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st是什么意思:八旬老人带女儿女婿摆菜摊 5年坚守超低菜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08:05
看郑州下岗工如何送温暖关爱民生
文章提交者:憨豆自驾游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八旬老人带女儿女婿摆菜摊 5年坚守超低菜价

2010年12月31日07:42      大河网-大河报       8888人浏览>      3人评论

八旬老人卢秀芬每天在菜摊上帮女儿女婿。

他们家菜摊前,从早到晚几乎都有人排队买菜。

  阅/读/提/示

  家住郑州市欧丽路的卢秀芬老人今年80岁了,自从5年前女儿女婿下岗后,他们家在小区门口的欧丽路市场里摆了一个菜摊,由于菜价比别人便宜许多,吸引了周边群众每天从天不亮就开始来排队买菜,直到天黑。老人说:“我们卖菜不图挣钱,只为让大家都吃上便宜菜!”

  □记者 李岚 文 首席记者 闫化庄 图


  蹊跷事:

  寒风中,买菜队伍排长龙

  昨天上午8时50分,记者刚走到航海路与欧丽路交叉口,就看到欧丽路市场中间,近百人在排队买菜,几乎把路堵死。寒风中,排队的人冻得直跺脚,旁边有几家菜摊却无人去买。

  这家菜摊上卖菜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位驼背老人。老人叫卢秀芬,今年80岁,是欧丽厂的退休职工。老人说,她是北京人,当初为了支援三线建设,从北京来到郑州4057厂工作。后来,厂子改名为欧丽公司。她的女儿女婿和她在同一个工厂上班,5年前下岗后,为了生存,就在小区门口租房摆了这个菜摊。女儿女婿都很能吃苦,起早贪黑,一个负责到外面寻找菜源,货比三家,以较低的价格进质量较高的大宗菜,然后加很少的钱低价卖给附近居民,让居民们得到实惠。

  “我和妻子都是下岗工,饱尝过生活的艰辛,知道没钱的日子多难熬。在我们这个区域里,下岗工、农民工、困难户很多,俺家摆这个菜摊,就想给这些生活不太宽裕的人带来实惠,让他们能吃上便宜菜!”卢秀芬的女婿叫唐源川,由于买菜的人太多,他只能抽空和记者聊几句。

  年迈的卢大妈也是手不停歇。她坐在棚子下面,负责把黄心菜和菠菜装入一个个塑料袋。由于买菜的人太多,他们的青菜只能论袋卖,一袋大约5斤,只卖1元钱。

  古怪事:

  绕过家附近菜摊,走路1公里专门来买菜

  “白菜三毛九一斤,油麦菜两毛,芹菜四毛,花菜五毛五,长茄子九毛,西红柿一块五,韭菜一块五……”面对顾客的询问,负责称重的唐源川流利地报着菜价。排队轮上买菜的人,一般都是各种菜买上几斤,走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

  花了10.5元买了4大兜蔬菜的陈阿姨,家住电缆厂家属院。她说一年前听说这里卖的菜便宜,就把这里当成了买菜的唯一去处。由于离家较远,每次买菜,她要坐211路公交车过来,然后买上七八种菜回家,能吃个两三天。“我排队已经20多分钟了,现在前面还有9个人,天实在太冷了,否则排队的人会多出一倍。”陈阿姨说,在这里买的菜,在别的农贸市场至少要多花一倍或两倍的钱。

  因排队买菜的人太多,生意太忙,卢秀芬老人和她的女儿女婿根本没时间接受采访。听说午饭后人会少一些,记者决定不影响他们做生意,下午再来。

  不料,下午1时20分,记者再次来到卢大妈家的菜摊时,仍有30多名顾客在排队买菜,与上午相比,人少了近三分之二。在菜摊上忙活的,只剩下卢大妈和唐源川。大妈说,女儿出去进货了,为了保证货源,每天凌晨2点和下午1点,女儿都要出去跑货源。为了找便宜的“新鲜菜”,她女儿常常要跑三四家批发市场,有时候还要直接到菜农的地头订货。为了支持女儿女婿,卢大妈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菜摊上帮忙,一直忙到晚上8点收摊。老人说:“我认为这是在做好事,自己累点苦点都不算啥!”

  76岁的白长申家住中原区闫垌村,老人每天走1公里的路到这里买菜。他说:“俺村里也有卖菜的,可菜价比这里高多了,我来这里买菜,不仅可以省钱,还能多走路锻炼身体,实惠大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白长申老人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他们有的骑三轮车,有的走路拉个购物筐,趁闲暇时间到这里买便宜菜。

  稀奇事:

  整个市场里,她家的菜最便宜

  与卢大妈家菜摊相邻的崔大妈看着排长队的顾客,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人说,卢大妈家不知道去哪儿进的便宜菜,有时候卖的菜比她批发的菜价都便宜。为了避免生意受损,她在进菜的时候,尽量拣一些比较贵的反季节蔬菜,这样就不会与卢大妈家的菜冲突。

  虽然相距很近,崔大妈的韭菜每斤卖2.5元,因为进价是2.3元。卢大妈家的韭菜卖1.5元,在整个市场找不到第二家。

  在杨先生的菜摊上,一斤白菜卖0.6元,萝卜0.7元,而卢大妈家的菜摊上,白菜0.39元,萝卜0.5元。卢大妈家的花菜卖0.55元,而杨先生家的花菜是0.9元。

  记者在市场上连续问了7家,竟没有一家的菜价比卢大妈家便宜。一名开农用三轮车到市场卖黄心菜的菜农,在市场上问了一圈后,本打算卖0.4元一斤,后来听说卢大妈家每斤只卖0.2元,菜的质量看起来还比他的好,他当即把菜价降到了0.15元,并把车推到排队的人群旁边卖。果然,一车黄心菜转眼间被抢购一空。

  家住后河芦村的卢志刚说,如今市场上的菜价贵得离谱,卢大妈在大家都争着涨价的情况下,却一直坚持降价卖菜,确实为大家办了件好事。

  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淮河路与兴华街交叉口附近的淮北农贸市场。这里的油麦菜每斤在1.5元左右,长茄子3元左右,白菜和萝卜都是0.7元,芹菜1.6元,花菜0.8元,西红柿2.5元……问遍市场,没有找到比卢大妈家的菜更便宜的菜摊。

  欣喜事:

  淘来便宜菜,只愿卖给普通居民

  采访中,记者发现唐源川在给顾客称菜时,一旦发现进货量大的人,都要问一句:“买这么多菜做什么?”一旦发现对方是饭店的来进货,他就拒绝卖出。

  唐源川说,他和妻子下岗后,全家人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深知没钱买不起菜的滋味。摆菜摊后,他每斤菜只加价几分钱,够一家人吃喝就行,其他的利润,他全部都让给顾客。遇到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他还会把价压得更低,甚至“白送”。为了进到便宜的菜,他们每天要跑几个批发市场进行比较,很多时候都是从菜农那里直接进菜。

  “我们没什么大本事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只能通过一斤斤的蔬菜,让大家得到一些实惠!”唐源川认为,买低价菜的人,大多是生活有困难的人,那些开饭店挣钱的人,不应该来占便宜,应该尽可能地把饭菜的价格压低,让普通群众都能吃得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