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店御景天成骗局:“一号提案”为何锁定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25:57
“一号提案”为何锁定民生?

        2011-03-03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今日下午正式拉开大幕。5000多个提案中“民生”最热。城乡居民有望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这个愿景已被锁定为今年“两会”的政协“一号提案”。昨日 (3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获悉,今年政协“一号提案”已敲定,农工党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最终夺魁。案号0001的“一号提案”锁定民生,其背后关注的“民生问题中的社会经济转型”亦是今年两会的最热话题之一。(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2011lianghui/20110303/3552937.shtml

    按照惯例,历年来的“一号提案”的颁布都会迅速成为当年“两会”期间的一大焦点,它往往反映当年社会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今年的“一号提案”产生的背景又是这样的呢?

    2011年,是处于“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汇点,是我国实现了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向第二大经济体跨越的关节点。但在一系列漂亮数字的背后,隐藏着诸多影响未来发展的问题。一些多方官员,嘴上动辄讲民生,“民生”已经变成了一个“筐”,凡事都往里“装”,但行动上却离真正的关心民生差距甚远。现状令人气愤,前景叫人担忧。

   “民生”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

    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主要是那些?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所以,今年的“一号提案”剑指“社保”问题,并瞄准城乡社保制度空白。

   目前,我国以身份为标准的社保体系,继续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社保待遇差距较大,乡村地区社保覆盖率不高,城乡社保还存在许多“制度空白”。其次,社保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第三,社保基金监管不够规范。由于现行社保基金财会制度不够规范,尤其是“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不够公开透明。财政、监察、审计等外部监督不够有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较大的基金安全风险。

    例如,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原公路工程仪器厂,在其改制破产过程中,不仅大量的集体(国有)资产流失,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得不到及时足额的缴纳,至今仍有18名职工的养老保险单位部分没有支付,造成这些职工无法正常办理养老保险。该企业主管局领导推诿还高调称职工尽管“上告”,纪检部门接到多次百姓举报总是是保持“沉默”,党委、政府领导不“给力”。知情人举报被打击,163名职工联名举报十多年没得到什么“说法”……

    “一号提案”事关社保,可见党中央、国务院、人大、政协等都高度关注民生。“社保是民生之依”,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可见“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只有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我们老百姓感谢并拥护“一号提案”,我们深知社会的稳定利国利民。“稳定是民生之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最近,胡锦涛、温家宝、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通过多种渠道发表主要讲话,号召各级党委、政府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关心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希望各级地方官员能把关心民生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