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海兽祭司符文:未来5年宜昌将建成特大城市 城区人口达160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50:04

未来5年宜昌将建成特大城市 城区人口达160万

2011年02月18日08:07荆楚网-三峡晚报李仁玺我要评论(7) 字号:T|T

期待之一 现代产业

装备制造、化工和食品要迈入千亿级产业俱乐部

宜昌要真正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离不开经济实力作基础,而经济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产业作支撑。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是宜昌未来五年必须直面的一个重大课题。

《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宜昌将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企业,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板块。到2015年,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企业2家,过100亿元企业5家,过50亿元企业10家,过10亿元企业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新创中国名牌5个、省名牌50个。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5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3%,努力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富有宜昌特色、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装备制造、化工、食品三个千亿级产业,并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摆在现代产业发展的第一位,装备制造业在全市产业布局中肩负的重托不言而喻。

到2015年,要使宜昌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这是宜昌定下的目标。

在装备制造业中,宜昌将目光瞄准了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设备、金属制品及深加工、电气电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7大产业上。

《规划》提出要加快特种商用车和城市SUV等乘用车发展,形成30万辆以上整车生产能力,构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快点军船舶工业园建设,到2015年,形成整船产能100万载重吨,船用柴油机年产能200万马力。加快极薄涂镀板二、三期项目建设,构建涂镀板深加工产业集群。

《规划》还提出,重点开发磷精细化工品,稳步发展磷复肥,调整和巩固煤化工,适度发展盐化工,鼓励发展日用化工,限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产品普通、工艺粗放型的化工项目,推动宜昌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和深度发展,到2015年,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积极培育酒及软饮料制造、精制茶加工、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粮油制品等一批食品产业集群,到2015年,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规划》也提出,以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加强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加快项目引进,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成为全市经济重要增长极。

现代服务业用突破性发展来定位

《规划》提出,着力构建和完善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体系、与宜居宜旅宜业城市相适应的消费性服务体系、与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大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2015年达到115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3%以上,就业比重达到37%。

在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旅游业的地位仍然首当其冲,《规划》提出,围绕建设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推动宜昌旅游由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效提升型转变,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36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游客在宜平均停留时间达到2.5天。

期待之二 特大城市

未来五年,宜昌要实现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跨越。将宜昌建成特大城市,正成为无数宜昌市民的期待。

《规划》提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万人左右。

未来五年,宜昌将全面拓展提升宜昌中心城区。统筹九大城市组团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拓展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心城区5个组团,即西陵、伍家岗、小溪塔、点军、猇亭;适时发展4个外围组团,即三峡坝区、龙泉、白洋、红花套,积极打造多中心多组团、跨江联动发展的城市新格局,成为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大都市。

宜昌将加快城东生态新区、宜昌东站新区、柏临河片区、宜昌生物产业园、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宜昌城乡路片区、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平湖半岛旅游新区、唐家湾片区、五龙片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区每年新增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宜昌将加快宜都、枝江和当阳3个县级市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城市功能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公用事业运营机制,扩大城区规模,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率先发展成为人口集聚能力强、功能配套完善、城市人口过20万人的中等城市,成为宜昌大都市和 “宜荆荆”城市群的重要支撑。

宜昌将进一步完善宜昌城区“五纵十横”交通网,形成以主干道为主、次干道为辅,支路网均衡、衔接良好的城市道路网络。

《规划》提出,结合城市新区建设,建设东山二路、东山三路、东山四路、城乡路、沿江大道延伸段、江南大道、五龙路等城市干道,形成城区外环交通体系,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突出生态立体互交新理念,完善城市新区次干道和支路建设,开工建设西陵二路延伸段等项目,改造东山大道、胜利三路等主要交通道路,完成城区道路综合改造,发展人行立体化交通,完善交通“微循环”系统。尽快启动宜昌庙嘴长江大桥、长江溪大桥等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和 “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统筹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建设和发展,加速经济要素流动,实现资源共享。

 

期待之三 便捷出行

城市要发展,要靠交通先行,同时也能带动城市升级。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港口、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到2015年,全市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29350公里,其中铁路营运里程52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7670公里,航道778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352公里。“两纵两横”干线铁路网和高速公路骨架全面建成,所有县市通达一级公路,90%以上县市半小时可进入高速公路,三峡机场完成改建工程,年吞吐量力争突破180万人次。

公路方面,着力构建 “六线三环”公路主骨架,重点建设和推进宜昌至巴东、保康至宜昌、太平溪至张家口、宜昌至湖南慈利、宜昌至湖南岳阳等5条高速公路;加快宜兴省道至318国道绕城公路、318国道万城大桥至云池公路、陆渔一级公路、当阳至枝江一级公路、小溪塔至鸦鹊岭一级公路、宜昌至黄花一级公路、伍家岗至鸦鹊岭一级公路、长阳龙舟坪至宜都五眼泉一级公路、秭归县城出口公路、昭君桥至古夫一级公路、太平溪至大老岭公路等道路建设。在宜昌境内现有5座长江大桥的基础上,加快庙嘴长江大桥、香溪长江大桥、白洋长江大桥的前期工作,争取“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

加快建设汉宜高速铁路、紫云地方铁路,做好十堰至宜昌、鸦宜铁路改造和宜昌至巴东铁路、宜昌-荆州-荆门城际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洛张铁路电气化改造。规划建设宜昌至石门铁路、郑渝铁路以及紫荆岭、当阳、枝城战略装车点及兴山枢纽站,努力建成全国纵横铁路大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加快建设宜昌亿吨组合新港,积极打造三峡航运中转中心。全力打造太平溪、云池、田家河、峡口、茅坪、红花套、枝城等七大港区,实现“百万标箱、亿吨大港”目标,推进以港兴城。

建设三峡区域国际空港,建立适应多航线、大机型、高运量需求的空中大通道,实现宜昌至国内主要大中城市3小时到达,开辟并稳定国际航班。加快实施三峡机场扩建项目,扩建改造航站楼、滑行道、停机坪,增设停机位,提升飞行区等级,建成4E级机场。增开航线,优化航班,开设沿江及周边城市至机场直通车,扩大三峡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机场。

期待之四 幸福感觉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被列为宜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未年五年,宜昌人也将会越来越享受这种幸福感觉。

《规划》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逐步完善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同时,大力提高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机制,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稳定的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离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收入增长机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

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不同人群社会保险制度衔接机制,有序推进扩面征缴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根据国家政策,逐步提高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建立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推进和完善以医疗、就业、司法、慈善、捐赠和群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着力打造国际龙舟拉力赛、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中国漂流之都、巴山舞等体育品牌。规划建设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文化体育项目。

回顾过去,宜昌硕果累累,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宜昌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蓝图催人奋进。宜昌已经阔步走在迈向特大城市的历史征程上,我们相信,一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裕、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即将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