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万多夫斯基视频:最后的莫歇根_逝水流香—古典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42:06
逝水流香—古典心得



   回顾中华数千年文化史,浩浩汤汤、群星璀灿。自诗易骚行的朴拙天成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从雄浑大气的汉赋至繁复华丽之骈文……盛唐以降,唐诗宋词、元曲白话更是风骚各领、异彩纷呈,历代文章典籍亦是浩如烟海,后人读之、颂之、品之、爱之亦自有其喜好取舍。然古典品读取舍之道“横岭侧峰”所得各异,或有博古通今大者,亦有似余单瓢陋饮之小者,故仅以谬读浅得一二与诸君共勉。


   尝观人辩唐诗宋词之优劣、亦听士争五言七律之高低,博引旁证、各陈所据,纵力竭声嘶仍不能服,以余旁观之利亦不能断,甚惑。及至某日,闻某先生谈书画之流变,方恍然得悟:夏草冬雪,应时而生,成一时之景。古典之流变、成就,不在超越、重在繁盛。 宋词唐诗两峰并望、各辟新天,二者时不同世各异,若箫瑟于电声孰优孰劣?优劣之辩实别于喜好,非高下之情也。是故阅古典,且莫先存高下之心,亦毋需具首次之要。前人之评,参之思之而切不可固信之。盖经典凡俗无不需存疑入、自品得,以平白心入文、以自真情入景,独思自辩,揽古今而取其精要,方有真所得。此余所得一,唯诸君查之。

   虽言“存疑入”,然亦非藐前人高论。《沧浪》、《词话》、《诗品》、《艺概》等皆前贤经典,其卓绝见识均非常人所能。所以疑者,乃求独考而映其所得,避盲从附和而已。且思之亦应异于前人,求见人之所未见。若人皆云三变婉约,余初读其词亦只觅“杨柳岸晓风残月”。然偶读《望海潮》,只“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八字,已见中正平和、气聚神凝,飘逸沉稳中尽显六朝气象,自是知屯田之胸襟气概。故阅典章亦不可只寻前人眼光、不可只守人道定论,应求不同角度层次,于旧文中探寻汲取新的营养。中天品三国、崇年谈清史,所与常人异者,皆此也。

   既有新得亦应有所新创。尝有故友好诗,三百烂熟于胸,好以诗对谈,颉句成话对答若流。然其虽好读却不喜写,疏于历练,每令其自咏新景则差强人意。某日遇高手一人,即兴成句与之对,汗流浃背。此后翻然悟,笔耕不缀,后出口成章,亦自言顾旧忆亦有所新得、更见新天,谈吐见识更甚于前。   是故,览古今而无所创见,虽有得而难有所成,纵博闻强记,据四库于胸腹,恐亦难胜“三八六”(Computer)一台。高山仰止,实为读之大忌。 饮江海亦难逾江海、登小丘亦自成新峰,品古典而未得新创二字实为憾事,望诸君慎之,此余所得三也。

   品者,质也、格也。阅古典,自文、法、律、韵入,合时、世、气、神之察,及至天地万物乃臻致境。 想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摒俗务、尚老庄,潜心于本末、体用、有无等抽象玄理,清谈太虚。论雅量风度,嵇康临刑索琴,广陵曲罢只叹“于今绝矣”;阮籍邻肆沽酒,醉卧美人之旁,顺意自然、鄙俗自任亦非常人所能;更有刘伶尝架鹿车且饮且行,令人持铣于后“死便埋我”。七贤任达放纵如此,概为文史奇观,前无古人、后少来者。先秦两汉,重于天地家国的外部客观世界。而在七贤酒、气、清、玄背后,自我之张扬、人性之觉醒、对自然率真的渴求,强调人作为个体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交流,开始了对人生自我价值的崭新思考,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向人作为自然之一员的一大进步。读魏晋之人物、文章,体会不到这样的境界是很难有正确的认识的。


   然而七贤的境界亦非臻境。
   《吉檀迦利》
  “就是这日夜在我血管里奔涌的生命之流,也奔涌于世界之中,并有节奏有韵律地舞蹈着。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欢乐地从大地破土而出,发为无数芳草,发为绿叶繁花,摇曳如波浪起伏,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在生与死的海洋摇篮中,在潮水涨落中轻摇入梦。
   我感到,我的肢体因这生的世界的爱抚而生辉增荣。而历代生命的搏动,此刻正在我的血液里舞蹈,我深感自豪。”
 
   清新质朴的文字,在生机盎然的大地上流淌;生命的欢欣、世界的美好跃然纸上;一种对整个人类发自内心的蓬勃而出的爱,溢满着如歌的诗章。这样的境界,将跨越时空、穿越生死,直抵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使灵魂欢愉、令生命增辉。
   品读古典,我们需要这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