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痘痘涂红霉素有用吗:陸以正:挪威炸彈案,希特勒陰魂不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9:19:16
陸以正:挪威炸彈案,希特勒陰魂不散【聯合報╱陸以正】2011.08.03 02:54 am 

七月廿二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發生的炸彈案,與鄰近避暑勝地烏托亞島發生的槍擊案,全世界媒體都連篇累牘地報導,台灣也不例外。最初大家都認為這名挪威籍兇手布雷維克只是個瘋子,有視聽媒體稱他為「殺人狂」。等到有關此人的消息陸續公開,台北還有報紙,因為他在宣言中稱讚台灣而沾沾自喜,完全忽視了後續發展的嚴肅性。

幸而事件之後,各國主管安全機構無不深入調查,結果使他們大吃一驚。《華爾街日報》找到布雷維克在自己網站上,毫不隱諱地登出長達一千五百頁的宣言,題作《西歐的伊斯蘭化(Islamization of Western Europe)》後,世人才知道他沒有發瘋。反之,他是個計畫周詳的極右派份子。英國《衛報(Guardian)》因而說,他的目的是發動一場「全新的革命(a new revolution)」,而其最終目的乃是阻止以色列擴張領土,也不讓伊斯蘭國家左右歐美的外交政策。

紐約歷史悠久、備受尊敬的「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簡稱CFR)」,接連發表了兩篇專論。一篇由挪威籍史卓曼(Oyvind Strommen)執筆的,題作「暴力的反伊斯蘭主義(Violent "Counter-Jihadism")」,副題是「What-and Who-Inspired Anders Breivik's Violence?」。史卓曼認為布雷維克只是個人行動,並無共犯。他說,「恐懼伊斯蘭教(Islamophobia)才是真正的問題!」

另一篇由CFR的阿雷希(Christopher Alessi)主稿,內中引述《紐約時報》報導有關網路部落格的消息,說有人不滿穆斯林教義對西方文明的影響力日漸增加,準備對此採取具體對抗行動。布雷維克那篇宣言另外有個副題,就是《二○八三—歐洲的獨立聲明(2083-A Europea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此外《時代週刊》和德國的《明鏡週刊(Der Spiegel)》也都報導,「新右派(the New Right)」思想正席捲歐洲。

什麼是新右派呢?他們的特點是親西方,特別親美國和以色列,贊同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派,但極端反穆斯林、並反對所有自由主義的、左派的、多元文明的與國際主義的思想。換句話說,希特勒當年的「國家社會主義(National Socialism)」又借屍還魂了。

今日六十歲以下的人,對廿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歷史所知有限。希特勒當年正是以德意志民族的優越感,號召德國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先併吞奧地利後,又威脅捷克的蘇台德區(Sudetenland),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難怪《美國觀察者(The American Spectator)》七月廿八日那期刊出編輯R. Emmett Turrell的文章,題目使用這兩人的名字,就叫〈希特勒和布雷維克(Adolf and Anders)〉。

有識之士無不憂慮,今日世界混亂情形下,任何極端主義都有抬頭的可能。放眼歐洲,希臘、冰島、西班牙、義大利,乃至愛爾蘭,所欠債務都超過它們一年的國民總生產額。它們中間會不會有極少數國民把過錯都怪罪到某一外國,例如「九一一」後的美國呢?只有天知道。

(作者為退休外交官)

【2011/08/03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