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一院211厂简介:注意采访中的行为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5 16:54:52
注意采访中的行为细节


陈尚忠


    如何注意采访中的行为细节,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10年10月20日,《北京青年报》刊登全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施燕华的文章,回忆她1980年给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做翻译的往事,披露了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一些细节。法拉奇重视采访中行为细节的做法耐人寻味。

    以擅长采访世界风云人物享誉新闻界的法拉奇,深知翻译在采访时的重要性。她到北京后,在采访邓小平前先要见见翻译。8月20日,施燕华应约前往,一见面,法拉奇就问了很多问题,就好像对求职者进行面试一样。诸如施燕华曾给谁做过翻译?给邓小平做翻译有多少次等。当得知她曾于上世纪70年代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馆英文翻译,既搞英译中又搞中译英,曾给国家多位领导人做过翻译,给邓小平做翻译次数比较多后,法拉奇拍拍施燕华的肩膀说:好,我相信你。

    采访正式开始后,法拉奇一上来就说,以前到中国来,看到到处都挂着毛主席像,这次她从住的饭店到人民大会堂,只看到一幅。她问:“以后你们还会在天安门保留毛主席像吗?”又问,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将何种程度提及毛主席。法拉奇问这些敏感的问题,施燕华起初心里有些嘀咕,但她感到邓小平好像是有所准备似的,对她所问的问题侃侃而谈,好像很愿意通过她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法拉奇与邓小平一问一答,谈的都是实质性的问题,访谈的气氛也很好。两个人一直谈到12点多,邓小平提出这次访谈到此为止,此后约她再谈一次。

    “我有一句话,希望您听了不要生气”,这是1980年8月23日,法拉奇第二次采访邓小平时说的一句话的前半句,后半句话是“这不是我说的,西方有人说您是中国的赫鲁晓夫!”法拉奇礼貌地委婉地表明,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她代表受众提出社会上流传的这个尖刻问题。显然邓小平表示理解,他也愿藉此机会驳斥这个谬论。邓小平说:“在西方,称我什么都可以,但赫鲁晓夫我很熟,我个人同他打了10年交道,我是了解这个人的,把我比做赫鲁晓夫是愚蠢的。”邓小平概括了赫鲁晓夫所做种种,法拉奇当然了解赫鲁晓林对斯大林生前生后的做法,邓小平这次没有说自己对毛泽东的态度,但他在第一次与法拉奇谈话中,通过回答她的提问已明确表明: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我们中国人民永远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他还回答:“我不赞成把毛主席纪念堂拆掉。”特别是访谈结束前邓小平强调说:“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算成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所以我们对毛主席的评价要非常客观,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毛主席的许多好思想,我们要继承下来,他的错误也要讲清楚。”

    法拉奇采访完邓小平后,根据录音整理记录。施燕华跟她一句一句对。法拉奇非常严谨,连最简单的词都不放过。邓小平谈话中老是说四川话的口头语“这个这个这个”,法拉奇就问这是什么意思,施说没什么实际意思,就是口头语,在思考中发出的声音。她问你没有翻译?施说我没有翻译,法拉奇说还是要在稿子中加上,这说明他性格上的特点。

    正是因为法拉奇十分忠实于采访中的原生态,包括“这个这个”在内的5227字邓小平访谈第一部分,首先在1980年8月31日《华盛顿邮报》社论专栏刊出(美国报业的规矩,由于人物访谈只呈现了单方的声音,不能算作“新闻”,而是“评论”的一种形式)。第二天,邓小平访谈的第二部分4991字,与另一篇关于中国金融政策改革的新闻报道组合成专题,发表在《华盛顿邮报》头版。《邓小平说要消除毛的封建主义错误》的文章题目引起了巨大反响,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全文转载,有的转载题目改成《世界第一次对这个矮个领导人和他的事业有了全面认识》。有评论称“这是邓小平历史性的、出色的答记者问”。

    邓小平同志会见法拉奇时两次谈话的国内问题部分,以《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这一新闻作品不仅成功描述了邓小平的高大形象,同时也展示了法拉奇作为一位名记者的风范。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