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房产交易中心:行书清秋赋轴--英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09:11

 

清英和楷书杨慎乐清秋赋轴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英和书,花笺,楷书,纵175.5 cm,横89.3cm。  作品书明代杨慎《乐清秋赋》,载《升庵集》卷一。其文句与《四库全书》本相校多有出入,似依据不同版本而书。此作结字匀整平和,笔致潇洒俊朗,既有唐人楷法严整以及颜字端庄凝重的特征,又具赵孟頫书法遒美畅达之意,是清代中期馆阁体书法代表作之一。此外,所用描金笺绘有象征瑞意吉祥的云蝠花卉图案,与承平应制的创作主题颇为契合,尽显华贵富丽的宫廷趣味和时代风气。  款署:“臣英和敬书。”钤“臣英和印”朱文印、“朝朝染翰”朱文印。鉴藏印:“宝蕴楼书画续录”朱文印。  释文:  皇天平则成四时兮,窃独乐此清秋。澹吾虑以抚景兮,遁歊威于金 。祛赫曦之焰焰兮,追凉飔之飕飕。屏羽扇而箧藏兮,御纨素之轻柔。听琅玕之朝坠兮,玩金波之夕流。桂连蜷于山阿兮,兰猗靡于岩陬。既葳蕤其可怀兮,又芬蒀以绸缪。嘉华黍与膏稷兮,获万宝于西畴。繄妇子之欢欣兮,固人足而我优。命一觞而高咏兮,奚必吴歈与秦讴。慕漆园之樊鷃兮,畅逍遥以优游。明杨慎乐清秋赋。 臣英和敬书。[   

 英和

  英和(1771~1840)幼名石桐,字树琴,一字定圃,号煦斋,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人  

[1],隶内务府。其子奎照为道光帝时的尚书。其孙女索绰罗氏为咸丰帝妃嫔之一,光绪年间晋尊为婉贵妃。  英和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2甲25名进士。官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有异才,和珅欲婿之不可。清仁宗即位,首言开捐之弊,称旨,吏治一品。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英和却连遭厄运。农历6月里,因为“家人私议增租”而被“拔去花翎,降二品顶戴”黜降;农历9月间,惹火了道光帝,英和与时任左侍郎的长子奎照、任通政使的次子奎耀,以及做即补员外郎的孙子皆被革了职,英和的家财被抄没,人也被投进了大牢。 原来此事涉及在道光朝第一大案,甚至是整个清王朝数一数二的贪渎大案修建皇陵的案件中,主犯英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将皇陵建成豆腐渣,阻拦言官上奏,犯罪事实明确,罪大恶极,且涉及皇帝地宫,孝穆成皇后 灵柩被淹,按律理当处斩并追究家人,但太后(孝和睿皇后)居然插手外朝,为英和求情,要求道光特别开恩从轻发落英和,使其最终仅仅流放一年半就返回原籍,子孙继续做官。  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秋,五十九岁的英和与两子奎照、奎耀,一道被“解往黑龙江充当苦役”。经过将近半年的艰辛跋涉,他们到了流放地卜魁(今吉林齐齐哈尔),当时那里是异常蛮荒寒冷之地。英和一家在流放地苦苦地煎熬了两年。直到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皇上颁旨赐还。其子奎照与奎耀继续出仕,英和却一贬到底,再也未复官位。  英和工诗文,善书法,幼时临『多宝塔』,少壮得赵孟頫之神,后列刘墉之门,晚年兼以欧、柳,自成一家。与成哲亲王、刘墉并名当世。兼长绘事,其妻萨克达氏亦善丹青。英和曾主持编纂《石渠宝笈》三编,著作有《恩福堂诗集笔记》、《卜魁集》等多种。嘉庆十五年(1810)英和刻有《松雪斋帖》六卷、《英煦斋家刻刘文清公书》帖等传世。卒年七十。 据《绘境轩读画记、恩福堂笔记、铁槎山房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