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甘娜s6中单符文:致新任教育部长的一封公开信(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1:58:43

致新任教育部长的一封公开信(上)

——有关中国基础教育的十大恶性问题及其思考

尊敬的袁部长:您好!

适值您出任共和国教育部长之际,我——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以公开信的形式斗胆向您提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十大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浅层思考.所述所议,当属一孔之见,偏颇之处在所难免.

之一:当下的基础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

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在总结教育成果和办学成就时,都八股文式的罗列出了育人的种种辉煌和卓越.,从教育的本身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漠视人的存在、忽视人的发展甚至是亵渎人的尊严的严重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围着知识转、学生围着分数转、家长围着考试转是学校教育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常态形式.“一切为了考试、为了一切的考试、为了考试的一切”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终极目标.得分数者得天下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高度一致的共识.,有人曾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优秀的学生,而是卓越的考生.此言毫无虚饰的成分.在这种严重偏离教育主旨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被完全的忽视、漠视和无视了.

思考:1998年,李镇西老师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经当面向苏霍姆林斯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你父亲在教育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卡娅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正是我父亲,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苏维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首先是人学”的论断是教育理论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创造.,今天,在所谓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几十年之后的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目中无“人”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常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和嘲笑.更有甚者,一个个有灵性的人被模塑、一个个健全的人被摧残、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被杀戮,也已经成为教育成果中重要的副产品.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之二:师生负担的异常沉重导致师生一体化肤浅.

踏着新千年的第一缕光,教育部重磅推出的减负令不可谓不新人耳目,也不可谓不振奋人心.,时至今天,九年的时光已过,其结果是学生学业负担之重有减无轻,相反与日具重.如果有谁对此持怀疑的态度,则只需要去看看大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中有多少人戴着眼镜,去看看节假日里学生作业的数量是十几页还是几十页,去看看夜晚熄灯最晚的是学生的房间还是爸妈的房间,去看看有多少学生的书包早已演变成书筐……就可以疑虑顿消了.非但如此,教师负担之重也以异军突起之势,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忍卒视的严重问题之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忙到熄灯,还是不中.“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迟,干得比牛马还累,责任比省长还大,名声比汉奸还差,挣钱比民工还少,装得比总统还像”的民谣,虽有夸张的因素,却是教师真实生存现状的形象写照.

思考: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曾经指出:“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

这话似乎是针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言.

如果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是肤浅还是深刻的标准,我们这过重的负担带来的绝对不是肤浅.,稍有头脑或者说头脑没有进过水的人就都知道,如果仅仅从掌握知识要点的角度来衡量,无论其达到怎样的高度,无论其波及多么的宽度,也无论其延伸到何等的深度,都与肤浅脱不了干系.至于说我们所培养的人是肤浅还是不肤浅,只要看看我们的教育“硕果”中,那些“英才们”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新能力的高低,就会不言自明.笔者曾经不知轻重地断言:中国基础教育中这种竭泽而渔式开发脑力资源的大规模持久性行动,将在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之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毁灭性的重大灾难.

之三:农村教育中诸多恶性问题的不断凸显将使整个中国教育失去发展的坚实根基.

首先,教师结构失调,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日渐明显.随着城市学校的不断改建、扩建、新建,师资力量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于是,出现了市级学校从县级学校选拔人才,县级学校从乡镇级学校选拔人才,乡镇级学校从村级小学选拔人才的人才联动现象.一位地级市的教研员在一次教育质量分析会上指出,市高中从县高中选拔人才,县高中从乡镇初中选拔人才,乡镇初中从村小学选拔人才.其结果必然是选拔上来的人才不能够满足高一级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而低一级学校的优秀人才也被选走.于是就出现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全面滑坡现象.此语可谓是一针见血.其次,学生流失严重.学业负担的过于沉重、师生关系的日渐淡化、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普遍存在,导致不少的家长和学生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即使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弃学务工者大有人在.农村中小学校中,教室几近十室九空的窘相绝非个案.第三,挪用教育经费现象触目惊魂.据知情人士介绍,一所农村小学,一年间用于吃喝招待应酬送礼的费用高达几万元者已非少数.第四,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上述几方面情形的普遍存在,加之教学设施的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补充,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当属必然.

思考: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占绝对的多数.,农村教育中众多恶性问题的不断凸显,加之不能及时地得到改进和完善,必然会给整个基础教育带来致命性的灾难.国家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了“三农”在整个民族发展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价值和作用,同样,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众多问题也必须要引起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的高度重视.

之四、口号加评估,使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泛滥成灾.

形式主义泛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花样繁多的教育口号漫天飞舞.曾经一度被网络热炒的《中国教育的十大谎言》则集中体现了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和学校在办教育过程中的口号化追求.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样的两则:其一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如果仅仅从口号本身看,确实完美无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假汉语特殊的造句功能来玩的文字游戏而已.其二是有关部长和主任所常讲的类似口头禅似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经典口号,一方面将教育办得几近千夫所指,一方面又我不脸红地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喊得震耳欲聋.形式主义泛滥的重要标志之二是各类评估检查使所有的大中小学无有还手之功、只有招架之力,甚至是连招架之力也荡然无存.最为典型的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下发的“禁补令”不可谓不及时、不可谓不明确、不可谓不严格、不可谓不具体,同样,也不可谓不形同虚设.

思考:以行政化的手段、运动式的思维、表面化的追求、官样化的风格来办教育,其结局必然是糟蹋了教育、也为害了学生.一会儿让样板戏进课堂,一会儿让集体舞进校园,一会儿是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一会是“3+2方案”,一会儿是大综合,一会儿是新课程改革过度,一会儿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真可谓是山重水复、乱花迷眼.其结果不只是学生的穷于应付、也不只是教师的两眼茫然,更有甚者,时至今日,连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何?也很少有人知道了.

之五、民办教育寒潮阵阵,进退维谷.

按照国际的惯例,大都是政府办好公办学校,满足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孩子的求学需要;而其他宗教机构、社会团体、私营企业和个人等办好私立学校,满足部分富裕家庭孩子的求学需要.,作为穷国办大教育的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如此,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完全视民办学校为“私生子”,政策上不予倾斜,经济上不予扶持,相反,以各种手段挤占和瓜分民办学校的生源市场,明抢兼暗夺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其样板工程是,尽管教育部多次走过场似地发布文件,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不少地方的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为自己一时的政绩考虑,公然支持甚至命令要求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此外还有,很多民办学校成为公办学校的教师培训基地也使得民办学校哭笑不得.其具体方略和过程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选择去民办学校工作.三几年之后,由一个教育行业中的陌生者刚刚成就为熟手或者能手时,一年一度的政府“招教”就将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一次次地打击得支离破碎,溃不成军.

思考:尽管《民办教育法》已经实施多年,,时至今日,有关人士曾断言:中国尚没有真正的民办教育.这不是中国没有民办教育的市场需求,实在是政府没有能够为民办教育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有关人士曾经大声疾呼:国内教育体系应该弘扬两个积极性:一个是政府的积极性——保障穷人读书;另一个是社会的积极性——由慈善和宗教团体帮助有需要的人,办私立学校给予国民选择优质教育的权利.在教育部有关领导提出“名校办分校”的教育发展战略之后,民办教育的冬季已经来临,,今天,民办学校的春天依然遥遥无期,音讯全无.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