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均线理论躲避大熊市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28:08

应用均线理论躲避大熊市风险  

2011-08-08 20:47:1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中国股市今年4月18日创下了3062点的新高后,在4个月的时间内,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很多信奉价值的投资者当中,弥漫着非常绝望的气氛:为何我们投资了中国最好的企业万科A、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而最后的跌幅也丝毫不比大盘少?正如先贤所言:为何我们播种了龙种,却收获了跳蚤?

    在这种极度悲观的市场中,投资者开始不断扪心自问:在价值投资的方法崩塌后,是否还有值得信赖的操作手段?股市是否只能依靠运气才能赢得利润?股票投资的失利是否是种难以摆脱的宿命?

    环顾四周,除了发现基金在亏损、券商在亏损、QFII在亏损外,还有一小撮人正在享受着空仓看跌的美好岁月。他们是谁?他们就是依靠技术分析投资的那批老手。

运用均线理论躲避熊市

    当然,也许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信奉技术分析的投资者都规避了这轮股市下跌,因为技术分析也分为很多流派,有波浪理论派,有相信强弱指标的技术分析派。我们这里所指的技术分析,指的是技术分析学派中的均线理论派。应该说,在这大半年里,能够在证券市场上依据均线理论进行操作的投资者,大多都很安全地躲避了这波大跌。

    所谓平均移动线理论,就是将股价的每日收盘价平均化,再每天去掉一个多日前的价格,加上最近一天的价格,所形成的一条平均曲线。在实际操作中,股价穿过均线即买入,下穿均线即卖出。

    按照这个操作方法,如果我们取120天平均移动线(见图1),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熊市刚刚开始的3062点(2011年4月18日)抛出,接着就安静地欣赏大盘如水银泻地般的单边下跌。

运用均线理论趋利避害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看看除了逃命的功能外,在买入股票方面,均线理论是否能够抓住2005年末到2008年初的世纪牛市。答案同样简单。

    按照120天平均移动线,2005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收盘站上1119点,收盘为1125点,按照均线理论规则,长线买家进场,一路可以持有股票,直到发出卖出信号在5226点(2008年1月17日)卖出。如果把上证指数看成一只股票,这样一买一卖操作后,就可以获取4.67倍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在5000多点抛掉后,还能完整地保护资金,而不像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那样,把牛市所获得的利润还给市场,对于进场稍晚的投资者来说,更是开始损折老本。

    大盘如此,均线理论应用在个股操作上就更是如此。以中国平安为例,如果按照30天平均移动线法则,应该在50元以下买入,135元安全退出。万科A也是如此。

最为精彩的是中国船舶,如果在2005年12月的6元按照120天均线买入,到2008年1月以220元的复权价卖出(见图2),可以稳稳地得到36倍的回报,尽管后来它跌到过68元。

易学难精 严守纪律
    为何均线理论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功能,在于技术分析的形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前提:股票价格变化已经蕴含了股票的一切信息。均线理论认为,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太多,几乎难以穷尽,所以,操作者只需要关注价格,而无需关注决定价格的背后因素。需要的只是一点:严守纪律。
    尽管在股市中,均线操作的规则很简单,但在股市实践中,许多技术高手为了提高收益率,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变通方法。从这点来说,均线理论和围棋相当相像,属于易学难精的一门学问。其中的奥妙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会其中的三味。
    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从2007年10月的33万亿元人民币下跌到目前的不足20万亿元,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每天都在寻求股市落地的支撑点,询问何处是这次下跌的大底,而均线操作者却正在安静地等待下一次的建仓良机。
    因为不论从120天线还是30天线看,现在都应该是不问世事,持币相待的最后时机,等到均线重新向上穿过60天、甚至120天均线后,
在移动平均线参数的选取上,到底是选取较长时期的60天均线、比较短线的10天或者5天均线,还是统一按照比较适中的30天均线进行操作?这始终是困扰实战操作者的一个大问题。

在“杂讯”和“遗漏”间平衡

从稳妥的角度看,当然越长的均线越可靠,如120天平均移动线,一般每年只会形成1~2次拐点,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例如,从2005年末持续到2007年年末的这轮大牛市行情,120天移动平均线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骗线信号,一直到今年08年1月份才形成死叉,接着就是腰斩行情,也几乎没有出现骗线。严格依照12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的交易者,应该既尽享了5倍牛市的大饕餮,又安全规避了最大熊市的大风暴。长期均线不容易出现骗线,也不会经常出现拐点,这是由其定义所决定的,要不怎么能叫长期均线呢?

    但是,长期均线也有其缺点,就是出现的交易信号很少,一年或者二年才出现一次交易信号,这在平均移动线理论中叫做“遗漏”。“遗漏”和“杂讯”往往是一对矛盾体,“杂讯”多,“遗漏”就少,而“杂讯”少的均线系统,如长期均线,“遗漏”就多。很多很好的操作机会,就容易白白浪费。所以,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恰当的平衡,始终是让平均移动线操作者感到苦恼的事情。

    在短期平均移动线中,如依据5天或者10天平均移动线,经常会出现很好的买入卖出信号。“遗漏”少了,但肯定其中的“杂讯”很多,所以大家现在一般使用30天均线作为操作的依据。

    当然,有人喜欢用29天平均移动线,认为可以先于使用30天平均移动线的操作者,快速建立自己的仓位;也有人喜欢用31天平均移动线,希望等到趋势更加明确的时候,再动手不迟,这些都无可厚非。

    实战中,30天平均移动线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交易系统。在一般的年景,指数的30天均线大约可以提供大盘4~5次的操作机会,当然个股机会就更多了,而且30天均线一旦形成趋势,操作者还是有一定收获的。

    事实上,如果今年严格按照3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1月18日就能很顺利地逃顶,空仓到印花税行情小赚一笔再空仓,一直到现在等待可能出现的后奥运行情,这样能使资金安全绝对有保证。

目前最后30天平均移动线还是被轻易击穿,这表明市场极度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迷信政策,寄希望于政府出手救市,在这次下跌中的损失应该是十分巨大的。一般来说,熊市后期,大家已经对于价格比较麻木,大盘跌50点或者100点,其杀伤力绝不逊色于大盘从高位下跌。

    而利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就可以比较容易躲过这次下跌。也许最近的下跌是这轮熊市最后的一次下跌了,但是如果在这次下跌中投资者损失累累,可能就再也没有勇气抄底了。

    从最近的行情看,如果30天均线开始走平并翘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买入信号,当然均线系统现在还没有金叉,还需稍微等候这周探底。

用扇形理论揭开K线秘密

    事实上,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是可以做一个转化的,我们姑且把这一原理定义为移动平均线的“扇形原理”。

    我们知道,中国股市每一个交易日有4个小时,每小时等于12个5分钟,那么每天就有48个5分钟。也就是说,日K线实际上可以分拆为48个5分钟K线。

    在日K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交易日最后的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收盘价,看不到在这一天中股价如何变化,但是5分钟K线就可以清晰地显示股价运作的细节。

    我们把这种打开的过程看作是如同打开扇子的过程,当扇子合拢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一旦扇子徐徐打开,所有的K线秘密一览无余。

    在平均移动线的运用中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看5天平均移动线,只能看到5个收盘价和1个平均价,但是,如果我们打开5天平均移动线,同样看5天的股价运行和移动平均线,这时我们看到的是240个价格和一条240个单位的平均移动线(每天有48个5分钟,5天有48?=240个5分钟)。

    尽管在日K线和5分钟K线图上,这两根线的线形基本一致,但是从观察者的角度看,5分钟的图形要比日K线的图形舒展得多,内涵丰富得多。

    这样,我们就把短期移动平均线和长期平均移动线统一起来。如果不看时间单位,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可以进行任意切换,5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5分钟K线,30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半小时均线。

    反之,许多投资者喜欢看月线,看年线。实际上,月线就是约22个交易日的K线组合,10个月的月平均移动线就是220天的日平均移动线。

    有时候,在一天的交易中股价一直下跌,只是最后几分钟被急拉上去,虽然在日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漂亮的中阳线,但是事实上,如果打开5分钟K线图,股价运行的秘密一目了然。

    所以在实战操作中,如果电脑容量允许,我们应该尽量保留长期的5分钟、30分钟K线,在观察的时候,尽量看5分钟、30分钟K线的长周期均线。依据长期均线不容易产生骗线的规律,赢取尽量大的利润。



 

  在一般实战中,我们比较倾向于运用15分钟K线图进行操作。现在通用的乾隆、行情软件,在均线周期切换中都有切换热键。从日线图到15分钟图往往就是一键转换,这样,我们在日线图和K线图之间就可以很顺畅地进行切换

    当然,在K线周期的转换中,5分钟、15分钟K线有时因为成交量太少,经常出现不连续的K线。实际上,这也是所有K线在运用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在成交量少的时候技术指标往往失效,这个原理我们将在今后的论述中展开。

 

                                              如何在使用中规避“X”交叉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三)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操作中,所谓的“骗线”就是指在空头市场,股票价格向上击穿了移动平均线,但是没过几天,价格又回到了均线的下方,使得此次操作陷于套牢境地;或者反之,在多头市场,股价向下跌穿了移动平均线,操作者依照纪律卖出了所持仓位,但是没有几天,股价又回到了均线上方,重拾升势,使得操作者眼睁睁看着价格上升,失去了获得更大利润的机会。

    在前期的文章内,我已经从大的方面讨论了如何看待“骗线”的方法和态度,这次,我们要从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设计出如何抗拒“骗线”的方法。

如何应对“X”交叉

    在诸多“骗线”的形态中,移动平均线出现最多的就是交叉骗线,俗称“X”交叉。所谓“X”交叉,就是在一个多头市场中,移动平均线还在下降的途中,股价就开始上刺均线,通过股价在均线上方的多日驻足,最后提拉均线,跟着股价上升。这个与移动平均线的经典用法是不同的。移动平均线最舒服的用法,是均线走平的时候,从下方刺破均线,从而拉动均线上升。(空头市场相反)

 

 

在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中,如果能够解决“X”交叉所形成的操作失误,那么,运用均线理论炒股,那简直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所以,一批又一批的移动平均线的高手,都在顽强地和“X”交叉做各种各样的斗争,力图找出能够抗拒或者减少由“X”交叉所形成的失误,从而增加股市收益率。

    现在有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2根移动平均线,组成一个黄金交叉的组合。由于单天的价格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干扰,所以,我们就选取一根短期均线作为操作的参考,来平滑每天的波动杂讯。例如,在按照30天均线进行操作的时候,进出不直接采用日K线,而是运用5天均线。当5天均线和30天均线形成交叉的时候(在多头买入市场叫金叉;在空头卖出市场叫死叉),就算30天均线还在下降趋势中,我也可在靠近30天均线的地方买入。

    当然,在买入后的几天,30天均线还在缓慢向下移动,如果这时股价下跌,尽管股价已经跌破了买入成本价,但是可能还是处于30天均线上方。如果这时抛出,按照移动平均线法则,是亏损的。那么,这时,比较经典的做法就是跌破5天均线后卖出(见图2)。当然,这种操作的风险在于,可能股价在跌破5天均线后,又反身向上,继续上涨,这样,可能就错失了后边的行情。(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往往不小)。

 

但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套牢风险很小,大不了就是错失行情。如果按照股价沿着5日均线一路上涨,并最终把30天均线也拉升向上,买入者当然也可以顺当地坐一次电梯,赢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反之,如果股价在伴随着5天均线上刺30天均线后,又下跌了,按照5天均线抛出,至少这笔交易是没有损失的(这里忽略交易成本)。进有收益,退无风险,这样的投资应该值得一试,更何况在股市操作中,不怕不赚,就怕亏钱。只要不输,在股票抛售后,总能等到下一次买入机会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平均线的最大优点,它也许并不是最能赚钱的技术指标,但是绝对是风险最小的技术指标。

    在黄金交叉的具体运用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选取参数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运用15分钟的60个单位移动平均线作为短期均线。为何用这根线?主要是因为这根均线相当于4天半的移动平均线,和5天移动平均线差不多。

    这就用到了“扇子”理论,在5天和30天移动平均线的黄金交叉点的附近,我们打开了一把“扇子”,5天均线看不清楚的地方,用15分钟的60个单位线就一目了然了。

宁可不做碗 不可不逃锅

    还有一种走势,叫碗状和锅顶。一簇K线在一个类似圆弧底的均线上堆积起来,形成一个碗状的结构,最后一根阳线冲出颈线位,形成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或者相反,一些K线在行情尾声的时候,形成了一个类似锅顶的形状,均线成为锅盖,当一个中阴线出现,股价如水银泻地,一路向下。

    在这两种情况中,碗状走势最后形成行情的情况不多,尤其是在熊市中,经常会有阴线破坏这种行情。

    而锅顶行情最后下跌的概率就大得多,80%的锅顶行情最后都很经典地跌下来了。所以,一般均线操作者都会谨记一句俗语:“宁可不做碗,不可不逃锅。”碗状结构不做不要紧,以后有得是机会,大不了不赚;但是如果有持仓,看到过锅顶的形状,一定得先卖出以规避风险。

   

选取均线参数有窍门

         这里,就又遇到一个什么时候长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何时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的问题。

        具体如何选取均线的周期参数,有两点原则可以参考:第一,成交量大的时候,短期均线往往比较有效,反之,成交量小的时候,就是流动性差的时候,短期均线就很难有作用。例如,在B股市场,由于流动性不足,5天、10天移动平均线经常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就算30天移动平均线也往往失效。只有在大行情来临的时候,中短期均线才有用武之地,而60天移动平均线,乃至更长的移动平均线,往往能够指明行情的大致方向。在熊市阴跌行情中,短期移动平均线也没有什么用处,而60天、120天移动平均线的指示作用则非常有效,其背后的原因也就在于阴跌行情中,往往换手率较低。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成交量也是指的换手率,而且必须是有效换手率。投资者经常会看到一些股票的换手率很高,但是股价反应很呆滞,在图形上看到的是一个经常横盘的走势,价格变化不很光滑,这一般就是庄股走势,说明筹码被庄家全部控制,这些成交量都是庄家的对倒盘,其实际换手率极其低,所以,运用短期移动平均线就会中了庄家的圈套。

    第二个原则是,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往往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用一句行话说,就是乖离率较大的时候,往往是短期均线较有效的时候,反之,则是长期均线比较有效。一般来说,股价总是围绕着长期移动平均线运动,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按照均线理论,在图形上,要么是均线向股价靠拢,要么是股价向均线靠拢。由于长期均线变化比较缓慢,所以,这时短期均线就比较容易发生作用。

    还有一种操作方法,叫做乖离率。就是当股价远离长期均线到一定的程度,一有机会,就反向操作。例如,当个股相对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乖离率大约30%的时候,如果股价在长期均线之下,就寻找机会买入股票;当股价向长期均线回归的时候,就抛出股票获利。当然,由于中国的股市还不能做空,在期货操作中,则可以反向操作,即当期货价格在均线以上很远的距离,例如30%以上时,就开始在期货价格上加码做空,越涨越买;一旦期货价格向均线靠拢,就平掉手中的仓位获利了解。

    当然,这种做法也为一些比较严格执行移动平均线法则的操作者所不认同。一般来说,他们认为,不能和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反向操作。例如在长期均线向上的过程中,在期货市场不管何种情况都不能做空;反之,在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下降的过程中,不管短期均线如何完美,绝对不进行任何买入或者多头操作。这样,尽管肯定会失去不少很好的机会,但是也可以少犯很多冲动的错误。还是那句老话,在股市操作中,赚得少,赚得慢,无所谓,宁愿积小胜为大胜,依靠复利一点点做大,也不要始终在大输大赢中辗转反侧。

    按照精确算法,在沪深股市中,如果一次操作输了3%,那么下一次操作赢了3%,如果不算手续费,其总资金就会折损0.09%(如果算上0.8%的A股手续费,损失为3.6%,即(1-0.97-0.008)(1+0.03-0.008));如果一次操作损失了10%,再赢了10%,不算手续费,本金将折损1%(如果加上手续费,则本金损失3.7%)。扩大之,如果输赢各为50%,则算上手续费和不算手续费的本金损失分别为25%和26.5%。也就是说,不要小看输输赢赢,小的失败,都必须以大的胜利才能挽回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量避免小的失败,也许是移动平均线原理最值得提炼的精髓。当然,在均线的操作中,也会经常有非常经典的时段,可以让遵守纪律,敢赌敢赢的操盘手赢得很安全的利润。一般在股市操作中,如果用好均线理论可以使人有时在短短几个星期内赢得二、三倍的非常轻松的利润,而接着又躲过50%以上的暴跌。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严守操作纪律的基础上。曾经有一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在录用新的员工中,尤其喜欢有军人背景的职员,这应该不无道理。记住,任何人性的一个小小的缺点,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为人们带来太多麻烦,但是在金融投资操作中,往往会被放大一千倍乃至十万倍。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引用前人的理论让大家注意周线技术分析在实战中的运用及技巧就是为大家打基础,只有这样注意均线理论的应用才可以在大熊市找到好股抗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