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大全带图片故事:留学生文学作家於梨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55:27
留学生文学作家於梨华
      
    於梨华是二十世纪70年代崛起的美籍华人女作家,擅长以旅美台湾留学生的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她的作品文笔细腻,刻划深切,充满思念祖国的乡愁和寓居飘泊的苦恼,感情真切,别具风格,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中拥有很多的读者,被誉为“台湾留学生文学的鼻祖”。
        
                            一
        
     於梨华祖籍淅江镇海,1931年11月28日出生在上海。父亲曾于法国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日本侵华时,她父亲率全家流亡,先后迁徒到福建南平、湖南衡阳以及四川的重庆和成都。抗战胜利后全家人迁回上海,而后曾回到家乡镇海。1947年一家人又随父亲迁往台湾。於梨华的小学和初中学业便是在不断迁徒中完成的。到台湾后,她在台中女子中学念高中,1949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外文系的教师是“五四”运动知名人物傅斯年的夫人俞大彩,於梨华与她关系不好,学习成绩受到影响,次年便被迫转到历史系学习。1953年於梨华台大毕业。同年9月她考入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新闻系,于1956年获硕士学位。是年,她与留美物理学博士孙志锐结婚。
    於梨华从小就喜欢文学,并具有相当的文学才华。在福建南平读初一时,一位姓赵的老师十分欣赏她写的题为《冬天里的太阳》的一篇作文,将其张贴于校园中。这个小小的嘉奖给於梨华极大的鞭策。她曾说道,自己后来之所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追根溯源应当归功于这位老师。在台中读高中时,她就发表过一篇评论沈从文的《边城》的文章。到台湾大学学习期间,她经常向报刊投稿,她的一些短篇作品不时刊载在台湾的文学杂志上。考入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后,一天,她在校园布告栏上看到一则好莱坞米高梅公司的征文比赛广告,便花上12个晚上的时间,用英文写成了《扬子江头几多愁》的短篇小说参赛。这篇小说以一个小家庭的分离为题材,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化。文字通顺流畅,内容生动感人,因而在比赛中一举夺魁,获得了米高梅文学创作一等奖。这次意外的成功使於梨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起了她创作的热情,使她立下了潜心写作,跻身于作家行列的宏愿。婚后,於梨华便埋头创作,走上了从留学生转为专业作家的道路。1965年,於梨华应聘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巴分校任教,讲授中国文学、中文会话、中文写作等课程。1977年,她担任该校中文研究部主任。1993年,於梨华从大学退休,依然笔耕不止。
      
                           二
        
    1962年,於梨华发表了以淅东故乡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梦回青河》,主题是揭露中国旧式家庭对于妇女的迫害。这篇小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并被台湾的广播电台采用为小说连播,全书出版后更是大受欢迎,连续再版六次,还被搬上电影屏幕,引起了海外华人文学界的注意。於梨华也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作为一个真正小说家的生涯”。她在文学园地里努力挖掘,辛勤耕耘,先后发表了《归》、《也是秋天》、《变》、《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焰》、《考验》、《傅家的儿女们》、《雪地上的星星》、《白驹集》、《会场现形记》、《寻》、《相见欢》、《在离去与道别之间》等一大批作品。在她的作品中,有一些是以故乡和台湾为北京,以家庭和爱情生活为主线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但作品中的绝大部分,是以旅美台湾留学生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他们在学业、事业、婚姻、生活等方面的探索、奋斗和挣扎,反映了这批漂泊海外的中国人在寻求文化上的认同和事业上的归宿时所表现出来的苦闷心态。於梨华自己就是一位旅美台湾学生,对留学生的生活有切身体会,加上她对生活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因而对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学习、思想和事业的了解较深刻。她笔下的中国留学生都具有很浓的传统思想和民族意识,在学成业就时,面对生活、事业和前途而徘徊和彷徨,他们即不想去大陆,回台湾又无用武之地,留在美国又自感身在异乡。他们如同浮萍一样,找不到可以扎根的土壤。於梨华把这部分人称为“没有根的一代”。於梨华描写台湾留学生的代表作是《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小说的主人公牟天磊是从大陆去台湾的青年,大学毕业后离开台湾到美国留学。临行前,他对校门前的棕榈树许了愿:“自己也要像它们的主干一样,挺直无畏,出人头地”。然而十年后,当他从美国回到台湾,再次看到深深扎根于大地的棕榈树时,他却百感交集,一幕幕的往事涌上心头。在熙攘喧嚣的美国,他孤军奋斗,学成业就,获得博士学位,却时时感到自己像“一个岛,岛上都是沙,每颗沙都是寂寞。”回到祖国,回到台湾,在他“溶在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欢笑中,坐在亲人中间”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是站在“漩涡之外的陌生客”,产生了难以解释的悲哀与落寞。他忽然醒悟到,自己是“没有根的一代”。他说:“我不喜欢美国,可是我还要回去。并不是我在这里不能生活得很好,而是我和这里也脱了节,在这里我也没有根。”“没有根的一代”的苦恼,是中国特定的政治局面,台湾和大陆长期分割的历史原因造成的。於梨华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就在于她敏锐、及时地抓住了时代心理,成功地塑造了牟天磊这个艺术形象。《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故事顺着牟天磊回台后的应酬、交往、游历等行踪顺时针推进,不时穿插进他对已逝岁月的逆时针回忆。作者巧妙地利用“时空交错”的技巧,将过去、现在、未来这三种时间和美国、台湾、祖国大陆这三个空间精巧地编织在一起,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在触景生情的回忆中,片断地展示他在美国、台湾及童年大陆生活的图景,深刻刻划了主人翁牟天磊为代表的一部份留学生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懦弱个性和矛盾心理。小说在报上连载时,即被台湾和香港的评论家认为是一部“感人最深,给读者影响最大的作品”,“这并不是一篇每天打开报纸都能够看到的好文章。”1967年出版即获得台湾该年的嘉新最佳小说奖,后来又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没有根的一代”一时成为广为流行的专有名词,《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成了台湾留美学生的必读书。於梨华这些描写“没有根的一代”的小说,在海外华人文坛被称为“放逐者之歌”。因描写对象多是知识分子,故又被称为“新儒林外史”。於梨华因为最早开始写台湾旅美留学生这个特定题材,作品既多且精,影响甚大,所以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
    於梨华在创作中不断探索,题材不断创新,思想日臻成熟。当年在美国留学的台湾留学生,后来大多数已在美国社会落地生根,“无根的一代”已经过去。面对这一现实,於梨华的作品也向新的境界发展。在写作《傅家的儿女们》时,她笔下出现了一批较有理性思想的人物。他们提出了“固定的职业后面,发了财以后是什么”的疑问,最后又做出了“一个人除了做些主观上有意义的事情之外,更应做些客观上有价值的事”的回答。而且创作对象不仅局限于台湾的留学生,大陆留学生的学习、事业和生活也进了她的作品之中。
    於梨华表示,她“虽然住在美国,实在关心中国。”她现在是美国人,当然也关心美国,但是有一颗中国心,血管里流的是中国血,因而时刻关注中国,希望中国日益强大。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后,於梨华携丈夫和三个孩子多次回中国大陆访问。在访问中,她开阔了视野,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写成了《新中国的女性》、《谁在西双版纳》等报告文学作品和中篇小说《三人行》。《三人行》以旅美华人学者回国讲学为题材,描述了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深切眷恋之情。1980年,针对青年人出国留学热潮中的一些问题,於梨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我的留美经历》(副标题是《写给祖国的青年朋友们》)一文,以让国内的青年们对美国社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1985年,她又在《人民日报》上以《美国来的信》为题,发表了30篇左右的书信,更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社会的特点、生活习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笔作桥梁,促进了中美人民的了解、友谊和交流。
        
                            三
        
    於梨华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她的作品以中国人的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她善于剖示分析人物心理,尤其爱用对比的手法摹写人物形象,新颖别致,匠心独具,文笔干净利落,寥寥数笔就能把人物写活。她的文字形象、凝练、简洁、清新,视角独特,观察敏锐,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笔触细腻,就像一个自然天成而又极富个性的美丽女性,令人赞叹不已。於梨华的作品在中国和海外华人作家中享有颇高的声誉,不少作品还被译成英文,收入各种选集出版。
    於梨华热爱自己的工作,她是个尽职的好教师,但最爱的还是写作。“书桌对于她就好像饭桌对于一个饥饿的人一样,有无尽吸引力”。她说:“一天不写作,就觉得生活失去了平衡,一切都不对了。”“我认为使人想写真是一股巨大的神力,它可以掩盖过一切写作路途上的寂寞,写作技巧上的困难,而给这个写作的人一种难以形容的满足。”她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仍坚持每天下午3时至6时进行写作,她说,“不写作就无法生活。我要一直写到写不动为止!”她非常想通过小说来表现在美国学校里读博士、硕士的中国的精英。最近,她推出一本以海外华人学者校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在离去与道别之间》主要叙述美国大学里两个华裔女教授方如真与段次英从相识、共事、合作、到发生猜疑、冲突,最后决裂的故事,并描写刻划了这两位女学者各自的家庭婚姻。作者试图通过段、方之间关系的演变及段、方两个家庭的婚姻危机表现华裔学者教授们在异国他乡的爱恨情愁,反映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的“事业”和“婚姻”这人生的两大课题。书中登场人物有名字的多达七十几个,大都是北美大学里的教授,在於梨华传神的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犹如一幅北美华人知识圈的“士林百态图”。发生在美国高等学府里的男男女女同事间的冲突,家庭的纠纷,爱情的纠葛,友情的考验,人性的揭示等被作者展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丰富耐看,情节高潮迭起。书中充满了大量机智幽默的比喻和耐人寻味的警句,足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立即引起海外华人文化圈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认为堪与钱钟书先生的不朽之作《围城》相媲美,称其为“北美版《围城》”和“北美版《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