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长什么样求图:观察家眼中的创业板 五大弊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5:46:11

  五个观察家眼中的创业板之一:寻租者的创富板

  创业板的确有很大问题,已经成了一个“创富板”,和我们的初衷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背道而驰

  创业板有三个目的:一个是让未来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筹集资金、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公司制度,让它能够成长起来;另一方面,让创业家们能够获得与他创业相匹配的财富增长;第三个,能够让投资者分享未来高成长性企业带给社会的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支持创业板。但从目前运行状况来看,创业板的确有很大的问题,和我们的初衷有很大差距,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背道而驰。

  现在的创业板已经成了一个“创富板”。如果它真的是为创业者提供创富的机制,倒没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这其中有大量的寻租者,他们手里有一些权,这不见得是当官的行政权力,也可以是保荐人什么的,反正对上市这件事情有某种影响,他们就能到处寻租。

  这些人扰乱了市场的规则,破坏了市场的理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实话你给他100万股、500万股,你说他就能把你弄上市?未必。但是你不给他,他会让你上不了市,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始终认为创业板企业,对后进来的股东在审核的时候要严格。如果说股东没有持有一年、两年或者是后面加塞进来的,这些人就不能加进来,你没有尝到这个企业初创时候的风险,你现在要获取这么大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

  制度的设计应该鼓励创业者获取财富,如果让投机者们获取财富,这个制度肯定是不好的。就个案来说,到底是真正意义上的增资扩股,还是突击入股,需要专业人员看清楚,这是看得出来的。

  这里面有个问题,券商直投。一家券商既有直投业务、又有承销业务,既有自己的利益,还要作为一个中介。它还能够公平地披露公司信息、提供公允的建议吗?两者是矛盾的,利益是冲突的。

  中国的证券公司,做不到这种公平性。想想2000年IT泡沫之后,美国出台了萨班斯法。这个法把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审计和咨询业务分离,之前是捆在一起的,捆在一起就会有问题。现在同理,证券公司直投就相当于它的顾问业务一样,承销就相当于审计业务,捆在一个主体上面肯定不合适,加上我们自律能力很差,所以一定要分离。证券公司可以有直投,但是直投的企业不能自己做分销。但也有人让别人入股自己承销的公司,别人承销的企业又让你入股,那我就说应该有三年追溯期,过了三年我就不管了,三年之内不能相互交叉。

  更重要的是,有的保荐人有时候自己也做直投,但他不会以自己的名义,会拐个弯,这是严重的内幕交易。什么是内幕交易?一个是《证券法》上规定的,还有一个是没有规定的,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行政法规加以补充。

  还有一个群体,公司高管,很多都持有股份。目前出现大批管理层辞职的现象,管理层都辞职,这个企业还有希望吗?辞职不就是为了加速套现嘛,你要觉得有希望的话肯定在那干呀。对这些人,上市之后时间很短辞职,想套现的,对他的套现要加很多附加条件。上市之后管理层要辞职,比如不足三年、五年辞职的,它的锁定期要无限拉长,加约束条款。比如你在这儿工作了五年,上市以后三年,然后过半年套现,没问题;上市不到半年就走了,一定要到五年后才能让他卖股票。

  创业板现在到处是漏洞,我们要把漏洞都堵住。我对创业板有信心,因为中国经济在成长,我们有大量中小企业资源,大家都上市,就有源源不断的东西过来,何况我们的门槛、规则都在。

  五个观察家眼中的创业板之二:门槛高 无意义

  政府的“父爱”情结能带来一个好的创业板吗?创业板对企业的激励为什么更像毒品而不是粮食?创业板的下一步会怎样?

  我认识的既得利益者很多,对于创业板,这些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说什么的,比如那100多家公司,他们绝对不会对创业板不满的。大家都很开心。我一哥们儿给一公司投了150万,现在市值4亿,暴富。能不开心吗?

  不过我不开心,因为创业板走到今天绝对走偏了。跟我们这些市场人士呼吁折腾十年,想要的那个创业板完全不是一回事。

  门槛过高,失去存在意义

  这几年提倡搞自主创新,有人说那资本市场如何支持自主创新呢?搞个创业板,自主创新嘛。你看,深圳的主板是个民营中小型企业,上海是国有大企业,那么搞一个创 业型企业的板块,也挺好。

  创业板应该是这样一个汇集创业型小企业的板块,它应该是一个门槛较低、融资量较小、上市进程很快、扶植一大批小企业的市场。10个亿就能支持20、30家企业,每个小企业拿个3000万、5000万,那会是个惠及民生的事情。

  创业板门槛现在比中小板门槛只高不低,这是怎么走过来的呢?证监会要对民间负责,我要是把关不严就会祸国殃民了,要求企业的财务指标有一个很陡的曲线上来,你要是走平了创业板就不要你,在这点上中小板就没有创业板门槛高了。你2007年~2010年每年都挣个4000多万元,好,中小板可以上,创业板不要你,创业板需要的是2007年~2009年坡度上升的,2008年金融危机嘛,你可以下去一下,可以是“耐克状”的,但2009年、2010年就不给你这机会了,你必须这样的,而且最好达到30%的增长率,50%更好,如果100%欢迎你上。

  本来纸面规则说好了连续两年净利润超过1000万就行,后来媒体报道说年利润必须高于3000万,证监会专门辟谣说没这个,其实他就是按照这个执行的,说没这个是不想公然推翻纸面规则。

  创业板的门槛这么高,那你说这个创业板还有什么意义啊?从现在看这个板块的推出对市场是一个伤害。

  对企业要求这么高,只会带来两种情况,要么是假的,要么是脱胎于大企业的一个团队出来创办的企业。打个比方说,麻省理工学院回来一个张朝阳办企业,你总得亏几年吧,打平得几年,然后赚点小钱,创业板最初是为这种人设计的,现在给了另外一些人可趁之机,他们有社会资源,他们能迅速攒出一个或真或假的利润指标,让发审机构感觉很高兴,把它交给股民。但这往往会有问题,搞得利润太失真了以后难以为继,因为年均百分之百增长的企业毕竟是很少的。

  因为它叫创业板,人民群众热情高把它搞得溢价比较高、发行价比较高。这样一来,证监会更紧张,更谨慎的把关,导致供应量更小,发行价又变得更高。创业板上市你说股价没有60块钱,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

  抓骗子而非选美人

  政府如果管松一点老百姓就会抱怨,那岂不是骗子横行吗?其实,政府识别不了的。微博上经常会有人说,这是个骗子公司,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所以识别骗子要让市场去实现。美国就是一个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你有本事忽悠、骗人,很难骗成的,而且很可能把自己搞一身骚,因为美国股东大规模诉讼的话,弄不好给你上升到欺诈,再往上一发展就是刑事犯罪了。

  对于政府来说,现在应该抓骗子,不应该选美。让小伙子自己去挑媳妇儿,你打击那些伪装的美女,一抓是男的,政府应该干这事,发现了要抓起来。不能说我推出这一批名模,再推一批名模,不能跟公众说你看这漂亮,你就买这个。就跟卖杂志一样,摆出来10本杂志,你们想买哪个买哪个就完了。现在政府说,这个书架只能放这个杂志,我看了,没问题,而且他们看得还很辛苦。

  证监会不能去做自己根本不胜任的事情,去分行业制定倾斜政策,这对一些企业来说太不公平了,有些企业原来好好的要上创业板的,举个例子吧,有个洗衣服的公司,他给工厂的工人洗衣服,洗得很好,而且还注意环保节水很多,所以它是非常好的企业,但是因为它是洗衣服的企业,一点创意没有,所以证监会就说“不行,你得报中小板去,创业板不要”。

  证监会的唯一职责是保护公众投资者,证监会网站自己也这么写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句话千真万确。但是,你不能通过选择好企业、选择好行业去保护投资者,你应该打击欺诈,哪怕是个洗脚按摩的,别做假账,也可以上创业板,做假账我抓你,不做假账我夸你。

  加大供应是王道

  很多人觉得创业板现在这样搞会有股灾。其实只有100多个公司根本搞不起股灾,股价跌去80%才叫股灾,今年有些公司可能会跌一半,那也没关系。因为一个公司平均算50、60个亿市值吧,总共5000亿、6000亿,每天换手率5%也就是300亿,几个股市大鳄就够炒它的了。所以别指望用崩盘的方式让政府警醒,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创业板这样了,很多人还在拼命往里跳,其实都是明白人,就是因为钱太容易挣了。

  比如说想上市的,有个公司利润3500万,还不赶紧上?全地球五千年历史上哪有这么好的骗钱机会啊。你只要进去拿个批文。上不去的就会骂,但有一线希望都会觉得非常好,千万别给我改变格局,我要先上再说。

  创业板对公司的激励本来应该是粮食,但现在已经像毒品一样了。我认为面包、奶油、咖啡都行,但千万不能是毒品,毒品会使人犯罪嘛,有些会为了毒品暴利杀人的。

  VC、PE也很爽,只是希望套现之前别崩溃。券商很高兴,明里暗里赚。散户呢?觉得很好,有涨有跌,跌了我买点,涨了我卖掉,创业板震荡大,连着三个涨停板。其实散户最冤。

  谁觉得不妥呢?只有你我这样的人觉得不妥,帮闲,咱们又没有真正的参与市场,又觉得这样不对。这种人很少,你想想,多弱势啊。你说不对,人家说你一边待着去吧,又没挣着钱,嫉妒;你说要搞1000家上市公司,解决就业多好啊,人家说那市场就崩溃了,所以很容易被否掉你,说你这个思想太幼稚,你冒进。我跟证监会级别不低的朋友也说这个事,他说这个事谁管啊?现在挺好,这就是现状。

  中国资本市场都是“聪明人”搞出来的,股票不用卖,不用推销,不用路演,自然会有人认购,上市你说够贵的了吧,还能涨一倍。所有的原因都是供需不平衡,但是每一个聪明人都参与供方,蠢的人、没有声音的人都是在需方。

  需方是散的,就是群众;供方在后头,指挥的。我认为最聪明的散户就是申购新股的人。这也很奇怪啊,全世界就中国有这种生意模式。

  虽然我们每天在说取消审批,但从可行性上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现在可以做的是加大供应量,用任何方式加大供应量都可以。

  大家想想,创业板第一年起码得挂个三五百家吧,他折腾了一年,号称委员们连轴转,没有公休,周末都开会,讨论、看材料,搞了120多家,按这个速度,十年1000家,1000家创业企业对中国毫无意义,创业板十年上市5000家退市1000家,那才是差不多的。

  所以下一步势必要降低门槛,就是回到当初的文字标准上去了。之前一个企业今年1200万利润,去年500万利润,就会被打回去,嫌他规模小,这在美国可以起诉证监会,你说我哪个地方不符合你条件了?

  五个观察家眼中的创业板之三:实质审核可休矣

  创业板的问题出在了哪里?发审委对于创业板发挥了什么价值?实质性审核会对创业板的发展造成什么后果?

  创业板成立到现在正好一年,随着其对资本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比如PE腐败、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等,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创业板特有的,但正因为是创业板,人们对它更有期待。人们希望创业板管理层能在制度层面上有更多的创新,化解上述矛盾,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探索性甚至开创性的贡献。

  目前创业板的突出问题是优质公司太少。中国不缺乏优质的公司,但很多新兴行业、新模式的高成长公司都选择在海外上市了,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的VC、PE投资这类企业较多,基本上还是海外的小红筹结构,要转成监管部门需要的国内结构有一定的难度。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上市发行制度,在国外上市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投资故事能不能打动投资者,证监会或交易所并不做实质性审核,只是做例行的合规性审核,审核的过程和时间是透明和可预期的。这种以企业为本的审核理念,明确了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边界,形成了拟上市企业群体与投资者群体之间的充分博弈关系,保证了优质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而专业并智慧的投资者能够比非专业和非智慧投资者有更高的投资回报水平。

  因此,在我看来,当前创业板发展的主要矛盾出现在新股发行环节,大量的优质公司因为实质性审核望而却步。而吸引最优质的公司上市才是创业板成功的根本标志,因此,现在判断创业板成功为时过早,能否改善现有发行制度,建立与未来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审核体制,特别是最大程度地弱化审核制度中的实质性审核机制,应是创业板管理层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谓实质性审核就是对拟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判断,并有权对企业的发行申请进行否决的制度安排。相对于合规性审核,实质性审核涉及拟上市企业的研发、管理层素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及销售、企业文化及价值观、行业前景等因素,其本质是代表市场所有的投资者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

  目前由发审委承担实质性审核职能的是证监会的制度安排,但由于整个发行审核制度最终会落在实质性审核上,证监会的预审阶段,即名义的合规性审核阶段其实也一直贯穿着实质性审核。实质性审核相比合规性审核,有2个特点:

  1.难度大。一方面,少数审核人员代表市场所有投资者判断拟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对审核人员的综合型专业素质以及道德水准要求甚高;另一方面,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投资者一般通过拟上市企业的风险收益比衡量发行价格是否合理,离开发行价格判断拟上市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而决定该不该上市,很不科学。

  2.主观性强。少数审核人员具有不可避免的价值偏好,但他们的偏好无法覆盖不同行业、发展阶段和业务模式的企业。

  因此,对拟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审核的结果必然造成以下后果:

  1.审核过程复杂化,审核的时间不确定,造成上市排队等现象。据说排队审核上市是世界范围内证券市场中国特有之现象,由于审核人员的人数、精力和专业知识有限,拟上市公司不得不经过反复的、冗长的论证和认可,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上市审核程序,审核时间和上市日期均不具有可预测性。很多想在国内上市的小红筹企业最担心的就是上市审核的不确定性。漫长的审批不仅严重阻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更使企业不得不耗费额外的大量内部资源服务于监管部门和发审委委员以期获得上市门票。

  2.监管部门和发审委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土壤或空间。由于上市难、过程和时间不透明,某些企业为了上市不惜血本打通关节。市场也有专门吃这行的中介机构和个人,他们跟一些审核人员和委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审核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来赚钱,这类中介机构大多数是骗子,但他们在市场中长期存在,也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审核人员利用审核权力交换其他利益的动机肯定有,很多会计师和律师成为发审委委员后业务量会增加,其他隐秘的利益输送根本无法察觉,现在流行的所谓PE腐败其实包括与审核权力接近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所以治理PE腐败的核心也是要淡化实质性审核。

  3.严重误导拟上市企业和投资者。由于审核人员不可避免的价值偏好,企业耗费大量精力研究和竭尽所能满足监管部门的偏好,如募集资金投向、业务发展战略、业务模式等,有时不得不以牺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增长为代价;由于审核机关代表政府信用,以散户投资者为代表的大量投资者习惯性地认为能够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必然是质地优质的公司,难以树立明确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也不会形成独立判断上市公司质量的专业能力,助长了国内股票市场的投机博傻气氛,大量缺乏专业判断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散户群体又制约了中国机构投资者专业水平的提高,因为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博弈比机构之间博弈要容易得多。

  4.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天性,可能使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无法上市。现有的发行体制,企业能否上市,上市以后表现如何与审核人员和发审委委员并无关系,而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对投资价值产生实质影响的小瑕疵却很多,都可以成为否决上市的理由。因此,除非有利益驱动,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使保守甚至僵化的审核理念大行其道。但创业板企业的核心是创新,因为创新,其业务发展过程和模式起初不容易被大多数人包括审核人员理解,如果对其实质性审核,这种类型公司会不可避免地被怀疑、误解甚至被否定。从而将那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好企业扼杀在发展初期,当然这样也不会培养出中国的微软、思科、苹果、谷歌。因此,用实质性判断思维审核创业板企业,将无法使大多数真正创新的优质企业进来,最有可能发生的是平庸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大行其道!

  5.扭曲了中介机构的专业技能,阻碍了投资银行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是投资银行的价值和生命力所在,但目前国内投资银行在承销业务上总体摆脱不了律师加公关的运营模式,律师是指习惯的作为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进行政策解读;公关是指帮助企业与中国证监会和发审委委员的沟通直至获得证监会批准。

  中介机构在上市过程中工作高度细分,律师、会计师各有专业领域,现有券商的保荐人,比较精通证监会法规条文和财务知识,即其专业技能基本体现在财务和法律领域,但投行再专业也无法且不能替代会计师和律师的专业工作。投行的专业技能是综合运用商业、法律、财务知识,用数字、行业知识、商业逻辑讲出一个美妙的投资故事并吸引投资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而现有保荐机构的资源是围绕证监会转的,较少考虑企业的市场地位、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只要财务指标够,符合证监会规定的行业偏好且历史较干净就开始做,忽略了独立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专业投资者的培育和开发,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不能根据对行业或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获得发行机会的能力。

  就实质性审核本身,创业板涉及的行业和模式比主板和中小板多得多,做实质性判断难度也要比主板和中小板高得多,要求所有审核人员具备实质性判断能力过于苛刻,甚至不可能。

  创业板的推出,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完善创业资本退出机制,有助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结构转型。监管部门如能弱化发行制度上的实质性审核,专注于合规性审核,增加审核的透明度,缩短审核时间,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创业板的示范效应才能诞生出中国本土的伟大企业。只有这样,创业板才算成功。

  五个观察家眼中的创业板之四:真华谊与伪华谊

  华谊兄弟上市之后,影视圈里震动很大,都开始准备。但分析起来也没几家了:保利博纳已经准备上海外,小马影视原计划上海外,最近可能会有些变化,但是还没有定。海岩的海润影视也基本是海外架构,剩下的就基本已经上了,比如董平的文化中国、橙天娱乐在香港交易所上了,星美已经是海外上市公司。影视公司里真正剩下的排名靠前、而且还没上市的公司其实不多。

  但是这挡不住那些影视老板们的冲动。很多一年拍一两百集电视剧的公司纷纷开始拍电影,以为一年再拍俩仨电影就是华谊了。其实,真华谊与伪华谊的最大区别不是码出来的业务结构,而是真华谊一年七八千万利润基本能看清楚,伪华谊只能靠乐观预测和命好。

  最近我接连听到几家试图登陆创业板的国内影视公司到处求人帮忙、试图通过不具有实际商业意义的合同“创造”收入和利润的故事,其大胆和荒诞程度令人发指。他们是这么做的,去跟一些大牌艺人谈,假如艺人的合约原来在别的地方,现在就把它带过来,艺人在原来公司的钱该怎么拿怎么拿,这些公司一分钱不挣,就是要一个名义上的收入。通过艺人合约,做一个虚假的账上收入。不知道这些馊主意是创业者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券商出的,但这些“创意”大行其道,我觉得创业板上挂着的不是企业是炸弹。

  不仅在影视圈,这种现象在那些打算上创业板的企业中都很普遍,这类企业,看它的收入结构就能看出一二,如果不是一笔一笔累加出来的,而是仅仅靠一两个大合同做出来的,收入过分集中,来源又是那些大家没有听说过的公司,往往都有问?题。

  前段时间,听说某家公司为了上市,竟然把好几吨产品拉到公海倒掉,就为了获得支持假出口销售合同的海关记录。有时候我会琢磨,是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让那么多平时人模狗样的大老爷们活得如此不堪和没有底线?

  人民币基金的PE圈子也很疯狂。现在,全中国90%的人民币PE都只有一个投资策略:找到2000万~3000万元利润的企业,然后磕发审委,赌创业板。

  都是一帮有钱人,每个人拿出几千万,随便就做个基金。通过人脉关系,先从证监会那边想办法了解什么样的企业容易过会,然后利用各种渠道找到那些每年有两三千万利润、行业对口的企业。这些企业有些是地方政府介绍的,有些是朋友推荐的,有些是他们自己挖掘出来的,他们还雇了一些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些人有同学去了别的PE或者VC,私下里一聊就知道那些有名一点的基金公司都在看什么项目。

  接下来就好办了,直接把企业的老板约出来吃顿饭——因为他们能约到这些老板最想见的、能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上市的人。几顿饭吃完,将来上市前景如何他们也就都心里有数了。

  他们也不做尽职调查,通过关系到税务局查企业的税,就大概了解一家企业的情况了。如果投进去之后发现不好,还可以通过低价入股,贿赂券商、会计师做假账,目的只有一个:上市。

  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不重要,市场地位不重要,甚至连企业是做什么的也不那么重要。如果在一个市场中用这么简单的“策略”就能成功,这个市场长得了?吗?

  再说创业板这一年的表现。如果整体回顾一下,创业板这个开场应该是很糟糕的,打分的话,我觉得几乎在及格线以?下。

  评价一个市场本身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大致有以下几个标准:

  一个是它本身的美誉度、公众形象,比如纽交所、香港,这些市场非常国际化,拥有大量领军企业。第二个要看企业的数量以及流动性。第三个方面就是看这个市场是否真的孕育出、或者存在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纳斯达克之所以成为纳斯达克,是因为它有大量在科技界、新兴产业尽人皆知的品牌企业。

  除了第二个维度因为时间太短,无法考量,从其他两个维度来讲,创业板都是失败的。创业板几乎没有美誉度,大家都觉得它是一个垃圾板。虽然里头也存在一些表现还不错的优秀公司,但总体来讲,鱼龙混杂的程度非常严重。而且创业板里各个行业里的领袖非常少,可以说凤毛麟角,反而积聚了一些在行业里面前三十名都难排到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依靠不实收入混进来的。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很多正经想做点事情的企业对创业板唯恐避之不及,但凡有机会上主板、中小板的企业,现在都远离创业板,虽然创业板有很高的市盈率。

  我们最近做的几个案子,都是做了海外架构的中国公司想往回翻,只要条件满足了,他们一定是上主板或中小板,而不是创业板。很多企业主不愿意与那些在这个行业里根本提不上名的企业为伍。他们会选择中小板或主板,成为在那个板里第一家行业内上市的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创业板目前这种状态很难长久下去,不确定性会很大。一是有可能会大幅回落,或者爆发出一些大丑闻,导致大家对创业板整个失去信心。而且,假如管理层意识到这个问题,踩刹车来调整,有可能造成一管就死的局面。因为这脚刹车你不知道他多用力、踩多长时间,一旦他需要作调整,很可能创业板会成为最慢的市场,虽然现在看着排队好像快一点。

  这也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在创业板开板之前,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是规则的制定,另外一个方面是企业储备。中国风险投资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小20年了,海外的风险投资基金起步早,特别是最近十年,大量的优秀企业都已经做了海外的架构,准备去海外上市,他们是瞄准纳斯达克去的。这些企业如果适合上纳斯达克,按说应该也适合上创业板的。创业板开设之前,如果你不在机制上,不在这个法律框架上,能彻底把境外境内打通,让原来准备去境外上市的公司可以很方便地退回来上境内的话,其实等于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减少了大量优秀企业的供给。

  如果他们在创业板开板之前能让这些做了海外架构的中国的企业很方便地转身,回到境内的创业板,我相信创业板不会是今天的情?形。

  现在企业想回来都很麻烦,中间会有很多的事情,涉及一整套的法律法规体系。WTO这么多年,中国在行业准入方面仍然有很多行业限制,为了限制中国企业出去,做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当初制约了他们出去,这些企业绕过这些法律法规出去了。现在要回来,同样要面对那些当初制约他们出去的法律法规。

  五个观察家眼中的创业板之五:好公司落跑海外

  为什么很多好公司跑到境外去上市,不让境内的投资者分享成长的果实?现在创业板估值那么高,以后是不是再也没有公司去境外上市呢?被人为隔绝的境内外资本市场,最后会形成怎样的格局?

  曾经,好公司达不到A股上市标准

  很多中国投资者经常抱怨,为什么像腾讯、百度、新浪这样的“好公司”,都不在A股上市,而是跑到美国、香港资本市场上去了。最初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公司在A股根本上不了市。

  上不了市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

  1.财务指标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只好去美国上市。

  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个疑问。百度2003年才宣布赢利,至上市时的赢利记录只有两年。而直到上市当年前一个季度,百度的净利润才只有30万美元,相当于240万元人民币,这根本达不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条件“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即便今天有创业板了,百度同样达不到创业板的条件:“最近2年连续赢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赢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

  百度还算好的,新浪搜狐网易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公司不要说赢利,连赢利模式都说不清呢,更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

  2.因为A股不堪“圈钱”,特定时间段发行暂停新股。

  比如某次股市暴跌之后,很多投资者要求停止IPO,以阻止“资金被分流”。没想到监管部门从善如流,真把IPO给停了。但企业还是得融资啊。所以这段时间,中石油中移动这些比较优秀的央企都跑到香港去圈钱,此后也去美国发行了ADR(即美国存托凭证,是面向美国投资者发行并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的存托凭证)。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中国的监管部门是最为投资者着想的监管部门,特别害怕投资者买到质量不好的股票,所以不厌其烦地设置了严格的上市审核程序;还害怕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炒股亏钱,所以不但设置了涨跌停板这样的“保护措施”,还经常为了二级市场的稳定“调整IPO节奏”。

  这样美好的设想,结果却完全背离初衷。A股上市公司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成长性最好的公司,给投资者带来最高回报的公司,基本都跑到国外去上市了。而A股依然是全球波动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结论可能也比较简单:监管机构不应该也不可能通过上市审核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负责,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是过往财务数据这些固态指标可以锁定的;监管机构不应该也不可能对二级市场的波动负责,市场的波动也不是涨跌停板或者“IPO节奏”可以遏制的。

  不过,在监管部门的精心呵护下,A股确实有它的神奇之处,就是现在的融资功能超强,尤其是去年以来炙手可热的创业板,市盈率搞到几十上百倍易如反掌,家家超募,有幸上市的公司一个个笑开了花。

  有了创业板,还有人去海外吗?

  在这种人傻,钱多,速上市的格局下,还会有公司去境外上市吗?

  我认为还会有。

  首先还有很多公司永远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对于真正急需融资的成长型企业来说,即使现在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也还是高不可攀。

  即使达到A股的上市标准,也还有很多企业会到境外上市,原因为可能是企业的境外投资结构,而更重要可能是上市的过程、感受和隐性成本。

  一家公司要上市,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股权卖给愿意买的人,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意,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了中国难度最高的事情之一,上一次市相当于脱一层皮。在漫长的排队,等待审批的过程中,上市公司能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乙方”角色,不但要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还要承担数额不菲的表外成本。当初想为投资者负责的制度设计,对每个上市公司进行严格审核,已经异化成一个制度怪兽,不知是为谁服务。而选择去海外上市,除了海外上市的中国部分审批环节之外,上市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甲方”角色,能感受到投行、交易所都是为它服务的。

  另外,尽管A股融资能力较强,但企业要再融资、制定股权激励政策时,又面临跟IPO差不多的审批程序。而在境外市场,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更不用担心股民在再融资时骂你“圈钱”,这也是很多公司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有些公司来说,上市不仅是IPO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建立一个可持续使用的融资平台。

  归纳起来可以这么说,上市前的审核,上市后的交易,已经使A股形成跟境外资本市场有所区别的气场,你很难说哪个气场好,哪个气场坏,但企业还是会有所偏好。

  所以我认为公司去境外上市,并不会因为A股估值高而减少。也很难说,这些企业里面,会不会继续出现让A股投资者无缘的“好公司”呢?搜房网最近在美国IPO了,它是不是“好公司”呢?

  资本市场需要开放心态

  如果优秀公司总是不断到海外上市,那这问题何解?

  已经有很多人士支了招。刘纪鹏、曹凤歧几位老师近期写了一篇宏文《对创业板公平和效率缺失的反思》,建议A股市场不但询价方面要市场化,在上市公司的数量方面也应敞开供应,用上市公司的量来冲淡资金这个水,从而拉低估值。

  对发审制度进行更加开放的改革,直到改成注册制,当然是迟早要走的路。但如果认为光靠这个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太天真了,视野太窄了。

  过去的所有经验都证明,在中国,凡是开放的行业就搞得好,封闭的行业就搞不好,资本市场我认为也概莫能外。

  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改革发审制度,仅仅是很有限的开放,那什么是彻底的开放呢?

  资本市场的彻底开放,除了发审制度改革之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走出去,国内的钱可以自由地出去投资,国内企业可以自由地出去上市;另一个是放进来,国外的钱可以自由地进来投资,国外的企业可以自由地到A股来上市。

  外面的市场是大海,A股市场是湖泊,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湖海连通,这样才能解决堰塞湖的风险。当然,我们也要面对大海里的惊涛骇浪,但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成长所必须的。

  甚至,这都不是最终的图景。在资本全球化,交易电子化的大趋势下,资本市场的国界终将消融。一个账号,可以购买全世界所有的投资品种;一个市场IPO,全球各地投资者都可以买到。那时候,就根本无所谓在哪里上市了。

  这不是共产主义是什么?我敢打赌这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