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色幻想3人物属性加点:《切脉求源》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22:12

切脉求源

前言

切脉,是医生用三个手指在你的一定部位的脉搏上摸脉,有目的地进行触、摸、按、压,凭手指的感觉获得的体表反应来探查气血和脏腑的内在变化的一种中医传统诊疗手段。是传统中医诊断疾病的金字招牌。从古代传统的汉医到今天的中医,历经2000年的历史锤炼而经久不衰。其浮、沉、数、迟、实、虚、大、小、滑、涩、紧、缓、软、硬、亢、卑、满、亏、代、结等脉位、脉体、脉形、脉率、脉律、脉势的变化,与现代医学心脏搏血量的大小,血液的浓度,心率、心律,血管的软硬,心脏的缺损等,在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的概念都非常吻合。

所以,这是祖先充满智慧的结晶。但是,脉诊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很神奇的,是不可思议的。而且特别是在反中医理论的人的眼中中医是伪科学的东西,脉诊是虚无缥缈的。脉诊,在现代高科技的先进仪器和设备面前相形见绌。

然而,也是在近代,在国人反中医的浪潮中,好多中医有识之士在诸多传统脉法的基础上对微观脉法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脉诊整体观念正在逐步地向微观脉象探索,切脉诊病将替代切脉诊断的年代,在遥远的医学领域传统中医诊断学上更上一层。

一边是不断抵制,一边是积极更新,脉诊何去何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切脉探源,就是搞清脉诊的实质,一清二白地向人类展示它的存在及其存在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让切脉诊病有序而科学地总结、整理、挖掘和发展。

                

 勇仔

             二O一一年中秋之夜写于台州

 

上篇   寸口脉的实质

 

第一章  从现代医学探求寸口脉

《辞海》上对脉搏的定义是:心脏搏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使主动脉管壁发生振动,沿着动脉管壁向外周传递,即成脉搏。通常所称的脉搏是指在手腕桡侧摸到的动脉搏动(即桡动脉),这也是中医脉诊的部位所在。

第一节.桡动脉

当左心室射血时,动脉内的压力升高,一方面推动动脉内的血液向前流动;另一方面,使主动脉和大动脉被动扩张,容积增大。左心室不再射血,后主动脉瓣关闭,但扩张的主动脉和大动脉可以发生弹性回缩,把在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方向推动。

大的血管走向多与身体长轴平行,并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织膜包裹成血管神经束。随着动脉分支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弹性纤维逐渐减少,而平滑肌的成分逐渐增多。

上肢动脉的主干是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沿臂内侧下行,至肘关节前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桡动脉,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桡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

桡动脉在行程中除发分支参与肘关节网和营养前臂肌外,主要分支是:①掌浅支,与尺动脉末端吻合成掌前弓。②拇主要动脉,分为三支,分布于拇指掌面两侧缘和食指桡侧缘。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桡动脉解剖及临床意义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具有可扩张性和弹性。随着动脉分支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弹性纤维逐渐减少,而平滑肌的成分逐渐增多。桡动脉平桡骨茎突上5cm处断面的外径、内径和管壁厚度分别为(2.33±0.49)mm、(1.31±0.45)mm和(0.51±0.13)mm,与平桡骨茎突处断面少于0.05。50岁以上管径大于中、青年组,男性管壁厚度大于女性。

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较小,且管壁又含有丰富的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很容易使血管口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血流的阻力。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时所受到的总的阻力,大部分发生在小动脉,特别是微动脉。因此,称它们为阻力血管。

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和舒张,可显著地影响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流量。正常血压的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周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产生的阻力,即外周阻力。又因它们位于毛细血管之前,所以又叫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血管内皮是衬于血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在一些旧的观念里,内皮只是一种机械屏障,为血液的流动提供一个平滑的物理表面。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表面的一层单层细胞,直接接触血液成分和组织,起着调节血管的舒缩、防止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防止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有害物质的透入等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能引起产生或作用于血管壁的舒张血管或收缩血管的物质失衡。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则是能导致全身脉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损伤的早期阶段。许多因素像心血管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等)能导致血管内皮的损害,从而影响氧化氮的释放,增加血管内皮的粘滞性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后由于血管狭窄引起严重的血管疾病症状。

所以影响桡动脉的脉象因素有:心脏的搏出量、频率、强弱、血浓度、节律。血管的粗细、厚薄、弹力、饱和力、硬度、润滑度。

第三节.桡神经及其意义

人体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体系。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组成。,一端与脑或脊髓相连,另一端通过各种末梢装置与全身各器官、系统相联系。因此,整条脊柱是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枢纽。

周围神经系分布于骨、关节、骨骼肌、体浅层和感觉器官的神经,称躯体神经,其中与脑相连的,称脑神经,同脊髓相连的,称脊神经;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及腺体的神经,称植物性神经或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桡神经由颈5~8与胸1神经根的纤维构成,系臂丛神经后束的继续。在上臂,桡神经出腋窝后从上臂内侧随肱深动脉经过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到上臂背面,再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头之间绕过肱骨的桡神经沟下降,到肘上外侧时,分为浅、深2支后进入前臂。桡神经在上臂先后分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在前臂,浅支位于肱桡肌深面,与桡动脉伴行。浅支主要是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于手背桡侧皮肤,和桡侧两个半手指的背面,但不包括远侧二节背面的皮肤。深支又名骨间背侧神经,经过肱桡肌深面到前臂背面,穿过旋后肌后,在浅、深两层肌肉间下降。先后分支支配的肌肉有:旋后肌以上分支的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在旋后肌之下发出支配的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食指固有伸肌。

桡神经支配上臂(肱三头肌)和前臂的全部伸肌及皮肤。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桡骨颈骨折时,也可损伤桡神经深支,其主要症状是伸腕能力弱和不能伸指。

综上所述,中枢神经具有中医之“脑”“髓”“精”“气”的概念。而周围神经却与中医的“脏气”“腑气”等气的概念相吻合。桡神经与桡动脉伴行,桡动脉的血管平滑肌由自主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支配。桡神经损伤与中医理论的“气”虚无力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