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卷管:忆红四军到东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30:17

忆红四军到东江

古大存

这是1929年的事。

广东东江地区的革命运动,在1928年春,受到了严重挫折。东江各地的革命者,在大量反动军队的重重“围剿”下,二三十人一伙,踏着血路,分头退入山区,发动群众,坚持红旗,继续与敌人搏.斗。各地的革命者在十分恶劣的形势下,艰苦地经历了无数战斗,在山乡与平原恢复与建立了农会,依靠山乡为据点,武装斗争与组织发动群众互相配合,斗争形势才逐渐扭转过来。到1929年春,八乡山人民,在中共五华县委领导下,以石炮阵、大刀、砖石、尖串、粉枪,协同人民武装连续击退了五华张九华、李瑞平,丰顺黄夺标、陈亚房,揭阳邹汉兰、邹海香等反动武装及国民党军毛维寿部的五路“围剿”,生擒了反动首恶黄夺标。于是人心振奋,革命武装力量迅速扩大,东江革命斗争的局面又打开了。到1929年秋,东江各地在大革命时期的农村工作都已恢复,并且有了更大的发展。各地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的武装组织日益扩大。但是,斗争还是极为艰苦的,我们的武装力量不强,用的多是土枪,最好的武器也是。从敌人手中缴来的驳壳、步枪,打击地主武装和少量的国民党军还可以,要以数量较多的国民党正规军作战是困难的。东江人民渴望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和强大的红军。

在最困难的日子里,红四军在闽西的每一个胜利都鼓舞着东江人民的斗志,东江人民期望英勇强壮的红四军有一天来到东江,帮助东江。

这样的日子终于到来了。1929年9月底,陈毅同志突然从闽西到东江。

陈毅同志的到来

那时,我住在梅南亚婆嶂山脚下顺里村的一个农民家里,东江工农革命武装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我漏夜从顺里赶去丰顺释迦山蓝寮子,参加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召开的临时紧急扩大会议。晨雾笼罩着释迦山,屋子里坐满了人。这时正是东江人民敬爱的彭湃同志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消息传来不久,同志们都愤怒地谈论着彭湃同志被害的事。

会议开始时,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书记林道文同志向大家介绍了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商人打扮,穿着黑烤纱裤褂,手里还拿着顶西式草帽,显然是通过敌人重重封锁线才到这里的。他坐到屋中央方桌前的一条长凳上,安详地向我们介绍了红四军最近在福建打击敌人的情况。我们都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地倾听着。陈毅同志略为停顿一下,就郑重地告诉我们:红四军准备到东江来。

整个会场沸腾了。大家的脸上都出现禁不住的欢悦。东江人民很久以来的愿望将要实现了。同志们三三两两地交谈起来,在大家的面前都呈现出一幅革命高潮和赤色东江的伟景。

林道文同志站了起来,一边叫大家静一静,一边用袖子抹着额上豆粒大的汗珠,连说:“正好!正好!”林道文同志向陈毅同志介绍了目前东江的革命形势,接着,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致热烈表示盼望红四军来东江帮助。会议在兴奋热烈的气氛中一直开到中午。陈毅同志还谆谆地谈到要我们认真对白军做工作,陈毅同志说:“朱德军长是很重视白军工作的。许多向白军散发的宣传品是朱军长亲自拟稿的。红四军的告白军士兵书,我和红四军几个负责同志都各自写了一篇,因为朱军长对白军的生活最熟悉,对白军士兵的痛苦体会得最深刻,所以我们几个同志所写的都不比朱军长的那篇深切感人。”

同志们都带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出了会扬,这时,晨雾早已消散,阳光充满了山乡,感谢陈毅同志,他为东江带来了喜讯。

准备迎接红四军

在陈毅同志走了以后,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继续分析了当前形势,对红四军来东江的时间、路线,以及可能在到东江活动的情况,作了估计。但是,红四军神出鬼没,行动无定,我们又无电讯设备,交通联络只靠两条腿,所以如何配合红四军到东江后进行战斗,难于事前做具体决定。目前,是要动员一切力量,在短期内,做好配合红四军到来扩大东江革命斗争的所有准备工作。于是,除通知梅县、大埔等地的地下党作迎接准备外,决定深入发动群众立即成立东江革命委员会,并从上到下,建立各县区乡的革命委员会作为东江各级苏维埃政府的群众性机构。开办各级干部训练班,为进行广泛的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训练干部。在各级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扩大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宣传工作,发动群众,结合秋收开展打土豪运动,大量储备粮食,以供应红四军到来时需用。中共.东江革命军事委员会布置丰顺、揭阳、普宁、五华、兴宁、龙川等地的工农革命武装集结整顿牵制和骚扰白军,打击民团,配合红四军歼灭敌军,同时,分路派出专人侦察白宫情况,并布置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这一工作。此外,还派出干部到九龙嶂的万和山建立后方医院;派出干部多人到五华、兴宁等地罗致铁匠、技工,在顺里村神背尾余屋建立了一座百余人的新兵工厂,日夜赶工,制造单响枪、五响枪及弹药,为扩大军事斗争作好准备;派出干部到梅南水尾开办军事干部学校,培养训练军事人才,各地都积极进行了工作,等候着红四军的到来。

朱军长在哪里

10月23日早晨9点钟,梅县县委的交通兴冲冲地跑了进来,送来县委报告,手舞足蹈地述说朱德军长率领了红四军在21日占:领了梅县县城的消息,这个消息原是在意料之中的,但的确又是来得那么突然,那么令人兴奋。我把所有在总指挥部的几个工作人员和传令兵,都即派了出去,分头通知各地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集中队伍,作好准备,听候命令,以便配合红四军行动。最后,我自己一个人便带了一支驳壳枪,独自去梅城见朱军长。从顺里一口气跑了35里。到了梅江江边。在江边叫过一条木船,叫船夫加力划桨,顺流直往梅城。船行得快,溅起了白白的江水,而我的心却更急,恨不得一步到梅城,见到朱军长。

船到了湾下村附近,湾下离梅城只有10多里路,忽然,传来一排机枪声,接着,又是一阵密集的步枪声。怎么还在打呢?我心里疑惑起来,叫船靠了岸。上岸慢步向梅城前进。走过了湾下村,看见迎面来了三四十个扛着扁担的妇女。走近时,认出是梅南农会派出的运输队朱华娣、胡运香等。她们跑着迎过来,告诉我红军已撤出梅县,现在她们回梅南去。我问她们红军往哪里去了?她们都不知道。运输队员见了我很高兴,我和她们一道回梅南。路过湾下村时,反动地主指使一小群走狗,在路旁吆喝“捉起来!”这些走狗看见我们不慌张,队伍不乱,又看见我拿出驳壳枪保护着,也就只是喊,不敢动手,我们安全走过了湾下,运输队员先走了,我独自坐在路旁的白鹤宫前张望,心里估计着有东江的同志做向导,一定会把红四军带到梅南这大片赤色乡村去的,于是我决定向梅南去找红军。沿着梅江东岩往南走,到滂溪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里的农民不知红军已撤出梅城,我告诉他们红军可能会来这里,并要他们准备一下。  

我在农民家里煮了一点稀饭喝,约莫是11点钟,农会的同志跑来说,红军来了。不一会,村里被无数的火把照得通亮,人声喧闹,群众都出来,热烈欢迎红军。区委和农会的工作人员在张罗着为红军安排住的地方,当地的工农革命军和背着大刀粉枪的赤卫队员,忙着为红军搬东西。妇女们抱着稻草,挑着水,跑来跑去。我一边招呼区农会的工作人员安顿红军住宿,一边打听朱军长在哪里,可是谁也不知道。听说红军是从轩坑渡江而来,我便向轩坑方面跑去,到村口,见满山满谷都是火把,在五里外的轩坑渡口处有十几个野火堆,火堆照耀着一望无际的拥挤的人群,当地的赤卫队员和农民们,排成两列,横切了梅江,引带着红军在夹道中从西岩涉水而来。

到处熙熙攘攘,到处是火把,到处是红军和群众,可是就无法找到朱军长。

梅县的三天

红四军三个纵队共万余人,在朱德军长率领下,是分由大埔、梅县两路向东江进军的。10月19日早晨,林彪纵队长带领采梅县的一路红军抵达松源区,在五星桥附近与敌军一个营发生遭遇战,敌军一触即溃,向松口方向逃窜。20日,朱军长亲率2000多人从石标到松源,接着刘安恭同志所属的部队也到了这里。

梅县的反动政府人员和驻城的基干队,风闻红军将压县境,惊惶万状。他们在白天尚故作镇静,维持秩序,一到人晚,就作鸟兽散,各自躲藏,听候动静。

21日(应为25日)下午三四点钟,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临梅县,红军由离梅城15里的排子岗绕过敌哨,一直到了梅城北门时敌军才发觉。驻守梅城的“基于大队”和警察,听到红军临城,一哄而散。伪队长侯淼平时为非作歹,这时吓得全身瘫痪,由士兵拖着出城逃跑。

红军进入县城后,立即张贴毛泽东、朱德的大布告,接管反动政府机关,释放犯人,维持城市秩序。红军宣传员和政工人员,到处写标语,向群众演说,讲解红军的政策和纪律。梅城地下党团组织,派出党团员协助红军进行工作。

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向群众借东西,一定先说明有借有还损坏赔偿。有的向群众要了些酒糟都一定要给钱。无论是工人、农民、学生、商人,都异口同声地赞扬红军的严明纪律。梅城人民在1927年4月为了回击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曾举行暴动,建立了三天的梅县人民政府。梅城人民对闽粤赣和东江革命斗争的情况也是熟悉的。因此,广大劳苦.群众都是热爱党和红军的。原来受国民党反动宣传影响的部分群众,在红军进城后,也很快解除了疑虑。

第二天,城内秩序都已恢复了,市面也活跃起来了。很多人到通衢大邑、街头巷尾的红军队伍中去找朱军长,想看一看这位威震中外的红军将领。事有凑巧,有一位南洋回来的工人阿陈,长得高高大大,梅南根据地派他去梅城迎接红军。阿陈整整齐齐地穿了一身灰制服一本正经地迎接红军,走进梅县国民党县党部门口,看见那块用铁皮做的“中国国民党梅县党部”的招牌,愤怒地把它除了下来,用脚踩烂了。群众看见他这些举动,里里外外,密密层层地把他围得水泄不通,认为他就是大家心目中崇敬的朱军长了,到处喊“来看朱军长!来看朱军长!”急得阿陈满头大汗,一再向群众讲明他不是朱军长才解了围,而朱军长,这时正在街上,朱军长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话,他穿着和战士同样的衣服,坐在街头安静地与群众亲切攀谈着,可是大家都不知道他就是朱军长。

红军与地方党取得了联系。梅县县委书记杨雪如同志等忙着帮助红军解决物质供应等问题,同时购买了一大批红布和白纸运往根据地。

朱军长在梅城上南门旧学宫的大院子里,召开了群众大会。朱军长亲自用客家话向群众讲红军的任务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参力口大会的群众坐满了人。在群众正听得兴奋入神的当儿,传来了白军陈维远部与红四军城关防守前哨接火的消息。朱军长叫大家不要慌,群众也很镇定。朱军长继续向大家讲完了话,便告诉群众:“革命是一定成功的,以后再与大家相见”。散会后,朱军长指挥红军从容地撤出梅城。

向梅南转移

红军由梅南派去的同志作向导,从城南沿着梅江西岸而上,红军到大沙尾时,分向龙润窝、澄坑两路到轩坑会合。在七八点钟的时候到了轩坑渡口。朱军长在轩坑时,到贫农吕文伯家里休息了一下。吕文伯把所有的米都拿出来了,煮了几锅仅仅能看到米粒的稀粥,亲手一碗一碗地端到朱军长和同志们面前,一定要大家喝。朱军长连喝了两碗,口口声声说:“今天的稀粥是别有滋味”。吕文伯听了高兴得了不得。朱军长要还钱给吕文伯,吕文伯死也不肯收,他说只是家里没有什么好的东西给红军吃,心里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轩坑渡口上只有一只小渡船,红军就在浅水滩头涉水渡江。渡江后,就在滂溪、耕郑、龙岗及上下罗等村庄宿营。第二天,红四军向东往亚婆嶂转移。这时,从各乡各村、四面八方开来的工农武装队伍、赤卫队、运输队、慰劳队络绎不绝,锣鼓喧天,红旗蔽日。广大的赤色区内如此热闹的欢庆场面,是从来没有过的。可是跟踪的敌人,一点也没有发觉。

当红军刚刚转移到亚婆嶂时,国民党反动派已集结大量军队,沿着梅江两岸南上。一路往兴宁,一路往汤坑,企图跟踪追击,因为这时,汤坑、八乡山、揭阳、普宁以及五华、兴宁、龙川等地,工农武装纷纷集结,对当地地主豪绅武装进行了猛烈攻击,同时敌军发现了往畲坑的大路上红军故意扔下的一些破军服、烂草鞋,敌人自作聪明,就认定红军已到了汤坑、兴宁一带。

敌军有一个营是沿着梅江东岸经过滂溪向畲坑前进的,滂溪正在红军驻宿乡村的边缘上,群众来报告,哨兵也发现这一股敌人,红四军杨参谋长在南坑村紧急召集指挥员部署战斗。杨参谋长指示前哨阵地部队,不要主动出击,等待敌人来攻,坚守阵地,迫使敌人增兵再增兵;等敌军主力集结在这一阵地时,我军就对敌进行两面包抄。布置停当之后,敌军却没有来。因为没有群众支持的反动军队,像瞎子一样,根本不知道红军就在身旁。

会    见

亚婆嶂在滂溪村的东面35里,亚婆嶂的南山脚是顺里村,东山脚是马头村,北山脚是南坑村。山脚下住满了红军,山乡到处飘扬着红旗。亚婆嶂接待了祖国的优秀儿女,红军为亚婆嶂带来了青春。

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妇女们为战土烧洗澡水,为战土补衣服;老农煮了茶拉住战士谈心;儿童为战士高唱少先队歌曲;青年们打鼓舞狮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红军的战士们也不肯休息,有的扫地有的担水;会木工的为农民修板凳、补水桶,会泥工的为农民修补被敌人烧坏的屋顶和锄毁的灶坑。

山坡前,大树下,草坪上,红军和当地工农革命军战士、赤卫队队员,三五十成群围坐着,互相亲切地交谈,红军战士在讲战斗故事;机枪手在讲解机枪的用法;炮兵在比划着打炮;穿着便服的红军工作人员,拉着胡琴为农民演唱。工农革命军战士和赤卫队员们,向红军介绍着本地的风俗习惯,叙述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形。

附近的革命机关、团体和农民,得到红军转移到亚婆嶂的消息后,排着队伍,摇着红旗,打着锣鼓,舞着狮子,牵着牛,担着米,挑着菜,笼扛着猪,川流不息地走向巫婆嶂,去慰劳红军。

25日早晨,朱军长从南坑的斗明小学迁到马头去住,当地的广大群众带着几十个挂着红领巾的童子团团员迎接朱军长,向朱军长致敬,高呼着“欢迎朱毛红军”,“推翻国民党反动派”,“拥护朱毛红军”,“实行土地革命”,“朱毛红军万岁”,“世界革命万岁”等口号。朱军长慈祥地抚摸着每个少年的头说:“小朋友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我们现在身穿烂衣服,脚着破草鞋,忍饥耐饿,出生入死,都是为了你们这一代。”

我和林道文、陈魁亚等同志,从顺里去马头见朱军长。跟我们一起去看朱军长的当地工农革命军战士、赤卫队员和群众有几百人。从顺里爬山,越过高逾千丈的亚婆嶂顶峰,向东而下。下到山腰的古墙东地方,俯视山下,已可看到位于山脚前小山坡上的茶树坳了。愈往下走,看得就愈真,凹内的人貌逐渐可辨得出了。这时,跟在后面的战土和群众,看到凹上的红军,便举起了步枪、粉枪、大刀、尖串,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凹上的红军们回答“万岁”。雄壮的口号声,震天撼地,响彻云霄,顿时山鸣谷应,震动了整个山乡。

山腰的人群随着呼声冲了下去,我和林道文、陈魁亚等同志也随着人潮跑下了山岗。凹前的红军迎了上来,工农革命军战士和赤卫队员亲切地与红军战士拥抱和握手,革命的友谊充满了山谷。

陈魁亚同志介绍我和林道文等同志与朱军长等同志一一握手。

朱军长身体健壮,穿着一身比士兵还旧的灰军服,他那有力的手臂亲切地握着我们的手,笑着说:“你们辛苦了,梅南的群众真好!”

在东江,英勇善战的红军威名,早已妇孺皆知。智慧英明的红军将领们的革命故事,脍灸人口。而现在,朱军长等同志,带领强大的红军来到了东江。这种不辞艰苦的巨大的支持,深深地感动了我。有什么言语可以表达对革命的深厚友谊的感激呢!只有那个顽皮的小交通员叶家伟的话最多,他好奇地摸着朱军长的卫兵的手提机枪,问道:“这一个窿一个窿的,是什么机器?”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反攻梅县

在敌军经过红军身旁向兴宁、汤坑盲目的去追红军后,红军休息了两天。这时,朱军长召集军部参谋长、各纵队长及东江各负责同志开会讨论红军的行动问题。大家认为敌军来得较快,前头部队已有三个师,我军不宜和敌军打硬仗。为了保存革命的实力,不在敌军有准备的时候与敌军正面作战,红军决定趁敌军南下扑空未归之际反攻梅县,消灭驻梅敌军的有生力量,在东江作一次推动性的政治影响后,便回到闽西去。

东江的同志都很希望红四军能在东江多帮助些日子,但形势如此,也只能让红军离去。在会议上,朱军长和各纵队负责同志,都一再鼓励东江的同志努力奋斗,争取迅速建立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并决定在红四军中拨出一个连留下来,作为东江工农武装的主力。

为了便于反攻梅县,10月26日上午,红四军开始向滂溪方面集结。清晨,亚婆嶂山脚下的老妈妈们,以鸡蛋、糯米饭为新认下 的儿子们饯行。红四军战士在临行前还忙着为农民打扫房子、担水。当红军离开的时候,儿童们拉着战士们的手,问几时回来?妇女们拿着鸡蛋、柚、茶叶、笋干、梅菜干及用芭蕉叶包着的糯米饭,塞在战士们的手里,要他们带在路上吃。老妈妈站在村口,依依不舍地望着漫长的队伍,送子弟兵踏上征途。

下午,在滂溪东一里处的耕郑村的一个姓熊的农民家里,朱军长和红军的各位将领会同东江特委、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开会进一步商讨反攻梅县的一些具体问题。

会议到深夜才结束,朱军长和各位将领没有休息,即刻指挥队伍出发。

27日黎明前红军先头部队赶到了梅城。两小时后,大队也开到了。红四军从梅县城郊西门外上市十甲尾开始一直到东门外下市东山角,把梅城东西北三面紧紧包围,守城的敌军成为穷巷之狗,负隅顽抗,战斗激烈地进行着。

守东门的敌军一下子冲了出来,企图突围逃跑。朱军长镇定地向指挥员说:“敌人冲出来不是比他躲在里面更好打吗?”我们的指挥员和我军战土们听到朱军长的话,都信心百倍地猛击敌军。敌军在红军打击下又逃回城里去了。在西门外的红军战士,经过新庙前,冲入梅城西门街,与敌进行巷战。敌军退据两旁商店楼上,组成交叉火网,封住街道,阻塞了我军进路。北门的红军战士与金山顶据点上的白军激战,红军战士几次前仆后继地向金山顶冲锋。有三个红军战士一下子冲上了山顶,抢过敌人的机枪,击毙了10多名敌军。在金山顶亲自督战的白军团长郭思演,也身受重伤。

战斗继续到下午5时左右,在敌军受到很大的伤亡后,红四军主动撤出阵地。在红四军撤退时,敌军躲在据点里,不敢越雷池一步。

当晚红四军在梅西大坪一带扎营住宿,朱军长在大坪拨出120名红军战士,交给陈魁亚同志带回梅南。28日,红四军按照原定计划向闽赣方向转移。

红四军永远鼓舞着东江人民

红四军到东江,对于东江革命者的鼓舞,对于东江革命斗争的帮助是巨大的。党特委决定将红四军留给东江的120名富有战斗经验的红军战土编成了一个特务连,后来,扩充为红军四十六团,成为东江工农革命武装的主力。红四军的政工人员谭汉卿等30多位同志,因没有跟上队伍也留在东江工作了。这些富有军队工作经验的同志,成为东江工农革命军武装的骨干。从此,东江的工农革命军到处袭击地主武装和国民党驻军。同年冬,国民党军张齐光一个营驻扎在梅南官塘圩,到处宣传"土共”不堪一击,张牙舞爪,准备进攻赤区。我们在反动军队开到官塘的第五个早晨,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集中了赤卫队数百人,以特务连为主力,袭击官塘,全部歼灭敌人。敌营长张齐光负伤,由贼兵用竹箩抬着狼狈逃跑,在途中身死。梅南的群众到处歌唱着:“月光光,白如霜,反动头子张齐光,想杀工农到官塘,遇到红军打一仗,身上连中两三枪,呜呼哀哉见阎王”。接着,我们又到龙岗坪、郑坑山一带,袭击了国民党的所谓“铁军”毛维寿部,将敌人约400人击溃,有些白军逃到滂溪时,将枪投到农民的狗洞里,偷收了农民在屋外晒的衣服,化装逃命。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红四军人东江的推动下,随着武装斗争的胜利,东江的赤色区域也不断地扩大和巩固起来。到1930年,各县、区乡革命委员会领导了农民广泛地进行了土地革命。红军在东江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常常有农民间:“红四军几时回来呢”?有一次,我住在龙岗坪岭下农民叶福伯家里,看到他们吃的尽是些杂粮,我就问他:“家里没有米吧!”他的回答是:“有,还有,留着准备红军来的时候给红军吃”。群众知道:只有有了强大的红军,自己才能早日得到解放。

红四军虽然没有再来,然而红四军支持了东江人民建立了自己的红军。   

山乡的春天

1930年3月初,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的东江苏区内各县区乡召开了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1930年4月3日,在八乡山滩下张屋坪召开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时把整个山乡的老老少少都动员起来迎接大会代表。东江19个县都派出了工农兵代表来出席这个会议。广州、琼崖、粤北等地的代表也参加了大会,共有25县的代表300多人参加。大会经过选举,成立了包括19个县在内的东江苏维埃政府,并在大会上宣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选举古大存为军长,颜汉章为政委。

在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十一军建立以后,加强了统一领导和部队的团结,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与反动武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持久战斗,革命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