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2西线军团:日本中小学发现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06:09
 任何一个中国人,如果要谈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有一个国家始终绕不开,这个国家就是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教育之发达与其经济之发达惊人地吻合。如今,日本已经为世界产出了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在国际教育评估排名表上,日本的中小学生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同龄人甩在了后面。而最让国人羡慕的,还是日本基础教育近乎理想化的均衡化发展。
其实,这些仅仅是日本教育发展的外部结果。
当我们真正走进日本,走进日本的中小学,走进日本学校的教室,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作为一名理想主义教师的欣喜,和作为一个期望祖国早日强盛的中国人的自责。
为什么不学日本?
2003年初冬,一个主要由一线教师组成的百人访问团抵达日本首都东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日本基础教育访问活动。该访问是日本政府出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实施的一个交流项目,今年是这个项目的第二年。
这是一个庞大的访问团,教师们来自全国各地,记者有幸跟随采访。当我们到达东京成田机场后,4辆大客车分别把A、B、C、D4个组的成员载到了品川王子饭店。访问团将在东京呆上5天,然后分别前往熊本、爱知、岛根和德岛4县参观。
空气更清新,道路更干净,日本人礼貌而热情,接待工作严谨有序、无微不至——我们出发前获得的有关日本的种种信息一一得到了证实。但很快,一个又一个的发现便使我们一直处于惊异与叹服之中了。
第二天是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官员给我们做专题讲座。当宫内健二先生的《日本教师的培养制度》刚讲完,访问团团长、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马建标先生便提了一个问题:日本在教师转职、辞退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宫内健二先生回答道,对于不合格教师采取的措施,由都、道、府、县(日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教育委员会来决定。先对他们进行培训,如果培训没有效果的话,就让他们转业,“到县政府去工作”。
大厅里顿时传出一阵笑声,100名中国人都笑了。这是怎样一种笑呢,只有了解中国教育现状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在中国,教师只可能被“提拔”到政府,在日本,教师却是“被贬”到政府。
来自江苏沭阳高级中学的刘宗宝先生看来是有备而来,他提了一个关于教师流动的问题。宫内健二先生告诉他:“日本的教师由各都、道、府、县录用,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学校去。教师在都、道、府、县内进行流动,初中和小学老师每5~7年流动一次。教师们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流动,有偏远的地方,也有繁华的地方。有老师买房了,也必须流动。”
又是一阵骚动。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流动制度,比我们将要实施的城乡教师流动制度更需要想像力。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的王月和老师提了两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日本教师的待遇比公务员高,但允不允许他们在私人的补习班里兼职?高中的大学升学率是否与教师的评估挂钩?
王老师得到的回答是,教师在外兼职一般是不允许的,如果被发现,要受到批评。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不会跟教师的评估和待遇挂钩。但如果某位教师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比较多,会得到社会较高的评价。
又一个重大的不同。在一个同样看重文凭的社会里,教师居然可以不受升学率左右。
那一天的讲座还让我们了解到,在日本,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不等于得到教师岗位,只有通过了省级行政机构举办的录用考试才能有机会任教。现在希望任教的人相当多,所以录用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当中,只有不足10%的人最终能够如愿以偿走上讲台,大学毕业就能任教的可谓凤毛麟角。根据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的原则,日本教师的工资由省级政府负担,但其中的一半由国库划拨。通过这样的制度,日本把一流人才吸引到了中小学,并且确保了全国各地的教育都能达到相同的水平,无论是城市、小岛还是山区。或许正是这样的制度给日本教育带来了足够的自信,日本全国性的教学大纲——《学习指导要领》非常薄,一到六年级的《学习指导要领》比我国一科的课程大纲还要薄。
一切都让我们对走进日本学校有些迫不及待了。从次日起,百人访问团分组行动,在ACCU的安排和带领下,分头拜访了10余所日本学校和相关文化机构。
D组的第一站是东京圣德学园小学校,这是一所坐落在郊区的私立学校。在这所学校,老师们第一次体验到了脱鞋、换鞋进校园的乐趣;第一次看到日本中小学的教室四壁全贴满了格言、学生自画像和美术书法作品;第一次看到教室里有两名教师上课,一名教师在黑板前(前面没有讲台),另一名教师在学生中间;第一次看到三名教师在不同的教室里同时给一班学生授课,每个教师只面对10名学生……
然而,这些发现跟圣德小学的“私立”性质没有任何关系,在公立学校,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场景。让这所不足400名学生的小学与众不同的,是其独特的课程设置。这所学校的主要课程都不使用教科书,全由任课教师自编教材,而且还有一门其他学校没有的主课:智能训练。该课是根据一名美国心理学家的智力结构理论来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全方面的刺激。圣德小学对智育的重视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上:在一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上,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尝试求解的,其实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在离开圣德小学的时候,我们再次在橱窗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奖状,其中很多是学生们在全国和东京都历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的大奖,校方的介绍让我们感觉到,这是学校的骄傲。从学校给每位访问者发的学校简介小册子上,我们知道了圣德小学的志向:“今后的课题:英才教育之深入探讨。”
或许这就是日本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不同:私立学校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在D组成员离开东京来到四国岛东部德岛县的当天晚上,电视里播放着一个激烈的讨论会,大家唇枪舌战的议题是日本学生“学力的下降”。原来,新的《学习指导要领》降低了教学难度,这引发了很多人对学生“学力下降”的担忧。不少人认为,学生在公立学校没有在私立学校学得充实。
然而,在中国教师的眼里,日本公立学校给予学生的远远超过了“充实”二字。
德岛在日本西南部,四国的东部,临海,是进入四国的门户。我们D组是乘飞机从东京到达德岛的,与乘坐新干线到名古屋的B组比起来,这似乎有些遗憾。但5天的德岛之行给我们留下的,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出机场的时候,我们看见航站楼的大门口有两个跳舞状的人形雕塑,前来迎接我们的德岛县教委官员告诉我们,这是德岛闻名全国的民间舞蹈阿波舞。每年夏天,德岛举行的阿波舞大会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阿波舞独特的舞姿让我们顿生好奇之心,没想到的是,阿波舞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德岛之行。有3所学校的学生用阿波舞欢迎我们,在临走前的欢送晚会上,我们D组的所有团员也都学会了阿波舞!
到达德岛的第二天,我们访问了德岛县教育委员会、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城北高中。
德岛县教育委员会在县政府大楼内,整个政府大楼庄严朴素,与议会大楼相邻。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德岛县教委的官员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教育发展状况。我们了解到,德岛县的面积、人口与我国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相当。随着高速路、大鸣门桥、海峡大桥的建成,德岛和世界各地的往来和交流越来越频繁,目前在德岛县居住的外国人比10年前增加了4倍以上。与此同时,山区人口在逐渐减少,且速度越来越快,全县50%的人口分布在4个主要城市里。加之人口出生率下降,学生数量逐年减少,这给全县的学校布局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山区学校规模小的本来就比较多,因此每年都有学校因生源不足而被关闭。
通过提问,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德岛的学校规模。德岛在学校规模方面依据的是国家的有关规定。高中学校由县政府来设立和管理,学校的规模大小以及撤并以国家的相关法律为准;小学和初中学校由市、町、村设立,国家在学校规模方面规定得比较宽松。由于要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因此,在一些人口较少的地区,即便只有1个学生也要有学校。目前,德岛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学校很少,高中有6所,初中1所,小学则没有。
德岛县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是建立6年一贯制中学,这与我们将初中和高中分离的做法正好相反。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6年一贯制更有利于学校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随着高中教育的不断普及,几乎所有初中毕业生都能上高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的初中和高中教育能在同一所学校完成。基于此,教育决策者希望给家长们提供这样的选择,当然并不是将所有学校都改成6年一贯制。
我们还了解到,日本的小学课程里没有设置英语课,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英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学校利用“综合学习时间”来开展英语教育。而德岛县为了开展小班教学,今后还打算进一步增加师资配备。
我们还得知,德岛县教育振兴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丰富的心灵,创造实现终身学习的教育”。这个目标和文部科学省的《学习指导要领》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文部科学省制定的《要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低标准和要求,各地则根据它来制定适合当地的目标。
所谓培养“丰富的心灵”,是一个抽象的说法,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重点包括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等。关于对此项教育目标的评估,德岛县的教育官员们承认,这是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但他们明确指出,很难以外在的、定量的方式来做评估,“这是不能做的”。究竟如何评估,还在探讨之中,有人建议在学校内部引进企业的目标管理方法。
在构筑终身学习社会方面,德岛县教育委员会正在建设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包括将有关的社会团体和组织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资讯平台。德岛县计划2004年以教师进修学校为基础,建立一个综合教育中心,以支持全县人民的终身学习。综合教育中心不仅承担原有的学校教育、特殊教育和教师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还对普通大众开放。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将要改造成综合教育中心的德岛县教师进修学校。
我们参观了进修学校的大教室、化学室、地学室和教具制作室。在大教室里,我们看到刚刚在一家环保机构完成学习的老师们在作总结。原来,日本教师的在职培训中有一项“社会体验研修”,教师们要到民间企业、社会机构等校外场所“体验生活”,以此来扩大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并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国老师来说,这样的培训还第一次听说。
在化学室里,进修学校的老师为我们演示了当地民间印染工艺“阿波蓝”的制作过程,并讲解了其中的“还原”、“酸化”等化学原理。北师大附小的副校长董仕峰自告奋勇地当了一回“学生”,在日本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制作出了色泽鲜艳的“阿波蓝”。我们在教具制作室还看到,进修学校的教师一个个都是就地取材的“高手”,他们用很普通的材料制作出了模拟地壳结构、地质运动、风力发电等教学用具,可谓匠心独具,让我们由衷地发出一声声赞叹。
在参观完后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根据法律规定,日本所有的初任教师都必须参加校外培训,每年25天,其中13天利用暑假,12天利用上课时间,经费由县政府来负担。目前的培训形式还比较被动,教师只是来接受已经准备好的培训内容。但在将来,培训内容将由教师自己来考虑和制定,进修学校将根据教师的需要来制定内容。
我们还了解到,教师在完成培训后并不接受考核,也不发放证书,只有相关记录,将来也不打算发证书,但要建立一个数据库。这多少让中国教师们感到有些意外。
在匆忙结束了进修学校的参观后,我们赶到了德岛县立城北高中。刚到学校,我们就看见学校老师举着写有“热烈欢迎”四个繁体汉字的横幅欢迎我们,让我们倍感亲切。我们在学校的“冈田纪念馆”与学校的领导见面。冈田纪念馆会议室里有很多中国书法作品,原来,城北高中与我国陕西的咸阳中学有校际友好交流。学校于1981年访问过咸阳中学,会议室里的书法作品是咸阳中学的学生赠送的。我们从校方的介绍中还得知,日本江户时代有日本和尚到西安访问,发现德岛的风景非常像西安,因此德岛被称为“渭城”。这所学校的前身被命名为“渭城中学校”(初中),后来经过改制成为一所高中。
城北高中校长的讲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介绍日本历史的时候说,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中国和太平洋的岛国,日本从中国引进了很多先进文化,包括汉字、佛教、儒教和社会制度。他还特别提到,现在世界上动荡不安,各国应该加强合作。
据校方介绍,城北高中的学生一天上6节课,周二和周三有7节课,每节课50分钟。学校实行学分制,3年共需修满96个学分,其中有选修,也有必修。明年学校还将实行跨学年的学分制度。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得非常丰富,学生参加各部(课外俱乐部)活动的人数占到了75%,有化学、棒球、柔道、乐队等俱乐部。从去年开始,学校引入了新的评估制度,由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来参与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观摩的时候,我们又一次看到日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只不过这次是高中生,学生临摹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我们还看到,城北高中的办公室是一间拥挤的大屋子,办公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透过层层书堆,我看见一位教师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师也在使用我们常用的搜索引擎Google查找资料。
最后,我们还在该校的人形会馆(木偶表演馆)观看了由该校学生表演的当地民间木偶艺术“人形净琉璃”。数名学生操纵两个木偶,三名学生负责配乐和配音,共同演绎了一个古代日本的民间故事。木偶表演馆显然是城北高中的一大“特色”,反映了当地政府为让下一代继承民间文化所做的努力。城北高中的校训同样非常有特色:为则成,不为则不成。在离开这所学校之前,很多中国教师都在刻有校训的岩石面前留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