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缘分女主角惊艳:三大转变筑就中信重工发展平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4:32:49

三大转变筑就中信重工发展平台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背景                    2010-8-12 19:45:47    [来源:洛阳网]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0条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LYD106583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71210655885  即可订阅洛阳手机报

    核心提示“十一五”期间,中信重工加快国际化进程,推进企业转型,实现了“由工厂制到公司制”、“由生产型到研发型”、“由内向型到国际化”三大转变,为公司“十二五”跨越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今日,记者在中信重工公司了解到一组数据令人振奋:今年1至6月份,公司累计完成营业收入63.13亿元,同比增长21.16%;完成利润总额3.07亿元,同比增长37.80%;新增订货60.64亿元,同比增长13.38%;累计订货达到197.78亿元。

  在这短短的6个月,中信重工亮点不断——成功浇铸公司有史以来首件高强度、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国内最大的MZL480立磨双行星减速器一次加载试车成功,国内最大的江铜磨机、淡水河谷首组磨机成功交付、世界首台水力式升船机一次成功试车并顺利交付,世界级装备18500吨油压机主体安装完毕,为早日投产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中信重工加快国际化进程,推进企业转型。目前,公司已经提前完成“十一五”经营目标,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外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信重工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世界最大的矿山装备制造商,并获准建设我国矿山重型装备领域第一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回眸“十一五”取得的佳绩,中信重工公司总经理任沁新感慨地说,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实现了“三个转变”。

  转变之一:由工厂制到公司制

    “十一五”期间,中信重工积极推进转型,实现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为标志,公司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形成了主业突出、主体精干、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转变之二:由生产型到研发型

    “十一五”期间,中信重工积极实施技术先导战略,着力构建工程技术、产品技术、工艺技术三位一体的研发中心,打造工业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国际标准技术平台和CAE数据模拟实验中心四个支撑平台和高素质的创新团队,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575家技术中心排序中,中信重工技术中心排名第40位。2009年,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6.8%,新产品贡献率连续年超过销售总收入的60%,2009年更是达到了70%以上,研发人员占全员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公司实现了由生产型企业向研发型企业的重大转变。

    转变之三: 由内向型到国际化

    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公司赢取了“云层之上”的竞争优势。在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等过程中,公司广泛采用欧美先进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全球化资源,构建国际化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全球化进程。

  组建了中信重工澳大利亚公司,建立起了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的业务模式,初步完成全球化布局,国外市场份额已占据“半壁江山”。

  目前,中信重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和水泥装备制造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英美资源等世界矿业巨头纷纷与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出口产品结构上,公司由过去以备件、单机出口为主实现了向成套出口和项目总承包转变,由分包、贴牌生产转变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直接面对国际终端客户。

  公司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制造企业转型成一个开放性的外向型企业,与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融为一体,为中信重工“十二五”跨越发展构筑了一个坚实平台。(记者 赵志伟)