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100vs博尔特9.99:蒋敏为什么不快乐?(我尊敬的老师:王学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35:52


在面谈室里,我面前坐着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就叫她蒋敏吧。蒋敏二十八岁,毕业于名牌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一家企业做高级会计师。坐在她身旁的,是她的丈夫,年轻英俊,思维敏捷,在一个大学做讲师。蒋敏的父亲是企业老总。蒋敏新婚,在这个城市拥有一幢顶极住宅,装修得如同宫殿,她与丈夫都开高档汽车……

在许多人眼里,蒋敏应该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人,但蒋敏一点都不快乐。

拥有这么多快乐的条件,蒋敏说自己不快乐,也没有人相信。

在一般人眼里,一个人看到别人的条件比自己差,会感到快乐一点,蒋敏不是这样。在最近的一次面谈中,蒋敏告诉我说,她想辞职,原因是害怕“触景生情”。我后来才弄明白,所谓“触景生情”是指她每天上下班,都会看到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内心里觉得不如他们——“他们活着比我开心,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开心,感到活下去都没有什么意思”。

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做了多年的心理咨询,我总看到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形:穷人中有快乐的人,富人中有不快乐的人。也有不快乐的穷人,以为一旦有钱了,就会快乐起来;有些不快乐的富人,发现金钱越多,快乐越少,想回到过去物质贫乏的生活中,找回失掉的快乐。就像蒋敏,自身有许多快乐的条件,却感受不到快乐;而像环卫工人,本来也没有什么多少条件,却能够快乐。

那么,是什么让环卫工人快乐?是什么让蒋敏不快乐呢?

显然,不是外在的条件——因为,条件好,可以快乐,也可以不快乐;条件不好,可以不快乐,也可以快乐。

那么,这个不依赖于外在条件却又在暗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人的内部有一种感受力,可以感受各种事物,从而获得各样的情绪体验,包括快乐。一个人出生之后,就要在生活中经历成长。我们的基本发现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快乐,他的内部就会长出感受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并不依赖物质条件,它可以在贫穷的生活环境里长出来,也可以在富足的生活环境里长出来。不管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孩子都可以通过以下的活动获得快乐:跟同伴玩耍,参与游戏,探索事物,尝试做事,跟自然相处,阅读,包括犯一些幼稚的错误……所有这些都会在孩子内心里累积成快乐的资源,培养出对快乐的感受力。

那些自幼感受到更多快乐并且发展出感受快乐的能力的人,更爱生活,也更珍惜自己。他们的生命如同一棵树,扎根很深,能够承受生活的暴风骤雨。

考察各类心理症状,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情绪,就是不快乐,而且不管怎样,都不快乐。这往往源自当事人自幼在生活经验上受到太多保护,又在某个方面(如学习、礼貌等)受到过度强求,从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太少,感受快乐的能力受到削弱甚至摧残,以至于他们在现实中不管拥有多少快乐的条件,也不感到快乐。这样的人,不大爱生活,也不大爱自己,他们活得不真实,生命根基很浅,在生活的风雨中显得飘摇不定。

蒋敏感到不快乐的根源是怎样的呢?

谈话中发现,蒋敏自幼受到父母过度保护,一切由父母安排,所有她力所能及的事,都被父母包办代替。从小到大,她不用做任何事情,不用做任何决定,包括跟同伴交往,都受到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严格审核和掌控。可以这样说,蒋敏的生活完全是按着母亲的设计进行,她的整个生活环境简直就是母亲安装起来的一个保护网,她走到哪里,保护就延伸到哪里。母亲反复说:“你应该活在我们的保护之下。”母亲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对女儿的一切明察秋毫,包括班上哪个男生对女儿有意思,蒋敏自己都毫无觉察,她的母亲却一清二楚。从小到大,蒋敏唯一能决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顺着母亲的安排去生活。

大学毕业之后,蒋敏一度出现情绪问题,母亲立刻安排她去精神病院住院,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几年来,母亲督促和监督蒋敏吃药,但药物没有让蒋敏快乐起来,反而使她更加低落下去。对于蒋敏的母亲来说,药物成了她保护和控制女儿的新的手段。

蒋敏的婚姻,也是出自父母的安排。母亲看上一个优秀的年轻人,经过反复验证,觉得可以把女儿托付给他。于是,父母为蒋敏购置豪宅,安排这对新婚的年轻人住进装饰得如同宫殿一般的新房。举办婚礼这天,母亲对新女婿说:“我现在不是她的监护人了,你现在是她的监护人了。”在母亲的眼里,蒋敏永远是一个需要监护的孩子,而丈夫就成了母亲选定的继承人。但母亲说这话,并不意味着她自此要放手了。事实上,女儿的家成了她的保护与控制的延伸。

据蒋敏讲述,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自己的意愿,没有自己的选择,甚至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因为一切都是被安排的——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说,蒋敏一直都在“被生活”,她的生活被一个强大的母亲取代了,她没有自己的生活,也发展不出真实的自我,因而感受不到真实的价值与快乐。

事实上,蒋敏的母亲也没有自己的生活,这些年来,她一直跟女儿捆绑在一起,形成一种共生体性质的依赖关系。在面谈过程中,蒋敏慢慢获得了这样一种觉察:她的母亲自幼失掉父母,寄养在别人的家里,靠拚命做事来获得一隙生存的空间。回忆起自己的身世,母亲流泪道:“如果有来生,也让我尝一下被父母爱的滋味……”这是我们在辅导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蒋敏的母亲是一个自恋型的母亲,因为自己缺乏母爱,就把过度的母爱施加到蒋敏身上,表面上看,她在爱自己的女儿,事实上却是在追求一种潜意识的需求满足——借着对女儿过度的爱来补偿自身遭遇的母爱空缺。真正的母爱,是有意识的爱,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把爱的对象培育成为独立的、有关爱能力和责任能力的个体;但潜意识的母爱,往往是自恋性的爱,它表现为母亲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伸,用过度保护的、控制的、包揽性的教养方式对待孩子,不允许孩子成为成自己和过独立的生活。

但在蒋敏的内心里有成长的渴望,她想成为自己,去过自己的生活,为此,她甚至愿意到生活中去经历合理的受苦,从而慢慢获得成长的经验,发展对快乐的感受力。当然,生活总有艰难,蒋敏有时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她想逃避,想躲回到过去的被保护的状态里。这时,蒋敏的父母需要支持她朝生活中拓进,而不是退回到家中。然而,当蒋敏看到环卫工人的快乐,产生了辞职的念头时,她的母亲竟然高兴得拍掌叫好:“这下好了,我退休了,你就可以天天陪我上街买衣服了,这样多快乐呀。”父亲也说:“我们辛苦一辈子,挣了这许多钱,就是为了让你享受快乐,不要再去工作了。”在这对父母看来,他们的女儿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她的压力太大,如果她辞职了,压力就没有了,就可以享受生活,变得快乐起来了。

但蒋敏的父母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在进一步取代蒋敏的生活,也会进一步消解她内心要求改变与成长的动机。如果蒋敏辞职了,她就跟生活脱离了,回到父母的保护下,过依赖的生活,不能通过职业发展和社会交往获得价值感与快乐,她的婚姻关系也会受到影响。最终,蒋敏会彻底放弃自己。谈到辞职之后的生活,蒋敏说:“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也不想这么多了,我觉得绝望了,过多久是多久,过不下去就死……”这使我想起荣格和弗兰克尔的一个论断:人活着是为了追求意义!如果过这样的生活,蒋敏的意义何在?

蒋敏的父母奋斗了一生,现在可以安然享受奋斗而来的成果,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女儿也需要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然后享受自己的生命成果。然而,就像生活中许多经受过太多磨难的父母一样,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许多好的条件,然后试图用这些条件去免除孩子在生活中经受合理的受苦,用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经验,用自己的生活覆盖孩子的生活,

这样也就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结果让孩子失掉了感受快乐的能力,变得不快乐。

蒋敏的父母不明白: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她怎么感受快乐呢?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生活,她怎么可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呢?

在生活上,蒋敏的父母对女儿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但在学习上,他们对孩子却有过多的期待与要求。在蒋敏的讲述中,学习是她青少年时期的全部生活。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生活没有留下空间让她感受快乐,她对快乐的感受力也不断受到压抑和削弱。从小到大,蒋敏一直在生活的表面上奔逐、竞争,要在知识上胜过他人,要取得最好的成绩。她习惯于背诵知识,习惯于题海战术,她的记忆力很好,考试总得高分。但她的思考力却没有发展出来,标准答案局限了她的思维——应试的学习不需要有真正的理解,只需要记住答案就行。蒋敏反思道:“我能很快把知识背下来,考试分数很高,但过一阵就把知道忘掉了。要想成绩好,就是多背诵,多做题,寻找标准答案,不必理解,无须知道学这些干嘛,只是为了考试,考更高的试。”学校记录了蒋敏的光彩历史:成绩好,读名校,到处引人注目,受人追捧。也因为这样,蒋敏从生活的上空飞掠而过——她获得了知识上的成功,却失掉了经验上的成长。

在蒋敏的生活环境中,所有的父母都把她看作成功的典范,前来向她母亲取经,想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个蒋敏。但蒋敏自己内心里却有苦说不出,说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当今的时代,许多家长太过在乎孩子的成绩,不大去管孩子是否快乐。他们想让孩子“先苦后甜”,却不知道,不适当的“苦”会让孩子丧失感受“甜”的能力,等到苦尽甘来,他们依然感到很苦。对这样的家长来说,像蒋敏这样读名校,做白领,住豪宅,开名车的人,谁会相信她的生活是有问题的呢?谁会相信,一个条件如此优裕的人,内心里会有这么多的苦楚呢?谁会相信,一个毕业于名校的硕士,一个企业的高管,内心的自我却是一个幼小的孩童,让她一味排斥人生的真相,拒不接受生活的艰难,四处寻找想象的童话世界,逃避长大呢?

蒋敏不快乐,背后有很深的根源:她缺乏对生活的基本观察,缺乏对自我的基本觉察;她眼中所看到的,只是生活呈现出来的浮表部分,不能走到关系的深处,不能进入生命的感受,她的自我被囚禁在各样条条框框形成的牢笼──那里没有对生命整体的理解,只有知识的碎片在进行着某种组合,却不是思考。因为长期被强迫(甚至自己都感觉不到强迫了)学习,经受知识化、标准化的教育,用死记硬背代替思考,从题海战术里拚杀过来,蒋敏的头脑里形成的思维定势就是寻求标准答案。如果在生活中找不到标准答案,她就不让自己快乐。对蒋敏来说,生活不过是一个要完成的程序,要履行的义务,那里只有“应该”,没有“快乐”。因为不能从生活中感受到真实的快乐,她会寻找虚缈的体验,以为快乐就是某种极乐的状态,这就如同一个人寻求各种形式的自我迷醉:长生不老药,成瘾行为,催眠,物质主义,极端主义的宗教……

在我们这个时代,当生活变得越来越表面化和功利化,当许多父母拚命在现实中累积快乐的条件,不惜损害孩子内心对快乐的感受力,就更需要这样的提醒:一个人过得快乐不快乐,不是看他有多少快乐的条件,而是看他是否有感受快乐的能力。

在蒋敏身上我们看到有一个鲜明的对照:拥有天堂般的条件,却陷入地狱般的痛苦。真正的根由是,她对快乐的感受力受到了损伤,以至于长期陷入不快乐的状态里。蒋敏的母亲把她送到精神病院,被诊断患有抑郁症,自此开始长期吃药。但是,没有任何药能够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除非她内心里发展出感受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生活经验里培育出来的。心理成长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生活化”进程发展出真正的“感受力”,好的教育就是推动每一个走进自己的人生经验,充分发展出感受生命快乐与价值的能力。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但蒋敏有了自己的反思与觉察,她说:“到现在,我的生命还停留在小学四年级。因为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过的就是到处上课的生活,没有干过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我说:“你长期感到不快乐,是你为单向追求知识和受到过度保护而付出的代价。现在你要准备好还债——让自己投入生活,在生活的艰难中经历成长,才会做真正的自己,感受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