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美的和合肥美的:[不分东西]试读:第15章?新闻民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6:43:35
 

[不分东西]试读:第15章 新闻民工

(2011-01-30 09:59:09)转载 标签:

不分东西

新闻民工

记者

人文关怀

杂谈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灾难报道的训练,一些前线记者因为装备不够,甚至是因为没有穿上适当的鞋子,令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而这些从灾难现场回来的记者,精神上同样遭受强烈刺激,如果缺乏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辅导,往往会对他们的一辈子造成影响,而这些,并不是每家媒体都会考虑到。 在内地,记者的地位算是不低,收入和其他职业相比,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因此吸引不少人加入。但是很多记者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就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他说,在新闻机构工作了好多年,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和公司签约,为了新闻理想,也为了将来终有一天能够在这家媒体工作的希望,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不满。他的身边,这样的新闻人很多,他很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虽然在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眼中,这些不计较个人待遇,从工资收入到保险,才是有事业心和拼搏精神的表现,但是想深一层,如果媒体对自己的员工都不能尽到责任,维护其应有的权利,那么是否会让自身的公信力显得虚伪? 好好爱自己 对于自己的工作处境,很多内地的同行会无奈地笑称自己是“新闻民工”,这样的称呼,其实也是建立在一种职业有分高低的基础上,因为当我们在说,农民工或者其他那些在制造行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收入而拼命工作的年轻人的无奈的时候,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机会,或者为了理想,而不计回报,不计时间的付出和压力,因为有了“理想”两个字,就好像变得高尚一些,于是那些加班工资、超时工作、基本工资这些具体量化的标准,一下子和这个行业没有关系了。也因为这样,很少看到媒体对媒体这个行业本身进行自我监测和批评。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逆来顺受,或者说习以为常,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对于个人权益的忽视,而这往往会影响媒体如何看待劳工问题的视野。 比如,在《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何媒体在报道富士康问题的时候,缺乏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再比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词汇,不少企业也乐于使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营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但是仔细想一下,媒体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放在企业如何回馈社会这个层面,好像慈善、公益事业的层面,却很少去想,所谓的社会责任,一个最基本的责任,那就是对企业里面的每一个人负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把慈善公益的捐赠放在了员工身上,会不会被视为缺乏社会责任?同样的,因为缺乏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眼光过于远大,媒体甚至看不到,所谓的“血汗行业”是一个普遍问题。 香港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出席“香港报业公会2009 年最佳新闻奖”颁奖仪式时,在致词里面特别提到了记者的待遇问题,他指出,因为记者的工资没有吸引力,因此很难留住人才,导致传媒机构青黄不接,从而影响新闻质素。唐英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慨,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少记者反映,如果要成家立室、生儿育女,资深媒体人最终只能选择转行。 这是香港媒体行业的现实,我不止一次被问,为何香港的女记者这么多,因为中国社会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依然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看法,要担起抚养家庭责任的男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做出比较实际的选择。 说到对新闻素质的影响,缺乏资深人才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记者是一个讲求经验的职业,在某一个问题上花的时间越多,看得越多,当然会有相对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更加擅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寻找事件背后的脉络。拿中国的劳工问题举例,一个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30 年的记者,当然会更加容易看到问题所在,因为他会飞快地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尝试去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改变了,哪些地方却还是停滞不前。而且,刚刚入行的记者,很多时候会由于过于投入,从而忘记了恪守中立的原则,使得面对受众的报道充满个人色彩。 但是,影响新闻素质,人才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怎样的编辑方针,才是最终决定一家媒体新闻素质的关键。编辑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主管人员的影响。而编辑方针,最终也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记者们,让他们带着理想进来,很多时候却失望地离开。 一个香港80 后,曾经的新闻人,写下了她对于自己前辈们的看法: 新闻工作最大的满足,不来自升职加薪,而是新闻本身。挫败感亦然。如果说曾班子(曾荫权)一直没有跟80 后好好沟通,我想传媒高层也跟年轻读者和记者有代沟。一班好同事围在一起时,话题不是抱怨工时长、人工低,而是传媒高层如何处理政治化妆,在大是大非的议题里有没有挺直腰板,社评的立场是否基于人文精神,有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如何向主管推销关于社会公义的故事,新闻的取材和角度是否紧贴社会脉搏。”(何雪莹,香港记者协会,2010-04,记者之声) 之15. 新闻民工

 

 

郭台铭在带领记者参观富士康深圳厂房时,对记者笑着说:“记者很辛苦,记者行业是血汗行业。”这当然是为了拉近和记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对记者这个辛苦职业的体谅,只是,作为行内人,听着这句玩笑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至少从两岸三地来说,郭台铭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记者这个行业的现状。

 

 

虚伪的公信力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香港记者协会有一个给记者的采访建议,其中包括,当去外地采访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一定要记得做好自我保障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不过,如果真的要让一个记者在去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包括我自己,每次遭遇突发事件,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过保险这个问题;二来,即便有这样的需求,一想到可能会因此给上司一个负面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下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保持沉默。而现实情况是,就算有记者向就职的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上司都会打着哈哈,或者是非常为难地表示,时间如此紧急,真的做不到啊。也因为这样,记者协会特别公布了一些24 小时之内接受投保的保险公司热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把电话告诉自己的上司。

 

15. 新闻民工 郭台铭在带领记者参观富士康深圳厂房时,对记者笑着说:“记者很辛苦,记者行业是血汗行业。”这当然是为了拉近和记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对记者这个辛苦职业的体谅,只是,作为行内人,听着这句玩笑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至少从两岸三地来说,郭台铭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记者这个行业的现状。 虚伪的公信力 香港记者协会有一个给记者的采访建议,其中包括,当去外地采访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一定要记得做好自我保障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不过,如果真的要让一个记者在去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包括我自己,每次遭遇突发事件,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过保险这个问题;二来,即便有这样的需求,一想到可能会因此给上司一个负面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下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保持沉默。而现实情况是,就算有记者向就职的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上司都会打着哈哈,或者是非常为难地表示,时间如此紧急,真的做不到啊。也因为这样,记者协会特别公布了一些24 小时之内接受投保的保险公司热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把电话告诉自己的上司。 不过,坚持这样做的记者,往往大多会成为上司眼中一个麻烦的下属,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觉得这个下属毫无事业心,不明白记者这个职业是需要付出的。而很多媒体人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因此,就算每天工作20 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用,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做了记者,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记者这个职业名称,单纯来看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 我还记得自己是在90 年代中期加入媒体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没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新手,每个月的月薪有13 000 港元。但是在15 年之后的今天,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月薪最低的只有6 500港元,平均在7 000 港元到10 000 港元之间。当然,90 年代是香港媒体最蓬勃的时期,带动了记者这个行业的收入增加,有一些媒体,一年甚至可以加两三次工资,但是现在,媒体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香港记者协会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超时工作成为常态,计算下来,记者的平均时薪是20 港元,虽然香港还在为是否设立最低基本工资而争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低于能够被香港社会所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算不加班,这样的收入,也已经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下限了。 2009 年的时候,香港一家自称是最有公信力的媒体总编,和年轻的前线记者发生了一场争论。记者自称“新闻童工”,在仔细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后,发现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单单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大家感叹,如果记者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又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激情?而且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说,为了理想不要面包的人当然会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但媒体总编却不这样看,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导年轻后辈要有吃苦的精神,因为他们这辈新闻人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太多抱怨。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媒体成了一个需要靠理想来支撑的行业。在美国,除了进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普通的报纸记者,做了十年,也可能不过五万美元的年薪,扣除税金,勉强够得上一个中产。 我的一个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在FOX 新闻部做制作助理的工作,这是成为记者的第一步,只有过了这关,才有机会成为在镜头前报道的电视记者。但是这份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 000多美金,朋友算了一下,在纽约负担房租以及交通的基本费用都不够,自己也没有能力倒贴,最后只能够忍痛放弃。 不过虽然工资收入不高,在美国的新闻媒体,驻外或者到艰险的地方采访,补贴却是相当高的,而且媒体最担心的是,员工千万不要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也因为如此,保险非常重要。而如果要去战乱的地方,在一些媒体,如果记者不能够通过保险公司的培训考试,那就没有赴前线采访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买了巨额保险的媒体,保险公司还会派出安全顾问,陪同记者采访,一方面给予安全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如果记者是在没有遵守安全指引的情况下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理赔的。 在玉树地震报道中,透过网络,听到了很多内地媒体记者的求助声音,这原本应该是所在媒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抢新闻,把缺乏经验、设备,甚至身体状况不佳的记者放到了前线。虽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是保护自己员工的安全,则是企业的职责。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媒体身上也发生过。汶川地震,由于缺乏专业的

 

不过,坚持这样做的记者,往往大多会成为上司眼中一个麻烦的下属,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觉得这个下属毫无事业心,不明白记者这个职业是需要付出的。而很多媒体人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因此,就算每天工作20 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用,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做了记者,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记者这个职业名称,单纯来看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我还记得自己是在90 年代中期加入媒体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没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新手,每个月的月薪有13 000 港元。但是在15 年之后的今天,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月薪最低的只有6 500港元,平均在7 000 港元到10 000 港元之间。当然,90 年代是香港媒体最蓬勃的时期,带动了记者这个行业的收入增加,有一些媒体,一年甚至可以加两三次工资,但是现在,媒体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香港记者协会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超时工作成为常态,计算下来,记者的平均时薪是20 港元,虽然香港还在为是否设立最低基本工资而争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低于能够被香港社会所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算不加班,这样的收入,也已经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下限了。

 

 

 

2009 年的时候,香港一家自称是最有公信力的媒体总编,和年轻的前线记者发生了一场争论。记者自称“新闻童工”,在仔细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后,发现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单单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大家感叹,如果记者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又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激情?而且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说,为了理想不要面包的人当然会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但媒体总编却不这样看,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导年轻后辈要有吃苦的精神,因为他们这辈新闻人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太多抱怨。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媒体成了一个需要靠理想来支撑的行业。在美国,除了进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普通的报纸记者,做了十年,也可能不过五万美元的年薪,扣除税金,勉强够得上一个中产。

 

灾难报道的训练,一些前线记者因为装备不够,甚至是因为没有穿上适当的鞋子,令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而这些从灾难现场回来的记者,精神上同样遭受强烈刺激,如果缺乏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辅导,往往会对他们的一辈子造成影响,而这些,并不是每家媒体都会考虑到。 在内地,记者的地位算是不低,收入和其他职业相比,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因此吸引不少人加入。但是很多记者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就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他说,在新闻机构工作了好多年,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和公司签约,为了新闻理想,也为了将来终有一天能够在这家媒体工作的希望,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不满。他的身边,这样的新闻人很多,他很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虽然在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眼中,这些不计较个人待遇,从工资收入到保险,才是有事业心和拼搏精神的表现,但是想深一层,如果媒体对自己的员工都不能尽到责任,维护其应有的权利,那么是否会让自身的公信力显得虚伪? 好好爱自己 对于自己的工作处境,很多内地的同行会无奈地笑称自己是“新闻民工”,这样的称呼,其实也是建立在一种职业有分高低的基础上,因为当我们在说,农民工或者其他那些在制造行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收入而拼命工作的年轻人的无奈的时候,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机会,或者为了理想,而不计回报,不计时间的付出和压力,因为有了“理想”两个字,就好像变得高尚一些,于是那些加班工资、超时工作、基本工资这些具体量化的标准,一下子和这个行业没有关系了。也因为这样,很少看到媒体对媒体这个行业本身进行自我监测和批评。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逆来顺受,或者说习以为常,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对于个人权益的忽视,而这往往会影响媒体如何看待劳工问题的视野。 比如,在《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何媒体在报道富士康问题的时候,缺乏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再比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词汇,不少企业也乐于使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营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但是仔细想一下,媒体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放在企业如何回馈社会这个层面,好像慈善、公益事业的层面,却很少去想,所谓的社会责任,一个最基本的责任,那就是对企业里面的每一个人负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把慈善公益的捐赠放在了员工身上,会不会被视为缺乏社会责任?同样的,因为缺乏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眼光过于远大,媒体甚至看不到,所谓的“血汗行业”是一个普遍问题。 香港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出席“香港报业公会2009 年最佳新闻奖”颁奖仪式时,在致词里面特别提到了记者的待遇问题,他指出,因为记者的工资没有吸引力,因此很难留住人才,导致传媒机构青黄不接,从而影响新闻质素。唐英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慨,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少记者反映,如果要成家立室、生儿育女,资深媒体人最终只能选择转行。 这是香港媒体行业的现实,我不止一次被问,为何香港的女记者这么多,因为中国社会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依然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看法,要担起抚养家庭责任的男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做出比较实际的选择。 说到对新闻素质的影响,缺乏资深人才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记者是一个讲求经验的职业,在某一个问题上花的时间越多,看得越多,当然会有相对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更加擅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寻找事件背后的脉络。拿中国的劳工问题举例,一个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30 年的记者,当然会更加容易看到问题所在,因为他会飞快地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尝试去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改变了,哪些地方却还是停滞不前。而且,刚刚入行的记者,很多时候会由于过于投入,从而忘记了恪守中立的原则,使得面对受众的报道充满个人色彩。 但是,影响新闻素质,人才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怎样的编辑方针,才是最终决定一家媒体新闻素质的关键。编辑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主管人员的影响。而编辑方针,最终也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记者们,让他们带着理想进来,很多时候却失望地离开。 一个香港80 后,曾经的新闻人,写下了她对于自己前辈们的看法: 新闻工作最大的满足,不来自升职加薪,而是新闻本身。挫败感亦然。如果说曾班子(曾荫权)一直没有跟80 后好好沟通,我想传媒高层也跟年轻读者和记者有代沟。一班好同事围在一起时,话题不是抱怨工时长、人工低,而是传媒高层如何处理政治化妆,在大是大非的议题里有没有挺直腰板,社评的立场是否基于人文精神,有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如何向主管推销关于社会公义的故事,新闻的取材和角度是否紧贴社会脉搏。”(何雪莹,香港记者协会,2010-04,记者之声) 之

 

我的一个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在FOX 新闻部做制作助理的工作,这是成为记者的第一步,只有过了这关,才有机会成为在镜头前报道的电视记者。但是这份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 000多美金,朋友算了一下,在纽约负担房租以及交通的基本费用都不够,自己也没有能力倒贴,最后只能够忍痛放弃。

 

 

不过虽然工资收入不高,在美国的新闻媒体,驻外或者到艰险的地方采访,补贴却是相当高的,而且媒体最担心的是,员工千万不要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也因为如此,保险非常重要。而如果要去战乱的地方,在一些媒体,如果记者不能够通过保险公司的培训考试,那就没有赴前线采访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买了巨额保险的媒体,保险公司还会派出安全顾问,陪同记者采访,一方面给予安全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如果记者是在没有遵守安全指引的情况下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理赔的。

 

 

在玉树地震报道中,透过网络,听到了很多内地媒体记者的求助声音,这原本应该是所在媒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抢新闻,把缺乏经验、设备,甚至身体状况不佳的记者放到了前线。虽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是保护自己员工的安全,则是企业的职责。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媒体身上也发生过。汶川地震,由于缺乏专业的灾难报道的训练,一些前线记者因为装备不够,甚至是因为没有穿上适当的鞋子,令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而这些从灾难现场回来的记者,精神上同样遭受强烈刺激,如果缺乏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辅导,往往会对他们的一辈子造成影响,而这些,并不是每家媒体都会考虑到。

 

灾难报道的训练,一些前线记者因为装备不够,甚至是因为没有穿上适当的鞋子,令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而这些从灾难现场回来的记者,精神上同样遭受强烈刺激,如果缺乏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辅导,往往会对他们的一辈子造成影响,而这些,并不是每家媒体都会考虑到。 在内地,记者的地位算是不低,收入和其他职业相比,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因此吸引不少人加入。但是很多记者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就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他说,在新闻机构工作了好多年,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和公司签约,为了新闻理想,也为了将来终有一天能够在这家媒体工作的希望,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不满。他的身边,这样的新闻人很多,他很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虽然在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眼中,这些不计较个人待遇,从工资收入到保险,才是有事业心和拼搏精神的表现,但是想深一层,如果媒体对自己的员工都不能尽到责任,维护其应有的权利,那么是否会让自身的公信力显得虚伪? 好好爱自己 对于自己的工作处境,很多内地的同行会无奈地笑称自己是“新闻民工”,这样的称呼,其实也是建立在一种职业有分高低的基础上,因为当我们在说,农民工或者其他那些在制造行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收入而拼命工作的年轻人的无奈的时候,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机会,或者为了理想,而不计回报,不计时间的付出和压力,因为有了“理想”两个字,就好像变得高尚一些,于是那些加班工资、超时工作、基本工资这些具体量化的标准,一下子和这个行业没有关系了。也因为这样,很少看到媒体对媒体这个行业本身进行自我监测和批评。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逆来顺受,或者说习以为常,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对于个人权益的忽视,而这往往会影响媒体如何看待劳工问题的视野。 比如,在《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何媒体在报道富士康问题的时候,缺乏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再比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词汇,不少企业也乐于使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营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但是仔细想一下,媒体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放在企业如何回馈社会这个层面,好像慈善、公益事业的层面,却很少去想,所谓的社会责任,一个最基本的责任,那就是对企业里面的每一个人负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把慈善公益的捐赠放在了员工身上,会不会被视为缺乏社会责任?同样的,因为缺乏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眼光过于远大,媒体甚至看不到,所谓的“血汗行业”是一个普遍问题。 香港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出席“香港报业公会2009 年最佳新闻奖”颁奖仪式时,在致词里面特别提到了记者的待遇问题,他指出,因为记者的工资没有吸引力,因此很难留住人才,导致传媒机构青黄不接,从而影响新闻质素。唐英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慨,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少记者反映,如果要成家立室、生儿育女,资深媒体人最终只能选择转行。 这是香港媒体行业的现实,我不止一次被问,为何香港的女记者这么多,因为中国社会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依然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看法,要担起抚养家庭责任的男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做出比较实际的选择。 说到对新闻素质的影响,缺乏资深人才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记者是一个讲求经验的职业,在某一个问题上花的时间越多,看得越多,当然会有相对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更加擅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寻找事件背后的脉络。拿中国的劳工问题举例,一个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30 年的记者,当然会更加容易看到问题所在,因为他会飞快地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尝试去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改变了,哪些地方却还是停滞不前。而且,刚刚入行的记者,很多时候会由于过于投入,从而忘记了恪守中立的原则,使得面对受众的报道充满个人色彩。 但是,影响新闻素质,人才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怎样的编辑方针,才是最终决定一家媒体新闻素质的关键。编辑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主管人员的影响。而编辑方针,最终也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记者们,让他们带着理想进来,很多时候却失望地离开。 一个香港80 后,曾经的新闻人,写下了她对于自己前辈们的看法: 新闻工作最大的满足,不来自升职加薪,而是新闻本身。挫败感亦然。如果说曾班子(曾荫权)一直没有跟80 后好好沟通,我想传媒高层也跟年轻读者和记者有代沟。一班好同事围在一起时,话题不是抱怨工时长、人工低,而是传媒高层如何处理政治化妆,在大是大非的议题里有没有挺直腰板,社评的立场是否基于人文精神,有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如何向主管推销关于社会公义的故事,新闻的取材和角度是否紧贴社会脉搏。”(何雪莹,香港记者协会,2010-04,记者之声) 之

 

在内地,记者的地位算是不低,收入和其他职业相比,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因此吸引不少人加入。但是很多记者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就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他说,在新闻机构工作了好多年,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和公司签约,为了新闻理想,也为了将来终有一天能够在这家媒体工作的希望,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不满。他的身边,这样的新闻人很多,他很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15. 新闻民工 郭台铭在带领记者参观富士康深圳厂房时,对记者笑着说:“记者很辛苦,记者行业是血汗行业。”这当然是为了拉近和记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对记者这个辛苦职业的体谅,只是,作为行内人,听着这句玩笑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至少从两岸三地来说,郭台铭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记者这个行业的现状。 虚伪的公信力 香港记者协会有一个给记者的采访建议,其中包括,当去外地采访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一定要记得做好自我保障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不过,如果真的要让一个记者在去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包括我自己,每次遭遇突发事件,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过保险这个问题;二来,即便有这样的需求,一想到可能会因此给上司一个负面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下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保持沉默。而现实情况是,就算有记者向就职的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上司都会打着哈哈,或者是非常为难地表示,时间如此紧急,真的做不到啊。也因为这样,记者协会特别公布了一些24 小时之内接受投保的保险公司热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把电话告诉自己的上司。 不过,坚持这样做的记者,往往大多会成为上司眼中一个麻烦的下属,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觉得这个下属毫无事业心,不明白记者这个职业是需要付出的。而很多媒体人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因此,就算每天工作20 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用,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做了记者,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记者这个职业名称,单纯来看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 我还记得自己是在90 年代中期加入媒体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没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新手,每个月的月薪有13 000 港元。但是在15 年之后的今天,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月薪最低的只有6 500港元,平均在7 000 港元到10 000 港元之间。当然,90 年代是香港媒体最蓬勃的时期,带动了记者这个行业的收入增加,有一些媒体,一年甚至可以加两三次工资,但是现在,媒体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香港记者协会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超时工作成为常态,计算下来,记者的平均时薪是20 港元,虽然香港还在为是否设立最低基本工资而争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低于能够被香港社会所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算不加班,这样的收入,也已经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下限了。 2009 年的时候,香港一家自称是最有公信力的媒体总编,和年轻的前线记者发生了一场争论。记者自称“新闻童工”,在仔细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后,发现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单单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大家感叹,如果记者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又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激情?而且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说,为了理想不要面包的人当然会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但媒体总编却不这样看,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导年轻后辈要有吃苦的精神,因为他们这辈新闻人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太多抱怨。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媒体成了一个需要靠理想来支撑的行业。在美国,除了进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普通的报纸记者,做了十年,也可能不过五万美元的年薪,扣除税金,勉强够得上一个中产。 我的一个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在FOX 新闻部做制作助理的工作,这是成为记者的第一步,只有过了这关,才有机会成为在镜头前报道的电视记者。但是这份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 000多美金,朋友算了一下,在纽约负担房租以及交通的基本费用都不够,自己也没有能力倒贴,最后只能够忍痛放弃。 不过虽然工资收入不高,在美国的新闻媒体,驻外或者到艰险的地方采访,补贴却是相当高的,而且媒体最担心的是,员工千万不要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也因为如此,保险非常重要。而如果要去战乱的地方,在一些媒体,如果记者不能够通过保险公司的培训考试,那就没有赴前线采访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买了巨额保险的媒体,保险公司还会派出安全顾问,陪同记者采访,一方面给予安全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如果记者是在没有遵守安全指引的情况下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理赔的。 在玉树地震报道中,透过网络,听到了很多内地媒体记者的求助声音,这原本应该是所在媒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抢新闻,把缺乏经验、设备,甚至身体状况不佳的记者放到了前线。虽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是保护自己员工的安全,则是企业的职责。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媒体身上也发生过。汶川地震,由于缺乏专业的

 

虽然在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眼中,这些不计较个人待遇,从工资收入到保险,才是有事业心和拼搏精神的表现,但是想深一层,如果媒体对自己的员工都不能尽到责任,维护其应有的权利,那么是否会让自身的公信力显得虚伪?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好好爱自己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对于自己的工作处境,很多内地的同行会无奈地笑称自己是“新闻民工”,这样的称呼,其实也是建立在一种职业有分高低的基础上,因为当我们在说,农民工或者其他那些在制造行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收入而拼命工作的年轻人的无奈的时候,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机会,或者为了理想,而不计回报,不计时间的付出和压力,因为有了“理想”两个字,就好像变得高尚一些,于是那些加班工资、超时工作、基本工资这些具体量化的标准,一下子和这个行业没有关系了。也因为这样,很少看到媒体对媒体这个行业本身进行自我监测和批评。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逆来顺受,或者说习以为常,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对于个人权益的忽视,而这往往会影响媒体如何看待劳工问题的视野。

灾难报道的训练,一些前线记者因为装备不够,甚至是因为没有穿上适当的鞋子,令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而这些从灾难现场回来的记者,精神上同样遭受强烈刺激,如果缺乏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辅导,往往会对他们的一辈子造成影响,而这些,并不是每家媒体都会考虑到。 在内地,记者的地位算是不低,收入和其他职业相比,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因此吸引不少人加入。但是很多记者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就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他说,在新闻机构工作了好多年,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和公司签约,为了新闻理想,也为了将来终有一天能够在这家媒体工作的希望,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不满。他的身边,这样的新闻人很多,他很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虽然在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眼中,这些不计较个人待遇,从工资收入到保险,才是有事业心和拼搏精神的表现,但是想深一层,如果媒体对自己的员工都不能尽到责任,维护其应有的权利,那么是否会让自身的公信力显得虚伪? 好好爱自己 对于自己的工作处境,很多内地的同行会无奈地笑称自己是“新闻民工”,这样的称呼,其实也是建立在一种职业有分高低的基础上,因为当我们在说,农民工或者其他那些在制造行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收入而拼命工作的年轻人的无奈的时候,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机会,或者为了理想,而不计回报,不计时间的付出和压力,因为有了“理想”两个字,就好像变得高尚一些,于是那些加班工资、超时工作、基本工资这些具体量化的标准,一下子和这个行业没有关系了。也因为这样,很少看到媒体对媒体这个行业本身进行自我监测和批评。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逆来顺受,或者说习以为常,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对于个人权益的忽视,而这往往会影响媒体如何看待劳工问题的视野。 比如,在《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何媒体在报道富士康问题的时候,缺乏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再比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词汇,不少企业也乐于使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营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但是仔细想一下,媒体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放在企业如何回馈社会这个层面,好像慈善、公益事业的层面,却很少去想,所谓的社会责任,一个最基本的责任,那就是对企业里面的每一个人负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把慈善公益的捐赠放在了员工身上,会不会被视为缺乏社会责任?同样的,因为缺乏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眼光过于远大,媒体甚至看不到,所谓的“血汗行业”是一个普遍问题。 香港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出席“香港报业公会2009 年最佳新闻奖”颁奖仪式时,在致词里面特别提到了记者的待遇问题,他指出,因为记者的工资没有吸引力,因此很难留住人才,导致传媒机构青黄不接,从而影响新闻质素。唐英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慨,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少记者反映,如果要成家立室、生儿育女,资深媒体人最终只能选择转行。 这是香港媒体行业的现实,我不止一次被问,为何香港的女记者这么多,因为中国社会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依然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看法,要担起抚养家庭责任的男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做出比较实际的选择。 说到对新闻素质的影响,缺乏资深人才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记者是一个讲求经验的职业,在某一个问题上花的时间越多,看得越多,当然会有相对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更加擅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寻找事件背后的脉络。拿中国的劳工问题举例,一个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30 年的记者,当然会更加容易看到问题所在,因为他会飞快地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尝试去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改变了,哪些地方却还是停滞不前。而且,刚刚入行的记者,很多时候会由于过于投入,从而忘记了恪守中立的原则,使得面对受众的报道充满个人色彩。 但是,影响新闻素质,人才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怎样的编辑方针,才是最终决定一家媒体新闻素质的关键。编辑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主管人员的影响。而编辑方针,最终也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记者们,让他们带着理想进来,很多时候却失望地离开。 一个香港80 后,曾经的新闻人,写下了她对于自己前辈们的看法: 新闻工作最大的满足,不来自升职加薪,而是新闻本身。挫败感亦然。如果说曾班子(曾荫权)一直没有跟80 后好好沟通,我想传媒高层也跟年轻读者和记者有代沟。一班好同事围在一起时,话题不是抱怨工时长、人工低,而是传媒高层如何处理政治化妆,在大是大非的议题里有没有挺直腰板,社评的立场是否基于人文精神,有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如何向主管推销关于社会公义的故事,新闻的取材和角度是否紧贴社会脉搏。”(何雪莹,香港记者协会,2010-04,记者之声) 之

 

 

比如,在《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何媒体在报道富士康问题的时候,缺乏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再比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词汇,不少企业也乐于使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营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但是仔细想一下,媒体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放在企业如何回馈社会这个层面,好像慈善、公益事业的层面,却很少去想,所谓的社会责任,一个最基本的责任,那就是对企业里面的每一个人负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把慈善公益的捐赠放在了员工身上,会不会被视为缺乏社会责任?同样的,因为缺乏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眼光过于远大,媒体甚至看不到,所谓的“血汗行业”是一个普遍问题。

 

 

香港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出席“香港报业公会2009 年最佳新闻奖”颁奖仪式时,在致词里面特别提到了记者的待遇问题,他指出,因为记者的工资没有吸引力,因此很难留住人才,导致传媒机构青黄不接,从而影响新闻质素。唐英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慨,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少记者反映,如果要成家立室、生儿育女,资深媒体人最终只能选择转行。

 

 

这是香港媒体行业的现实,我不止一次被问,为何香港的女记者这么多,因为中国社会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依然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看法,要担起抚养家庭责任的男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做出比较实际的选择。

15. 新闻民工 郭台铭在带领记者参观富士康深圳厂房时,对记者笑着说:“记者很辛苦,记者行业是血汗行业。”这当然是为了拉近和记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对记者这个辛苦职业的体谅,只是,作为行内人,听着这句玩笑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至少从两岸三地来说,郭台铭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记者这个行业的现状。 虚伪的公信力 香港记者协会有一个给记者的采访建议,其中包括,当去外地采访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一定要记得做好自我保障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不过,如果真的要让一个记者在去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包括我自己,每次遭遇突发事件,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过保险这个问题;二来,即便有这样的需求,一想到可能会因此给上司一个负面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下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保持沉默。而现实情况是,就算有记者向就职的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上司都会打着哈哈,或者是非常为难地表示,时间如此紧急,真的做不到啊。也因为这样,记者协会特别公布了一些24 小时之内接受投保的保险公司热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把电话告诉自己的上司。 不过,坚持这样做的记者,往往大多会成为上司眼中一个麻烦的下属,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觉得这个下属毫无事业心,不明白记者这个职业是需要付出的。而很多媒体人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因此,就算每天工作20 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用,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做了记者,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记者这个职业名称,单纯来看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 我还记得自己是在90 年代中期加入媒体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没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新手,每个月的月薪有13 000 港元。但是在15 年之后的今天,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月薪最低的只有6 500港元,平均在7 000 港元到10 000 港元之间。当然,90 年代是香港媒体最蓬勃的时期,带动了记者这个行业的收入增加,有一些媒体,一年甚至可以加两三次工资,但是现在,媒体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香港记者协会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超时工作成为常态,计算下来,记者的平均时薪是20 港元,虽然香港还在为是否设立最低基本工资而争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低于能够被香港社会所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算不加班,这样的收入,也已经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下限了。 2009 年的时候,香港一家自称是最有公信力的媒体总编,和年轻的前线记者发生了一场争论。记者自称“新闻童工”,在仔细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后,发现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单单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大家感叹,如果记者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又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激情?而且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说,为了理想不要面包的人当然会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但媒体总编却不这样看,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导年轻后辈要有吃苦的精神,因为他们这辈新闻人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太多抱怨。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媒体成了一个需要靠理想来支撑的行业。在美国,除了进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普通的报纸记者,做了十年,也可能不过五万美元的年薪,扣除税金,勉强够得上一个中产。 我的一个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在FOX 新闻部做制作助理的工作,这是成为记者的第一步,只有过了这关,才有机会成为在镜头前报道的电视记者。但是这份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 000多美金,朋友算了一下,在纽约负担房租以及交通的基本费用都不够,自己也没有能力倒贴,最后只能够忍痛放弃。 不过虽然工资收入不高,在美国的新闻媒体,驻外或者到艰险的地方采访,补贴却是相当高的,而且媒体最担心的是,员工千万不要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也因为如此,保险非常重要。而如果要去战乱的地方,在一些媒体,如果记者不能够通过保险公司的培训考试,那就没有赴前线采访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买了巨额保险的媒体,保险公司还会派出安全顾问,陪同记者采访,一方面给予安全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如果记者是在没有遵守安全指引的情况下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理赔的。 在玉树地震报道中,透过网络,听到了很多内地媒体记者的求助声音,这原本应该是所在媒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抢新闻,把缺乏经验、设备,甚至身体状况不佳的记者放到了前线。虽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是保护自己员工的安全,则是企业的职责。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媒体身上也发生过。汶川地震,由于缺乏专业的

 

 

说到对新闻素质的影响,缺乏资深人才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记者是一个讲求经验的职业,在某一个问题上花的时间越多,看得越多,当然会有相对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更加擅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寻找事件背后的脉络。拿中国的劳工问题举例,一个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30 年的记者,当然会更加容易看到问题所在,因为他会飞快地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尝试去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改变了,哪些地方却还是停滞不前。而且,刚刚入行的记者,很多时候会由于过于投入,从而忘记了恪守中立的原则,使得面对受众的报道充满个人色彩。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但是,影响新闻素质,人才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怎样的编辑方针,才是最终决定一家媒体新闻素质的关键。编辑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主管人员的影响。而编辑方针,最终也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记者们,让他们带着理想进来,很多时候却失望地离开。

15. 新闻民工 郭台铭在带领记者参观富士康深圳厂房时,对记者笑着说:“记者很辛苦,记者行业是血汗行业。”这当然是为了拉近和记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对记者这个辛苦职业的体谅,只是,作为行内人,听着这句玩笑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至少从两岸三地来说,郭台铭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记者这个行业的现状。 虚伪的公信力 香港记者协会有一个给记者的采访建议,其中包括,当去外地采访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一定要记得做好自我保障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不过,如果真的要让一个记者在去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包括我自己,每次遭遇突发事件,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过保险这个问题;二来,即便有这样的需求,一想到可能会因此给上司一个负面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下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保持沉默。而现实情况是,就算有记者向就职的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上司都会打着哈哈,或者是非常为难地表示,时间如此紧急,真的做不到啊。也因为这样,记者协会特别公布了一些24 小时之内接受投保的保险公司热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把电话告诉自己的上司。 不过,坚持这样做的记者,往往大多会成为上司眼中一个麻烦的下属,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觉得这个下属毫无事业心,不明白记者这个职业是需要付出的。而很多媒体人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因此,就算每天工作20 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用,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做了记者,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记者这个职业名称,单纯来看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 我还记得自己是在90 年代中期加入媒体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没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新手,每个月的月薪有13 000 港元。但是在15 年之后的今天,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月薪最低的只有6 500港元,平均在7 000 港元到10 000 港元之间。当然,90 年代是香港媒体最蓬勃的时期,带动了记者这个行业的收入增加,有一些媒体,一年甚至可以加两三次工资,但是现在,媒体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香港记者协会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超时工作成为常态,计算下来,记者的平均时薪是20 港元,虽然香港还在为是否设立最低基本工资而争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低于能够被香港社会所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算不加班,这样的收入,也已经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下限了。 2009 年的时候,香港一家自称是最有公信力的媒体总编,和年轻的前线记者发生了一场争论。记者自称“新闻童工”,在仔细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后,发现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单单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大家感叹,如果记者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又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激情?而且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说,为了理想不要面包的人当然会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但媒体总编却不这样看,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导年轻后辈要有吃苦的精神,因为他们这辈新闻人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太多抱怨。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媒体成了一个需要靠理想来支撑的行业。在美国,除了进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普通的报纸记者,做了十年,也可能不过五万美元的年薪,扣除税金,勉强够得上一个中产。 我的一个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在FOX 新闻部做制作助理的工作,这是成为记者的第一步,只有过了这关,才有机会成为在镜头前报道的电视记者。但是这份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 000多美金,朋友算了一下,在纽约负担房租以及交通的基本费用都不够,自己也没有能力倒贴,最后只能够忍痛放弃。 不过虽然工资收入不高,在美国的新闻媒体,驻外或者到艰险的地方采访,补贴却是相当高的,而且媒体最担心的是,员工千万不要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也因为如此,保险非常重要。而如果要去战乱的地方,在一些媒体,如果记者不能够通过保险公司的培训考试,那就没有赴前线采访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买了巨额保险的媒体,保险公司还会派出安全顾问,陪同记者采访,一方面给予安全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如果记者是在没有遵守安全指引的情况下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理赔的。 在玉树地震报道中,透过网络,听到了很多内地媒体记者的求助声音,这原本应该是所在媒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抢新闻,把缺乏经验、设备,甚至身体状况不佳的记者放到了前线。虽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是保护自己员工的安全,则是企业的职责。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媒体身上也发生过。汶川地震,由于缺乏专业的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一个香港80 后,曾经的新闻人,写下了她对于自己前辈们的看法:

 

 

新闻工作最大的满足,不来自升职加薪,而是新闻本身。挫败感亦然。如果说曾班子(曾荫权)一直没有跟80 后好好沟通,我想传媒高层也跟年轻读者和记者有代沟。一班好同事围在一起时,话题不是抱怨工时长、人工低,而是传媒高层如何处理政治化妆,在大是大非的议题里有没有挺直腰板,社评的立场是否基于人文精神,有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如何向主管推销关于社会公义的故事,新闻的取材和角度是否紧贴社会脉搏。”(何雪莹,香港记者协会,2010-04,记者之声)

 

 

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更多试读:http:www.my1510.cntopic.php?id=5832b9616bc4d7b4 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2438&ref=search-1-pub 卓越网购书地址: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H3XC7Yref=s9_simh_gw_p14_d0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2&pf_rd_r=0APHHW4D9KTGQ7ER8A8T&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之所以这些传媒高层在年轻后辈的眼中是这样,除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锐气开始磨灭,变得更加现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常常说,怎样的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在这些高层的眼中,这是一个商业为先、效率为先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吸引眼球,甚至是媚俗的东西。在传统媒体决定受众接收内容的时代,很难判断他们的对错。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夺回很大部分阅读的决定权,这使得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媒体在无法控制大家看什么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把某些内容做得深入一些。

 

 

灾难报道的训练,一些前线记者因为装备不够,甚至是因为没有穿上适当的鞋子,令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而这些从灾难现场回来的记者,精神上同样遭受强烈刺激,如果缺乏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辅导,往往会对他们的一辈子造成影响,而这些,并不是每家媒体都会考虑到。 在内地,记者的地位算是不低,收入和其他职业相比,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因此吸引不少人加入。但是很多记者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就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他说,在新闻机构工作了好多年,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和公司签约,为了新闻理想,也为了将来终有一天能够在这家媒体工作的希望,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不满。他的身边,这样的新闻人很多,他很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虽然在很多中高层管理者的眼中,这些不计较个人待遇,从工资收入到保险,才是有事业心和拼搏精神的表现,但是想深一层,如果媒体对自己的员工都不能尽到责任,维护其应有的权利,那么是否会让自身的公信力显得虚伪? 好好爱自己 对于自己的工作处境,很多内地的同行会无奈地笑称自己是“新闻民工”,这样的称呼,其实也是建立在一种职业有分高低的基础上,因为当我们在说,农民工或者其他那些在制造行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收入而拼命工作的年轻人的无奈的时候,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机会,或者为了理想,而不计回报,不计时间的付出和压力,因为有了“理想”两个字,就好像变得高尚一些,于是那些加班工资、超时工作、基本工资这些具体量化的标准,一下子和这个行业没有关系了。也因为这样,很少看到媒体对媒体这个行业本身进行自我监测和批评。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逆来顺受,或者说习以为常,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对于个人权益的忽视,而这往往会影响媒体如何看待劳工问题的视野。 比如,在《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为何媒体在报道富士康问题的时候,缺乏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再比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词汇,不少企业也乐于使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营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但是仔细想一下,媒体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放在企业如何回馈社会这个层面,好像慈善、公益事业的层面,却很少去想,所谓的社会责任,一个最基本的责任,那就是对企业里面的每一个人负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把慈善公益的捐赠放在了员工身上,会不会被视为缺乏社会责任?同样的,因为缺乏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眼光过于远大,媒体甚至看不到,所谓的“血汗行业”是一个普遍问题。 香港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出席“香港报业公会2009 年最佳新闻奖”颁奖仪式时,在致词里面特别提到了记者的待遇问题,他指出,因为记者的工资没有吸引力,因此很难留住人才,导致传媒机构青黄不接,从而影响新闻质素。唐英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慨,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少记者反映,如果要成家立室、生儿育女,资深媒体人最终只能选择转行。 这是香港媒体行业的现实,我不止一次被问,为何香港的女记者这么多,因为中国社会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依然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看法,要担起抚养家庭责任的男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得不做出比较实际的选择。 说到对新闻素质的影响,缺乏资深人才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记者是一个讲求经验的职业,在某一个问题上花的时间越多,看得越多,当然会有相对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更加擅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寻找事件背后的脉络。拿中国的劳工问题举例,一个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30 年的记者,当然会更加容易看到问题所在,因为他会飞快地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尝试去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改变了,哪些地方却还是停滞不前。而且,刚刚入行的记者,很多时候会由于过于投入,从而忘记了恪守中立的原则,使得面对受众的报道充满个人色彩。 但是,影响新闻素质,人才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怎样的编辑方针,才是最终决定一家媒体新闻素质的关键。编辑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主管人员的影响。而编辑方针,最终也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记者们,让他们带着理想进来,很多时候却失望地离开。 一个香港80 后,曾经的新闻人,写下了她对于自己前辈们的看法: 新闻工作最大的满足,不来自升职加薪,而是新闻本身。挫败感亦然。如果说曾班子(曾荫权)一直没有跟80 后好好沟通,我想传媒高层也跟年轻读者和记者有代沟。一班好同事围在一起时,话题不是抱怨工时长、人工低,而是传媒高层如何处理政治化妆,在大是大非的议题里有没有挺直腰板,社评的立场是否基于人文精神,有没有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如何向主管推销关于社会公义的故事,新闻的取材和角度是否紧贴社会脉搏。”(何雪莹,香港记者协会,2010-04,记者之声) 之

只是,新媒体的时代来得太快,这些高层还没有习惯,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模式:要学习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要承认传统媒体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网络,要去尝试理解,怎样才是草根文化,才是受众真正有兴趣的内容。

 

 

其实说到新闻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在和很多外人聊起来的时候,总是无法让对方信服。每当看到记者不怕辛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在对记者的敬业表示赞叹的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奖金?”在听到我们的解释,大家只不过拿着一份工资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不相信的表情。

 

 

15. 新闻民工 郭台铭在带领记者参观富士康深圳厂房时,对记者笑着说:“记者很辛苦,记者行业是血汗行业。”这当然是为了拉近和记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对记者这个辛苦职业的体谅,只是,作为行内人,听着这句玩笑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至少从两岸三地来说,郭台铭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记者这个行业的现状。 虚伪的公信力 香港记者协会有一个给记者的采访建议,其中包括,当去外地采访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一定要记得做好自我保障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不过,如果真的要让一个记者在去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包括我自己,每次遭遇突发事件,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过保险这个问题;二来,即便有这样的需求,一想到可能会因此给上司一个负面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下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保持沉默。而现实情况是,就算有记者向就职的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上司都会打着哈哈,或者是非常为难地表示,时间如此紧急,真的做不到啊。也因为这样,记者协会特别公布了一些24 小时之内接受投保的保险公司热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把电话告诉自己的上司。 不过,坚持这样做的记者,往往大多会成为上司眼中一个麻烦的下属,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觉得这个下属毫无事业心,不明白记者这个职业是需要付出的。而很多媒体人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因此,就算每天工作20 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用,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做了记者,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记者这个职业名称,单纯来看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 我还记得自己是在90 年代中期加入媒体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没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新手,每个月的月薪有13 000 港元。但是在15 年之后的今天,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月薪最低的只有6 500港元,平均在7 000 港元到10 000 港元之间。当然,90 年代是香港媒体最蓬勃的时期,带动了记者这个行业的收入增加,有一些媒体,一年甚至可以加两三次工资,但是现在,媒体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香港记者协会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超时工作成为常态,计算下来,记者的平均时薪是20 港元,虽然香港还在为是否设立最低基本工资而争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低于能够被香港社会所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算不加班,这样的收入,也已经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下限了。 2009 年的时候,香港一家自称是最有公信力的媒体总编,和年轻的前线记者发生了一场争论。记者自称“新闻童工”,在仔细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后,发现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单单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大家感叹,如果记者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又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激情?而且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说,为了理想不要面包的人当然会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但媒体总编却不这样看,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导年轻后辈要有吃苦的精神,因为他们这辈新闻人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太多抱怨。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媒体成了一个需要靠理想来支撑的行业。在美国,除了进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普通的报纸记者,做了十年,也可能不过五万美元的年薪,扣除税金,勉强够得上一个中产。 我的一个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在FOX 新闻部做制作助理的工作,这是成为记者的第一步,只有过了这关,才有机会成为在镜头前报道的电视记者。但是这份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 000多美金,朋友算了一下,在纽约负担房租以及交通的基本费用都不够,自己也没有能力倒贴,最后只能够忍痛放弃。 不过虽然工资收入不高,在美国的新闻媒体,驻外或者到艰险的地方采访,补贴却是相当高的,而且媒体最担心的是,员工千万不要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也因为如此,保险非常重要。而如果要去战乱的地方,在一些媒体,如果记者不能够通过保险公司的培训考试,那就没有赴前线采访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买了巨额保险的媒体,保险公司还会派出安全顾问,陪同记者采访,一方面给予安全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如果记者是在没有遵守安全指引的情况下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理赔的。 在玉树地震报道中,透过网络,听到了很多内地媒体记者的求助声音,这原本应该是所在媒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抢新闻,把缺乏经验、设备,甚至身体状况不佳的记者放到了前线。虽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是保护自己员工的安全,则是企业的职责。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媒体身上也发生过。汶川地震,由于缺乏专业的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内地,不少媒体正是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对待记者。而这似乎是内地媒体的一个特色,记者的工作变成了计件工作制,只有发表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然而这样的方式一直是我相当反感的,因为我总在怀疑,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公平。

 

 

15. 新闻民工 郭台铭在带领记者参观富士康深圳厂房时,对记者笑着说:“记者很辛苦,记者行业是血汗行业。”这当然是为了拉近和记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对记者这个辛苦职业的体谅,只是,作为行内人,听着这句玩笑话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因为我觉得,至少从两岸三地来说,郭台铭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记者这个行业的现状。 虚伪的公信力 香港记者协会有一个给记者的采访建议,其中包括,当去外地采访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一定要记得做好自我保障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不过,如果真的要让一个记者在去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和自己的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包括我自己,每次遭遇突发事件,脑子里面从来没有想过保险这个问题;二来,即便有这样的需求,一想到可能会因此给上司一个负面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下次外出采访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保持沉默。而现实情况是,就算有记者向就职的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上司都会打着哈哈,或者是非常为难地表示,时间如此紧急,真的做不到啊。也因为这样,记者协会特别公布了一些24 小时之内接受投保的保险公司热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把电话告诉自己的上司。 不过,坚持这样做的记者,往往大多会成为上司眼中一个麻烦的下属,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觉得这个下属毫无事业心,不明白记者这个职业是需要付出的。而很多媒体人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因此,就算每天工作20 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用,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因为做了记者,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记者这个职业名称,单纯来看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否合理? 我还记得自己是在90 年代中期加入媒体这个行业的,作为一个没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新手,每个月的月薪有13 000 港元。但是在15 年之后的今天,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月薪最低的只有6 500港元,平均在7 000 港元到10 000 港元之间。当然,90 年代是香港媒体最蓬勃的时期,带动了记者这个行业的收入增加,有一些媒体,一年甚至可以加两三次工资,但是现在,媒体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香港记者协会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超时工作成为常态,计算下来,记者的平均时薪是20 港元,虽然香港还在为是否设立最低基本工资而争论,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远远低于能够被香港社会所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算不加班,这样的收入,也已经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下限了。 2009 年的时候,香港一家自称是最有公信力的媒体总编,和年轻的前线记者发生了一场争论。记者自称“新闻童工”,在仔细计算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后,发现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单单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大家感叹,如果记者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又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激情?而且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说,为了理想不要面包的人当然会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但媒体总编却不这样看,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导年轻后辈要有吃苦的精神,因为他们这辈新闻人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太多抱怨。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媒体成了一个需要靠理想来支撑的行业。在美国,除了进入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普通的报纸记者,做了十年,也可能不过五万美元的年薪,扣除税金,勉强够得上一个中产。 我的一个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在FOX 新闻部做制作助理的工作,这是成为记者的第一步,只有过了这关,才有机会成为在镜头前报道的电视记者。但是这份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 000多美金,朋友算了一下,在纽约负担房租以及交通的基本费用都不够,自己也没有能力倒贴,最后只能够忍痛放弃。 不过虽然工资收入不高,在美国的新闻媒体,驻外或者到艰险的地方采访,补贴却是相当高的,而且媒体最担心的是,员工千万不要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也因为如此,保险非常重要。而如果要去战乱的地方,在一些媒体,如果记者不能够通过保险公司的培训考试,那就没有赴前线采访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买了巨额保险的媒体,保险公司还会派出安全顾问,陪同记者采访,一方面给予安全建议,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如果记者是在没有遵守安全指引的情况下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理赔的。 在玉树地震报道中,透过网络,听到了很多内地媒体记者的求助声音,这原本应该是所在媒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抢新闻,把缺乏经验、设备,甚至身体状况不佳的记者放到了前线。虽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是保护自己员工的安全,则是企业的职责。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媒体身上也发生过。汶川地震,由于缺乏专业的

社会进步,物质进步,现在不是谈共渡时艰,而是如何避免剥削。中国的制造业都在说要从依靠低成本工人时代转型,新闻行业也是一样,依靠“新闻民工”这样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应该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走极端,不是单纯用钱就是用理想来替大家决定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

 

 

事实上,新闻确实是一个需要依靠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