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热再生招聘:4,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4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37:52
第四讲八城经(3)  各位尊者、法师、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我们在上一讲讨论了禅修者如何通过修习止 业处证得初禅的方法。我们以入出息念为例,讲 解了如何依照佛陀的教导来专注入出息、长短息、 全息和微息,并通过专注禅相证得初禅的方法。          当禅修者证得初禅时,就有如这部《八城经》 中所说的:“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 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           经文到此为止,可以说禅修者已经证得了初 禅。但这部经并不只是以教导证得禅那为满足, 更重要的是要导向断除烦恼、导向涅槃。如果一 个人只是修定,哪怕定力再高深、入定时间再久, 即使可以入定七天、十五天、一个月或两个月, 也仍然不能解脱,因为获得解脱不能只依靠世间 定来达成。如何才能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呢?唯 有依靠慧,特别是由观智成就的道智。          修止与修观各有侧重。修止可以辅助修观, 而在修观的过程中,又可以把定力提升到某种程 度。禅修者通过修习止业处达到禅那的阶段,禅 那心属于广大心。由于极专注固定的所缘,变得寂静、宁静、专一。然而,即使再高的观智, 哪怕是行舍智或者随顺智,观智心还是属于欲界 心。也就是说,观智不属于色界,也不属于无色 界,它们都属于欲界心路过程;同时,观智心必 须敏锐,不能过度平静。这说明禅修者必须在出 定之后才能修观,进入禅那是不能修观的!如何 进入禅那后再修观呢?他必须从禅那出来。既然 这样,为什么还要入定呢?因为定很重要!连佛 陀都把定列入修学的三大构成部分——戒、定、 慧——之一,就像鼎的三个足一样。为什么定那 么重要呢?因为拥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知见。正 如佛陀在《相应部》等许多经中强调:      SSamàdhiü, bhikkhave, bhàvetha. Samà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àbhataü pajànàti.u          “诸比库,应修习定!诸比库,拥有定力的比库 能如实了知。”          如实了知什么呢?如实了知名色法,如实了 知五取蕴,如实了知四圣谛。正因如此,《清净 道论》也说“:                慧的近因是定。”近因是什么意思? 即直接原因、主要因素。就像小孩子的近因是其 母亲,即和他母亲的关系最亲密。因为得到定力 的支助,观智才是强有力的。          有些禅修者会问:“如果不培育定力,能否直 接修观呢?”回答是:“可以的。但是到了较高的 观智,修观将会很辛苦。”          有人会问:“佛陀在世时不是也有慧解脱阿拉 汉吗?慧解脱者不也是没有定力吗?”其实这是 误解。“慧解脱者”(pa¤¤àvimutto)是相对于“俱 分解脱者”(ubhatobhàgavimutto)来说的。俱分解脱 者是指拥有四种无色界定并证得阿拉汉道果者; 慧解脱者是指没有证得无色界定的漏尽者。是否 拥有四无色界定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中部注》 中说:“慧解脱者即通过慧而解脱者。他是干观行者, 以及从四种禅那出定后证得阿拉汉的四种人。以此共 有五种。”(M.A.2.182)因此,慧解脱者并非完全没 有定力,或不用修定即可证得。即使一名禅修者 拥有四种色界禅那,只要还没达到无色界定,当 他证得阿拉汉果时也还是慧解脱者。所以不要把 慧解脱者窄化了。          又有人会问:“干观行者(又作纯观行者)不 是可以不修定吗?”“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à- yànika)这个名词是从《清净道论》中来的。《清 净道论》说:“纯观行者或此止行者,应以四界差别 中所说的那些把握诸界之门的其中一门,或简略或详 尽地把握四界。”(Vm.2.664)因此,无论是纯观行 者还是止行者,在修观之前都应先修习四界差别 观。修习四界差别观可以达到近行定,这是纯观 行者所应达到的定力。          的确,现在有些人鼓吹不用修定,并且说修 定不但会延迟证果的时间,还容易走火入魔。请 注意:证悟圣道必须同时具足八支圣道,八支圣 道的最后一支即是正定。假如修定可有可无,那 么,八支圣道就可以去掉正定了;或者戒定慧三 学只须强调戒与慧就可以,不用定学。如此,佛 陀岂不是说了很多废话?我们只要稍微思维一 下,就可以知道否定定力或是轻忽定是错误的! 正如佛陀在《中部·若希望经》中说:假如比库 希望解脱,他就应完全地持戒,致力内心之止, 不轻忽禅那,具足观智,增加前往空闲处。          既然修定很重要,那应该如何由止修观、由 定修慧呢?请看《八城经》经文:          “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 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 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 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 那世间回来。”          这段经文包含两个内容:第一、由止转修观; 第二、由观证得解脱。这段经文对修观说得很简  略。然而,作为佛弟子,我们都知道修观是很重 要的环节,没有观智就谈不上解脱。应当如何修 观呢?由于这部经太简略,所以我们结合其他经 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修止而转修观呢?换言之, 拥有禅那之后,如何以该定力为基础培育观智 呢?          在巴利三藏的《经藏》中,教导修习止观的 经典很多,本经的义注举出了几部经:          “就如这部经,在《大教诲马伦迦经》、《大念 处经》、《身至念经》等也如此教导止观。在这部经 中,既教导修止又教导修观,并侧重于指导修止,《大 马伦迦经》则侧重指导修观;《大念处经》称为教导 修观为主之经,而《身至念经》则以修止为主。”          《中部》还有一部经叫《逐一经》(Anupada- suttaü),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经。透过该经,我 们知道佛陀的上首弟子——法将沙利子尊者—— 是通过什么方法断尽烦恼的。在这部经中,佛陀 提到了观照禅那名法中的心与心所的修法,这与 当代缅甸传统依照《阿毗达摩》来修观的禅法是 一脉相承的。让我们来看看在这部经中佛陀是如 何讲述沙利子尊者修观的。这部经典并没有提到 佛陀直接教导他的弟子如何修观,只是叙述沙利 子尊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修“逐一法观”(anupadadhammavipassanà),最后得达漏尽。          这部经一开始,世尊在很多比库面前称赞沙 利子尊者。佛陀说:          “诸比库,沙利子是智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大 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广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 捷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速慧者;诸比库,沙利子 是利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决慧者。诸比库,沙利 子观半个月的逐一法观。诸比库,这是沙利子逐一法 观的方法:”          “逐一法观”是逐一地观照禅那名法中的心 与心所。佛陀接着说:          “诸比库,在此,沙利子离诸欲,离诸不善法, 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           这段话是对初禅的一般描述,我们已经学习 过了。          “他对该禅那之法的寻、伺、喜、乐和心一境性, 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 意,逐一确定这些法。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 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 生已消灭。他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去、不依止、不 执着、解脱、离缚、解放心而住。他了知‘有更上的 出离’,乃多作之为‘有’。”           这里讲述沙利子尊者加入僧团之后,用了十五天的时间修习这种逐一法观。透过这部经典, 我们知道有些佛陀曾经教导过的法,在经典中却 没有详细的记载。因为逐一法观是佛陀对其上首 弟子沙利子尊者的教导,而在教导这种修法的时 候,阿难尊者还没有加入僧团。虽然佛陀亲口说 出这部经典,但却找不到佛陀是如何教导沙利子 尊者的。当然,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佛陀赞叹沙利 子尊者,来了解这种先止后观的修法。           经文讲到,沙利子尊者从初禅出定之后,逐 一地观照初禅的名法:           “寻、伺、喜、乐和心一境性”:这些是初禅 的五禅支。           “触、受、想、思”,再加上“心一境性”: 在座若学过《阿毗达摩》,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这些都是遍一切心心所。           “心”:初禅的禅心。           “欲、胜解、精进”:这些是杂心所。           “念”:属于美心所。           “舍”:中舍性,也是美心所。            “作意”:属于遍一切心心所。            “逐一确定这些法”:他逐一地辨识这些初禅 的名法,确定这是禅那心,确定这是触、受、想、 思、心一境性等等。禅修者进入初禅之后,若想转修观,不能直 接在定中修观,必须先出定。出定之后,再逐一 地辨识初禅的名法。初禅有34个名法,即1个心 加上33个心所。哪34个名法呢?初禅的禅心, 然后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 寻、伺、胜解、精进、喜、欲,信、念、惭、愧、 无贪、无瞋、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 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 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 正直性、慧根,这些是初禅的34个名法。也就是 说,在初禅的每个心识剎那里,包含了34种心理 作用。            如何观照这些名法呢?禅修者从初禅出定之 后,由于初禅的心是很殊胜、强有力的,其心生 色法也很强有力,能产生很明亮的智慧之光,也 就是佛陀在《增支部》里提到的四种光中的最后 一种光。哪四种光呢?月亮光、太阳光、火光和 智慧之光。他藉助这种智慧之光逐一地观照这些 名法。由于禅修者在修初禅的时候,已经有能力 查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换言之,一 位禅修者在练习初禅的时候,已经能够辨识初禅 的某些名法,五禅支就是初禅名法中五个明显的 心所。他有能力辨识这五禅支之后,依照同样的 方法继续辨识——           “识”:初禅的禅心。初禅禅心是识知似相。           “触”:心与似相的接触。           “受”:体验似相的乐受。           “想”:知道“这是似相”。           “思”:心对似相采取行动。           “一境性”:心只专注一个目标——似相。           “名命根”:维持相应名法的生命。           “作意”:使心导向似相。           “寻”:把心投入似相。           “伺”:持续地省察似相。           “胜解”:确定这是似相。           “精进”:心对似相的努力。           “喜”:五禅支之一,心喜欢似相。           “欲”:心欲求、需要似相。           “信”:心对似相有信心。           “念”:把心沉入似相不忘失。           “惭”:厌恶恶行。           “愧”:害怕作恶。           “无贪”:不贪求、不执着目标。           “无瞋”:心不对抗目标。           “中舍性”:心保持平等。           “身轻安、心轻安”:心所与心安宁平静。                                                                                      “身轻快性、心轻快性”:心所与心敏锐、 不沉重。           “身柔软性、心柔软性”:心所与心柔软、 不僵硬。           “身适业性、心适业性”:心所与心适合工 作。           “身练达性、心练达性”:心所与心健全、 无残缺。            “身正直性、心正直性”:心所与心正直、 不狡诈。           “慧根”:心清楚地觉知似相。           这34个名法是初禅心具有的名法。禅修者先 从初禅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辨识这34个初禅名 法。           这些初禅名法依何生起呢?依心所依处色生 起。须知在五蕴有世间,所有的名法都必须依靠 色法才能生起。眼识必须依眼依处而生,眼依处 是色法;耳识必须依耳依处而生,鼻识、舌识、 身识必须依鼻、舌、身依处而生,其余所有的意 识都必须依心所依处而生起。也就是说,禅修者 除了辨识名法之外,还必须观照名法所依靠生起 的所依身,所依身是色法。当他辨识初禅的名法 之后,还必须辨识心所依处里的四界以及四界所造色,继续修色业处。           他辨识了初禅名法,再辨识色法,成就名色 分别智,了知此身心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这些 初禅名法必须具足所缘、依处、作意等诸缘才能 生起。没有所缘,禅那不会生起;没有作意,没 有依处,禅那也不会生起。所谓禅那名法也是造 作的、因缘和合的。这也是佛陀教法的高明之处! 修定外道也能够入定,但他们认为定境是非常殊 胜、寂静、愉悦、快乐的,并执着这就是解脱。 唯有佛陀才教导我们从定中出来之后,连禅那本 身也要观照其为诸缘和合的。只要是诸缘和合之 法,必定具有生相、住相、灭相。因为诸缘和合 而生,诸缘离散即灭,但这还是粗略之说。若从 细而说,禅那名法具有生灭相,它们是剎那、剎 那生灭的。当他了知禅那名法也是诸缘和合、具 生灭相,即可对禅那名法修观。我们再看《八城 经》经文:         “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          “造作”:是经造作而生。          “思念”:思念分别。           禅修者须辨识名法与色法,并了知名色法是 诸缘和合的。禅那心必须以色法作为依处,色法 是具毁灭性的。正如佛陀所说的:以变坏故为色 法。即使禅那再殊胜,它仍然必须依靠极快速变 坏的色法才能生起,仍然是诸缘和合、造作出来 的。同时,禅那的所缘属于概念法,概念法也是 由心想而生的。由于初禅须以色法为依处,其所 缘是由心想而生,而且必须通过作意才能证得, 所以说:“此初禅是造作、思念。”           请继续看经文:          “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          只要是因缘和合之法,皆具有共同的特征(共 相)——无常(anicca)。有生必有灭,生灭即无常; 凡无常者,皆具坏灭性。          我们再来看《逐一经》中沙利子尊者如何观 照的那段经文。佛陀说:          “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立,知道灭去。 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灭。”           诸缘和合,诸行法生起;诸缘坏灭,诸行法 也坏灭。于是,禅修者了知禅那名法也是因缘和 合的,是造作的、思念的,是生法、灭法、无常 法。他可以依此观照初禅名法。          佛陀在《中部》第64经《大马伦迦经》中教 导了更详细的修观方法。这部经也是教导先进入 初禅,从初禅出定后再修观的方法。佛陀说:          “阿难,哪种道、哪种行道能舍断五下分结呢? 阿难,在此,比库远离依、舍断不善法,止息一切身 的粗恶,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 乐,成就并住于初禅。然而其处还有色、有受、有想、 有行、有识。”(M.2.133)        “依”(upadhi):即所依,在此是指色、声、 香、味、触五种欲。          “其处”:在证入初禅之时。          “色”:由初禅心产生的心生色法。          “受”:初禅的受是乐受。          “想”:心所之一。          “行”:包括寻、伺、喜、一境性等心所。          “识”:初禅禅心。          佛陀教导禅修者辨识初禅的五蕴,也即是初 禅名色法——初禅有34个名法:1个心,加上33 个心所;或者1个心,加上1受,1想,再加上 31个行,构成了初禅的四种名蕴;由初禅心所生 的心生色法属于色蕴——这就是初禅的五蕴。          “他观察那些法为无常、苦、病、疮、箭、恶、 疾、敌、毁、空、无我。他使心脱离那些法。”          当禅修者辨识初禅的五蕴之后,应继续对其 修观。如何观照呢?他先进入初禅以提升定力, 出定后再反观禅那本身、观照禅那的名色法。为 什么要先入定呢?因为禅修者进入禅那,出定后 其心仍然强有力,此时他可藉助明亮、晃耀的智 慧之光来对禅那名色法修观。          学习过《阿毗达摩》的禅修者知道,欲界意 门心路过程的速行最多是7个,7个之后往往落 入有分。禅那心路过程属于广大心路过程,虽然 禅那速行心也是极快速地生灭,但却不容易落入 有分,能接连生起无数次。进入禅那给我们的体 验是,心能稳固地专注在一个对象上不会间断。          通过修定培育强有力之心,再取任何名色法 作为修观对象都能观照得很清楚。同时,由于禅 那心是强有力的,若禅修者取禅那心本身作为观 照的目标,目标就显得特别清楚。如此,拥有定 力的心是强有力的,再以之来观照很强的定心本 身,自然是很清楚的,犹如明眼之人在大白天观 看放在手中的宝石一样。正因如此,古代的圣贤 们通常是先修定再修观。          没有证得禅那的禅修者无能力观照禅那名 法,因为这超越了他的体验。同时,欲界心与禅 那心对比,显然是低劣的、软弱的。直接用欲界 心与用得到了禅那帮助的心来观照所缘,两者的 清晰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佛陀教导我们修观要 如实知见。修观不能掺杂想象的成分,不能掺杂 概念的东西,必须如实地了知、如实地见到。好像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视力,就能够明察秋毫;如 果患了近视眼,前面来了一个人都看不清楚,或 者不敢确定是谁来了。佛陀经常赞叹修定也是如 此,定力可以带来许多利益,使禅修者能够如实 知见。观智的所缘是名色法,名色法极快速地、 剎那剎那地生灭,没有定力的话将很难看清楚。 看不清楚的话,想培育更高的观智就更困难了。 所以佛陀经常强调修习定,由定转修慧、由止转 修观的原因即是如此。          先修定再修观还有个好处,即能破除对定境 的贪着。如果一个人只是修定,由于定境的殊胜、 快乐、寂静,心未免容易产生贪着。但是到了修 观的阶段,他会发现即使定境多么殊胜、平静、 喜悦,仍然是无常、苦、无我,因为它是因缘造 作之法。如此,有能力取禅那为目标修观的禅修 者,不仅有能力破除对定境的执着,还有能力破 除对由于修定而投生到色界、无色界梵天的生命 的执着。这些都超越了纯观行者的能力范围。所 以,纯观行者只能观照欲界名色法,只能破除对 欲界生命的贪求;但止观行者却有能力观照三界 名色法,还有能力破除对三界生命的执着。          当禅修者观照初禅五蕴的时候,可以依照“无 常”等来观照。何谓“无常”(aniccato)呢?初禅 名法有生有灭,其开始是生,结束是灭;也即是 名法的寿命以生起为起点,以坏灭为终点。任何 名色法到了坏灭的时候,都不可能超越坏灭的那 一点。名色法在生起之前不存在,坏灭之后没有 去处。人死了可以把尸体堆在一起,但名色法灭 去之后不会堆积在一起,它们不复存在了。名色 法的存在只是在生、住、灭的剎那之间,在生之 前没有,在灭之后也没有,哪怕你想要它再停留 多一剎那也不可能,所以不是恒常的。由于它们 不能超越生与灭两端,所以说是无常。          何谓“苦”(dukkhato)呢?因为名色法一直都 遭到生灭的逼迫,以逼迫性为苦。一个人在禅那 当中那么快乐,为什么说是苦呢?这里的苦不是 痛苦的苦,也不是心的悲哀、忧伤,而是禅那名 法本身也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它们一直也受到 生灭的逼迫,这也称为苦。有三种苦:苦苦、变 易苦及行苦。苦苦是指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煎熬之 苦;变易苦是指即使快乐的感受也会变易消失; 行苦是指一切行法以其具有生灭的本质而称为 苦。          何谓“病”(rogato)呢?因为名色法必须依诸 缘才能维持,是一切身心疾病发生的基地,所以 称为病。   何谓“疮”(gaoóato)呢?包括禅那在内的一切 名色法都与苦苦、变易苦及行苦相应,必须缘于 目标和相应法才能存在,因此导致经常流烦恼的 不净,就好像疮口流出的脓一样,所以称为疮。 心缘取目标会产生贪欲等烦恼,这些烦恼就像从 名色疮中流出来的脓一样。又由于名色法之前不 存在,一旦生起即突然的膨胀,达到住时成熟, 到最后的破灭,好像脓疮一样。          何谓“箭”(sallato)呢?由于名色法带来生灭 的逼迫,好像身体被箭射中般产生的苦受。或者 说名色法好像箭一样,射中我们的身体难以拔出 来,正如人想要解脱名色法是很困难的,所以称 为箭。          何谓“恶”(aghato)呢?因为名色法是佛陀等 一切圣者所诃责的不善法,它会导致损失,是种 种恶发生的基地,所以称为恶。          何谓“疾”(àbàdhato)呢?好像患了重病的人 不能自己行走,需要其他人扶助才能够走动;同 样的,诸蕴不可能不依赖其他诸缘单独存在。同 时又由于它们是一切疾病之因,所以称为疾。          何谓“敌”(parato)呢?拥有主权的人想要做 什么就做什么,想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随心 所欲。但是名色法就像一直跟我们作对的敌人一 样,不会跟随我们的意愿,不会接受我们不要衰 老、不要生病、不要死亡的命令。所以称名色法 为敌。          何谓“毁”(palokato)呢?因为名色法必定走 向毁灭,最终被老病死所毁坏,所以称为毁。         何谓“空”(su¤¤ato)呢?由于五蕴都没有可称 为我、我的、造作的我、自主的我,所以称为空。          何谓“无我”(anattato)呢?由于五蕴根本没有 主权,并不存在主宰我、恒常之我、造作之我。 由于五蕴、名色法根本没有永恒的实体,所以称 为无我。          其中,无常、毁两种属于无常相,苦、病、 疮、箭、恶和疾六种属于苦相,敌、空和无我三 种属于无我相。          禅修者通过观照初禅五蕴的无常、苦、无我 来培育观智,即是经中讲到的:“其处还有色、有 受、有想、有行、有识,他观察那些法为无常、苦、 病、疮、箭、恶、疾、敌、毁、空、无我。他使心脱 离那些法。”          类似的修观方法,在《无碍解道》里更详细 地教导了40种观法,缅甸传统称之为STo 40u,即 40种思维法。这些修观方法属于“思维智” (sammasana-¤àoa)的观法,禅修者可以运用这40种  思维法观照一切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 的名色法为无常、苦、病、疮、箭、恶、疾、敌、 毁、空、无我等。          如此观照之后,禅修者进一步观照诸行法的 生灭。培育生灭随观智,观照诸行法的坏灭,培 育坏灭随观智,之后再次第地培育怖畏现起智、 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 智和行舍智。如果禅修者如此持续地观照诸行法 为无常、苦、无我,其心将能从那些法中解脱出 来。          请大家继续看《大马伦迦经》:         “他使心脱离那些法后,心集中于不死界:‘此 为寂静,此为殊胜,即一切行的止息,一切依的舍遣, 爱尽、离贪、灭、涅槃。’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          这一段话正好是对《八城经》“他住于其处, 得达诸漏尽。”的最佳补充。          “他住于其处”:其心持续地修止及修观。先 入定,出定之后再修观。          我们再结合《逐一经》。《逐一经》讲到, 沙利子尊者先进入禅那,从禅那出定之后再修观, 这种方法称为“止观双运法”(samatha-vipassanaü yuganaddhaü)。当时沙利子尊者修了半个月的止观双运法而证得阿拉汉果。他先进入初禅,从初禅 出定之后,逐一地辨识初禅名法,接着再观照这 些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再进入第二禅, 从第二禅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辨识第二禅名法, 并观照这些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再进入 第三禅……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从非想非非想 处定出定后,再把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名法当成一 个整体,观照其名法为无常、苦、无我。之后他 再进入想受灭定(sa¤¤àvedayitanirodha samàpatti),出 定之后再继续修观,从而断尽一切烦恼,证得阿 拉汉果。          这是在《中部》第111经《逐一经》中佛陀 讲述其上首弟子沙利子尊者证得阿拉汉的方法。          请继续看《八城经》经文:          “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 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 间回来。”          一位禅修者持续地修观,将能得达诸漏尽。 即使今生不能断尽烦恼,也可以证得第三不来果。 不过,三果圣者仍然还有很微细的贪。这里讲到 的“法贪”(dhammaràga)“法喜”(dhammanandiyà) 是指对止观的欲贪。止观确实能灭尽一切欲贪,成就阿拉汉。即使不能成就阿拉汉,也能成为不 来者。由于他尚未舍断对止观的欲贪故,以第四 禅之思投生到净居天,不再回来此欲界世间。这 是论师们的一致说法。因为对止观的欲贪属于很 微细的欲贪,即“欲”(nikanti)。这也是十种修观 的随烦恼(vipassanupakkilesa)中的一种,因为禅修 者还有可能黏着禅修的殊胜境界。          “灭尽五下分结”:什么是五下分结呢?          “五下分结”(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的“下分”是指欲界;“结”是指 令他投生到欲界的烦恼。五下分结是:有身见、 戒禁取见、疑、欲贪和瞋。这五种烦恼能够使有 情投生到欲界,所以称为五下分结。           禅修者在证得第三不来道时,已经断尽了这 五种烦恼。他早在证得初道入流道时,已经断除 了有身见、戒禁取见和疑这三种最粗的烦恼;在 第三道时,又断除了欲贪和瞋。           第三道能断除对一切欲乐的贪求,包括对钱 财、男女、享乐等的贪爱,所以不会再投生到欲 界。然而,三果圣者还没有断除色贪(对色界生 命的贪)和无色贪(对无色界生命的贪),死后 还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           三果圣者也断除了一切瞋,所以不可能会生气、发怒、紧张、担心、忧愁、哭泣。          “化生者”:即排除了只会发生在欲界的胎生、 卵生和湿生三种诞生方式。三果圣者已经灭尽五 下分结,他在这一期生命结束后,不再投生到欲 界,将会化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成为梵天人,并且 在那里断尽一切烦恼,最终证般涅槃。           在《八城经》中,阿难尊者说到一位比库通 过精进、热忱而证得初禅,从初禅出定后,观照 初禅的五蕴,以止观双运法断尽一切烦恼。即使 不能断尽烦恼,也能证得第三不来果。           请继续看经文:           “居士,这即是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 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 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 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阿难尊者说:“就是这种先证得初禅,再从初 禅出定修观的方法是我们佛陀所教导的。如果禅 修者依之精进修行,将能获得解脱、断尽烦恼、 证悟涅槃。”        今天晚上这部经就讲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 继续学习。
4,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4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2,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2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3,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3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5,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5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6,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6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1,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Bu... 《卡拉玛经》及其注疏(觅寂尊者译) ( 2 ) - 增支部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卡拉玛经》及其注疏(觅寂尊者译) ( 3 ) - 增支部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4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上座部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上座部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敬僧须知——南传上座部佛教基本礼仪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Buddhi...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6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7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8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9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0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1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2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3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4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5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6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