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霞书法评论 楷书:离生喜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5:50:43

《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三、瑜伽戒本的心理觀〉筆記整理

《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論文目次
一.前言
二.瑜伽菩薩戒本
三.瑜伽戒本的心理觀
四.染、非染違犯心所及無違犯因緣出現次數分類表
五.染、非染違犯心所及無違犯因緣出現次數總表
六.瑜伽戒本的倫理觀──由具悲愍非為惡
………………………………………
〈三、瑜伽戒本的心理觀〉筆記目次
◎本節相關研究重點、方法與目標 
◎〈三、瑜伽戒本的心理觀〉之分析1.本節方法說明2.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相關補充
3.染違犯與非染違犯的相應心所
3.1染、非染違犯定義
3.2染、非染違犯所犯罪
4.本節之心所、因緣分析
4.1四重戒的心所防止
4.2「染、非染」心所整理
4.3「無違犯」因緣整理
4.4「其他:缺少心所的說明、缺染違犯、缺無違犯」整理
************

◎本節相關研究重點、方法與目標
一、前言—研究目標






















二、瑜伽菩薩戒本










◎〈三、瑜伽戒本的心理觀〉之分析
1.本節方法說明














2.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相關補充

























【隨煩惱心所整理】















 《成唯識論》卷8:「二者等流,,謂習善等所引同類或似先業後果隨轉。」(CBETA, T31, no. 1585, p. 42, b1-2)

3.染違犯與非染違犯的相應心所















(說明:有色字為四重及染、非染違犯中出現的心所)

3.1染、非染違犯定義 



  
  
  

  
  
  
  
  
  
  
  
  
  
  
  
  
  
  
  
  
  
  
  
  
  
  
  
  
  
  
  

3.2染、非染違犯所犯罪 



  
  
  
  
  
  
  
  

4.本節之心所、因緣分析 

  


















4.1四重戒的心所防止

.瑜伽菩薩戒本重視四重戒的貪求、慳、忿、慢等心理作用的防止。












4.2「染、非染」心所整理


































42.不行威折戒:







四十三輕戒戒條的「染、非染」心所
1-7屬施度





























































六度四攝之染、非染心所

















4.3「無違犯」因緣整理 
六度四攝無違犯因緣整理






















4.4「其他:缺少心所的說明、缺染違犯、缺無違犯」整理





張貼者: jhengs 於 上午9:13 0 意見 

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心經》中的五蘊 ~二、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觀察、分析、檢視、體驗――構成生命、宇宙、世界五個要素~
◎大綱
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1.第一個層次—總相觀
2.第二個層次――別相觀

1.第一個層次—總相觀
◎五蘊的組合係暫時的生命現象肉體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
--所以我們的心是念念都在變,都要經過生、住、異、滅四個過程。
業識隨著身心變化而不斷變化。--業識的成分和質量,亦是隨著身體和心理行為,不停地動而不斷變化。 



◎五蘊所組成的生命現象,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空的。 



  




張貼者: jhengs 於 下午11:23 0 意見 

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

《心經》中的五蘊~識蘊

1.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1.2別識五蘊
◎識蘊 
包含三個層面










認識、認知 ,分析、辨別














前一生至這一生,這一生到下一生,收藏、貯存生命種種行為、印記的「藏庫」或「主體」。

張貼者: jhengs 於 上午5:18 0 意見 標籤: 識蘊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心經》中的「五蘊」~行蘊

1.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1.2別識五蘊
◎行蘊









判斷後如何處理:與外境接觸之後,心理所起的對策。














心理的變遷、變化、與流動。














張貼者: jhengs 於 上午5:23 0 意見 

2010年4月18日星期日

《心經》中的「五蘊」

參考書目
《心經新釋》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第二、《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

大綱
1.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1.1認識五蘊
1.2別識五蘊

2.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2.1第一個層次—總相觀
2.2第二個層次――別相觀

3.照見五蘊皆空的法門
3.1身體是禪修的工具
3.2無住於心
3.3以真智慧積極看待世間

內容
1.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1.1認識五蘊
◎一部分人將「五蘊」誤以為「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
出自《易經》,儒家哲學的基本觀念,道家哲學也廣泛採納其「陰陽五行」的思想。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離開金木水火土,離開了三界。

◎「五蘊」出自佛家,代表構成「人」之生命的五個要素――色、受、想、行、識。












色:地、水、火、風,總稱四大。 →包括我們物質的身體及身體所處的環境。
受:感受
想:判斷
行:判斷後如何處理
識:











1.2別識五蘊
◎色蘊
色:有形的、具體存在的物質體。
.我們的肉體、鳥獸、山河、林木、屋宇、餐具……。
.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皆可以涵蓋在色蘊之內。










◎受、想、行、識蘊














◎受蘊
「受」是領納的意思。












◎想蘊
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認識作用。
→ 對於外境的瞭解、聯想、分析和綜合等等心理活動。張貼者: jhengs 於 下午8:12 0 意見 標籤: 五蘊

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完形諮商的精髓》筆記

曹中瑋教授
2010.4.7(三)14:00-17:00
法鼓佛教學院演講

在美國,諮商、治療是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國內,區分的較為清楚,在醫院稱為「治療」,對一般人稱為「諮商」。

1.完形《Gestalt》的意義
1.1原意為形狀、圖形。
1.2應用於心理學時,以研究人們如何從周遭環境中所吸收的片段感官資料,解釋成具有意義的整體訊息。
→ 整體的了解一個人。
→ 人有整體性習慣,看一部份時,因主觀,而看成全部。
◎了解人時,要小心自己的主觀。
由部份構成的整體遠甚於部份之和。


2.完形祈禱語(Gestalt Prayer)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不是為了實現你的期待而生活於這個世界
你不是為了實現我的期待而生活於這個世界
你是你;我是我
偶爾你我若相遇那是件美好的事
若無法相遇也是件無可奈何的事
I do my thing and you do your thing.
I am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
And you are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mine.
You are you, and I am I, and if by chance we find each other, it's beautiful.
If not, it can't be helped.
(Fritz Perls, 1969)
◎很多人的受苦,在於太符合、介意人的期待,例如,父母與孩子的界限不清楚,而且常常是父母抓著孩子不放,造成彼此的傷害。
→父母的愛是「放手與分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相遇是美好的,若無法相遇,也沒關係。

3.現象場的概念
3.1現象場是我們的主觀世界,它包括我們所有的經驗。我們也以它作為瞭解世界的基礎,主觀的詮釋外在各種刺激的意義。
◎處理內在我對我媽媽的感覺,比我媽媽實際出現更重要,應讓我心中的媽媽出來講話。
◎二位天生特質同樣的小孩,一位生長於打罵的環境,一位生長於愛與包容的環境,在3歲時,對於陌生人,即顯現出不同的反應,前者容易表現出不安與哭鬧,後者則是容易表現出歡喜。

3.2它本身是活絡的,不斷主動的接收新訊息,不斷的改變。所有的一切只有在《此時此刻》進入個體的現象場才是存在的。而每個個人的現象場均是相當獨特的。
◎愈健康的人,現象場愈是活絡,新的經驗愈容易被吸收,因是健康的,故可以判斷對於新的經驗是否吸收。
不健康的人,現象場是僵硬的,故進行諮商時,應先將其外圍溶化。
例如,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北風吹得愈兇,旅人外套包得愈緊,太陽則是輕照,旅人即脫掉外套。
所以,「同理心」,即是以了解、溫暖的態度互動。或是將有色的眼鏡摘下來,容易看到比較符合真實的世界。
◎所有的工作,「當下」處理,「在這裡」處理。
我們每一次把腳伸進水裡,每一次經驗的都是不同的流水。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

4.你活著嗎?—活在當下
有一個人很害怕死亡。他相信:「要避免被死亡追上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得更快速、更匆忙。」
有一天,他匆匆忙忙的趕路時,突然被一個白鬍子的老人叫住。
「你如此匆忙,是在追趕什麼呢?」
「我不是追趕,我是在逃開呀!」
「逃開什麼呢?」
「逃開死亡!」
「你怎麼知道死亡是在後面呢?」
「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是在往前逃命被死亡追上的。」
「你錯了!死亡不是在起點時追趕,而是在終點時等候的。不論你跑快或跑慢,都會抵達終點。」
「你怎麼知道?」
「因為我就是死神呀!」
「喔!你不用害怕,你的死期還沒有到,只是你一直跑得太快,我的兄弟『活著』一直向我抱怨趕不上你,如果你不和他會合,和死亡又有什麼兩樣呢?他特別請我通知你慢一些呀!」
「我要如何才能和『活著』會合呢?」
「首先,你要站著不動,把心靜下來。然後你要環顧四周,用心體會、用愛感覺、用所有的力量來品味,活著就會趕上你了。」
「你回頭看看,我的兄弟來了。」
他一回頭,老人不見了,卻看見了從來沒有看見的、美麗的街景。

5.完形諮商的目標—覺察(awareness)
5.1自我覺察清明,環境覺察敏銳,才能為自己做正確的選擇,正確的選擇才會有負責任的結果。
5.2覺察是完形諮商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標。
◎覺察不是只有「知道」,但「知道」是第一步。
例如:知道自己是個酒鬼(有的人是不知道,不承認)
→ 探索為何喝這麼多酒(失業……,其實也想回到原來意氣風發時候的自己)
→ 探索內在需求如何解決(喝這麼多酒,可以解決問題嗎?可以回到原來意氣風發時候的自己嗎?)
5.3自覺的三個領域
5.3.1外部領域:與外在瞬間相關連的事物之知覺--五官的知覺-看、聽、觸、嗅、嚐
5.3.2中間領域:心理、想像的(言語、知識)-思考、擔心、判斷、分析、計劃、空想、比較等
5.3.3內部領域:與自己內在相關連的感覺--感情與身體的感覺-怒、喜、懼、餓、癢、痛、淺呼吸、深呼吸等。
◎父親渴望「親近」的感覺,卻用「強勢」的方式表達,永遠得不到內心真正希望得到的感覺。
如何把「感覺」找回來,把感官訓練得與原來一樣敏銳?
體會身體的感覺,不「想」,純粹感受、感覺。

6.形象與背景

◎看見了什麼?
◎在白色與黑色互換2-3次,有什麼發現?
◎專注於白色,有什麼發現?
◎每次專注於一件事情,「當下、放下」很重要。
痛苦的人,因無法放下過去,故干擾現在的專注與生活。

7.未完成的事件
7.1當我們有需求無法滿足、解決,會使能量停滯干擾當下要處理的事情和覺察。並成為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
◎小時候,「父親的手牽著自己的手」的感覺一直存在著內心,「父愛的渴望」成為未完成事件。
影響對於未來另一半的選擇。

7.2探索過去生活經驗,處理生命中未完成事件:成人的我們必須探索自己過去的生活,加以整理,並用成人的眼光重新經驗,以現在的力量來滿足自己內在的小孩。
◎為什麼無法真正的愛自己的小孩?
「小時候,父親頭也不回的離開,因此認為父親不愛自己」,成為未完成事件。

8.接觸的循環圈
接觸循環圈是能量循環,經八個步驟回到起點
「創意的漠然」(Point of Creative Indifference)
→感官感覺(Sensation)
→知覺覺察(Awareness)
→能量轉動(Mobilization of Energy)
→面對環境(Confronting the Environment)
→衝突和破壞(Conflict and Destruction)
→解決和類化(Resolution and Assimilation)
→退縮(Withdrawal)
→創意的漠然
◎因為我們的心總是快速的流動,「覺察(awareness)」有什麼方法可以使用?
*外界的觀察:
﹡婦人因觀察桌燈,而回想起過去的自己,體會到不需要為了一個男人而忘了原來的自己。
﹡護士因觀察醫生的頭髮、領帶,而放下了原來的緊張。
*內界的觀察:胃的感覺、胸口的感覺。

9.「經驗」在完形諮商
9.1只有透過親身體驗,這樣的經驗才能被納入個人的內在系統,而產生真正的改變。
9.2齊克果:「生命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的傷口」與「身體的傷口」不同之處:
「身體的傷口」處理時,可以使用麻醉藥,雖然在麻藥退時仍會疼痛,但處理傷口時不會感到疼痛。
「心的傷口」無法使用麻醉藥,所以處理時會疼痛,諮商師需有很大的能量,可以撐住他,使他感覺被理解,可以暫時的收好傷口。
最難的同理是當事人非常低潮時,如何懂他、撐住他,自己也能全身而退。
要打開人家的包袱,也要懂得收好對方的包袱。

10.空椅法
10.1基於「形象╱背景」的論點。諮商師處理的是當事人當下浮現最突顯的「形」或說是該退到背景未完成的「形」。
10.2處理個人主觀世界中的人際關係
10.3能讓當事人在諮商的當下親身體驗
10.4不希望當事人將對重要他人的情感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10.5空椅法處理未完成事件或內在衝突及情緒糾結, 有效的機轉在當事人現在這個人擁有的潛能
◎布魯斯威利主演的「扭轉未來」
把現在的自己重新找回來,重新看事情,完成過去未完成的事情,才能扭轉未來。張貼者: jhengs 於 下午7:37 0 意見 標籤: 完形, 現象場, 空椅法, 覺察

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

《中阿含經》中的初禪演講筆記

時間:2010.04.16 Fri. 08:10~10:00am
地點:法鼓佛教學院圖資館4F大團體視聽會議室
講者:無著比丘 Bhikkhu Analayo
主題:《中阿含經》中的初禪

.本文3個論點:
1.離欲、離惡不善之法:離感官上欲樂、惡不善法
2.有覺有觀:尋伺(玄奘譯本)
3.離生喜樂:由遠離產生的喜樂
→經典不只是描述,應有實際的實修。
→知道有這三者修行的過程,了解後,可按此做。

*****


  • 《中阿含經》卷46〈3 心品〉
  • 「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初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CBETA, T01, no. 26, p. 714, a1-6)

◎雖然修行進步了,但因不知道自己進步了,結果還是退了。
◎以為自己已達二禪,實際未到二禪,所以還是退了。
【舉例】牛在山上吃草,一邊吃,一邊看其他草,沒有看腳下。結果原來的草沒吃到,那裡也沒走到。
→「正確的認知」,很重要。經文教導我們「正確的認知」。

一、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一)離欲
*****



  • 《中阿含經》卷46〈3 心品〉:「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欲樂相應念[*]想,退轉具,彼比丘應當知。」(CBETA, T01, no. 26, p. 716, b22-24)[*6-2]想=相【聖】*。

◎有一人已得初禪,得初禪後,未正確修行,貪感官上欲樂,故退轉。
離感官上的欲樂,是我們須實際修行處。
因不懂離感官欲樂,故雖得初禪,還是退失。
◎另有一種行者,得初禪,也知道離感官欲樂,故得「一心」。
〔補充:得「初禪成就遊」,玄奘譯「初靜慮具足住」,梵文:prathamam! dhya^nam upasam!padya viharati ,英譯:I entered upon and abided in the first jhana,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applied and sustained thought, with rapture and pleasure born of seclusion.〕

*****
早期佛教經典有「規範性」(prescriptive)的討論


  • 《中阿含經》卷46〈3 心品〉:「復次,比丘所行.所相.所標,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受此行,念此相.標,立念如法,令住一意。」(CBETA, T01, no. 26, p. 716, b27-29)

毗曇會將初禪的狀態全部描述出來(descriptive) ,早期經典不是如此。
prescriptive→規範性
descriptive →描述性

Q.得初禪後,仍有感官上欲樂執著,執著於初禪樂,是否亦同?
A.
1.初禪樂非感官樂,重點在於離的是什麼,什麼是「善法、不善法」。
2.早期經典不是捨棄「樂、不樂」,重點在於此「樂」是「善、不善」。
3.禪定樂能幫助我們遠離感官樂,故就某些程度是很好,對禪定樂執著比對感官樂執著好, 最終仍須捨棄禪定樂,這是漸行道。
【舉例】到4F齋堂,須經過2F、3F,到達4F,不會只是停在2F、3F,也不會由2F,略過3F,到達4F。

Q.規範性(prescriptive)、描述性(descriptive)有何不同?
A. 
1.這是由早期經典發展到注釋書的過程。
2.
經典:prescriptive
毗曇:descriptive→描述性,與實際修行沒有太大關係。
【舉例】「如何走到齋堂?」
prescriptive→如何到齋堂的方向
descriptive→有三十幾個座位在這裡,門打開是4F圖資館,有很多書,……,也許這些描述有趣,也有用,但對於「如何走到齋堂」是沒有多大助益。
3.
經典:prescriptive→明確目標
毗曇:descriptive→描述完整
二者沒有「對、不對」,但目的不同。

*****

  • 《中阿含經》卷38〈1 梵志品〉:「彼若不斷欲,不離欲愛,內息心,已行.當行.今行者,終無是處。所以者何?此非道理。」(CBETA, T01, no. 26, p. 671, c12-13)

◎經典中,對於感官欲樂的描述,有三個例子:
1.痲瘋病人,傷口會癢,抓的當下很舒服,但傷口愈來愈大。
2.狗在肉店前,店主人丟了沒肉的骨頭給牠,只能啃骨頭,並未吃飽。
→感官欲樂只能暫時滿足。
〔補充:《中阿含經》卷55〈3 晡利多品〉:「猶如有狗,飢餓羸乏,至屠牛處。彼屠牛師.屠牛弟子淨摘除肉,擲骨與狗,狗得骨已,處處咬嚙,破脣缺齒,或傷咽喉,然狗不得以此除飢。」(CBETA, T01, no. 26, p. 774, a20-23)﹞
3.逆風拿火炬→感官欲樂亦如同此,走錯方向。

〔補充:《別譯雜阿含經》卷9:「又如火坑,亦如疥人,向火癢痛,愈增其疾。又如向風執炬逆走,若不放捨,必為所燒。」(CBETA, T02, no. 100, p. 440, a7-8)﹞
〔補充:《中阿含經》卷55〈3 晡利多品〉:「猶如有人,手把火炬.向風而行。於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不速捨者,必燒其手.餘支體耶? 居士答曰:『唯然!瞿曇!』於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速捨炬者,當燒其手.餘支體耶?居士答曰:『不也!瞿曇!』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火炬。世尊說欲如火炬,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CBETA, T01, no. 26, p. 774, b8-15)。﹞
◎快樂應來自內心,讓內心快樂者才是真正快樂。
【舉例】拿到漂亮的筆,感到快樂。是「心」快樂,或是「筆」快樂?
如果是「心」快樂,為什麼還要「筆」?應從內「觀心」才是。
◎心都有追求快樂的本性,故可放棄感官快樂。只要不向外追求,內心的快樂自然會產生。

*****
遠離感官樂,亦為遠離群眾。


  • 《中阿含經》卷49〈1 雙品〉:「若有比丘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處者,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若得如是樂,易不難得者,終無是處。」(CBETA, T01, no. 26, p. 738, a21-26)

若有比丘,喜歡跟眾人在一起,不喜歡獨處,想得禪定,是不可能的。
→「遠離」的重要性。

(二)離惡不善法
*****
離「惡不善法」:五蓋――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
◎疑:
在禪定中得inner-light,想這是存在、不存在?



  • 《中阿含經》卷17〈2 長壽王品〉:
  • 「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世尊!我便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世尊!我未曾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如是汝等常共和合,安樂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頗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 
  •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如是我等常共和合,安樂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等得光明便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
  •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汝等不達此相,謂相得光明而見色者,彼見色光明尋復滅。阿那律陀!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道時,亦得光明而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阿那律陀!我作是念:我心中有何患?令我失定而滅眼,眼滅已,我本所得光明而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阿那律陀!我行精勤無懈怠,身止住,有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得定一心。阿那律陀!我作是念:我行精勤無懈怠,身止住,有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得定一心,若世中無道,我可見可知彼耶?我心中生此疑患,因此疑患故,便失定而滅眼,眼滅已,我本所得光明而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CBETA, T01, no. 26, p. 536, c7-p. 537, a1)

修行安那般那念,所緣在一個地方,定境愈來愈深,感官愈來愈細,身體可能消失,進入初禪中,行者應注意此光明,所緣已不在數息上,光明相是心的顯現。

***** 

心一境性:實際禪修中,心與所緣合一,我與外在沒有差別,禪修者與光明想合一。

  • 《中阿含經》卷58〈3 晡利多品〉:「初禪有五支:覺.觀.喜.樂.一心。」(CBETA, T01, no. 26, p. 788, c20)。

初禪是心統一「一心」的狀態。

***** 

二、有覺有觀

◎初禪需要相當「定」的程度,佛陀、阿那律獲初禪前,都經過相當的障礙。摩訶目揵連需要佛陀的教導始能進入初禪。

  • 《雜阿含經》卷21:「有覺、有觀名為口行。」(CBETA, T02, no. 99, p. 150, a24-25)
  • 《雜阿含經》卷17:「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CBETA, T02, no. 99, p. 121, b2-3)

◎不講話時,有二種情形: 

1. 閱讀時,腦袋中有內容。

2.有意見想法,並沒有一定的語言表達想法。有a.基本想法,b.如何用語言表達。這即是說明「有覺有觀」。

覺 vitarka:有目標 —with awreness

觀 vicāra:有方法 —with contemplation

◎一般談禪,依樂的程度,為四禪。從「觀」分三階段談禪:

  • 《中阿含經》卷17〈2 長壽王品〉:「我當修學三定:修學有覺有觀定,修學無覺少觀定,修學無覺無觀定。」(CBETA, T01, no. 26, p. 538, c3-4)

有覺有觀:初禪—有目標,心努力朝向目標

無覺少觀:因目標已穩定,心需要的是微調朝向目標,故覺沒有了,只有觀。

無覺無觀:二禪

◎覺 initial:開始,開始時有一目標

觀 sustained:持續,持續朝向目標

三、離生喜樂

  • 《中阿含經》卷43〈2 根本分別品〉:「彼若因五欲功德生喜生樂,此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則不可修。」(CBETA, T01, no. 26, p. 702, c6-9) 
    禪定產生的樂是聖樂、息樂,在解脫道,應修習的是「樂」的修習、修練。

    「戒」→沒有過失的樂、不傷害人的樂 → 知足的樂。

    ◎初禪—離生喜樂:遠離生喜樂

    • 《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CBETA, T01, no. 26, p. 555, b20-23)

    澡豆:肥皂粉

    肥皂粉在手上,風一吹就沒了,故到河裡洗澡前,先用水和成摶。

    沒有禪定者的心,如同乾的皂粉,風一吹就沒了。

    「定」如同「水」的作用。

    ◎二禪—定生喜樂:定而生喜樂
    • 《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猶如山泉,極淨澄清,充滿盈流,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CBETA, T01, no. 26, p. 555, b29-c4)

    二禪的定,如同山泉水,由地底下湧出,漫延到四周,不同於初禪的「以水揉粉」。

    ◎三禪—無喜生樂
    • 《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CBETA, T01, no. 26, p. 555, c10-13)

    三禪的定,如蓮花在水中,由根部吸收水。此時喜悅仍在,但是寧靜的悅。

    ◎四禪—現法樂居
    • 《中阿含經》卷23〈3 穢品〉:「現法樂居」(CBETA, T01, no. 26, p. 573, b29)
    • 《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此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CBETA, T01, no. 26, p. 555, c19-23)

    在四禪不是樂的感覺、感受,故不是使用「水」的譬喻,是如同「衣」,被包覆的感覺。

    ◎涅槃第一樂
    • 《中阿含經》卷38〈1 梵志品〉:「涅槃第一樂。」(CBETA, T01, no. 26, p. 672, a29)

    解脫道是對樂的修行和淨化。

    Q. 在每一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中,是否有「想」,想「到二禪、到三禪、到四禪」?

    A. 在二禪中,不會想「我要到三禪」,在禪定中不會有此想法,是離開了禪定。離開了初禪,進入二禪時,也是需要經過初禪,再到二禪。


  • 《中阿含經》卷43〈2 根本分別品〉:「若有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此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於彼則可修也。」(CBETA, T01, no. 26, p. 702, c12-15)
張貼者: jhengs 於 上午1:16 1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