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成功理念: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十二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6:37:25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制订“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尽,世界经济仍存在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等结构性问题,国家间力量对比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更待重新洗牌。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企稳向好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科学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6月7日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这一科学论断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重读江泽民同志《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简称《发展》)这一重要的经典理论文献,把握时代脉搏,增强科学发展本领,深刻领会思想和精神实质,精心谋划“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迫切。
 一、《发展》奠定了信息技术产业规划的理论基础,是指导“十二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经典文献

  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发轫于上世纪中叶的信息技术革命,如今正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革,信息社会的曙光已初显。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审时度势、认识规律、调整战略、应对变革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准确把握技术演化的历程,才能引领时代潮流,只有切实尊重技术进步的规律,才能有选择地实现技术跨越和赶超。在当前信息技术浪潮重新席卷全球的大调整大变革时代,制订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引领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把握时代发展规律、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需要,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重读《发展》这一经典论著,重温《发展》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归纳,以及未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历史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增强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发展环境中,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就必须不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拓宽战略思维,铸就新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引导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不会因为发展进程中的某些冲击而中断。即使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较大冲击,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仍然把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举措进行筹划,以期顺利推进向智能、低碳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转型。《发展》这一经典论著,既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江泽民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更为重要的是,从《发展》的主题、主线、战略构想和政策举措来看,它是编制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理论文献。

    二、《发展》准确把握新时期信息技术演进的脉搏,科学展望了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

  历史是指向未来的,特定的发展阶段更是人类文明演化的台阶。《发展》着眼未来、放眼全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信息技术产业和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这些判断高屋建瓴、远见卓著,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蔓延和缓慢复苏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并强化了我们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形势的判断。重温和反复学习《发展》的前瞻性判断,极大地开阔了我们关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再度兴起的战略视野。
  一是信息技术创新孕育重大突破,是当今全球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发展》对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而果断的判断:微电子正进入纳米尺度时代,系统级芯片(SoC)正待产业化,信息网络加速向宽带、无线、智能和泛在方向演进,计算机体系结构面临新的变革,云计算应用将极大提高人类的计算能力,高效能计算机从追求单一峰值向综合效能跃升,软件正朝着网络化、开源化和高可信方向发展。
  这一系列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的论断,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的一揽子刺激计划中得到了充分证实。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纷纷调整了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国家战略部署。
  二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成为走向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宽带、融合、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加速普及,物联网正在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以及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便捷管理。信息网络越来越类似于电网、水网等通用型公共基础设施,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如影随形,正在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安全高效、精准管理的智能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和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关键支撑。各国正加快组织实施宽带普及计划,加快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建设,推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
  三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信息技术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作用日益显现,并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激发创新潜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使传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已从改进生产手段、优化生产流程、扩展市场营销逐步演进到组织调整和管理创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再制造”实际上是由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全球制造等基本要件共同构成的,是对上世纪80年代后精益生产方式的更新和提升。生产流程再造、模块化制造、组织结构调整使得工业化时代的科层式的“泰勒-福特制”加速向网络时代的扁平式的“定制-温特制”转变,管理效率和效能空前扩大。
  四是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确立了新的时空观,新型的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步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网民已增长了5倍,突破了16亿。随着云计算、智能搜索等新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传统的教育学习、新闻传播、文化娱乐等活动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传播方式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网络教育、在线娱乐等新的生产和传播组织方式正加速形成。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日益巩固。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开辟了生活方式变革的新时代,形成了一种数字化生活的理念。
  五是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网络在信息传播上的放大效应,极易激化网络舆情,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一般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增加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网络攻击、网络间谍活动造成的失窃密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应对,形成有利于发挥信息安全有效保障的安全架构。同时必须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提高对网上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过滤防范能力,实现互联网有效治理、健康发展。

  三、《发展》站在历史性的时局高度,指明了我国“十二五”信息技术产业规划的方向
  《发展》系统地回顾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客观总结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所积累的难能可贵的经验,科学指出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在规模结构、创新能力、企业发展、技术应用和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存在的优劣势(概括为“五个同时”),并且敏锐地指出,在2020年确保建设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强国,必须坚持“自主可控、开放兼容、融合集成、军民互动、市场导向、跨越发展”的二十四字方针,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这是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国内外创新能力强弱以及未来竞争格局的历史性归纳和科学断言。综观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深刻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两难选择,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实际上已经成为破解发展难题、造福人民的一把钥匙。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挫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正在重新认识和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经济模式和治理结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遏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推动经济复苏的全球共同救市行动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信息技术产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引领经济社会变革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正加快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转型的主导权。
  重新审视世界各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的调整,我们发现《发展》中提出的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关键元器件以及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以及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信息服务等具有后发优势的战略性产业,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成为各国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和技术前沿的滩头阵地。《发展》提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创新、以用立业、国际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在发展核心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治理互联网络、制定国际标准等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总体上描绘了一幅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路线图。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更加注重开放、集成和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中国特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的核心;要更加注重以用立业、产学研用互动,充分发挥大国大市场的优势,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网络演进、重大应用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要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利用和整合全球资源能力,构建开放自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要更加注重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创造惠及民生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这些无一不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四、解放思想,增强信心,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

  《发展》高瞻远瞩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一客观事实,为我们理清思路、明辨方向、突出重点、改进工作、制定政策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就能走出一条从跟随到跨越的发展道路;只要我们坚持以用立业、产学研用互动,充分发挥大国大市场的潜力和后发优势,就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只要我们坚持把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放在经济政策体系的优先位置,就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制机制创新道路;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兼容,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就能做好迎接信息社会来临的必要准备。
  (一)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坚持走出从跟随到跨越的发展道路
  在技术进步的轨道上,走从跟随到跨越的发展道路,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突破。不是简单地跟随,而是瞄准重大技术机遇勇于跨越。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不能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要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优先支持原始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不断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敢于突破关键技术,牵住牛鼻子,占领制高点。重点发展高端设计技术和关键制造装备、测量仪器和新材料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高效能计算技术,发展高性能CPU、GPU和网络计算技术;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软件服务;重点发展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重点发展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以及显示和光伏器件等。要正视和突破瓶颈制约,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加强政策保障,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攻坚克难,把国家重大专项规划好、组织好、实施好,并将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时刻把握技术前沿,力争以我为主,开放兼容,掌握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不断缩小技术更新的代际差距,占领科技前沿,提升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主可控的发展。
  (二)坚持以用立业,不断开掘大国大市场的发展潜力“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成效的重要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和主线必须是将经济增长的来源从单纯依靠资源投入转向依靠科技、知识和管理,其表现形式必须顺利实现从“制造”到“创造”转变。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内需外需平衡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政府与市场相协调、资源与环境相适应,不仅创造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以用立业的巨大市场,而且也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面对我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传统发展方式势必会遇到拐点,从而使得大国大市场的潜力不能成为现实。信息技术产业既是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其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独特作用,也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动力。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企业管理变革中的作用,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构建柔性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的新生产模式。要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促使经济发展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约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要深刻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创造新经济增长点。要面向技术的融合集成——— 特别是三网融合、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交融互展,加快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以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驱动力。
  (三)加强制度创新,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机制创新道路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制度创新是经济社会变迁的高速反应釜,也是赢得技术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力量源泉。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特点以及市场发育的程度,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有力的政策措施,解决制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客观上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可以形成好的制度,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环境,就会导致整个社会行为失范,从而使得制度创新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精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军民互动、双向转化,鼓励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创新成果;要加大力度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互联互通、遏制重复建设,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均等化服务;要切实实施国产首台首套首购政策,尽快掌握一批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核心技术;要大力深化改革,革除体制弊端,实行首问首责,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切实把该办的事办好。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把不断解放生产力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突出位置;要未雨绸缪,扬长避短,积极完善互联网治理结构,不断增强我国向信息社会转型中的国际话语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开放发展的道路,得到了几代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坚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信息技术产业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十二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解码“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解码“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记 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记 关于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指导意见 万众一心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党报解读“十二五”规划:“变挡减速”展现科学发展决心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集体听取长沙“十二五”规划工作汇报 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以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 促进和保障“十二五”科学发展 以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十二五”科学发展 - 人民论坛网 以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促进和保障“十二五”科学发展 新信息技术产业规划有望年内出台 投资机会解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绿葱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点评 荐11股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