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偏方治愈案例:努力实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贵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51:13
努力实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
http://www.gog.com.cn  10-12-30 10:43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嘉宾: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我省农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组长:王朝新副组长:宋明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 莹
编者按
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发展,是指农业直接采用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越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一步到位,而不亦步亦趋重复别人老路的农业发展方式。20世纪农业的发展与进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许多值得反思的经验和教训。因此,21世纪农业将在这些经验和教训上,产生许多新的变化。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同时也是我省农业发展到了自然因素制约、社会经济形态转变的新旧交替时期,一个更大的转折时期。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点和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将会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技术体系,这将意味着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将不断增加,使传统农业产业高新技术化;农业产业向整体化、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农业产品商品化、农业产业国际化;农业产品多样化、高品位化;农业生态化、生物种质资源多样化;保护农业法制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农业营运国际化。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农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表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多,而且农业在全省的GDP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实现我省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发展,既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对我省农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战略研究,促进我省农业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对此,本期专题作些探索。
名词解释
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
根据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含义及特征,结合我省农业发展现状及重点,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主要是指我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通过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借鉴、吸收和引进其先进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制度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形成并扩大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我省农业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明显的提升和发展的飞跃,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快速地进入新的发展状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意味着农业发展水平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意味着生产力布局实现全新的跨越发展,意味着落后的农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等。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既然是特定的、历史性的,它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而不是短期内就可实现跨越发展。不同的地区因其发展的基础和水平不同,实现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也不尽相同。
主持人: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请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有哪些?
嘉宾:首先,谈谈大力推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因此,要实现我省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必须解决农民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问题。针对我省农民全面发展存在的问题,关键是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创新能力。
农业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关键在于解放农民思想,更新农民观念。针对我省农民思想观念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思想观念的历史性跨越,应当重点积极引导农民摒弃封闭保守心理,树立开放创新观念;积极引导农民克服依赖观望心理,树立自立自强观念;积极引导农民消除单家独户心理,树立协同致富观念;积极引导农民丢掉嫉富挖富心理,树立容富赶富观念;引导农民抛弃小富即安心理,树立富而思进观念。同时,切实将教育引导与示范引带相结合,增强感染力;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感召力;将解放干部思想与解放群众思想相结合,增强战斗力。加强城乡“联姻”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思想教育载体建设。
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创新农技服务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农民科技培训;重视道德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
努力完善农民的现代化。所谓农民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把传统农民变为现代农民的过程,把非理性的、非科学性和非制度性农民演变成融理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民的过程,把墨守成规、小农意识极强、安贫守旧的农民转变成为勇于创新、富有开拓精神、现代意识强的现代农民。因此,引导和教育农民,最终实现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转变,充分发挥农民的现代化主体作用,乃是新世纪我省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我省农民现代化的本质内涵。
积极开创农民培训工作新局面。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培植与市场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民。整合教育资源,强化目标考核,优化培训机制;进一步拓展适应市场农业需要的培训内容;着力打造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
积极探索农民科技文化培训新途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培训重点,为形成产业优势提供技术支撑;强化农民市场理念,调整培训思路,培育联结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新载体;改进培训方法,加强培训服务,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全面推进实施“现代农民培训”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对青年农民的产业扶持和创业培植;结合项目实施,加快培训基地建设;组建巡回讲师团,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供智力保障。
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推进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其次,是大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历史性跨越。
我省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以农业维持生计。因此,实现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对提高我省农民家庭生存能力提高,是非常直接、也是最简便的方式之一。针对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现状,促进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历史性跨越,重点有:
搞好“沃土工程”建设。加大土壤肥力调查与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省耕地质量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抓好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实施洼地排涝工程;省财政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投入,以粮食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产区为重点,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和整治力度,将20%的土地出让金列为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土地整治;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采取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加大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我省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加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科技文化教育。
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建立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建立政府监管信息系统;建立社会化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第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造,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性举措。为加速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现就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性跨越,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着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壮大主导型龙头企业。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带动能力。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强化宏观指导,选准形式,建立基地,完善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法制保障。
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投入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保障机制。
不断提升加工企业档次。推进“产+销”一体化经营。努力完善农业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第四,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农业体系。换句话说,就是主要依赖于现代实验科学而建立起来的农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因此,推进我省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必须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基于我省农业发展的现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在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强力推进健康养殖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完善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业的现代设施装备和加强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第五,是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一句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大力推进我省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加快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效生态特种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建立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农业污染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决策系统;尽快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制定全省农业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是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基于我省的现状,重点完善“六大”体系。
完善我省种养业良种体系。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子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种体系。
构建农业历史性跨越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重新确定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取向和目标;积极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提高农户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努力营造农技推广良好的环境。
完善我省动植物保护体系。组织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动物保护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药残监控、技术支撑、物资保障等系统,全面提高动植物疫病虫害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
完善我省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重点围绕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开发、发布服务,建立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和地(州、市)、县(市、区)数据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平台。
完善我省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组织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沃土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中低产田土改良工程等。重点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突出公交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重点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围绕构建多开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体系这一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最后,谈谈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进一步深化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是推进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关键。基于我省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现状,结合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要求,重点推进以下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社会主义保障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深化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改革。进一步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
主持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期望,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推进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请问,对此,全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努力完成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
嘉宾:实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是我省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对此,全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完成我省农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我省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才能抓住我省农业发展的机遇,抢占我省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认识提高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时代要求上来,把思想统一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上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创造新业绩。
第二,深化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创新农业和农村体制。
进一步增强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主动性,加大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创新力度,努力消除影响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体制障碍,着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深化农业和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资本运营公司,不断扩大融资规模,建立融资工作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保障体系。
第三,扩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开放,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对外招商引资工作。
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我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着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要重奖农业和农村招商引资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无论是国家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能够为我省农业农村招商引资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有功的,都要重奖。进一步拓展农业和农村的招商引资方式,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中介牵线、项目推动、企业主动的招商运行机制,把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引进来,把更多的大公司、大企业引进来。
第四,建立和完善目标化、责任化、考核化、奖惩化工作机制。
目标化就是要将我省农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按时间、按系统、按地区进行分解,确定各项任务的完成进度和达到的目标。责任化就是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包抓领导、主管部门和有关乡镇,明确其职责和要求。考核化就是要根据各项目标任务,制定出具体的考核办法,对实施单位、包抓领导以及协调单位进行考核。奖惩化就是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优罚劣,对完成任务和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对因工作不力,造成未完成任务的进行重罚,从而调动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规范服务,提高效能。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把优质、高效服务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流程,转变服务方式,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特别是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构建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投产经常性服务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诚信贵州。加强对企业发展环境的整治,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
第六,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对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工作的领导,建议省委、省政府成立贵州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决策委员会和考核委员会。决策委员会负责对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考核委员会负责提出具体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奖励办法,并组织考核,兑现奖罚。各地(州、市)、县(市、区)乡(镇)的各行政职能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
第七,改进作风,真抓实干。
在全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大胆探索、锐意进取的思想作风和恪尽职守、严谨高效、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切实克服工作不实、作风浮漂现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在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展示才干、创造业绩、实现价值。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和科学的政绩导向。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建立纵横协调、信息通达、配合密切、运转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
第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实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就应该努力通过一系列具体政策来强化和完善政府在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作用。
完善经济政策,培育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调节水平。各级政府应继续调整利益分配政策,通过利益导向,调动各个方面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完善竞争政策,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打破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提高在跨地区、跨部门重大项目建设和市场开放上的协调能力,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通过财政、货币政策,保障充分就业,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布局;在招商引资、推广先进技术等方面继续发挥政府的特殊作用。
健全公共管理政策,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利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吸引外来资金,继续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政府支出政策,改善政府公益性支出,确保非盈利性公益事业经费,增加对义务教育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推进盈利性公益事业实行企业化经营、自负盈亏;对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要引入市场机制,按市场规则规范管理,强化价格形成中的市场机制作用,实行经营信息公开化和价格听证会制度,减少政府补贴。提供公共服务还应包括作为软件的制度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体制、兼收并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鼓励个性发展与创新的文化氛围。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强政府的再分配职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税收政策和扶贫政策,对省内公共财富进行二次分配,避免使贫富差别拉得过大。同时必须坚持“广覆盖、社会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原则,积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政府应通过一套完整的政策,加强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指导、规划和协调,逐步建立起一个独立于企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稳定、运转规范、管理严格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健全对改革影响最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实现我省农业历史性跨越发展,要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总的来看,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也要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干部队伍在思想建设、执政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立足于对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