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主播的歌单:惠农卡:让农民支付进入“刷卡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09:21
  经过两年多的推广,专门面向广大农户推出的“惠农卡”开始成为中国农业银行山西分行的招牌产品。
    1月17日,家住平陆县窑头村的张大爷在村里的农资店手持 “惠农卡”在转账电话上轻轻一刷,就完成了购买50公斤化肥的过程,并领到了价值30元的农药赠品。这对于农行山西分行来说,仅仅是粟海一粒——像张大爷一样,我省有14个县的3322个行政村的300多万农民 “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刷卡消费、转账、小额取现等多项现代化金融服务。省委书记袁纯清曾对此业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有趣的是,“惠农卡”并不是一款纯粹意义上的商业产品,而是一张集成了社会责任功能的混合产品。除了具备普通借记卡的功能之外,在一些地方,“惠农卡”还是政府发放财政补贴的渠道,或者社会保险的参保凭证。“惠农卡”的双重属性,折射出农行业务重心下沉之后的经营思路。
“二八定律”
    农村给人一贯印象是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前些年各大国有银行纷纷从山西农村撤离,一些新兴商业银行也迟迟不愿进入……诸多事实印证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状况。
    “山西有2300万农民,在这个群体中有两个 ‘二八定律’:即有20%的农民已经成为农民企业家,剩余80%的农民仍然处在最基本的农业生产领域。”农行山西分行行长曹少雄告诉记者,就是在这“80%”里面又包含着另一个 “二八定律”:其中20%是具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包括土地流转的承包人、小企业业主、种养大户等,需要信贷融资等多种金融服务,但另外80%的农民仍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农业生产状态,他们的金融服务多数是满足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消费和小额支付。
    “在这两个20%领域里的农民企业家和致富带头人,显然是各家金融机构竞相争抢的对象,但在最后80%的农民群体中,却鲜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曹少雄坦言,由于缺少金融服务覆盖,政府不断增加的多项涉农补贴不能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在农村推行的新农保、新农合也缺少广覆盖的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发轫于‘三农’,与农民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农行必须先行一步。但农行服务‘三农’不能仅靠增加网点这样管理成本高的、风险大的方式,必须探索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曹少雄称,农行山西分行早在2009年初就选择以网络为依托,以“惠农卡”为载体,通过电子渠道让农民享受小额支付的便捷服务,从而推动全省农村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创造“粘性”
    作为农行 “小额支付村村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农行山西分行投入了巨大精力推广“金穗惠农卡”,希望借此找到面对“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平衡点。
    “金穗惠农卡”简称“惠农卡”,是农行基于金穗借记卡业务平台研发的,专门面向农户发行的综合性银行卡产品。作为借记卡产品之一,惠农卡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基本功能,能够联线作业,实时入账。但考虑到“三农”业务发展的双重使命,惠农卡又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产品。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合作,农行还将“惠农卡”设计成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载体、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社会保险的参保凭证和资金汇兑的通路,在农业生产、社会保障、个人理财等方面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惠农卡”作为财政补贴的发放通道,是这款产品的一个关键设计。这种设计的精巧之处在于,可以实现政府、农民与农行的三方共赢——对于政府来说,“惠农卡”免去了资金层层划拨带来的时间消耗,降低了财政补贴发放的成本。对于农民来说,办理惠农卡本身不需要很高的成本,但可以使他们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政府的各项惠农、利农的财政政策。    而对于农行来说,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商业开发的成本,但将产品与政府信用捆绑在一起,无形中提高了卡的信用度。尽管财政补贴的数额不大,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归属感。由于这张卡的功能基本集成了农民日常生计中的所有项目,大大增加了对于农民消费者的粘性。这相当于以一种最可信的方式将销售渠道铺设到农民身边,为存贷等业务带来了潜在机会。
    考虑到农村消费群体的特点,为了减轻农户办卡、用卡的成本,农户在办理时,可以享受免收主卡工本费、减免主卡年费、免收小额账户服务管理费、通过转账电话进行转账优惠手续费(本省免费)等优惠服务。截至目前,“惠农卡”在我省的发行已经突破192.7万张,代理新农保1056万元、新农合2.1亿元,代理农村养老金152万元、粮食直补2056万元,代理涉农企业发放工资、收购资金2630万元。
    “从政府来看,‘惠农卡’做的是服务‘三农’的大文章,既能保证国家惠农资金、补贴款项直接发放到农民的手中,又杜绝了挪用、截留、克扣、抵顶的现象。”有关专家表示,从农民的角度来讲,它能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消费等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民提供了方便。有了“村村通”这个平台,国家惠农资金发放途径越来越便捷,农村经济越来越好,农行效益也会越来越高。
小额支付
    如果说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提高客户粘性是农行开拓农村市场的第一步,那么,小额支付则是农行追求业务可持续发展、寻找责任投资的盈利模式的希望所在。
    曹少雄说,“农行小额支付村村通”的核心就是借助“惠农卡+转账电话”。只有真正做到“卡到户、机到村、钱到账”,才能使每个行政村能实现现代化的结算服务全覆盖。
    农行山西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卡到户”是基础,如果有一户农民没有卡,那么可能银行在代理发放政府惠农补贴时就不能全部到位。
    此外,在保障村民都办理“惠农卡”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解决他们日常的小额支付需求。转账电话具有支付功能,易操作、好管理,比较适合农民。“农民卡里有了钱,但如果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一样会影响农行的声誉,因此‘机到村’是保证‘惠农卡’方便使用的手段。”上述人士说,农民的卡上都有钱了,农行依托发放各项补贴带来的存款增长,可以收回一部分前期资金投入,将来其他金融机构的银行卡可以在农行机具上使用,也能带来一部分收入。
    “当然,‘钱到账’是关键。钱到账,到账多少,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和农民的认可程度,另一方面也衡量着 ‘村村通’给农行带来价值的大小。”农行山西分行某负责人一再强调这一点。
    据了解,“惠农卡”在得到政府和农民认可的同时,推动了农行山西分行涉农业务的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发放的“惠农卡”存款达到2.7亿元,农户贷款授信6.5亿元。
可持续之路
    对于致力于寻找“差异化”的农行来说,“惠农卡”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收获,无疑是其增强自信的一个完美起点。业内人士表示,农行山西分行推行的“农行小额支付村村通”还解决了大型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集中式管理与“三农”市场分散的矛盾,为农行拓展蓝海市场提供了有益探索。
    为了保证推进的质量,农行山西分行还以“四个确保”为目标:一是整村推进,确保每户农户手中至少有一张“惠农卡”;二是整县覆盖,确保每个村都要有转账电话;三是整体培训,确保农民会使用会保管;四是在整体推进的区域,确保实现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在农行山西分行的实践过程中,亦验证了“惠人即惠己”的商业逻辑。当一个企业在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付出相应成本的同时,它也将不知不觉地收获回报。农行通过协助政府承担社会福利发放的责任,收获了客户粘性;通过满足弱势消费群体的支付需求,收获了新的业务市场。    经过两年多的推广,专门面向广大农户推出的“惠农卡”开始成为中国农业银行山西分行的招牌产品。
    1月17日,家住平陆县窑头村的张大爷在村里的农资店手持 “惠农卡”在转账电话上轻轻一刷,就完成了购买50公斤化肥的过程,并领到了价值30元的农药赠品。这对于农行山西分行来说,仅仅是粟海一粒——像张大爷一样,我省有14个县的3322个行政村的300多万农民 “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刷卡消费、转账、小额取现等多项现代化金融服务。省委书记袁纯清曾对此业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有趣的是,“惠农卡”并不是一款纯粹意义上的商业产品,而是一张集成了社会责任功能的混合产品。除了具备普通借记卡的功能之外,在一些地方,“惠农卡”还是政府发放财政补贴的渠道,或者社会保险的参保凭证。“惠农卡”的双重属性,折射出农行业务重心下沉之后的经营思路。
“二八定律”
    农村给人一贯印象是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前些年各大国有银行纷纷从山西农村撤离,一些新兴商业银行也迟迟不愿进入……诸多事实印证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状况。
    “山西有2300万农民,在这个群体中有两个 ‘二八定律’:即有20%的农民已经成为农民企业家,剩余80%的农民仍然处在最基本的农业生产领域。”农行山西分行行长曹少雄告诉记者,就是在这“80%”里面又包含着另一个 “二八定律”:其中20%是具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包括土地流转的承包人、小企业业主、种养大户等,需要信贷融资等多种金融服务,但另外80%的农民仍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农业生产状态,他们的金融服务多数是满足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消费和小额支付。
    “在这两个20%领域里的农民企业家和致富带头人,显然是各家金融机构竞相争抢的对象,但在最后80%的农民群体中,却鲜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曹少雄坦言,由于缺少金融服务覆盖,政府不断增加的多项涉农补贴不能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在农村推行的新农保、新农合也缺少广覆盖的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发轫于‘三农’,与农民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农行必须先行一步。但农行服务‘三农’不能仅靠增加网点这样管理成本高的、风险大的方式,必须探索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曹少雄称,农行山西分行早在2009年初就选择以网络为依托,以“惠农卡”为载体,通过电子渠道让农民享受小额支付的便捷服务,从而推动全省农村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创造“粘性”
    作为农行 “小额支付村村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农行山西分行投入了巨大精力推广“金穗惠农卡”,希望借此找到面对“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平衡点。
    “金穗惠农卡”简称“惠农卡”,是农行基于金穗借记卡业务平台研发的,专门面向农户发行的综合性银行卡产品。作为借记卡产品之一,惠农卡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基本功能,能够联线作业,实时入账。但考虑到“三农”业务发展的双重使命,惠农卡又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产品。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合作,农行还将“惠农卡”设计成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载体、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社会保险的参保凭证和资金汇兑的通路,在农业生产、社会保障、个人理财等方面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惠农卡”作为财政补贴的发放通道,是这款产品的一个关键设计。这种设计的精巧之处在于,可以实现政府、农民与农行的三方共赢——对于政府来说,“惠农卡”免去了资金层层划拨带来的时间消耗,降低了财政补贴发放的成本。对于农民来说,办理惠农卡本身不需要很高的成本,但可以使他们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政府的各项惠农、利农的财政政策。    而对于农行来说,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商业开发的成本,但将产品与政府信用捆绑在一起,无形中提高了卡的信用度。尽管财政补贴的数额不大,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归属感。由于这张卡的功能基本集成了农民日常生计中的所有项目,大大增加了对于农民消费者的粘性。这相当于以一种最可信的方式将销售渠道铺设到农民身边,为存贷等业务带来了潜在机会。
    考虑到农村消费群体的特点,为了减轻农户办卡、用卡的成本,农户在办理时,可以享受免收主卡工本费、减免主卡年费、免收小额账户服务管理费、通过转账电话进行转账优惠手续费(本省免费)等优惠服务。截至目前,“惠农卡”在我省的发行已经突破192.7万张,代理新农保1056万元、新农合2.1亿元,代理农村养老金152万元、粮食直补2056万元,代理涉农企业发放工资、收购资金2630万元。
    “从政府来看,‘惠农卡’做的是服务‘三农’的大文章,既能保证国家惠农资金、补贴款项直接发放到农民的手中,又杜绝了挪用、截留、克扣、抵顶的现象。”有关专家表示,从农民的角度来讲,它能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消费等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民提供了方便。有了“村村通”这个平台,国家惠农资金发放途径越来越便捷,农村经济越来越好,农行效益也会越来越高。
小额支付
    如果说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提高客户粘性是农行开拓农村市场的第一步,那么,小额支付则是农行追求业务可持续发展、寻找责任投资的盈利模式的希望所在。
    曹少雄说,“农行小额支付村村通”的核心就是借助“惠农卡+转账电话”。只有真正做到“卡到户、机到村、钱到账”,才能使每个行政村能实现现代化的结算服务全覆盖。
    农行山西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卡到户”是基础,如果有一户农民没有卡,那么可能银行在代理发放政府惠农补贴时就不能全部到位。
    此外,在保障村民都办理“惠农卡”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解决他们日常的小额支付需求。转账电话具有支付功能,易操作、好管理,比较适合农民。“农民卡里有了钱,但如果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一样会影响农行的声誉,因此‘机到村’是保证‘惠农卡’方便使用的手段。”上述人士说,农民的卡上都有钱了,农行依托发放各项补贴带来的存款增长,可以收回一部分前期资金投入,将来其他金融机构的银行卡可以在农行机具上使用,也能带来一部分收入。
    “当然,‘钱到账’是关键。钱到账,到账多少,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和农民的认可程度,另一方面也衡量着 ‘村村通’给农行带来价值的大小。”农行山西分行某负责人一再强调这一点。
    据了解,“惠农卡”在得到政府和农民认可的同时,推动了农行山西分行涉农业务的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发放的“惠农卡”存款达到2.7亿元,农户贷款授信6.5亿元。
可持续之路
    对于致力于寻找“差异化”的农行来说,“惠农卡”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收获,无疑是其增强自信的一个完美起点。业内人士表示,农行山西分行推行的“农行小额支付村村通”还解决了大型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集中式管理与“三农”市场分散的矛盾,为农行拓展蓝海市场提供了有益探索。
    为了保证推进的质量,农行山西分行还以“四个确保”为目标:一是整村推进,确保每户农户手中至少有一张“惠农卡”;二是整县覆盖,确保每个村都要有转账电话;三是整体培训,确保农民会使用会保管;四是在整体推进的区域,确保实现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在农行山西分行的实践过程中,亦验证了“惠人即惠己”的商业逻辑。当一个企业在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付出相应成本的同时,它也将不知不觉地收获回报。农行通过协助政府承担社会福利发放的责任,收获了客户粘性;通过满足弱势消费群体的支付需求,收获了新的业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