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僵尸拳 电影:爱,不是万能的 ——看电视剧《野鸭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09:23
爱,不是万能的
——看电视剧《野鸭子》
张德祥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22日   24 版)

差异产生矛盾,距离产生美。《野鸭子》这部电视剧,矛盾冲突集中在“文野”差异上,也集中在没有距离的“血缘”亲情上。生活本来简单,但人往往把它复杂化了,因为利益、因为情感、因为爱,扯不断,理还乱。主人公周丽琴就是这么一个人,自从她找回失去20多年的女儿娜娜即“野鸭子”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为亲情所累,她在爱中挣扎。亲情为什么会构成伤害?看这跌宕起伏的故事,对人也许不无启发。该剧的看点就在于如何对待亲情。
血缘亲情是人世间最本真、最深刻的感情,父母对儿女的爱,来自于生命本能,是自然的血缘之亲,因而是最“无私”的爱。那么,是不是有了这种爱,就不会产生矛盾冲突了?或者说,这种爱一定能化解亲人之间的矛盾?回答是否定的。爱不是万能的,而且,血亲之间的有些矛盾恰恰就产生于“爱”。周丽琴与她女儿“野鸭子”之间的矛盾,就是“爱”出来的。
周丽琴当年为了出国发展,离婚并遗弃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一个时代的潮流袭来,个人很难抵挡,母女之情也难以抵挡,她被这潮流所裹挟,去追逐爱情、事业、财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20年后,她的梦想实现了,她成了有产阶级,成了有教养的上流社会成员。而她的女儿却几经辗转变成了“招弟”,变成了他人收养的乡下丫头,野性十足,泼辣过度,缺乏所谓文明教养。所以,当周丽琴为找到女儿而高兴时,又为女儿的这种粗野状态而痛心而悔恨。“野鸭子”与周丽琴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全剧的冲突原点。如果这两个人只是路人,那自然是对面不相逢,各走各的路;因为她们是母女关系,因为母亲对女儿的爱,才不能容忍女儿再这样走下去,她们各自的路便交织在一起。她给女儿设计了一条“鸭子”变“天鹅”、“乌鸡”变“凤凰”的路,首先是给她换装,教她走路,让她学习礼仪,要把“招弟”变成“娜娜”。可怜天下父母心,赶着鸭子上架,“鸭子”就是变不成“凤凰”。恨铁不成钢,亲情爱心也无能为力,这就是爱之痛。同样,野鸭子也对周丽琴提出了与自己父亲破镜重圆的要求,这是对周丽琴的一种改造,她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周丽琴与女儿“野鸭子”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以爱的力量来改造被爱的对象,在这个世界上,尤其在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中,似乎是天经地义,也比比皆是,但这种改造多以失败告终,甚至酿出悲惨结局。因此,无论是父母之爱还是夫妻之爱,都有一个如何爱的问题。爱,应当是关怀、尊重、理解和帮助,而不是以爱的权利、爱的力量改造对方、要求对方甚至要挟对方。改造,是爱的误区,爱的暴力,常常使爱走向了反面,爱,成了罪魁祸首。因为这种爱是主观的、自私的,甚至是专制的。《野鸭子》通过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亲情之爱引起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亲情之爱过犹不及。周丽琴因为遗弃女儿,故有亏欠女儿之感,所以想加倍偿还,改变女儿,结果适得其反。当母女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与爱情轨道、放弃改造对方时,她们的母女亲情似乎才真正开始。
当然,在常人看来,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中,野丫头找到了亲生母亲,还是一个富妈妈,又给自己设计了一条进入上流社会的通道,岂不是天上掉馅饼?她的行为和做法是不是有些太乖张、太不识好歹了?事实上,受过这种铭心刻骨感情伤害的人,并不乐意接受这份感情恩赐,因为那种失去是后来无法弥补的,这种弥补在很大程度上对她的自尊又是一种伤害。你不需要女儿的时候,把她遗弃了,你需要女儿的时候,你又来相认,人不是物件,人是有尊严的。《野鸭子》如果能从这个角度深入开掘,表现人物精神世界中的波澜,其思想价值可能会更高,而过分在“野”性上做文章,制造文野之差所形成的冲突,还嫌表面化。但无论如何,这部剧从财富、文野、平等、亲情、爱情等多方面触及了现实,从血缘亲情的角度折射出了这30年来社会的变迁,正是这变迁造成了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令人回味。也正是这种观众感同身受的变迁,使该剧在中央台播后,大受欢迎,收视率一路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