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水粉简单图片:各地古塔的建築風格(一)【圖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46:24
各地古塔的建築風格(一)
★★★還舊樓主2011年1月5日搜集整理★★★

中国塔类型可分为两大部分:
按性质分类有:
喇嘛塔(藏传佛塔)、宝箧印塔、金刚宝座塔、“中国屠婆式”塔(无缝塔)多宝塔、文峰塔。
按形制分类有:
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内部楼阁外部密檐式塔、造像塔、幢式塔、异形塔。
一 、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的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楼阁式塔可供奉佛像,并可供僧人等登临之用。有的楼阁式塔还兼有军事瞭望的功用,如北京良乡的昊天塔。建筑材料有木材或石砖,有的塔表面装饰有石刻或琉璃。
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的构件。塔刹安放在塔顶,形制多样。有的楼阁式塔在第一层有外廊(也叫“副阶”),外廊加强了塔的稳定性,也使其更为壮观。外廊能有效地防止地基被雨水冲刷,提高了塔的寿命。
楼阁式塔是中国塔的发展主流,多见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相对少些。在中国最早的楼阁式塔是洛阳白马寺中所建的四方形楼阁式塔。
1、安徽安庆振风塔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位于中国安徽省安庆市城东,长江北岸的迎江寺内,是长江沿岸的著名古塔之一。
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其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七层毁于炮火,1871年、1893年再次重修。2006年,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北京香山琉璃塔


香山琉璃塔位于海淀区香山,是一座七层八角形楼阁式塔。塔高30余米。檐部外挑,各层有窗,因此它不是密檐塔。檐端挂有铜铃,共56个,风吹时齐响。墙面用琉璃砖镶贴,外貌美观。塔内用楼梯作成回廊,可以攀登。此塔创建于乾隆45年(1780年),当时六世班禅前来北京为乾隆七十岁祝寿,乾隆为他建造了“宗镜大昭之庙”,此塔就建在庙内。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庙被破坏,只保留下这庙琉璃塔。
3、北京玉泉山玉峰塔

玉峰塔也称“大塔”或“定光塔”,位于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香积寺内。“玉峰塔影”是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塔顶距地面150米,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塔。
建于清乾隆年间。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的金山寺见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寿塔,遂命人将塔绘成图,回北京后于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这座玉峰塔。在塔中供奉着定光佛像(燃灯佛),因此也被称为“定光塔”。
玉峰塔在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经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1949年后,静明园为国家机关使用,作为国家领导人修养办公的地方,现在这一地区有军警站岗,不对普通游人开放。
4、北京花承阁多宝琉璃塔


多宝琉璃塔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阴花承阁西,也称“多宝佛塔”。高16米,八面七层。 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乾隆皇帝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而建造的,是一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塔,塔身呈不等边的八角形,上下共分为七级,通高16米。整座塔身都是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砖镶嵌而成。塔身坐南向北,在塔的四周砌有红色围墙,院门朝北,门口树立一座木结构琉璃瓦顶的牌坊。
5、北京房山天开塔

天开塔在北京市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南的山坡上,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只有基座和两层塔身。
天开塔位于原天开寺中,天开寺始建于汉代,辽代时最为兴盛,毁于金末战乱。天开塔是唐朝时良乡护世寺僧人法询和法艺创建的。唐代龙朔三年(663年)建成此塔,将释迦牟尼的佛舍利十五粒安葬于此。辽代重修此塔,在乾统十年(1110年)七月七日建成,并将新造的小舍利塔放入塔下地宫供奉。1990年6月,地宫被偶然发现,发现大量辽代文物,现存云居寺。现在天开塔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天塔为砖结构八角形楼阁式塔,现存塔基为两层须弥座,下层用新砖补砌过,上层只剩五面塔身,上面残留着一些砖雕。须弥座上有砖雕斗拱来承托塔身。塔身为八角楼阁式,东西南北改开一座券门,其他四面有砖雕假窗。裸露出塔心里有八角形中心柱塔,柱与外墙之间是回廊,上下各层有爬梯贯通。斗拱之上的塔身已残破。
6、福建福州崇妙保圣坚牢塔


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八一七中路旁,乌山东麓。因塔身为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略呈黑色,故俗称“乌塔”。由五代时期闽王王延曦修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五代石塔之一。宝塔及其内部的佛像、文字是研究闽国历史、宗教及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晋天福六年(闽永隆三年,941年)闽王王延曦称帝,为给自身及属下祈福而在唐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兴建宝塔。原计划建造八角九层,但天福九年(944年),王延曦被下属刺杀,塔建七层而停工。明天启元年(1621年)大修,于底层八个转角处增嵌八大金刚立像。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并重铸塔刹。1958年,因塔身倾斜,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拨款维修,逐层箍以钢条,以水泥灌注石缝加固。
崇妙保圣坚牢塔为楼阁式,塔身八角七层,以花岗岩石砌造,略呈黑色,通高34.74米。塔基为三层台阶式,埋没于地表下近2米,地表以上高32.86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层高逐级递减,叠涩出檐。八角各有翘脊,脊端各坐镇塔佛一尊,七层共计56尊。塔顶为八面坡,覆砵结顶,上置圆球、宝塔和露盘,铁葫芦顶刹。露盘八方各垂铁链,与塔顶八角脊端连接。登塔石阶设于柱状塔身内,呈曲尺形交替而上。
7、福建福州马尾罗星塔

俗称磨心塔。相传为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位于市东南21公里马尾港的罗星山上,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这里水深流缓,便于船只停泊。而在码头的上下各方,有不少明礁暗石,容易沉船,为使出人港口的船只识别方向,特修此高塔作为航标。罗星塔高31.5米,八角七层。明万历年间被毁,天启年间重建。每层有石砌栏杆,檐下悬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1964年大修后,游客可直上七层,凭栏远眺,两山夹峙,三江奔流,景色壮观。塔下已开辟成罗星公园。
8、 福建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

报恩定光多宝塔,又称“白塔”,位于福州市南门万岁寺后,于山西麓。始建于唐末,现存建筑重建于明代,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天祐元年(904年),威武军节度使,后来的闽太祖王审知为超渡父母亡灵而建,塔外表素面,并涂有白灰,故俗称“白塔 ”。翌年在塔周建寺,称“白塔寺”。传说在挖掘地基时,发现一颗明珠,故定名“报恩定光多宝塔”,简称“定光塔”。初建的塔为八角七层,砖砌塔心,木构外周,通高240市尺(约合80米)。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塔遭雷火而焚毁,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改砖砌轴心为塔身,添加七层八角葫芦状塔刹。塔内设挂柱悬梯,可登顶瞭望。1958年重修时,对悬梯进行了更换。
白塔为楼阁式,共七层,高41米,塔身呈八角形,塔心砖砌,外包木构,顶部有相轮塔刹,塔壁、门面绘金佛像。1963年整治塔周环境期间,发现了唐制青石须弥座束腰石雕刻15方,内容有海国神话、狮子、牡丹等,现被竖立于原地保护。
9、福建莆田释迦文佛塔

释迦文佛塔,又称广化寺塔,是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广化寺东侧的一个佛塔。释迦文佛塔保存较好,是研究宋代建筑及其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释迦文佛塔建于宋乾道元年。1983年,塔体进行维修并安装塔刹和避雷针。同时对排水沟进行疏通并增置积沙池。1988年,塔埕围上铁栅栏。1988年1月13日,释迦文佛塔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以塔为中心的整个塔埕。
释迦文佛塔为辉绿岩构筑的仿木楼阁式建筑,高约35米。释迦文佛塔为五层八角的空心塔室结构。塔室内壁嵌有石阶,可登上塔顶。塔的外壁有各种浮雕,雕工精美,塔檐有仿木结构的装饰。塔身内外有宋、元、明历代题刻46处。
10、甘肃张掖木塔

张掖木塔位于县府街省立张掖中学院内。始建于隋开皇二年 (582),以木为名,一则塔身主体为木结构;二则原张掖城内按五行之说建有金、木、水、火、土五塔,木塔即其中之一。
张掖木塔通体高32米,共有9层,造工非常精良,不用钉铆,全由斗拱、大梁、立柱纵横交错,裙互拉结。塔基为高1 米、面积约20平方米的土台。四周有花岗岩石栏,上面雕有龙、凤、孔雀、祥云等吉祥图案,给人以庄重厚实之感。塔底由20 根粗大圆柱支撑,第一、二层为正方形,以上各层是正八面形。外檐系楼阁式建筑,有立柱相连,各角上装有精雕细琢的龙头,口中含有宝珠,下系风铃。微风吹来,铃声叮咚,与回旋飞鸟争鸣斗曲,十分悦耳。塔身自第一层至第七层内壁由砖砌成。每层还有门窗、楼板、塔室回廊。沿塔心楼梯而上,可逐级眺望。每层东西门庭上大多有横额及楹联,宜讲佛学教义。如第二层东门为“西天正觉”;西门为“万德归空”。第四层东门为“千佛明经”,西门为“宝代金绳”。特别是l983至1986年重修后,形成以木塔为主建筑,由藏经楼、正殿、配殿和山门构成的合理完整的建筑群。
11、广东广州光孝寺东西铁塔


广州光孝寺是广州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该寺最初是南越王赵佗(22O 一265)第三代子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都尉虞翻因忠谏吴王被贬广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扩建住宅讲学,虞翻死后,家人把住宅改为庙宇,命名“制止寺”。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传教时,在此建了大雄宝殿。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原建筑早已数次毁于历代战火,今天看到的庙宇楼阁多是明清之后的重建复制品。但是这里却有一件保存了千年的稀世珍宝——东西铁塔。      东西铁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座铁塔。其中西铁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比东铁塔早建4年。该塔是南汉皇帝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抗战期间因房屋倒塌,压崩了四层,今仅存三层。东塔铸于五代南汉大宝十年(967),以南汉主刘鋹的名字铸造的,四方形,共七层,塔高7.69米,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塔身上铸有900余个佛龛,每龛都有小佛像,工艺精致。初成时全身贴金,有“涂金千佛塔”之称。
12、广东广州光孝寺瘗发塔

光孝寺瘗发塔又名六祖发塔,位于广州光孝路光孝寺内。据史料记载,唐仪凤元年(676年),时六祖慧能得五祖弘忍秘传禅宗衣钵,南逃隐匿16年到光孝寺,住持僧印宗法师(即释法才)询知为禅宗法嗣,遂拜为师。慧能在菩提树下削发具戒,公开宣扬他的顿悟宗旨。随后释法才将六祖头发瘗藏树旁,并募缘为之建塔,故名瘗发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瘗发塔平面呈八角形,七级,高7.8米,仿楼阁式实心砖石塔。塔基座用红砂岩石雕制,其下有三级枭混线,束腰各角置竹节柱,其上置仰莲花瓣。塔身每层各面设佛龛一个,龛内置一尊佛像。塔身外墙隐砌红色的角柱、阑额,柱头与横额上置方栌斗承托梁尖,斗欹内 下施皿板。各层檐角起翘,使檐面显现出曲线美感。塔刹为葫芦刹。
13、广东广州六榕寺花塔


花塔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六榕寺内。花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九层、内十七层,楼阁式,高57.6米。塔身为井筒式结构,底层直径12米并有副阶。花塔整塔朱栏碧瓦,丹柱粉壁,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标志性建筑。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