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韩令支持的原因: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九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2:26:2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九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

张神根  2011年06月03日11:1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许多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怀着深深的疑虑。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革,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在90年代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356页;第355页。】因此,9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一、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阶段



  1989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从此也就开始了他们领导下的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其间经济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为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阶段。80年代后期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秩序的混乱。针对这些问题,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十三届五中全会,又决定对经济进行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到1991年底,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从1990年末到1991年,中央主要领导召开了一系列专题座谈会,研究加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这一切,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7年,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阶段。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同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

  党的十四大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等方面,改革取得了重点突破,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出了坚定和重大的步伐。同时,党中央通过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促进了经济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也为应对新的风浪的考验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从1997年到2000年,改革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阶段。即就解决一系列棘手问题,特别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进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问题,作出重大决策并加以实施阶段。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制定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

  十五大以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国企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计划、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开展。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趋势,党中央在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尽量扩大出口,从而有效地遏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

  贯穿以上三个阶段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进一步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相应改变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使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实现根本转变。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在80年代改革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90年代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体制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在一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意识、市场竞争意识都不强,规模很大但基础较弱的国家里,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同时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因此,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功,是世界奇迹。

  

二、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主要方面



  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总结吸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新的实际,展开新的探索,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快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改革和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市场取向的,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仍然没有明确下来,一直存在争论。确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很早就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对经济体制进行的探索没有取得突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为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做了准备,同时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放过了这种有利时机,没有新的发展和新的作为,那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页。】。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同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江泽民的意见得到了全国30个省区市的普遍拥护,从而统一了党内的思想认识。

  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解决了一个关系改革开放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改革的前景豁然明朗。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决定》,既有比较完整的整体设想,又紧紧抓住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成为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以此为契机,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价格改革则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但由于当时的价格改革没有得到综合配套的推进,同时也由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价格改革的任务没有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治理整顿中商品供求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也得到增强,为进一步进行价格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1992年就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全面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到1994年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分别达到90.4%、79.3%和80%【注:曾培炎:《新中国经济5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一个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已经初步建成。提出多年但又没有闯过去的价格"关",现在却比较轻松地闯了过去。

  现代成熟的市场经济,都强调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进行价格改革的同时,党中央就着手对政府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1994年初,首先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划的近期改革目标,将有关宏观管理体制的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等方面的改革方案相继推出,次第展开。这些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共同深入。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以后,运行正常,奠定了市场体制下宏观管理体制的初步框架,为治理新一轮经济过热和抑制随之而来的经济紧缩趋势,提供了新的宏观调控手段。

  当1993年国民经济出现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党中央立即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1993年6月推出了"十六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对过热的经济实行"釜底抽薪"。由于这次宏观调控的时机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调控的力度得当、手段多样,1996年国民经济就实现了"软着陆"。当1998年国民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时,党中央又适时地采取了启动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等措施,连续三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力度,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维护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等。通过对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加强宏观调控,终于既克服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抑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推进了改革和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也使人们进一步增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二)牢牢抓住农业和国有企业两个重点,进行深入探索。

  农业和国有企业分别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农业和国有企业搞好了,就能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时搞好农业和国有企业也是在重新塑造市场经济的主体,直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贡献。因此,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这两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第一,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初的超常规发展之后,80年代中期出现了徘徊甚至出现了生产下降的局面,这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邓小平指出:"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356页;第355页。】他特别强调:"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注:转引自《江泽民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2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进入90年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工作的首位。江泽民担任总书记以来,足迹踏遍全国,就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搞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这些年,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措施,是历史上最多的。

  10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召开了两次中央全会(十三届八中全会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着重研究稳定农村基本政策、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的问题。决定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继续延长30年,对粮、棉等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例如,建立了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对粮食市场进行吞吐调节。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实施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农业作为考核党政领导政绩的一条重要标准。

  党中央领导制定了《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以促进农业的发展。采取措施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加快科教兴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业部制定的《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与发展意见的报告》,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同时,根据90年代后期出现的农民卖粮难、农产品价格下跌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情况,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注意保护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大力加强小城市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等。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推动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二,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力度。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思想,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就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周密安排和精心部署。

  由于传统的国有企业的机制与市场经济难以相容,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相对于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来说,国有企业改革仍显得相对滞后并存在严重困难。国企经营困难固然有历史包袱、社会负担、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关键还在于产权不清,机制不灵,又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越加显出其活力不足。因此,加快国企改革步伐首先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从而实现了理论创新,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为了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1994年国家经贸委组织实施了"万千百十,转机建制"规划【注:"万千百十、转机建制"规划的具体内容参见1994年国家经贸委制定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5年还提出并着手贯彻"抓住管好大的,放开搞活小的"的方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情况的发展常常超出人们的意料。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集中地暴露了出来。1996年第一季度全国688万个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甚至出现了建国以来的首次净亏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实践表明,国企经营困难,不仅仅是由于机制不活,还在于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即战线太长、太分散、太平均分布,几乎遍布各行各业,企业的规模偏小、素质比较差。这是造成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重要原因。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不改变,单个企业的改革就很难进行。因此,必须对国有经济实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把有限的资金投向国民经济最需要的领域。

  为此,党的十五大审时度势地作出决策:一方面,把国有小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和出卖给个人等形式,放开搞活;另一方面,集中有限的国有资本加强重点,通过市场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使它们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结构优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则必须占支配地位,而且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在其他一些领域,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适当收缩战线,把国有资本用得更加集中、更加有效。这是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国有经济的正确选择。

  中央的要求和目标是,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能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都为体制攻坚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随后,围绕十五大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党和政府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9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如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方向和增强其控制力的途径;界定了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阐明了建立现代制度的关键环节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到2000年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加。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达到2392亿元,比1997年的806亿元增长了1.97倍。国有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得以放开搞活。2000年国有小企业实现利润48.1亿元,结束了连续6年净亏损的局面【注:转引自《"十五"计划纲要报告学习辅导》,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38页。】。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大大增强。作为市场重要主体的国有企业活力的增强,证明公有制经济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有力地批驳了搞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私有化的谬论。当然,要完成国有企业改革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与此同时,围绕着国有企业改革,党中央还相应推进了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换,加大了医疗、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确保在深化改革中维护好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加深对内改革也始终与扩大对外开放紧密相连。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治理整顿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就领导进行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并对外贸体制进行了改革。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掀起了国内改革的大潮,也掀起了对外开放的大潮。

  随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继续进行外贸、外汇改革的同时,党中央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开拓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进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等战略措施。对特区也提出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新要求。

  10年来,扩大开放了沿海城市、内陆边境城市和沿江省会城市,开放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发带。为了给改革和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还对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长期努力,并已取得重要进展。90年代末,我国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结构改善、质量提高,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

  以上几个重要方面改革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三、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几条基本经验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年均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跨进世界的前列,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7位。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为新世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同时,90年代的改革和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吸收世界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经验,并同我国国情紧密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所未有的设想和实践。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搞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吸取和借鉴的经验。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充分吸取世界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促进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又兼顾公平,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更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提倡积极的市场经济观,反对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坚持有系统、有步骤的推进等。上述理论创新,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实践证明,全面把握、积极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一百年不动摇,这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90年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10年来,党始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行,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国内外矛盾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要始终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战略思想。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这一重要战略思想。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论述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12个重大方面的关系问题时,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注: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1页。】

  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必须善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强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大力加强和改进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矛盾激化而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始终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0年来,由于始终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

  (三)目标明确,有系统、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目标不明,方向难清。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实现了重大的理论突破,使得改革能够按照这个明确的目标,不断排除干扰,展开持续不懈的探索。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兵独进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改革时,必须始终注意各方面的紧密配合。90年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吸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经济体制改革系统性、稳步性的特点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

  首先,有整体的规划方案。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如国有企业、市场体制、政府宏观管理、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规划中的主要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整体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其次,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改革。上述规划既确定了近期改革目标,又明确了长远改革目标。近期目标,是要在财税、金融、投资和计划等宏观管理体制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方面相继迈出重大步伐【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0~531页。】。十四大以后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阶段,在价格、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首先取得重点突破。规划确定的长远目标,是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特别强调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攻坚。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以后,90年代中期就进入国有企业改革攻坚阶段。总之,改革始终按照规划和部署得到有条不紊地推进。

  再次,继续坚持渐进改革的模式。大量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不谨慎从事,不对改革方案进行周密的考虑,急于求成,只会把改革引向歧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从中国国情和改革实际出发,选择渐进改革模式,实践证明是成功的。90年代继续坚持了这种渐进改革的模式。在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版2000年版,第684页。】。很多改革方案都还是过渡性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准备在取得第一步改革成功后,接着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进一步完善。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非常宝贵。全面深刻地总结这10年的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长远的重大意义。实践证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坚强成熟的领导集体。过去的10年,是在这一坚强的集体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取得巨大成就的10年,是光辉的10年。
 
( 出处:中共党史研究 出版日期: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