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的无耻:六月国际、国内主要纪念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38:33

六月国际、国内主要纪念日

目录:

1、国际儿童节(6月1日)

2、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6月4日

3、世界环境日(6月5日)

4、全国爱眼日(6月6日

5、世界海洋日(6月8日

6、中国人口日 (6月11日

7、世界无童工日(6月12日

8、世界献血者日 (6月14日

9、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0、世界难民日(6月20日

11、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6月22日

12、国际奥林匹克日 世界手球日(6月23日

13、全国土地日(6月25日

14、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6月26日

15、世界青年联欢节(6月30日

16、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纪念日:

1、国际儿童节(6月1日)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旧中国的儿童节

儿童节是在1931年,由“上海中华慈幼协会”发起, 建议政府明订每年四月四日为儿童节。后来再由教育部制定儿童节纪念办法,并于隔年的四月四日实施,所以第一届的儿童节是1932年4月4日。

硝烟中的童年难免痛苦和愤怒,但苦难的童年也有明快和热情。中国抗日儿童团的建立,让那时山里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节日——儿童节,不过,那时的儿童节是4月4日。

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晋察冀边区有数以十万计的抗日儿童团员,其中包括著名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后来解放战争中的先烈董存瑞,还有更多的儿童团成员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骨干。

老儿童团员回忆说,到儿童节这天,只要日本人不来“扫荡”,县里、区里都要组织活动,开大会。有时举行唱歌比赛,有时组织操练,几个村的儿童团还较着劲,看谁歌唱得好,操练得整齐,得了优胜还有奖品,奖品一般是铅笔等。

为提高对付敌人的本领,军事训练也是儿童团的一个重要内容。边区组织夏令营,把儿童团的骨干集中起来到深山进行训练,他们学打枪、学刺杀、学埋地雷,还进行拉练,搞防空演习,防火演习。

为提高反“扫荡”能力,儿童团还组织过“冲锋月”活动,将孩子们每天晚上都集中起来,住在一起,半夜进行紧急集合,打背包、越林跑。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节

从 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香港现时虽属共和国一部份,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香港儿童节的日期与中国台湾的儿童节日期一样,即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2、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6月4日

1982年8月19日,联合国大会在巴勒斯坦问题紧急特别会议上“对如此之多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无辜儿童成为以色列侵略行为的受害者感到震惊”,决定将每年的6月4日定为“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就会举行相关活动宣传保护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保障他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3、世界环境日(6月5日)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团外,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参加。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雷内·杜博斯博士任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经过12天的讨论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要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许多国家、团体和人民群众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世界环境状况年度报告书,并采取实际步骤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世界环境日,象征着全世界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标志着世界各国政府积极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的贡献。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设立环境规划理事会(GCEP)和环境基金。环境规划署是常设机构,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并作为国际环境活动中心,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在这期间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 。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1993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4、全国爱眼日(6月6日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爱眼日宣传口号: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视力1.5不等于没有视疲劳;儿童斜、弱视,切莫错过6岁以前最佳矫治年龄;孩子总眯眼,尽早去查眼;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任何水晶眼镜对眼睛都有害;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

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

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近视了却不戴眼镜,这岂不是讳疾忌医.专家普遍一致认为,从用眼卫生的角度,近视到一定程度,就应该戴眼镜.一般100度以下的轻微近视可以不必戴眼镜,但前提是视物、看黑板眼睛不疲劳.当然,不戴眼镜或许有不戴眼镜的理由,但那些理由是不当的,也是不堪一击的.譬如说,有的学生和家长担心戴眼镜会使度数越来越深,还有的人怕一旦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根据的,也完全没有必要,目前,戴框架眼镜仍然是矫治屈光不正最有效的方法.至于调查显示的学生患近视不戴眼镜的其他一些原因,有的对视力下降毫无察觉,直到学校体检才知道已患近视;有的是怕影响美观,不肯戴眼镜;还有的怕麻烦,以及家庭生活贫困配不起眼镜等等,则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分别对待、合理诱导,争取及时解决.专家提出,绝大多数青少年近视属于单纯性近视,只要注意用眼卫生,并及时戴眼镜加以矫治,完全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据资料显示,近视眼的形成,遗传因素占60%,环境因素占40%.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高度近视, 有可能会遗传给子女.子女在患近视过程中,度数可能会逐渐加深,这是遗传因素在作怪,与佩戴眼镜没有关系.而佩戴眼镜不仅方便日常学习生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眼的发展.科学提示,如果不配戴眼镜,模糊的视网膜成像可以加速近视的发展,如果配戴一副合适的框架眼镜,可以使模糊的视网膜成像清晰,这样既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的发展。

如今青少年近视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重在预防,但更要关心那些已经近视的学生.在这方面,石家庄实施视力健康干预工程,由预防变干预,由被动变主动,开了光明的先河,第一次提出健康干预的概念,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唤醒全社会的爱眼护眼的意识.石家庄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干预工程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已免费为十七万多名中小学生建立了视光档案,并发放了视力保健卡.有了这张保健卡,学生们可以随时到教育局的保健所进行视力检查和咨询,所有的信息也将写入学生视光档案,这些档案全部保存在教育局的学生健康保健所里,视光档案将跟随学生离校毕业为止.让眼镜呵护眼镜,已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值得重视并尽快付诸实施。

当然,戴眼镜只能治标,难以治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眼保健堪忧的局面,还需要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眼保健理念.青少年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应间断性用眼;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尤其是必要元素的摄入。眼睛的健康不仅有赖于人们的爱眼意识,还与眼保健制度的建立,医疗市场、眼镜市场的规范管理密切相关。全民眼保健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参与。

眼睛需要哪些营养素:

蛋白质 视网膜上杆体细胞的功能主暗视,锥体细胞则主明视。杆体细胞对微弱光线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包含有一种特殊的视素质;视素质是由蛋白质和维生素A合成的,缺乏它便会引起夜盲症、白内障等眼疾。

维生素A 视素质是一种含有维生素A衍生物的复合蛋白质。如果维生素A缺乏或不足,便会使视素质的再生缓慢,不健全,从而使暗适应机能减退,影响夜视;还会引起角膜上皮脱落、增厚和角质化,使这个原来透明的膜变得不透明。

维生素B1 是维持并参与神经(包括视神经)细胞功能和代谢的重要物质。如果缺乏或不足,易使眼睛干涩,甚至使视神经产生炎症。

维生素C 眼球晶状体中的维生素C较其他组织明显偏高,是晶状体的重要营养成份,若摄入不足,常使晶状体混浊,并且是导致白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钙 钙是神经中的“信使”,参与形形色色的神经冲动。神经细胞(包括视神经)缺钙,容易出现视力疲劳和注意力分散。

锌 能够增强视神经的敏感度,缺锌会影响维生素A在体内的吸收。

硒 在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以眼睛的含硒量为最高,是维持视力的重要微量元素。

另外,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而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茶能明目”几乎众人皆知。所以饮茶可以保护视力,还常用它来治疗一些眼疾,譬如取绿茶25克煎汁澄清,用来洗眼,可治疗眼睑炎和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等。

最伤眼睛的几大恶习:

我国现有约500万盲人,占总人口的0.4%,是世界上盲和视力损伤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非传染性眼病成为我国致盲的主要病因。如果想要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就真的要改改了。酒精是眼睛的头号大敌。为什么喝了酒的人会面色通红、体温上升?那是

因为酒精会促进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膨胀。眼睛周围的肌肤娇嫩,血管非常细小,如果饮酒过度,毛细血管很容易破裂,造成斑点。所以,对于酒类躲得越远越好。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往往使人想到呼吸系统疾病,可是吸烟还会导致视力受到影响,这不是危言耸听。

吸烟对眼睛造成最常见的危害是弱视。弱视,就是矫正视力低于0.8。吸烟导致弱视的原因,一是由于吸烟时人体吸入的氧气被消耗,致使血中氧的含量下降,而眼视网膜对缺氧格外敏感,长期下去,视神经纤维会发生变性,视网膜乳头黄斑区也会发生萎缩;二是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焦油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下降,而维生素B12是维持视神经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这两者共同的影响下,使得吸烟者视力下降而发生弱视,严重者可致失明。

据医学家调查,在白内障病人中有20%与长期吸烟有关。而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与不吸烟者相比,患白内障的可能性要高2倍。

另外,吸烟时吸入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血小板凝集力亢进,由此导致视网膜中央血管栓塞、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的发生。临床还观察到,吸烟者有时会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的现象,这在青光眼患者中尤为明显,青光眼病人本来眼压就高,如果再吸烟,无疑是雪上加霜。

同时,科学研究还明确指出,烟草也会导致眼睛周围的皱纹产生。即使自己不吸烟,也不应放松警惕,“二手烟”“三手烟”同样会摧残身心和容貌。因此,我们还是和烟草保持一定距离吧。

保护眼睛的“三要三不要”:

一要注意用眼卫生。无论是看书还是用电脑时间都不宜过长,每隔30至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处,让眼睛充分放松。

二要注意眼睛锻炼,坚持做“眼保健操”。 朋友们休息眼睛的时候可以顺便做做眼保健操。介绍一个方便懒人做眼保健操的方法:回龙观社区网站上午10点,界面弹出一个可爱的动画小人“第一节抵按睛明穴……”还有音乐呢。别小看这么几分钟的“保健操”,能使血液畅通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睛疲劳。这是我偶尔发现的,下午好像也有,真是“人性化”的好举措。专家建议进行球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吃坚果类食物能加强眼部肌肉活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疲劳,这招儿太合馋嘴小姑娘的意了。

三要多吃保护眼睛的食物,补充营养。动物性食物中的维生素A、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直接参与视网膜上吸收光线的化学物质———视紫红质的形成,是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觉的“灵丹妙药”。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还是维持人体上皮组织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素。一旦缺乏就会出现干眼病和角膜软化症。春季风干物燥,眼表水分蒸发快,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更应注意补充水分,多吃豆制品、鱼、牛奶、青菜、大白菜、空心菜、西红柿及新鲜水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一不要在光线太暗的地方看书。因为忙,不少人喜欢在卫生间看书。卫生间一般光线较暗,光源也不科学,时间长了对眼睛肯定有损伤。有人喜欢躺床上看书,姿势不良导致斜视或加重眼睛负担,床头灯不亮等综合因素对眼睛也不好。

二不要经常性地点眼药水。随身携带一瓶眼药水,时不时掏出来滴上两滴,这已成为很多办公室一族的习惯。专家提醒眼药水不可以随便用,乱用眼药水极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含激素类眼药水对缓解眼睛肿胀等局部充血效果较好,刚开始使用时眼睛会感觉非常舒服,长久使用,可能造成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最终导致青光眼,使视力受损甚至致盲,这种损害一旦产生,任何手术与药物都无法挽救,不是吓唬你啊。

三不要使用劣质太阳镜。太阳镜之所以能够阻挡紫外线,是因为镜片上加了一层特殊的涂膜。质量优良的太阳镜,阻挡紫外线的能力强,透光度下降又不多,不影响视物清晰度。镜片涂膜有一定硬度,表面不易磨损。劣质太阳镜却完全不同,不但阻挡紫外线的性能不强,涂膜容易破损使透光度严重下降,眼睛犹如在暗室中看物,此时瞳孔会变大,残余的紫外线反而会大量射入眼睛内,使眼睛受损。此外,镜片表面不正规,看到外界物体产生变形扭曲,使眼球酸胀,逐步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健忘、失眠等视力疲劳症状,也加深了对眼睛的伤害。

5、世界海洋日(6月8日

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a Day),起初联合国将每年的7月1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致辞时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认真管理海洋资源。 2009年联合国将首个世界海洋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并将其日期调整到6月8日。

2008年12月5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11号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早在1992年,加拿大就已经在当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发出这一提议,每一年都有一些国家在这一天举办与保护海洋环境有关的非官方纪念活动。但直至2009年联合国才正式确立其为官方纪念日。

2009年是联合国首次正式确定的“世界海洋日”,联合国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借此机会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体味海洋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同时也审视全球性污染和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被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

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和海洋保护协会也于当天共同发布了一份有关海洋环境现状的报告。报告说,尽管近年来国际社会和一些国家在制止海洋污染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但这一问题依然非常严重。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正在继续威胁着人们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威胁到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对海洋设施造成破坏,并且也令全球各地的沿海地区自然风貌受到侵蚀。

这份报告说,一次性薄膜塑料袋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应当在世界范围内被禁止或逐渐淘汰。为此,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署长阿希姆·施泰纳专门向全球各国发出禁止使用一次性薄膜塑料袋的呼吁。报告指出,塑料制品、特别是塑料袋和聚酯瓶是最为常见的海洋垃圾,这些塑料垃圾慢慢地变成越来越小的碎片,被海洋生物所吞食,其有毒成份在有机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不仅威胁到这些生物本身,也有可能随之进入食物链,造成更广泛的危害。

报告还指出,海洋垃圾的泛滥反映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大痼疾,那就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管理不善。减少垃圾数量、改善垃圾管理和回收等措施,配合以经济刺激和惩处措施,将有助于大幅减少海洋垃圾的数量。因此,不论政府或个人都应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予以更多重视。

此外,休闲旅游业对海洋和沿海地区的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地中海一些旅游区,全年75%的垃圾是在夏季旅游旺季时产生的。在约旦,休闲旅游业带来的垃圾占海洋垃圾总量的67%,另有30%来自港口运输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世界各国进一步认识海洋对调节全球气候的能力,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确保国际航运的安全。人类活动正在使世界海洋付出可怕的代价。过度开发,非法的、未经授权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破坏性的捕捞方法、外来入侵物种以及海洋污染,特别是来自陆地的污染等,正在使珊瑚等一些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和重要的渔场遭到破坏。海洋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及气候变化造成的海洋酸化,进一步对海洋生命、沿海和海岛社区及国家的经济造成威胁。

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关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性法律文件,其中核心的文件为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为人类在海洋上的所有活动提供了法律框架,同时也为各国开展各种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

“世界海洋日”的确立,为国际社会应对海洋挑战搭建了平台,也为在中国进一步宣传海洋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海洋意识提供了新的机会。

6、中国人口日 (6月11日

6月11日为中国人口日。在中国,人口从建国初期的5亿增加到1964年的7亿,每增加1亿人平均用7年半时间;1964年到1974年,是中国人口高速增长阶段,由7亿增加到9亿,每增加1亿人仅用5年时间;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每增加1亿人口所需时间又延长到7年多。1981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1988年超过11亿,1995年突破12亿,1998年底为12.48亿,占世界人口的21%,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达到13亿。尽管当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以下,达到了世界人口发展大会提出的目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仍须坚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这样,再有近40年时间,中国人口可望出现零增长,人口高峰值可望控制在15亿左右。

2005年1月6日零时02分,一个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中国人口已达13亿。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从这一年起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联合国将这一天确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在中国,第一个“中国人口日”出现在1989年。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89年4月14日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1亿,这一天被定为“中国11亿人口日”。

1995年2月15日凌晨,一个叫赵旭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诞生。2月15日也被定为“中国12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这一天也成为“中国13亿人口日”。这个小公民为男性,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1/1000,死亡率为6.4/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1/10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59.47%,城镇人口占40.53%。人口预期寿命为71.40岁。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这种低水平并不稳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长期坚持。

1989年4月14日,中国11亿人口日。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89年4月14日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1亿,因此这一天被定为“中国11亿人口日”。

1995年2月15日凌晨,一个叫赵旭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诞生。2月15日也被定为“中国12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这一天也成为“中国13亿人口日”。这个小公民为男性,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1/1000,死亡率为6.4/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1/10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59.47%,城镇人口占40.53%。人口预期寿命为71.40岁。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这种低水平并不稳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长期坚持。

国家人口计生委获悉的材料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升高到119.92,与正常值106相比有严重的偏离。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不仅农业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非农业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也呈升高趋势。有5个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甚至高达130以上。一些省份不但二胎、多胎的性别比升高,一胎性别比也出现偏高的态势。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重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后顾之忧,这是产生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的情结。而性别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

为了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这种低等法律法规,并于2003年启动关爱女孩行动。

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省内流动的占65%,跨省流动的占35%。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岁到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

流动人口的日益庞大,将不断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因此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包括生殖健康在内的多种服务。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每增加1亿人口所需时间又延长到7年多。1981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1988年超过11亿,1995年突破12亿,1998年底为12.48亿,占世界人口的21%。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1/1000,死亡率为6.4/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1/10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59.47%,城镇人口占40.53%。人口预期寿命为71.40%岁。.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水平并不稳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长期坚持。

7、世界无童工日(6月12日

世界无童工日,为关注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2002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决定每年的6月12日定为“世界无童工日(the World Day Against Child Labor)”,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童工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每年世界无童工日都确定一个主题,以切实体现关切的童工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引导各国政府的解决。

2002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决定每年的6月12日定为“世界无童工日(the World Day Against Child Labor)”,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关注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已采取措施,严格禁止在家务劳动中雇佣15岁以下的儿童。有些国家还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遏制贩卖儿童和使用童工等丑恶社会现象的蔓延。

2003年“世界无童工日”的主题是日益严重的贩卖儿童问题。2004年“世界无童工日”的主题是关注儿童从事家佣。儿童家佣是指那些在雇主家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未成年儿童。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公布的统计材料表明,目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儿童家佣问题。这些儿童被剥夺了他们所应享有的权利,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被迫长时间地劳动,领取低工资或没有工资,甚至随时面临被贩卖、奴役或被迫从事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和伤害的工作的危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劳工组织已拟订了一个预防和保护儿童家佣的计划,并提出了一个将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的童佣转移和改善他们工作条件的双重战略。

童工现象大量涌现是社会环境恶化的必然反应。战争、贫困和疾病是产生童工的重要原因。残酷的战争和无情的疾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成千上万的儿童成为孤儿。统计数字显示,自1990年以来,仅艾滋病就使全球至少1400万15岁以下的儿童失去亲人。家庭生活的贫困又使一些儿童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过早地进入社会,成为受人剥削和奴役的童工。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数字,全球范围内至少有2.1亿5岁至14岁的童工,如果再把1.4亿15岁至17岁从事“经济活动”的青少年计算在内,童工和童佣的总数超过3.5亿。这些“未成年劳动者”从事的绝大多数是条件差、报酬低、风险高的脏活、累活和苦活。大量童工涌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中,战争、疾病和贫困让许多儿童为求生存不得不过早进入社会,成为受人剥削和奴役的童工。亚太地区是童工最集中的地区,人数达1.27亿,占童工总数的60%;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童工为4800万,占童工总数的23%。此外,有约840万儿童被拐卖、充当奴隶或被迫从事色情服务。全世界每年有2.2万名童工死于各类工伤事故。

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已采取措施,严格禁止在家务劳动中雇佣15岁以下的儿童。有些国家还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遏制贩卖儿童和使用童工等丑恶社会现象的蔓延。

为此,2002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决定每年的6月12日定为“世界无童工日(the World Day Against Child Labor)”,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关注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8、世界献血者日 (6月14日

为鼓励更多的健康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决定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 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2005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以感谢那些为拯救生命而自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特别是每年两次、三次或者多次定期捐献血液的个人,称颂他们无偿捐助血液的无私奉献之举,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成为自愿献血者。

血液安全对于卫生服务非常重要,它既可以挽救大量的生命,但也可以因为通过输入不健康的血液传播许多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和梅毒等。因此,可靠和安全的血源对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全球还有不少国家的血源存在安全隐患。数字显示,全球有超过4000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5%至10%是因为输入了不安全的血液导致的。在发展中国家采集的血液中,乙肝、丙肝以及梅毒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开展输血战略,确保血源安全可靠。

2000年的世界卫生日将唯一的关注焦点放在了输血安全的问题上,通过“血液挽救生命,安全血液从我做起”的主题,把血液安全提上更广泛的议事日程。随后,世界卫生大会决定把每年6月14日正式定为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 WBDD)。2004年和2005年的WBDD依然聚焦于献血者个人,其主题分别为“血液,生命的礼物。感谢您”和“赞颂您血液的礼物”。

在2006年仍旧把表彰献血者作为WBDD的主题和核心的同时,现在我们应该在事关血液安全和志愿无偿献血的关键性、纲领性问题上动员社会和政治的领导层;同时为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制定更大胆、更具挑战性和更长期的目标。

WBDD主题重心转换的合理性来自于如下挑战:

在每年采集的8,100万单位血液中,拥有世界82%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仅占40%。这个世界范围内的不平衡急待解决。

全球有超过四千万的HIV病毒感染者,其中5%-10%(约二百万至四百万人)是因为输注了不安全的血液导致的。在发展中国家采集的血液中,乙肝、丙肝以及梅毒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

每年五十万因怀孕和分娩死亡的孕产妇,有超过99%来自发展中国家,大出血是最主要的死因。在非洲,约70%的血液用于输注给因患疟疾而贫血的儿童,在非洲疟疾占儿童夭亡的五分之一。

发达国家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以及输血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需求量。

全球越来越多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烧伤等的发生也增加了对血液的需求。

尽管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国家缺乏适当的政策、经验或资源以确保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HIV在非洲摧毁了一代人,而其健康体系也已发展到了极限。在东欧、中亚以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迅速HIV流行对本国输血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

志愿无偿献血(Voluntary non-remunerated blood donation, VNBD)是确保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战略的基础。到2002年为止,仅仅有39个国家做到了100%志愿无偿献血。在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志愿者招募/维持活动仍旧面临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有偿献血和家属还血的情况仍占很大比例,仅有25%是无偿献血。

虽然血液捐赠者内心崇尚着无私奉献,但证据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阻碍献血者献血的原因有很大差异。对发达国家的许多人而言,便利的时间、便利的地点是他们献血的关键。而发展中国家仍需向民众普及认识,使其消除迷信、恐惧和误解。遗憾的是,许多国家HIV流行导致人们因此更加害怕在献血过程中受到感染。这一点应得到认真关注。

如果不能公平和普及地使用安全的血液,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妇健康、有效防止HIV感染等健康目标就无法实现。

9、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荒漠化和气候变化相互影响、密切联系,人们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协同治理。

荒漠化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境挑战之一,也是满足干地基本人类需求的一个重大障碍。荒漠化危及100多个国家12亿人的健康与幸福。

许多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也是最直接受到荒漠化影响的人。世界三分之二的穷人都生活在干地,其中有一半人从事农业,而环境退化威胁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13年前的6月17日获得通过,它旨在通过具有创新的地方、国家、次区域和区域方案和国际伙伴关系,推动采取具体行动。但是,全球环境仍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不断退化,产生重大社会和经济影响。当务之急是切实执行这一既考虑到环境问题又考虑到发展问题的公约。

今年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挑战”,它提醒人们,气候变化和荒漠化在各个方面相互产生影响,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主要表现;它们一起严重影响到世界在2015年底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能力。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正使全球变暖,许多地区已受到不利影响。对生活在干旱地区,尤其是非洲干旱地区的人民来说,不断变化的气候有可能加剧荒漠化和旱灾,使粮食供应更加得不到保障。

全球升温预计将使旱灾和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情况的发生次数进一步增加,对地力已经下降的土壤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一趋势会使有关地区的荒漠化加剧,贫穷和被迫移徙现象增加,并更容易发生冲突。

反之,如果同心协力防治荒漠化:开垦退化的土地、治理土壤的流失和恢复植被,将会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有关国家的复原能力,并建立它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呼吁各方协同处理荒漠化和气候变化问题,采取综合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受益。

联大1994年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应对这一问题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10、世界难民日(6月20日

世界难民日是每年的6月20日,为了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联合国于1951年召开了“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待遇,包括:在初级教育、公共救济、劳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给予国民待遇;在动产和不动产、自由职业、迁徙等方面给予至少不低于一般外国人并尽可能优惠的待遇;各国应尊重难民取得身份的权利,给予难民身份证件和保护他们不被驱逐出境,并尽可能便利难民的入籍。 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难民”分为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战争和政治难民。经济难民指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自愿”流离失所的人,也称非法移民。自然灾害难民指因地震、严重水旱灾害等原因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他们往往通过临时救济后返回来源国。战争难民指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人,他们中包括无政治倾向的“流民”和政治难民。目前解决难民问题一般采用三种办法:自愿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国安置。

在过去60多年中,全世界有750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沦为难民。近年来,在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数百万难民得以重返故里。由于伊拉克局势动荡,从2006年以来,全球难民人数持续上升。据联合国难民署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07年底,全球难民人数从2006年的990万上升到1440万。

1974年6月20日,非洲通过了一项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非洲难民日”。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更广泛的关注,2000年12月,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把“非洲难民日”更名为“世界难民日”(World Refugee Day)。

多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自己的难民日及难民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多个国家在6月20日纪念的非洲难民日。

非洲拥有最多的难民并一向以慷慨相助著称。作为非洲团结的象征,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特殊的决议。在这项决议中,大会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五十周年,并且非洲统一组织同意国际难民日与6月20日非洲难民日可在同一天举行。大会由此决定从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附注:非洲统一组织于2002年7月9日更名为非洲联盟。)

11、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6月22日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灾难。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奉献、抗击病魔,终于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的胜利。“非典”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经历了一场考验,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健康已不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事关民族未来和国运兴衰的大事。

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号召,并深入实施安康计划“远离疾病、远离失学、远离伤害、远离犯罪”的宗旨,2003年,中国儿基会把第二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的主题定为“关爱儿童 健康成长——安康教室”、“安康益家”捐建行动。

通过“安康教室”、“安康益家”两个渠道,把“安康计划”特别是安康理念送到农村,送到城市,进校园,进社区的思路。为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捐赠“安康教室”,为城市社区捐赠“安康益家”,使广大儿童“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失学、远离犯罪”,安全健康成长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新一代。

安康教室”和“安康益家”两项公益活动项目的推出,使“安康计划”推出3年来,第一次有了具体内容、有了具体标准,可量化、可操作的公益活动项目。从发展战略角度来讲,这对“安康计划”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校和城市社区儿童事业潜力无限,蕴含着很大发展空间,“安康教室”和“安康益家”将较好地成为搭建这一广阔空间的公益平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康教室”和“安康益家”两项公益活动,我们一边与“非典”作斗争,一边抓紧时间开展募集工作和调查摸底、建点试点工作。

( 1 )在北京东方小学成功举办了“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安康教室大型公益活动启动暨捐赠仪式”。仪式上,我会还向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捐赠了资金和学习用品,并宣布设立了专门资助在抗击“非典”中英勇牺牲的医护人员子女直到完成大学学业的专项基金——“安康助学金”。

( 2 ) 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十五家单位共同推出了为城市社区募集“安康益家”所需设备物资等公益活动。

( 3 ) 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暨捐建1000个‘安康教室'大型公益活动”。2003年6月22日,正值“第二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之际,我会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暨捐建1000个‘安康教室'大型公益活动”。会上,我会决定拨款1000万元,向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首批捐建1000个“安康教室”。目前,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在全国特别是贫困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建立了600个“安康教室”。

( 4 )进行了“安康益家”进社区启动和资助试点。“安康教室”的成功推出和捐建,为“安康计划”走进校园开了个好头。2003年8月31日,我们又在北京市朝阳区樱花社区举行了“安康益家”启动仪式。并首批捐赠30万元人民币,在北京10个社区捐建10个“安康益家”。

12、国际奥林匹克日 世界手球日(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日于1948年设立,旨在纪念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索邦诞生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日的宗旨是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 在巴黎正式成立,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经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赞同,把这一日称为“奥林匹克日”或运动日。国际奥委会从1948年起将每年的6月23日定为国际奥林匹克日。当年6月23日举行了首次奥林匹克日活动,参加的国家有葡萄牙、希腊、奥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国、乌拉圭、委内瑞拉和比利时。此后, 在每年的6月17日至24日之间, 各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都要组织各种庆祝活动。现在世界上参加此项活动的国家、地区已由首届的9个增至100多个,参加者十分踊跃,表达了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 经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赞同,把这一日称为“奥林匹克日”或“运动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全世界人民相聚在五环旗下,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进行公平竞技,具有国际性的特点。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运动,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上文化间的各种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观众生有不同的肤色, 穿着不同的服装,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种族的和文化的差异,又常常由于各国间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而强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世界上所有的体育文化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于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引人注目。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发冲突。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就是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与冲突,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 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领悟到各个民族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 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 , 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 不断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奥林匹克运动以竞技运动为其主要活动内容,竞技运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比赛与对抗。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 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竞争。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竞争才有意义, 各国运动员才能保持和加强团结、友谊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实现它的神圣目标。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1894年成立后,总部设在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这个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瑞士洛桑。这里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还有以顾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体育场,等等。数十年来,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怪乎有人将洛桑称为"奥林匹克之都"。国际奥委会也是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逐渐发展、壮大而闻名于世的。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理想,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世界体育运动。《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组织竞赛;在奥林匹克理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奥委会,为之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

据《奥林匹克宪章》,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地发展;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保证奥运会的正常举行;鼓励青年参加体育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为建立一个和平和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国际奥委会所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包含所有同意并遵守《奥林匹克宪章》的组织和个人,他们隶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准是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目前,已获得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组织有:国家或地区奥委会202个;其管辖的运动项目被列为奥运会比赛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35个;其他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28个;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目前有:2004年雅典(希腊)第28届奥运会组委会;2006年都灵(意大利)第20届冬季奥运会组委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和2010年温哥华第21届冬季奥运会组委会。世界性的或每个洲的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协会组织,其中有:各国奥委会总会(州OC)、非洲国家奥委会总会(ANOCA)、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OCA)、泛美体育组织(ODEPA)、中美洲和加勒比体育组织(ODECABE)、欧洲国家奥委会总会 (AENOC)、大洋洲国家奥委会总会(ONOC);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体育组织还包括有一些由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所组成的协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 (GAISF)、夏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ASOIF)、冬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AIWF),等等。

国际奥委会是一个非政府性的,非盈利性的和永久性的国际组织,它以协会的形式存在,具有法人资格,于1981年9月17日得到瑞士联邦委员会的承认。它的组织机构形式是: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议(简称“全会”),执委会和主席。

1999年12月召开的第110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修改的《奥林匹克宪章》对国际奥委会委员(10C member)的产生作了新的规定:国际奥委会委员由自然人组成,人数总数不得超过115人,其中15人必须来自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代表,15人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主席或其领导成员,15人为国家(或地区)奥委会的主席或其领导成员。国际奥委会从它认为有资格的人选中选择和选举其委员。国际奥委会委员必须是一个国家的公民,这个国家有一个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委员是国际奥委会在这些国家或有关组织的代表,并非是这些国家或组织派往国际奥委会的代表。

自1999年起,新当选的委员年满70岁必须退休。而在1999年12月11日第110届国际奥委会全会召开之前选举产生的委员可在他80岁的当年年底退休(但在1966年之前当选的委员除外)。在目前过渡阶段,国际奥委会现有委员125人。

任职满10年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在退休之后均可成为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10C Honorary member)。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可应邀参加奥运会,出席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和国际奥委会全会,但无表决权。国际奥委会现有名誉委员22人。经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提议,国际奥委会可从国际奥委会以外的、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过杰出贡献人士中选举国际奥委会荣誉委员(10C Honour mereber)。国际奥委会荣誉委员可应邀参加奥运会,出席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可邀请他们出席国际奥委会的其他活动和会议,但他们无表决权。国际奥委会现有荣誉委员4人。

全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它是国际奥委会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对奥林匹克宪章的制订、修改和解释;选举奥运会举办城市;选举国际奥委会委员。全会的决定是最终的。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由主席一人,副主席四人和另外十名委员组成。主席任期八年,可连选连任四年。副主席任期四年,但至少经过四年的间隔才能重新当选此职。执委任期四年,在卸任的当年不得连选连任,除非他当选上主席或副主席。

执委会负责处理国际奥委会的日常事务,包括:准备全会的议事日程;向全会提交修改章程的建议及其他各类报告;批准国际奥委会的内部行政机构,根据主席的通知,委派和免除总干事、秘书长等职;负责保存国际奥委会的会议记录;颁布各种必要的规定和条例。

主席主持国际奥委会的一切活动,井永久性地代表国际奥委会。主席在他认为需要时,可指派成立某些永久性的或特别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确定它们的权力范围,任命其成员。国际奥委会主席和总干事是所有这些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国际奥委会现设有下列小组委员会:奥林匹克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运动员委员会,道德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妇女和体育工作小组,财务委员会,酬金工作小组,立法委员会,市场销售委员会,医务委员会,新闻委员会,奥林匹克项目委员会,广播和电视委员会,奥林匹克团结委员会,体育和法律委员会,体育和环境委员会群体委员会,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协调委员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协调委员会,顾拜旦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集邮、纪念币和纪念晶委员会,国际关系委员会,电视和网络权委员会和奥林匹克勋章理事会。

国际奥委会的行政管理机构有;主席执行办公室、总干事办公室、国际合作和发展部、财务和行政部、奥运会部、运动部、国家奥委会关系部、技术部、通讯部、信息管理部、全球广播和媒体权利部法律部、医务和科学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部、奥本匹克博物馆部、奥运会知识服务部、美丽店管理公司 (Meridian Management sa)、奥林匹克广播服务部、终身名誉主席秘书处、道德委员会和奥林匹克集邮部。

中国奥委会早在1922年就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解放前,中国曾派运动员参加了1932年、1936年和1948年的三次奥运会。王正廷、孔祥熙和董守义三人曾先后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解放后,新中国首次派队参加了1952年在赫尔辛基的第15届奥运会。但不久,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美国)把台湾列入了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各国奥委会名单之中,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多次抗议交涉无效,于1958年声明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1975年,中国奥委会要求国际奥委会恢复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代表权。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名古屋通过决议,确认中国为“中国奥委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歌;同时规定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为“中国台北奥委会”,使用“不同于其目前使用的旗、徽和歌”。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以通讯表决的方式正式批准了这项决议,从而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权利。1997年7月2日,萨马兰奇主席代表国际奥委会和香港奥委会主席沙理士,就香港名称、旗、歌问题达成协议:香港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国香港业余体协暨奥委会”;使用印有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会徽的图案为中央是紫荆花、五环和中文“中国香港”的字样,外面是圆环,下面有英文“中国香港”的字样。这一协议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精神,井保证中国香港业余体协暨奥委会将继续以独立的身份保留在奥林匹克运动中、香港运动员有参加奥运会的权利。

中国奥委会从1980年起派队参加冬季奥运会,从1984年起全面参加奥运会,并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无奖牌和无金牌历史性的“零的突破”。

何振梁于1981年和1985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和执委会委员。1989年8月,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典委会副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个职务。1994年和1999年,何振粱再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 1996年7月,吕圣荣作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注:吕的任期已在2001年7月结束)。2000年9月,于再清以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的身份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目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下属小组委员会中任职的有:何振梁(文化委员会主席)、邓亚萍(运动员委员会)、屠铭德(群体委员会)、张长久(医务委员会)、高殿民(新闻委员会)、吕圣荣(妇女和体育工作小组)和魏纪中(奥林匹克项目委员会)、于再清(国际关系委员会)、邓亚萍(体育与环境委员会)。

近年来,中国奥委会一直与国际奥委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中国奥委会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际奥委会所开展的各种活动,配合国际奥委会对其五环标志在中国实行保护。中国先后有19人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勋章。1986年,国际奥委会授予中国奥委会奥林匹克杯,以表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非洲国家体育援助作出的巨大贡献。2000年3月6日,国际奥委会在巴黎授予中国女子足球队“妇女和体育奖”。

1993年,中国奥委会曾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但最后以2票之差而落选。而2000年的奥运会的举办地则是澳大利亚的悉尼。

1999年1月6日,中国奥委会全会在北京召开,决定由北京再次代表中国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2001年7月,在第112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2001年,中国的哈尔滨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举办2010年第21届冬季奥运会的申请。2002年8月,哈尔滨在国际奥委会对申办城市的预选中落选。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2001年12月13日,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Beijing Orga― 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Games of XXIXth Olympiad, 2008)正式成立。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整个筹备工作将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2001年12月至2003年6月,主要任务是制定并实施《奥运行动规划》,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落实奥运场馆建设的前期工作和施工准备,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市场开发工作启动运行。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时间为 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奥运场馆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第三阶段为完善运行阶段,时间为2006年7月至奥运会开幕,主要任务是对所有的建设项目和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调整、测试和试运行,组织工作、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全部就绪。

国际奥委会为委员制。1894年国际奥委会刚成立时,委员大都由顾拜旦指定,以后,国际奥委会自行选它认为合格的人士为委员。但有段时间,国际奥委会挑选委员,只要它认为某人是该国该地区体育界名流,不管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国际奥委会有无关系,是否国际奥委会会员国,均可入选。现在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当选委员必须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或地区、奥委会隶属的国家或地区公民,并居住在该国或该地区。

国际奥委会在组织机构上分为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执行委会员和主席。

(1)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简称全会,是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定期参加的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会有权通过、修改和解释奥林匹克宪章,选举国际奥委会委员、执行委员和主席,决定奥运会主办城市和其它重大问题。她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因此她是国际奥委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2)执行委员会处理一切日常事务,以保证奥林匹克章程和规划得以严格实施。执委会由主席1人、副主席4人和执委6人组成,由全会秘密投票选举产生。在执委会中,主席任期8年,可连选连任4年,副主席和执委任期4年。

(3)国际奥委会主席在奥林匹克周期第二年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委员中选举产生,任期8年,可延任4年,他主持国际奥委会的全部活动 。

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语言是法语和英语,因此,要求当选委员必须会讲法语或英语。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能有一名委员。但是国际奥委会认为那些积极开展奥林匹克运动和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可拥有两名委员。不是每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都有国际奥委会委员。

  目前国际奥委会有167个会员,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国家或地区为数不多。1894年国际奥委会刚成立时,委员为14人,至1986年止为91人,分布于 73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的代表,而不是各国或地区派往国际奥委会的代表。所在国家或地区无权撤换这些委员和干预委员的选举工作。过去委员的任期是终身的,从1965年起,当选委员年满72岁时,必须呈请退休。国际奥委会委员很长时间是清一色男性,至1981年才增选了第一批女委员。

《奥林匹克宪章》,亦称奥林匹克章程或规则,是国际奥委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而制订的总章程。第一部章程的倡议和制订者是顾拜旦。1894年6月在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正式通过。主要内容是奥林匹克运动基本宗旨、原则、以及举行奥运会的有关事宜。数十年来,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订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格言"更快、更高、更强"(Citius,Altius,Fortius),是顾拜旦一位密友迪东(Henri martin Didon)于1895年提出的。他将这句话刻在他所办学校的门楣上。顾拜旦对此颇为赞


\v经他提议,1913年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它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此外,也有把"体育就是和平"、"重要的是参加,不是胜利"作为格言的。

 

国际奥委会有自己的会旗。旗为白底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也可用单色绘制)系顾拜旦以它们能概括各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但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会旗和五个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国际奥委会会旗系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而设计制作的。

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时,比利时国家奥委会绣了同样一面锦旗在当届奥运会上使用。运动会后,比利时将它赠给了国际奥委会并成为国际奥委会正式会旗。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由上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代表将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主席再将旗递交当届主办城市的市长。然后将旗帜保存在市府大楼四年再送交下届主办城市。当届奥运会升在运动会主会场上空的旗帜是一面代用品。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五环"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国际奥委会的专用标志,未经国际奥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商业性活动。

规模日益壮大的全球盛会,过去20年中,世界各地举行的“奥林匹克日长跑”已成为国际奥林匹克日的重要活动。1987年首届纪念日时仅有45个国家奥委会参与其中,当前参与这一活动的国家奥委会已接近200个,而且,许多非洲国家的奥委会也参与其中,这充分证明了此项活动的全球吸引力。

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麦当劳公司的大力支持,该公司于2003年成为此项活动的全球合作伙伴。现在,奥林匹克日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体育活动。各国奥委会围绕“提高”、“学习”和“发现”三大纲领,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文化和教育活动。部分国家甚至将这一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许多国家奥委会还将音乐会和展览等形式引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当中。各国奥委会近期举办的活动包括:青少年与顶级运动员的见面交流会、设立新网站,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等内容。

世界手球日:手球的起源、沿革 手球起源于欧洲。19世纪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丹麦都有类似现代手球形式的游戏。1917年,德国柏林体育教师海泽尔专为女子设计了一种不许身体相互接触的集体游戏,形式与现代手球相似。1919年柏林另一位体育教师卡尔"舍伦茨改进了海泽尔的游戏,采用较小的球,规定持球者传球前可跑3步,允许双方身体接触。1925年德国与奥地利举行首次国际手球比赛,手球运动随之由中欧向北欧传播开来,40年代由南欧传入非洲,50年代,又在美洲及亚洲开展起来。此后,手球运动传入东欧等国家,继而在世界各地兴起。最初的手球比赛上场运动员为11人,称11人制手球。由于比赛通常是在室外进行,又称室外手球。在1928、1932年的奥运会上,手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举行,手球被列为赛项目。后因手球竞赛规则不健全而被取消。由于11人制手球只能在室外进行,不适合在天寒地冻的北欧冬季...

13、全国土地日(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农业问题或者说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加拿大的1/5,人均棉花产量是美国的1/3;人均肉类是加拿大的1/4。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后备资源2.01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1.2亿亩。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有限。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的耕地面积比上年度末又净减少了460.2万亩,已从18.31亿亩降至18.27亿亩。我国目前的人均耕地仅有1.39亩。这是国土资源部对全国2006年度(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逐级汇总的最新结果(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的测算数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约合2.01亿亩。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合90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5%。“十五”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国补充耕地2140万亩,同期建设占用与灾害损毁耕地的面积为2022万亩。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4、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即“国际禁毒日”)。

1987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禁毒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26日会议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从198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世界范围的毒品蔓延泛滥,已成为严重的国际公害。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是仅次于军火交易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80年代,全世界因吸毒造成10万人死亡。毒品不仅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危害民族素质,助长暴力和犯罪,而且吞噬巨额社会财富。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毒品造成的损失和扫毒所需要的巨额经费更是沉重的负担。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吸毒和贩毒极易诱发诈骗、暴力犯罪、卖淫、艾滋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毒品问题还经常与恐怖主义、洗钱和贩卖人口等犯罪行为有所关联。

20世纪80年代,面对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毒品泛滥是当今世界面临重大问题之一。据统计,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吸毒人群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年龄在16岁至64岁的人口中,约5%的人一年至少非法吸食过一次毒品。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

虽然国际社会在遏制毒品蔓延、打击毒品走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毒品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公害。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吸毒人群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此外,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认为,要想控制毒品泛滥问题,就要从毒品的来源——毒品种植入手。据联合国《2007年度世界毒品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球鸦片总产量达661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2005年增加43%。其中,阿富汗鸦片产量为6100吨,比2005年增长2000吨。其主要原因是阿富汗的罂粟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0.4万公顷增至2006年的16.5万公顷。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指出,虽然全球毒品泛滥的情况目前已得到控制,但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任重道远。各国应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技术援助,并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控制毒品蔓延的势头。2009年6月,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发表《2009年度世界毒品形势报告》显示,虽然可卡因和大麻等毒品的全球市场处于稳定或有所缩减,但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和使用摇头丸、冰毒等合成毒品的现象日渐增多。新型毒品的生产与消费正呈现上升趋势,当前世界毒品及涉毒犯罪形势十分严峻。

由于国际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形势日益恶化,为增强联合国在国际麻醉品管制领域的中心作用,提高效率,1990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联合国原负责麻醉品工作的3个机构(联合国麻醉品司、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秘书处和联合国麻醉品滥用管制基金)合并为一个统一的麻醉品管制机构,并于1991年1月根据联合国大会第45/179号决议正式成立了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Drug Control Programme -- UNIDCP),简称“联合国禁毒署”。1997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毒品控制和犯罪预防办公室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rug Control and Crime Prevention -- ODCCP),禁毒署成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该机构的宗旨是:在国际范围内协调麻醉品管制活动。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 现任执行主任安东尼奥·玛丽·科斯塔(Antonio Maria Costa ,意大利人),2002年3月就职。

作为协调国际麻醉品管制活动的主要中心,执行《全球行动纲领》、《控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国际麻醉品管制条约以及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和麻醉品委员会有关决议和决定所赋予的职责。该署基金由执行主任直接负责,来自自愿捐款,主要用于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禁毒合作项目。

麻醉品委员会 (Commission on Narcotics Drugs) 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9个职司委员会之一。1946年由经社理事会通过决议成立。其前身为“鸦片和其他危险毒品贩运顾问委员会”,成员由经社理事会按地区分配原则,从联合国会员国、有关麻醉品公约参加国、麻醉品和精神药物的重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选任,任期4年。1991年经社理事会第一届常会续会决定,将成员国由40个扩大到53个。麻醉品委员会在闭会期间日常业务由设在维也纳的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负责处理。1997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毒品控制和犯罪预防办公室,该委员会成为办公室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委员会是联合国麻醉品管制领域的决策机构,协助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制定国际管制和禁止麻醉药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政策和措施;草拟必要的国际公约,并执行有关公约所授予的其它职能。1991年经社理事会通过决议,授予该委员会以下三项新职能,审议《全球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审议《联合国系统麻醉品滥用管制行动计划》的发展和执行情况、向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简称“联合国禁毒署”)提供政策指导并监督其活动。经社理事会1991年还决定,该委员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届会(原每两年召开一次届会,必要时可召开特别会议)。

委员会下设中、近东麻醉品非法贩运和有关事务小组委员会和四个地区性协调委员会:亚太地区、非洲地区、欧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家麻醉品法执行机构负责官员会议。四个地区性委员会每年(除该年召开区域间会议外)分别举行会议,就本地区管制和禁止麻醉品滥用和非法通过。

自该委员会成立后,已分别草拟并由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和《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以后又制定了“联合国系统麻醉品滥用管制行动计划”和“全球行动纲领”等文件,要求各国政府贯彻执行。

1973年,中国派观察员出席了该委员会第25届会议。1981年起,中国以观察员身份出席该委员会的历届会议和特别会议。1986年1月1日起,中国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国。

毒品犯罪是国际公约规定的国际犯罪。1988年12月19日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中,对毒品犯罪行为作了详细规定,即“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剂、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有关的危害行为。”毒品违法行为包含吸毒、注射毒品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把它规定为一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并对成瘾的吸毒行为人规定要予以强制戒毒。毒品犯罪,则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章第七节规定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见《刑法》第347条。这是指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及工商、海关等行政法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

2、非法持有毒品罪 见《刑法》第348条。这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数量较大的行为。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见《刑法》第349条。这是指明知对方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见《刑法》第344条。这是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产,而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

5、走私制毒物品罪 见《刑法》第350条。这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材料或者配剂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见《刑法》第350条。这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非法买卖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物品的行为。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见《刑法》第351条。这是指明知是罂粟、大麻、古柯树等毒品原植物而非法植、数量较大,或者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或者抗拒铲除的行为。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见《刑法》第352条。这是指从事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 见《刑法》第353条。这是指通过向他人宣扬吸食或注射毒品后的感受等方法,以及用隐瞒事实真相或者制造假象的方法,诱使、唆使或蒙蔽他人使之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10、强迫他人吸毒罪 见《刑法》第353条。这是指违背他人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11、容留他人吸毒罪 见《刑法》第354条。这是指当事人违反有关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见《刑法》第355条。这是指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明知他人是吸食、注射毒品的人,而向其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5、世界青年联欢节(6月30日

世界青年日始于1984年,当年教宗保罗二世邀请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和他一起为世界和平而祈祷,活动关注于年轻人以及如何构造更美好的未来。每两年,来自世界各地的16-35岁的年轻人将欢聚一堂,分享他们同一的信仰,交流他们的文化和背景,尽管世界青年日是一个天主教的节日,但它也邀请所有的青年来一同参与。

每年的6月30日是世界青年联欢节。 世界青年日是由教宗若望保罗二世发起的大型宗教活动,每两年一次在世界不同城市由全球各地青少年聚集在一起,祈祷世界和平。

地上的盐,世上的光。“地上的盐,世上的光”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鼓励青年们继续两千年在罗马举行的青年节活动,在这个被911事件严重打击的世界上,为基督信徒的面貌做见证。

此次世青日的标示由四部分组成:十字架象征耶稣基督的临在;黄色圆圈代表教宗邀请前来的参与者;蓝色部分代表加拿大各大湖和海洋,白色的三面代表围绕加拿大的三个海洋;加拿大国家的标记-枫叶围绕着代表世青参加者黄色的标记,强调了接待家庭和主办国的殷勤款待。

青年节的象征青年节十字架。

16、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我国台湾地区的父亲节是每年的8月8日。与父亲节对应还有母亲节,西方的母亲节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追溯到民国时代。民国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热烈举行庆祝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八月八日为父亲节。实际上,这个规定比较符合中国文化,因为加入了中国汉字的谐音,并且八月八日的两个八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是“父”。有必要指出,中国官方并没有规定采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

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人们采纳了杜德夫人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们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对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后来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了佩戴白丁香,宾夕法尼亚人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另外,在父亲节的那一顿早餐是由子女们做的,父母早上不必早起,可以继续睡,子女们做好早餐后拿到床前给父母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