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中央城房价最新:清正廉明荡九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8:48:15

谢枋得画像

岚下村村景

    谢枋得(1226—1289),南宋著名爱国志士,诗人和学者,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与文天祥并称为“文山”、“叠山”。抗元兵败后,隐居武夷山,拒不仕元,绝食自尽。

    谢枋得一生著作丰富,可惜大部分已散失,今传世的主要有《谢叠山先生文集》、《谢叠山先生评注四种合刻》、《文章轨范》等书。

    人们都知道文天祥及其《正气歌》,但知晓谢枋得和他诗篇的人并不多。然而,谢枋得的际遇和境界在七八百年后的今天仍令人感叹不已。日前,听说叠山纪念堂内又新添了一些收集编撰较为完整的谢枋得研究资料,记者带着几分焦灼和欣喜,走进谢枋得后裔聚居地——离顺昌城关有40多公里的岚下乡岚下村。    

先贤风范 后裔铭记在心

    岚下村就驻扎在岚下乡里,一条笔直的水泥大道贯穿了整个村落。村里家家户户盖有自己的小洋楼,早已没有了当年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但对于村民来说,谢枋得可谓家喻户晓。

    谢枋得第23代后裔谢金盛老伯介绍,岚下村是谢枋得次子后裔聚居地。建国前,这里的村民都是谢枋得后裔;解放后,许多周边地区的居民搬迁至此。迄今为止,两千多村民中,还有三四百户是谢枋得后裔,涵盖了第22代到第32代。

    岚下人从来不曾忘记谢枋得。明代中叶,岚下村就有了祭祖宗祠“四端堂”;1993年,由谢金盛组织发起,成立了“叠山文化研究会”;1999年,为弘扬叠山精神,岚下村明代宗祠的旧址上“嫁接”了教育后人的叠山纪念堂;2004年,叠山纪念堂成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谈起谢枋得的故事,就连念小学的孩子都能讲上几个。原来在岚下的乡土教材《岚下村史》里,清晰地记载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岚下历史,谢枋得故事当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岚下村史》记载,在今岚下象鼻山象山寺附近,有一座建于明代中叶的谢枋得的墓,墓向坐北朝南,原墓结构封土表层为砖砌起拱成半圆球形,高达2米,深约4米,墓室以铁链悬棺,左右两旁各设耳穴。墓穴早已被盗,没有了花岗岩石板材碑刻,没有了拱起的半圆球形,有的只是疏松的泥土。

隐居武夷 寄托满腔忠义

    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这首诗作于南宋亡后。谢枋得虽隐居在武夷山中,但国破家亡的哀痛始终不能忘却,眼见大好山河沦入敌手,反抗的呼声早已沉寂,谢枋得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寥,孤苦无依。他以孤芳自赏的高洁之花“梅花”自勉,坚持民族气节,决不向元廷屈膝,表达了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走进坐落在岚下村桥东的叠山纪念堂,这首《武夷山中》便高悬在大厅中央。作为今年我省的一道语文高考题,谢氏后裔做起此题犹如老马识途,驾轻就熟。

    纪念堂内的“四榜一专栏”更是发人深思、激人奋进。在成才榜上的先祖个个是高官达贵,在人才榜上考上大学的后裔有200多人。当年谢枋得遇挫弥坚,两次赴考,终夺二甲之首的故事深深地刻在众多学子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2005年,村里还出了一名北大生,今年的22名考生中有18人上了大专线,其中9人上了本科线,还有一名理科考生成绩位居顺昌县第七。

    谪居没有消磨意志,隐居寄托一腔忠义。谢枋得本来只想做一个遗民,以此终老,却不能躲开卖友求荣者的纠缠。而恰恰正是这一点,又成就了一位爱国者的英名。    

绝食殉国 一身正气不屈     

    行有期,死有日雪压松柏愈青青,扶直纲常在此行。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不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谢枋得以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自比,立志为国家民族尽节。

    元23年(1286年),与谢枋得同年进士的程文海为元廷推荐南宋遗臣22人,将他列于首位,谢枋得断然推辞不就。至元24年,丞相忙兀台奉旨江南求人才,谢枋得以“姓名不详”,未赴。至元25年,尚书留梦炎又荐他出仕,他回信答道:“今吾年六十余矣,所欠一死耳,岂复有它志哉!”言语斩钉截铁,毫无回旋余地。同年九月,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为了邀功,亲到建阳。见了魏天佑,他神情傲岸,破口大骂:“尔辈治闽毫无德意,反起银冶病民。”天佑恼羞成怒,强行把他拘捕押送燕京。临行前,谢枋得作诗诀别妻子朋友,诗序中说“行有期,死有日”。

    在纪念堂里,画像中谢枋得剑眉挺鼻,双眸犀利,凝神沉思的表情无法掩饰他的正直与刚毅。谢枋得从北上开始就一直绝食,二十多天也未断气。渡过采石以后,他仅食少量果蔬,希望死前能到燕京再见被俘的谢太后和宋恭帝一面。但是到达燕京后,他已经是奄奄一息了。留梦炎只好把他安置于悯忠寺休养,等身体复原后再迫他为元朝做官。悯忠寺壁间立有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的石碑,谢枋得触景生情,哭着说:“曹娥一个小女子尚能如此,我岂能不如她!”从此,他又绝食,并把医生给他的药物摔掉。五日后去世,终年64岁。

    “生英死灵不愧千古正气忠君爱国允称万代完人”,纪念堂大厅门上的对联正是对叠山先生一生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