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的爱情 在线播放:14、关键是重用什么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19:54

14关键是重用什么人

【原文】韩宣王1谓樛留曰:“吾欲两用公仲2、公叔3,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简公两用田成、阚止而简公杀,魏两用犀首4、张仪5而西河之外亡。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树其党,寡力者借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则王之国危矣。”

【译文】韩宣惠王对樛留说:“我想同时重用公仲朋和公叔伯婴,可以吗?”樛留回答说:“不可以。晋国任用赵、魏、韩、中行、范、智氏等六卿而国家被瓜分,齐简公同时重用田成子、阚止而齐简公被杀掉,魏国同时重用公孙衍和张仪而西河郡一带的外围土地便丧失了。如今大王同时重用他们,他们中力量强大的就会建立他们的私党,力量弱小的就会借助外国的权势。群臣之中有的在国内树立私党来傲慢地对待君主,有的在国外搞结交诸侯来割取本国土地,那么大王的国家就危险了。”

【说明】同时重用两个、三个乃至六个大臣是不是就不可以呢?樛留认为不可以,于是他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当然事情并不是这样,如果只重用一个大臣,显然也是不行的。关键是重用什么人。这种权术之事,荀子阐述得很明白。韩非之记录这件事,可能是想在某篇文章中引用。

——————————————————

【注释】1.韩宣王:即韩宣惠王,公元前332~312年在位。

2.公仲朋:人名。韩国君主韩宣惠王的相国。《韩非子·十过》:“公仲朋谓君曰。”

3.公叔:人名。即公叔伯婴。韩国君主韩宣惠王的相国。

4.犀首:人名。即公孙衍。犀首是他的号。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人物,魏国人。《孟子·滕文公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5.张仪:(?~前310)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为魏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 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惠文君于十三年称王,并改次年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在□桑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更元八年,又相于秦。十二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与张仪有隙,仪于武王元年(魏襄王九年,前 310)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张仪于此年五月卒于魏。《战国策》记张仪与苏秦是相对立的一纵一横,互相著文攻讦对方,这和史实不符。后来司马迁受此影响,在《张仪列传》中将张仪和苏秦列为同时之人;甚至还说在苏秦发迹后,张仪受苏秦激励而入秦,又记张之卒在苏秦后,也均与史实不符。据考证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和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惠施、陈轸等人。苏秦是张仪死后才在政坛上初露头角的。在纵横家中张仪显然是苏秦的前辈。《史记》记张仪的年代基本正确,而把苏秦的经历提早了约三十年。张仪在当时名声颇大。《孟子·滕文公》引用景春之语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在有些人看来,张仪是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大人物。《荀子·臣道》则认为他和苏秦皆巧敏佞说,善取宠于上。司马迁一方面称张仪有“言纵衡强奉”之功,一方面也说他是通于权变的“倾危之士”。《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十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他有关的材料。此书汉以后已亡佚。在传世的战国铜兵器中,有一铜戈之上刻有“十三年相邦仪之造”和“咸阳工师”之类的铭文,当是秦惠王十三年张仪任相邦时所作。《孟子·滕文公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韩非子·十过》:“岂如因张仪为和于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