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社保咨询电话:易经》哲学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58:36

《易经》哲学思想研究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而成书,成为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一、《易经》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易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然界这些发展变化规律渗透到自己的预测理论体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置于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指导之下,为其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追溯《易经》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易经》的理解,准确的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驳开《易经》的神秘面纱,纠正唯心主义的不全面、不客观认识。《易经》通过卦名、爻名立论,通过卦辞、爻辞论述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断辞指导人们吉凶趋僻。哲学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变、爻变之中。

(一)《易经》中包含终始观

终始观是中国道德哲学对哲学原理的巨大贡献,其深刻程度、影响广度和对立统一一样可以称之为规律。自然界的万物从那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生以后,无一不是无条件的走向死亡,西方哲学偏重于论述从生到死的过程,没有注意从死到生的过程。因此没有产生有无相生的终始观。《易经》的终始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卦序编排集中体现终始观,上经始于天(乾)地(坤),终于月(坎)、日(离)。下经以人为喻,起于咸(少男少妇相合)、恒(夫妻持之以恒)、终于既济(中男中女婚事以定),未济(中男中女正在追求)。始于结合,终于求合,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二是利用卦的组合体现终始观。六十四卦,两两相偶,非复既错,组成三十二个完整的终始循环。

三是利用爻变体现终始观。即:乾(  )、女后  (  )、“遁”(  )否(  )、观(  )剥(  )坤(  )、复(  )、临(  )泰(  )、大壮(  )决(   )至乾(   )。

终始观和发展观相比较终始观居于其上,终始是发展的终始,发展是在终始的总原则下的发展。

(二)《易经》中包含唯物观。

世界是物质的,这是西方哲学唯物论的最基本观点。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组成的,二者同质而异名。《易经》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方法独特而且实用,全面而且深刻。

《易经》六十四挂是由八个单卦两两组合而成的,这八个单卦全部以自然界八种物质或物质现象命名。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太阳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义虽然不完全显示具体物质,但其所代表的内容离不开物质现象。另外,中国的文字属象形组合文字,每一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质的笔划或部首组成,所以每一卦都带有物质的烙印。如乾有日,坤有土、解有刀、困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于唯物论。

唯物论的观点不仅在卦名中得以体现,在爻辞中也有体现。六十四卦随便拉出一卦,分析其六个爻辞,也有物质在其中。如否卦,初六:拔茅茹以其汇。有手有草。六二:包承,有用于包裹的布之类的物质。六三:包羞,同上。九四,有命无咎,有生物在其中。九五:休否,有人,有木在其中。上九:倾否、有人、有家具(贝)在其中。有人怀疑,文字本身就是物质及其现象的代名词,这样分析还有什么价值,其实这正说明《易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是立足于唯物论的。

(三)《易经》包含发展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遵循“道非常道”的发展观。《易经》对物质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六十四卦的编排顺序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如上经三十卦,始于天(乾)地(坤),终于日(离)月(坎)。把事物的变化寓于其中,屯代表初生,蒙代表幼稚,需代表饮食、讼代表争执,师代表示抢夺,比代表和平,小畜代表积蓄力量,履代表从前慎后……,剥代表消落,复代表回归,颐代表舒坦…….大过代表过分强大,其本未己弱,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己”《道德经》。其距离灭亡的终点也就不远了,上经三十卦其实质代表事物由诞生、发展、状大直至消亡的全过程,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发展论的观点,下经三十二卦以人相喻,始于咸(少男少女相合),恒(夫妻持之以恒),终于既济(完成),未济(未完成),中间二十八卦组成十四对矛盾运动,一动一静,一分一合,体现了人生的进退、得失、生养等发展变化历程。八个单卦始于乾,终于艮,六十四卦始于乾终于未济,艮和未济都有前事之终,后事之始,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意思。六十四卦卦名完全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易经》中不仅卦名包含着“道非常道”的发展观,每一卦中从初爻至上爻也体现着这种思想,最直观的例子莫过于乾卦和坤卦的爻辞。乾卦六爻、爻辞分别为: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九四: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反映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走向衰落,灭亡即从有到无的发展变化过程。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六五。黄裳无吉。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从人的品德修养和能力方面,反映从无到有的发展变化过程。玄黄的意思是雄龙(阳)和雌龙(阴)相配,诞生了新的生命,进入新的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循环。其它各卦,从初爻至上爻都能找到这样的思想包含在其中。

(四)《易经》中包含联系观。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论从那一卦那一爻开始变起,都可变出所有六十四卦。通过这种联系,把本爻所代表的事物,和天(乾)地(坤)日(离)月(坎)、山(艮)泽(兑)、风(巽)、雷(震),及其它各卦爻所代表的事物普遍联系在一起。《易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自然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易经》中包含着“遵道重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源自于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具体体现为终始观、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就要求我们按照自然规律和原理去办事,这就是中国道德哲学的遵道重德观念。宇宙观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人生观则揭示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实质是遵道重德。人与人的关系不分民族、国家,不分历史朝代,自始至终表现为君臣(上下)关系,父子(先后)关系,夫妻、兄弟、朋友(左右平等关系) 儒学称为“五典”关系。上下、先后、左右类似于宇宙空间,因而人生观也类似于宇宙观。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的品德,坚持用正确的人生观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道德哲学称为以德治国,以德治人,根本在于明“五典”,五典之要在于君臣有仁忠,父子有慈孝,夫妇分主次,兄弟分长幼,朋友讲诚信。此品德集于一人之身具体表现为知、仁、勇“三达德”,欲求“三达德”贵在好学,力行,知耻,此谓修德三要,修德之门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自我为原点、履盖全人类的科学的人生观(类似于宇宙观,宇宙观是以观测者为原点的时空无限,天地四方之谓宇、往古来今之谓宙)。《易经》遵道重德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用卦名、卦义体现重德的思想

 重德的思想在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五典关系,《易经》以乾卦喻父,以坤卦喻母,震为长子、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当这些单卦两两相重时,因其上下位置正确与否,便决定了这一卦的卦名及卦义,如履卦  ,上为父,下为少女,少女跟在父后,依礼而行,是正确的,履者礼也。又如“大壮”卦长男居于父前,一方面代表长子己成人,父亲己衰老。另一方面又说明子居父上是有伤礼义的。壮者伤也。其它如大过、少女居长女之上。虽能力居上,但亦构成过错,无妄长子居父之下,不应妄言妄动。咸卦少女居少男之上,其义在男女相悦。恒卦,长女居长男之下,其义在恒久。蹇卦中男在上、少男在下,踏着兄长的足迹前行。既济卦中男在上,中女在下,男女相悦事成矣。未济卦中女在上,中男在下,正在追求之中。等等。除了八个经卦以外,其余五十六卦也有类似的思想。

(二)用爻序、爻义体现重德的思想。

《易经》中不仅用卦名、卦义体现重德思想,在每一卦中六爻的位置,及意义也反映重德思想,初爻为小,二爻为母,三四爻皆为子女、五爻为父,上爻为祖,阳爻为男、阴爻为女,阳爻居初位处下则合礼,(《易经》认为当位)。阴爻居二位视为当位。三爻为阳爻时,冲挡在前,视为当位,四爻为阴爻,居父后视为当位,五爻为阳爻乃一家之主,视为当位,上爻阴居、乃祖母之位,视为当位,虽贵但己不主事。这样定格各爻的关系,体现了重德的思想。如谦卦。初六阴爻当位,“谦谦”。六二阴爻当位居中“鸣谦”、鸣者阴阳唱和。九三阳爻,“劳谦”,当位失中,担负主要劳动任务而又谦逊守礼。六四阴爻当位“挥谦”虽失中,但知书达礼,掬手示谦。六五阴爻失位却执中,“不富以其邻”女性仁慈,自己虽然不富,仍关心邻居,是大谦。上六阴当位失中,“鸣谦”,对六五之大谦表示赞同,附和。其余各卦,虽爻义不同、卦义不同,但这种思想仍在其中。

《易经》中重德的人生观被孔子以及学派后人充分认识和重视、《周易》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主要是对重德的人生观进行阐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警句名言都是深刻的写照。由此可见,《易经》是一本教人进德修业,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书,不明确这一点专求卜筮,其预测水平永远也提不高。

三、《易经》中包含“对立统一,负阴抱阳”的辨证法。

对立统一和负阴抱阳,是中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表述,其实质相同。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基本表述是对立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互为存在的前提。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既分阴阳说明二者不同是对立,既负又抱说明阴阳不可分离是统一,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冲气以为和则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既对立却同居一体,既同居一体却为何对立。原因是阴阳双方在消耗自身的同时,既增长了自身的势力,又抑制了对立面的消耗和势力增长。双方就是在这样的消长运动中达到平衡,从而使负阴抱阳的平衡体,能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存在。当这个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就是事物灭亡的时候,构成了万物皆有生命(持续时间)的从有到无的过程。中国人应用对立统一负阴抱阴的规律,表现为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也是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有独特的逻辑思维方法之所在。中国人对这一规律的应用可以说与生俱来,得心应手。西方人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方面,自始至终显得生硬,不切合具体事物。《易经》中对一分为二,合而为一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卦体上体现。

《易经》以阴阳为基础立说,研究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基础是一分为二的。六十四卦,两两相偶,非复既错,组成完整的循环。错卦就是从卦体上的一分为二,合二而一。有的在同一循环中相错,如坎和离,颐卦和大过,睽和蹇,中孚和小过。有的在同一循环中复卦和错卦相同,如随卦和蛊卦。渐卦和归妹卦。泰和否。既济和未济。其它错卦,分处于不同的循环之中。

(二)从卦名、卦义中体现。

六十四卦两两相偶构成同一循环,但在一个循环中卦名和卦义都体现一分为二。最明显的有乾和坤、师和比、泰和否、剥和复,颐和大过、损和益。震和艮,咸和恒,既济和未济。等等。每一卦名所含的意义也是一分为二的,如同人卦,既包括自己追求与人相同,也包括用自己的德行同化别人。又如明夷卦,既含有光明被遮盖,又包含光明远大。这样的例子在《易经》中随处可见。

(三)从爻序(位)和爻辞中体现。

每一卦从初爻至上爻,可以是阳爻,也可以是阴爻。有当位、失位之分,是一分为二。同一爻辞之中也有一分为二的思想,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既为龙应当有用,但却断为匆用。又如否卦九五,“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亡是死,系于苞桑上显出旺盛的生命力等等。还有爻位位置上的体现,上爻居宗庙之位按礼当吉,但是上位己到卦之末,处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结尾,却多显不吉。初爻居于最下位,按礼多不吉,但是有许多爻辞中却是吉义。因此,《易经》上的各爻位,无论是阴爻还是阳父,处之皆有既吉又不吉之义,都含有一分为二的思想,关键看怎样理解和处理。

总之,《易经》对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应用是最具特色的,可以说达到了无处不用,处处都用,出神入化的地步。

四、《易经》中包含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孔子及其学派后人对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要求人类活动必须遵道重德,完完全全地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充分认识,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方法论,老子的“或似不盈、孔子的《中庸》、过犹不及,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本质都是相同的。《易经》对这一原理的应用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从卦序、卦名中体现。

卦序上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上经三十卦、以泰和否为中轴,泰居第十一、否居第十二,向前为不及,向后为过。下经以损和益为中轴,向前为不及、向后为过。上经从屯卦开始,屯为初生之稚,蒙为初生养。需为稍长之需、讼为稍长之争。师为强壮之夺、比为彼此之亲。小畜还需积累力量,履要循规守矩。以至于泰,过泰则否不通,不通则勇于同人,同人必成大有,等等,到了大过,则必然走向衰亡。下经亦有类似的发展变化。

(二)从爻序(位)、爻辞中体现。

每一卦二爻为下卦之中,五爻为上卦之中。阳爻以居上中为吉,阴爻以居下中为吉,从爻位上体现居中的重要。爻辞是在卦名、卦辞的统领之下,给出一个故事或一幅图像,体现这种居中的重要。如屯六二之“屯如(颤)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九五之“屯其膏”。谦卦六二“鸣谦”,六五 “不富以其邻”。观卦六二之规观,九五之“观我生”。因其居中、从故事和图像所绘出的综合信息多为吉辞,体现这种居中的重要性。

总之,无论是从卦序、卦名、卦辞方面,还是从爻序、爻辞方面,皆体现《中庸》的思想,可谓无处不在。研究和应用《易经》,如果没有居中的立场和观点,则难解其中真谛。

五、总结和建议

(一)、《易经》在科学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的指导下立说和论述,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一部完完全全的人文科学著作。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易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抛弃从唯心主义出发认识《易经》的立场和观点,确立其科学地位,使之尽快进入理论殿堂,进入国民教育的正式内容,为以德治国,人格治理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做出贡献。

(二)《易经》开创了案例预测之先河。西方人有《案例法》,用案例来判决类似的案件。《易经》中每一卦,每一爻都给出了一个或多个故事或图像,其包含的信息量丰富而全面,深刻而又简明,其信息量之大可涵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深刻领会和体验这些信息、用于指导人类的实践个案完全可以满足。《易经》的案例预测融不变不程式与无限的事物发展变化于一体,是科学的经验,事实上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经验的总结和指导。在应用方面我们应该成立相应的科研组织,全面及时的收集全国《易经》爱好者、工作者的卜筮案例、系统总结各种经典案例的分析、理解特点,丰富我们用案例预测的原始资料。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同时在学习和应用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德哲学水平,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三)《易经》开创了数与理互联互通之先河。中国人发明了十进制,十进制赋于了0 、1、2、3、4、5、6、7、8、9、这些数字以独特的性质。最主要的莫过于9的永恒不变特性。和3、6归属于9的特性(见十进制特点与联想)这些特性在《易经》中均有体现,单卦的三重,重卦六重,阳爻以九定义,阴爻以六命名,都体现了数和理互联互通的思想特点。十进制通过10 ,这个循环扣,把所有数字纳入了类似宇宙观的时空无限、有无相生的体系之中。架起了数与理互通的桥梁,10既是前循环之终,又是后一循环之始,是终始观的体现,十个数学符号皆代表一定数量的实物,是唯物观观的体现,所有数字循环发展,是发展观的体现,所有数字通过十进制普遍联系起来,是联系观的体现。

  《易经》的立意体现着宇宙观、人生观。数字的发展变化类似于宇宙观、人生观。用数字演绎卦的变化其理相通。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六个不参加推演的筮签,分别代表上下、左右、前后之宇宙时空无限。取一以象人,揲四以象四季。十有八变而成卦。乾卦六爻,以九计之,每爻的筮策九揲,六九五十四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一六策。坤卦六爻,以六计之,每爻筮策六揲,六六三十六揲,每揲四策、共得一百四十四策,乾坤两卦相加共三百六十策,相当于一年的日数,《易经》六十四卦,其中阳爻阴爻各有一百九十二爻,推演完六十四卦,共得出筮策总数,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相当于天地间所有事物,若以每策代表一种事物,一种变化,足以涵盖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易经》以数演卦,以卦明理,没有离开唯物论的基础。其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博大精深度令当今之人无法穷极。

 

 

 

 

 

 

 

 

 

 

 

 

 

 

 

 

 

 

 

 

 

 

 

 

 

从互卦的共性看《易经》遵道重德的人生观

 

《易经》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用书,其实质是用案例预测。每卦六爻,其中二三四爻组成一个单卦,三四五爻组成一个单卦,合而组成互卦。每一卦从初爻至上爻是事物发展变过的总趋势,互卦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互卦和本卦互为因果,因此,分析六十四卦互卦的共同特点,也就找到了引起事物因果变化的共性。《易经》六十四卦,互卦只有十九个,十九个互卦的共性可以用动、定、分、合四个字来概括。既包括了哲学宇宙观(终始观、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和人生观,(遵道重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包括了“对立统一,负阴抱阳”的辩证法。互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易经》的科学性。

一、互卦精要

乾互乾,乾为天,天是宇宙的总称,宇宙之内不管怎样变化,始终在宇宙之内,是宇宙观的体现。坤互坤,坤为地,是地球的总称,地球之内的一切变化,总的仍归于地球之内,是世界观的体现。屯互剥,屯为初生,剥为落,初生即落定(今陕西方言把人刚出生称为落初,就是例证)。屯卦上坎下震,坎为水、震为雷电,水中放电而诞生生命,是古人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不无科学性。蒙互复,蒙为幼稚,复为反复,幼稚则容易反复无常。需互睽,需卦上坎(水)、下乾(天),睽为志向不一,天气阴雨,是否前行、劳作、心理矛盾。讼互家人,讼为争执,家人是和睦的代名词,和必有不均,不均则争讼,客观的反映了争讼的根本原因。师互复,师为率军征讨,客观地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战争和和平反反复复的历史。比互剥,比为亲密、剥为落定,亲密是安定诞生的前提。小畜互睽,小有积蓄和剩余,是产生分岐的基础和前提。履互家人,以礼而行是家庭,国家和睦的先决条件。泰互归妹,泰为安泰和谐,归妹人之终始,义在男女相悦是婚姻的基础,相悦则和谐而泰。否互渐,否为不通,渐为缓慢发展,不通是逐渐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人互女后  ,同人义在与人交亲,女后是相遇(阴的反复),阳与阴不期而遇,虽异性相亲,仍需反复交流,方能志同道合,大有互(决),大有为拥有众多,(决)为斩杀、落定,力量强大是斩杀,落定的前提和基础。谦互解,谦让是解除隔阂的最好办法。豫互蹇,豫为欢畅,蹇为不怕困难,知退知进,蹇是豫的先决条件,不蹇而豫是不可能的。随互渐,震为车,兑为贝,车载财富需缓慢而行。财富的积累也是逐渐形成的。蛊互归妹,蛊为积累多,内腐而生虫变,归妹倡导以礼而嫁(有渐变义),清理陈旧腐败也需逐渐进行、以礼而进,同时内腐生变也是逐渐形成的,最好的办法是防微杜渐。临互复,临为到达,复为往来,往者必到达,回来亦到达。观互剥,观为察看,剥为落定,察看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原因,形成定论,察之要在于定,查找原因同样需要静心定神。噬嗑互蹇,噬嗑是困难坚硬,蹇是不怕困难,勇于前行,克服困难的办法是不怕困难,一口吃掉它。贲互解,贲为山下有火,火势必炎上,但火亦能照明,看清危险方能避害,解除危险,方能控制危害,照亮前行道路。剥互坤、剥落必落于地中。复互坤,往来皆在地中。无妄互渐,无妄上天(乾)、下震(足),想一步登天自然是妄想,要取得成功,必须逐渐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大畜互归妹,大畜上艮(手)下乾(天)。以手遮天可见能量之大,一手遮天是谓不道,但物极必反,还需以礼而行。颐互坤,安颐、舒适还需有大地一样包容一切的胸怀。大过互乾,好比人之壮年,本末已弱,乾为健,进取精神当永存心中。坎互颐,坎为困难,困难就隐藏在舒坦之中。离互大过,大过和分离互为因果。咸互女后、咸为撼、感、动,相遇是男女互感的先决条件。恒互(决),有恒心万事方能定。(遁)互女后,,一遇交亲,二遇损阳,逃也。大壮互(决),大壮同大有,是斩杀、落定的先决条件。晋互蹇,晋为晋见,晋见之理,不怕困难,知退知进。明夷互解,光明被掩盖需要揭掉掩盖方能光照四方。家人互未济,治家未济,不足以为家。睽互既济,前事完结必然产生新的矛盾。蹇互未济,事业未完成需要发扬不怕困难,知退知进的精神。解互既济,解除困难,事方能济。损互复,损失往往重复再现。益互剥,有剩余溢出,就要剥落多余,扶贫济危,其益方能长久。(决)互乾,不断进取是斩落的先决条件。女后互乾,不断进取,方能反败为胜,重复再来(复为阳来,女后为阴来)。萃互渐,繁荣、集聚也是逐渐形成的。升互归妹,升迁,壮大也需要以礼而行,不可强为。困互家人,然而家庭束缚人,人困于家消磨志向,家庭稳定则社会安定,既有利,又不利。关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井互睽,物困井中欲上,水在井中当位,两者志向各异,欲上欲下则需分离。革互女后,,女后为阴复,革在改革,改革需要反复进行,鼎互(决),斩杀旧的之后必然鼎新。震互蹇,克服困难,必然产生震动。艮互解,有阻力只有除掉才能前进。渐互鼎,每发展一步都是鼎新。归妹互家人,以礼而归,必然和睦。丰互大过,收获巨大,处理不当,分配不公是最大的过错,只有轻松越过一切困难,收获才能丰富。旅互大过,外出希望轻松过关,轻松过关,克服险阻,旅才有意义。巽互睽,巽为风,柔弱摇摆不定,性格若此,必然产生分岐。兑互家人,兑为悦,为落定,落定则家庭和睦。涣互颐,颐则忘我神散。节互颐,克己节制方能神闲志清。中孚互颐,胸怀若谷,不为己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方能心旷神怡。小过互大过,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大过也是由小过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既济互未济,未济互既济,成功源于奋斗,奋斗必然成功。

二、互卦共性分析

六十四卦,互卦只有十九个,依次为:乾、坤、剥、复、睽、家人、归妹、渐、女后  、(决)、解、蹇、颐、大过、鼎、节、革、既济、未济。从十九个互卦中我们可以分析引起事物发展变化原因的共性。

乾为阳,阳为动。坤喜静,属于定。剥为落,尘埃落定,属于定。复为反复,属于动。睽为志向不同,属于分。家人和睦,属于合。归妹、人之所终始,属于定。渐为缓慢发展,属于动。女后 同复,是阴的反复,属于动。(决)为斩杀、决定,属于定。解为分割,属于动。蹇为困难和阻力,属于定。颐为舒坦,属于定,大过为轻松通过,属于动。鼎为立,属于定。节为止,属于定。革为变,属于动。既济为完成,属于定,未济为未完成,属于动。互卦的共同特点为动定分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皆在于动定分会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总体表现为动定分合,动定分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共性。

三、动定分合体现哲学宇宙观和人生观。

1、体现了哲学终始观。十九个互卦,起于乾坤动定,终于既济未济定动,体现了终始观。

2、体现了哲学发展观。十九个互卦,起于乾动,终于未济动,体现了发展观。

3、体现了哲学唯物观,十九个互卦皆有物或物象,体现了唯物观。

4、体现了哲学联系观。互卦是本卦的互卦,和本卦密不可分,体现了联系观。

5、体现了辩证法。互卦与本卦非动即定。体现了对立统一,负阴抱阳的辩证法。

6、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乾为天,为父、为君、为上,坤为地,为母、为臣、为下是遵道重德的体现。家合万事兴,志异生变故。归妹人之终始,渐进事之常理,复女后反复无常,剥(决)尘埃落定。解困则艰难除去。轻过(大过)则心情舒畅(颐)。改革必然鼎新,节流必然水定。既济事已终,未济正在前行。人间至理喻于其中,也是遵道重德的体现。十九个互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