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发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9:42:1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直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法会因由分第一 

弟子阿难说:我当时就是这样见佛演示的。那时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只树给孤独园(地名),与有德性的高僧及各弟子,约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等共同生活。在快到吃饭的时刻。佛穿上了架裟,拿著盛饭的钵,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天天换乞食的人家;每天不能超过7家)乞食完了,便回到原处吃饭。佛吃过了饭,就将衣钵收拾干净,也洗净了脚,亲自在地上铺好座位坐下来。                                                                   善现起请分第二 这个时候,众弟子中德高年长的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露出右肩,右膝跪地,两手合掌,很敬重地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赞叹地说:‘希有呀!世尊,您用1舍弃王位,2放下尊贵沿街乞食这样好的方法让菩萨把持贪念,又善于给菩萨们讲法。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想获得清净心,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保持住呢?如果在起了烦恼的时候,又要怎样去降伏呢?’佛回答说:‘问得好!问得好啊!照你所说的,我用身教和言教指导菩萨弟子,你要仔细地听,我来为你们解说,善男信女,想获得清净心且能保持住,降伏烦恼的方法。’‘是的,世尊!我很高兴听您的讲说”。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诉须菩提说:‘一切大菩萨应按照我下面所说的方法,降伏其烦恼心,方可常住清净心。降伏烦恼的方法,就是首先要度一切众生。我把一切众生归分为九类:如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如有色、无色,如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众生。我要让所有的众生彻底放下贪嗔痴而得到清净心,很多众生用这种方法得到了清净心,其实就像云开现日,本来就有日,根本就不存在日消失了或得到了。同样如果断除了烦恼,清净心就自然显现了。为什么呢?须菩提。若菩萨不明白烦恼心与清净心就是我们的本性,本性就是一切心,而这个烦恼心、清净心它是没有形体的。那么他们就不是菩萨。’

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妙行无住分第四 


接下来佛又对须菩提说:‘菩萨在一切法上,应该以无所求、无所顾虑的去布施。也就是不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尘相而布施。须菩提,菩萨就应该这样,放下贪嗔痴慢的去布施。为什么呢?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放下尘缘,所得到的福德就不可限量了。须菩提!譬如说东方那无边际的虚空,你可以以心思度量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佛又说:‘须菩提!再加上南、西、北这四方及上下的虚空那样毫无边际,你是否可以用你的心思去度量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佛说:‘须菩提!菩萨若能无贪嗔痴慢的去布施,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虚空这样的不可限量。须菩提!菩萨就应该如此摄收其心。
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如理实见分第五
 

佛说:‘须菩提!你说普通修行的人,能看见如来的形体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能看见如来的形体。因为如来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以不能看见。’佛又告诉须菩提说:‘凡所有的相,都是虚幻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都是虚幻的道理,就见本来面目。’

                                                                     正信稀有分第六

般若波罗须菩提恭敬地向佛说:‘世尊!假如有众生听了这样的法语,能完全相信吗?’佛告诉须菩提说:‘你不能这样说。就是到我死后五百年,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看到此经中的一章一句,自能相信,应当知道这种人,不仅是在一二三四五佛处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佛所种得来的善根。这种人看到此经的一章一句,而能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提!如来知道这些众生能够得到无量的福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已不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并且无法相,也无非法相。这又为什么呢?如果这些众生,若心有所取相,即著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执著此经章句,也是著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心执偏空也与著四相无异。所以于法相实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就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常告诉你们这些比丘,对于我所说的一切法,只是要你们假借此法而离相见性;假借此法使你们度脱生死的苦海。如果你们见了自己的本性,证了涅盘之乐时,就可以舍去此法。就好比编竹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就不须要再用筏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舍去,何况不是佛法的世间文词,又为什么坚持不舍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无得无说分第七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已得清净心了吗?你认为我有所说之法吗?’须菩提回答说:‘以我理解您所说的意思,没有一定的法。叫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也没有固定的法可说。为什么呢?因为您所说的法一切众生自己都有,不能说我们没有法,或说法是从您那里得来的。为什么呢?是因为一切贤圣都是由自心的境界高低而决定的。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依法出生分第八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满了大千世界的金银七宝来行布施,你认为这个人所得的福德难道不多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当然是很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福德是有限的,而不说是福性。所以您说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佛又说:‘如果有人,能按此经去行,甚至是为人讲说此经其中的四句偈等,那么他所得到的福,比前面说的用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所得福更多。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一切诸佛,及成佛的清净法,皆从此经生。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并不是语言文字,而是我们的清净心。
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一相无相分第九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在修到须陀洹时,是否认为自己得声闻初果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会。初得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的意思虽称为入流,实际上并无所入,就是已经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累,所以才称为须陀洹。’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修到斯陀含的人,他会不会认为自己得声闻第二果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会。修到第二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么呢?因为斯陀含虽然肉体还是一生一灭,而真正的自己不生不灭,实无往来。’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修到阿那含时,会不会说自己已得声闻第三果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会。修行第三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么呢?因为阿那含意思是不来,而实际上那个真正的自己无来也无去。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修到阿罗汉时,会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声闻第四果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会。修到第四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办法区分修行人的层次,所以叫个名为阿罗汉。如果阿罗汉自念得道,即执著四相。世尊!您曾经这样说过我:说我能正确的对待一切是非因果,在诸弟子中位居第一。世尊!我虽蒙师父您如此的称赞,但我确实没有得到阿罗汉的念头。世尊!我若有了得到阿罗汉果的念头,您就不会说我是好寂静的阿兰那行者,因为真正的我本无所行,因此说须菩提是寂静之行者。’

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说:‘须菩提!你是不是认为我曾经在然灯佛前得到的法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您在然灯前,并没有得到什么法。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菩萨是不是真的有佛土可庄严呢?’须菩提回答说:‘不是。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你所说的庄严,不是形相庄严,只不过是个比喻而已。’所以,须菩提!诸大摩诃萨就应该像这样生清净心——不去执着色声香味触法,清净心就自然显现了。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如须弥山王,你认为他的身形是否很大?’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大。世尊!为什么呢?是因为您说的身不是指我们的身体,而是指真我(我们的灵魂),用语言形容为大身。’

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佛说:‘须菩提!如用恒河中所有的沙数来作比喻,以一粒沙比喻一条恒河,你怎样认为?不可数的恒河内的所有沙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恒河里一沙各代表一恒河,河尚且就有无数多,何况是所有河中的所有沙呢!’佛又说:‘须菩提,我实在告诉你,假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一粒沙当作一个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那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当然很多。世尊!’佛又告诉须菩提说:‘若有善男子或善女子能按此经去行,甚至只是为他人解说此经里的四句经文,而得到福德又胜过前面用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

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佛又说:‘须菩提!若有人随便在什么地方,演讲此经,甚至是只讲了四句,应当知道此处,一切世间的天、人、鬼神等皆应恭敬供养,就如供养佛、塔庙一般。更何况有人能完全依此经修行,并为他人讲说此经全部。应当知道这个人已经成就了第一希有的无上之法。有讲此经的人,我们就应当看成是佛讲,对这个讲此经的人就如对佛弟子一样的尊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那时,须菩提恭敬地向佛问到:‘世尊!此经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我们应该怎样去行持呢?’佛就告诉须菩提说:‘此经就取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应当依法奉持。为什么呢?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是指行为,而不是指语言文字般若波罗蜜”。你们应该明白行为般若波罗蜜和语言文字般若波罗蜜的差别。须菩提!你认为我有法可说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法是每个人的自心,您也不能说。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佛又说:‘须菩提!那些视而不见的微尘,如来只能用语言文字说出它的名字。而语言文字绝不是微尘。同样的道理,我说世界并非是世界的本身,我能说的只不过是个名字而已。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见到我的三十二相,是不是就见到了如来本来面目(真我,灵魂)?须菩提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世尊!我见到您的三十二相,不是如来的本来面目。为什么呢?因为您所说的三十二相,不是如来的本来面目,而是人体的相貌。’佛又说“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善女用如恒河沙粒那样多的生命来布施,又另有一人修般若波罗蜜,甚至只是为别人讲解了此经其中的四句,那么他的福报功德就比前面的善男善女的功德还要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那时,须菩提听如来佛说到这里,完全理解了佛法的义理,感动的流下泪来。不禁恭敬地向如来佛赞叹了一声:‘希有的世尊!您解说像这样深刻的经典,我自从修得慧眼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果再有人听闻此经,能够相信,并依此经得到清净心,也就是得到了实相,应当知道这种人,成就了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所谓的实相,就如虚空一样不没有形相。因此您给取名为实相。世尊,我今听到此经,能够了解其中的妙理,信奉修持,应该不是难事。倘若后世过五百年之后,其中有众生,听到此经而能信解受持的人,则此人真的是第一非常稀有之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以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因为他已经明白我相即不是真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是真实相。为什么呢?能不被外相所迷,就可称之为佛。’佛告诉须菩提说:‘就是这样的!你这样说是对的。当知后世如果有人,听到此经不惊骇、不恐怖、不畏惧,这种人实在是很少有的。为什么呢?须菩提!我讲的是语言文字第一波罗蜜,不是真正的第一波罗蜜。我所讲的经只能取个名叫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再说行为忍辱波罗蜜,我说也不是真正的忍辱波罗蜜,只是起个名称,称之为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呢?———须菩提!就好比我的前生,被歌利王支解身体的时候,假如有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必定心生忿恨。须菩提,我又想起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时,就已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所以说,须菩提!菩萨应该不被一切外相所迷,这才能得到至高无上的清净心,不应该在色相上生清净心,不应该在声、香、味、触、法上生清净心,我们应该有不执着心,假如有执着心,那就不是住了。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为自己而去布施,也就是菩萨应为利益所有的众生,应该这样去布施。如来说一切(功名利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相对我们来说都是刹那不长久的,所以我们要看破,要放下我所追求的,所拥有的。佛又说一切众生真正的主人是自己灵魂,才是永恒不变的。须菩提!我所说的是真实的,都是围绕本心而说的,绝不会有欺骗的话。须菩提!如来所说的法人人本来都有,就看你放下、放不下  。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一切无所住,这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放下,此人绝对可以见道。等于这个人有了慧眼,有了眼睛,又在太阳底下,当然万象森罗,什么都看得很清楚。须菩提!如果菩萨是一心执著于法而行布施,就像到了一个黑暗的房间,一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不执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如同人张开眼时,在日光照射下,见种种景色。 须菩提!当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具有佛的智慧。应该知道此人已获无量无边的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佛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于一日之间,早晨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中午又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晚上也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如此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次皆如此布施。如果有人,听到此经,而能一直相信,那么他所得的福德则胜过前面说的以身命布施的人。何况是抄写,读诵,受持,为人解说此经的意义,须菩提!简而言之,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我为发心大乘的人说,为发最上乘的人说。如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解说,我知道这种人既能成就不可量,不可说,无有边际的功德,像这种人就可以承担、转如来无上菩提正法。为什么呢?须菩提,若是喜好小法的人,就会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则不会去听此经,不会依此经去行持,不会去读诵,更不能为人解说此经。须菩提!无论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讲解此经,一切世界的天、人、鬼神都应该来供养。应当知到在这个讲经的地方,就是佛塔。这个时候我们就应恭敬这个地点,作礼围绕,并带香花来此处供奉。’

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佛又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是被人轻贱。那么他在前世所种的罪业。应该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之苦。就可以消灭。这些人也可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想到前世,历经了无数无量的劫数。在未遇然灯佛前,曾供养无数量佛,只要遇到就不会错过供养。如果后人持诵此经,他所得的功德,比我以前供那么多佛的功德还胜过无数倍。须菩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后末世,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如果全说出来,有的人听了,大则诳乱,小则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此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也不可推测。’

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