艹马:漳州市- 龙海市 - 海澄镇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51:27
漳州市 - 龙海市 - 海澄镇 - 概况  

    海澄镇,地处九龙江下游汇海之滨,史称“月港”,明代时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著名港口、闽南一大都会,素有“小苏杭”之美誉。“市镇繁华甲一方,港口千帆竟相发”是其生动的历史写照。全镇东西长 9.5 公里,南北宽 6.46 公里,境域面积 61.4 平方公里,全镇辖设 23 个村(居)、 2 个农场,总人口 7.56 万人。 先后被福建省评为“明星乡镇”、“百强乡镇”、“沿海规划试点镇”、“文明乡镇”,被漳州市评为“十大卫星乡镇”。
  [地理环境]
  海澄镇地处九龙江下游江海之滨,位于闽南金三角开发区中心,东面与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相距 10 公里,西面接龙海市区石码镇( 1993 年已列为龙海市区的重要组成部份),北面与厦门市隔江相望。海陆空交通、运输十分发达,码头群一线铺开,距厦漳高速公路仅 2 公里、省道漳云线贯穿全境,距厦门国际机场仅 70 公里,是特区、港区、市区的辐射焦点。
  [ 基础设施 ]
  拥有日供水量 3000 吨的自来水厂和日流量达 2 万吨的北溪引水系统, 11 万伏的输变电站、工业小区配备专用电网。区域内金融机构网点齐全,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农村信用社等国家银行均驻点营业;市第二医院、镇卫生院等完善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现代通讯发达;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一所技术中专,三所中学(其中龙海二中为省级重点中学), 21 所小学,一所公办幼儿园。镇文技校是省级先进单位,镇文化站列入全省特级文化站、芳草计划点。
  [工业园区]
  按照“统一规则,规模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现有园区的整合和开发。全镇工业区基本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总规划面积 1600 亩,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并配备专用电网。目前,已开发面积 800 亩,共有 52 家企业入住,总投资额 227100 万元;主要项目有纺织、饲料、木业、家具、果蔬速冻、金属、服装、机械、船舶等行业。 2003 年,园区实现社会经济产值 5.841 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5.7495 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10.4% 和 10.5% 。 为加强对工业发展的园区领导,海澄镇成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任常务组长。层层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比奖罚责任制,用足用活各种优惠政策,执行“无费区”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农业资源]
  全镇平均海拔 10.6 米,年降雨量 1400 毫米,年平均气温 15 ℃ -20 ℃,终年无霜,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温水热条件极适宜农作物生长,享有“闽南大温室”美称。全镇可供开发滩涂面积 1 万亩,淡水养殖面积 5000 亩,耕地面积 3.4 万亩,是全省高产粮食生产区。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发展,已形成马铃薯、豉豆两个万亩生产基地,培育了香蕉、花卉等一批新兴产业。
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海澄镇坚持以“以农稳镇,以工立镇,依区建镇,依港强镇”的发展路子。借助自身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2003 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 33.4 亿元 , 比去年同期增长 8.86% ;农民人均纯收入 4008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4.1% 。实现财政收入 1429.6 万元。其中,国税收入 274 万元,地税收入 369 万元(地方级收入)。农业综合开发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毛豆生产、马铃薯栽培、养虾育虾”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建立起八大特色生产基地,两个万亩生产连片,正朝着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迈进。 1992 年,海澄镇被漳州市列为“对台对外农业技术合作与交流重点区域”。 1994 年,海澄成为龙海市“对台农业引进合作示范区”重点乡镇。 2001 年,海澄镇被列为福建省现代农业先行镇;在工业企业方面,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建筑建材为重点行业”的企业发展格局。 2003 年,乡镇企业、工业企业产值分别为 31.9 亿元和 20.7 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9.9 % 和 10.2% ;第三产业以码头仓储业为带动迅速发展。至目前,我镇已拥有各类性质(杂货码头、石油专用码头、煤和矿产运营码头、客运码头、陆岛码头)已建在建码头 9 个、泊位 14 个,去年的吞吐量达 200 万吨。码头业带来运输、维修、装卸、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增加群众就业,带来农民劳务收入的提高。

乡镇企业
  海澄是旧县城所在地,工业企业有一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海澄镇得风气之先,享政策之利,扬发展之帆,聚全镇之力,依托载体加快建设,借助项目推进发展,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致力实施“工业立镇”发展战略。 1988 年,引进漳州市第一家果蔬速冻企业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年加工出口果蔬 1 万吨、创产值 1 亿元的龙头企业。 1995 年,成立漳州市第一家股份制乡镇企业海新集团有限公司,并
  以此为带动建立起省内较大的饲料生产基地,全镇共有饲料企业 13 家,年生产饲料 15 万吨以上,创产值上 4 亿元。目前,全镇乡镇企业发展已构筑了一个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支柱产业,建筑建材为重点行业的发展体系。 1999 年,组建漳州第一家外资集团公司鸿伟木业集团有限公司。至目前,全镇共有乡镇企业 4245 家,其中工业企业有 840 家; 500 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28 家。全镇通过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和 HACCP 认证企业达到 7 家和 3 家, 9 类产品荣获国家奖章或认证(金鱼味精、龙谷矿泉水、港发饼干、海新饲料、海兴水产品、德艺陶瓷、德鑫铸造工艺、嘉华家具、绿农芦荟)。建材行业拥有漳州市第一个外资企业集团, 2 个竹木经营加工市场, 70 多家(竹木经营、加工,碎石场,取沙场)企业;饲料生产是福建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旅游休闲
  海澄镇古称“月港”,至今还保存有晏海楼、观海寺、孔子庙、城隍庙、萃贤坊等一批古月港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可开发古月港文化游专线。 ——晏海楼。晏海楼作为明代月港(海澄)兴衰的象征,它吸引着不少当时的文人墨客,登临怀古,赋诗酬唱。现存乾隆版本《海澄县志》就记载着明清两朝的名人诗赋,如张燮的《晏海楼》七律诗,詹明章《晏海楼赋》等。现存晏海楼有顶层,高约 30 米,对角宽约 8 米。登上四楼,凭栏远眺,壮丽山河,尽收眼底。
  晏海楼又名八卦楼,它象一座宝塔矗立在龙海市海澄镇东北角古月港的港口附近。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 400 余年。原系一座军事望台,今为龙海市名胜古迹之一。
  因月港的繁华而诱致 东洋倭寇前来劫舟夺货、焚屋杀人;欧洲殖民者以浯屿为据点,勾引走私商人搞秘密买卖,并进行武装劫掠,造成东南
  海疆长期不安宁。明朝政府在民族英雄戚继光肃清侵犯月港的倭寇之后,于隆庆元年( 1567 年)在月港设立海澄县治,寓意“海疆澄清”。后在原有古堡基础上建筑海澄石城,驻兵防守。为加强对海盗的监视侦察,知县翟寅于万历八至十一年间( 1580-1583 年),在县城东北角上始建一座两层的了望台,“以障海口东北之虚”,寄寓“波平海晏”的愿望,取名晏海楼。楼的底层设有枪眼多处,并辟一条暗道直通县衙(今党校食堂)。这样,晏海楼了望台与周围九都堡、溪尾铳城、大泥铳城、镇远楼等互为犄角,互相呼应,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防御系统。 晏海楼建成后,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多次遭受严重破坏。如明天启、崇祯年间( 1621-1644 年)大股海盗在闽南沿海一带劫掠烧杀,而波及月港;明末清初郑成功军队与清军也在海澄进行多年争夺战,故晏海楼只剩下残破的楼基。清康熙三十六年至四十八年( 1697-1709 年)知县陈世仪任内修建一次,至雍正十三年( 1735 年)知县严景“从新重建,厚筑基址,累石增高”至四层。后门石碑上刻有“揽秀毓奇”四个字。民国八年( 1919 年)和解放后的 1958 年也曾整修过。我们今天看到的八卦楼,便是清代重建的造型,并于 1997 年海澄镇政府进行重修的。
  ——城隍庙。据《海澄县志》记载,海澄设县于明隆庆元年(公元 1567 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建庙后,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即崇祯六年(公元 1633 年),知县梁兆阳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 1761 年),知县王作霖再修。城隍庙为三进三殿,主体硬山式建筑,庙群保存相当完好。庙为座北朝南,广场宽敞,规模颇大,木雕艺术,占雅别致,亦颇壮观,与北边宴海楼,西边文庙,联映成群,气势辉煌。
  ——海澄文庙。位于海澄镇豆巷村,即龙海二中校内。建于明隆庆元年( 1567 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崇祯、清康熙、雍正、乾隆、民国时期及建国后多次修葺。庙坐东北朝西南,依次为伴池、大成门、月台、大成殿、崇圣祠。占地面积 1005.53 平方米。
  ——萃贤坊 位于海澄镇中山路 42~44 号居民住房门口,是明嘉靖已酉年(公元 1549 年)龙溪知县林松、县丞刘宗用为赞誉弘治甲子科吴元、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张贺、癸酉科陈英、丙子科陈令、嘉靖戊子科高宽等相继考中进士的业绩而立。为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门式,单檐庑顶,正脊微弧,正吻为鱼尾状,正楼柱头用“丁”字拱出两跳挑檐承托屋顶,补间斗拱为二斗三升式。保存较好,但北进次间被民房圈砌[1]。
地方文化
  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生活,采用财政拔一点、以文补文和发动单位、个人集资的方式,建一座十多个项目,活动面积 2432 平方米,各种活动分布在环境优美的园林亭阁之间,动静有别,形成一个园林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在抓好镇级宣传文化中心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建立一批起点高、综合性强的宣传文化中心示范村、示范学校、示范企业、家庭文化室,已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点,如黎明、山后、上寮、地新、内楼宣传文化中心示范点,海澄中学、龙海二中、内楼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示范点,海新集团企业文化示范点。常年举办音乐、美术、体育等培训活动。
  地方文化集锦
  海澄锦歌 。锦歌,是龙海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之一,它是在宋、元时流传的民歌民谣基础上,吸收地方戏曲和南词、南曲的精华发展形成的。因其曲调地方气息浓郁,内容多取材于本地民间传说故事,语言通畅,演唱形式简易,博得群众喜爱而根植于人民生活中。
  锦歌由于唱腔的差异,它又有“亭”、“堂”两大汉派。三十年代,“亭”派在龙溪县的浦南、天宝、郭坑、紫泥、石码及海澄县的城关,东园、浮宫、白水、东泗一带先后开了 40 余馆。此时石码的南乐“集弦阁”,也在其影响下改为锦歌而传向海澄一带。锦歌艺术遂风靡于龙海广大城乡,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一大内容。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赛会常演唱通宵达旦。至 40 年代,由于国民党抓壮丁,加上连年灾荒,农村经济萧条,锦歌活动逐渐衰落,至 1949 年,锦歌馆全部垮散。新中国成立后,县文化部门对锦歌的扶植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 1951 年,恢复了石码“集弦阁”,九湖“庆贤堂”和海澄“丰庆堂”的活动。使锦歌艺术获得恢复发展,有 50 多位老艺人重焕青春,组织建立了 20 多个锦歌活动小组。
  如今,锦歌还依然深受海澄群众喜爱。特别是在夏天,海澄的桥头、草地、公园里,到处都可听到动听的锦歌声。
  辇宝饼。辇宝饼是海澄小吃中糕饼类的首选,档次较高。它有三个名称:即辇宝饼、展宝饼、两宝饼。称辇宝饼者,因其饼形似赌具辇宝,各家制法大小不一,价钱也不一致,大体上呈正四方形、六面,每而每边长约 4 厘米,每面面积约 16 平方厘米,每块体积约 64 立方厘米,饼皮厚约 0.3 厘米。称展宝饼者,因其表皮、内馅营养分高,有利养生。多少年来,老幼、翁妪都喜欢品尝。
  辇宝饼原料有绿豆、面粉、肉油、蔗糖。首先须将绿豆洗涤去污,再用清水浸泡约 7-8 小时左右,一般是晚上 10 时前后开始浸泡,隔天清晨捞起,然后用石磨碾磨,石磨不是上、下磨面紧贴一起,而是有一定间隔,即石磨木质轴心比一般石磨轴心略高,其高度要求绿豆通过碾磨,能擦去绿豆表皮而不损及绿豆心,碾磨后将绿豆皮冲洗干净,一般要经过二次筛洗才能去尽,取绿豆心磨碎煮熟煮烂,搅拌蔗糖充当饼馅。又取面粉加水加糖,渗入适量猪油搅拌均匀成糨糊状做饼皮,大约每 10 斤饼料配上 5 斤蔗糖,饼皮饼馅甜度一个样。做成饼形后再放置平底煎盘上,用木炭文火煎熟呈暗棕色。
  由于辇宝饼香甜、油润、苏松,一上口就令人难于舍弃,加上配料养人,历来也成为请客、馈赠的上品,至今仍是澄、码一带的名优糕饼。
  双糕润。月港民间每逢岁时节日,婚庆喜事,无不蒸制糯米糕,民间称之为“甜 果”,参配红糖者叫“红甜 果粿”,参配白糖者叫“白甜 ”,“红白甜”各有特色。
  据乾隆版《海澄县志、卷十六坊里》载:“县口市南市在岐街、东市在新路口,西市在亭下街”,今统称中山路,建县时是一条东往漳浦,西走龙溪的重要衢道,东、西段各树立一座石牌坊,东段新路口称“萃贤坊”(今尚存),西段亭下街称“贞节坊”(已毁);由于过往客人多,小吃店也多种多样,由于“甜粿”耐饿,香甜,生意好,做“甜米果”的就有好几家。
  民间有这样一段传说,设在亭下街“贞节坊”下一家甜粿店,手艺最高超,销路也最好,老板姓白名祥,为人厚道,被尊称“祥哥”,他蒸制的甜粿被称为“祥哥”。他在甜米果蒸制技法基础上不断改进提高,首先他要选择最优质糯米,浸清水约一个时辰,然后捞起磨碎,调拌好糖水,十斤糯米配六斤糖,甜粿有上、下两层,下层配红糖,上层配白糖,糯米粉渗糖水后放置石臼中,用吕木杵槌舂,直至糯米糕粘度像糨糊般软润而止。甜粿上、下两层相叠,厚度下层比上层稍高,约占三分之二,糕面撒上糖冬瓜、肥肉块(约大豆大小),微量碎细盐粒,然后装上蒸笼,铺有一重“豆皮”(豆制品)的笼屉里,炊蒸熟透,散热后再撒上炒过捣碎的花生米、炒过的白芝、油葱,用平板稍为压平,最后切块上市出卖。白祥哥每天铁定蒸制三十市斤糕,从配料到蒸熟,他一手包办,成品后就全盘交给他的女儿处理了。
  他的女儿芳名白秀玉,当白祥哥甜粿生意兴旺时节,他的女儿正好二八年华,长相婷婷玉立,俊俏超群,肌肤白皙柔润,加上心灵手巧,能说会道,所以人称他“秀玉姑娘”或“玉润小姐”,附加父女名字称“祥歌润”,以后定名为“双糕润”,也含有“双糕润”有上下两层之意。
  白祥交代女儿,三十市斤糯米甜粿要切成一百五十块,每块二市两呈菱形。每天打开店窗,顾客总是挨挨挤挤急买“双糕润”,但她镇静自如,切粿、称重好利索,从未短斤缺两,收钱、找钱也毫无差错,买者都称赞她“一算准”。
  顾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贯富翁海澄 " 裕丰隆糖行 " 老板苏二舍,每天清早,他都要亲自到“贞节坊”下争买“双糕润”,一天见不到“玉润小姐”,他便终日万般无耐,买到粿,他即不绝口地夸赞:“好润粿,又白、又香、又甜、又凉冷,好吃又养人,谁见了不嘴馋才怪”。掏钱时,一双滑溜溜眼珠,更是贪婪地死盯住她的身上,边走边回头想多看几眼;没料有一次,一头撞在新路口石碑坊硬石上,额角肿起一块大疙瘩,人问二舍是怎么搞的?他满不在乎谎说:“双糕润色、香、味都逗人喜爱,我舍不得多欣赏几回,回头撞在‘华表'上,不痛无妨。”逗得众人哈哈大笑,稍后,有人编出了俏皮话,说“苏二舍‘目周(眼睛)盯着双糕润,头壳磕在(碰上)华表石'!活该!”这事一传开,成为海澄久传笑料,刁笑那些遇事分心,或办事不瞻前顾后的家伙。
  海澄“双糕润”确实口感好,又富营养,早已是驰名海内外名点,亲朋戚友相访欢聚,泡茶品尝被视同丰厚礼节;如今台胞以及海外如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华裔,每次回澄,大多忘不了饱尝海澄“双糕润”。目前,海澄“双糕润”制作,大体沿袭旧手艺,仍是闻名海内外名牌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