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合订本:现实生活工作感悟(7)---后续更精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7:24:12

014 墙永远是直的

新来了个副总,香港人。他的管理风格跟上任完全不一样。上任副总是学者型的,凡事交代,都语带叮咛。跟踪问题,委婉可人,下属从不会觉得难堪。可惜的是,深厚的学养和温和的管理风格,解决不了现在的痼疾。老板在再三权衡之下了,请来了新副总。这位新副总直言快语,几乎没一句废话,每句话,都直切要害。跟他汇报问题,容不得半点借口和推脱,永远是三句:“能不能干?能干,去干。”“不能干?你是干什么吃的?”“再干不了,你走人。”。不到两月,公司效率大幅提升。但因此,也引起颇多反弹。特别是工艺部经理,受不了,也顶不住了,要辞职。

我见他,从递交辞呈的第二天起,就基本不怎么干活了。天天坐在电脑前面上网,一副懒洋洋,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下属来找他,答:“找唐副总。”同事老找他,答:“找唐副总。”而唐副总呢,一发现他如此样子,干脆委托他的下属来行使一切职权。老板本来是蛮器重这位工艺经理的,但见他现在这个样子,似乎也不太高兴,只是安慰了几句,走了。因为公司规定,从递交辞呈,到离职,要30天。于是,30天来,这老哥,就一直这么混了下来。

其实我与工艺部经理一样,也很难以接受如此的管理方式。在工作上,我自然也受到了与他同样乃至更大的压力。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这不是还在任上,就甩手不管的理由。即使一个月后,去职,在这里的每一天,也应该做好。这不是高兴和难受的问题,这也不是老经理们与新任上司的个人恩怨的问题,这关乎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问题。工艺经理的行为,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也不专业的表现。

任何一个团队,都是需要磨砺的。当然,管理水平和管理风格有高下好坏之分的。管好一个中小型的企业,让其有效率,能赚钱,有时候,可能确实不需要非常好的领导才华和亲和力。也许,只要能在效率、执行力这个项目上站住脚,公司整体就会有很大的改观。即使到了现在,你问我,这样的管理算好吗?我的答案是:不算。但这不代表他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和变革。有时候,想起他,觉得,跟他在一起相处的时光,是我在职业生涯中最难捱的一段时光。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如果以单位时间论,他可能是一年中,让我进步最快,学到东西最多,工作方式发生变化最大的一年。我现在还清晰记得,有一次,产品厚度超标了,我向他解释,所有组成的材料都是合格的,只是都接近上限,累积组合,综合厚度便超标了。他只有一句:“你的SPC是用来当摆设的吗?”这句话的刺激,让我对SPC完全进行了重新思考和理解。还有一次,我跟采购部经理发生分歧,当然,我说话也就没有太客气,将她气哭了。于是,她去向副总投诉我,副总找我谈话。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很刻薄的人,不料,他却跟我说:“我们做男人的,要大气。对一些批评,乃至不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斤斤计较,否则,难成大器。”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在那一瞬间,提升了很多。

在私营企业,特别是珠三角的港资、台资企业,出现中高层流动是个很正常的事。我仔细算了算,平均一年,我便要换掉一个上司。最短的,只做了三个月。

后来,自然是轮到我流动了。在第一家公司,我也终于等来了我递交辞呈的时刻。那一天,我跟平常一样度过。那一月,我仍然跟平常一样度过。面对工作,我没有过任何的松懈和怠慢。不管是对同事,还是对上司,我一如既往。对下属,我还在临离职前,将准备好下个月要培训的内容,提前到离职那个月完成。六年来,这个部门的每一位都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肯定是苛责过他们,但我也是用真心对他们的。我知道,有一天,有些人,我们是会有机会见面的。那时候,那些跟我一起工作过,被我表扬过,或被我骂过,甚至那些被我苛责过的人,都会成长起来。有些人,会变成老板,有些会进入大企业发展,有些人会在小企业担任要职,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普普通通的岗位度过。但我相信一点,这一天,这一刻的历程,大家都必须走过,我认为对的话,一定要讲出来。这是对他们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所以,离职那天早上,我在部门所有的人员参加的晨例会上,讲了如下一番话:“我们做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无论职位大小,都应该负起责任,不因要离职,而敷衍和怠慢。有时候,负责任,甚至比拿薪水更重要,更有价值。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就像个砌墙的工人,受雇跟人家砌墙。不因那天心情好,而将墙砌直;心情不好,而将墙砌歪。不因那天人家给我们吃了大餐,而将墙砌直;因没有大餐,而将墙砌歪。不因人家给了好脸色,将墙砌直;人家批评和不满,将墙砌歪……我们要做到,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什么条件,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所砌的墙,都是直的。即使有一天,我们因种种原因,离开了,我们留下的那半堵墙,仍然是笔直的,因为我们的价值和责任,乃至我们的尊严,在那堵墙里。今天,我要离开了,我希望我所努力留下的这半堵墙,是直的。我也希望有一天,你们离开的时候,留下的墙,是直的。”

十五分钟后,我离开了这家公司。

015 贩卖一遍

本帖最后由 古尔浪洼 于 2011-8-3 13:15 编辑

给员工培训,我从不拿现成的教材。原因有二:针对性不强;案例不贴切。因此,自己觉得有启发的教材,我都会拿来,重新做一遍。从顺序调整,到排版布局,到案例设置,到语言表达,我都会仔细梳理一遍。

有人看见,问我:你不嫌麻烦吗?

我的答案是:麻烦,但我不嫌。麻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的过程。当那些原本是别人的例子、别人的表达方式、别人的理解,转变成我的例子、我的表达方式、我的理解,用我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我的知识。

我这个方法,是第一次培训时卡壳,被逼出来的。

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我还是个青涩不堪的小年轻。看看自己的厂牌,职位是工程师,难免有点得意。QC课长怂恿我,去给他们的员工讲一课。其时,外观检验标准我已经翻了好几遍,自我感觉蛮良好的,于是一口答应。不料,上台讲课,还不到3分钟,就被下面一个员工的提问,难住了。那些原本在字面上懂的东西,被设定在特定的情况下,竟然不灵了。站在台上,我满脸涨得通红,尴尬异常。

从此,我不打没把握之仗。每次培训,我都要备教材。而且要反复看,反复念,反复琢磨案例,推敲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原来理解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经过这么一翻折腾后,变得清晰了,有条理了,透了。即使在讲课中,忽然有人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来,也能很快答出来,或者给出以价值的讨论线索。那一刻,我才明白,其实,给别人讲课,是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最好机会。

于是,我拓展了这个习惯,将其延伸到了其它学习领域。比如,读职场书。

在职场里,读书,提升职业技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职场进修书,互相之间,总会有重叠,你如读诗词一样,章章往下读,页页往下理解,纯粹是浪费时间。但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往往又记不住其要点。怎么办呢?我的方法是:先看目录,理解其脉络。如果思路与自己重复的,跳掉。不同的,摘出来,重点读。如此一来,一本职场书,大概可在两个小时左右读完。但如果只是在两小时内读完,而后再不看,可能很快也就忘掉了。怎么办呢?我采取的方法是,找个人,给其重述一遍重点。在重述的过程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重述和表达的过程,就是咀嚼和消化的过程,更是提炼和升华的过程。

比如,我读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的自传《一胜九败》。看完封面,便几乎可以猜出内容和要讲的重点是什么了。这个书名本身,总结的就比较好,耐人寻味。在看书时,柳井正的故事和历程,对于败和胜的关系的描述,一目十行,一掠而过。最后,让我目光驻足不前的,是第三章第117页的“23条经营理念”。但在这节里,柳井正只讲了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重点强调了为何不把23条缩减成5~6条。23条经营理念,他附到了书的末尾。他还另附了“创业者十诫”和“经营者十诫”。这些加起来,就是这本书的灵魂。

而后,我尝试用20分钟时间,将他的23条经营理念和两个十诫,叙述给别人听。如此这般,不到两个小时,我便读完了这本书。理解了柳井正经营优衣库几十年的心得体会。当然,这只是理解,能否在未来融会贯通,提炼运用,还得在实际的操作中去体会和体验。

即使做专业方面的培训,我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我坚决不照搬那些生硬的书面语言,或者学术语言。比如在给一组刚招聘进来的小女孩讲“质量”的定义的时候,我是如此说的:“女孩子,是天生的质量专家。怎么讲?我们都喜欢穿漂亮裙子吧?我们都买有买过衣服的经历吧?买衣服的过程,就是展示一个质量专家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比如,买衣服,我们先要干什么?”下面的女孩子们抢着答:“款式,颜色,做工。”我说:“对。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是明确的要求。接着呢,我们还关心什么?”下面的小女孩们答:“质量。”我说:“对。你们所说的质量,就是指那些看不见的要求,比如,洗水了,会不会掉色,穿出去约会的时候,一伸胳膊拥抱,会不会脱线,甚至,能穿几年。这些,是潜在的要求。将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要求合并起来,据是质量。”

最后,有必要再提一下的是,我为何一再提到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一点,我也觉得非常重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需要经过理解和过滤。原文不动读出来,或者背出来,是简单的。但如果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一定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即使结合了自己的经验,你也未必能讲述的清楚。如果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比你的理解还浅的人都能听懂的时候,说明,至少,这些东西,已经经过了你的大脑,营养,已经被你提取出来了。

我将这样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形象地总结为:贩卖一遍。

016 心胸·才华·格局

我见过一个老板,聪明绝顶。跟他在一起,会被他深深吸引。他知识渊博,谈吐优雅,风趣幽默。出人意表的点子,层出不穷。特别是面对一些技术难题,他想出来的一些解决方法和应对技巧,每每让我惊叹,惊为天人。按理说,他的企业经营的应该很成功。可是,这么多年来,他的企业一直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时不时听到他工厂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了,时不时听到他被追债,东躲西藏。

我仔细观察过他,发现:

一,他的绝妙点子,很少看到能运用到车间。我很好奇,何以如此?有次跑去看,发现,在车间,库房,有很多半成品的东西,比如工装啦,自己做的设备啦。我问,为何这样?同行的主管答,没钱了。或者答,老板有新想法,这个暂停了。原来,他的点子是妙,但做到他要求的程度,就要花费很多钱。而他的企业经营本身就困难,哪有那么多钱去支持他那么多的点子?但他是老板,说了,不能不听。而且,他希望每个项目,都推动。结果,大多数都做成了半截工程。要么,没钱了,要么,他有新想法了,比原来的更棒,原来干了一半的,只好丢下。其结果是,转换到生产现场,真正产生效果的项目,聊聊。他的各种绝妙想法和点子,最后变成了吃钱的机器,消耗精力和资源的高级玩具,以及一个个被他自己否掉的烂尾楼。

二,他手下的人,总在流动。他很聪明,有魅力,所以总能吸引很多人投奔他而去。但没多久,再见他,原来那班人,没了。问缘故,要么答曰:不得力。要么,答曰,不忠诚。总之,没有一个满意的。跟了他六年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一次酒后,说,他不珍惜和爱护身边的人。每当项目推进受阻的时候,他总认为是下面的人笨,或者不尽力。于是,随意斥责。这些原本远观而佩服他的人,近距离接触后,看法渐渐改变,继而弃他而去。于是,他又抱怨,说,来他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忠诚的。其结果,便是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有培养出来一个核心的团队。

我还碰到过另外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很早就知道他。他曾经自己开过工厂,后来觉得自己喜欢科研和技术,自己出来,单独做科研,而后,将成功的项目,卖给别人。他的项目,以行业内行的眼光来看,都是非常棒的。但他跟别人合作过的项目,这么多年来,却鲜有成功者。他先跟自己的表弟反目,十年不来往。后跟自己创业的伙伴反目,各分东西。他跟一家港资企业合作,港资企业叫苦连天,最后,不得已,付给他大笔的遣散费,请他走人。这个项目,却在他离开后,大获成功。他跟一位内地老板合作,不到一年,这位老板效仿前一个工厂,付给他遣散费,请他离开。

很荣幸,也很不幸的是,我们老板也跟他合作过。我就是这个项目的具体负责对口人。当初被吸引,就是因为他的项目。说实话,这个项目非常好,在国内领先。合作开始后,我才发现,项目要从实验室搬到生产线,实现工业化量产,需要考虑大型生产设备的条件和环境,调整配方和参数。但他不肯。他坚持这些参数是绝对无误的。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里,做不出来一点合格品,不得已,只好请他驻扎工厂,全权负责。但他也做不出来。于是,他认为,是整个的团队的配合有问题,有人故意整他。继而发展到他将设备、气候,地理环境,人,全盘否定了。

不得已,老板只好放弃跟他合作,请另外一个人来。不到两个月,新项目便开始转入量产。作为全程的参与者,我非常替前一位可惜。至今,我都认为,他的配方,以及产品的性能测试结果,都是国内领先的,只需要在工业化量产中接受现场反馈的结果,稍稍调整即可。但他容不了别人说他任何丁点的不是。他有才华,但太过自负,容纳不了别人。以我浅陋的经验,认为:在制造业,没有一个项目是能一个人做成功的。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很多部门、很多人参与和配合。而且,需要在配合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以适应大型工业化量产的需要。如果不能容纳别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纵是天才,也难成事。

常常听很多人讨论才华的问题。以前,我羡慕那些有才华的人,觉得他们无往不利。等到经历稍多一点,才发现,其实:心胸,是比才华更重要的东西。有才华而无心胸,这个人,充其量是个优秀的工具。若有了心胸,即使缺少才华,也可以将有才华的人纳入麾下,提供条件,让其发挥。企业能做多大,就看企业家的格局有多大。而企业家的格局有多大,则要看他的心胸有多宽广,气度,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