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收纳多层挂袋图片:如何圆满波罗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57:36

如何圆满波罗蜜?

波罗蜜有十个,即: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舍。在此,我们将根据《巴利经藏.小部.所行藏经》的《行藏注疏》,提供十波罗蜜的探讨与分析给予发心修菩萨道者,希望对于探讨、理解、修习与累积波罗蜜方面对他们有所助益。
 
什么是波罗蜜?这问题的答案是:波罗蜜是那些以大悲心和行善之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圣洁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而且这些素质必须不受渴爱、我慢与邪见所污染。进一步的解释:当行布施时,若作此想:“这是我的布施。”那它已被渴爱污染了;或作此想“这布施就是我。”那它已被我慢污染了;或另作此想“这布施就是我自己。”那它已被邪见污染了,这类布施被称为已受渴爱、我慢及邪见所污染。只有不受到渴爱、我慢、邪见污染的布施,才配称为波罗蜜。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等波罗蜜也是如此。

为了具备成为波罗蜜的条件,诸善行如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等,不单只必须不受渴爱、我慢及邪见所污染,而且必须以大悲心和行善之方法善巧智作为基础才成。关于大悲心:菩萨必须对无边众生,无论远近,皆培育深切的怜悯,视众生为自己的亲生孩子。他视众生为同在生死轮回中打滚的天涯沦落人,受尽贪、瞋、痴、生、老、死、愁、悲、苦、忧及恼之烈火所煎熬,而不以分别心来分辨他们为朋友或敌人。他以此观想,而对众生培育起强大的悲愍心。他的悲心必须强大至,足以使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如此的悲心,即是形成所有波罗蜜之根基的大悲心。

当须弥陀隐士(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在遇到燃灯佛时,他的修为已圆满至足以使他自己脱离苦海。若是他愿意的话,他即可在那一生证得阿罗汉果而解脱轮回。但是,他是一个具有大悲心的伟人,为了圆满所有的波罗蜜,以便得以解救苦难的众生脱离轮回苦海,他愿意在生死轮回中,多受苦长达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的漫长时间。

关于方法善巧智:这是对行布施、持戒、出离等善行的方法善巧智,以使它们成为,成就正等正觉者的管道与助力。发心修菩萨道者必须只抱着唯一的目标,即是成就正等正觉佛陀,而以此心,全心全意地投入修习布施、持戒等善法。他不可祈求投生天界等福报,因为这些事实上是导致生死轮回之苦的原因。他只可以以涅盘为最终的目标。方法善巧智,即是能令他只视正等正觉为唯一的成果之智慧。上述之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即是修习波罗蜜和成佛的根基。发心修菩萨道者,应该先致力于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只有具足这两个基本条件的布施、持戒等波罗蜜,才是真正的波罗蜜。

有个疑问可能会生起,即是:为何布施、持戒、出离、精进、忍辱等十种素质被称为波罗蜜?答案是:parami(波罗蜜)在巴利文是parama和i的组合。Parama的意思是至上,而在此被用以代表菩萨,因为他们具有超凡的素质,例如布施、持戒、智慧等,因而在众生之中他们是最高尚的。他们修习与护持这些特别的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他们的作为有如以这些特质来吸引其它的众生;他们以最热诚的方式来化除他人的烦恼;他们只是朝向正等正觉佛这唯一的目标;他们以观照今世而得知来世去到何方;他们以无可匹比的方式来修习这些特质,有如它们已根深蒂固地深埋在他们的心流里;他们排除与消灭所有威胁他们的烦恼。

菩萨无可匹比地具备了布施、持戒等特别素质,因此才有“此人是菩萨,他是至上的人”的声称与知识出现。因此,布施、持戒、智慧、忍辱等特质被称为parami(波罗蜜)。再者,只有菩萨才能以无可匹比的方式,来修习布施、持戒等诸善法。由此,这些善法被称为波罗蜜,意思是菩萨的责任或是菩萨的财富。

波罗蜜的次序如何排列?有五种排列的方式,一、真实发生的次序:例如怀孕。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胎生生物的第一阶段的生命,是七天的液体形态(卵黄),第二阶段是七天的泡沫形态,第三阶段是肉团形态等。这种依据事物真正如何连贯性发生的次序之教法,称为真实发生的次序。二、去除的次序:例如去除烦恼的次序。根据经典的记载:有些不善法是在第一圣道中被去除,有些不善法是在其它三个较高的圣道中被去除。这种依据去除不善法的步骤之教法,被称为去除的次序。

三、修习的次序:例如修习七清净的次序。第一阶段的修习是戒清净;第二阶段是心清净;第三阶段是见清净;第四阶段是度疑清净;第五阶段是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阶段是行道智见清净;第七阶段是智见清净。清净之层次必须照此次序进行。这种依据修习的次第之教法被称为修习的次序。四、生命界的次序:第一层次的教法是属于欲界,接着是色界,再接着是无色界。依此排列之教法,被称为生命界的次序。五、佛陀教法的次序:世尊基于某些特别的原因而排列的教法,例如五蕴之色、受、想、行、识。这种排列法,被称为佛陀教法的次序。

对于前四个排列法,每一个次序都有固定的原因。因为怀孕的阶段,是真的依照固定的次序而发生。而一切不善法,的确是依照固定的次序被去除的。七清净,的确是依照固定的次第修习。生命界,的确是如此排列。但是,有关第五种排列法,佛陀是基于特别的原因而采取特定的排式,以符合个别的佛法,例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而关于波罗蜜的资粮,它并不是采取真实发生、去除、修习、生命界的次序排列,而是根据第五个方式,即是基于特别原因的佛陀教法的次序。

你可能会问:为何佛陀采取特别的排式来教导布施、持戒、出离等波罗蜜,而不是其它的排式?答案是:当须弥陀隐士第一次被授记为菩萨时,他就观察到必须要修什么波罗蜜。而他所发现的波罗蜜,是依据一个特定的次序排列,因此他也依照这个次序去修习。在他开悟成佛之后,他也依照同样地次序来教导波罗蜜。

进一步的解释:在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舍,这十种波罗蜜当中,布施特别有助于持戒。即使是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很可能毫无困难地持戒。而且,修习布施善业是比较容易的。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难以持戒,但是却觉得行布施很容易。由此,布施波罗蜜被排在第一位。

只有以持戒为根基的布施,才是最有效益的。因此持戒排在接下来的位置,即是第二个波罗蜜。只有以出离为根基的持戒,才是最有效益的。因此持戒后的下一个波罗蜜,即是出离。以此类推,出离是基于智慧;智慧是基于精进;精进是基于忍辱;忍辱是基于真实;真实是基于决意;决意是基于慈;慈是基于舍,如此才是最有效益的。因此,佛陀在教完慈后,即教导舍。只有以大悲心为根基的舍,才是最有益的。而菩萨这个大伟人,早已具备了大悲心这个基本条件。

有关大悲心与舍的问题,你可能会问:身为一位具有大悲心的菩萨,为何会以舍心(平等、不分别)来看待众生呢?有些导师说:“菩萨并不是在任何的时候,以及在每一个事件中,都以舍心来对待众生,他只是在有必要时才如此做。”其它导师说:“菩萨并没有以舍心看待众生,而是以舍心看待众生所做的恶事(对事不对人)。因此,大悲心与舍波罗蜜并没有对立。”

波罗蜜排列法的其它解说:一、最先举出的是布施,因为它是一切众生所共有,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能力行布施。因为它的善业成果比不上持戒等。因为布施最易于修习。二、在布施之后举出持戒,因为持戒可以净化施者与受者。因为教完为他人提供服务之后,佛陀希望教众生不去伤害他人(例如不杀生)。因为布施是积极的行动,而持戒是戒禁的修习。佛陀为了在教积极行动(即布施)之后,即教导戒禁的修习。因为善布施会带来财富,而持戒则导致投生到人间或天界。佛陀为了在教完如何获得财富之后,即教导如何获得在来世投生为人或天神。

三、在持戒之后即说出离波罗蜜,因为通过出离,持戒可以达到圆满。为了在解说身语的善行(持戒)之后,再指出心的善行(出离)。因为持戒清净的人较易证得禅那,即达到舍离欲乐。因为持戒可去除身语的恶业,由此而获得身语的‘加行清净’。通过出离则可去除心的烦恼,由此潜在的常见与断见这两种邪见可被去除。另外,他也通过观智与自业智(自己所造业自己承受),而获得了意业清净。而佛陀希望在教完身业与口业之清净后,即教导意业的清净,即通过出离、修习禅定,而达到心的清净。为了解说只有在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的烦恼之后,才有可能通过出离来去除困扰性的烦恼。

四、在出离之后即举出智慧波罗蜜,因为出离是缘于智慧而获得圆满与净化。为了解释没有禅定即无智慧可得,因为定力是慧的近因,而慧是定力的现起。为了在解说定力的基本原因(即出离)之后,再指出舍心的基本原因(即智慧)。为了解说只有不断地为世人的利益着想(出离),行善之方法善巧智才可能显现出来。

五、在智慧波罗蜜之后即举出精进:因为智慧必须具备精进力,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了在解说洞察究竟法之空与无我实相的智慧之后,再指出为众生之利益而付出的精进力之非凡德行。为了在解说舍心的原因之后,再指出奉献的原因。为了在解说先具足小心地思考与分析之后,再作出的持恒与精进才会有特别效益。

六、在精进波罗蜜之后即举出忍辱:因为忍辱是通过精进而达到圆满,只有充满精进力的人,才能忍受所面对的种种苦难。为了解说精进是忍辱的庄严,一个因无能而表现出忍气吞声之人并不值得敬仰,而一个充满精进力之人,即使是在优势之中也表现出他的忍耐力与涵养。为了在解说精进力的原因之后,再指出禅定力的原因。由于过多精进力而产生的心散乱,可以通过‘法忍观想法’而得以去除。

为了解说只有充满精进力的人才能持恒,只有具备无量忍辱心之人,才不会烦躁散乱,而能时时刻刻皆在行善。为了解说当某人在具有正念的,努力为他人之福利而奉献时,祈求回报的贪欲心是不能生起的。为了解说即使菩萨在尽力为他人谋福利作奉献而遭受恶劣的对待与折磨时,他也难忍能忍地忍受它。

七、在忍辱波罗蜜之后即举出真实:一、因为具备真实的忍辱才会长久,没有真实时,忍辱就不复存在。二、因为在教完如何忍受他人加诸己身的痛苦与折磨之后,佛陀欲解说菩萨如何实践他所立下援助众生的誓愿,甚至对恶人以德报怨。譬如在被授记时,释迦菩萨发愿渡脱一切众生。果真如其坚定之决意,他甚至对伤害他的人也以德报怨。

例如《经藏.小部.大迦比本生经》中记载,在那一世生为猿猴的菩萨,为了救出一个掉在深坑里的婆罗门而费尽了全身的力气,过后疲乏与毫无戒心地躺在那人身上睡着了。而那个心肠恶毒的婆罗门醒来后,竟然想把救他一命的猿猴作为食物来充饥,毫无感恩心地以石头击打那猿猴的头。然而,菩萨不但毫无一丝瞋恨地默默忍受头上的伤痛,而且还继续帮那人脱离野兽的威胁。通过在树上跳跃,它以滴血的方式为那人指出一条走出森林之路。

三、为了解说具有忍辱的菩萨,是绝不放弃只说真实话的修行,即使是被他人错误与丑化地形容他时。四、因为佛陀要在解说无我观法之后,再解说法忍观想法(并不是真正直接地体验四圣谛,而是在还没有能力体证圣谛时所作的思惟。因此在理论上理解了无常、无我、缘起等实相,而产生了适当程度的信心与忍辱能力)。

八、在真实波罗蜜之后即举出决意:一、因为真实通过决意而达到圆满。对于一个决意只说真实话的人,即使在受到生命威胁时也绝不说谎。为了在解说真实之后,指出菩萨对自己誓愿的坚决与不动摇之责任感。为了解说只有已了解有关波罗蜜之人,才有能力修习与圆满波罗蜜。而已了解圣谛(如实知见诸法)的人,才能决意地修习诸波罗蜜,在面对种种对抗力时也毫不犹豫地圆满它们。

九、在决意波罗蜜之后即举出慈:因为慈心,有助于生起决意为他人之福利而奉献。为了在解说决意行善之后,指出如何才能真正地为他人带来福利。决意修习波罗蜜的菩萨的心,时常安住于慈爱。因为只有已具备坚决与不动摇之决意于为众生的福利奉献时,菩萨才能以慈心平稳地实践他的悲愿。

十、在慈波罗蜜之后即举出舍:因为舍的波罗蜜能够净化慈。只修慈而不修舍,是可能被戴上慈心面具的欲贪欺骗的。为了指出如何在助人,反受他人伤害时保持舍心。菩萨带着慈爱的心为众生之福利而奉献,他也保持一个平稳的舍心,原谅众生对他所做出的一切伤害。在解说如何修习慈心后,再指出如何修习从慈心中更上一层的舍心。为了指出菩萨对祝福他的人,也能保持平稳舍心之非凡修养。

因此,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即以上述的适当次序解说十种波罗蜜,他是本着开示的原则,而不是随便与错乱的排列。

注:出离并不仅是舍弃物质而已,而是包括去除内心的烦恼。烦恼的显现,有三个层次:一、潜伏性或随眠;即烦恼潜藏在心流里,而没有呈现在心识中,有如在冬眠的状态。二、困扰性:烦恼已从潜伏状态出来,而显现在意门心识里。三、违犯性:烦恼已经非常暴烈与不可控制,它已显现在身和语的恶业里。持戒可以阻止违犯性的烦恼,显现在身与口的恶业里,这是暂时性的去除烦恼。修习止禅可以阻止困扰性的烦恼显现在意门里,尤其是在禅定之中。这足以去除烦恼,而令它不在短时期里再显现。通过佛法智慧,即道智与果智,则可连在冬眠层次的潜伏性烦恼也根除,而不留一点一滴在心识中。这已完全断除了烦恼,使它无从再显现。

摘编于三藏持者明昆大长老所著《大佛史》。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