病即止,亦是“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之旨。

    加减:心阳欲脱,伴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多,脉微,宜急服独参汤或参附龙

牡救逆汤,  以扶正固脱;或再加肉桂、五味子,以温阳益阴。痰浊内闭,伴见神志不清,

加用苏合香丸,以芳香开窍。

    2.邪陷心肝

症状: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躁,甚或抽搐、昏迷,舌质红、苔黄糙,脉弦。

证候分析:    、

    本证属于邪陷心包,肝风内动。湿热之邪郁于肝经,耗伤肝阴,使肝气横逆,风阳

上亢,痰火内闭。

    头痛、眩晕、视物模糊=—厥阴之脉上颠顶而络目系,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

    烦躁、抽搐、昏迷——肝风内动,邪陷心包,神明受扰。又肝主筋,筋失所养,筋

脉拘急,亦能抽搐。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皆为湿热内犯,邪郁肝经之侯。

    治法:平肝潜阳,泻肝泄热。

    此证因肝阳化风,湿热较甚,所以重在平肝阳、泻肝火。

    方药:龙胆泻肝丸。

    方解:龙胆草泻肝经实火:黄芩、山桅苦寒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

引邪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  因肝藏血,邪阻则易伤阴血,故用当归活血,生地

养血益阴;甘草调中和药。

    诸药合用,既能泻肝火、清湿热,又能养肝血。旨在肝火平,则风自灭,神自宁。

    加减:痰浊蒙心,  以神志昏迷为主,舌苔白,脉沉细,加苏合香九,以开闭化浊。

    湿浊上扰,伴见胸闷、呕恶痰涎,舌苔腻、质不红,脉滑,加法半夏、陈胆星,以

燥湿和胃。

    其他选方:

—(1)羚角钩藤汤:有增液舒筋、柔肝熄风之效。适用于邪热犯肝而致痉厥,以抽搐

为主症,病势危急者。因湿从操化,劫烁阴津,内风潜动,所以用本方,这与龙胆泻肝

汤泻肝火、清湿热有所不同。

、  (2)菖蒲郁金汤:有芳香泄浊、开窍豁痰之效。适用于神志昏迷,乃湿浊弥漫,神

明内闭之证。本方用于湿浊,而龙胆泻肝汤用于湿热,是其不同。

    (3)犀角地黄汤:有清热解毒,凉血散淤之效。适用于出血为主症,放血不止,舌

质红。本方用于热入血分,血热妄行,而龙胆泻肝汤用于肝经湿热,化火阳亢,这是两

方的不同点。

    3.水毒内闭    .

    症状: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或昏迷,舌苔腻,脉

沉弦。

    证侯分析:  由于肾的阴阳严重失调,分清泌浊功能丧失,清者不能上归于肺而敷布全身,浊者不能下行膀胱而排出体外,因而水毒停留体内所致。

    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浊邪阻塞,水湿泛滥。

    恶心呕吐——肾为胃之关,与膀胱相表里,浊阴阻滞,邪无出路,上逆于胃.

    头晕,头痛,甚或昏迷——水毒上蒙清窍,甚或移浊蒙心。

    舌苔腻,*脉沉弦——浊阴内阻,土虚木旺。

    治法:化浊清泄。‘

    此证湿浊内阻,  胃失和降,治宜辛温以化浊,苦寒以清泄,有辛开苦降之妙。

    方药: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

    方解:温胆汤即二陈汤加竹茹、枳实、大枣组成,功能清胆和胃,燥湿化浊。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附子组成,取附子辛热之药,发挥温经扶阳;取

  芩、连、大黄均为苦寒之药,使其清泄邪热,并加干姜,以辛开温中。

    温胆汤与附子泻心汤合用,  自在避秽解毒,温阳泄浊,通腑降逆,腑气通则胃气降,往往用于病情急暴者。

.    加减:秽浊较甚,上逆犯胃,伴见恶心呕吐频繁,加玉枢丹,以增强辟秽解毒作用。

邪热较甚,肝风内动,伴见痉厥时,加紫雪丹,以清热止痉开窍。水湿渚留,伴见尿少

或尿闭时,加六月雪、泽泻、车前子等,以渗湿利水。

    四、其他治法

    单方验方

    1.荔枝草1、2两,车前草1两,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阳水,有利尿消肿

作用.

    2.玉米须、鲜车前草各1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水肿,有利水退肿作用。

    3.益母草60、l 0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水肿,有利尿消肿、降血压作用。

    4.鲜白茅根60、l 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水肿、尿血,有清热利尿作

用。

  

    [预防与护理]

    1.注意休息。本病不论轻重,在发病后二周内必须卧床休息。如尿量少,或烦躁,

更应绝对卧床休息待浮肿消失,尿量增多,病情逐渐好转,并在密切观察下,方可逐步

增加活动量。

    2。调节饮食。浮肿时,尿少不明显,饮水量可不限制,但浮肿明显,尿少时,则严格控制。水肿早期可无盐饮食,待尿量增加,浮肿消失后,可给低盐饮食。

    3。保护皮肤清洁,预防疮毒,要及时治疗各种皮肤疮毒、乳蛾等易引起水肿的疾

病。

    4。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并应尽量避免寒冷的刺激及潮湿的环境,尤其是预防感冒以免水肿加剧或复发。

    5.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结语]

    水肿,系由于风寒外袭肌表或风热蕴结咽喉,或疮毒内归肺脾,引起肺失宣化,不

能通调水道,脾失转输,水湿留滞,肾主水,膀胱气化不利,聚水而肿。病程长者,或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护养失宜,可出现脾肾阳虚,气化功能障碍,水液渚留,溢于肌肤,

形成水肿。风水相搏与湿热内侵,以邪实为主:肺脾气虚,则正虚邪恋;脾肾两虚,以

虚为主。

    本病证,水肿是其主要症状,消肿总是主要的,要使水气消失,不外宣肺行水、健

脾行水、温肾行水等法。如有热毒或湿毒引起的水肿,同时佐以清热解毒或清化湿热,

治其本病(原发疾病),则标病(水肿)自愈。具体地说,常可用发汗、利水、清热、除

湿等法,而益气、健脾、温肾、补血等法,在虚实挟杂的情况下,亦可交叉使用。原则

上是从肺、脾、肾来治,尤其是要注意到脾胃。因小儿水肿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

切相关。对于变证和兼挟证,  当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如脾肾两虚者,而复感外邪,必须先祛邪后扶正。又如出现变证者,而病情危笃,急需治其变证,

缓则治其常证。


第十八节遗  尿

    [概述]

    一、定义  遗尿,亦称尿床。是指三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

的一种病证。

  二、发病憾况    ‘

  1.发病年龄:本病的发病以三周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小儿较为多见,亦有延至十几

岁以至成入者。

    2.预后:预后一般良好。但如果长期不愈,可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身心健康。由

于某些先天性疾病而引起的遗尿,则可能不易治愈。

一、命名

遗溺”、“遗尿”:遗溺首先见于《内经》,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排尿不能自控而自遗之

证,《灵枢·九针篇》说:。膀胱不约为遗溺。”后代又称为遗尿,《诸病源候论·遗尿候》说:“遗

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一是专指小儿睡中遗尿,醒后方觉之证,如

《张氏医通。遗尿》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卧则阳气内收,肾与膀胱之气

虚寒,不能制约,故睡中遗尿。”

    。尿床”、“尿来”:尿床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尿床候》说:“夫

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肾与膀胱俱冷,不能温制

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明·《古今医统》说:“尿来者,亦由膀胱冷,夜属阴,

小便不禁,胞里自出,谓之尿来也。”尿床、尿来,即是专指小儿睡中遗尿之证。

    四、范围  本病属遗溺证的范围,正如林佩琴《类证治裁·闭癃遗溺论治》说:“遗

溺一证,有睡中自遗者,有气不摄而频数不禁者,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知

者。。

    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的

自控能力差,或未养成排尿的正常习惯,可引起遗尿;或学龄儿童因白天游戏过度,精

神过于疲劳,或因睡前多饮,亦可引起暂时性遗尿;或年龄·虽超过三周岁,偶尔发生

一、二次遗尿,过后又恢复正常者。这些都不属于病态。

    [历史沿革I

    遗尿在《内经》中即有论述,统称于“遗溺”之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

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所谓遗溺,是指小便失约不禁自遗之证,自然也就包括了今之小

儿遗尿在内。《内经》不但提出了遗溺的病名,而且阐发了它的发病机理,除了上述“膀胱

不约”外,还提到了“督脉为病”(《素问·骨空论》)、“足厥阴肝所生病”(灵枢·经

脉篇》)、“三焦虚”(《灵枢·本输篇》)均可引起遗溺。其中膀胱不约是遗尿的主要病机,

历代医家都是在肯定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的。

    自隋·《诸病源候论》之后,始将睡中不觉尿出的病证另立为“尿床”专题论述(引

文见命名)。其所论尿床,即是专指今之小儿遗尿之证,并认为它的成因是阴盛阳虚,

肾与膀胱俱冷不能制水。

    至唐·《备急千金方》及王焘《外台秘要》均已收载有关小儿遗尿的治方和针灸疗法,

其中使用鸡肠散等治方,一直为民间所习用。宋代刘眆辑《幼幼新书》则将“尿床”专立

一门,论证方治。从所载方治来看,自唐宋以至明代诸医家方书,皆从肾与膀胱虚寒立

论,用药则重在补肾固涩。

    明清两代,对本病的认识有所发展。明·张介宾认识到小儿遗尿与发育未全有关,

《景岳全书·遗溺》说:  “梦中自遗者,惟幼稚多有之,俟其气壮而自固,或少加调理可

愈,无足疑也。”说明了小儿待发育健全,或注意调理教育,遗尿便可自愈。清·沈金

鳌认为“遗尿有寒热异因”(《幼科释谜》语);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还提出从“.调补心

肾”着手进行治疗(引文见t文献选录))。    ’

    需要指出的是,历代中医文献中常将“出而不禁”之遗尿(即尿失禁证)与“睡中自

遗”之尿床,合而论之。这是因为二者同属遗溺之证,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

又多有相同。因此,在阅读前人医学著作时,应加以注意。

解放以后,为整理祖国医学遗产,切合临床应用,已将小儿睡中遗尿之病证确立

为‘小儿遗尿”(或简称“遗尿”)的病名,而将。尿床”的名称附于其后(见历版中医学:

院教材《中医儿科学》,《中医大辞典·妇儿科学分册》,《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儿科学分

册》等)。这样,遗尿的定义始得以明确,并不再与失约自遗之尿失禁证相互混淆。

    [病因病机l

    在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之前,温习有关尿的生成和排泄过程,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

分析和理解很有帮助。

    人体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有关。《素问·经脉别沦》说:“饮

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说明了饮液入胃以后,经脾的散精,肺的输市,三焦水道的通调,肾与膀胱

的气化和藏泄,来完成人体水液的代谢的.另外,肝脏功能的疏泄条达,也是一个重要

因素。水液经过上述代谢,将无用的水分由膀胱排出体外,即为尿液。

    由上可知,排尿的正常与否,取决于上述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及其各脏腑间的协

调关系。作为排尿自控失常、睡中自遗的遗尿病证,也同样是由于上述各脏腑功能的失

常及其各脏腑问的失调所致。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膀胱失约。所以《灵枢。九针

篇》说:“膀胱不约为遗溺.”然而,酿成膀胱失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病因

    l。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常表现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使膀胱功

能失职,而造成遗尿。

    2.病后失调: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致使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患遗

尿。也可进一步影响及肾,肾气不足,膀胱失养,约束失职,造成遗尿。

    3.湿热内蕴:或因疾病影响,或因饮食失调,以致湿热内蕴,郁于肝经,肝经疏泄

失利,更加热迫膀胱,不约而遗.

    4.其他因素:或因小儿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而任其自

遗:或因小儿白天嬉戏过度,夜间睡眠过热,呼叫不应,造成遗尿;或因蛲虫感染,在

夜间爬出肛门之外,刺激尿道,亦可导致遗尿。

    三、病理

    1.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肾气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主闭藏,开窍于二阴而

司二便,与膀肮互为表里。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乃津液之余,小便的排泄与留贮,为

膀肮气化所司约,同时它又赖于肾阳的温养。若小儿因于先天察赋不足,或病后失调,

素体虚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则膀肮失其温养,膀胱气化制约功能失调。而夜主

阴,卧则阳气内收。肾阳不足,闭藏失职,膀耽失约,而遗尿。正如《张氏医道·遗尿》

所说::膀肮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卧则阳气内收,肾与膀胱之气虚寒,不能约制,

故睡中遗尿.”陈复正《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也说:“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

2.脾肺气虚、膀胱失约:膀胱约束水道的功能,除依赖肾阳的温照、肾气的固摄之

外,还与肺脾二脏有关。肺主—‘身之气,位于上焦,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的功能。脾为中土,主运化水湿,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肺脾功能正常,方能维持

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若因大病久病,或病后失调,以致肺脾气虚。肺气虚则治

节不行,气虚下陷则固摄失能,故决读失司,膀胱不约,津液失藏;脾气虚则不能散津

于肺,也不能制水于下。所以,肺脾气虚,水道约束无权,气属阳,气虚则阴盛,夜卧

主阴,故而夜间遗尿。

    3.肝经湿热、火热内迫:肝主疏泄,能疏达气机,通利三焦,调摄水道。又,足厥

阴肝经循股阴,绕阴器。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亦影响到水液的代谢、尿液的排泄。若因

湿热之邪蕴郁肝经,或饮食所伤,脾胃湿热积滞,郁扰肝经,均可导致肝的疏泄失调。

更加湿热郁而化火,火热内造,下注膀胱,则膀胱失约而发为遗尿。《幼科释谜。遗尿有

寒热异因》说:“亦有热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

则痿痹而神无所用,故液渗入膀胱,而旋溺遗失。”也即《灵枢·经脉》篇所论:“肝足厥

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

    病理转归方面,有以下三点:

    1.肺脾肾的病机传变:肾虚下寒和肺脾气虚,是小儿遗尿的最常见的病理变化,二

者又相互转化。脾与肺为母子之脏,脾虚则土不生金,肺虚则子病及母,所以肺脾气虚

本身二者就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以致病随日深。久则损及肾气,肾气不足,

下元虚冷,所以肺脾气虚之证日久可发展成肾元虚寒之证;而肾元虚寒,不能温煦脾土,

又可导致脾肺气虚。

    2.虚实的病机传变:肝经湿热,火热内迫,膀肮失约,是实证。但失约遗尿日久,

也可导致肾虚。而肺脾气虚和肾元虚寒之虚证,也可因运化失职,以致湿滞内停,蕴而

化热,造成虚实夹杂之证。

  ·  3.无论上述何种病理改变,或因不良习惯引起长期遗尿不愈,均可损伤肾气,影响

小儿的生长发育.    ’    q

小儿遗尿病因病理示意图

 

t类证鉴别I

    一、遗尿的临床表现

    小儿睡中遗尿,多见于夜间熟睡之时,也可见于白天睡眠之中,常呼之不醒,或梦

中而遗。轻者,数日一次;重者,每夜必遗,或一夜数次。可持续数日,也可持续数月

后消失,而后又反复出现。病程长者,可达数年或十几年。另外,患儿常兼见神疲乏

力,面色苍白,肢冷不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正常,,常自汗出,梦呓齿,蛲虫肛

痒等证。

  E、痛证鉴别

  在临床上应与尿失禁证加以鉴别,尿失禁证,其尿液自遗而不分寤寐,不论昼夜,

出而不禁,量少而次数较多,多见于老年人,或患有中风、瘫痪、外伤等疾病者(为其

兼见症),也可见于小儿,但多为先天发育不全及脑病后遗症的患儿。

    [辨证论治I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下元虚寒者,治以温肾固涩为主;

脾肺气虚者,治以益气收摄为主;肝经湿热者,治以清利疏泄为主.除内服药物治疗

外,针灸推拿等治疗效果亦佳.

  三、证治分类

    (一)下元虚寒

    症状:睡中经常遗尿,量多次频,多则一夜数遗,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

肢凉怕冷,下肢无力,腰腿痠软,智力较差,平时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或沉

迟。

    证候分折:本证是小儿遗尿的常见证候,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以致肾

气不足,下元虚冷所致.

    遗尿日久量多次频、甚则一夜数遗——肾气虚弱,下元虚冷,不能温养固摄:一则

肾失闭藏,水无所主;一则膀胱约束无权,不能固涩。故遗尿频而多。肾气不足,难以

充养,故遗尿日久。

    神疲乏力、面白肢冷、下肢无力——肾虚则真阳不足,命火衰弱,气化不行,故不

能温养全身。气阳不足,则神失所养,故神疲  不能充身,故乏力;不能上荣于面,故

面白:不能温养四末;故肢冷畏寒。

    腰腿瘦软——腰为肾之府,骨为肾所主,肾虚则腰腿痠软。    ·

    智力较差——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则脑髓失养,脑髓空虚则智力较差。

    平时小便清长——肾为水脏,又寓命火,命火不足,则气化不行  小便因而清长。

    舌淡苔白——肾气不足,虚寒内盛,阳气不能上荣,故舌淡;阳虚生寒,故苔白。

    脉沉细或沉迟——肾阳不足,气阳鼓动无力,故血脉为之沉细;虚寒内生,则沉

迟。    ·    ,

    治法:温补肾阳,佐以固涩。

    肾阳温暖则膀耽气化有司,开合有责;更佐以固涩,敛纳有权,效遗溺之证可愈。

    方药:菟丝子丸去鹿茸,加补骨脂。

方解:方中菟丝子、肉苁蓉、附子、补骨脂、益智仁,温补肾阳,以暖下元。且温

而不散,兼有敛纳之功。桑螵蛸、牡蛎、五味子,益肾固涩.山药、鸡内金、乌药,健

脾助运,温脖化气,以止遗溺。

    本方以大以温肾固涩,佐以温化,意在重振膀胱制约之功能。对于肾气不足,下元

虚寒较盛者,较为合适。

    加减:若伴有痰浊内蕴,困睡不醒者,加胆南星、菖蒲、远志、郁金之类,以化痰

开窍、清心醒神。若伴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

    其他选方:缩泉丸,本方有温肾健脾、暖膀胱、止遗溺的功能,故亦适合于肾元虚

寒之证。不过与上方相比较,本方力量较为单薄,因此对于病证较轻者,较为适宜。

    (二)脾肺气虚

    症状: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额,神软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黄,食欲不振,

大便溏稀,常自汗出,舌质谈或胖嫩,舌苔薄,脉弱。

    证侯分析:本证多因病后失调导致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下所致。

    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脾为中土,脾虚则制水无权,运化失职;肺为华盖,肺

虚则开合失司,膀胱失约,故而遗尿且次数较多。尿量不多,是肾气尚未受伤,不似肾

元虚寒之气化失能,尿量较多。

    神疲乏力、面色苍黄——脾肺气虚,输化无权,气血因而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

面色苍黄;不能荣养心神,故神软易疲:不能充养肢体,故身体乏力。

    少气懒言——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则少气懒言。

    纳少便漓——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司,故食欲不振,大便溏稀。

    常自汗出——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气虚则表气亦虚,津液外泄而常自汗出。

    舌脉之症——气虚则血亦虚,舌失所养而舌淡;气虚则脾运失职,舌亦为之虚胖而

嫩;肺朝百脉,气虚血脉失养,鼓动无力,故脉弱,若气虚甚则重按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固摄。

    脾气足则肺气亦足,脾主升而肺为华盖,脾肺之气充足则下可制水。兼佐升阳固

摄,则遗溺可止。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方解: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培土以生金,使脾

肺之气足。升麻、柴胡升举阳气,清气上升则肺脾开合有司。当归配伍黄芪,以调补气

血。陈皮和中理气,调达气机。。上药相合,补益脾肺,升举清阳,使开合有司,膀胱约

束有权。更添缩泉丸(方中益智仁温肾因涩,山药健脾益肾,乌药温脖化气,合之温肾

健脾、温脖固涩),二方相辅相成,对于脾肺气虚、膀胱失约之遗尿,甚为合适。

    加减:若困睡不醒者,加菖蒲、远志,清心醒神,兼化痰湿。若大便溏泻者,加炮

姜,以温脾祛寒止泻。

    (三)肝经湿热

    症状:睡中遗尿,尿量不多,次数亦较少,但尿味腥躁难闻,尿色黄,平时性情急

躁,易怒易烦,或夜间梦呓龄齿,夜卧易惊,唇红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有力。

    证候分析:本证为湿热内蕴,郁于肝经,下迫膀胱所致。常见于平素偏于肝旺的患

  睡中遗尿、量少、次数不多——肝经湿热,疏泄失利,热迫膀肮,而膀胱制约失

司,故见遗尿。量少次数不多,也是与肾元虚寒证相对而言,此仅为热郁,其肾之气化

功能尚可,故尿量不多、遗之次数亦少。再加上湿热蕴于下焦,灼伤津液,其尿量亦为

之少。

    尿黄而腥躁——湿热内蕴,下焦不利,灼伤津液,尿液亦因而色深变黄、其味亦腥

臊难闻,皆热郁湿蕴之故。

    性情急躁、易烦易怒、夜卧易惊、梦呓龄齿——肝为将军之官,肝经湿热郁结,则

易化火,肝火旺则性情急躁、甚则易怒;热扰心神,则多烦躁、梦呓、卧则易惊;肝火

上炎,齿为之动,而见龄齿咬牙。

    面红唇赤、舌苔黄或黄腻——热主红亦,火热上炎,则为面红唇赤、甚则可见目赤;

舌红苔黄为热象,苔黄腻说明湿热蕴滞。

    脉滑数有力——为湿热蕴滞之实证。

    治法:泻肝清热,佐以疏利。

    肝经郁热,当予清泄;肝喜条达,则应疏利;湿热下迫,固宜兼佐清利膀肮之品。

使肝之疏泄正常,膀胱开合有责,遗溺之证可愈。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解:方中龙胆草、黄芪、栀子,泻肝经实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膀胱湿

热;柴胡疏肝理气;当归柔肝养血,生地滋阴润燥,肝体阴而用阳,热郁化火易伤阴血,

故佐当归、生地,以养血滋阴润燥:甘草和中,有治肝实脾之义,并能调和诸药,不致

寒凉伤胃。合之,能泻肝清热、疏利止溺。对于肝经湿热之遗尿证,较为合适。本方苦

寒通利,若非湿热内滞之证,皆不可用。

    加减:若夜卧不宁、龄齿梦呓、夜惊等症状较显著者,加黄连、连翘、木通、茯苓

,以清心安神,泄热导赤。若睡困不醒者,加莫蒲、远志、木通、琥珀,以醒神开

窍,疏通热郁。若久病不愈,耗伤阴液,肝肾阴亏,而证见消瘦、低热、盗汗、舌红、

脉纲数,用知柏地黄丸治疗,以滋阴降火。

    以上各证,均可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

    对于习惯不良引起的遗尿,主要加强教育,改变不良习惯。若因白天嬉戏过度、困

睡呼之不醒者,也应该注意生活调理,不致疲劳过度。对于烧虫感染刺激所致者,应针

对病因加以治疗。

  四、其他治法

    (一)单方验方

    1.桑螵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适量,温水调服。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失约

者。

    2.益智仁10克,醋炒研末,分三次开水冲服。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虚冷者。

    3.芡实、莲子适量,煮羹,作点心服。适用于脾肺气虚,膀胱失约者。

    4.鸡肠一具,烧灰存性,牡蛎、茯苓、桑螵蛸各16克,肉桂、龙骨各8克,共为

细末,每服3、4克。

    (二)针灸

    1.针刺夜尿点(此穴在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遗尿及夜尿尿频。每次需留针15分钟,隔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2.针刺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针后加灸,每日下午一次。

    3.耳针肾、膀胱、尿道、皮质下、交感、肾上腺、神门。

    (三)推拿

    1.每日下午揉丹田2tJ0次,摩腹20分钟,揉龟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即横擦

肾俞、八髎,以热为度。七日为一疗程。

    2.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每日

下午进行,七日为一疗程。

    (四)拔火罐

    常用穴为:中极、关元、肾俞。

    (五)外治法

    1.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醋调,敷于脐部,每晚一次,连用3、5天。

    2.生硫磺末45克,鲜大葱根7枚,先将葱根捣烂,合硫磺末拌匀,睡前敷脐,油纸

覆盖,纱布固定,次晨取下,次日晚再连用一次。·

  [预防与护理I

  1.  自幼儿期开始,培养按时排尿的良好习惯及合理的生活卫生习惯。

  2.白天不使小孩游玩过度,以免疲劳贪睡;夜间睡眠,保持侧卧位。

  3.每日晚餐及晚餐后,注意控制饮水量,少给流质饮食,少喝水,汤药也应安排在

白天服完,以减少水分的摄入。

    4.临睡前令小孩排空小便,入睡后注意患儿的遗尿时间,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

自行排尿的习惯。

    5.对于遗尿患儿,要耐心教育,鼓励患儿消除怕羞和紧张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

信心。

    6.积极治疗各种疾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结语I    。

    遗尿,是指三周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经常不自觉地排尿的病证。轻者,数夜一次:

重者,每夜皆遗,甚则一夜数遗。本病病程一般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时作时止,有的

可持续数年,甚则以至成人。病程日久,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均有影响。

    本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临床角度来看,有虚实二端。虚,主要为肾气虚弱、

下元虚冷和脾肺气虚、膀胱失约:实,主要为肝经湿热,热迫膀胱,约束失利。无论虚

与实,在造成遗尿的病理上,均有膀恍失约的病理改变。所以,本病的治疗,应紧紧抓

住这些病理变化进行。

    本病的辨证论治,重在分清虚实。根据遗尿的情况及其兼见证,进行辨证。对于肾

元虚寒者,治以温补肾阳为主,固涩收纳为辅;对于脾肺气虚者,治以补脾益气为主,

升阳收摄为辅;对于肝经湿热者,应以泻肝清热,疏泄通利为治。在临床上,不论上述

何证,都常兼见困睡呼之不醒、尿遗不觉,多因痰浊蒙闭心窍,故又应佐以清心化痰、

醒神为治,使心肾交通,易于获效。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外治诸法,均有助于提高疗

效,值得采用。

    本病的护理与预防,十分重要,不可忽视。在临床上常可碰到辨证用药正确而护理

不当,而导致功成反弃者。对于因不良习惯引起的遗尿,则尤应加强调护。

    [文献选录]

    《灵枢·本输》篇:“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入络膀胱,约

下焦,实则闭瘪,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

    《幼科释谜·遗尿有寒热异因》:“刘完素曰:遗尿不禁者,为冷。肾主水,膀胱为津

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中自

出者,名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以鸡肠散主之。亦有热客于肾部,

干于足顾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而神无所用,故液渗入膀胱

,而旋溺遗失,不能收禁也。”

    《类证治裁·闭癃遗溺论治》:“睡中自遗,幼稚多有,侯其气壮乃固,或调补心肾自

愈,寇氏桑螵蛸散/    .

    t思考题]

    1..遗尿的病因病机如何7

    2.怎样进行遗尿证的虚实辩证?

    3.肾气不足与脾肺气虚之遗尿,在证治上有何不同9

附:  尿    频

    [概述I

    一、定义  尿频是以小便频急而数为特征的病证。1岁以内婴儿,因脏腑之气未足,

气化功能尚未完善,小便次数较多p无尿急及其它所苦,不为病态。

  二、发病情况

  1.年龄与性别:本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学龄期儿童亦

可发病,但发病率较低。

    本病的发病,女孩多于男孩。这主要是因为女孩尿道较短,易于感染,刺激膀胱而

引起尿频。    一    ’

    2.预后:本病急性发病者,若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多能痊愈;慢性发病,或、

反复发作者,则常迁延日久,影响小儿身心健康。

    三、范围  尿频属淋证范围。在临床上涉及的疾病较多,有因于泌尿系感染所致

者,有神经性尿频者,有因于泌尿系结石者,有因于泌尿系肿瘤者,也有因于某些先天

性疾病者等等。本节讨论范围以泌尿系感染及神经性尿频为主。    。

    四、命名    ·

    “小儿淋证”:是指小儿小便淋沥,量少而频数,小腹疼痛的病证。木病属淋证的范

畴。《诸病源候论》称为“小儿诸淋”,其云;“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其状小使出少起数,小胺急痛引脐是也。”临床上分热淋、寒淋、石淋、血淋、气淋五种。但小

儿淋证多属火热,如《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云:“小儿患淋,小便淋沥作痛,不必

分五种,然皆属于火热。”故本证尿频,亦多属热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五淋论》云:

热淋者,因热乘小肠膀胱二经……致水道不利,小便淋沥,因名日淋。其候出少而起

数,小腹急痛,引脐连茎中痛也。”

    “小便数”(或溲数):出《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便数候》,其云:  “小

便数者,膀肮与肾俱有客热乘之故也。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

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本草纲目》中称为“溲数”。

    [历史沿革],    ‘·

    对于小便频数,《内经》中即有记述。《灵枢·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

变。”《素问·奇病论》云:“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云:“热至则淋閟之病生矣。”《素问·脉要精微论》亦云:“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从

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内经》对尿频这一病证已有描述,并提出了与“中气”、“膀

胱”、“热至”等有关。汉张仲景对淋病的脉证作了进一步的描述,《金匮要略·消渴小便

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对于小儿尿频的文献记载,隋·《诸病源候论》称之为“小儿诸淋”和“小便数,”

(引文见命名),认为这与肾、膀胱二经的客热有关,其症状主要为“小便出少起数”或

“小便不快而起数。”此后,历代医家多遵此说法,根据这些观点,唐·孙思邈《干金方》

和王焘《外台秘要》中就已提出了多种治淋的方药,为后世的治疗提供了范例。

    宋代的儿科专著《幼幼新书》已将小儿淋证和小便数,分立专节论证方治。《小儿卫

生总微论方》还提出,小儿五淋,惟气淋、热淋、寒淋居多,劳淋、石淋少见。其“五淋

论”云:“五淋之中,小儿有所患者,惟寒热气之三证外,劳石二证极虚所致,小儿未亲

色欲,故无患者,恐儿本性肾弱者有之,亦干中无一矣。”

    对于小儿淋证的认识,古代儿科医家有认为多属于热者,也有认为肾虚是其主要的

原因。这些看法在明清时期争鸣较多。明·《婴童类萃·五淋论》指出:“膀胱与肾为表

里,俱主水,为热所乘,乃煎熬而成淋也。如火煎滚则浑,火之症明矣。”《幼科金鉴》更

明确认为:“五淋名虽不同,小儿得之,不过肾热流于膀肮。”以致清·陈复正《幼幼集

成》更提出:  “小儿患淋,小便淋沥作痛,不必分五种,族皆属宁火热,治法宜清利之。”

另一些医家则认为主要由于肾虚。如清·沈金鳌《幼科释谜》认为“诸淋皆由肾虚”,清·

罗国纳《会约医镜》说:“小儿之多小便,由阳气尚微,不能约束,宜于温补。”并指

出:“但凡论小便数者,切勿以热拟,热必赤涩而痛,纵有短少而艰涩者,是肾水将竭,

及气虚不传送故也。”清·夏禹铸《幼科铁镜·淋证》中还提出“脾虚者,用小异功散”的

观点。    ,

    由上可知,祖国医学对于尿频这一病证的认识是丰富的。虽然“淋证”包括的范围较

广,而“小便数”则更接近于尿频,但是从临床而论,小儿尿频证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淋

证,特别是属于热淋证。所以我们说小儿尿频是属于淋证的范畴,中医文献中有关淋证

的认识,对于小儿尿频的辨证论治仍有它的指导意义。

    [病因病理I

  ’病因

1.外感湿热之邪:小儿寒热不知调摄,易感外邪。湿热外感,内侵于里,下注

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尿痛之证。或因小儿不懂卫生,坐地戏玩,湿热邪毒由尿道外部感染

上侵,刺激膀胱,导致本证。

    2.积滞内蕴湿热: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易伤饮食,积滞内停,蕴而化热,以

致湿热内生,下注膀肮,则产生本证。

    3.先天不足:小儿先天禀不足,肾元不固,气化不利,闭藏失职,膀胱失约,导

致尿频尿多。

    4.病后失调: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肾两虚,脾虚则水无所制,中气下陷

则下关不约,肾虚则闭藏失职,引起尿频。    ·

    病理    ,

    由上述病因可知,尿频原因虽然有内因有外因,归纳起来不外邪实与正虚两方面,

而其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在临床上常见的病理为:

    1.湿热下注:产生湿热下注的病理状态,主要有两方面:一为感受湿热之邪,包括

六淫外邪湿热不正之气的感触,多由口鼻而入;另外包括因不懂卫生,坐地嬉戏,由下

部(尿道)感染湿热邪毒而上侵。一为内生湿热之邪,多因小儿脾胃不足,运化力差,

伤于饮食,积滞内蕴,化为湿热。无论那一方面的原因所致,均使湿热内蕴,下注膀胱

(肾)。湿热之邪客于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排尿失常,而产生尿频、尿急、尿痛

等证。正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便数候》所云:“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

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

    2.脾肾气虚:因先天不足,或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肾主闭藏而司二便,肾气

虚则下元不因,气化不利,开合失司;脾为中土,主运化而制水,脾气虚则中气下陷,

运化失健,水失制约。  《灵枢·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无论肾虚、

脾虚,均可使膀胱失约,排尿功能失去控制,而产生尿频、尿多等证。

    上述病理传变转归有以下两个方面:

    1.湿热蕴注日久,可损伤肾气,也可损伤肾阴,出现虚实夹杂之证,尿频之证也

因而加重;也可损伤血络,肾与膀胱血络受伤,则产生血淋之证;也可因湿热煎熬,尿

液受其熏灼,而结为砂石,产生石(沙)淋之证。

    2.脾肾气虚日久,损及脾肾之阳,阳不化气,气不化水,而产生水肿之证。另外,

脾肾气虚日久,卫外不固,易招外邪,而使尿频之证反复发作,加重病情。

    尿频的病因病理示意图

 

类证鉴别I

    一、尿频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小便次数增多,轻者一昼夜十几次,重者可达数十次。小便

次数增多以白天为主,夜间睡眠之后则减少。每次小便时常急胀难忍,或上厕不及而遗

于裤中。此外,有的患儿可伴有尿痛,尿道灼热而红,恶寒发热等证;有的患儿则见精

神不振,头晕面黄,眼脸浮肿,小便余沥不尽等证。

    二、病证鉴别  ,    .

    (一)石淋  为淋证之一。亦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涩等证,但尿中有沙石

排出。《诸病源论·小儿杂病诸侯·石淋候》中描述甚详,其云:“石淋者,淋而出石

也。……其状小便茎中痛,尿不能卒出,时自痛引小腹,膀胱急,砂石从小便而出,

甚者,水道塞痛,令闷绝。”

    (二)血淋  为淋证之一,是指尿血俱下,茎中疼痛的淋证。小儿血淋,多属于热,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五淋论》云:“热甚者溺血,故亦曰血淋。血得热则流散,渗入

于胞,随淋溺而下也。”

    (三)消渴  又名清渴、三消。亦见尿频尿多,但尚有口渴多饮、消谷善肌等特症。

临床上又分上消、中消、下消三证。《幼幼集成·消渴证治》云:“夫消渴者,枯燥之病也。

凡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膏浊不禁为下消,

肾热也。虽为火盛水衰之证,然由虚热者多,实热者少。”

    [辨证论治I

二、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本病实证者,多属湿热,治应清热利湿、通利膀胱。虚证者,多属脾肾气虚,治宜

益气补肾、升提固摄。若虚实夹杂,则应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三、证治分类

    (一)湿热下注

    症状:起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尿下淋沥混浊,小腹坠胀,腰部

疼痛,婴儿则时时啼哭不安,常伴畏寒发热,烦躁口渴,头痛身痛,恶心呕吐,舌质红,

苔薄腻微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证候分析:本证为湿热下注膀胱,以致膀气化失利。其发病原因有因于外感者,

也有因于内生湿热者,也有因坐地湿热邪毒由尿道上侵者。

    发病较急——本证为实证,多因外邪为患,故发病较急。内伤虚证则发病缓慢。

    小便频数短赤——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常,水道不利,故小便频数而短。湿

热下迫,尿液受其煎熬,而变为黄赤短少。    ’

    尿道灼热疼痛,淋沥混浊——湿热下注膀胱,随尿液而由尿道外泄.,湿热化火,熏

灼尿道,则灼热疼痛。尿液受其熬煎,则变为混浊。湿热下边,膀胱失利,则淋沥不畅。

2.积滞内蕴湿热: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易伤饮食,积滞内停,蕴而化热,以

致湿热内生,下注膀胱,则产生本证。

    3.先天不足: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元不固,气化不利,闭藏失职,膀胱失约,导

致尿频尿多。

    4.病后失调: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肾两虚,脾虚则水无所制,中气下陷

则下关不约,肾虚则闭藏失职,引起尿频。’    .

    病理

    由上述病因可知,尿频原因虽然有内因有外因,归纳起来不外邪实与正虚两方面,

而其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在临床上常见的病理为:

    1.湿热下注:产生湿热下注的病理状态,主要有两方面:二为感受湿热之邪,包括

六淫外邪湿热不正之气的感触,多由口鼻而入;另外包括因不懂卫生,坐地嬉戏,由下

部(尿道)感染湿热邪毒而上侵。一为内生湿热之邪,多因小儿脾胃不足,运化力差,

伤于饮食,积滞内蕴,化为湿热。无论那一方面的原因所致,均使湿热内蕴,下注膀胱

(肾)。湿热之邪客于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排尿失常,而产生尿频、尿急、尿痛

等证。正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小便数候》所云:“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

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

    2.脾肾气虚:因先天不足,或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肾主闭藏而司二便,肾气

虚则下元不固,气化不利,开合失司;脾为中土,主运化而制水,脾气虚则中气下陷,

运化失健,水失制约。《灵枢·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无论肾虚、

脾虚,均可使膀胱失约,排尿功能失去控制,而产生尿频、尿多等证。

    上述病理传变转归有以下两个方面:

    1.湿热蕴注日久,可损伤肾气,也可损伤肾阴,出现虚实夹杂之证,尿频之证也

因而加重;也可损伤血络,肾与膀胱血络受伤,则产生血淋之证;也可因湿热煎熬,尿

液受其熏灼,而结为砂石,产生石(沙)淋之证。    ‘

    2.脾肾气虚日久,损及脾肾之阳,阳不化气,气不化水,而产生水肿之证。另外,

脾肾气虚日久,卫外不固,易掐外邪,而使尿频之证反复发作,加重病情。

 

类证鉴别I

    一、尿频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小便次数增多,轻者一昼夜十几次,重者可达数十次。小便

次数增多以白天为主,夜间睡眠之后则减少。每次小便时常急胀难忍,或上厕不及而遗

于裤中。此外,有的患儿可伴有尿痛,尿道灼热而红,恶寒发热等证;有的患儿则见精

神不振,头晕面黄,眼脸浮肿,小便余沥不尽等证。

  二、病证鉴别  ’    ’

    (一)石淋  为淋证之一。亦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涩等证,但尿中有沙石

排出。《诸病源论·小儿杂病诸候·石淋候》中描述甚详,其云:“石淋者,淋而出石

也。……其状小便茎中痛,尿不能卒出,时自痛引小腹,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而内,

甚者,水道塞痛,令闷绝。”

    (二)血淋  为淋证之一,是指尿血俱下,茎中疼痛的淋证。小儿血淋,多属于热,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五淋论》云:“热甚者溺血,故亦日血淋。血得热则流散,渗入

于胞,随淋溺而下也。”

    (三)消渴  又名痟渴、三消。亦见尿频尿多,但尚有口渴多饮、消谷善肌等特症。

临床上又分上消、中消、下消三证。《幼幼集成·消渴证治》云:“夫消渴者,枯燥之病也。

凡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膏浊不禁为下消,

肾热也。虽为火盛水衰之证,然由虚热者多,实热者少。”

    [辨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本病辨证.首林辨明虚实.兹鉴别于下:

二、治疗原则

  本病实证者,多属湿热,治应清热利湿、通利膀肮。虚证者,多属脾肾气虚,治宜

益气补肾、升提固摄。若虚实夹杂,则应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三、证治分类

    (一)湿热下注

    症状:起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尿下淋沥混浊,小腹坠胀,腰部

疼痛,婴儿则时时啼哭不安,常伴畏寒发热,烦躁口渴,头痛身痛,恶心呕吐,舌质红,

苔薄腻微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证候分析:本证为湿热下注膀胱,以致膀胱气化失利。其发病原因有因于外感者,

也有因于内生湿热者,也有因坐地湿热邪毒由尿道上侵者。

    发病较急——本证为实证,多因外邪为患,故发病较急。内伤虚证则发病缓慢。

    小便频数短赤——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常,水道不利,故小便频数而短。湿

热下迫,尿液受其煎熬,而变为黄赤短少。    ·

    尿道灼热疼痛,淋沥混浊——湿热下注膀胱,随尿液而由尿道外泄.,湿热化火,熏

灼尿道,则灼热疼痛。尿液受其熬煎,则变为混浊。湿热下迫;膀肮失利,则淋沥不畅。

腰部疼痛——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湿热,肾亦为之伤。而腰为肾之府,肾伤则

腰痛。

    小腹坠胀——小腹为膀胱之所,湿热蕴于膀胱,则气机为之郁滞,:气滞不行则小腹

远胀,婴儿难忍,又不知诉说,故啼哭不安。    ·

    畏寒发热,头身疼痛——若因于外感邪气所致,则由表而入,邪郁于表,故可兼见

此类表证。

    烦躁口渴——湿热内侵,热灼律液,胃津无以上承,故口渴;湿热内蒸,心神受扰,

故见烦躁。    ’

    恶心呕吐——湿热内侵,中焦受困,胃失和降,浊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热势内盛之证。

    苔腻脉滑——为湿邪内蕴之象。

    若因坐地不洁,湿热邪毒上侵尿道,还可见尿道口红肿之症。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肮。

    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常,故治以清热利湿以祛其邪,佐以通利以

使膀胱功能恢复正常。

    方药;八正散。    ’

    方解:方中木通、篇蓄、车前子、瞿麦、滑石,以清利湿热,通利膀胱。山桅子以

清热。大黄以泄热降火。甘草以解毒缓急,调和诸药。合方,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之功。对于本证湿热内蕴较盛者,较为合适。若大便泻利者,可去大黄。

    加减:若小便带血,尿道刺痛,排尿突然中断者,常为砂石所致,可加用金钱草、

大蓟、小蓟、白茅根、海金砂,以加强清利湿热功能,排石止血。若小便赤涩,溲时尿

道灼热刺痛,口渴烦躁,舌红少苔,为心经热盛,移热于小肠。可用导赤散,以清心火,

利小便。如肝气郁滞,少腹作胀,尿下不利,为肝失疏泄。可加川梯子、柴胡、延胡索,

以疏肝理气。

    (二)脾肾气虚

    症状:疾病日久,小便频数,淋沥不尽,尿清或尿液不清,精神倦怠,面色苍黄,

饮食不振,甚则形寒伯冷,手足不温,大便稀搐,眼睑微浮,舌质淡或有齿痕,舌苔薄

腻或薄白,脉细弱。

    证状分析:本证为脾肾气虚,脾气虚则无以制水,肾气虑则不能化水,以致膀胱失

约,开合无权。多由素体虚弱,禀赋不足或疾病日久,损及脾肾所致。

    疾病日久不愈——脾肾气虚,虚弱之证则病程较长。或因尿频日久,始为实证,久则

致虑,故病程日久。

    小便频数淋沥不尽,尿液或清或不清——脾肾气虚,气化不利,膀胱失约,故小便频

数,·淋沥不尽;湿热末化,则尿浓不清;若脾肾气虚较甚,湿热之邪已尽,则尿液清

彻。    .

    神倦面黄,纳少便搪——乃脾气虚弱之证,健运失司,则纳少便溏。气虚失养,则

神倦面黄。    ’

    眼险浮肿——脾肾气虚,气化失职,运化失常,水液存留而泛于眼脸皮下,故见浮

肿。

形寒怕冷,手足不温——脾肾气虚,则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卫阳,则形寒怕冷;不

能达于四末,则手足不温。

    舌淡或有齿痕、苔薄腻或薄白——脾肾气虚,无以上荣舌本,故舌淡;气阳不足,

失于温化,故舌胖而有齿痕压迹;苔薄为邪少;腻为湿邪未化;白属寒,气阳不足则生

内寒,亦湿为阴邪,故苔可见白.

    脉细弱——脾肾气虚,气血亦为之不足,更失于鼓动,血脉充盈不足,脉象细弱。

    治法‘益气补肾,升提固摄.

    脾虚气陷则不能制水,故治以益气健脾而佐升提。肾虚则气化失职,膀胱失约,故

治以补肾温阳,而兼固摄,肾关得固,膀胱开合有权,尿频可愈。

    方药:缩泉丸。

    方解:方中山药、益智仁以温补脾肾,益气固涩。乌药以温经散寒,行气化水。合方,

共奏温肾健脾、益气散寒、温化固涩之功,对玉脾肾气虚之尿频甚为适宜,也可治脾肾

气虚之遗尿、失禁之证。若兼有湿浊未化,可加茯苓、车前,以加强利水渗湿之功。

    加减:若以脾气虚弱为主者,证见面色萎黄,饮食不振,大便稀薄,小便频数,尿

液混浊,苔白脉软,可用参苹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和胃渗湿。若以肾阳虚为主者,证

见面色恍白,形寒伯冷,手足不温,下肢及眼险浮肿,小便频数而短,尿液尚清,苔薄

脉弱,可用济生肾气丸,温阳补肾,利水消肿。

    此外,疾病日久,湿热留恋,肾阴受损,证见低热、尿频、尿赤、尿短、唇干舌红、

苔少脉细数者,可用知柏地黄丸,以滋肾阴清湿热。此时治疗,一般较难掌握,应加注

意。滋阴之品多滋腻,每易滞湿恋邪;清利之品又易耗伤阴掖。故在临床运用时,应根

据病情的偏轻偏重,斟酌应用·    —

    四、其他治法

    (一)针灸疗法

    针刺百合、关元、中极、三阴交,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适用于脾肾气虚者。

    (二)推拿疗法

    每日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揉色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

俞、八锣,以热为度.适用于脾肾气虚者。

    [预防与护理I

    1.注意卫生,防止外阴部感染。    ·    .    ’

    2.勤换尿布,勤换内裤,尽早不穿开档裤。

    3.不让小孩坐地玩耍。

    4.积极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5.注意饮食调理,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健全体质。

    6。若有外阴部感染,局部红肿或溃烂者,可用野菊花30克、金银花30克、黄柏l 5

克、苦参l 5克、车前草30克,煎汤,冷却后温洗,每日三次。若有溃烂,洗后用黄柏、

枯矾各等分,加适量冰片,研细禾棕敷;或用冰硼散,锡类散擦敷亦可。

    [结语I    ‘

    尿频是小儿较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以湿热下注和脾肾两虚为多见。前者为实,起

病多急,病程较短,但也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临床除尿频数的主证之外,还有尿急

 


第十九节  病毒性心肌炎

〔概述〕   

一、定义: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特征。

二、发病情况:

1、  季节:常继发于感冒、麻疹、痄腮、泄泻等病之后,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2、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以3~10岁小儿多见。

3、  预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如能及早发现与治疗,预后大多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则可发生心阳虚衰、阳气暴脱而危及生命。部分因治疗不及时或病后调养失宜,迁延不愈,形成顽固性心悸,常需数月或数年治疗,才能痊愈。 

4、  历史沿革:古代医籍中无本病的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较早记载小儿心悸的文献,见于《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心主惊……虚则卧而悸动不安”。《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说:“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证治准绳·幼科》·也说:“心藏神肝藏魂,二经皆主于血,血亏则神魂失宁,而生惊悸也。”说明本病的发生与心肝亏损及血虚有’密切关系。

5、  范围:本病属中医风温、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病因病机)  

一 、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内损于心所致。

二、主要病机初始为外感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胃,症见发热,恶寒,咳嗽,汗出不畅,大便稀薄等。继则邪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内舍于心,导致心脉痹阻,心血运行不畅,或热毒之邪郁而化火,灼伤营阴,以致心之气阴两伤,出现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症。心气不足,血行无力,血流不畅,可导致气血瘀滞。肺失宣达,或热毒灼津,都可内生痰邪。痰瘀互结,加重心脉痹阻,气血运行更显涩滞不畅,故胸痛;唇紫,脉促或结代等。甚而由于心阳虚·衰,阳气敷布不利,不能布达于四末,而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本病后期常因医治不当,或汗下太过,气阴受损,心脉失养,出现以心悸为主的虚证。   

总之,本病以外感风热邪毒为发病主因,瘀血、痰浊为病变中的病理产物,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病初常见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的证候,后期则以正气虚亏,心之气阴不足为主。

〔诊断〕

〔鉴别诊断〕

1、风湿热: 常引起心肌损害,出现与本病相似症状。但可伴游走性关节疼痛,皮下结节,抗“O”、粘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先天性心脏病  亦可出现乏力,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患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可听到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或有严重紫绀,杵状指等。

〔辨证论治〕

—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凡病程短暂,·见胸闷胸痛,气短多痰,或伴咳嗽,舌红,苔黄,属实证;病程长达数月,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胱多汗,舌淡或偏红,舌光少苔,属虚证。

2、辨轻重  神志清楚,神态自如,面色红润,脉实有力者,病情轻;若面色胱白,四肢厥冷,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脉微细欲绝或频繁结代者,病情危重。

二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初起邪毒犯心者,治以清热解毒,正虚邪恋者,治以扶正祛邪;痰瘀互阻者,治以化痰活血;心阳虚弱者,治以温振心阳;心气不足者,治以养心固本,气阴两虚者,治以益气养阴。

.三  分证论治   

(一) 邪热犯心

症状: 发热不退,或不发热,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或腹痛腹泻,肌痛肢楚,短气心悸,胸闷胸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

证候分析: 

发热不退――风热邪毒客于肺卫,邪正相争。

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风邪袭表,肺失宣肃。

腹痛腹泻――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大肠传化失司,中焦气机不畅。

胸闷胸痛――邪毒痹阻心脉,心气不足,气滞血瘀

短气心悸,脉结代――邪毒入里,侵及心脉,心失所养,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 银翘散加减。   

银翘散清热透表.解毒利咽。

加减:邪热炽盛者,加黄芩、生石膏、山栀清热泻火;

胸闷胸痛者,加丹参、红花活血化瘀;

心悸,脉结代者,加五味子、柏子仁养心安神;

腹痛泄泻者,加木香、扁豆、车前子理气化湿;〕

舌红,苔少,口渴者,加生地、麦冬、玉竹养阴生津。

(二)痰瘀互阻

症状:胸闷气短,心悸,头晕,胸闷叹息,时欲呕恶,咳嗽痰多,甚至咳喘不能平卧,舌微紫,苔白腻,脉滑或结代。

症候分析:

胸闷气短――心气痹阻,气机不畅,胸阳失于宣展。

心悸,头晕――心主血,心血不能上荣于头面。

胸闷叹息,时欲呕恶,咳嗽痰多――心肌受损,病及脾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肺虚不能布散水津,痰浊内生,停于心下。

治法  化痰泄浊,活血化瘀。

    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两方合用化痰泄浊,活血化瘀。

胸闷胸痛者,加丹参、郁金、降香理气散瘀止痛;

痰浊化热者,加黄连、竹茹清热化痰;

睡眠不宁者,加夜交藤、合欢皮养心安神;

汗出较多者,加龙骨、牡蛎、碧桃干固涩敛汗。

    (三)心阳虚弱   

    症状  心悸头晕,胸脘痞满,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自汗形寒,甚者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及指末青紫,呼吸微弱,苔白,脉细弱而数,或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 

心悸头晕――心阳虚弱,鼓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

自汗――阳气虚不能敛汗。

胸脘痞满-胸阳不振,心脉阻滞。

肢冷形寒――阳气不达四肢。

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紫息微,脉微细欲绝――症情严重,心阳暴脱,宗气大泄。

  治法  温振心阳。

  方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敛汗固脱。

乏力神疲者,加黄芪、党参补益元气;

形寒肢冷者,加熟附子、干姜温阳散寒;

头晕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

阳气暴脱者,加人参、熟附子、干姜、麦冬、五味子、红茶回阳救逆,益气敛阴。

    (四)正虚邪恋  

    症状  神疲乏力,胸闷叹气,心悸气短,时有低热,面色萎黄,纳呆食少,自汗盗汗,易患感冒,感冒后症状加重,舌偏红,苔薄白,脉细软或结代。

证候分析 

神疲乏力,时有低热――正虚邪恋;

心悸气短,胸闷叹气,脉细软或结代――心气不足,阴血受损。

自汗盗汗――气阴两亏,表虚不固。易患感冒――正气虚弱,腠理空虚,卫外之气不固。

    治法  扶正祛邪。

    方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温通心阳,生姜、大枣温中补虚,饴糖补虚建中,甘草调和诸药。

心悸明显者,加龙齿、琥珀安神宁心;

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白薇清虚热;

心烦少寐者,加五味子、酸枣仁养心安神;

易反复感冒者,加太子参、防风、白术补气固表。

    (五)心气不足

    症状  心悸不安,面色欠华,头晕目眩,短气乏力,动则汗出,夜寐不宁,苔少或苔剥,

脉细无力或结代。

证候分析 

心悸不安,短气乏力,脉细无力――病久心气不足,心阴受损,心失所养。

面色欠华,头晕目眩――气血受损,不能上荣于面及脑。

易汗出――气虚卫表不固。 

  治法  养心固本。

  方药  炙甘草汤加减。

  本方益气养心。

胸闷不舒者,加郁金、枳壳理气宽胸;口干引饮者,加天花粉、石斛养阴生津;

肢冷畏寒者,加附子、细辛、黄芪温阳补气,

    (六)气阴两虚   

    症状  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烦热口渴,夜寐不安,

舌光红,脉细数或结代。

    证候分析  气虚则心悸,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阴虚则烦热口渴,夜寐不

安。

    治法  益气养阴。

    方药  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

    两方合用具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效。脉急促者,加龙齿、紫石英、珍珠母重镇安神;大便偏干者,加火麻仁、瓜蒌仁、柏子仁润肠通便。

(其他疗法)    ‘

    1.丹参30g,琥珀15g,共研细末。每次3~5g,1.日2~3次,开水送服。用于痰瘀互阻子证。

    2.党参、黄芪、麦冬、当归、柏子仁、白芍、生地黄、炙甘草各log,五味子、丹参各6g。1日l剂,水煎服。用于心气不足证。

    3.党参、生黄芪、炒白术、当归、茯神、茯苓各log,桂枝、远志、薤白、炙甘草各6g。

1日1剂,水煎服。用于正虚邪恋证。

    二\针灸疗法

    1.体针  主穴取心俞、巨阙、间使、神门、血海,配穴取大陵、膏盲、丰隆、内关。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2,耳针  取心、交感、神门、皮质下,隔日1次。或用王不留行子压穴,用橡皮膏固定,每日按压2~3次。  

    三、急重症西医处理

    重症患儿急性期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并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胰岛素、氯化

钾溶于lo%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对急性危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出现心力衰竭,可用地高辛或毛花甙丙等强心剂,并加用利尿剂。心源性休克时,除加速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外,还应及时使用多巴胺、异丙基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拉明)等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严重心律失常,用心得安等抗心律失常药。

(预防与调摄)

1.注意休息,急性期至少休息到热退后3~4周。避免过度疲劳,不宜作剧烈运动。

2.多接触阳光,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服,防止感冒发生。

3.饮食宜清淡和富有营养,忌食过于甘肥厚腻及辛辣之晶。

4.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特别是心率、呼吸、面色,一旦发现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应及时抢救。

总结: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特征。 

    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内损及心。病机要点为邪毒侵犯心脉,气血阴阳受损。主要病理产物足瘀血、痰、火。临床分邪热犯心、痰瘀互阻,心阳虚弱,正虚邪恋,心气不足,气阴两虚六型。

    本病轻重差异较大,病轻者,预后较好,病重者,可出现心阳虚衰的危证。

    诊断本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需与风湿性心脏病、中毒性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先天性心脏病鉴别。  

    本病的治疗,初期重在清热解毒。中期当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如温振心阳,泻其有余,如化痰泄浊,活血化瘀。正虚邪恋者扶正祛邪。后期以益气、扶阳、养阴为本。


第二十节  紫  癜

    [概述I

    一、定义  紫癜为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而出现青紫色据点、瘀斑,压之不褪

色为其特征。临床上常伴见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

  二、发病情况    、

  1.发病年龄:本病多发生于小儿,但以学龄前儿童较为多见.

  2.本病预后:本病经过积极治疗,一般可控制症状或痊愈,反复发作且出血严重

者,往往迁延难愈,甚则危及生命。

    三、命名  在中医文献里,没有紫癜这一名称,但古代医籍中有许多与本病相似的

记载:

    “斑毒”:《诸病源候论·患斑毒病候》说:“斑毒之病,是热气入口,而胃主肌肉,

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咬,赤斑起,用匝遗体”。

  .  “血溢”:《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血溢论》云:“小儿诸血溢者,由热乘于血气也。血

得热则流溢,随气而上。自鼻出者,为鼽衄。从口出者,多则为吐血;少则为唾血。若流

溢渗入大肠而下者,则为便血。渗于小肠而下者,为溺血。又有血从耳目牙缝龈舌诸窍

等出者,是血随经络虚处著溢,自皮孔中出也。”

    “大瓜”: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如《普济方·婴孩》(卷三百八十九)云:“血

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胆”。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又将九窍出

血名为大衄。“九窍一齐出血,名曰大衄。”

    “葡萄疫”:《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窃疫之气,郁于皮

肤,凝结而成。大小青紫斑点,色状若葡萄,发于遍身,唯以腿胫活多.”

“肌衄”:指血从汗孔而出的血证。《医学入门·肌衄》云:“血从汗孔出者,谓之肌

衄。”

    四、范围  紫瘫属血证的范围。本篇所论限于现代医学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

“过敏性紫癜。”

    [历史沿革I

    关于出血症,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比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中就说:“阳络

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但它所指的是一般的血

证而言。自隋·《诸病源候论》以后,即有许多论述与本病极为相近。比如《诸病源候

论。患班毒病候》中所论的“斑毒”(引文见命名),它还认为荣卫大虚,血。脉空竭可造

成血不归经之九窍四肢出血。《诸病源候论》云:“九窍四肢出血候,凡荣卫大虚,脏腑

伤损,血脉空竭,致令腠理开张,血脉流散。”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提出:“血

溢”的病名(见命名)。其文“血随经络虚处著溢,自皮孔中出,”当是紫癜无疑。

    古代医籍中所称“发斑”,也与紫癜之病甚为相似。元·《丹溪心法》中所论之“伤

寒发斑”’“阴证发斑”,对于今之紫癜病的认识,很有启发。他说:“伤寒发斑有四,惟

温毒发斑至重红赤者为胃热也,紫黑者为胃烂也。”又说:“阴证发斑,亦出背胸,又出手

足,亦稀少而微红,…、…此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为斑点。”

明代鲁百嗣《婴童百问》中即列有“发斑”一证加以论述。

    明代,还有关于小儿紫癜病的另一立名“葡萄疫”。据陈实功《外科正宗》载:“葡萄

疫,其患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

发在遍身头面。”秦景明《幼科金针》更指出:“发于头面者点小,身上者点大。此表证

相干,直中胃腑,邪毒传攻,心致牙宣,十有八九,久能虚人”。至清·《医宗金鉴》更认

识到该病之紫斑“唯以腿胫居多”(见命名)。由此可见,对于本病症状,病程以及病机

传变等,均与紫疲病甚相近似。

    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对于温病发斑的认识更加深入。其论虽非独指紫癜一病,但

它有关病机证治,对紫瘫病仍不失其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紫癜”这一病名,虽然在中医文献中未明确提出,但历代医籍所论,仍

然是十分丰富的。这些丰富的论述,为我们对紫癜这一疾病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对紫癜病的辨证论治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I

    病因

    1.感受外邪,热毒内盛:小儿肌腠不密,表卫不固,易感外邢。尤以风热之邪为多

见。热毒内侵,迫血妄行,发为紫瘫。    ·

    2.脏腑失调,血.流失常,或票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疾病迁延,均可导致脏腑功

能失调。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如气虚则不能摄血,阴虚则虚火伤络,血密则血不归经,

均可使血之统摄无权,血液不能正常运行,不走常道而流溢于血脉之外,发为紫癜。

    病理

    1.血热妄行: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化热化火所致。热毒炽盛,则内传营血,灼伤脉

络,迫血妄行。络脉伤,则血溢渗于脉络之外,留于肌肤,积于皮下,形成紫瘫。甚则

血随火升,上出清窍而为吐衄;移热下焦,灼伤肠络则见便血,灼伤肾络膀肮则见尿血。

2.气虚不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能生成行血,又能统血摄血,而脏腑中

之心、脾与气血的关系最为密切。若因票赋不足,后天失调,或因疾病迁延影响,均可

损伤心脾。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气虚则统摄无权,心气虚则血失其主。血液不循常道

而流溢于脉络之外,发为紫瘫。若气虚及阳,导致阳虚失潜,则血液大量流渗于外,而

出现血脱危证。

    3.阴虚火旺:《景岳全书》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盖动者多

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实火如此,虚火亦然。小儿稚阴稚阳,若久病失调,更易使

肝肾阴亏,虚火内生。虚火乘扰则血随火动,以致离经妄行,形成紫癜。

    4.瘀血阻滞:《灵枢·本脏》篇说:“血和则经脉流行”,反之,则经脉流行失畅。若

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不行,或气虚无力,均可导致血流凝涩,产生病血阻滞。瘀阻

滞,则血液不能在经脉中正常流行,不能循常道而流溢于外,产生紫瘤。另外,上述各

种原因(热毒、虚火、气虚等)所致之紫瘫出血,本身就造成了瘀血留滞于肌肤之间,

这种瘀血阻滞又会进一步导致血.不归经,而使紫疲病情加重。

    上述诸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是相互转变的。一般来源,疾病初起多为实证,久则多致

虚证。由于血不归经,血流脉外,常导致瘀血内阻,故而往往虚实夹杂。又血为气母,

血虚则气亦虚,若出血太多,可导致气随血脱之危证。

    紫瘟病因病理示意图

 

t类证监别1

    一、紫癜的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紫癜出血和其他兼证两方面。紫瘫斑块大小不等,大的成片,小的似疹。

一般不高出皮肤粘膜,若出血较多,发生血肿瘀块,则可见皮肤隆起。其颜色初发时为

红为紫,色泽鲜艳,继而日久逐渐变为青紫色,色泽晦暗。其分布可散在不匀,遍及全

身,也可以四肢较多而对称出现。除皮肤粘膜紫癜斑块外,常可伴见鼻衄、齿衄,严重

者可见呕血、便血、尿血。其他兼证主要是:在发病初期部分患儿可见发热、肢痛、腹

痛、呕吐等症状;病程日久或出血较多者可伴见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纳少神疲、肢软

畏寒等症状:若出血暴急,可突然出现冷汗肢顾、呼吸微弱、脉数而微之危证。本病病

程常因反复发作而持续达数月、数年。

  二、病证鉴别

    (一)时疫发斑  见《温疫论补注》。亦称温疫发斑。为温疫病重证。其特点为:

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其证可见高热烦躁、头痛如劈、剧烈呕吐、神昏瞻语、四肢抽搐、其发斑大小不等,分布不匀、遍及全身、色泽或

红活或紫暗。一般以斑点淡红稀少,上述其它兼证较轻者,病轻;若斑点紫黑稠密、暴

出汹涌,上述其它兼证较重危者病重、且危。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    ’

    (二)阴证发斑  见《丹溪心法》。亦称阴斑。是指斑之属于虚寒者。其证斑色淡

红、隐而不显、或仅胸腹四肢微见数点、或斑色紫暗、伴见手足不温、口不甚渴、下利

清谷、神疲气弱、舌淡苔白或舌胖苔灰黑而滑、脉象虚大无力或沉微而细。相当于现代

医学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后期证属虚寒者。

    (三)  葡萄疫  见《外科启玄》。其证小儿微有寒热、全身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

萄、压之不褪色,尤以腿烃为多,重则遍体均起、牙龈腐烂出血、日久反复不愈、令人

虚赢、面色萎黄无华、疲劳乏力。

    [辩证论治I

    —i辨证要点

    (一)病情缓急本病早期,起病急骤,多属实证,以血热妄行为主。慢性者,

多病程较长,病势缓和,时发时止,多属虚证,以气不摄血为主,也有阴虚火旺动血

者。

    (二)紫疲出血  紫瘫斑色红紫,属血热。古云:“红赤者胃热,紫黑者胃烂。”即是

谓其轻重浅深之别。斑色淡红暗晦,属气虚。紫斑大而多,是出血量多,属实者血热盛,

届虚者气虚甚。紫癜斑小而少,是出血量少,无论虚实皆不甚。

    其他出血:见于上部诸窍出血较甚者,多为阳热炽盛,迫血妄行,实证居多,如呕

血,帆血多系肺胃热盛。下部便血,尿血者,虽虚证实证均可发生,但虚证为多。便血f:

多为脾气虚弱、气不摄血:尿血,多为肾阴亏损、阳虚火动。若湿热下注,也可出现便

血尿血,是为实证。

    (三)辨兼见证  紫斑色赤、伴有高热、面红、渴饮、便、结、溺赤者,为里热炽

盛。伴有低热夜甚、唇口干燥、睡中盔汗者,为阴虚火旺。伴有恶心呕吐,为胃热上

逆。伴有腹中绞痛,为气滞血癌。伴关节疼痛,为风热挟湿、痹阻经络。伴寒热头痛,

为外邪犯表。伴神疲乏力、面白气弱,为气血两虚。若因出血量多而致面白肢冷、大汗

淋漓、脉微欲绝,为气阳暴脱oh

  置、治疗原则

  本病属血.证范畴,治疗不能见血.治血,而应分辨其虚实寒热而治之。血热者,治以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气虚者,治以益气摄血。阴虚者,治以滋阴降火。瘀血者,治以

祛瘀生新,出血日久多兼瘀血,所以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可配合散血祛瘀之品。若为虚

脱危证,则急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三、证治分类    ”

    (一)血热妄行

    症状: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大小不等,斑色鲜红,或伴鼻衄、齿衄、

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并见心烦、口渴,便秘溺赤,或伴腹痛,

或兼发热,舌质多红,脉细数有力。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外感邪气,内蕴热毒,化热化火,伤于血气,以致迫血妄行所致。

起病较急—感受邪毒,热性暴烈,故发病亦急。

    皮肤瘀点、瘀斑、斑色鲜红——热盛动血,迫血妄行,灼伤络脉,血液外渗于肌肤

之间。斑色红鲜者,属血热。

    鼻衄、齿衄、呕衄——血随火升,上出清窍。鼻属肺,肺络伤则鼻衄;龈属胃,胃

络伤则齿衄;胃中络脉受伤,血出于胃,随火上升,从口而出者,是为呕血。

    便血、尿血——热毒移注下焦、灼伤肠络,则便血;灼伤肾及膀胱、小肠之络,则

尿血。

    血色鲜红或紫红——以上各种出血症状,均因热毒太盛所致,故其血色亦鲜红,若

紫红则热毒更盛。

    腹痛——热毒壅盛,胃肠受伤,气滞血瘀。

    发热、口渴、心烦、便秘、溺赤——皆热毒壅盛之证。邪热内蒸,则发热;热盛伤

律,上则口渴,下则便秘,热扰心神,则心烦;心热移于小肠,则溺赤。

    舌红、脉细数有力——热盛则舌红,脉数;脉有力为邪实,是热毒使然;因伤于血

分,血液外流,故又见脉细。    ‘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为清源而治本,凉血止血是疏流以治标,标本兼治则紫瘫之证可除。

    方药:犀角地黄汤。

    方解:方中犀角清心凉血,解毒化斑(亦可用水牛角代,但用量应加重,可用至

30、60克,甚至更多)。生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急性出血,若有鲜地黄捣汁,则效

果更好)。以上两药,是本方的主药,均宜重用。赤芍、丹皮凉血散血,活血祛瘀,止血

而不留瘀,是本方的辅药。    ·    ’

    犀角地黄汤药味少,但效力专,对于热毒伤及血分之发斑吐衄、尿衄、便衄,甚则

神昏谵语者,甚为合适。故可用于本证。近年来不少报导亦证明有效。

    加减:

    1.鼻衄者,加白茅根(或花)、茵草炭;齿衄者,加焦山桅、藕节炭;尿血者,加大

小蓟、白茅根;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以凉血止血。

    2.腹痛者,加白芍(重用)、甘草。以安肠止痛,亦可防止胃肠出血。

    3.皮肤紫癜瘀斑稠密严重者,适加藕节炭、地榆炭、槐花、茜草炭、三七等。以凉

血止血。

    4.若初起伴有发热、头痛、搔痒、紫癜以四肢(尤以下肢)为甚者,因外有风热挟

湿相感,与血中伏热相转所致。此时治法,应外散风热,内清血热。不可一味凉血解毒,

而使表热遏伏。可用银花、连翘、竹叶、浮萍、地肤子、稀签草疏泄风热,兼利湿邪,

佐荆芥炭疏风而兼入血分以止血,辅以生地、丹皮、赤芍、景天三七、紫草等清热凉血,

散血止血。苦恶心呕吐,加竹茹、批把叶,以清降胃热。

    5.如见高热、烦躁、口渴、汗出、紫斑红赤者,为气营两播,可用化斑汤等。

    6.如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气微息弱、汗出湿冷、脉象细微者,为气阳砍

脱,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回阳救逆,益气固脱。若气阴两竭者,则用生脉散,以救阴生

律,益气复脉。

    其他选方:清营汤或化斑汤,清瘟败毒饮亦可选用。但在临床应用时,各有所重。

犀角地黄汤,专主血分;清营汤则除有清营凉血之外,尚有道热转气之能,用于热毒初

入营分;出血症状不甚而热毒症状较重者。化斑汤和清瘟败毒散,均为治气血两潘之要

方,用于热毒既盛于气分,又盛于血分而致动血发斑之证,二者相比,凉血解毒功效化

斑汤较逊。

    (二)气不摄血

    症状:紫瘫反复出现,久病不愈,察点或瘀斑紫色淡紫,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饮

食不振,头晕心慌,口唇色淡,舌质谈胖,脉沉细无力,且常见鼻衄、齿衄。

    证候分析:本证是紫癜虚证中常见的一种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疾病影响,以

致脏腑功能失调,脾虚气弱,统摄无力而血流脉外。也可因上述血热妄行,时日太久,

出血过多,造成血夺气虚,气虚则统摄无权。紫癌反复,  日久不愈,血出过多,必耗伤

其气,气虚则统摄无权,紫瘫反复出现。

    癌点或瘀斑色淡不鲜——气血.不足。血不足则其色不红鲜,气不足则血流不畅,瘀

滞不活,故质点斑点色淡而晦。

    面色苍黄口唇色淡——气血两弓,血不上荣面唇,故面黄唇谈无华。

    神疲乏力——气血虚,则不能荣身,气虚则神疲乏力。

’:头晕心慌——血虚则心失所养,故心慌。血虚则脑海亦失所养,更加气虚鼓动无力,

不能上达于巅,故头晕。

    饮食不振——本证气虚,主要是由于脾虚,脾虚则运化失职,饮食因而不振。;

    舌体淡胖、脉沉细无力——气血两虚之征。血虚不能上荣于舌,舌质则淡,气虚则

气化不利,血脉不畅,舌质亦为虚胖。血虚则经脉失其充养,故脉细而沉,气虚则鼓动

无力,脉搏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摄血。

    此证出血.在于气虚不能摄血。气虚当补益脾气,又气虚则心失所养,心主血脉,气

虚血失其主,故又宜佐养心宁心之品。

  方药:归脾汤。

  方解:方中参、术、苓、草以健脾益气;黄芪、当归补气生血,黄芪宜重用;远志、

酸枣仁、龙眼肉、茯苓养血宁心;木香以醒脾理气,与诸药相合,补而不滞,行气化痰,

若血出过多则用量宜轻;生姜、大枣以调和脾胃。

    全方重在健脾益气,养血宁心。心主血,脾统血,心得所养则血脉宁和,脾气得健

则气能摄血。方中重用黄茂i即意在益气以摄血。故本方对于病程日久,气血亏虚,气

不摄血者甚为合适。

    加减:若皮下癌斑多及其他出血严重,可加棕榈炭、血余炭、仙鹤草、茜草炭、三

七、云南白药、炒阿胶、蒲黄炭等,以止血散瘀。若兼有脾肾虚寒,血不归经而证见斑

色淡红,隐而不显,神萎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面恍下利者,属阴斑,可酌加制

附子、肉桂、炮姜炭、艾叶炭等以温经散寒而兼止血,加鹿茸、淡苁蓉、巴戟天、山萸

肉等以温补肾精,加全鹿丸亦可。若出血过多,  以致气阳虚脱者,证见脉微细或荔,面

白肢濒,冷汗淋漓,应急以独参汤或参附汤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其他选方:本证亦可选用人参养营汤。人参养营汤,为十全大补去川芎加五味于、

远志、陈皮、姜、枣而成,”亦具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用。但较之归脾汤,则侧重于

气血两补,且方中有肉桂辛燥之品,对于出血之证可不用,但若见脾肾虚寒,血照无根

之火外溢而不归经出血者,则可少用之,以引火归元。

    此外若出现阴虚火旺,血随火动而致紫癜者,证见低热盔汗,手足心热,心烦不宁,

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微,紫癜以下肢较多,时发时止,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

丸治之,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可适加女贞子,旱莲草、茜草根、侧柏炭、炒阿咬等

凉血止血之品。若阴虚发热明显,加鳖甲、地骨皮、银柴胡、以清血分虑热,盗汗明显

者,加牡蛎、“地骨皮、山萸肉、以敛汗除蒸;鼻衄、齿衄者,加黑山栀、白茅根(或

花)、乌梅炭,以凉血止血。

    本病出血后,常因新血不生,血瘀内停,产生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证。也可因脏

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使瘀血.之证。其证见瘀点痈斑色紫晦暗,并有血肿,若瘀血

流注关节,则可致关节肿痛,若瘀血阻于肠络,则见腹痛,舌质紫暗,脉沉涩。可在上

述辨证用药基础上酌加当归、赤芍、丹参、三七、乳香、没药,关节肿痛加木瓜、牛膝,

腹痛加青皮、元胡、木香等,以活血。祛瘀,使旧血去,新血生,血脉宁和。若为单独之

瘀血证,可用桃红四物汤加三七、血竭、云南白药等,活血祛瘀止血。

    四、其他治法

    1.水牛角30、50克,煎汤代茶饮,适用于血热妄行之轻证。

    2.花生衣5克,红枣2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不摄血.之轻证。

    3.陈京墨,用温开水磨汁后口服,每次一匙,一日三次,可治口、鼻、胃肠道出

血。

    4.白茅根(或花)30克(鲜者60克),煎水服,可治鼻蛆、齿顺、尿血。

    5.云南白药,按说明口服,治各种出血。

    [预防与护理]

    1.积极寻找引起本病的各种原因,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驱除体内各种寄生虫。不

吃和不使用容易引起紫癜的食物和药物。

    2.平时注意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急性期,·或出血量多时,应限制患儿活动,尽量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对于

大出血者,更应绝对卧床休息。

    4.避免外伤跌扑碰撞,以免引起出血。

    5.积极作好各种预防和抢救措施。


第二十一节  夏  季  热

    t概述]

    一、定义  夏季热是婴幼儿在暑天所发生的一种特有的季节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发

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特征。

    二、发病惯况

    1.发病地区:主要发生于东南及中南(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山东、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上海等省市)及四川重庆等气候炎热的地区。

    2.发病时间: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与气候炎热有密切关系。南方地区炎热

的时间较长,有的病孩从五月份便开始发病,随着气温升高而病情加重,一直延续到秋

凉,气温明显下降后,其症状则逐渐自行消退。有的病孩从炎热的地区,迁移到凉爽的

山区时,其热度可随之下降,症状亦可随之好转,说明本病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有的病

孩可连续数年在每年入夏时发病。但次年的发病症状,一般较上一年为轻,病程亦较上

一年为短,说明随着小儿日渐发育成熟,疾病亦随之消失。

    3.发病年龄:主要是三岁以下小儿,五岁以上就很少见了。这与三岁以下小儿禀赋

不足,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胃薄弱等有关。

    4.预后:本病若无其他合并症,一般预后良好。

    三、命名  夏季热病名尚未完全统一,因为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弄清。在许多数科

书、参考书以及文献报导中有下列名称。

    “夏季热”,因其发病于夏季而定名。

    “暑热证”,因其发病与夏暑炎热气候有密切关系而定名。    ‘

    “小儿暑天发热口渴多尿综合症”,以本病发病季节及主要症状而定名。

    “婴儿汗闭性暑热症”,因本病的发生与病因症状而定名。

    “阳明经热”,因小儿暑天发热多饮多尿,病在气分,表现为阳明热盛而定名。

    “上盛下虚证”,上海名医徐小圃在三十年代认识到本病是因元阳虚于下,邪热淫于

上所致,故称“上盛下虚证”。

    “小儿消渴症”,因本病相似于“消渴症”而定名。

    从上面许多病名来看,有的按季节,有的按症状,有的按病机而提出各种不同名称,

但目前多称本病为“夏季热”或“暑热证”。

    祖国医学没有“夏季热”这一病名。查考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证候特点来看,与古代

“疰夏”、“消渴”、“湿温”等有类似,但也各有不同之处(详《类证鉴别》)。直到20世

纪30年代,上海儿科名医徐小圃氏已注意到本病,并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表现,病情的转

归和治疗等,均有较详细的观察和记载。发现本病除暑天发热外,尚有汗闭,特别是头

额部汗少,加上口渴引饮,是为上焦热盛之象;同时更见小澄清长,两足多厥冷凉,是为

下焦虚寒之象。所以当时便称之为“上盛下虚证”或“吃茶撤尿病”。l 943年高镜朗氏在上

海报导了本病。1953年叶彼得、l 955年顾庆棋报导,周岁至二岁间的小儿患本病最多。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儿科学》第一版,正式启用“夏季热”这一病名。

    本病虽发于夏季,但无一般暑邪传变迅速,内陷营血的规律。本病为“暑气熏蒸”

所致,多无急性变化,至秋凉后,有向愈之机,但缠绵日久者,往往“津液消亡”而

形成府证,影响小儿生长发育p同时由于病后体质虚弱,易染时邪疫毒,或可变生他证。

    [病因病理]

    病因

    内因:因先天不足,如早产儿,未成熟儿,肾气不足者‘或后天失养,营养不佳,

脾胃虚弱者:或因病后失调,如麻疹、泄泻等调护失宜,气阴亏虚者均易患本病。

    外因:主要是暑气为害。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发于夏秋炎暑之季,暑气熏蒸,这

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若能避开炎暑,疾病可随之好转,说明外因暑气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病理

    1.内热炽盛,伤津劫液:小儿禀赋不足,肺脏娇嫩,脾胃薄弱,感受暑气,蕴于肺

胃,内热炽盛,耗伤津液,故见发热、口渴、多饮等证。

    2.暑热伤气,气不化水:暑易耗津,又易伤气,肺脾为暑气熏灼,中初不振,气虚

下陷,水液不能气化,而下趋膀肮,故尿多清长。

    3.肺脾气虚,律亏失布:暑伤肺胃,内热炽盛,津液被劫,又暑热伤气,肺脾气

虚,上焦津液亏缺,化源不足,气虚又无以布津,腠理枯涸,故肌肤无汗或少汗。

    4.心火偏亢,热淫于上:时值夏令,暑气炎盛,热灼津亏,肾阴不足,水不济火,

心火偏亢,故见发热、虚烦、口干、多饮、舌红等证。

    5.肾气不足,阳虚于下:久病气阳耗伤,真元亏损,或素体脾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土,脾虚失健,精微无以充养,则真阳更亏,故见下肢清冷,小便澄清,纳差乏力,大便溏薄等证。

    汗与尿液,同属阴津,异物而同源,所以汗闭则尿多,尿多必伤津液,津伤则饮水自救,因而形成汗闭、口渴、多饮、多尿的病理循环。

    本病虽发于夏季,但无一般暑邪传变迅速,内陷营血的规律。本病为“暑气熏蒸”所致,多无急性变化,至秋凉后,有向愈之机,但缠绵日久者,往往“津液消亡”而形成疳证,影响小儿生

长发育。同时由于病后体质虚弱,易染时邪疫毒,或可变生他证。

    [类证鉴别I

    一、夏季热的临床表现

    1.夏季热主要发于夏季暑热之时,一般发病多在五、六月份开始,一直到秋凉后

才痊愈。这是夏季热的特殊规律。

    2.多数患孩渐渐起病,或在患其他疾病之后出现本症。发热不退,精神稍烦,口渴

多尿,但常无病容,初时往往不引起家长注意。随着气温升高,而发热加重,体温可持

续在38℃~40℃之间。一天之中也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一般早晨较低,而午后升高。天

气越热,则体温越高,天气转凉,或暴雨之后,气温下降,体温亦随之降低。

3.本病除发热外,还有口渴多饮、多尿、汗少或汗闭等症。疾病初起,口渴不甚明

显,这时体温不高,津液耗伤不显,故口不甚渴。随着疾病迁延进展,气候渐热,体温

升高,口渴渐加剧,饮水亦随之增多,有的小孩随饮随溲,一昼夜可饮水4、5公升,甚

则更多。小便色清而长,次数频数,无汗或少汗。故本病有“婴儿发热、口渴、多次、

多尿、汗闭证”的名称。    ’

    4.疾病日久,发热不退,多饮多尿,随之饮食减退,日见消瘦,精神烦躁,夜寐不

安,面色苍黄,皮肤灼热,以及四肢欠温,大便不调等脾肾阳虚等证侯。

  2、病证鉴别

    (一)症夏  疰夏一症,是因小儿票赋不足,脾胃薄弱,随逢春夏之交,日长暴暖,

伤及元气所致。其主要表现食少体热,神倦脚软,病程较长,“春夏剧,秋冬瘥”等。有类似

夏季热之表现,但无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次、多尿,汗闭等证,故不难与夏季热相鉴别。

    (二)消渴证  消渴一证,多因阴虚燥热所致。本病主要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

体瘦等。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消渴证无发热,发病也无季节性,且常有消谷

善饥症状,故与夏季热不同。

    (三)湿温  湿温一证,是感受湿热所致。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发热持续不退,

与夏季热相类似,但湿温证口渴不甚明显,尿不多,是与夏季热的主要区别之处。

    t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一)发热  其特点是病发夏季,发热持续不退,随气温高低而变化。宜辨清是肺

胃蕴热,还是心火上炎。前者高热、口渴明显,苔薄黄,脉数,多为阳明热盛。后者身

热虚烦,舌尖红赤,脉细数,多为心火上炎。此外,还有因脾气虚,神软乏力,饮食不

振,大便不调,苔白,脉数无力而发热者,多为中气不足。

    (二)口渴  其特点是大渴引饮,且随饮随溲,渴喜冷饮,多为阳明气分热盛。渴

喜温饮。多为虚寒。渴不欲快,则多见于湿温证,与本病口渴多饮不符。

    (三)尿多  其特点是尿液多,频数而清长,多为气虚不摄所致。若尿色发黄者则

下焦有热。  ·

    (四)无汗  其特点是皮肤灼热无汗或少汗,且一定伴有口渴,小便频数。只头额

无汗,多为上焦热盛。若风寒郁表而无汗者,则畏寒而口不渴。

  二、治疗原则

  小儿夏季热,是因暑气熏蒸而发病,多伤气阴。治法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原则。

清暑泄热,着重于清肺胃,泄内热,常用辛凉清暑之品,不宜过用苦寒,以防化燥伤阴。

益气生律,着重于助中气,养肺胃,常用甘润之品,不能过于滋腻,以防滞邪。亦不可

峻补,以免助热。若病久病重及肾,肾阳不足,真阴亏损,心火上炎者,则宜温肾阳,

清心火,佐以潜阳固涩,生律止渴,温上清下.

  三、证治分类

    (一)暑伤肺胃

    症状:·发热持续不退,热势多午后升高,或稽留不退,气候愈热,发热愈高,口渴

引饮,皮肤干燥灼热,无汗或少汗;小便多而清或淡黄,精神烦躁,口唇干燥,舌质红,

舌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本证主要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病在气分,以肺胃受病为主。其主要

病机是肺胃为暑气熏蒸,内热炽盛,津液亏损,脾肺气虚所致。

    发热——病在气分,多为实热。其热持续不退,同时伴有口渴引饮,精神烦躁,口

唇干燥等。此乃暑气熏蒸肺胃,肺胃蕴热,灼伤阴津所致。

    口渴引饮——这也是阳明热盛的主证之一,同时伴有烦躁。是因肺胃蕴热,灼伤津

液,上焦枯涸,暑气熏蒸不止,饮水不能解渴,随饮随渴,大渴多饮。

    尿多——此因暑热伤气,肺脾气虚,不能化水,下趋膀胱,故小便量多。再则汗与

小便惧届阴液,同源而异物,故汗闭则尿多。小便色黄则表示下焦有热。

    无汗或少汗——同时伴有肌肤灼热,此乃暑伤肺胃,津气亏损,输化无权,津液失

布,腠理枯涸,肌肤失宁润泽,故皮炔灼热无汗。

    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均为暑气熏蒸,津液亏损所致。

    治法:清暑益气。

    本证因暑伤肺胃所致,暑热伤气,暑邪耗津,故宜清暑益气。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

    方解;西瓜翠衣、荷梗解暑清热;洋参(或用北沙参)、麦冬、石解益气生津:黄

连、知母、竹叶清热泻火;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本方具有清热益气,养阴生津作用。诸药相伍,祛邪而不伤正,抉正而不留邪,为

治暑伤肺胃,津气两伤之方。但方中黄连昧苦性寒,注意化燥伤阴,耗伤中气,用量不

宜太多。

    其他选方:

    1.  白虎加人参汤:此方适用于气分热盛,而又见津气亏损者。病见胃热偏亢,高热

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数无力,此为热盛阳明内伤津气所致,可选用本方,清热益气,

生津正渴。    .

    2.白虎场合生脉散:二方合用,适用于气阴亏损明显,脉细数少力,苔少舌干红

者,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

    3.竹叶石膏汤:本病缠绵日久,身热不高,烦渴欲呕,舌红苔少者。为暑气内扰,

胃失和降。气阴二亏所致,则可选用本方,以清热生津,益气和胃,降逆止呕,清补兼施。

    清暑益气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三方相比,前者生津之力较强,中者清热

之力更佳,后者兼有和胃降逆之功。    ·

    4.新加香濡饮:此方只用于疾病初起,证见畏寒,发热,鼻塞,无汗,舌苔薄腻

而白者。为暑夹寒湿,郁于表卫,用此方解表散寒,涤暑化湿。如舌苔不腻可去厚朴。

    5.七味白术散:用于饮食不振,大便不调,神倦乏力,四肢欠温,舌苔白嫩者,此

因脾胃素亏,或久病脾胃亏损,致使暑湿内阻不化,脾失健运。以此方益气健脾,和中

化湿,清热生津。如湿浊较重,舌苔白腻者,可加佩兰、连翘、竹叶透气泄热,清暑化湿。

    (二)上盛下虚

    症状:精神萎靡或虚烦不宁,面色苍白,—下肢清冷,食欲不振,小便澄清,频数无

度,大便稀溏,身热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舌淡苔薄黄,脉细数无力。

    证候分析:临床上此证多见于病程迁延日久,或脾肾素亏者。其虚实并见,虚多实

少,主要是因久病伤正,脾土虚亏,肾气亏损,水不济火,心火上炎,真阳虚亏,下元虚冷所致。同时本病终因暑气炎盛,阴液必耗,故见上盛下虚证。

    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饮食不振,大便稀溏,下肢清冷,小便澄清,频数无度——

因久病气阳耗伤,真元亏损所致。

    身热不退,朝盛暮衰,虚烦不宁,口渴多饮——因暑气熏蒸,阴津耗损‘心火偏亢

所致。

    治法:温下清上。

    本证热淫于上,而元阳虚于下,故宜温下清上,寒温并用。

    方药:温下清上汤。

    方解:附子下温肾阳;黄连上清心火;龙齿、磁石潜浮越之阳;补骨脂、菟丝子、

复盆子、桑螵蛸、白莲须、缩泉丸温肾固涩,收敛小便;石斛;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诸药相配,清上焦之火,温下焦之寒。清热,护阴,潜阳,温肾,寒热并用。

    加减:心烦口渴,舌质红赤者,,此心火更甚,加莲子心、玄参以清心火,除烦

热。    ·

    其他选方:

    人参白虎汤合金匮肾气丸去茯苓、泽泻、丹皮。证见口渴不止,小便既清又多,为

胃热亢盛,阴津被耗,肾阳亏损,可选用本方清暑泄热,温补肾阳。肾气丸之使用,是

因气阳虚损,命门火衰。而命门火衰又与精阴亏损有关,故补命火必滋肾阴,水火相济,

阴助阳生,则真阳才能旺盛。故《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

助而生化无穷”。如下元虚寒较重者,桂枝可易肉桂,因本品辛甘太热,气厚纯阳,其性

下行,益火消阴,大补元气,鼓舞肾气,取其:“少火生气”之义,命门有火则有生气。

故凡肾气不足,不能蒸化水液。下元虚冷者,均可用之.    ‘

    四、其他治法    ‘

    单方验方:

    1.蚕茧10~20只,红枣10~20只,乌梅5~10克,煎汤饮用,每日一剂。

    2.鲜荷叶、苦瓜叶、丝瓜叶、南瓜叶各1~2叶,每天一剂,煎汤分二次饮用。

    3.连钱草15~30克,煎汤饮用。

    以上三方均可用于暑伤肺胃证。

    [预防与护理I    .

    1.注意防治各种疾病,特别是麻疹、百日咳、痢疾、疳证、肺炎、腹泻等。

    2.患病小儿应及时治疗,注意病后调理。

    3.增强小儿体质,注意营养,注意添加辅食。

    4.改善居住环境,注意房屋要通风,保持凉爽,或易地避暑。

    5.加强护理,注意防止并发症。

    6.饮料与药物预防:绿豆汤、西瓜汁、银花露代茶;鲜荷叶、炒陈早米,伏龙肝(包)

煎汤代茶。

    [给语]    。

    夏季热是婴幼儿一种季节性疾病,多发生于南方各省气候炎热的地区。是因小儿体

票不足,暑气熏蒸而发病。临床以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等证为主。

疾病经过较长,常迁延到整个夏天,至秋凉后才渐痊愈。按照辨证,本病多见暑伤肺胃

 

 


第二十二节  汗  证    ‘、

    [概述I

·  一、定义  汗证,是以汗出异常为主证的病证。小儿汗证,则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

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为主的病证。

    在讨论小儿汗证时,应除外生理性汗多和外界因素引起的汗多两种情况。生理性汗

多是指小儿入睡时常有微汗出,尤其是头额部位汗出较多,小儿别无所苦,睡眠饮食正

常,精神活泼。这是因为小儿体禀纯阳,清阳发越所致,是为常态。外界因素引起的汗

多,是指因天气炎热、衣被过暖、乳食过急、剧烈活动、恐惧惊吓等,均可导致汗出,

亦不为病态。

  二、发病髓况

  1.发病年龄: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办可见于较大儿童。

  2.体质:素体虚弱者参见。

  3.预后:一般预后均良,若合并疳、痨等病证者,预后较差。

  三、命名与分类:汗证的命名甚众。《内经》中有“多汗。、  “漏泄”、  “灌汗”

(汗出如灌)、“汗大泄”、“寝汗”  (即盗汗)的命名。后世一般分自汗和盗汗两大类。

自汗、盗汗又因各有阴阳气血脏腑的寒热虚实不同而命名者。另外,还根据身体各部位

的汗出不同而命名者,比如头汗、胸汗、手足出汗、半身出汗等。除上述之外,还有红

汗(指鼻瓜或汗孔出血)、黄汗(汗液黄渍)、战汗、绝汗(又称脱汗,指阴阳离决时

的汗出),等等。兹将中医儿科古代文献中几种主要的汗证命名,分述于下:

    “喜汗”:出《诸病源侯论》.其云:  “儿有血气未实者,“膜理疏。若厚衣温卧,藏

府生热,蒸发膜理,津液泄越,故头身喜汗。”

    。盗汗”:出《金匮要略》。但《金匮要略》中是指虚劳病的一个症状,非独立病名。

自《诸病源侯论》始专论小儿盗汗,其云:  “盗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小儿阴阳之气嫩

弱,膜理易开,若将养过温,因于睡卧,阴阳气交,律液外泄为汗。”

    “自汗”:出《伤寒论》。但《伤寒论》也非指独立病证。自宋以后,始独立病名。《三

因方》云:  :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幼科发挥》云:“自汗者,昼夜出不

止。。

    “六阳虚汗”:出《小儿药证直诀》。其云;  “六阳虚汗,上至头,下至项,不过胸,

不须治。”即后世所称之头汗,《幼科发挥》云‘:  “小儿纯阳之体,头者话阳之会,心属

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然而,薛己《校注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却认为:  。六阳虚汗,乃禀赋不足,若用参附茂二汤,亦有生者。”

当又是阳脱之危证,清《医部全录》也崇薛氏之说,似与钱乙原意有悖。

    “胃怯汗”:出《小儿药证直诀》。其云:  “胃怯汗,上至项,下至脐,此胃虚。”

    四、范围  本节讨论范围是以汗出为主诉的自汗、盗汗,至于某些疾病过程中出现

的自汗、盗汗,除审证求因外,也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对于因外感热病所致之汗出,阴阳离决危候之绝汗,肿胀历节之黄汗,以及红汗、

战汗等,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历史沿革I

祖国医学对汗证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早在《内经》中,即已有汗证的命名(详见命

名以及关于汗的成因和脉证的论述。这些论述,为后世医家对汗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

理论基础。关于小儿汗证,自隋·《诸病源侯论》始即分为“头身喜汗”和“盗汗\二类,

并探讨其证候病机(引文见命名).唐·孙思逛《千金要方》已收载多种内外治法和方药

治疗少小盗汗、头汗。至宋·《小儿药证直诀》中,对小儿汗证的证治记述甚详,除分

,“喜汗”、“盗汗”两大类论述外,还进一步讨论了“六阳虚汗”、“胃怯汗”、“遍身汗”、

  “虚热盗汗”、“实热盗汗”的证治方药。书中还记载有小儿汗证的最早医案,其云:

  “张氏三子病,岁大者汗遍身,次者上至顶下至胸,小者但额有汗,众医以麦煎散治之

不效。钱己日:  “大者与香瓜九,次者与益黄散,小者与石膏汤,各五日而愈。”钱氏的

这种根据寒热虚实不同进行辨证施治的观点,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自宋以后,历代医家对小儿汗证的治疗多宗钱乙而各有发挥。明代以后的方书,又

格小儿汗证称之为“谙汗”’一般分自汗、盗汗两大类论证治疗。其中以明·《幼科准

绳》论述最为详尽,可资借鉴(引文见文献选录)。但是,在当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

认识,局限于自汗属冈虚,盗汗属阴虚来论证治疗。明·张景岳针对这种错误’认识,进

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评,《景岳全书·自汗盗汗论证》云:“以余观之,则自汗亦有阴虚,

盗汗亦多阳虚也。如遇烦劳火热之类,最多自汗,故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胃,劳倦之火起

于脾,酒色之火起于肾,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谓非阳盛阴衰者而何?又若人之寝寐、

总由卫气之出入,卫气者,阳气也。人于寐时,则卫气入于阴分,此其时非阳虚于表者

而何?所以,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然则

阴阳有异,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  自可见矣。盖火胜而汗出者,

以火烁阴,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知斯二者,则汗出

之要无余义。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纲领矣。”张氏虽非专论儿科,但小儿汗证,其理亦

然。清代陈复正,对于小儿食积为患导致的盗汗,还另立“食积盗汗”一名论证方治。

这些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总之,古代中医文献对小儿汗证的认识和论述是十分丰富的,这些前人宝贵经验的

总,结对于今天的临床治疗,仍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病因病理]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来。故凡阴阳平衡,

气血调畅,营卫调和,腠理固密,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偏胜,气血失调,心失所

养,以及营卫不和,膜理疏泄,则可弓I起汗液外泄之证。兹就小儿汗证常见的病因病理

分述如下:·

t  病因

    1.体质因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胰理不密,更加之纯阳体热、所以容易

汗出。这些小儿的生理特点,也是构成小儿汗证较多的基本内因。

    2.先天因素:若小儿先天票赋不足,阴阳气血虚弱,就可导致营卫虚弱,卫外不固,

产生汗证。

    3。后天因素:若小儿后天失调,脾胃受损,比如饮食所伤,脾失健运,则食滞化

热,滞热蒸蒸,可迫液外泄,产生汗证,若脾伤日久,气阳虚弱,营卫不固,亦可产生

汗证。

必凑,迫液外泄;产生盔汗;又如疳痨之证,均可导致自汗盗汗。

    5.药物因素:比如四时杂感,发放太过,损伤卫阳,耗泄营阴,营卫失调、卫表

不固,也可导致汗证。

    病理

    1.表虚不固:卫表之气,由脾精所化生,由肺气而敷布,为人身之藩篱。外御邪

气,内守营阴。表气实,则腠理密,营阴不致外泄。小儿肌肤疏薄,若因病邪所侵或病

后失调,或先天不足,或发散太过等等,致使表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开泄,均可导

致津液外泄而时时汗出。也即《内经》所谓“腠理开泄,汗出演漠”。所以张景岳认为:

汗之根本由于阴中之营气,而汗之启闭则由于阳中之卫气。还说:  “小儿多汗者,终是

卫虚,所以不固”。

    2.营卫失调:营卫为水谷精气化生,行于经隧中者为营气,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

者为卫气。在正常情况下,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营行脉中,以滋阴血;卫行脉外,以固

阳气。阳气固,则腠理肥、元府密,不令汗出。小儿营卫薄弱,易受损伤,若四时杂感;

成发散太过,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使脏腑失调,均可导致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

常,而汗液外泄。正如《伤寒论》所指出: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

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3.气阴两虚:营卫之行,在于气血所养。气属阳,血属阴。而气血旺盛,在于内

之脏腑阴阳平衡。小儿气血嫩弱。若因大病久病,或病后失调,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均可导致气血虚弱。气虚则不能敛阴,血虚则心失所养,心浓失藏,汗自外泄。另一方

面,气虚则阳不足,阳不足则阴必乘之,《素问·痹证》云:  “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

感,故汗出而儒也。”血虚则阴亦虚,《素问·评热病论》云:  “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

气时热而汗出也。”因此,气阴两虚所致汗出,其病理机制,一为气血虚弱,  自失敛养;

一为阴阳气虚,阴乘阳凑。

    以上,是小儿汗证常见的病理表现。另外,里热内蕴,湿热蕴滞,食滞化热,也均

可蒸腾津液外泄,产生汗证。

    汗证病因病理示意图

 

辨证论治I

一、辨证要点

(一)辨自汗  自汗多属阳,但也有虚实表里之不同。

1。虚(气阳虚弱):(1)表气虚:汗出,或遍身而透,1或多见于上半身,常畏

风冷,常易感冒,若感受风邪或感受暑热,则汗出增剧,若为寒邪所束,可暂少或汗反

止。(2)里气虚:汗出而冷,动则加甚。又有心肾脾肺之别。心气虚,  自汗不止,以头

额、心胸、手足心汗出较多,兼见心悸气弱;若心气虚脱,则大汗淋漓、汗冷肢厥。肾

气虚,亦漏汗自出,兼见腰痠肢冷。肺气虚,汗出追身;兼见咳嗽气弱(或气喘)。脾气

虚,汗出较多,或额汗粘沾,兼见纳少便演,面黄肌瘦。

    在临床上,表里气虚又常互见。此如表虚,多兼肺脾不足,也因于肺脾气虚导致表

虚;里虚多主心肾,而心肾阳虚,汗出日久也可兼见表虚。‘    ‘

    2.实(表里邪实):(1)表有微邪:或受风寒,或感暑湿,均可致使营卫失调,出

现自汗。表有微汗,营卫失和,膜理开合失常,其汗出多不透。微受风寒者,兼微恶风

寒:微感暑湿者,兼胸痞不舒。(2)里热熏蒸:或邪热迫于阳明,或饮食滞于胃腑,皆

致里热壅盛、或湿热郁滞,蒸迫津液外泄,而见自汗。其汗出蒸蒸,或遍身大汗,或头

项汗多,或胸口汗多,或手足心汗多。若热盛阳明,兼见烦渴引饮:若食滞内热,兼见

腹胀腹痛、口中气臭。

    (二)辨盗汗  盗汗多主阴虚,既有虚火,也有实热者。    。

    I.阴虚:阴虚则火旺,虚火内迫,则蒸津外泄,盗汗而兼潮热,肌肉消瘦,手足

心热、舌红绛而干、脉象细数。其又有心肺肝肾之不同:心阴虚者,兼心烦不寐,怔仲

心悸;肺阴虚者,兼痨瘵久咳;肝肾阴虚者,兼头晕目眩,腰痠耳鸣。

    2.实火:实火盗汗,小儿多因饮食积滞、日久化热而致,其证亦见盗汗潮热,手足

心热,睡卧不宁,但其多兼口臭腹痛,大便或秘或泻、而臭秽异常、舌苔厚腻而黄,脉

多沉滑而数。自汗盗汗,在临床上又常兼见,辨证时更应注意。既要掌握其常(自汗多

阳虚、盗汗多阴虚),也要掌握其变。张景岳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辨之之

法,  “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  (引《景岳全书》)。

    (三)辨局部出汗    ’    。

    1.半身出汗:半身出汗包括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而言,在小儿多属营卫

失调、气血不和所致。

    2.头汗:头汗蒸蒸而出,为胃中湿热薰蒸;头汗湿冷,为阳气虚弱;若但头汗出,

无其它不适,乃清阳发越之象。

    3.心胸汗:胸部位汗出,多主心虚,或心气虚弱,或心血不足。若胃热炽盛亦可

见胸汗,但多与头汗等并见。    。

    4.手足心汗出:手足心汗出有虚实之分,阴虚者,手足心热而汗出、或伴全身盗

汗潮热,兼舌红绎而干、脉象细数。阳虚者,主心气阳虚,汗出而肤冷。胃中滞热者,

手足心濈然汗出、肚腹热、手足心热、潮热、口臭、大便秽臭。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所谓治本,即本其虚实寒热,在表在里,在阴

在阳,在气在血之间而治之。所谓治标,是指敛汗止汗而言。在临证时,应注意不可见

汗止汗,而总以辨证为主。    ‘

    三、、证治分类

(一)              表虚不固

症状: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或以头部,肩背部明显,动则益甚。神倦

乏力,面色少华,肢端欠温,舌质谈红,或舌边齿印,苔薄嫩,脉象较弱。平时易感

冒。

    证候分析:本证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调,或

因病后失调,以致肺脾气虚。肺脾气虚则表气亦虚,卫外不固,津液外泄。若因发散太

过,则直接损伤卫表之气,产生表气虚弱而致汗证。而汗泄于外,又可导致气泄,正如

《素问·举痛论》云:  “膜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由上可知,无论哪一方

面的病因和病机传变,都导致表气虚弱于外和肺脾气虚于内的病理变化,而其侧重点是

表虚不固。因此,其证候病机分析是:

    自汗——表虚不固,津液外泄,或肺脾气虚,气属阳,气阳虚弱,则自汗出。

    盗汗——钱乙云:  “盗汗,睡而汗出,肌肉虚也。”脾主肌肉、脾肺气虚,脾津不

营肌肉,而漏泄于外。又睡寐则卫气入于阴,今卫气虚,则阴气乘之,故而盗汗。

    汗出遍身或以头额、肩背为著——表卫气虚,全身肌肤不密,汗出遍身;头为诸阳

之会,肩背亦阳之所,气虚阳,故头及肩背汗出更著。

    汗出动则益甚——动则气耗,肺脾之气更虚,表气亦随之愈虚,故汗泄更甚。

    常易感冒——因素体虚弱,肺脾气虚于内,表卫气虚于外,膜理不密则不耐时邪,

故常易感冒。

    其他兼证——脾气化精而肺朝百脉。肺脾气虚,精神失养则神倦乏力;精气不能上

荣于面,则面色少华;脾又主四肢,气阳不达四肢则肢端欠温;舌质淡或有齿印、脉弱、

亦为肺脾气阳虚弱之象。    、

    治法:益气固表。

    益脾肺之气,即坚表卫之虚:更兼收敛固表、则津液不致外泄。   

    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方解:玉屏风散中黄芪以益气固表,重用为全方之主药f白木为健脾要药,助黄茂

以益气:防风少用引诸药走表,兼散微邪,助黄茂以御风;牡蛎散(牡蛎、浮小麦、麻

黄根),敛汗止汗。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牡蛎散收敛止汗,两方合用对于表虚不固之汗证甚为适合。整

个处方应侧重于益气固表,故黄芪白术重用。因表虚易感外邪,故少佐防风祛邪御风,

补中寓散,牡蛎散收涩之品,用量亦不宜过大。

    加减:较有表邪者,去牡蛎散。若因于风寒,加生姜、大枣,防风用量亦增,以祛

风寒、调营卫;若因于暑湿,加藿香、佩兰、滑石、甘草,以祛暑湿:不兼表邪,叹汗

出过多,去防风,牡蛎散用量加大,或运用麦煎汤。另外可配合外治,用龙骨、牡领粉

外扑,若盗汗’过多者则在睡觉时扑之,以敛汗潜阳。

    (二)营卫不和    ·

    症状:自汗为主,患儿或遍身汗出,或半身汗出,汗出不透,微恶风寒,不发热或

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谈红,舌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病后失调,脾胃不和,或表散不当或兼微邪,致使营卫失和。

即张仲景《伤寒论》谓:  “卫气不共荣气谐和。”卫强而营弱,营阴不能内守.津液走涩

于外。

自汗——《伤寒论》云: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

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营卫失和,营阴不能内守津液自泄于外。

    或遍身汗出、或半身出汗、汗出不透——营卫周行全身,营卫不和,故可遍身汗出。

但营卫不和,则气血亦不杨,血脉失利,经络受阻,故又可见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

卫强营弱,营阴不足,则汗出不透,若兼表有微汗,汗出办不透达。

    微恶风寒、或伴低热——营卫不和,御外无力,可见啬啬恶寒、淅淅恶风。若兼有

表邪,则不但恶寒,而且可见发热。

    其他兼证——病后失调,表散不当,汗出过多,素体脾胃不和,均可使脾肺之气受

损,故见精神疲倦,胃纳不振。    ‘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缓,为营62失调,肺脾不足,气血不和之象,表邪不

重或无表邪,故舌苔薄白。

    治法:调和营卫    .

    健脾胃则滋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调气血、和营卫使营卫和谐,营阴则不外漏,汗证

可除。

    方药:桂枝汤

    方解:方中桂枝辛甘温,能内温心阳,外散风寒,通经络,益气血。柯韵伯云:  “桂

枝赤色通心,温能散寒,甘能益气生血,辛能发散外邪,内辅君主。”芍药苦酸寒,能

益阴敛血,  内和营气。与桂枝配伍,一散一收,一通一敛,一温一寒,一阴一阳,桂枝

疏达卫气,芍药益敛营阴,使营卫和调,腠理开合有司,津液不致外泄。生姜佐桂枝,’

通阳散寒,畅卫解肌。大枣辅白芍,益脾胃,增气血,滋营阴之源。甘草调和谙药。

    本方是调和营卫的主方。仲景立此方,治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移用于本证之营卫不

和自汗,亦甚为台拍。若兼有表邪,可按仲景“啜稀热粥”服法;若未有表邪,则可不

啜粥。

    加减:若精神倦怠,胃纳不振,面色少华者加党参、黄茂,淮山药等健脾益气之品。

若伴口渴、尿黄、虚烦不眠者,为兼有胃阴受损之证,可加石斛、芦根、五味子、柏子

仁等酸甘化阴之品。

    (三)气阴虚弱

    症状:以盗汗为主,也常兼自汗,汗出较多,形瘦神萎。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

热,或伴潮热,气弱声微,  口唇淡红,舌淡苔少,脉象细弱,或见剥苔,脉象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大病久病之后,又兼病后失调,比如热病之后,或吐泻日久,

或疳痨之证,损伤气阴,造成气阴两虚的病理见证。也可因素体虚弱,气阴两虑者。气

阴虚弱,脏腑失养,阴阳失去平衡,是本证的主要病机,故其临床表现有气虚和明虚两

方面的见证。    ·  ’

    盗汗——多主阴虚,阴虚则生内热,虚热内扰,蒸迫津液外泄,故盗汗。

    自汗——多主阳虚,气属阳,气虚则阴不内敛,阴津外泄而自汗。

    潮热心烦少寐、形瘦、口于、手足心热、舌苔剥脱、脉细数——为阴虚之证。阴虚

则津液枯,而形瘦;虚热内扰,则心神不宁,烦躁少寐;虚热伤津,津不上润而口干;

虚热薰灼肌肤,手足心为阴之部,放而手足心热;虚阴则胃阴不足,无以生苔,而苔见

剥脱;阴虚血亦虚,血脉不能充养,放脉细;虚热内扰,血脉不宁,故脉数。

神萎气弱。声怯微、唇舌淡、舌苔少、脉细弱——为气虚之证。气虚则血亦虚,气

血不能上养心脑,故神萎不振;气虚则脾肺之气皆弱,故气弱声微;气血不能上荣唇舌,

故淡而不华;苔少为无邪属虚:气血虚、血脉失于充养,血行失于鼓动,故脉象细弱。

    上述气阴两虚在临床上常同时兼见,而且互相影响,气虚可导致阴虚,阴虚又加重

气虚。特别是本证以汗出为主,汗为人体气血津掖所化,气虚不敛,阴液外泄,久则阴

液为之虚,阴虑内热,迫津外出,久则气随津泄而愈虚。但是,在临床上又常常有气虚

偏甚或阴虚偏甚,应加以分辨。

    治法,益气养阴。

    气虚则宜健脾益气,阴虚则宜滋肾养阴,佐以清热敛津,则汗证可愈。

    方选:生脉散。

    方解:方中人参(或党参)健脾益气,人参力峻而党参力缓,若偏于阴津不足,虚热

较甚者,可用西洋参或北沙参,以益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收敛止汗。

’  本方气阴双补,又内清虚热而外敛汗津,对于气阴两虚之汗证,甚为适合。但在临

床上多根据病情之气虚、阴虚的偏甚,加减运用。

    加减:若气虚偏甚,面色无华,神萎气弱之证较重,其汗出时时而出,动则加剧,

食少肤冷。加黄芪、白术、炙甘草、浮小麦等益气健脾,固涩止汗。若阴虚偏甚,潮热

心烦,手足心热,睡卧不寐p舌质红绛少津,盗汗骨蒸之证较重。本方合秦艽别甲散,

以滋阴敛津,清热除蒸。阴虚火旺明显者,可用当归六黄汤。若阴虚内热,火扰心神时

则心烦不寐,夜啼不宁,小便短赤,加酸枣仁、莲子心、石菖蒲、导赤散等,以清心火

宁心神。心宁则心液不收外泄为汗。若气血虚亏,心失所养,面色不华,唇爪甲淡而失

荣,心悸怔仲,·夜惊不宁,动则汗出更甚。合归脾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等以益气养

血,心有所养则汗不外泄。

    以上是小儿汗证临床上常见的虚证证治,对于实证,主要为食滞化热.湿热薰蒸所

致。其证自汗盗汗,头额心胸汗多,面黄肌瘦,·口臭纳呆,腹胀腹痛、或肚腹胀大,大

便或秘或泻,臭秽异常,小便或黄或米泔,睡卧不宁,龄齿易惊或夜间潮热,舌苔黄腻,

脉滑有力。治以清热理脾、清积导滞。可用清脾饮合泻白散加减。若肝经湿热,可用龙

阻泻肝汤。若虚实夹杂、则又应结合上述虚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