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赘婿 沈炼最新更新:人的本质的稳定性与人性的历史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3:37:41
作者:马捷莎  主题类号:B1/哲学原理 【 文献号 】1-158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010 【原刊页号】75~76 【分 类 号】B1 【分 类 名】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12 【 标 题 】人的本质的稳定性与人性的历史性 【 作 者 】马捷莎 【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 法政所,北京 100875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00)10-0075-02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个论断揭示了人是现实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它是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对人的本质的经典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由这个论断又引申出如下的观点:既然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4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那么,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质就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可变的,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人的本质。时下我国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都是这样阐释的。 但是,如果深思一下,就会发现关于人的本质是可变的观点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人的本质是可变的观点与本质范畴的界定存在着矛盾。众所周知,所谓本质,即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事物的内在联系是深藏的,因而是相对稳定的、不变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本质是“稳固”和“扎实”的。他还指出:“规律把握住静止的东西”,而“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这也就是说,本质是把握静止的东西。而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可变的观点,势必将人的本质的内涵与一般本质的内涵割裂开来,似乎人的本质不是人所固有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而是如同现象一样是变动不居的。 其二,所谓本质,应该是事物各种特质中根本的质,是一事物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的质,是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的规定性,也即一事物存在的内在根据。因此,认为人的本质是可变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认为人的根本的质、根本的规定性、人的存在根据是可变的。人的存在根据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人本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么,这怎么能够将人与其他事物相区别呢? 由此我认为,将人的本质视为变动不居的观点是不科学的。然而,是否就此可以认为人就是抽象的,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呢?当然不是。人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和可变的,这点是没有疑义的。但是,问题在于人的具体性、历史性、可变性和现实性体现在哪里。我认为,应体现在人性方面而不是体现在人的本质方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廓清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关系问题。 在我国理论界,就笔者所涉猎的关于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关系的论述,绝大多数是认为人的本质与人性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提法。比如,高清海先生主编的《文史哲百科辞典》中关于“人性”的条目就直接写着“人性即人的本质”。在我国最具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也是将人性与人的本质相等同的。我认为,人性与人的本质的确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二者都是探求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仍然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 其一,人的本质与人性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理由,是人作为物质的一种形式而得以存在的根据,是人与大千世界万物相区别的根本的规定性。因此,只有能够作为人与动物根本分野的东西才能称其为人的本质。比如,“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它构成人的本质。诚然,人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而且具有自然属性。而有些动物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社会属性。但是,人类所以能够揖别动物界,就在于:一方面,从量上看,动物以自然属性为基本生存方式,而人以社会属性为基本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从质上看,就自然属性而言,动物的自然属性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人类的自然属性从动物水平的自然属性中升华出来,则已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印迹;就社会属性而言,实践在动物的社会属性和人类的社会属性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由于动物只能以生物的形式去适应环境,因此其社会属性只能停留在本能的、自发的、未被意识到的低级阶段,并且始终未能超越群体性。而人类则通过实践创造了动物所不可企及的“人的世界”。正是实践,使人类制造工具和创造语言符号系统,并以此为中介将文化在同代间传播和在代际间延续,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社会文化系统;正是实践,使人类结成了生产关系,并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等复杂的社会联系系统。因此,与动物不同的正是社会联系而不是生物联系构成了人的特殊本质,即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而人性的理论内涵则与人的本质的理论内涵不同,它是指人的各种特性、本性和属性,人只要存在着就必然具有这些特性、本性和属性。但是,它并不一定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并不一定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的规定性。比如,孟子云:食色性也。饮食男女是人的特性、本性和属性,也即人性,这是不能否认的。而饮食男女却不是人的本质,因为它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分野,这同样是不应否认的。 其二,人的本质与人性具有不同的理论视角。人的本质着眼于人与动物的区别,因此在研究人的本质时是将人作为“类”,作为整体来看待的。就这一点而言,人的本质具有抽象性。而人性则着眼于人类社会内部,因此在研究人性时必然将人区别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并考察其性质的不同。因此,人性显然是具体的、历史的。 其三,从外延看,人性比人的本质更丰富;从内涵看,人的本质比人性更根本、更深刻。人性即人的特征、本性和属性的总和,而人的特征和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向度的,这就决定了人性的内容是丰富的。人性的丰富性还表现为在一定意义上涵盖着人的本质,比如社会性即是人的本质,同样也可以是人性的内核和基础。而人的本质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的质的规定性,必然舍弃掉人的各种特性,只把握人类存在的内在根据,即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这个内在根据使人类超拔于万物。因此,与人性的内容相比它更为根本、更为深刻,它决定和制约着人性的内容。 在分析了人的本质和人性概念的区别之后,我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人的本质是稳定的,而人性则是可变的。人的本质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具有确定性、固定性和稳定性。正缘于此,才使人作为万物中某个特殊的“种”而被确定了下来,也才使人从“种”上与动物区别了开来。人是社会的人,其存在状态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就这点而言,是古往今来不分时代、不分阶级、不分民族的一切人所具有的共性,而动物恰恰不具有这种共性,因而这种共性就成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分野,也即构成了人的本质。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类的存在状况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不论什么人都必须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并由该种社会关系所制约和决定,却是相同的。这种共同点从远古到未来,从东方到西方,都是不会变化的。而这正是人所以为人的根据,也正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原因。 然而人性则不同,它是人的各种特性、本性和属性的集合,它的内容是由人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所制约和塑造的。随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各种特性都会随之变化。所以,人性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可变的。由于人是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处于具体社会关系之中而不是超然于社会和历史之外的,因此历史条件、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塑造和炼铸着人性的各种面貌,使与生俱来的人性和永恒不变的人性成为梦呓。人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从横向看,没有统一的人性,即人性是具体的。在同一时代、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形态下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地位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人性面貌。很难设想,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工人与资本家会有完全相同的思想、意识、心理、情感和需求。 其二,从纵向看,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性,即人性是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存在方式——生产方式、实践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性的新内容就被不断地制造出来。人是历史的前提,人用自己的活动创造社会联系;人又是历史的产物,人性又是在社会联系中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 从以上对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区别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现实的人,其变动不居的不是人的本质,而是人性。这一点,在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来。在经典著作中,没有发现关于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处于变化中的论述,但是存在着人性可变的论述。比如,马克思指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这里所说的一般本性即人的本质,变化的本性即人性。又如毛泽东所说:“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毛泽东选集》,2版,第3卷,8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综上所述,我认为,人的本质是稳定的、确定的、不变的,而人性则是具体的、历史的、可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